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易類
地理類
道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別集類
洞神部
洞真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则阳第一
则阳游于楚夷节言之于王王未之见夷节
归彭阳见王果曰夫子何不谭我于王王果
曰我不若公阅休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
曰冬则擉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有过而问
者曰此予宅也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吾
又不若夷节夫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有知
不自许以之神其交固颠冥乎富贵之地非

相助以德相助消也夫冻者假衣于
暍者
反冬乎冷风夫楚王之为人也形尊而严其
于罪也无赦如虎非夫佞人正德其孰能挠
焉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 …… (第 001b 页)
 者人心之同可以穷而入之夷节自谓不
 能入而其所与交固已颠冥于富贵之地
 相助以消言其德不长而日消冻在冬而
 假衣于
暍在夏而反风乎冬言求之无
 得也楚王严暴非佞人正德莫之能挠欲
 我言之非所能也唯佞人能挠君之正唯
  …… (第 002b 页)
 楚大夫公阅休隐者也夷节无天德而有
 俗知不能以神道自许颠冥于富贵之地
 固足以消子之德非助子也譬冻者假

 为衣暍者俟冷风禦暑言求王果之助非
 所急也况楚王为人威严如虎若不入之
 以佞则必化之以正也圣人虽贫 …… (第 003a 页)
 舂家人忘贫也魏文侯尊段干木汉光武
 交严子陵忘爵禄而化卑也与物为娱则
 同尘而不溷与物乐通则和光而不耀不
 言之教煖然似
镇以无名之朴而使人
 自化德化有序人安其居其道简易无所 …… (第 004a 页)
 道者之心相远去矣
 虑斋口义神乃我之自然颠迷富贵不知
 有自然之神是不自许此相率而自损之
 道故曰消也冻者得衣则煖如
暍者得
 风则冷如冬人之相与必以有馀济不足
 彭阳好进是其不足告之以隐退如执热
 而濯当寒授衣将有补 …… (第 004b 页)
  夷节弱于德强于知不知内有神者可

  尊而外迷于富贵非以德相助徒取消
  烁耳犹假衣于
何足以救冻反风乎
  冬何足以救暍违宜背理求之无益也
  夫神者好和而恶奸人性本善无有不
  可至于 (第 005b 页)
 也众所宜者不一官事合乎众宜则果于
 成矣春雨之时草木冲地而生未达则怒
 农器于是乎始修则倒植者过半凡物倒
 植则无生理当
则倒者亦植造物所为
 不知其然也此皆言顺自然之理
 碧虚注人能收视反听纳息漱液虚中藏
 用则六事俱彻 (第 010b 页)
  安也今世本恐听者谬多者字真以治
  身治当是持凡圣人之动作圣字为冗
  隋侯之重侯当是珠此章全见吕氏
  秋可證不韦去庄子非远必得其真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
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 (第 010b 页)
  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者是

  也江湖宿德稔知其人不复赘述聊志
  师徒庆会之因于卷末俾后来学者知
  道源所自云 咸淳庚午春
学徒武林褚
  伯秀谨志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一百六(终) (第 021a 页)
 圣阈致广大而尽精微顾不韪欤窃尝谓
 训诂之义自昔为难卢序曰千载一贤犹
 如比肩万代有知不殊朝暮可为喟然叹
 息也 大定己酉春季
月承务郎前同知沁
 州军州事云骑尉赐绯鱼袋致仕毛麾序
 右新书定著八章謢左都水使者光禄大 (第 002a 页)
 名应于上上下相蒙积虚以为理欲求纯

 素其可得乎夫道者神契理合应物以真
 非偏善于小能不暴怒于小过如
之布
 万物皆生俗易风移自然而化不知所以
 化不觉所以成故百姓思之不知其极也
 范曰有身则累物而丧我 (第 009b 页)
 如此大智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
 多又何以知毫末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
 以知天地足以穷至大之域
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
五百岁为
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 (第 015b 页)
八千岁为
秋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春夏
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
 卢曰苟有嗜欲失其真焉则 (第 015b 页)
 神矣

于是当
而叩商弦以召南吕
 商金音属秋南吕八月律
凉风忽至草木成实
 得秋气故成熟
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
  (第 018b 页)
角木音属
夹钟二月律
温风徐回草木发荣
 得春气故荣华
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
 水音属冬黄钟十一月律 …… (第 018b 页)
 时迭起万物循生至其妙也二类相合两
 者交通或谓之死或谓之生或谓之实或
 谓之荣行留散徙不主常声故以声感气
 随感而应亦理之必至者耳
叩商弦以 (第 020a 页)
 多如此二虫之所以笑鹏者只为所知之
 小不及鹏所知之大耳因借小年大年以
 喻小知大知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
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 (第 008a 页)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 (第 008a 页)
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
匹之不亦悲乎
 菌地蕈也大曰中馗小曰菌菌之生以朝
 计故曰朝菌蟪蛄 …… (第 008b 页)
 大椿蟪蛄与冥灵是举一植一动对说则

