日期
诗文库 正文
边臣日具契丹事飞驿以闻诏咸平五年四月庚辰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
边臣日具契丹事宜飞驿以闻,三日遣指使、使臣入奏。
赐酺诏大中祥符九年四月丙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五
真舆降鉴,宝系开祥。
度云构以甫成,伫飙舆之来格。
蔚为胜壤,永壮中畿。
承锡羡于中枋,诞膺介福;
洽均禧于溥率,用表多欢。
东京赐酺五日西京南京三日,诸州军监一日。
父老委逐县量地里近远,以赐酺日告谕,勿得预有呼集,有疾不赴者勿强之。
在京场务坊监官丧事给假日限诏天禧元年四月癸未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九
在京场、务、坊、监官,周亲丧给假五日,闻哀二日
大功、小功给假三日,闻哀一日;
缌麻并给假一日。
七岩山娘子庙记咸平四年四月十日 北宋 · 刘仲堪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
秀容之南,在战国其晋赵之郊乎。
凡有神福庇民间者,非当时忠臣,则列女。
去郡四十里,有山曰七岩,有神曰娘子,俗传赵襄子之女也。
祀之颇恭,农蚕之将兴、疾沴之代有,必往祈焉。
咸平四年,自冬及,雨雪弗降,郡之官吏遍走境内,而久无所应。
四月哉生明,知太守事、庐江何公斋戒备牲醴,躬谒祠,仲堪时以宾席从。
既至止,睹山之峰峦,回合秀绝。
山半有岩,岩中为室以居神,神之前刻木为偶人,才三数寸,而巾服皆具。
尸是庙者曰:「但有所请,即掌而祷之,必自然偃仆,视其数,乃谕其意,百无差跌」。
何公于是易服虔诚,用其法以祈降雨之日,偶人乃五仆于掌次。
仲堪,仆之数如前设。
既祀罢,何公顾谓仲堪曰:「诚如神约,必假文以纪之」。
及期,雨大至,阖境几足。
仲堪既异神之验,复不欲虚何公之请。
按《史记·赵世家》,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襄子北登夏屋山,诱请代王,使厨人以铜斗击杀之,遂兴兵并其地。
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
代人怜之,仍以摩笄名其山。
神之灵其是欤?
襄子之女则无闻焉,盖传久而误也。
况地去代不远,摩笄甚迩,又何疑乎?
噫,生而贞烈,殁而历千百载灵应若是,虽不系祀典,享庙食也无愧。
与夫世之堂堂丈夫,縻人之爵,析人之圭,为侯伯,为卿相,生不能以身与社稷存亡,死而名迹俱泯者,实为神羞
时咸平四年四月十日记。
按:《定襄金石考》卷一,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
请观音经疏演义钞序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闲居编》卷五
圆尝读此《疏》,三复乎文,钩深乎理,沉研乎行,极思乎教,有以见其辞简而文,其理微而远,其行惟觉意,其教惟方等。
穷舍离受赐之旨,尽圣主来稣之由。
一经大义,如指诸掌。
盖疏之蕴也,得不谓开悟之枢键,入道之径术乎。
自陈、隋洎皇朝越四百龄,其间阐教立言之士代不乏之,而讲习此经者或寡矣,赞述斯疏者无闻焉,遂使深文奥义,几坠于地,可太息也。
圆于是不揣梼昧,辄事笔削。
经有未分之文,疏有阙释之义,并皆区以别矣,引而伸之,俾疏义之无壅也,因号所著为《演义钞》。
固不能发挥中极,所冀启迪童蒙耳。
有所未知,以俟来哲。
同见同行,知我志焉。
时皇宋三叶,登封之明年,岁次己酉孟夏哉生明序。
阐义钞序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闲居编》卷一○
此《请观音经疏》,疏自智者演说,章安记录。
古来人师,无闻赞述。
传授道息,后学往往有不知其名者,知其名而未尝披其卷者。
于乎,斯文未丧也一线尔!
吾不肖,而实痛焉,吾如默默,则何以传后?
遂因疾间,辄约文敷义,笔之为钞,凡二卷,庶申明于大旨,开发于童蒙也。
既成,乃作序以言其由,复作《阐义》之名以名之。
皇宋三叶,登封之明年,岁次己酉孟夏哉生明,于南塔上方病中序。
玛瑙院重结大界记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闲居编》卷一三
宋大中祥符九年春三月二十有九日中庸子买山养疾,得孤山夕阳之坡曰玛瑙者。
坡有佛屋,亦以玛瑙为名,诹于耆耋,考诸版籍,乃知后唐天成二年青龙丁亥武肃王建之也。
奕世僧居,旷日持久,房廊虽周,而大界不结,遂亟请于友人明律者曰择梧师,梧师然之。
四月三日,集僧秉法,结其大界焉。
厥后来学既众,堂室迫隘,门人曰浩才始帅信氏,以宽栋宇,繇是新搆者复在自然之地矣。
师复以其徒五人为解旧而结新,广其标相焉。
自是亭台堂阁、泉石华,悉在作法之中矣。
夫然,则岂但行禅讲道、陶养天真而已哉,抑又受说安恣之事悉得而行诸,且无违于佛之制也。
是时天禧三年四月二十一日也。
于乎,为佛之徒者,必也遵佛之制;
制之不遵,吾谓非佛之徒也,嘻!
