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创作日期
李陆二公祠堂记治平元年四月初三日 北宋 · 关杞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四、乾道《四明图经》卷九、至正《四明续志》卷一一、天顺《宁波郡志》卷一○
东平吕君献之为鄞主簿之二年,新钱湖之六堤,属节度推官石君声叔刻词以纪其详。
而又考迹其初,不忘前人之功,俾揭示来者,乃立李、陆之祠于其堤之傍。
唐天宝閒,邑令陆公南金辟湖之广,为渟滀灌浸之饶。
宋天禧中太守李公夷庚补其旧之废址,增筑全固,经画以制,使数乡之民,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
二公之功,及乎明民,可谓深且厚矣。
然而民之安飨其利,无岁时之报,是亦忘前人之施欤。
况于其法,又宜祀之。
夫民莫不乐生而安业,恶劳而就佚。
朝廷责任于守宰者,不独恺悌其政,亦将资以深思远虑,厚其生殖,物物各遂其养,故风俗美而礼谊行,田里安而狱讼息。
余观循吏之治,有功德以加于民者,必久而见思。
盖以功则安而久,以德则服而化,虽相去数百年,犹想仰其风采,岂不盛哉!
孟坚黄霸等「廪廪然庶几有德让君子之遗风」,则二公之烈,祀之而无愧焉。
若吕君之廑夺于众多之议而卒就其功,又能表二公之祠以劝于后,他日明民之怀思,亦足以继二公之贤。
故余为之书而不敢让。
治平元年四月初三日观察推官、监船埸关杞记。
乞自今政事差除条具取旨奏建炎三年四月三日 宋 · 朱胜非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四
臣等备位政府,当三月五日之变,义当即死。
所以隐忍偷活至今,正欲力图今日之事。
始终委曲,陛下究知。
方群凶肆虐,胁制上下,肘腋之变,近在呼吸。
上赖宗庙社稷灵长之休,陛下仁明恭俭,圣德在人,臣庶内外,一心爱戴,不踰三旬,亟正大位。
自古及今,反正未有如此之速者。
诏令既出,内外欢怿。
臣等退就鼎镬,死无所恨。
其间朝廷命令,悉上禀太后、嗣君处分。
今既亲览万机,自今取自圣裁。
所有三日以后政事差除等,欲乞令有司条具,将上取旨(《建炎纪事》。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建炎复辟记》。)
令:原无,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补。
路监司催促结绝见禁罪人诏元符三年四月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五、《宋会要辑稿》刑法五之二九(第七册第六六八四页)
诸路刑狱虑有淹延,除四京已降德音外,令诸路监司分头催促结绝见禁罪人。
内干照人及事理轻者,先次断放。
如委有事故亲到不遍处,即选官前去,仍具起发及每到处月日并事故因依径申尚书省
如有疾病之人,即仰当职官常切点检医治。
县令以十二事劝农诏政和二年四月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三一(第四册第三四七一页)
县令于境内亲诣田畴,劝谕勤惰,以为力田之倡。
述职承宣,虔奉明诏,即出乡就见父老,播告国家务农重谷、恻怛爱民之意。
以十二事劝课农桑,宜各遵行,上副朝廷之意。
一曰敦本业。
谓农桑为衣食之本,工作之类乃是治末,虽获厚利,而无本源,故于本业切宜敬尚。
二曰兴地利。
谓旷地有可以垦辟者,积水有可以疏决者,皆宜耕种,庶使地无遗利。
三曰戒游手。
谓群饮聚博,放鹰走犬,游惰之事,皆废农桑,为人父兄,理当戒谨,为人子弟,尤宜遵禀。
四曰谨时候。
谓农时一违,诸事废败,尤在所谨。
故耕以时则土膏,种以时则苗秀,歛以时则无禽兽之耗,无盗贼之侵,无霖雨之坏。
五曰诫苟简。
谓耕欲熟,芸欲足,则田土膏腴,禾稼茂实。
盖农事最为劳苦,人易怠惰,多致苟简,尤宜戒勉。
