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减诸路指挥使等诏庆历六年七月壬辰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九
路指挥使三班使臣殿侍散直,并减三分之一,其系军校者,罢归本指挥
开封府灾伤县分田税及和买草诏皇祐五年闰七月辛巳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五
开封府灾伤县分,其令佐体量减税,更不差官覆视,仍减今年体量和买草三分之一。
郿县太白山湫神为济民侯诏至和二年七月庚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九、《金石续编》卷一五
敕:《礼》云: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非有丰功,曷膺上爵?
太白山湫,名山之下,神龙所潜。
每遇旱旸,必伸祷请,能为霖雨,以泽民田。
守臣有言,蒙福甚远。
宜降十行之诏,用疏五等之封,以答神休,以从人欲。
宜特封济民侯,仍令本府差官祭告。
伯镇 其一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宝真斋法书赞》卷九、《蔡襄书法史料集》第一六六页
自闻伯镇出守越土,日迟使旌。
寻得泗州所贶书牍,乃知滞留之因,计今当已至常、润也。
两浙节度,尽为君家昆仲所有,亦为荣。
何时当过钱唐?
幸早治行舟,到杭少留,一笑为乐,所望也。
谨奉手状咨候,不一不一。
再拜,伯镇钤辖知府足下。
贵属佳安。
七月十四日
谨空。
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
臣襄等昨奉敕差充皇帝登宝位北朝皇太后、皇帝国信使副,于五月十日雄州白沟驿。
十一日接伴使副泰州观察使萧好古、太常少卿杨规中差人传语,送到主名国讳官位,及请相见。
臣等即时过白沟桥北与接伴使副立马相对。
接伴副使南朝皇帝圣体万福,臣等亦依例问其君及其母安否。
相揖至于北亭,规中以其君命赐筵,酒十三盏,问臣等年几,各答以实。
臣等复问接伴使副年几,好古称年四十三岁,规中称年三十三岁。
规中问臣愈兄弟凡几,答以当房十二人。
又问臣咸融兄弟凡几,答以十人。
臣坦问受礼何处,规中言在神恩泊,此去有三十一程,已差下馆伴副太常少卿杨益诫大使即未闻。
规中问臣坦南朝府大臣别无除改。
臣坦答参政欧阳侍郎以眼疾恳请出镇亳州枢密副使吴奎侍郎参知政事
又问文相公曾相公枢密副使有无移动,答云并如旧。
又问冯馆使甚处相逢,臣愈答曰雄州相见。
送三司人茶绢银楪子等(已后赐筵及逐州迎接,依例皆有䌽等送祗应人,更不入录。)
行次有易州容城县董师义、涿州新城县赵琪归义县王本立道傍参候。
至新城县驿有入内左承制宋仲容来问劳,臣等依例即时具公裳排备茶酒土物出厅伺候。
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差人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史炤等坐位,要移臣襄坐放西北宾位。
臣等寻据随行通引官旧曾入国人程文秀供录结罪状称,近于去年十月内曾随主辰番使邵谏议傅谏议等入国,沿路置酒管待,使臣并是邵谏议主席,与今来接伴使副所送到图子坐位不同。
臣等亦令通引官文秀依生辰番使坐次画到坐位图子,差人传语接伴使副,合依当所供去图子,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施行:左番大使合坐于东南,与使臣当头坐位相对,以伸主礼;
接伴使合坐于西南,与右番大使相对,亦自不失主位,各无相压。
往还计会十馀次,接伴使副不肯过位。
臣等再差人传语接伴使副,称使臣衔命事大,茶酒事末,且请先来传谕,然后商议坐位,不宜以末事久留使命,深属不便。
接伴使副却称南朝生辰番使邵谏议坐位不依得积年久例。
臣等答云:「昨来邵谏议等管待使臣,自是接伴使韩閤使、馆伴使刘侍郎安排坐位,非是当所创生仪式,若非久例,因何韩閤使等前番并不理会」?
接伴使副却差人传语,为使臣不饮,辞免茶酒。
臣等方受问劳,授仲容谢表,送与土物(已后差来使臣,并依例授表,送与土物,更不入录。)
十二日到涿州知州太师萧知善及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并饮于南门之亭,酒十一盏(已后逐州送迎并饮于门外之亭,更不入录。)
十三日,知善等出饯酒五盏。
规中问臣咸融,富相公今在何处,答以见判河阳三城。
又问臣等张升相公,答以昨判忠武军,近已致仕。
将次良乡县,本县尉南应、范阳县梁克用道傍参候。
臣等送接伴使副私觌物(已后七次依例送接伴使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
十四日,行次遇雨。
规中言:「北界春夏已来久愆雨泽,国信使副至新城涿州,俱得甘雨。
今日到燕京,若更沾足,煞是好也」。
又问臣咸融:「南朝曾得雨否」?
