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毛维瞻北宋 1011 — ?
诗一首 北宋 · 毛维瞻
五言排律 押冬韵
峭拔神仙宅,来寻烟水重。
深应盘九地,高不让群峰。
瞻对奇胜画,扪缘直岂容。
几时莲叶下,终古鲜纹封。
往事云难问,无言路有踪。
桥山杳何处,侍从此攀龙(元陈性定《仙都志》卷下)
处州󲦙云县新修文宣王庆历四年八月 北宋 · 毛维瞻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二
缙云丽栝苍郡,户八千,生齿见于版者九千。
多工技杂学,不根儒术,士其服者才五六人。
俗犷而纵,近惑巫鬼,争为高祠广宇,张大其徒,勤勤拳拳,求福田与利益,迁染成性,虽善教者不能移。
县有夫子庙,建于唐之上元
历本朝,尝载新之。
岁久复坏,斋庐明宫,颓仆无人修,雨冠露裳,神被寒燠之苦。
每春秋释奠,外无廊垣障庇,羊豕之迹交于庭。
噫,夫子之道之教,所以衣被广大,纤悉可举,微使乾坤灭息,尚得载造,民与吏胡心慢而自安?
夫聪明正直者,岂私纵祸福,幻惑惊动其民,以逞其灵哉!
君子曰已,而就令三纲倒错,礼崩乐坏,人其名,禽兽其为,彼将恬而不怪,况圣人之堂陛乎!
先是,邑中诸佞尝密购善伺者讽执政,徙吾夫子庙于山谷间,因藉遗址以侈其居。
毛维瞻至,亟建议于令,请治之。
秋八月十四日始其事,遂增东西两庑,迁其门南乡,视王居也。
又僦工塑夫子之容貌及十哲之像于左右,冠冕服章,咸有秩数。
其馀六十二子皆图于壁。
工既讫,令及佐执简肃以进,北面载拜,行释菜之礼,祝以成告。
吏与民无小大咸预目焉。
过之者使趋,瞻之者使恭,稍稍稔其观、正其心,俾识吾夫子衣冠礼乐之盛。
庶几人□□身仁义,自一县以广于天下,共诣圣人之域焉。
后世有作者曰,使孝弟达于乡党,风教行于邦国,自庙成之日始云。
时实庆历之四年也。
朝奉郎、试大理评□、□县令□令望立。
朝奉郎、行太常寺太祝、知横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知明篆。
刘□刻。
按:《括苍金石志》卷三,石刻史料新编本。
东阳县学记庆历中 北宋 · 毛维瞻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二、康熙《金华府志》卷二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八、道光《东阳县志》卷一○
治不本于儒,则五常披汩而莫陈,其民杂污而之狄,颓然不可枝梧。
此真可畏也。
惟君子之于官,凡程一役、赋一事,鲜或直情而叛于道,其民用是识教法,起孝起悌,崇廉逊而逭刑狱。
故美名盛业与斯人相终始,岂非润饰吏事以经术之验也与?
西汉文翁守蜀,能修学宫,而夷俗变雅。
嗟乎!
风教之移人,速于邮传如此。
庆历初,上诏郡县立学,天下丕变,几至于道。
命下之日久,独此邑因而未建。
虽有夫子旧庙,隳落卑隘,反不及细民之舍。
老屋数十椽,上露星日。
其像貌服冕之制又失于俗,与古礼不合。
龟裂尘闇,使民无所瞻仰。
可太息哉!
明府鲍公至,戚焉病之,谓其寮曰:「丰屋疏堂,非道之强;
穷檐陋巷,非道之丧。
宫室之奢俭,于圣人之道,吾未见毫发所损益。
虽然,岂治朝尊向儒术、用王爵礼祭褒奉夫子之意耶!
彼弊民力于街亭丘宇,逮夷神之祠馆,较此孰为之急乎」?
将图再新,寔惜民费。
会邑豪之义者与褐宽徒牍上,请入金以毕其构。
俟成,愿遣子弟舍其中,从大夫学焉。
鲍公然其谋。
经始有期,且患旧址迫狭,遂辟东南官圃以广之。
僦工而悦来,市材而乐输,役兴于戊子夏,讫于己丑,垂一岁而衅成,避捷以纾民也。
凡屋,巍然中崇者曰殿,内塑先圣及十哲之像安焉。
又绘七十二子于两壁,服章升降,皆用其数。
殿之阴延而袤者曰讲堂,度可布数十席,以便先生授经指画。
殿东西设两庑,庑下有室曰斋,以舍学者。
面立正门,左右前后,庖、廥、垣、圃无不称备。
既而乃裒羡缗、撰祭器,曰俎、豆、笾、篚、彝、爵、罍、洗、簠、簋之谓者若干,以给春秋释奠之用。
寘经、史、诸子百氏之书,皆著他籍,以补生员弦诵之阙。
庙成,民间哗然而悦,父督其子,兄携其弟,咸执经北面而请。
于戏!