六曰厚蓄积。
谓财不妄用,谷不妄费,谷有馀则农事实,用有备。
七曰备水旱。
谓修固池塘,以资灌溉,开沟导洫,以泄淫雨,则旱涝无患。
八曰戒宰牛
谓牛为耕稼之本,当务孳生,况其功力最大,尤不当杀。
九曰置农器。
谓农家器用,缺一不可,与其废用修饰车服,不若以财广置农器。
十曰广栽植。
谓麻、麦、、豆、果、瓜、蔬菜,凡可以为养生之资者,广务栽种,则自然农足。
十有一曰恤佃户。
谓佃客多是贫民,方在耕时,主家有催旧债不已,及秋收时以其租课充折债负,乃复索租,愈见困穷,不辞离即逃走,宜加以宽恤。
十有二曰无妄讼。
谓非理兴讼,致被追呼在官,对定必费时日,以妨废农桑,甚为无益。
路狱子依重禄法施行诏政和七年四月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六、《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七○(第七册第六六一二页)
州县有刑禁处,推司狱子最为急切。
仰诸路提点刑狱检察所部狱子有未行重录法处,子依重禄法施行。
其移勘公事,须先次契勘后来承勘司狱与前来司狱有无亲戚,令自陈回避;
不自陈者许人告,赏钱三百贯,犯人决配。
以入纳算请盐多少赏罚淮南州县官等诏宣和二年四月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五之一二(第六册第五五二○页)
淮南盐香为盐数增,其滨州入纳算请盐、京西路州县住卖盐最多,泰州入纳算请最少。
州县官巡尉并依御笔指挥施行,仍令逐路盐香司具合转官人职位申尚书省
申严四川和预买绢布等不得欺弊诏宣和六年四月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一○(第六册第五四七一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三六三、六五五页
四川和预买绢布等,闻官吏欺弊,不支价直,或准折盐钞,有名无实,远民坐困,无所越诉。
可申严约束,违者以违制论。
宜正选士俊士贡士之名奏政和三年四月甲申 北宋 · 黄冠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六、《群书考索》后集卷二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九(第三册第二九八一页)、《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六
窃谓成周之时有所谓选士,有所谓俊士,有所谓造士,先王之命名不同如此。
而后世则不论其人之成才与未成才,不辨士之预贡与不预贡,而均谓之秀才,则名之不正可知矣。
欲令天下士自乡而升之县学,自县而升之州学,则通谓之选士可也,其称则曰外舍生。
及其才向于成,而升之内舍,则谓之俊士,其自称则曰内舍生
又其才之已成,而贡之辟雍,然后谓之贡士焉,其自称也亦以是而已。
若然,愚智处宜,贤不肖袭情,世之商贾工技、巫医卜筮假进士之名而称秀才者,固不待禁而止矣。
皇太后撤帘诏建炎三年四月三日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八
吾以国家变生仓卒,遵用本朝故事,同听大政,皇帝复位,即愿撤帘。
皇帝恳请者再,义不得已,黾勉数日。
今中外宁一,天下共庆,皇帝宜专决万几,吾当退处东朝,以遂初志。
可以今月四日撤帘。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皇太后撤帘圣旨建炎三年四月三日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八
吾惟自昔人君冲幼,必资保护,则有同听政故事。
前日特以仓卒之变,勉徇权宜。
皇帝复位数日,内外宁一,机务既宜专决,臣庶亦思瞻望,岂宜久同大政?