答以「自春及夏,屡得雨泽」。
过河滩,臣坦问好古:「此是桑乾河否」?
答云:「然」。
燕京副留守中书舍人韩近郊迎,置酒九盏。
臣襄为治平元年曾于陈桥接伴,赐近等御筵。
近先问臣襄:「昨者持礼到陈桥,蒙谏议迎接,多幸复在此相见」。
臣襄答云:「奉别已三年矣」。
臣襄问:「同番大使萧禧观察今在何处」?
近云:「见持礼宿永年馆」。
臣等送接伴使副下都总管土物(已后共五次依次送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
燕京留守耶律仁先送臣等酒食。
十五日,臣等送留守私觌物中京留守依此,更不入录。)
西头供奉官韩资道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嗣宗赐筵,三司使乐尚书刘云伴宴,酒十三盏。
劳臣等云:「盛暑道远,冲涉不易」。
再三劝臣等饮酒,称两朝通好多年,国信使副与接伴使副相见如同一家。
臣襄答云:「所谓南北一家,自古两朝欢好,未有如此」。
答言:「既然如是,今日敢请国信使副尽酒」。
臣襄答云:「深荷厚意,但恨饮酒不多」。
又问吕侍郎胡侍郎莫只在朝否,臣襄并答以实。
又言奉使南朝,是吕侍郎馆伴。
又称本家有十二人曾奉使南朝,今者又差伴筵,缘契如此,各请饮尽甚好。
臣等并随量饮,以答其意。
臣等送云及私觌物(已后逐州并依例送赐筵副留守等私觌物,更不入录。)
十六日,近出饯酒五盏。
宿望京馆。
臣襄、臣咸融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从人。
酒十三盏。
规中云:「今日甚热,接伴观察龙化州,不识此热也」。
十七日顺州,有怀柔县九思道傍参候,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七盏
规正即宰相哲之长子,规中之兄。
问臣等道涂跂履不易,臣襄答以多幸得少卿接伴,又此披见太傅
十八日,规正出盏酒五盏。
过白絮河,到檀州,有密云县李易简道傍参候,知州常侍吕士林郊迎,置酒七盏
宿密云馆,有入内供奉官秦正赐臣等汤药各一银合子,臣等排备伺候。
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准前要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坐位,臣等执定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不敢移易。
前后计会十馀次,却有公文称,是臣等久滞使命。
寻具公文回答,称:「自新城至此,两次差到使臣,尽被贵所滞留,直至夜深,不令过位,非是当所住滞」。
黎明,接伴使副方引正来赐臣等汤药,不赴茶酒。
臣等将授表,次正辄引避,被臣等再三传语,欲就接伴使副致表,方肯收接。
十九日,士林出饯酒五盏,宿金沟驿。
臣坦、臣愈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如望京馆。
规中问臣坦:「荔支生何处」?
答:「生南方极热之地」。
又问臣愈:「父曾任甚官」?
答以终于马军副都指挥使
又问:「曾伴射否」?
答以累次伴射。
二十日至古北口馆,二十一日至新馆,过望云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三盏。
二十二日至卧如馆,接伴使副送臣等麂一只、酒四瓶,臣等依例回答(已后茍有送物,并量事回答,更不入录。)
二十三日过摘星岭,臣襄问:「此结实否」?
规中言:「惟东楼接女真高丽者有之」。
宿柳河馆。
二十四日,登摸斗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如前。
宿打造馆。
二十五日,过会仙石,接伴使副请会食。
七盏,规中问臣愈:「刘怤太保今在何处」?
答以见在阙下。
宿牛山馆。
二十六日登松子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汤
宿鹿夹馆。
二十七日至铁浆馆。
二十八日至富谷馆,中京留守相公韩迥遣人送臣等酒果,接伴使副送臣等麝脐各一及松花等。
二十九日至长兴馆。
六月一日中京副留守大卿牛玹郊迎,置酒九盏。
玹问:「涂中可煞炎暑」?
臣襄答以自过北沟古北口,一路得雨稍凉。
玹言:「本京久旱,夜来得雨,盖因国信使副所感也」。
规中亦言可谓随轩。
宿大同馆。
二日,有左承制君祐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全翼赐筵,度支使户部侍郎赵微伴宴,酒十一盏。
微问臣襄:「蔡内翰今在何处」?
