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刚北宋
上时相书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三
某闻古之仕者爱日,非以时之不再,而吾生之有涯耶!
夫造物者之报物,以无情犯其成形者,去若机动,而婴孩老耄居其半,况死生大变蹑其后哉!
得仕之日如朝菌,吾何独不爱乎?
虽然,此特吾生之日也,所可爱者,天下之日尔。
天下之势,尝若一人之身,自肇造而至终衰,其间太平,虽三代之盛,皆不及百年,而纷纷者,特瞬息耳。
人生之有壮日,奚异乎此?
然则得志于太平,宜为天下爱日也。
昔成周之太平,绍文、武之成烈,宜无为也,然周公相与经营,至于修井田,营洛邑,迁顽民,巡侯甸,抚四夷,征不庭,服群辟,然后作《周官》,备礼乐,以成一代之法,子孙之可传者六百馀年,而继周者百世犹日用焉。
周公之德辅成王,其有为之日数十年耳,而制作如此之备,非为天下爱日耶?
汉之文帝,唐之贞观开元,亦成周之时也,世之言太平者,必誇企于此,而有志之士每太息焉。
何则?
方是之时,兵寝刑措,民富国强,更化缮法,以追三代之风绩,此百世治安之机会,而惜乎无有为之爱日也。
文帝不过躬节俭、下农之诏而已,至于贾谊《治安》之策,则不能用也;
太宗不过虚己纳谏、慕三代礼乐空名而已,房、杜之所学,又不能进也。
彷徨则久,于治安之日而无能为,故汉终以微弱,而唐亦大乱。
是岂知七国之叛养于文帝之姑息,而武帝穷兵之愤发于文帝之仁柔哉?
若夫饱食逸居,孝弟忠信不修于暇时,一呼而从禄山者,皆贞观开元之子孙也。
夫有为一失于会通,及其沦胥,后世虽有成帝之仁贤,宣宗之感概,汉、唐不复振矣。
此何异人之得生。
方其血气刚锐,袭富贵之馀,视患祸衰槁蔑如也。
进德修业既不足以及时,名教风谊不积于心,思虑智数不足以禦变,势往事流,大化与衰俱至,憔悴困死,方且追恨昔日之悠悠,弗及矣。
呜呼,天下之日良可爱也!
今之太平,在周则成王,在汉则文帝,在唐则贞观开元之盛时也。
神考敕时几以观会通,登真儒,灼三俊,以成天地之能,未滋多休,而荡陵于元祐。
伏惟相公阁下遭变之初,大节截截,不可摇夺,忠列义气,上贯日月,下动清议。
今天子追绎元旧,思与昭复重光,而天心人意,默会宸断,灵动植,再造陶钧。
千载君臣,古难一遇,而阁下今再遇矣。
思平昔请藩居东,群议攻阨,若无逃于天地之间,求为江湖散人,不可得。
望今有为之日,其易偶耶?
然王化复行于兹三年矣,去先代之泽未远,而道洽政治不进于成周,物阜民富未过于汉唐,学校既修而士轻廉耻,水旱方至而民转沟壑,官冗而贤愚同滞,兵骄而馈饷不继,内迫大河之忧,外负夷狄之患,赋性含灵,莫不倾心于阁下矣。
山东之相,山西之将,鲁、卫之君子,燕、赵之奇士,楚宝蜀珍,未尝不育于世。
古之取人以有为,盖不一矣。
今庠序、郡国登进而得者几人?
沉于管库缧绁、隐于市井鱼盐而识拔者几人?
堂下之言如鬷蔑,冀上之敬如却缺,而得者几人?
是皆未闻卓然有厌于人望者。
宰相之利势不足以致人耶?
某朅来京师,尝造阁下之门,惧而不敢将命者再矣。
日之方中,冠盖相望,摩肩叠武,待次而见者如堵。
典谒赞名,分序而入,旅进群揖,屏气未息,而㤝然趋出矣。
夫备礼于去来者固已如梦,凡拳跽曲折、请间于无下者,鲜不为身谋矣。
使诚有怀世忧国之士欲自达者,肯屑言于此乎?