去圣久,大法漓,学佛之人分其宗,境其异。
好丹乎必非其素,有以戒律为长物者;
嗜甘乎乃恶其辛,有以理慧为诞说者。
取舍帅情,动乖正道,将欲由解脱门跻常乐境,则若之何?
岂知夫凡圣性均,生佛混一,所以为凡而不能自复者,以由迷倒于形,必致笼槛于生死尔。
是故形之过非,非戒律不检;
心之昏散,非定慧不融。
检之融之,内外相济,尚虑乎道之不明,性之不复也,况偏一而互非邪!
故吾虽专以三观训人,且不敢忘乎戒律训度。
已焉哉!
吾之后居于是者谁欤?
禅观者欤?
营福者欤?
读诵者欤?
俾读吾之文,然后知法王之制宜同遵乎;
知同遵,则知同归于道乎。
其年六月十三日雨后,于叠翠亭记其事焉。
南阳著作书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范文正公尺牍》卷下
某白:辱手笔,并悉雅意。
所留兵士,已于四月三日奏讫,未有指挥
前请圣节,因勾当到州,不至必修造了,可来相会也。
多爱多爱!
后汉小黄门君碑跋1064年4月3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六、《集古录》卷三、《六一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汉《小黄门谯君碑》,云君讳敏,字汉达,年五十七,中平二年卒。
其文不甚磨灭,而官阀无所称述,惟云「肃将王命,守静韬光,以远悔咎」而已。
后汉宦者用事,灵帝时尤盛,敏卒之岁,张让等十二人封侯。
于斯之时,能守静远悔,是亦可佳。
然敏以一小黄门而立碑称颂,于此可见宦官之盛也。
治平元年四月三日书。
屯田郎荥阳公墓志1033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苏学士文集》卷一四
公讳希甫字源明
其先帝乙元子微子启之后,武王封之睢阳,其本出焉。
厉王之子友,宣王封之郑,子孙因土命氏,故又为荥阳人
于唐皆显大照耀,末世丧乱,逃患往之巴蜀。
曾祖仪,导江令
祖遵勖,剑州刺史
父先寿,奉礼郎、知蓬州伏虞县,以公累赠尚书郎
母李氏,封陇西县君
初,国兵西伐,孟氏去国,诏例遣来中都,下迁汤阴主簿,遂占数焉。
公六岁就学,十二失父,鞠于伯氏。
年甫十七,业文有成,郡吏荐之春官,文入册。
李夫人之凶讣,徒跣号呼,越宿至于家。
既葬,庐于墓侧,渔于羑西伯里,易馔具以为祭,如是者三十年。
咸平诏士,为乡族敦迫,出中进士甲第,调尉建阳
七月,获山寇四十有二人,郡将高惠连奏,署为司理参军
长乐郡二妇争产,连年不决,外台移公鞫之,一讯两服,奸伪大破,废免前官数人。
诏授大理丞,知吉州龙泉县。
二年,移知康州,转殿中丞
将代,郡人上书留借,特授太常博士,复领郡事。
归,出知安利军
三年,转运使李士衡寇瑊第其治状上之,就换屯田员外郎,再任。
大中祥符八年夏四月,暴雨十日不绝,山谼客水钟于河,河弗胜兼任,湓曀横逆,大决于凝阳。
公闻,不俟驾自往谋,露坐风雨中三日夜,课塞物输积如阜陵,役卒夫献力者数万。
长茭巨犍,剋期乃下,湍泛不定,若将垫溺。
公奔其上立,大呼曰:「皇天降灾,吏之无状也。
民何咎焉?
愿以身障之」!
激流及骭不动,役民争负薪石镇遏,翼公登于陆,遂成坚防,水怒亦杀,仆跌而死者百馀人。
六月,再决于鱼池,塞如之。
以功迁都官
时宋亳间积潦,潴民田数百千顷。
寇丞相准上公名,诏以便宜行。
相土凿渠,尾授于淮,疏渫尽涸,翌年得垦田号上上。
由是改职方,知泽州
天禧末,河溃东郡,今相国张公士逊知政事鲁公宗道荐公知滑州
一日行堤至台山,水齧南岸,岸道崩,磓而当之,百馀尺不已,公祭以一盛,即时浪折沙涌,郡人颂公诚
前官表城之东北隅,以谋脩障,公曰:「二道翼引,猛不可中挫,当弥其端,柔其性,就深故川使自习,则庶可矣。
茍截奔冲以抑之,沛然孰能禦也」?