学所由兴矣,治所由适矣。
乡饮、乡射之礼,寔关王道衰盛,希阔不讲,积有年岁。
公政之暇,尚考典礼,群肄于庙宫,使民观之而化,致此邑为礼逊之国。
他日推而放于天下,谁不曰鲍公其知治之本欤!
公名安上字子和
按:万历《金华府志》卷二六,万历刻本。
修城治平元年 北宋 · 毛维瞻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二
天下不患乎有不可禦之寇,大患乎无不可攻之备。
闾井聚落间,一区之舍,斗升之储,犹畜尨狣、设垣篱以固守之,而郡国之大,不城可乎?
越为浙东大府,户口之众寡,无虑十百万。
金谷布币,岁入于县官帑庾,数又倍之。
提封左右,襟带江湖,远扼闽岭之冲,故屯宿禁旅,以备非常。
州之子城颓垝,邸里亡有限隔,非所以为国家式遏海外之意也。
嘉祐六年春州将刁公奏乞治之,诏下,得请主筑者。
才虑事而公被召,继以紫微沈公。
役方大施,又移帅杭。
八年清河张公领镇至止,恭念天子新即位,外诸侯大宜谨守备以为先务,遂量功戒事,仪图亟成。
役兵夫日仅万指,舂牍空远相荅,不扰市,不妨农,僦而饲之,无不勉者。
其年冬十月新城成,高二十丈,面平广可联数辔。
其趾叠巨石为台以捍水,四周累瓴甋、承埤堄以障守者。
挑挞览写,而廉势峻拔,坚异他壁。
北因卧龙山环而傅之,连延属于南,西抵于堙尾,凡长九千八百丈。
其费工与材之数踰二百六十万。
城之门有五,而常喜、西偏、西园三门既隘且弊,又新之,以壮其启闭。
仍鸠羡材,楼于西园门之上,资游观也。
平湖苍山,前后涵映,朝岚夕霏,紫翠浮活。
樵钓讴歌,鱼鸟上下,迤逦来与人会。
襟韵洒豁,回视邑郭,其身飘然若在丹霄游氛之上。
此又功外所得之馀胜也。
公之于是役也,指踪纤悉,偕若素虑。
始议者以三岁为期,至是二十五旬而毕。
盖役不可以玩,曰法、曰兵、曰政亦然。
凡玩役则民作劳而重困,玩法则吏因缘而市狱,玩寇则师逗留而速败,玩政则民露布而亡告。
玩之为说,真可畏哉!
故余因书修城事始末及之。
时治平初命元岁在甲辰云。
按:《会稽掇英总集》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果禅寺记元丰二年十月 北宋 · 毛维瞻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二
宋元丰二年冬十月十四日维瞻资政殿大学士太子少保致仕赵公浮石,如宣风,宿五花峰下。
诘旦,入项山,晨饭,来咸通兴善院,遂入里寺源,抵明果,瞻谒大彻禅师真身殿塔。
寺距城仅七十里,僻在层云乱峰之外。
樵涂坞径,车马之迹不能到。
山有铜刀涧、猪掊泉、贞證塔,杨光弼记,皆名存而迹亡,不可寻究。
介源之半山,兴善寺辄有巨石,极高峻,众指为舍身台,言禅师昔来此,欲自毁于台上,有神物捧护,竟不能殒。
山四面回合,至之者宛如别造一世界。
迫而望之,山转近转高,溪转深转清,实真人开士栖遁之域。
寺碑有唐白太傅所撰《禅法堂记》,前后观者无不眩惑。
盖记所叙禅师乃衢之信安人也,祝氏其姓,维宽其字。
修善受具,居西京兴善寺
及终,就葬灞陵之西源。
今是寺反有师之真身,来者参验无證,宜不得以无惑也。
呜呼,佛之化身,动踰千百亿,或在其土,或之他国,安有一方之定乎?
极乐国众生清旦衣械,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又安有一止滞乎?
公以维瞻考知始末,将去,俾条晰以书于题名之壁云。
按:嘉庆《西安县志》卷四四,嘉庆十六年刊本。又见嘉庆《衢县志》卷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