夫天下有求之欲何穷,而有为之机会不可失。
恭惟相公思君臣再遇之为难,念太平之日为可爱,遗形虚己以来天下之多士,示以有为求助之诚,而养其敢言自尽之气,察其所安,而报以至公之去取,则纷纷者不复渎其上,而门下之谒多君子矣。
然后收其英华,以润色太平之事业,岂特伊、旦专美于商、周!
某西南曲儒,学苦道远,不自振于末路,窃一邑以巢鹪鹩,固自适矣。
然念流形于治世者,虽丘陵、草木皆荐其材实,以效生成;
某涵泳圣化,行且老矣,报本致养,独贵于万物?
今治行将归,去国万里,它日虽欲自达,且弗及矣。
窃自以为宰相之职在正君,在知人,在明义,因撰《相业论》三篇,以修左右之贽。
之为物薄,而君子取之以格上帝,以其可以荐诚意也;
不龟手之药贱,而楚人得之以封侯,以其所用大也。
虽然,某之区区欲自致而惧弗及,非幸于有取者,惟阁下矜其眷眷焉。
上晏漕书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一
某窃尝观自古治乱之势,皆本其风俗之所趋;
而风俗所趋,系其当世士大夫之所养。
盖三代忠质文之变穷而王泽微,小道私智,各得乘其时以骋其所欲。
至于民之迷溺已深,则后世兴者,虽有善教,不能合其已散。
况五方土物之异尚,山川风气之异产者哉!
是故荡然高谈,放形遗世,率天下而矫之者,庄周、列禦寇也。
严刑名,械礼法,刻核太至,以生天下不肖之心者,韩非、申不害也。
谲辞诡辩,扼诸侯祸福之权,制其纵横之命,以市己欲者,苏秦、张仪也。
激昂感概,许死不顾,以报一日之恩,而反速人以灭亡者,荆轲、聂政也。
荣虚名,尚高节,深遁远举,以邀王侯之执鞭,而终无益于世乱者,此东汉学士儒生也。
清谈终日,守虚无淡薄以当天下兵甲之冲,而卒抵败亡者,晋之公卿大夫也。
失先王道德行以待后,而至于此风,亦已极矣。
欲其风俗之不弊,其可得乎?
是故魏以褊而趋俭啬,曹以奢而近机巧,鲁以弱而少文,燕以健而少虑,齐之险诈,晋之危乱,荆之诬,楚之剽,亦无所不至矣。
新政流行,惇允儒旧,以辅世化,先生君子敦大明伟之光相映于天下,长厚和乐之风一乎四海,而明公尤以长厚文雅独称于此时,其选任宜有天下之先望也。
故二蜀惟西南,外险而内平,其名山豪重而秀发,其流水清宛而渊明,其俗文而仁,柔而近奢,然壤狄而民繁,情文厚而地产殚,故其民思深而虑危,利胜而竞智;
及其弊也,浮巧而多偷。
此朝廷所以属二川之使于明公也。
然自台节按蜀以来将期年,未尝责人骄竞,而日教之以敦厚也。
然蜀之士民无贤愚,皆曰晏公今世长厚君子也,相率而化之,不敢犯其所不欲焉。
明公独何为而至此哉?
盖传曰「惟有德者能以宽服人」,则柳下惠得圣人之和,虽百世之后,闻其风者,薄夫敦,鄙夫宽,然后知君子所以不劳而服天下后世者,贵其有德也。
且昔刘晏制天下财利以佐军兴,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数十年间,唐室再造,与有力焉,此其功非不伟也。
然至于致封山绝道之贡以争奉朝廷之私,厚赂多口以沽一时之誉,人或讥其任小数,故后世清议亦多其功而略其德焉。
然则德之能胜于世亦久矣。
某西南之鄙人,世绪羁苦,无所赖以为生,自信力学,守区区之义以俟有德者而归,年逾强仕而无所遇,居未有家,扶老携幼以寓僧舍者,逮今十有五年矣。
然忽忽自思古之人,盖有处乱世而无所依,叹大臣之不用仁心,而不得饮食教载以安其生,至有思得君子以事之而不可见者。
较于今太平假乐之盛,而复会仁者在高位,既与蜀人饮醇酒,咏清风,歛其馀溢以传之子孙,而它日复得备趋走于庭下,此孟子所谓,况亲炙之者,其幸于古人亦已多矣。
然尚冀明公怜其生平而录之。
上提刑书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一
某窃谓天下道胜权利,则井野之民皆可与乐善,虽不善,无所容于世也;
天下权利胜道,则朝廷之士不可与行义,虽有义者,无所怙于世也。
盖尝观周之盛,武夫至于好德,而牛羊不践行苇,则方是之时,谁与为不善?