已下诏用今月四日撤帘,宜速遵用施行。
乞合编配疮病之人报本路提刑司科决奏政和六年四月三日 宋 · 李伯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八、《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五(第七册第六六三九页)
契勘自来合编配之人,如有疮病,未任科决,合编配所至一面看验,疾损日科决讫销籍。
缘犯人有送广南远恶州军编配之人,往回万里,移文取会,若沿路别无失坠,动经半年,方有报应,致久挂事阻,不能结绝。
乞今后有合编配疮病之人,报本路提点刑狱司置籍拘催,科决施行。
勤王誓词靖康二年四月三日 北宋 · 翁彦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靖康要录》卷一六、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
徽猷阁直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何志同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赵子崧徽猷阁直学士江淮荆浙制置发运使翁彦国都水使者荣薿等,敢告众士:金戎再犯京阙,侵侮暴虐,人神共愤。
圣天子屈己议和,犹未退师。
旷日持久,包藏祸心。
宗社危辱,王命隔绝,天下臣子各奋忠勇,誓不与贼俱生。
今诸道之师大集于近辅,凡我同盟,无徇私,无怀异,无观衅,戮力合谋,共安王室,以效臣节。
三军之士视死如归,千万人惟一心。
进则厚赏,荣于家邦;
退则重刑,杀及妻子。
有渝此盟,神明殛之。
皇天后土,太祖太宗,实鉴斯言。
勤王盟文靖康二年四月三日 南宋 · 赵子崧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二
徽猷阁学士通议大夫京西路安抚使何志同徽猷阁直学士朝议郎、知淮宁军府赵子崧徽猷阁直学士朝奉大夫、充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经制使翁彦国奉议郎都水使者荣嶷等敢告众士:金戎再犯京阙,侵侮暴虐,神人共愤。
圣天子屈己议和,犹未退师,旷日持久,包藏祸心。
宗社危辱,王命隔绝,天下臣子各奋忠勇,誓不与贼俱生。
今诸道之师大集于近辅,凡我同盟,毋徇私,毋怀异,毋观衅,戮力合谋,共安王室,以效臣节。
三军之士,视死如归,千万人惟一心。
进则厚赏,荣于家邦;
退则重刑,杀及妻子。
有渝此盟,明神殛之。
皇天后土、太祖太宗实有鉴于斯言。
按:《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九。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原注引。
真阳碧落洞题名政和七年四月三日 南宋 · 黄叔敖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一、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道光《英德县志》卷一三
南昌黄叔敖自广东漕移治湖南,维舟琅石,游碧落洞天,寻幽探奇,周览弥日。
男彬、楙、壄、棽、攀侍行,天台僧子常同来。
政和强圉作噩孟余三日
文武臣举所知二人诏建炎二年四月三日丙辰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
文臣从官至牧守,武臣管军至遥郡,各荐所知二人,置为二籍,一留禁中,一付三省、枢密院,遇监司帅守将官钤辖有阙,于所举人内擢用之。
犯赃连坐即罪废及法不当得之人,皆毋得举。
悬赏斩捕苗傅刘正彦建炎三年四月三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宋会要辑稿》兵一○之二三(第七册第六九三○页)
如生擒到苗傅刘正彦,有官人与承宣使,无官人与正任观察使
如捉到王钧甫、马柔吉、张逵、苗翊、苗瑀,与转七官;
如能斩首级,亦与上件赏。
其馀一行官兵、将校并与放罪,一切不问,仰于所在陈首,出给公据,发赴行在,依旧收管。
如不愿就上件官,每获苗傅刘正彦一名,支赏钱十万贯,馀人每名支赏钱一万贯。
若徒中官员、将校、人兵等有能斩到逐人首级,亦依此施行。
皇太后奏劄建炎三年四月三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八、建炎复辟记
太后圣旨,以今月四日撤帘。
臣惟菲德,遭罹变故,自非太后保祐,则宗社安危,殆不可测,欲报之德,无以为称。
复位之始,尤赖母慈敉宁中外,而圣德谦冲,确然不回。
臣不敢重以机务上浼圣虑,已命有司遵依诏旨施行。
郭氏旌表门闾记乾道元年四月三日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六、《艾轩先生文集》卷五、弘治《大明兴化府志》卷三一、《蒲阳文献》卷一一、乾隆《莆田县志》卷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二一
一人以孝闻,而天子喟然为之改容,且至大书其门,以褒劝旌异之。
莆之东北隅,惟林氏为故家,双阙今无恙。
南北当冲,道由是出,凡至,必立马停辀而后去。
三百年来,有郭君孝子,视昔人为无惭色者。
先生貌古心不杂,所视惟寻丈,口不论时事,闻他人之过,则掩耳而去。
以是豪隽愚暗,騃愎辨佞,杂然人品,何所不有,与之处或累刻积日,弥月竟岁,或邂逅一转臂许,是必以处仁为古之人、古之人。
先生蚤时游太学,以操尚称。
年四十馀,客钱塘,闻母夫人之丧,徒跣走二千里,每一哭辄呕血。
家贫甚,无百钱儋石之储,及治葬,虽故人有所馈,不肯受。
聚土为坟,而庐之于其旁,茔兆广袤,不出三数丈。
有甘露降,赫日当中,则霏霏来下,晶明膏润,土脉欲动,乃如异时所闻者。
余于是吊先生于庐下,先生杖而起,且曰:「义重事亲,有所不足,敢以是欺吾子」?
