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应合宋末元初 1213 — 1280
庆南楼居士 其一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阻寿南楼恰二年,此心恧甚思依然。
今朝喜遇称觞日,袖里新诗再办□。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净土何如乐土真,金莲开处善根成。
西来孰谓南无佛,今见南楼一佛生。
其三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南极垣头现一星,辉光特著老人名。
不随东壁西庚照,要对南楼夜夜明。
其四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万古南山耸翠屏,岧峣上拂斗牛星。
不随北华西崧见,要对南楼岁岁青(以上宋《新编通用启劄截江网》卷六)
望江楼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澄江如练正高秋,一笛吹秋上此楼。
有客乘风来纵酒,长歌远送下滩舟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二○)
入对疏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
李璮山东来归,实急而求我。
区区一旅,瞭然可见。
借援无功,彼败我辱,招衅之道。
梁武在位四十馀年,卒堕其计。
陛下临御日久,不宜复蹈前辙。
父全逆叛,著在信史,已登告于祖庙。
乞改正,是作史者诬枉。
逆全行事,淮东人犹能道,此亦陛下在宥之所睹。
困兽投林,诚不可使纵意干紊。
臣近睹辅郡和市富室田业,以备军饷,良以和籴广,造楮多,楮多则楮益贱,是诚不可不变通也。
今所在置司,择其上腴,低直以酬,又欲令卖田之主抱佃输租。
岁或荒歉,田主必当割他租以补;
他租既竭,归于耕夫;
耕夫逃亡,归于乡役;
可谓获近效而忘远虑。
自汉以来,纳粟补官,历代循用。
输粟既微,补爵亦轻,不足以动豪民。
臣以为宜繇尚书省枢密院吏员为出身定品格,立止法,则大家相胥以劝,可以立办,可无籴,楮可减造矣。
按:《清容居士集》卷二七《瑞州神道碑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贾似道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
臣应合言:臣以菲才,上圣知,擢任重藩,报称无闻。
复蒙殊眷,徵以御史
命下之日,震悚无地。
臣伏念人臣事君,知无不言,虽处嫌疑,罔敢隐避。
臣所欲言,冀得伏阙,职幸能言,益思仰报。
独以言官者,天子之耳目;
辅相者,天子之股肱。
股肱得其人,而后耳目称其司。
唯循位以进,在所溺□,即壅格不通,亦难尽言。
臣未敢仓卒拜命,用是披沥以陈。
窃见平章军国贾似道,身列宰辅,时当危急,陛下赐之第宅,待以殊恩,所以励其忠勤,非徒纵之逸豫。
似道性本昏庸,情溺嗜欲,深居养安,日图宴乐。
内而朝政废弛,漫不稽省;
外而边事孔亟,匿不以闻。
谏垣奏章,必关白而后行,似道得以恣其奸险,又排斥异己,李芾、徐经孙、陈著、谢枋得、王坚等皆贬逐不用。
正人端士关口夺气,望风引退。
虽欲效一日之忠荩而不可得。
臣窃惟今日事势,外寇猖獗,土地益蹙,正人臣痛哭流涕之日。
似道不图报效,而怙权壅蔽若此,海内之人谁不侧目?
陛下神圣文武,岂肯庇此奸回?
伏乞夺其职司,付诸吏议,以正典刑,使天下知似道欺君负国之罪今日无所逃遁,则宗社幸甚,生民幸甚!
臣世被国恩,情词急遽,自知狂妄,甘伏斧锧,待罪阙下。
无任恳切,谨疏以闻。
按:同治《武宁县志》卷二七,同治九年刻本。
明道先生立后申请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弘治《休宁志》卷三一
承直郎、差充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明道书院山长周应合申:照会书院为明道先生程纯公立也,固将有以寿其道脉,亦当思所以寿其家脉。
纯公之后,所至未见其人,而伊川先生正公之子孙在池阳为稍众。
拟欲从阃府行下池州,委请通判教授伊川先生子孙中自十五至三十岁遴选其资质可以进学者五人,并礼送书院,养而教之。
观其有立,别议区处。
庶几为子孙者崇德象贤,足以嗣续先世之旧,而家脉与道脉俱寿矣。
更合取自指挥
景定修建康志本末景定二年七月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景定建康志》卷首
开庆己未春三月裕斋先生华郡公以大制帅再尹留都,请于朝,以京湖旧幕客周应合江东安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明道书院山长,编程子书毕。
明年六月,命饟师于池阳
明年二月,趣还建康
甲寅应合至自池阳,拜公玉麟堂
公命之曰:「建康,大都会也。
庆元而后,图志未续,实大阙典;
庆元以前之书,纪载甚略,不无舛讹。
图志三岁一上,法也。
吾再至此又及三年,将成此书而丐归焉。
属笔于子,毋逊」。
应合避席曰:「留都钜典,当属之大手笔
应合浅学谀闻,不足以辱隆委,敢顿首固辞」。
公曰:「子尝修《江陵志》矣,图、辨、表、志,粲然有伦,轻车熟路,今何辞焉?