虽其末流,至于以乘舆济人,此子产惠而不知为政也,而犹以君子名于世。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管仲功烈之卑也,而一正天下,民犹受其赐。
然则其盛也何士而不可与格上帝哉?
春秋已来,先王之泽盖荡矣,以孔子之兴,善人犹不得见,而欲见有常;
中道犹不可得,而思狂狷。
则方是之时,民谁与行义?
是故结驷崇车,游谈阔步,诡祸福之权,以夺诸侯之气而市其乱,此苏秦、张仪为盗也,而犹以权宠耀愚俗。
挟不平之气,以践一朝之忿,许命不反顾,隐忍决胸,以期死于它邦而无悔,此荆轲、聂政之为愚也,而犹以非义惊衰世。
然则其践者,何民而不为草窃奸宄哉?
流风习俗之弊,至此而极矣。
孔子论君子,必曰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而其论士,亦曰士见得思义。
孟子亦曰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然则士君子无非义也,而穷不失义,士之难能也。
何则?
命缪而身危,虽皞天且不能安;
势屈而利衰,虽神禹其不得伸,理数或然也。
而朋旧耻之而不游,亲戚忘之而不属。
困不上口也,而啬夫獧子诋其不能辩;
遁欲知退也,而狂夫暴人笑其不能勇;
泛泛独行,而达人君子不为助,其不挤于俗者鲜矣。
嗟夫,真儒不试于世久矣!
士养于浅近卑污,名不胜利,千乘之国固难辞也,箪食豆羹,斯可辞矣。
而怏怏之情见于色,礼义不在,万钟之禄不暇辨也。
蹴尔之与,斯可辨矣。
而虽非身死,独屑就此,其可与行义哉?
然则不失已。
今之士有穷于命而知爱义,则王公大人宜或不遗也。
某,眉之曲士也,道学能艺不敢较于众,而较以贫贱,两蜀莫先焉。
且世累众大,所以养生急于资,而囗身之外无寸地。
志虑风埃,所以成身急于学,而自心之外无家传。
寄食于僧舍,沉流转徙于兹,十有五年矣。
世俗趋好在乎富,而每以至贫迎所恶;
世俗荣畏在乎贵,而每以至贱逢所侮。
是故衣履穿,饿体肤,劳筋骨,不治苟得,此贫之义也,而人以为小廉以盗名。
约妻子之奉,厚手足之爱,分食共财,急朋友之义,此贱之义也,而人以为轻与以伤惠。
夫以孤游世,日与艰勤为偶,而内无良朋壮友以强其所不能,外无贵要亲势以相为凭翼,而仁人君子持黜陟之权,以当荣辱之路,此而不得自伸于世,则崎岖之守复何往而为遇哉!
伏惟提刑朝议先生以显世贵游而名,业必以自致;
有胜真道德而善,常志于养人。
高而用中,详而宽,明而不彰,惠而和。
古之所谓岂悌君子,民之父母,某今得亲见而事之矣。
虽然,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是故审刑名,察情伪,法必当罪,可以为明矣,然刀笔之吏或能之;
簿书,详会计出纳之吝,可以为精矣,然管库之吏或能之。
从政虽善此,不敢尚也。
言语应对,便僻擎跽,举动先意,可以为顺矣,然啬夫嬖人或能之;
托公卿之馀,挟父兄之游,习居以移气,因养以移体,可以为豪矣,然世禄公子类安之。
士之从政虽有此,莫或为也。
且士之所不尚与不为者,皆不足以事君子而求说之。
然则非至诚力义,安足以感动明公恻怛之惠心哉?
某之不肖,不敢以义自处,然志之所欲以望明公,实在于此也。
明公台节经泸之日,某始与群吏旅进于庭,继而明公以闻故,遂不得从容既其平生于左右,此其所以区区不自已也。
明公怜其生平寸迹之孤艰,念其穷困不忘之寸节,察其所言,考其所行,而参以士议之可否,苟可禄焉,列之以备下风之末,非惟孤介之士知其终有所归,抑亦来者知义之不屈于贫贱,此又君子之仁术也!