答以丁母忧
奉使南朝,是蔡内翰馆伴。
兼言往年欧阳修侍郎来贺登位,是微接伴。
三日,玹出饯酒五盏。
宿临都馆。
四日至锅窑馆,接伴使副为初伏日,请聚食酒七盏
规中问臣等:「自入山路至北,煞远不易」?
臣坦答以若直路下来时莫近。
臣襄言:「比之向南州军,此来为远。
若据帐前至汴京,莫只祇汴京杭州远」。
又问:「杭州属甚处」?
臣襄答以属两浙路
又问臣襄住处,答云:「福州福建路,去汴京四千馀里」。
又问:「福建以外更有甚路」?
臣襄答以更有广南东西二路,去京师万里。
接伴使副送臣等水晶棋子各一副,苁蓉、郁李仁等。
五日山馆。
六日崇信毡馆。
七日至广宁馆,道过小城之西,居民仅二百家。
好古云:「此丰州也」。
又经沙陁六十里,宿会星馆。
九日至咸熙毡馆(已后并是毡馆,并不入录。)
十日潢河,好古云:「潢河上源出于龙化州界」。
将至黑崖馆,臣坦问:「此去上京几何」?
指东北曰:「三百里。
又自潢河之南去只数十里」。
十一日,自黑崖馆至三山馆,接伴使副请聚食,酒七盏
规中问臣融:向传「范防禦(音同高宗讳。)当甚处」?
答以见判三班院
十二日至赤崖馆。
行次,遇遣留礼信使副史炤孟阳李评李琦,暨送伴使副耶律世达、梁援于中路馆。
臣等与遣留使副回复,各置酒三盏。
接伴、送伴使副却请臣、臣襄等四番使副一处会饮,酒巡亦如前石馆。
十四日至中路馆,接伴使副展辞状与臣等相别,却有馆伴使副太傅耶律弼、太常少卿杨益诫来迎,与臣等相见。
左班殿直、阁门祗候李思问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刘达赐筵,酒十一盏。
益诫问臣坦、臣融、臣愈乡贯,并答以京师人
至顿城馆,有左承制阁门祗候祈纯古来问劳,臣等排备伺候。
过来传谕,次馆伴使副依前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次,臣等却送与生辰番使邵谏议等坐位图子,请依此近例坐次。
往还计会亦十馀次。
馆伴使副差人传语云:若不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位,使臣要回阙下。
臣等答以茶酒事末,不宜为此以反使命,请馆伴使副裁度。
当所伺候多时,早请过位。
馆伴使副却回传语云:「使已回去也」。
十五日黎明,馆伴使副与臣等自顿城馆二十里诣帐前,引至客省,与大将军客省使耶律仪赵平相见,置酒三盏。
益诫言:「昨日以坐位未定,已白两府,云未欲奏知,且令益诫再来商量。
若不依此坐位,恐闻南朝」。
臣襄答以「生辰番使近例,不敢更改。
如闻南朝有邵、傅二谏议在相次」。
閤门舍人更不阅仪,便引臣等两番使副入见。
臣襄致国书于其母,面传圣辞,置酒三盏。
又诣其君帐前,臣坦致国书于其君,传圣辞如前,并问南朝皇帝圣躬万福。
臣等恭答之。
置酒五盏,仍赐臣等衣带及三节人有差。
十六日,有东头供奉官李崇赐臣等生饩,亦以坐位不便,不肯过位。
十七日赴曲宴,酒九盏。
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
臣等依例恭受致表。
十八日,有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韩贻训赐臣等酒果,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马初赐筵,太尉夷离毕萧素伴宴,酒十三盏。
素问张掞,臣坦答以见克群牧使
益诫刘永年,臣融答以见任岱州。
十九日,有西头供奉官韩宗来赐臣等签食并酒,亦不过位。
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
臣等恭受致表。
馆伴使副请聚食,酒八盏。
二十日,有供奉官阁门祗候耿可观赐臣等酒果,韩宗赐射弓筵,枢密副使太师耶律格伴宴,酒十三盏。
格问臣等韩相公富相公莫只在朝否,并答以实。
赐臣等弓马衣币及三节人有差。
二十一日,入至客省帐前,置酒三盏。
臣襄与益诫言:「大行皇帝发引在近,望与建白,若回程剩蹉数驿,尚可辞得灵驾,此臣子之心也」。
益诫然之。
遂辞其母及其君,逐帐置酒如初,授臣等信书,赐衣各三对及弓马衣币,各三节人有差。
是夕馆伴使副置酒三盏,与臣等解换。
益诫言:「两朝欢好,信使每至此会,最为惜别,各请饮尽」。
臣等并多谢之。
又言:其君七月上旬渐往秋山打围,九月下旬燕京住,各受礼。
南朝生辰正旦使来,绝近便也。
二十二日,发顿城馆至腰馆,有右承制鲁滽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君卿赐筵,翰林学士给事中王观伴宴,酒九盏。
馆伴使副弼、益诫、送伴使副好古、规中与焉。
言:其君好儒释二典,亦尝见仁宗皇帝《三宝赞》,钦叹久之。