 冥灵非植物明矣五百岁为
五百岁为
 秋者史记曰龟千岁尺二寸二个五百总
 千岁之数也八千岁为 (第 009a 页)
八千岁为秋者
 拆椿字为二个八百乘之以十则二个八
 千之数也滑稽杜撰偶然出此殆亦亥字
 二首六身之类 (第 009a 页)
 此又出一段有用之为患
故解之

 汉郊祀志古天子常以
解祠言解罪求
 福也
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额折故/鼻高)与人
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不可祭河神 (第 019a 页)
 所以然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心/也)使之和豫

通而不失于兑(悦/也)使日夜无却(音/隙)而与物为
是接而生时乎心者也
 死生贫富等虽日夜相代乎前吾则使之
 日夜无罅隙不见其相代之迹视之如一
 而与物 (第 010b 页)
混然为
如年有四时不见其为
 夏秋冬但见其为 (第 010b 页)
而已如此者是接续
 其罅隙处而生时乎吾心者也因春字故
 下生时字时不生于阴阳之气而生于吾
 心也
(第 010b 页)
 天机浅也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
入不距(拒/同)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己矣不忘
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
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

 在心为志未驰骛也
其容寂其颡頯
 达跪二音额广平不蹙也
凄然似秋煖(音/暄)然似
喜怒通四时与物有
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
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
非圣人也有 (第 003b 页)
 柳殊与此章文义不相贯
庄子之楚见空髑(音/独)(音/楼)(苦尧/切)然有形檄
(音/叫)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
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
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
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
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授髑髅枕(去/声)而卧夜
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 (第 004b 页)
   庚桑
老聃之役(供役/者)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
以北居畏垒(音根/磊)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
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去/声)之拥肿之与居鞅
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音/穰)畏垒之民相
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史记/音跣)

吾曰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庶几其圣
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杜而稷之乎庚
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子
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
秋而万宝成夫
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大道
己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
狂不知所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
俎豆予 (第 001b 页)
 彭阳好进故以隐者语之使其自悟
夫夷节己不能而况我乎吾又不若夷节夫
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有知不自许以之神
其交(句)固颠冥乎富贵之地非相助以德相
助涓也夫冻者假衣于
暍者反冬乎冷风
夫楚王之为人也形尊而严其于罪也无赦
如虎非夫佞人正德其孰能挠焉故圣人其
穷也使家人忘 (第 001b 页)
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
而化卑其于物也与之为娱矣其于人也乐
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饮(去/声)人以和

与人并立而使人化父子之宜(句)彼其乎归
居而一閒其所施其于外人心者若是其远
也故曰待公阅休
 不自许以之神其交者屈己随人而人莫
 测其所以也冻者遇
即为衣暍者遇冷
 风即反而为冬喻楚王虽沈酣于利欲之
 中得人诱掖之亦易从也佞人指夷节之
 徒正德指公 (第 002a 页)
 (朱衡建)   (杨可大言/石于一下)步天桥(在二天/门)
大阶坊(御史高/应芳建) 门北漱王桥(在石经/峪道中)
高老桥坊(知府/李伯)第一山(御史/李复)(勒名于石)
  (春
等重脩前/同知翟涛建) (初立石于/天阶坊下)王母桥(在王母池/上桥)
水帘洞坊  中流砥柱(进/士 (第 011a 页)
 太始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祁
 于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计癸未祀孝景皇
 帝于明堂甲申修封丙戌禅石闾
  征和四年春
三目上耕于钜定还幸泰山
  司马迁封禅书略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 (第 003b 页)
 孝文帝祭岱岳文曰造化氤氲是生二仪
 玄黄既辟山川以离四流含灵五岳苞祗
 并兼方象出纳望羲岱宗穹崇梁甫盘崛
 青丘埼嶬
趾郁嵂肇生庶类启光品物
 上敷神工下融灵秩载恊化文四气以溢
 百王镌成莫不兹室
唐武德贞观制以五郊迎 …… (第 003b 页)
 有丰稔之休则神亦享无穷之报谨告
 弘治六年遗巡抚山东地方都察院左佥
 都御史王霁祭曰伏自去冬无雪今

 雨田禾未能播种黎庶实切忧惶子甚兢 …… (第 021a 页)
 得返草茅之居荷德之深不知为报一觞
 之洁谨用荐哀
 济南守曾巩告岱岳文云岁之旱有请于
 神蒙升嘉泽田则大稔今
河役发民二
 万更迭赍送众又倍之盖此齐人出者几
 半迨其反室维夏之初劳费既深又违穑
 事夫民数岁乃遇 …… (第 028b 页)
 休戚神有以主之也辛巳之秋凤梧备员
 东藩尝谒告祠下预祈有年既而叨蒙
 圣恩简任巡抚夙夜弗遑惟绥怀是事壬
 午之
以徂于秋雨旸时若感神之惠于
 是乎有孚矣是秋先且冬矿寇突起于龟蒙
 之间荼毒赤子追捕出境馀丑渡河而南 …… (第 031b 页)
 旸时若固神之当先及而亦一方之所私