乃徙表西北山下。
未几,郡寮以私相讼黜官,徙公知忻州
公拜奏曰:「忻亦良郡,耻乎力役未施,而又以罪去,重贻上忧。
愿竟其效而后之官」。
朝廷业已除降玺书,褒而遣之。
后卒如公画而河平
忻之邑民武钟者,尝遇恶少五辈乞食焉,弗与,告以日而誓杀之。
及期,夜有他盗过门,钟出诟,且挥以刃;
不胜,盗戕杀钟及妻于室。
子踰垣以逸,白于官,官往擒恶少,则亡矣。
得之别邑,劾而具狱上。
公下之,反覆七旬不断,官吏牢以让公,公曰:「吾往以五听审一囚,且无滥,况于五者乎」?
数日,代郡得真盗。
官居三年,入改屯田郎,请老还漳州
天圣五年夏五月十日,终于西伯里之私第,享年七十二。
明年二月九日,葬于汤阴县伯乐原,从先兆也。
夫人赵氏,封天水县君,没先于公。
文甫,中进士第,终卫州判官
三子:曰昂、昆、昊。
一女归于舜钦
铭曰:
郑为姓之著,郎为官之美。
少见称于孝,仕登最于治。
终老故乡,出处之分毕矣。
李陆二公祠堂记治平元年四月三日 北宋 · 王说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
东平吕君献之为鄞主簿之二年,新钱之湖六堤。
节度推官石君声叔刻辞以记其详,而又考迹其初,不忘前人之功,俾揭示来者,乃立李、陆之祀于其堤之傍。
始,唐天宝间县令陆公南金辟湖之广为渟滀灌浸之饶。
宋天禧中太守李公夷庚补其旧之废址,增筑全固,经画以制,使数乡之民,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
二公之功及乎明民,可谓深且厚矣。
然而民之安飨其利,无岁时之报,是亦忘前人之施欤?
况于其法,人宜祀之,夫民莫不乐生而安业,恶劳而就佚,朝廷责任于守宰者,不独恺悌其政,亦将资以深思远虑,厚其生殖,物物各遂其养,故风俗美而礼谊行,田里安而狱讼息。
予观循吏之治,有功德以加于民者,必久而见思。
盖以功则安而久,以德则服而化,虽相去数百年,犹想仰其风采,岂不盛哉!
孟坚谓「黄霸等廪廪然,庶几有德让君子之遗风」,则二公之列祀之而无愧焉。
若吕君之廑,夺于众多之议,而卒就其功,又能表二公之祠以劝于后。
他日明民之怀思,亦足以继二公之贤,故予为之书而不敢让。
治平元年四月初三日记。
按:《四明文献录》第二八六页,明抄本。
重修常山神祠记皇祐四年八月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
常山直州之南二十里而近,地志以为祈雨而常应,故名曰常山
山有神祠,其来旧矣。
皇祐四年,自正月不雨,至于首夏,罄祷群望,靡获应,罢农嗟惶,日益无聊。
奎也职忧,维疚斯省,窃亮前载,庶几可复,乃斋沐奔走,恳请所谓常山神祠者。
太常博士、知诸城县事丁君实亚其献,司法参军李纲医学博士正己偕读祝辞。
既事偕升堂,视宇颓堕敝甚,曾雾露之弗禦也,尘漏遗像,闇然可伤。
因目丁君质于神曰,三日雨足,当新其庙。
是时微阴已结,结而还散。
越晨,浓阴四合,徐徐汎洒。
午际渐阖,乍明乍霭,而纤风不动,蒸润郁滋,灵贶斯来,嘉澍大作,由晡达旦,阖境周匝。
群物苏醒,类久病之顿愈,妖娆融结,茂豫如也。
耕者歌于疆亩,贩夫喜于道中,千里惨容,一变喜气。
即涓吉躬亲奠谢,且践所质,颛任诸城袁保文干辑其役。
为廧四面以缭落之,辟门其阳,直以献室。
翼以东西序,而膳食之所俱焉;
合西北陬,而洒扫之所处焉。
凡创搆二十有三楹而增葺之。
若力与材,率自民出,使以逸道,虽劳罔怨。
祠既成矣,佥欲纪实,尚永其传。
爰稽《祭法》:山川能出云为风雨者皆曰神。
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常山者,可谓神矣,奉为神祠,参为合礼,乃祗群心。
为记刻诸石,又刻祈雨、谢雨文及诗一首于其阴,俾密人千万年严祀于神不怠。
是年八月二十日记。
按:乾隆《诸城县志》卷一四,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又见嘉靖《青州府志》卷一○,民国潍县志稿》卷二七。