贺门下周侍郎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
审礼隆北极,诞锡殊恩;
位重东台,载膺大任。
益显知人之哲,共欣进德之尊。
恭惟门下侍郎王佐上才,天民先觉
险夷一节,出处三朝,所至有声,无施不可。
华二辖,早被上知;
清切两台,备陪国论。
太平而宅富贵,早逊硕肤;
寿考而保功名,恳辞重禄。
民方傒后,天岂遗贤!
召起江湖,膺一人之眷倚;
对扬轩陛,耸百辟之观瞻。
暂育德于琳宫,屡告猷于黼座。
明邦国之若否,辨人才之正邪。
惟帝念功,赉岩廊之丹诏;
贰公弘化,拂琐闼之青毡。
言合稷、契之忠,民被尧、舜之泽。
成褒周召,伫升师保之崇;
明礼躬荣,终享老更之福。
尝谓大臣报国,莫急荐贤;
烈士杀身,不忘知己。
祐甫贤相,补吏无八百之嫌;
仲尼旅人,养徒有三千之盛。
况台衮之当国,岂󲦤绅之乏人!
尚书早获于见收,致贺莫言其先务,倘不遗于葑菲,愿有托于阿衡
迹邈黄扉,心驰荧座,瞻依所极,叹咏未周。
刘侍讲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二
伏审光奉渥恩,擢升要职。
雠乃道山之秘奥,居然王府之宗师。
益跻显荣,谅剧庆慰。
某官性资纯茂,学问渊通。
早登贤俊之科,久负经纶之志。
屡更重任,尚仰长材。
方专讲道之功,复即校文之乐。
德言未老,开经有拔擢之恭;
古逢时,据议得该详之体。
某侧闻嘉命,良极欣悰,辱华翰之见贻,积感怀之罙剧。
贺丞相生日启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七、《八代四六全书》卷一○、《启隽类函》卷二一
五百年而名世,有开合德之符;
八百岁以为春,愿罄大年之祝。
纷贺僚于太府,锡备物于公朝。
四海倾心,一词赞喜。
恭惟某官禀天地中和之气,应圣贤亨泰之期。
名在图书,夙号中兴之佐;
志安社稷,独成不世之功。
援斯民于水火涂炭之深,登太平于礼乐文明之盛。
寿域亘八荒之表,金城为万世之安。
方国家卜世以无疆,宜福禄自天之未艾。
庆传衮舄,封誓山河
酿沧海之水,不足以饮公之勋;
南山,不足以纪公之德。
阶符同耀,拱宸极以常尊;
神岳比崇,镇坤舆而益固。
永隆国寿,共对天庥。
某猥以么微,久叨钧播。
望公孙之宾阁,莫厕下僚;
歌史克之颂诗,第倾善祝。
李守侍郎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八
别德五年,瞻风千里,岂意专城之任,获依邻境之光。
恭以某官才过万人,身兼数器。
早仕清朝之计相,蔚为当世之吏师。
方属边锋,暂污州绶。
与我共理,岂惟求田里之安;
入而为公,将即备庙堂之阙。
某曾未遑于问讯,乃先枉于诲存,铭感至深,敷陈曷既。
洪雅县节娥亭记绍圣二年三月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四
节娥亭在洪雅西江之西,昔人义娥之死于江流,建亭江皋,刻其事以告来者也。
娥母本姓郝,孤窘不能存,且悔其失身,遂鬻娥于邑人赵氏为义女,庶几托良以终生。
及长而丽,且闲机组。
至是,郝年色已衰,强归之,欲以世其业。
娥痛耻不出,终以箠楚,益自坚。
会邑西十里春游,巷无居人,邑有富少年先厚郝赂,期饮于郊,因属娥以行。
娥至,方悟其计,且惊走,郝扼挽,不得已而坐。
少年微辞以蛊之,娥俛首凝目,□怆叹,时顾樽俎辄唾,强以饮则哕,少年亦不敢侵,竟不乐而散。
还济西江桥,遂跃赴深流而卒,观者相蹂躏感咽,皆至流涕,实嘉祐五年三月也。
后人命之为节娥,因名其亭。
行人骚客登览,慨然必发于声诗,未尝不归恶其母也。
夫为娥之母,安得无罪,然娥之不忍贱用其遗体,是爱其亲之至也,故宁死不以非义养其亲。
若夫以死报母之恶名,岂其心哉!
