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易類
地理類
道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別集類
洞神部
洞真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澈碧泉蔡君德溥继继承承用保有累朝之
宠命 皇庆初元春
南坞陈君志新入觐上觌
天光于清都紫微之间承九重之殊渥荷真
人之美名上赐金栏道衣以为身章延祐四
年南坞 (第 005b 页)
山志卷之三十火六
    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
元诗
   游茅山五首(并序)  卢挚
闻句曲山旧矣乃 至元戊子春
繇宣部行郡
溧阳省俗其墟距山麓一舍而近凡隆阜胜
川曰洞天福地登诸杞秩者部使者至焉礼
也予于是有三茅之 …… (第 001a 页)
   邹君心远五首

霜袍行客再来时不独青山慰所思咽路黄
冠定奇士半能歌我步虚词
碧溪风日隔人间催出梅花镜里看莫为轺
车太幽独剩分香玉照春寒
山头羽客晓相携踏破苍云北斗梯偶向茅
君岩畔宿却随猿鹤过松溪
袖裹丹砂脚底云尧天甲子汉时
只今句
曲游仙梦无复商颜避世人
揖云聊与许君辞月下归来访远师半夜竹
声嗔客去又教劳动岁寒枝 (第 003b 页)
   三峰(三首)      王仁辅
三峰伯仲行兹峰独雄尊神霄开黄庭坐受
淮江奔华盖垂地肺蔚蓝抱天根稽首大司
命泠风假腾骞

大峰肩摩天中峰胸荡云无树不古色有花
皆仙芬纵目略淮甸游心遗世纷誓将拂金
案毕愿从茅君
仙仙三神君鼎峙三峰颠小君保民命万灵
奉周旋风清石坛月天近香垆烟安得控丹
鹤遨游接飞仙
   山中 春日      
褚环中
向阳松下雪泥乾野簇催春上客盘一勺红
泉人挨骨春风莫作旧年看
   宗坛秋夕(二首) (第 007a 页)
   同前        张翥
玄洲别坞郁巃踪满谷蜷云养万松外史编
图金匮钥隐居留诘玉泥封丹池雨现龙无
角瑶草春肥鹿有茸拟借一龛为洞吏与君
来往大茅峰
   同前        刘汶
一日书成四海传华阳始信有儒仙神交弘
景吹笙夜心在留侯辟谷年重碧拈
瓢贮 …… (第 006a 页)
       郑元祐
一自玄洲手结庐砚泉分得润循除钩题石
记修人表笔削山经作志书丹灶晓温松节
酒茶瓯
点鞠苗菹残骸若有登真分亦欲
西游候羽车
   同前        倪珽
道士朝乘白鹤还楼台金碧锁空山 …… (第 006b 页)
   赠玉虚宗师     王理
句曲山中老鍊师双瞳如漆鬓如丝自骑玄
鹤朝金殿亲奉丹书拜玉墀名姓每承明主

问篇章多出内臣辞萧萧风雨归来夜白石
苍苔长紫芝
   赠集虚宗师朝京师
茅山道士人不识服气养神三十年此日双
凫朝禁阙当
独鹤下遥天若逢物外游方
士应问如今第几传龙剑玉函开宝箓何须
重说地神仙
   题一峰       王 …… (第 007b 页)
  二峰
江浙东西指顾间古炉重爇鹧鸪斑自怜白
发犹凡骨千里来登第二山
   三峰
曾授灵丹二卯君至今
腊火烧云人传随
后升空去仙鹤飞吟月下闻
   同前        萨都剌
玉佩丁当下界闻天风吹动碧霞 (第 008a 页)
德和其忧摧
拉其胜折陨其复飘怒其化三八其虫毛其
藏肝其病掉眩筋拳其色青其味酸其臭臊
其养筋其候目其应
其星岁星其动左胁
其象青龙其脉弦长其卦震其位寅卯其谷
苍其果李其畜鸡其眚陨落其灾三宫其神
魂其液泣其 …… (第 002a 页)
者阴反臣制君日有黑光不出六十日
伤五谷大水日有六耳六十日丧国日傍有
赤色如冠耳有持状有兵则大风起暴雨
日有四耳天子有孙不出三年气如虎触日
将军反青龙守日臣下有谋青气在日下上
利出军青赤气掩日出必有大战日 (第 014a 页)
 也如运符天德即岁星明盛青霞每彰苍
 气远见毛虫乃化即异兽同祥地产灵芝
 林生异木野有名草共合木德东方之正
 
无杀令和气频舒花卉媚发雷起春中 …… (第 001b 页)
 北方兵败东西亦然木星无光进退无常
 此国失政也国有忧逆行凌斗会合环守
 国君无道也甲乙木德也风雷木令也