权大名府朝城县主簿陈君墓志铭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六、《祠部集》卷三五
君讳肱,字叔良洪州武宁陈氏子。
生而伟严,貌似仲尼,众目为「陈夫子」,然其中亦自信不苟。
读书务通大义,其为文赡而有制。
进士,中皇祐元年第。
释褐鄂州江夏县尉,遭母丧去职。
服除,主舒之怀宁县簿
司法大宁监,未满去,持父丧。
既又权宁国军节度推官,后补安州云梦县,未赴而县废,改大名府朝城主簿缺。
君曰:「是亦为禄」。
乃绌其资以就。
久之,留守韩魏公知其贤,本道都转运使继以事诿君,且交称君为才,未及荐。
熙宁四年春,役夫漳河,君部役河上,四月朔,得疾以归,经三日遂卒,享年五十三。
贫未克举葬,权窆浮屠舍。
后四年,长子硕扶其柩归,以某年月日葬君先茔之次。
大略君为吏敏于举职,其行己廉于自进。
其在宁国也,是州之寄仓芜湖者,于出纳为最剧。
监司之委主吏,常艰其选。
凡前后两属君,一切务去宿弊,而斛有馀数。
其在江夏也,岁凶多盗,君捕无遗类,掾曹忌其功,悉从末减,故盗得不死,赏典亦从而杀。
或不平之,君曰:「捕盗,尉职尔。
必欲害彼以利我,岂吾心哉」。
于是忌者闻以愧。
初,君之主簿怀宁也,考试黄州进士,得今太子中允孙公素贲程文,读之喜,即擢为第一。
明年公素进士甲科,且名在第八,后籍籍为闻人。
于是人莫不以识鉴推君,而君亦以此自负。
公素报君甚厚,君死,恤其家,以其弟员娶君之孤女。
后君之所以得归葬其乡,皆公素力也。
君于知言可谓无负矣。
然士大夫犹为惜者,独无位与年,不及少纾其蕴耳。
君曾祖讳某,祖讳某,父讳某,皆不仕。
娶余氏。
生二男,曰硕、砥;
一女,孙氏妇也。
铭曰:
嗟夫君,命孰使。
莫或行,辄此止。
用慊心,术足已。
得一贤,享众美。
贻后庆,在二子。
宅新宫,安故里。
嗟夫君,兹已矣。
申府帅并二司状1077年5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净德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右,陶自今年四月三日后来,累据九陇县户等各陈文状,申说彼官场减价买,却将馀上价钱,令客人充息请买;
及不分早嫩粗细色额,只作一般取买,委有侵损,乞指挥贵获存济。
陶寻帖堋口茶场,令依市价收买,两平称来。
如敢准前以好为恶、将贵作贱,及不分等第、高称斤两,牙子专拦,必定根勘断决,监官云按劾申奏。
如此行下,非不丁宁,缘议者立法,要出息三分,旋买旋卖,逐场若尽价收买之后,将来客旅计算不成,不愿兴贩,必至积压损坏,监官例遭责罚,干连人尽著赔填。
以此须至顺承茶场司风旨,减价收买,所贵客人愿来兴贩,变转得行(假如一百斤,每斤一百文,若便作一十贯买,则恐客人不肯用一十三贯文请买;以此减下园户价钱,只作七贯收买,所贵有客人作十贯请买。)
或自园户纳三分息钱,请引出外(园户茶货须得中卖与官,若将往别处变卖,便成犯禁,无引不行。被此抑逼,须至自纳息钱三分,请引出外。),情弊如此,上下通知。
茶场司臣僚恐出息不多,难沾赏典,空行文牒,督迫州县,其实则任令减价收买;
逐场监官畏惧茶场司威势,恐遭责罚;
干系人则深忧将来损坏赔填,一向刻剥园户,低估价直收买。
每斤除牙税、头子钱及交子陌外,只及半价。
州郡之吏,熟视疾苦,无力以救,行之日久,为害转深。
茶户嗟怨,屡有词说。
及至今月十九日,为本场支钱并尽,有园户三百家以来,约及三千人,指约不住,各自将直上监官厅堆垛。
团围秘丞尹固、主簿薛翼,语言不逊,须要称
逐官各回廨宇,众人遂便扯破薛翼袍袖,并致打随行手力等,其牙子一十二人并各回避。
陶寻出榜,且令园户任便四散,暂将茶货往蒲村、木头、导江等处官场中卖,并行诸县,晓谕保正等不得妄有在路阻节,及差九陇主簿勾龙骧前往晓谕园户,同共买卖,兼差本县令薛高三日五日一次前去照管。
陶当时即不敢张皇申覆,亦不敢繄行根究致打手力之人,盖缘愚民聚众,忿怒争闹,情虽难恕,而亏损茶价,其曲在己,从而卖法,愈更厚颜。
以此一面出榜,严行约束及根究次。
陶再详山户茶货,若外面私卖一两,便成犯法,将至官场,例被减价,费用不足。
大抵小人之情至于穷塞,则何所不为?