臣襄言:「仁宗皇帝深于理性,尝有御颂赐僧大觉禅师怀琏,殊臻妙理。
亦赓和,未能过之」。
宿石馆。
二十三日至赤崖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颗盐各一盘。
二十四日三山馆,送伴使副请聚食,酒五盏。
二十五日至黑崖馆,二十六日至咸熙馆,二十七日蹉会星馆,至广宁馆。
规中问臣五台京师远近,答以三十馀程。
规中言:「与本界云州相对,不及二百里」。
云州西京也。
二十八日至崇信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鹿脯各十五条。
二十九日山馆,三十日蹉锅窑馆,至临都馆。
七月一日中京大定府少尹大监李庸郊迎,置酒九盏。
宿大同馆。
二日,送伴使副请臣等同游镇国寺,次至大天庆寺,烧香素食,依例送僧䌽。
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崇彝就馆赐臣等筵,左承制阁门祗候王緌赐酒果,度支使左丞李翰伴宴,酒十一盏。
问臣等首厅相公是谁,臣襄答云韩侍中
又历问两府大臣翰林学士是何人,臣襄并答以实。
三日,庸出饯酒五盏。
蹉长兴馆,至富谷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麋角、松实
四日至铁浆馆。
五日行次,规中言:「近祭奠大使回来传语,说南朝河北路秋稼煞好」。
宿鹿峡馆。
六日至牛山馆。
七日过聚仙石,送伴使副请会食,酒七盏
宿打馆造。
八日至柳河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鱼一盘。
九日蹉卧如馆,过遍厢岭,送伴使副与臣等互致酒,各三对。
宿新馆。
臣襄、臣坦等依例排备,请送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酒七盏
规中言:其君已离神恩泊三日矣。
往岁燕京受礼,南朝大使(音同高宗讳。)少卿,今已八年矣。
十二日檀州知州给事中李仲燕郊迎,置酒五盏。
十三日燕出饯酒五盏。
将到顺州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五盏。
十四日,规正出饯酒五盏。
蹉望京馆,至燕京析津府少尹少府少监程冀郊迎,置酒五盏。
宿永平馆。
十五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章赐臣等筵,西头供奉官刘侁赐酒果,步军太傅伴宴,酒十一盏。
留府送臣等生饩、折绢、绫罗等,及三节人有差。
十六日,冀出饯酒七盏
宿良乡县
十七日涿州知州太师耶律德芳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置酒五盏。
宿涿州馆。
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郝振来问劳,不赴茶酒,馀并如仪。
是夕,送伴使副置酒十三盏,与臣等解换。
十八日德芳等出饯酒九盏。
新城县
十九日北沟,有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延来赐臣等筵,酒九盏,使臣不赴茶酒,馀并如仪。
行次,送伴使副酌送于白沟桥之北,臣等酌送于白沟桥之南,酒各三盏。
又至于桥中,皆立马相对,酌酒换鞭传辞并如前例。
是夕宿雄州(辽海丛书本《使辽语录》。)
夏国入吊劄子嘉祐八年七月十四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四、《司马公文集》卷二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四三、《续资治通鉴》卷六一、《司马温公年谱》卷二
臣伏闻夏国所遣使人前日不肯门见,固求入对,朝廷不许,勒归馆舍。
臣愚窃以陛下继统之初,四夷之人皆欲奉望天表,窥觇圣德。
又闻向曾不安,意谓未能视朝,所以犬羊之心敢尔桀黠。
今若深闭固拒,不听入见,则必疑有所隐避,益足使之骄慢。
况即日陛下已御正殿,臣谓何惜紫庭数步之地,使之稽首拜伏,瞻仰清光,庶几得识陛下神武之姿,知必能镇服四海。
归至其国,转相告语,使其蜂蚁之众,心服气沮,不敢窥边。
此所谓「上兵伐谋,不待战而屈敌」者也。
取进止。
乞降臣民奏状劄子元丰八年七月十四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
臣伏见陛下诏开言路,至今已涉旬月,必有臣僚民庶上言朝政阙失、民间疾苦,奏状已多,未见有付外令三省或枢密院商量施行者。
如此则徒烦听览,何所裨益?