昔晋献、卫宣之子皆以孝死其亲,后世哀而思之,不忍及其亲之恶。
始,郝之鬻娥于良家,岂志此衣食?
鞭其后而夺其初,庸讵知娥死非救其母志耶?
元祐七年,吾友孙诏君升宰洪川,余常候之西江,览亭中之作,既悯娥之死,羁情泫然,复有所感,以为名教之不竞,职衣冠者或败之。
今以风埃女子之贱,而死于世之所难能,义足以盖其亲矣,宜伸其志以警世。
世教而必辱其母以与其名,娥死能无恨乎!
余以是语君升,君升曰:「嗟夫,爱人而失其实,罪浮其亲,谁肯为义?
余未能善斯邑也,正好恶以示邑人,亦其职矣」。
然则拔是非于幽潜,非学者之事耶?
予亦有不可已者,因迹其本末,庶求娥之死志,以慰其魂。
若夫登亭而追废兴,览景观化以吊荣谢,盖有不暇志者。
绍圣二年三月十六日记。
蜀州江原县读书堂记元符二年六月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九
江原,古唐兴也。
四达皆平原,距邑城北走百步,隆然如荒丘畤农畦,苔荆棘,不而悲,世传杜公读书台,盖子美昔寓居之所也。
皇祐庚寅清宪赵公江原哀公之穷,感其遗迹之沦,因作杜公书堂于城上,既绘公像于壁,复旅其事刻诸石。
盖杜公之寓锦江,其诗及史具存,独唐兴无所表襮,虽学士大夫犹疑之。
迹诸传记,则高适之使彭、蜀自天宝未,而乾元庚子从同谷入蜀,则于此先依高适矣。
其依严武,在上元壬寅之后也,故诗有《陪李司马观制皂江竹桥》、《桥成承高使君成都回》,邑宰王潜唐兴客馆于上元,而公尝记其事。
然则公之旅唐安,栖寓于此,理或然矣。
清宪四十有八年,巨野仲素侯继邑于兹。
陪北城卑薄,更筑高堂于杜公书堂之西。
飞翚轮奂,屹然浮翔于翠碧之上。
望大岷雪山前立旁倚,云烟气象,出没太虚,如世故之无穷。
其下脩筠嘉木,截截森楚,如衣冠端士,濯精光以相际揖。
仲素欲名之而未能,因宪使察院顿公按邑而咨之,公命之曰读书堂。
顿公,淮西先生也,其好学天性不厌,而论士兴能,亦先其所学。
命以「读书」,非特追杜公已废之名,抑居游是堂者人得践其实焉,是名出而两于义矣。
某与仲素联邑而仕,往返过之,必登斯堂,因属某记其所以名。
夫堂之废兴,迹数之可纪者虽微,某孰能泯之;
然读书之实,姑为仲素记其所不可记者。
某闻大物之外,有非物之物焉。
散而聚,肆而隐,博大而至约,以稽天地而得其度,以观万物而知其情,人爱子而不能传之也,忧世而不能遗之也,忠民而不能畀之也,离本根之会,揽英华而寄恍惚焉,谓之书。
嗟乎,书乎!
已占之蓍龟,既祭之刍狗乎!
知神明之所通,而非所宿也,故尧舜之稽古,三代君臣之问学,披尘垢而摭容光,犹能安天下国家。
惟无丘民而施之,故旅人而有百世祀者,陋巷而有同禹、稷者,匹夫而有承三圣者。
若夫习矣而不察,虽齐桓之能合诸侯,一资轮扁之笑,况蔽塞而取祸者哉!
是故杨、墨读之以贼仁义,申、韩读之以破道德,衍、仪、秦、李斯读之以乱天下。
非书之不可读也,特其所读非所读耳。
读不化,虽惠子之腹,洛诵之口,带之而锄,诵之而束薪,边之笥也,杜之库也,谁易其庸行哉!
若夫乱离失身,而出言必忧国;
饥寒滨死,而一饭不忘君。
悲喜忧愤,非忠义不发也;
文章歌咏,非名教不寓也:此杜公之读书也。
而世之人以其诗之该赡、文之工博为杜公之读书,果知杜公也哉!