深恐此事非西南之利。
伏望某官更赐体访减价事理、喧闹因依。
如陶所言不妄,即乞特为敷奏,乞改茶法,以便远方。
陶兼体问得六月以后,犹有晚茶一色,贵者每斤不过三十文。
若尽收买,所出之息,亦不甚多。
缘逐处自开场至今,买获茶货,旋行出卖,颇有厚利。
如或朝廷谓此成法难便改更,即乞自六月一日以后权住收买,放令衷私交易。
所贵园户留得晚茶一二分,尽价卖与客旅,稍助生计,亦遗秉滞穗与民之义。
谨具状申知府龙图运使学士运判太博、提刑郎中
乞速讨西夏元丰四年四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二、《宋会要辑稿》兵八之二二(第七册第六八九八页)、《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五
臣昨于今月庚申夏国秉常为贼臣所杀,乞朝廷兴师问罪。
今觇知秉常兵马见聚于所居木寨,国母与梁相公兵马见聚于国母巢穴。
自木寨至国母巢穴约五里。
今已绝河梁,南北人马不通,梁相公者已出银牌点集,未知从与不从。
臣前奏乘其君长未定,国人离乱之际,顺兴王师招讨
且兵尚神速,机不可后,况此西人叛乱,邻国孰不动心?
契丹自数年来,岁尝三四以拜礼佛塔为名,欲假道兴州,而意在吞并其国。
西人平时已常患之。
况今国内有乱,若闻中国弃而不顾,或备而迟留,万一契丹乘此举兵吞并,易若反掌矣。
西夏果为契丹所并,则异日必为大患于中国。
故今此事系朝廷为与不为、决与不决耳。
所谓楚得之则楚胜,汉得之则汉胜。
西夏疆埸若归中国,则契丹孤绝。
彼势既孤,则徐为我所图矣。
《兵法》曰,「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愿陛下留神,早运胜算。
此千载一时之会,陛下成万世大勋,正在今日矣。
又者,向言元昊将死,遗言:「异日势衰力微,宜附中国,誓不可胁从契丹
中国仁爱而契丹负心,若附中国则子孙安宁,又得官爵。
若为契丹所胁,则吾族被戮无孑遗矣」。
此语国人皆知之,至今相传。
今朝廷讨伐,不惟易以成功,西夏素已防拒契丹,则必投戈归命矣。
与门下韩侍郎 北宋 · 范百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七、《皇朝文鉴》卷一一七、《经济类编》卷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二
圣人之用天下,富而教之,神而化之,不可以已者也;
不惠不迪,而至于用刑,不得已者也。
夫以不得已之刑为不可以已之助,则居此官者宜知此意邪,抑或可以置此心而勿论也?
比来朝廷政事,大论议一切出于忠厚,薄厌刀笔,而以书生儒吏处之,此宜下民无知,阴有一二蒙被上德者矣。
百禄无状,摄职以来,夙夜孜孜,竭其愚忠。
情法巨细,凡可生可杀之际,与僚官平订,大理往返,或至于再三,或至于四五,纤悉曲折,敢不尽心焉尔哉!
然文书程涉三府,职竞覆覈,交致其详,毫釐之间,靡不力诘而深研之。
呜呼,虽钦恤、文武慎罚之意,宜无以加毫发于此矣!
汉诏有之:人有智愚,官有上下,故使中外疑狱谳之廷尉廷尉以当附律令闻上也。
民散久矣,抵犯者多,旬时断狱,无虑数十百千,其间岂能事事咸若上官之智邪?
人心不同,如其面焉,有周有疏,趣尚不一,抵犯者多。
一谓之宽,一谓之猛,同一物耳,而宽猛异耳。
司刑之官何术以处此中邪?
而必曰,姑舍汝所学而从我,且不亦教玉人追琢玉哉?
大抵人之宽严亦性分耳,百禄又乌能自迁其性分而随上官之指趣乎?
是以上烦明公,每于众人宾客之前督过谆谆,以为大非,而终不能奉教一二,以自愧自诏也。
往者阿丁之斗杀,刘巠之故杀,温公力不肯贷,辞气毅然,有司不敢抗,众人不复议,百禄再白而不从,则再以书复之,终见是而贷焉。
是时,自朝廷至众庶,未闻有曰范百禄颇知守官,然皆欣欣焉,多温公之能用人且听善也。
二杀者贷,而天下以为是,百禄岂不幸甚矣哉!