汉昭帝时,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辄下杜延年平复奏言。
先帝初即位,诏中外上言得失,亦令臣与张方平同详定,选择可取者与元奏状同进入内,或降付三省、枢密院施行。
臣窃计今来臣民所上文字,其间是非臧否虽错杂,嘉谋长策不可谓无。
以睿明所烛,谅毫发无遗,岂可一概弃置,全不采用?
欲乞选其可从者降出施行,或以万几之繁,未暇遍加省览,即乞依臣前奏,降付三省,委执政官分取看详,择其可取者,用黄纸签出再进入,或留置左右,或降付有司施行。
取进止(《司马公文集》卷四八。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
原无题注,据明本、陈本、四库本补。
乞令六曹长官专达劄子元祐元年七月十四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司马公文集》卷五五、《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之一○(第三册第二四四一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三、四三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五八、《太平治迹统类》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九、一六一、《司马温公年谱》卷八
臣等闻王者设官分职,居上者所总多,故治其大要;
居下者所分少,故治其详细
此理势之自然,纪纲所由立也。
是以《周官》小宰官府之六属举邦治,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
宰相,上则启沃人主,论道经邦;
中则选用百官,赏功罚罪;
下则阜安百姓,兴利除害,乃其职也。
至于簿领之差失,期会之稽违,狱讼之曲直,胥吏之迁补,皆郎吏之任,非宰相所宜亲也。
故人有言:「察目睫者,不能见百步;
察百步者,亦不能见目睫」。
言详于近者必略于远,谨于细者必遗于大也。
尚书省事无大小,皆决于仆射
仆射自朝至暮省览文书,受接辞状,未尝暂息,精力疲弊于米盐细故,其于经国之大体,安民之远猷,不暇复精思而熟虑,恐非朝廷所以责宰相之事业也。
窃以六曹长官,古之六卿,事之小者,岂不可令专达?
臣等商量,欲乞今后凡有诏令降付尚书省者,仆射左右丞签讫(官告黄牒之类已签讫者,更不签。),分付六曹誊印,符下诸司及诸路、诸州施行。
其臣民所上文字降付尚书省仆射左右丞签讫,亦分付六曹,本曹尚书侍郎及本厅郎官次第签讫,委本厅郎官讨寻公案,会问事节,相度理道,检详条贯,下笔判云今欲如何施行,次第通呈侍郎尚书
郎官所判已得允当,则侍郎签过,尚书判准,应奏上者直奏上,应行下者直行下。
即未得允当者,委侍郎尚书改判,事之可否,皆决于本曹长官
其文字分付本厅郎官之时,委本曹长官随事大小凿限,若有稽违,即行纠劾。
即委的有事故结绝未得者,申长官吏部尚书如旧日判东、西审官院左选侍郎如旧日判流内铨右选侍郎如旧日判三班院户部长官如旧日三司使刑部如旧日判审刑院。旧日本司文字,并直奏直下,今欲令六曹长官准此。),更不经由仆射左右丞
即改更条法,或奏乞特旨(谓如刑部刑名疑虑,或情理可悯,或情重法轻,特乞停替编配事之类。),或事体稍大,或理有可疑,非六曹所能专决者,听诣仆射左右丞咨白,或具状申都省,委仆射左右丞商议,或上殿取旨,或头签劄子奏闻,或入熟状,或直批判指挥
其诸色人辞状,并只令经本曹长官陈过尚书侍郎,本厅郎官次第签押判决,一如朝廷降下臣民所上文字,次第施行。
六曹不为收接,及久不结绝,或判断不当,即令经登闻鼓院进状,降下尚书省,委仆射左右丞判付本省不干碍官员看详定夺。
若本曹显有不当,即行纠劾。
所贵上下相承,各有职分,行遣简径,事务办集。
取进止。
月日,尚书右丞臣吕某。
尚书左丞臣李某。
尚书右仆射臣某。
尚书左仆射臣某。
比部郎中司马君墓表熙宁三年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八、《司马公文集》卷七八、乾隆《解州夏县志》卷一二、《山右石刻丛编》卷一四
兄讳某,字嘉谟陕州夏县人
其先宗支所自出,见于祖墓碣。
曾祖讳某,祖讳某,父讳某,皆不仕。
兄为人谨厚,孝于亲,友于兄弟,自幼及长,无子弟之过。
不幸生二十八年,以天禧四年六月辛卯终于家。
夫人同县王氏,进士禹之女。
长男未名而夭。
次男京,生未踰岁而兄没。
夫人年尚少,自誓不嫁。
京既长,以叔祖天章府君荫入官。
为人彊直干敏,所至吏民称之,由是累迁尚书驾部员外郎通判潞州军州事。
赠兄官至比部郎中
夫人享荣禄之养几三十年,封福昌县太君
年七十九,以熙宁三年七月壬寅终。
二女:长适乡人曹中立,早卒;
次适进士宋辅。
始兄之没,光生二年矣,故于兄之材行不能详知,然茍非兄力为善,于其身而无禄,安能有遗福及其后邪?