是岁郡国白之朝,有旨旌表其闾。
前安绰楔,门左右累土,高寻有四尺,垩以白,而丹其旁角,此故事也。
前代帝王法应复孝友之家,玺书具存,则听复君子之泽不过五世,先生所以遗其后者,虽带砺不足尚也。
先生六试于礼部,以右迪功郎浔州司法参军
秩满,再调德庆府录事参军
昔者元德秀六十不知女色,先生过六十而后委禽焉者,其在他日,足迹可数,不必道说,而人自信之。
夜半尝焚香,适取之贩妇,已而弃去,曰:「此但与瓦砾块土等耳」。
余一夕梦先生踽踽然衣巾如写水,旦日谇其梦。
有童仆自外来,猝然曰:「先生遇夜浴,何尝解衣」?
余每怪夫梦之无从也。
汲直万石君父子、楚之两龚李仲元、管宁、阳城,其所以自处也,瑟焉如玉,铿焉如金,又如冰寒火焦,不必以语人,先生固不待三十年而后议论乃定也。
隆兴更元,新作门闾,彦莘于先生为族子,属某书其事,笔不下三年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此为先生之闾,我不出户而昔至也。
时乾道元年四月三日
乞革广西丁钱弊奏淳熙十二年四月三日 南宋 · 萧燧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六之一六(第七册第六二一五页)、《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六二、《续资治通鉴》卷一五○
广西去朝廷为最远,其民视诸路为最贫,而小民之无税产者贫尤甚焉。
窃见在法,民年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
官司按籍计年,将进丁或入老疾应收免课役者,皆县令亲貌颜状注籍,通知取索丁簿,稽考岁数,收附销落。
法意非不善也,奈何广西并海诸郡以身丁钱为巧取之资,有收附而无销落。
一家之中,其子若孙年长而成丁者,使之输纳可也;
而父祖之老疾者不免焉。
又况输纳之际,邀求无艺,钱则倍收剩利,米则多量加耗,一户计丁若干,每户必使之分析。
一户之内,有抄纸钱,息本钱,縻费钱,公库钱,大抵公库所入居多,此何理耶!
是以其民苦之,百计避免,或改作女户,或涉居异乡,或舍农而为工匠,或泛海而逐商贩,曾不得安其业,固圣主之所不忍闻也。
乞令广西帅臣监司措置行下,从收附销落之制,革违法过取之害,多散文榜晓谕。
如或仍前科扰,即令按劾,重寘典宪,以厉其馀,庶几穷民得安其业。
其他诸路州军有似此者,乞令本路监司依仿施行。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1191年4月3日 南宋 · 陆游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
爱此绿树村,舍棹度小岭。
路穷忽披豁,恍然得异境。
苍玉立万峰,清镜渺千顷。
更为西南行,聊破春昼永。
遥看秀邃处,疑足事幽屏。
一崦果可人,奇石插碧井。
锵鸣若环佩,其味复甘冷。
徘徊不忍去,照我须鬓影。
须臾日穿林,井面光炯炯。
古今胜绝意,正用一笑领。
安得绝世喧,于兹慕箕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