近日明公以阿党为阿丁告,言谋状已明,事不获免,为可杀,而罪大理用法、刑部引例编管广南之为太轻也;
任聪御札到后行劫赃满,而不当谓之刑名疑虑也。
此二事者,百禄实尝用心焉。
欲默而不辨,则惜聪与党之死,欲辨而理之,则未免违公之论、逆公之意。
虽然,古人执法有三经断死而不渝者,有抗直犯颜而不观主威者,非但施之于守法而已,实士君子事上之道当然,明公亦思得斯人与之恭承明主乎?
近世已无如是之人矣,得闻其语可也,见其有心景行者可也。
明公以道德仁义之富辅佐人主,以天下生民为己任,欲为朝廷振纪纲、致太平,必不欲来者依违从谀,随声雷同,茍利一身,不忌杀人,以蹈昔之用事者为后世笑侮之辙也。
是用布其区区,而详其所以然之说。
阿党心规阿丁之银𬫭也,因斧之而不殊。
丁呼而告人曰:「党杀我」!
人执党,曰:「我实谋其钿子」。
于是谋状为明。
今疾其凶暴规货之慝,则死有馀辜;
论其被执之时便通谋情,谋在其心,终缘自吐,考之于律,得减所因,处徒三年,未为失断。
凡言杀人者死,盖以已杀为文,伤人及盗则抵罪也。
今被杀之人幸而不死,行凶之妇偶亦自通本谋,所以本部原情,取旧比之重者,拟送广南编管。
决杖远窜,粗可惩奸,合于流宥之法,殆无足疑,将何以加重于斯邪?
任聪去年四月一日受黄三结约,欲行彊盗,至三日昏时而劫宁新等家,赃满。
按御札三日巳时到县,虽是夕行劫在约束之后,而其结谋实在旦日约束之前。
凡赦前御札将为约束指赦作过之人,而聪之谋时适非指赦。
谨按嘉祐五年南郊赦文:应赦前御札到后彊盗至死,并决讫刺配广南牢城。
八年治平二年郊祀二赦,则配海岛,虽加重于前,而未尽变也。
是又仁宗皇帝英宗皇帝时韩、富二公故事也。
今朝廷论议决事比方,且踵嘉祐治平故事,寻二公所为。
本部拟贷任聪,自谓略法二公遗意,岂当时之论亦欲惠暴宽贼以害良民哉?
得非哀矜愚民寒饥多辟而入于死也哉?
夫愚民所以然者,仁人君子反求诸己而后以罪诸民,赋敛重也,徭役繁也,诛求多也,榷利广也,欲其无寒饥不可得;
寒且饥矣,欲其亡罪戾不可得。
此仁人君子所宜动心而求究其本也。
若止浚其末,而惟刑杀是务,则秦之刑非不严,乌能弭胜、广之盗哉?
今不讳之朝,乐闻鲠言,愿遏其恶而宣之,使下情无壅,亦足以知今为有道之世矣。
孔子季康子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张释之高庙玉环之坐,而文帝欲置之族,谏曰:「假人盗长陵一抔土,陛下将何以加法邪」?
夫使有司者治罪而不推原犯人之情,不测浅深之量,不谕轻重之序,而一出于法,则刀笔吏足以供使令耳,又何取于士大夫以儒术缘饰为哉?
今天子谅阴未言,太皇太后总听万事,慈明仁恕,听言尽下。
自二帝三王以来,公卿大夫有志之士,未有遭逢如斯时者也。
有官守者不出其位,若见事有未然,令有未便,不一公言,而脂韦茍安,恬养自殖,不负明主、无益生民乎?
百禄章既上,窃意万一薄采以救来事,不谓明公力排而深绌之,又从而崇峭堑、立峻法也,岂百禄之言以人废耶?
其或思之未再邪?
如今之时,周公养成王之时也。
在《易》,山下出泉之象曰蒙,未知所之,则顾所以养之何如也。
夫蒙之所以养者正也,养得其正,则圣人之功也,周公养成王是也。
方其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道德仁义日陈于前,诗书礼乐日盈于耳。
及其至也,若出天性,举而措之,横乎四海,是将万化独运,万事一断,岂不绰绰然有馀于听览之间哉?
盖不必屡上凶恶,铺陈情状,设有特旨,而教之断狱也,此又非周公之所以为功也。
百禄之于门下也,公则有僚吏之听,私则有父执之奉,知奖待遇非他人比,茍为熟视不敢尽言,则岂明公百禄之志哉?
伏惟舍其戆狂,而薄采其衷,幸甚!