入其境,父兄矜其教而慈,子弟矜其学而敬,士不宝货而庠序成,人不爱情而歌颂公,桑者微隐而庄,耕者强武而仁,道有休石,门有义浆,稼穑被地,牛羊蔽野,百里之内裕如也:此仲素之读书也。
而四方之士见其几席简册、诗兼诸体为仲素之读书,果知仲素也哉?
夫使天下知为政之必读书也,知读书在此不在彼也。
然则君子之正名命物,渠非辅世耶?
元符二年六月十三日眉山张某记。
重修敷应侯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五六、康熙《武乡县志》卷六
政和癸巳夏六月,予自保安赴官武乡,入境所见概皆童山。
及至县宇,望东南山谷间,茂林蓊郁,气象葱茜,疑其有异。
询于吏民,有复者曰:「乃旧龙泉神,崇宁中赐庙仁济,大观初封爵秩曰敷应侯,祈祷无不应验」。
视事之三日,例当款谒。
渡河而东几五里,始入山门。
一径通幽,迤逦陟高,杂木异卉,灌丛骈织,山花馥郁,野鸟和鸣,绿阴濛濛,细流涓涓。
虽当盛夏,气候如中秋
尘外绝胜之域,宜神所止。
然顾瞻神祠,面北惟有一殿,两翼并无廊庑,堂前破屋三间,桷折瓦解,楹烂墉圮。
庭地数席,茂草荒芜,敝陋狭隘,甚不称神明之居。
意欲修之,而未遑也。
明年秋七月,常旸不雨,旱魃为灾,禾稼枯槁,民心皇皇,愁无圭粒之收。
予不安处,乃吉蠲斋祓,躬率吏民诣祠恳祷,曾未浃旬,大沛甘泽,苗勃然而兴。
选良辰致谢,坊郭洎五管二十九村之民持羊酒以祀者,不约而应。
祭毕,予呼父老面谕之曰:「神享民祀,民赖神休。
方其旱也,予固当为民而祈神;
逮其雨也,予亦当率民而报神。
今神惠泽一方,功利甚大,予欲修置庙宇,不侈不陋,惟适厥中,庶几少摅报神之意」。
父老辈欣然从之。
遂鸠工募匠,各输所有,经之营之,众力攻之。
板筑基址高丈七尺有奇,横长三十步,纵阔六步,增建门庑夹屋计二十一间,塑像分列,斋献庖舍悉备。
中有三门,门之北一轩名曰凌虚轩,以其板筑凌空,迥出碧虚中也。
轩之下为洞,名曰通微洞,以其自外达中,幽邃不可测也。
而庙之两庑回廊,悉皆架木为栏楯,所以备游观而畅瞻视也。
栏楯之下,皆构厦为飞檐,所以注雨水而防垫圮也。
一年地基成,二年而屋宇成,三年而栏楯栋厦成,皆所以缓节民力,因而循之也。
两庑之西,有池湛然,名曰灵应池。
自池而西,循山腹小径,其外有泉觱沸,名曰灵应泉,以其旱而取水祈祷无不应也。
泉之东南,其上龛岩之间,壁有石佛,民呼圣佛,因为小堂,名曰圣佛堂,世俗所传祈嗣者有诚得之,故谓佛为圣也。
自堂东南登峻坂,有盘石焉,其大几席,既高且平,因置地搆圜屋,移旧亭名于此以称其实,曰拂云亭,以其下瞰林泉,仰而视之,宛然隐约在云间也。
泉之北,缘山径渐下麓,其亭易名曰松风,旧名拂云,以其缭绕皆,天籁时鸣,清风之来叠叠而不断也。
龙泉之景,此亭为尤甚。
予素有泉石烟霞之癖,酷爱斯地,因为之词曰:
望东南兮郁嵚崟,神居邃兮宅山阴
森森兮密成林,泉涟漪兮石嶜岑。
朝霞烂兮暮云深,倦知还兮逸野禽。
嗟冗宦兮力难任,齿尽衰兮白发侵。
退食暇兮畅登临,览胜概兮动素心。
归去来兮思郁沉,肆挥翰兮发清音。
祈安设醮青词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三
隆天厚地,共叨覆载之恩;
衰病残年,尤赖护持之力。
辄伸微恳,仰叩洪钧。
伏念臣山林故家,韦布下士,慕前世近古之学,读先人不售之书。
虽无一时之显功,独有三世之阴德。
事君以道,期不负于初心;
行己尽诚,念敢忘于先训。
属神州之俶扰,当王室之艰危,颇思痛哭以献言,不料积忧而成疾。
志意槁落,步武蹒跚。
谨按仙科,恭延净侣。
伏愿高真降鉴,列圣储休,不凭上医,尽去末疾。
唯鉴室之是戒,庶啸梁之无虞。