兄以天圣六年三月乙巳葬于先茔。
及夫人之没,以其年十月辛酉祔于兄墓。
京惧岁时之久,不可以莫之识也,泣请于光为之表。
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1062年 北宋 · 曾巩
 押鱼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高阁在清禁,长轩凭广虚
御幄閟图像,依然临幸馀。
翠甓布天路,黄帘分直庐。
一雨清景早,稍凉秋兴初。
解带就君坐,临床窥素书。
山海所错出,飞潜类纷如。
此语果虚实,遗编空卷舒。
自笑豕亥,更微注虫鱼
君材合远用,就此固已疏。
如我乃斯幸,地闲容误居。
竹影散良席,花香浮广裾。
俯仰自足适,归时更当徐。
瀛州兴造记熙宁元年1068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二、《元丰类稿》卷一八、《曾文定公集》卷八、《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二、《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八一、嘉靖《河间府志》卷二、康熙《河间府志》卷二一、《古今图书集成》方舆典卷九一、乾隆《河间县志》卷六、同治《畿辅通志》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熙宁元年七月甲申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
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
谏议大夫李公肃之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事,使人分出慰晓,讹言乃止。
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
公开示便宜,使有攸处,遂行仓库,经营盖障
雨止,以石数之,至一百三十万,兵器他物称是,无坏者。
初变作,公命授兵警备,讫于既息,人无争偷,里巷安辑。
维北边自通使契丹,城壁楼橹禦守之具,寝弛不治,习以为故。
公因灾变之后,以兴坏起废为己任,知民之不可重困也,乃请于朝,力取于旁路之羡卒,费取于备河之馀材,又以钱千万市木于真定
既集,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
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六百间。
先时,州之正门,弊在狭陋,及是始斥而大之。
其馀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
周而览之,听断有所,燕休有次,食有高廪,货有深藏,宾属士吏,各有宁宇
又以其馀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涂。
七月庚子始事,至十月己未落成。
其用人之力,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工;
其竹苇木瓦之用,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
盖遭变之初,财匮民流,此邦之人,以谓役钜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
至于始作逾时,功以告具。
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
事闻,有诏嘉奖。
昔郑火,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
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
今瀛地震之所摧败,与郑之火灾、卫之寇难无异
公禦备构筑不失其方,亦犹古也。
故瀛之士大夫皆欲刻石著公之功,而予之从父兄适与军政,在公幕府,乃以书来,属予记之。
予不得辞,故为之记,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
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墓志铭嘉祐二年十月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七、《西溪文集》卷一○
至和元年秋七月乙亥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卒于晋州
后三年,当嘉祐二年,其子士禹为西京留守推官,始谋以冬十月辛酉,葬公于河南府永安县归恩乡,乃使人以公之世次、阀阅、始终之状来请铭。
予为之论次曰:裴氏出河东闻喜
唐丞相文献公耀卿,公九代祖也。
其后或徙于蒲之万泉
至公之皇祖,赠右神武军将军延,复来居京师,遂为开封人
皇祖三子:伯丽泽,右补阙
仲济,内客省使
季丽正,尚书金部员外郎,赠刑部尚书,公之皇考也。
补阙文学客省以武功,尚书以政事,皆为祖宗名臣。
于是开封之裴,独盛于世。
公讳德舆字载之
皇妣曰河南县太君宋氏。
公少以仲公任,赐同学究出身,再迁太常寺奉礼郎、监和州酒,大理评事、监越州税,光禄寺丞大理寺详断官,遂为其寺丞通判河中府
河中,公故里也,亲戚故人多在。
公既至,悉召,戒以国法不可犯,为吏者不得以私贷。
已而皇妣之族弟以事至府,公辨其曲,置于理。
自是讫公去,不复有至府者。
太子中舍、知梁山军殿中丞通判永兴军
有盗十七人杀人于市以逸,公以谋获之,请其帅,宜尽戮以徇。
帅难之。
公曰:「白日杀人长安市上,此非常盗也。
不尽戮,无以威众」。
帅勉从之。
既而有以言于朝者,诏遣御史覆视。
帅惧,且让公。
其后狱自白,而诏不问,帅乃伏。
徙知商州
州有官冶,其徒皆四方流人,常絷之以役。
公曰:「是亦人也,岂不可以善待之,而使之迁耶」?