宗室故赠虔州观察使南康侯墓志铭(奉敕撰 熙宁八年十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五、《长兴集》卷二七
公讳克凝,字希政
熙宁八年闰四月,公以疾闻,甲午卒。
诏以虔州观察使南康侯告于第。
冬十月己酉,归公之丧于汝州,从秦悼王之兆以葬。
凡傅于葬者率命于有司,而诏侍臣以铭其藏。
明州雪窦山资圣寺第六祖明觉大师塔铭治平二年二月 宋 · 吕夏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明觉禅师语录、《延祐四明志》卷一七、《四明图经》卷一一、《雪窦寺志》卷六
夫真空不空,是有无證;
寂灭不灭,是往来相。
佛以权实一法,开顿渐之径,使随器而趋之,有不离道场得大智慧,有难行苦行为人天业。
日月为明矣,而盲者不见睫毛;
舟枻可济矣,而溺者沦于波浪。
人之未有恶明而忘济者,其心一也,其途异矣。
昆蚑之性,群行食啄,倦则息,触则避,求所以安乐,不待教而能也。
人之于贵贱贫富寿夭得丧,不知自然之分,爱恶悲欣,廉贫静躁,纠缠桎梏,无所解脱。
昼劳形骸,夜动梦寝,至于老死,且不知息。
彼昆蚑知所以安乐,人顾不能也。
佛之教人,推性命之际,以极天地之外,乃至观身如掌中物。
传付法宝,不寓文字,是谓禅那。
山岳之大,有时而泐,金石之刚,有时而刓,形器之用也。
我则异于是,无去无住,无取无离,不见于内,不见于外,不见中间。
自利义也,利他仁也。
是谓涅槃妙心诸佛法印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
佛以授摩诃迦叶,传僧伽梨衣,以待补处出世,为成道之符。
自是衣法相传,二十有七世香。
至王子初入中国,谥曰圆觉
圆觉传大祖大祖传鉴智,鉴智传大医,大医传大满大满传大鉴,大鉴藏衣传法而已,大慧继之,大寂承之,其后皆以所居称。
若天皇、龙潭、德山,雪峰、云门、香林、智门,其世次也。
禅师讳重显字隐之,大寂九世之孙,智门之法嗣也。
俗姓李氏,母文氏,以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大师遂州
始生瞑目若寐,三日既浴,乃豁然而寤,屏去荤血,不习戏弄。
七岁,有僧过其门,挽持袈裟,喜不自胜。
闻梵呗之声,辄泣下。
父母问其故,恳请出家。
父母执不可,师不食者累日。
咸平中终父母丧,诣益州普安院仁铣师,落发为弟子。
大慈寺僧元莹,讲《定慧圆觉疏》,师执卷质问大义。
至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伺夜入室请益,往复数四,莹不能屈。
乃拱手称谢曰:「子非滞教者,吾闻南方有得诸佛清净法眼者,子其从之,彼待子之求也久矣」。
师于是东出襄阳,至石门聪禅师之席。
居三岁,机缘不谐,聪谕之曰:「此事非思量分别所解。
随州智门祚禅师,子之师也」。
师乃徙锡而诣之,一夕问祚曰:「古人不起一念,云何有过」?
祚招师前席,师摄衣趋进,祚以拂子击之,师未晓其旨,祚曰:「解么」?
师拟答次,祚又击之,师由是顿悟。
寻往庐山林禅师道场,问之曰:「法尔不尔,云何指南」?
林曰:「只为法尔不尔」。
师遂拂衣而退,众皆股栗。
有毁于林者,林谕众曰:「此如来广大三昧也,非汝等辈以取舍心可了别也」。
师辞往池州景德寺首座,为众解肇法师《般若论》。
知州曾公会以果子抵于地曰:「古人云,不离当处常湛然,即今在何许」?
师指景德长老曰:「只此长老亦不知落处」。
曾公云:「上座知也,不得无过」。
曰:「明眼人难瞒」。
南游杭州,住持苏州洞庭翠峰,嗣智门也。
未几,曾公出守明州,手疏请师住持雪窦资圣。
苏人固留不可,曰:「出家人止如孤鹤翘,去若片云过顶,何彼此之有」?
雪窦本智觉禅师道场,智觉雪峰五世孙,备传琛,琛传益,益传韶,而寿继之,智觉其号也。
一法同源,而地有盈虚,之至犹家焉。
决潢污,变清泚,掖躄偃,争迅驰,州邦远近,辐辏座下。
驸马都尉和文李公表锡紫方袍,侍中贾公又奏加明觉之号。
师住持三十一载,度僧七十八人。
先是,门弟子建寿塔于寺之西南五百馀步,一日命侍者洒扫塔亭,行至山椒,历览久之,曰:「自今过此,何日复至」?
左右皆大惊。
众迎师还,师坚指塔所,众皆号泣。
随至塔前,或曰:「师无颂辞世耶」?