 风鸣紊夏风飘飏秋风萧瑟冬风飕飗此
 是四时之常候也于是顺之则万化安逆
 之即民皆病春风飘飏即天下瘟 …… (第 002b 页)
 始震于北方百川溢注冬雷于上朔皆为
 亡国之兆发雷之地露尸于野雷电同占
 八魁日有疾雷主大战大风起国有急令
 (八魁日者
己巳丁丑夏甲子壬/戌秋己亥丁未冬甲午壬辰也)冬戊子
 日不雨而电电光起而雷不发主天下兵
 乱天无云而 …… (第 003b 页)
 木冬开花当生者死花生于冬主兵起(除/梅)
 (及款冬花并四/季花馀外皆凶)木再荣实当死者复生(木 春)
 (冬再结实君凶秋冬/再结实邻国必有侵)
杏再实夏有冰雹李
 再实春有霜竹再实三年民大饥木忽鸣 …… (第 005a 页)
 (所不通/者也)山生宝气以合太平(宝气见贤人/出野君子在)
 朝山无故昼夜如人哭声有兵丧(欲亡之/岁石泣)
 (鬼哭天/雨血)山无故自崩国分君德销 (春
崩国/伐夏崩)
 (有大水秋崩有/大兵冬崩大饥)山分裂君臣等争山吼作
 雷声半年贼来山崩分其地有战山 (第 019a 页)
 静善观其时出处应机能全其道如水之
 动善随一变冬凝夏液不差其节故曰动
 善时此七善也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亦如水之
泮冬凝
 矣
夫惟不争故无尤
 苏子由曰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
 也水唯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 (第 005a 页)
 荒不治也若不绝学则正性荒废不治之

 忧未有央止之时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
登台
 王元泽曰造化无极事物日生唯圣人能
 一古今而无变众人则随化而迁妄见美
 恶乐得其生自以为美 (第 024a 页)
者万物奋张离
 静而动去本逐末之时台者可以远览诸
 境之地物不明乎至理皆逐物生情其状
 如此
 凡物 …… (第 024a 页)
 者性动而悦乐之象也太牢者牛也其味

 至厚
者时物之华台者远览诸境之地
 以喻众人因学致伪逐境失真其状如此
 夫道淡乎无味实而不华绝学者所乐也 (第 024b 页)
 仰观乎天四时之行敛藏于冬而蕃鲜于

 
俯察乎地五行有水反流全一而动善
 时天地之道以反为动故能长久人一受
 其成形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反 (第 001b 页)
楚之南有冥灵者,
以五百岁为 春,
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 (第 5a 页)
春,
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第 5a 页)
故不足以滑和,
不可入于灵府。
使之和豫,
通而不失于兑;
使日夜无郤
而与物为 春,
是接而生时乎心者也。
是之谓才全。」 (第 10a 页)
若然者,
其心忘,
其容寂,
其颡頯;
凄然似秋,
煖然似 春,
喜怒通四时,
与物有宜
而莫知其极。 (第 2a 页)
南面而不释然。
弟子异之。
庚桑子曰:
「弟子何异于予?
夫春气发而百草生,
正得秋而万宝成。
与秋,岂无得而然哉?
天道已行矣。 (第 2a 页)
无德而有知,
不自许,
以之神其交
固,颠冥乎富贵之地,
非相助以德,
相助消也。
夫冻者假兼衣于 春,
暍者反冷风 (第 1a 页)
景公近之所见李兑之用赵也饿主父
百日而死淖齿之用齐也擢湣王之筋悬之
庙梁宿昔而死故厉虽痈肿疕疡上比于
秋未至于绞颈射股也下比于近世未至饥
死擢筋也故劫杀死亡之君此其心之忧惧
形之苦痛也必甚于厉矣由此观之 (第 020b 页)
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而康诰曰毋彝酒者
彝酒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往冬反迷
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
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
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 (第 005a 页)
   守道第二十六
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
暴其备足以必完法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
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善之生如
恶之
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
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极于权衡
而务至于任鄙战士出死而 (第 004b 页)
谷水/难得)
(故节以水/相遗也)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泽者苦/水故买)
(人功使/决窦也)故饥岁之
幼弟不饟(幼弟可惜犹/不饟之也)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也多少
之实异也是以古人易财非仁也财多 (第 002b 页)
 右四条有杨书
穆奉被音告频烦备至仰衔恩润光华弥焕
披览欣庆感荷罔极穆沉滞流俗岂忘拔迹

辄已誓之中心思为阶渐考室东山栖景林
壑此志必也此举决也方当凭庇灵宗咨禀
神规若此之心揆亦鉴之真一之雌其道玄
远妙出秘领穆愆秽未荡俗累未拔胸心滓
浊精诚肤浅未敢预闻南真哀矜去
使经
师授以方诸洞房步纲之道八素九真以渐
修行不敢(谓应作/怠字)懈九真至须幽静人事
杂错患在未专耳 (第 022a 页)
(赵熙/汉书)
(不显微服游行盖谓在洞/天中耳不应乃出世中也)易迁中有高业而
萧条者有窦琼英韩太华刘
龙王进贤李
奚子郭叔香此数人并天姿郁秀澄上眇邈
才及拟胜仪观骇众此则主者之高者仙官
之可才其次及得张 (第 00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