悉弛其絷,卒无一人敢冒法。
国子博士虞部员外郎,入权开封府推官,出知颍州
民有少孤而畜于舅氏者,舅死,随其妻适某氏。
某妻又死,乃告某氏曰:「昔我孤,舅氏夫妇育我,甚恩。
今又不幸,愿得其丧以归,合葬于舅」。
某氏不与。
乃间使人盗其骨去。
某氏怒,执以告,法当坐死。
公呼某氏前,曰:「若知彼盗若妻墓何也」?
曰:「是尝欲求吾妻之丧,将以合葬于其舅尔」。
公曰:「是故可嘉者也」。
笞而遣之。
提点梓州路刑狱,进金部,知陕府
耀州,不行。
同州饥,以选知同州,民流者复业。
召对,赐三品服,提点京东路刑狱。
所部有广济渠,岁调民浚之,而其被调者独二州。
既久,不堪其困。
公奏代以漕兵,岁省民力数十万,至今赖之。
司勋、知凤翔府
是时,元昊反,而兵久不解,关中调发百出,府所赋十倍它州。
公谕民以国事,与期而宽之。
众乐,皆先期以办,连诏褒异。
夔州路转运使,迁主客郎中
大臣荐公有文武材,拜西上閤门使益州路兵马钤辖
岁满,益帅赖公自辅,乃上言,愿留公。
即诏加昭州刺史,复留二岁。
还,迁四方馆使、知贝州,徙冀州
未几,贝州乱。
公闻即发兵,既至,贼已拒守,犹夺其西关城,所全者甚众。
冀去贝百里,初闻其乱,民大扰,或劝公为备。
公不为动,闾里帖息
贝部镇有恶民,乘醉辱镇吏,出不逊语。
吏顾无所属,则来告。
公立斩之,自是无敢哗者。
贝久不下,有素害公者,言公前为贝,断妖狱不能绝其类,使有今日乱,诏以属御史
事虽辨白,黜为池州团练副使
起,拜染院使、信州兵马都监,进洛苑使,徙宣州,又徙开封府太康县
朝议直前枉,且复用,遂加英州刺史晋州兵马钤辖
又徙知泾州,未行,以疾不起,年六十七。
公为人刚廉笃实而自信,不为茍合。
其居家如在官,毅然不可犯。
遇事无大小皆为度,使可持久。
为吏长于治民,前后更七州,至今称思之。
其自岐徙夔州,人遮道以泣。
及自蜀还岐,父老复相率出迎。
是时天久旱,公至而大雨,岐人益以德。
既去,而送者如初去时。
其自贝徙冀,民捝持之,终日而骑不得前。
冀吏或排其众,击之,曰:「汝乃夺我公」!
吏卒或伤。
贝守怒,使械数人,众乃稍去。
天性勤于公家。
其谪信州,愈自励,纤悉必躬。
或谓公:「少居此,且迁,优游而已,何自劳也」?
公曰:「凡谪者,固将以苦之也。
且吾职当尔」。
尤喜荐士,盖所荐者数百,其至公卿,为时闻人者多矣。
平生读书,善老、庄之说。
故其被黜流者累年,虽家人不见其有异也。
夫人宣城县君史氏,继夫人安平县李氏。
二子:士龙太庙斋郎,早亡;
次,士禹也。
二女,适泸州军事推官杨谔温州军事判官赵颉
二孙:陟、随。
陟,试将作监主簿
予少已闻公之名,得识公者又十年,知公为深。
尝叹公之材方进而斥,既起而不能尽其用以卒,为后世之悲,故为之铭而不让。
铭曰:
裴出河东,其远岁千。
耀卿之后,七世再迁。
迁于京师,厥家既大。
及乎尚书,其美益济。
公初从政,奋然敢为。
四十年间,实称吏师。
其刚莫摧,其勇莫遏。
斥去无言,我完我节。
君子之学,重乎有施。
公治七州,于今歌之。
位虽弗充,公则亡恨。
琢石以铭,来世之信。
宗室慈州防禦使宗博故夫人普宁郡郭氏墓志铭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二、《忠肃集》卷一四
夫人郭氏,曾祖晖,赠太子少师
祖守文,赠尚书令谯王
崇仁,赠安国军节度使
夫人幼失怙恃,养于寡嫂王氏。
逮成人,奉其嫂如所生。
年十八归于皇叔慈州防禦使宗博。
夫人性仁惠端静,奉姑舅以孝,接宗姻以礼,抚群下以恩,辅赞君子,休有令德。
封普宁郡君
熙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感疾殒于寝,年四十一。
一男一女皆早世。
讣闻,上震悼,恤礼加等,宝慈宫嗟惜,为之出涕。
遣内司宾中贵人庀事,殡于京南奉先之佛舍。
明年七月十四日河南永安县之茔。
有诏词林为之铭曰:
展彼夫人,柔温静嘉。
蒿魂奄忽,戚里赍嗟。
西原㳽迤,行靃靡。
勒铭幽堂,淑闻不已。
台谏官二年为一任诏治平三年七月十四日 北宋 · 宋英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八(第三册第二七三八页)