曰:「吾平生患语之多矣」。
翌日出杖屦衣盂,散遗其徒。
有问疾者,留食,殷勤与之约曰:「七月七日复来相见。
其夜盥浴整衣,侧卧而灭。
时皇祐四年六月十日,俗寿七十三,僧腊五十
七月初六日入塔,如师之约。
呜呼,师得妙用善机,不敢诸法,能知去来、达性命。
故方是时升堂皇、游墙藩者,悟性相体空,顿息万缘,为大乘法器,曰义怀、在和,凡百五十人,传其法于天下。
彼遮护意根,网绊初心,背觉合尘,逐念流徙,得少为多,妄立知见,虽三诣投子,九陟洞山,师亦援手濡足,而无以救之。
是犹孔子之有宰我孟子之有盆成括,非其师之过也。
自师出世,门人惟益、文轸圆应文政、远尘、允诚、子环,相与裒记提唱语句诗颂,为《洞庭语录》、《雪窦开堂录》、《瀑泉集》、《祖英集》、《颂古集》、《拈古集》、《雪窦后录》,凡七集。
师患语之多,而其徒怆然犹以为编捃有遗,盖利他之谓也。
余得其书而读之,二十馀年,虽瞻仰高行,而录利所縻,无由亲近。
使得稽首避席,沾彼法雨,觉悟尘劳,庶几可教者,今蔑如之何。
师辞世十有三年,碑表未立,馀杭僧惠思撰《行业录》,与其徒元圭觉济大师悟朋继踵,褒文请铭。
跂慕之心,重之以门人之请之勤,抑有待耶?
愚公叩壤以移山,虽不量力,其则至矣。
谨焚香再拜,系之以铭曰:
噫惷愚,背本源。
一念,生二根。
胜与劣,驷马奔。
嗜所得,自诈谖。
失大道,南北辕。
艾至老,愉朝昏。
正遍觉,人天尊。
迷者挽,溺者掀。
朝暾出,彗霾云。
渴得浆,寒得薪。
悟报化,知非真。
趣安隐,摆客尘。
王叔生,广佛事。
破六宗,弹指。
法来东,非会际。
信衣传,只履逝。
五山真法器。
立积雪,殊其臂。
忍非忍,得法髓。
债必偿,有裔嗣。
皖公潜,佛日翳。
翩南游,立如椔。
乞解脱,彊哉慧。
攘蜂虿,神兵卫。
破头峰,众云从。
横六气,酾二宗。
教任意,任懒融。
黄梅儿,陌上童。
阙七相,了诸空。
圣服劳,杵臼佣。
和心偈,掊争锋。
夜南骛,怀是逢。
帝稽首,晞下风。
舟复新,叶归丛。
有道得,无心通。
世有承,四众依。
灯相绩,埙应篪。
师异禀,自孩提。
斥腴隽,蹈圣梯。
慈固挋,不得施。
恭孝,终苴缞。
铣落发,莹质疑。
汉之东,得我师。
抉盲瞆,柞荒菑。
昔无有,今委蛇。
遇沾洽,发萌荑。
淫蛙鸣,钟未簴。
鱼目藏,明珠吐。
岿二山,下担负。
来万里,足茧踽。
訇春雷,披蛰户。
辩缚解,诀去住。
沃醍醐,𣂏甘露。
百五十,胄蕃庑。
穷车辙,诵句语。
瞻骨肉,轴绘素。
远胡越,近杖屦。
捐粗相,悉开悟。
山茀郁,泉咿幽。
虎迹交,鼪猱啾。
塔门閟,樛。
天南垂,海彪彪。
囊破褐,笈单裯。
来环绕,五体投。
名彊身,禄饱喉。
狃怨憎,甘鲍鱐。
睨真乘,等赘疣。
庆我生,辩蕃莸。
蕲诱掖,邈无由,瑑坚石,摅忧。
治平二年乙巳岁二月五日
烈侯祈雨祝文绍圣四年四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一、《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维绍圣四年岁次丁丑四月甲申朔初三日丙戌,具位韦某谨以清酌之奠敬告于威烈侯之神:今之部使者与夫郡守县令皆为劝农官,劝之至矣,而畎亩不治,污莱不修,惰农之罚,可归于民。
民力尽矣,而乾旱水溢为之害,非求之神,将何赖乎?
惟侯英灵不泯,血食兹土,载在祀典。
今也田种未毕,时雨忽愆,群心惘然,仰觊神惠。
而某职按一道,官居于此,得不先吾民而为之祷耶?
幸膏泽早施而底于有年,则皆侯之赐也。
唯拳拳以俟。
尚飨。
文宣王庙祝文湖州1079年4月22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文宣王庙
至圣文宣王。
窃惟吏治以仁义为本,教化为急。
故以视事之三日,祗见于先圣先师,问所当先于学。
其所从来尚矣,敢忘其旧。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