五千言,益味于灵文;
誓二百指,同依于至道。
请化长老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八
自无始来,本无一物;
从有为后,岂有二门。
世尊与蝼蚁共胎,兜率与泥犁共境。
大处不容芥子,小时也纳须弥。
足踏手拈,人人皆会;
天覆地载,处处有馀。
求直自失眼睛,言觉已非吾髓。
诸佛何曾出世,六祖未曾说禅。
桥流水流,空付作者;
幡动风动,本试小儿。
药王但莫行医,维摩自然无病。
何者今日,偶然道场。
惟我化公沤发海南,云飘剑外,既悟樵中之尘,回收衣上之珠。
弃宝沈江,微笑推车居士
聚沙为塔,已付转轮圣王。
投筌纵鱼,奏刀袖手。
南禅灯谢,诸老眼开。
未免赤脚入泥奠,莫辞和衣涉入水。
若逢木人问话,聊与点头;
或遇狮子嚬呻,直须下杖。
时不可失,师无后来。
长老讲经疏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九
上性圆明,能照尽无法界。
有生之类,与我同得,去真即尘,于性遂远。
譬之贫人,怀无价宝,日在其身,不知自觉,求乞于市,以得为喜。
迷是相者不知宝,故人有宝,若能得宝,其价无量。
终身搜山,久无所得,力穷心怠,疑山无宝,偶得千金,和山售宝。
迷是相者不见宝,故使人得宝,日生千金,自信无疑,世必无金可易其宝。
然世以得宝,自以为真,韫椟而藏,举世不能移其所爱。
有真识者指其所非,识之宝市,众识皆笑。
此名见宝,而实不见宝。
妄见非信,亦复如是。
乃知起信,必导人以见性。
然性固疑生,自见分别,我初无疑,信亦何有?
疑信既灭,性本如若。
夫起信本为疑设,而疑者自疑,以信为有。
今吾乡智师,以是因缘,为众起信。
师乎,吾惧汝之不见性也!
吏部致语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宋四六选》卷二四
天清月白,三台正而少微明;
秋至风高,九江空而渚鸿去。
丹阙之凤思侣,蜀山之鹤离群。
顾祖帐之铺陈,扳华轩而饯饮。
寄一言于樽俎,分万里之舟车。
自古有行,此别为重。
伏惟某官孔门游、夏,吴产机、云。
初收钓鳌之钩,便使屠龙之技。
公善谏,房、杜独知;
贾谊尽言,绛、灌争忌。
自鲁再逐,居东五年。
泽畔忘《怀沙》之吟,天涯无逐客之泪。
忠气贯日,诚心格天。
动仄席之纶音,先假途于兰省
某官旧虚徐榻,曾共李舟
朝开北海之樽,夜挽庾楼之客。
花溪锦里,念归虽得仙巢;
金马玉堂,回望即殊尘世。
我心匪石,有酒如渑
临岐虽赠千言,执手不如一酌。
自古浔阳送客愁,荻花枫叶满江头。
今逢东海任公子,归作商家传野舟。
绛帐旧樽曾共醉,轺车脂辖也须投。
莫从对月乘明夜,却忆南州庾亮
上元宴致语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
功名盖世古来尚,富贵全家人世希。
森罗巨室之衣冠,修讲四并之燕享。
伏惟某官庙堂石柱,夷夏藩垣
素闻德礼之宗,每厚闺门之爱。
父子笃而兄弟睦,兹已家肥;
钟鼓设而琴瑟张,非为酒困。
况五三之灯夕,冠九十之韶阳
人心与明月皆圆,礼席与良辰和会。
俯天乐而兼人乐,擅世荣全义荣。
莫辞终夕之清欢,兹盖一时之盛事。
使府门中别是天,上元灯火乐丰年。
全家美禄随春到,九列清昆似月圆。
裴度功名归社稷,谢安公子尽神仙。
几番福寿图中庆,八幅轻绡画不全。
寒食宴致语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
祥烟瑞气,融融寒食之辰;
白日清天,浩浩元戎之府。
三载美成人意,万花妆出天心。
有钟鼓之可陈,肯韶华之空度!
