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时相书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三
某闻古之仕者爱日,非以时不再,而吾生有涯耶!
造物者之报物,以无情犯其成形者,去若机动,而婴孩老耄居其半,况死生大变其后哉!
得仕之日如朝菌,吾何独不爱乎?
虽然,此特吾生之日也,所可爱者,天下之日尔。
天下之势,尝若一人之身,自肇造至终衰,其间太平,虽三代之盛,皆不及百年,而纷纷者,特瞬息耳。
人生之有壮日,奚异乎此?
然则得志太平,宜为天下爱日也。
成周太平,绍文、武成烈,宜无为也,然周公相经营至于井田,营洛邑,迁顽民,巡侯甸,抚四夷,征不庭,服群辟然后作《周官》,备礼乐,以成一代之法,子孙可传者六百馀年,而继周者百世日用焉。
周公之德辅成王,其有为日数十年耳,而制作如此之备,非为天下爱日耶?
汉之文帝,唐之贞观开元,亦成周之时也,世之言太平者,必誇企于此,而有志之士太息焉。
何则
方是之时,兵寝刑措民富国强更化缮法,以追三代风绩,此百世治安机会,而惜乎无有为之爱日也。
文帝不过节俭下农之诏而已至于贾谊治安》之策,则不能用也;
太宗不过虚己纳谏、慕三代礼乐空名而已房、杜之所学,又不能进也。
彷徨则久,于治安之日而无能为,故汉终以微弱,而唐亦大乱
岂知七国之叛养于文帝姑息,而武帝穷兵愤发文帝仁柔哉?
若夫饱食逸居孝弟忠信不修暇时一呼而从禄山者,皆贞观开元之子孙也。
有为一失会通,及其沦胥后世虽有成帝仁贤宣宗感概汉、唐不复振矣。
何异人之得生
方其血气刚锐,袭富贵之馀,视患祸衰槁蔑如也。
进德修业不足以及时名教风谊不积于心,思虑智数不足以禦变,势往事流,大化与衰俱至,憔悴困死,方且追恨昔日悠悠弗及矣。
呜呼天下之日良可爱也!
今之太平,在周则成王,在汉则文帝,在唐则贞观开元盛时也。
神考时几观会通,登真儒,灼三俊,以成天地之能,未滋多休,而荡陵于元祐。
伏惟相公阁下遭变之初,大节截截不可摇夺,忠列义气,上贯日月,下动清议
今天子追绎元旧,思与昭复重光,而天心人意默会宸断灵动植,再造陶钧
千载君臣,古难一遇,而阁下今再遇矣。
思平昔请藩居东群议攻阨,若无逃于天地之间,求为江湖散人不可得
望今有为之日,其易偶耶?
王化复行于兹三年矣,去先代之泽未远,而道洽政治不进于成周物阜民富未过于汉唐学校既修而士轻廉耻水旱方至而民转沟壑,官冗而贤愚同滞,兵骄而馈饷不继内迫大河之忧,外负夷狄之患,赋性含灵莫不倾心阁下矣。
山东之相,山西之将,鲁、卫君子燕、赵奇士楚宝蜀珍,未尝不育于世。
古之取人有为,盖不一矣。
庠序郡国登进而得者几人?
沉于管库缧绁、隐于市井鱼盐识拔者几人?
堂下之言如鬷蔑,冀上之敬如却缺,而得者几人?
是皆未闻卓然有厌于人望者。
宰相利势不足以致人耶?
朅来京师,尝造阁下之门,惧而不敢将命者再矣。
日之方中冠盖相望摩肩叠武,待次而见者如堵。
典谒赞名,分序而入,旅进群揖,屏气未息,而㤝然趋出矣。
备礼去来者固已如梦,凡拳跽曲折请间于无下者,鲜不为身谋矣。
使诚有怀忧国之士欲自达者,肯屑言于此乎?
天下有求之欲何穷,而有为机会不可失。
恭惟相公思君臣再遇之为难,念太平之日为可爱遗形虚己以来天下多士,示以有为求助之诚,而养其敢言自尽之气,察其所安,而报以至公之去取,则纷纷不复渎其上,而门下之谒多君子矣。
然后收其英华,以润色太平事业岂特专美于商、周!
西南曲儒,学苦道远,不自振末路,窃一邑以巢鹪鹩固自适矣。
然念流形治世者,虽丘陵草木皆荐其材实,以效生成
涵泳圣化,行且老矣,报本致养,独贵于万物
治行将归去国万里它日虽欲自达,且弗及矣。
窃自以为宰相之职在正君,在知人,在明义,因撰《相业论》三篇,以修左右之贽。
之为物薄,而君子取之以格上帝,以其可以诚意也;
不龟手之药贱,而楚人得之封侯,以其所大也
虽然,某之区区自致而惧弗及,非幸于有取者,惟阁下矜其眷眷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