 望者矣乃不雨自
迨将中夏达乎四境
 且害三时麦已罔秋禾岂望岁夜倬云汉
 昼苦风霾下民其咨 上天有憾神之所
 以急此一 …… (第 036a 页)
 灾捍患流福生民保卫
邦家也矧夫岱灵甲群峰而特峙尸摄生之
 神工肟蚃芬芳独盛千古奔走万方为天
 下诸岳之长者欤乃者
则恒阳二麦罔 …… (第 036b 页)
 李春华告岳文窃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而
 生生不息之元气盛德钟焉凝焉是曰泰
 山夫泰太和也谓天地太和之气尽比焉
 在也衍之而时则惟
而神寔尸之布之
 而方则惟东而神寔专之大哉乾元至哉
 坤元胥兹乎生成而终始之是所谓天地
 好生之府而 …… (第 039b 页)
 惠此群黎妇女嘻嘻卒岁不然感而不应
 则神何以称威灵求而不获则民何以诵
 福泽哉职不任谒诚祈恳之至谨告(万历/十三)
 (年知府李伯
代告告毕而雨至) (第 043b 页)
 巡抚都御史李辅祭岳文曰今岁自

 夏四月不雨内自 皇畿达于淮甸焦枯
 奚啻千里□兹东土寔惟左辅民生益否
 前虽沾此霢霂曾入土之无 …… (第 044a 页)
 不匮惟神鉴予之丹诚而示予以肸蚃辅
 不胜悚息听命之至尚飨(万历乙酉年四/月二十五日)
 巡抚都御史李辅告岳文曰自
徂夏长 (第 044b 页)
 模得墨本以庆历戊子岁别刻新石亲作
 后序止有四十八字欧阳文忠公集古录
 亦言友人江邻几守官奉高亲到碑下才
 有此数十字而已余以 大观二年春
从二 (第 006a 页)
 听之乃祗陈于上帝用降鉴锡兹祉福则
 社稷之安固历数之绵远盖方兴而未艾
 也哉
  明李贤庙记略
 书称岱宗盖以东方属
万物交代故曰
 岱为群岳之长故曰宗然而祭之者何也
 记曰能出云为风雨又曰民所取财用也
 三代以前不过 …… (第 005b 页)
 府同知翟公涛专董其役盖选能也公乃
 檄请当道材木瓴甓金石之类以至匠佣
 役廪皆取给香帛而秋毫不以烦民经始
 于 壬戌春
迄癸亥夏庙工告成自殿堂而 …… (第 009b 页)
 重建隆庆间侍郎万恭撤观于巅北出巅
 石而表之题曰表泰山之巅万恭自为之
 记
  侍郎万恭表泰山之巅碑
  隆庆壬申春
黄河汎溢输道梗湮天子忧
 皇命恭若曰汝其治水踰夏河成灌输悉
 尽天子怿豫命恭若曰汝其东禋于时臣
 恭 …… (第 016a 页)
  钥焉以象四时鼓万物生长妆藏又为之

 鼎附之瓶以达絪缊之气其知所谓鼓之
 舞之以尽神者与犹未也又欲显诸道德
 行各识以铭鼓曰元气鼓万物
嗟尔岱
 神乎神 气再鼓丽宋夏品物亨乃神化
  孰鼓舞秋乃收物之府神之休 消而
 息尔鼓尔物归根元资 …… (第 032b 页)
 哉庙创始于太监李仅时弘治十四年也
 至今历岁既久风雨所侵剥栋宇榱桷盖
 瓦级砖与夫丹艧藻绘之饰未免倾圮漶
 漫 嘉靖壬戌春
济南二守安阳弘斋翟公
 涛以两台专委来督岳庙大工既获底绩
 乃复以檄请为重修酆都之举两台亟为
 嘉允 …… (第 040b 页)
 者无不嘉而骇焉自汉唐已来至于我宋
 每岁投金龙玉简御香为之祷矣盖龙克
 云克雨浃洽万汇丰成元元者哉近者
 夏不雨骄阳颇愆贤宰大夫扬镠躬率县
 吏民庶祈雨于白龙之神幸龙之明德不 …… (第 044b 页)
 之辞辄复致祷是夕雨降淋漓三昼夜东
 原千里所在沾足既晴耕夫播种遍满郊
 野不失金岁来牟之望者神之惠也今
 复旱遂于上丁前一日太守弗药之辰率
 僚佐致祷于明神所明神闵人之不辜是
 夕降甘雨二寸许越三日雷雨复 (第 04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