今后台谏官并以二年为一任,其言事称职、有益时政者,候别指挥
仍候任满日,令中书勘会取旨。
坤成节就驿赐阿里骨进奉人使御筵口宣元祐四年七月十四日下院)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汝等来脩贡篚,适遘诞辰。
宜均庆赐之恩,共乐亨嘉之会。
往颁燕俎,咸极欢心。
瀛洲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四年七月十四日下院)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鞭辔既劳,封疆渐迩。
虽勤归念,少憩暑途。
服我恩私,式同燕喜。
坤成节就驿赐于阗国进奉人使御筵口宣元祐四年七月十四日下院)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汝等奉琛远至,授馆少留。
适遘诞辰,宜均庆泽。
钦承恩渥,共乐燕私。
白鹭亭题柱1084年7月14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白鹭亭
东坡居士黄适汝,舣舟亭下半月矣。
江山之乐,倾想平生。
时与□德□□□。
元丰七年七月十四日苏子瞻(《古刻丛钞》。又见《舆地纪胜》卷一七,《二老堂杂志》卷五。)
原文失题。
文中「江山」云云八字,周必大《平园续稿》卷一八《赏心楼记》、《舆地纪胜》皆转引。
今参考二书,以「白鹭亭题柱」为题。
论地震奏熙宁元年七月 宋 · 钱顗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国朝诸臣奏议》卷四二
臣伏以今月甲申辛卯京师连日地震者五。
窃观人事,以考变异,皆阴盛阳微之象也。
故《易》传曰:「凡灾异所生,各以其政。
变之则除,消之亦除」。
古之王者,或因天地谴告,则必责躬修德,祗畏省惧。
思所以致之之咎,务所以改之之理,日新庶政,以答天变。
故《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此之谓矣。
臣窃思国家以来,灾变不一。
日月薄食,星辰陵犯。
天雨毛,雹害稼。
始则蝗旱作孽,终则秋霖为沴。
河北诸郡,大河决溃,地复震裂,庐舍摧塌,人民压溺,几以万数。
其馀百川涌溢,天下被水患者,十有五六,殊可骇愕。
虽《春秋》所记灾异,未有若此之甚也。
陛下临御未久,精心万机。
以至德深仁,爱育元元。
躬有日昃之劳,而无暇豫之乐。
然犹嘉气尚凝,阴阳缪盭。
岂庙堂之燮理,有非其人乎?
天下郡县,刑狱有所冤滥者乎?
深宫之中,女谒有过盛者乎?
右近习,有窃弄威权者乎?
三陲蛮夷,兵革有所阴谋者乎?
中外奸臣,有潜怀不顺者乎?
谗人而下情有不通者乎?
土木盛而兴不急之役者乎?
号令数易,而赏罚有所不当者乎?
赋役重困,而民心有所愁叹者乎?
水灾、地震,二者应验尤急,岂非阴盛阳微之极也?
伏望陛下深思远虑,以杜未萌。
陛下无谓尧、汤水旱为天数也,日月之食为三辰之行也。
箕子之陈《洪范》,刘向之传《五行》,皆非空言也。
要在应之以诚,感之以德。
宋景公,小国之诸侯尔,有不忍移过之言,荧惑为之退舍。
况陛下之圣明,其肯忽之哉?
臣愿陛下询求至言,矫革前弊,密推至诚,以应天变。
何灾之不除,何福之不至也!
臣叨居言职,不敢缄默。
山谷李邦直送矞云龙茶诗跋尾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四
元丰八年九月鲁直入馆。
是月裕陵发引。
前一日,百官集朝堂,与余适相值,邂逅邦直送茶。
居两日,闻有诗,又数日,相见于文德班中,为余口占。
政和四年中元前一日宣城周少隐出此诗相示,盖二十有九年矣。
感旧怆然,因借其韵,书于卷尾。
是日大旱,久不雨而雨,黄昏月出,已而复雨。
按:《竹坡诗话》,一九八一年中华书局《历代诗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