伏惟某官兴周方、召,辅汉萧、曹。
精神动而造化随,节镇在而关河壮。
堂上干乾坤之运,幕中收文武之英。
伏惟某官河朔名家,山西世胄。
今日支江之使,昔年唐彀之雄。
再谕经纶,主人怀君子之德;
坐观桃杏,佳辰感锡宴之时。
忠臣以魏阙为忧,远民倚长城之固。
且同众乐,𢬵醉清欢。
元戎幕下会群仙,染出韶华紫府天。
欲燃非燧火,楼台不是禁祥烟。
乐声浮昼传霄外,春色随花照眼前。
只恐来年遇寒食,枢臣入侍禁中筵。
端午宴致语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
薰风再至,黄堂净而日影长;
午候新荣,大火中而天心正。
万物以得相见而乐,四时适逢嘉会之亨。
谁对朱明,出司燕喜?
伏惟某官长安显世,西汉遗英。
一身六诏之精神,五路山川之衣食。
十年宸眷,三度缯音。
虽留锦水之滨,已籍瀛洲之上。
西山采艾,永坚医国之心;
华省含香,先醉浴兰之会。
薰风和气度黄堂,星火中天白日长。
图阁显荣先凤阁,芸香消息浴兰香。
未归先逐申侯燕,既往堪𠷣楚屈觞。
待得金泥降真命,中元自是赏秋光。
中秋宴致语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
远来近悦,黄堂静而白日閒;
气爽天高,中火流而素秋正。
欲尽赏心乐事,无非美景良辰。
不陈燕享之娱,莫叙闺门之庆。
伏惟某官乾坤粹产,海岳灵储。
独寄朝廷之重轻,远作西南之藩翰
谓国所风正在始,故家之理移于官。
将宽嗃嗃之严,必厚振振之乐。
列坐五侯之冠剑,同门万石之恩荣。
飘然清风,散作和气。
烽烟塞外,清如四序之中秋
福寿图中,更写十分之明月。
永驻清辉之照,每如此夕之圆。
四海共天,百年同日。
人生聚散,愿从樽俎同欢;
家礼会和,不隔关山相望。
沉沉边落锁烽烟,秋色中分八月天。
万石子孙森剑履,五侯闺阃会神仙。
酒如天禄全家美,月似人心百岁圆。
只此门庭樽俎乐,散为和气满山川。
冬至宴致语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
日躔南极,来复见天地之心;
气应黄宫,履长为阴阳之始。
震雷寂而群动息,坎水叙而百工熙。
共偶休辰,道迎蕃祉。
伏惟某官德性端茂,襟灵静渊。
章词裁班、马之文,事业踵皋、夔之迹。
出领蕃宣之重,力追教化之纯。
衮衣又赖于弥缝,鼎气尚稽于调饫。
暂留钧旆,欸驻龟城。
扶本击强,门有诸孤之恤;
严储削禁,民多五裤之谣。
载值良辰,式陈雅宴。
几筵并设,克全礼物之修;
觞斝交飞,念重岁期之亚。
昨宵初复地中雷,共贺新阳七日来。
六出齐飞岷岭雪,一枝香动锦江梅。
细调乐律娱宾席,同把仙醪送寿杯。
况是旧年无事日,醉乡何惜玉山颓
庆帅厅落成致语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
万兵开府,仗使节以安边;
百堵兴工,壮石公之营室。
方即旧藩之燕,肇修元帅之居。
役缓天时,人和功倍。
伏惟某官将垣人杰,王国世臣。
百蛮仰之如神明,南士爱之如父母。
念公归之无所,永膺舄履之荣安
固去故以取新,俾息劳而养佚。
榱题数仞,岂惟风雨之去除;
寿考百年,愿与山川之悠远。
南边千里拓蛮疆,万斧鸠材架使堂。
拔地土垣方橐橐,倚天铃阁渐琅琅。
一时岂特除风雨,千载应图藉栋梁。
伫看老成同众乐,振振公族会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