禊节适逢甲子,宜以是日开书局于钟山阁下,即叶石林䌷书之旧所也。
速为之,及吾未去以前成书可也」。
应合禀命而退。
时有疾未愈,欲少俟调理,徐受条教,而劄命沓至矣。
入局修纂,谨如甲子之期,则请于公曰:「旧志二百八十板,所记止于乾道。
续志二百二十板,所记止于庆元
庆元至今,所当续者六十馀年之事不敢略,亦不敢废前志也」。
公曰:「乾道、庆元二志互有详略,而《六朝事迹》、《建康录》参之二志又多不合,今当会而一之。
前志之阙者补之,舛者正之。
庆元以后未书者续之,方为全书。
况前志散漫而无统,无地图以考疆域,无年表以考时世。
古今人物不可泯者,行事之可为劝戒者,诗文之可以发扬者,求之皆阙如也。
子其用《江陵志》之凡例,汇而辑之,备前志之所未备,此吾所望也」。
应合又请于公曰:「谨奉教矣,而未可以速成也。
庆元续志之作,实因朱舜庸金陵事类》之编。
舜庸,郡人也,其编犹积二十稔而后成,况非郡人者乎?
况欲合前后而修为全书乎?
愿宽以岁月,广招局官与郡之士友而共成之」。
公不许。
应合乃条上四事:一曰定凡例。
应合昨修《江陵志》,为图二十,附之以辨,其次为表,为志,为传,为拾遗,所载犹不能备。
建康又非江陵比也。
自吴以来,国都于此,其事固多于江陵
若我朝建隆开宝之平江南,天禧之为潜邸,建炎绍兴之建行宫,显谟承烈,著在留都,凤阙龙章,固宜备录。
然混于六朝之编,列于庶事之目,宫府杂载,君臣并纪,殊未安也。
今欲先修留都宫城录,冠于书首,而建康地图、年表次之,十志又次之(一曰疆域,二曰山川,三曰城阙,四曰官守,五曰儒学,六曰文籍,七曰武卫,八曰田赋,九曰风土,十曰祠祀。),十传又次之(一曰正学,二曰孝悌,三曰节义,四曰忠勋,五曰直臣,六曰治行,七曰耆旧,八曰隐德,九曰儒雅,十曰贞女。)
传之后为拾遗,图之后为地名辨。
表之纬为四:曰时(年世甲子。),曰地(疆土分合,都邑改更。),曰人(牧守更代,官制因革。),曰事(著成败得失之迹,以寓劝戒。)
志之中各著事迹,各为考證,而古今记咏各附于所为作之下。
凡图、表、志、传卷首各为一序,而留都录之序则请公命笔。
公皆可之。
二曰分事任。
乾道旧志、庆元续志各有规模,今用前凡例会而为一。
庆元以前之未备者,庆元以后之未书者,皆欲增修无阙,岂一手两耳目所能周遍?
误承隆委,辞不获命,何敢自有其事?
窃惟幕府环列,儒宗林立,所当博师三长,共成一书。
金陵故家,文献所聚,耆旧英俊,尤宜周询,庶几凭藉众力,早有成书之期,欲乞请官十员,招士友数人入局,同共商确,分项修纂。
公不许。
三曰广搜访。
纂修既欲其备,搜访不厌其详。
幕府以至县镇等官,自寓公以至诸乡士友,自戎帅以至将校,欲从阃府转牒取会。
凡自古及今,有一事一物一诗一文得于记闻当入图经者,不以早晚,不以多寡,各随所得批报本局,以凭类聚,考订增修。
其有远近博物洽闻之士,能记古今事迹有他人所不知者,并请具述,从学校及诸县缴申。
其阀阅子孙能收上世家传、行状、墓志、神道碑及所著书文,与先世所得御札敕书、名贤往来书牍,并请录副申缴。
其山巅水涯,古今高人逸士有卓行而不求闻达者,亦请冥搜详述,以报本局。
其有闻见最博,考證最精者,当议优崇。
诸吏民父老中有能记忆旧闻关于图志者,并许具述,实封投匮。
匮置府门,三日一开,类呈其条具最多而事迹皆实者,当行犒赏。
公皆从之,行牒及榜。
四曰详参订。
切惟诸司幕府参佐宾僚学富才宏,皆应合所愿求教。
然望尊职重,有非书局所敢一一屈致者。
应合每卷修成初藁,各以紫袋封传诸幕,悉求是正。
其未当者与未尽者,各请批注行间,以凭删修。
次藁再以紫袋传呈如初。
俟定本纳呈钧览,仰求笔削,然后付之锓梓。
仍乞选差局吏两名,分管书局事务,书吏十名,誊类草藁,书写板样,客司虞候四名,以备关借文籍,传呈书藁等用。
公皆从之。
越一月,应合又请于公曰:成书之期既不可缓,修书之事浩若望洋。
应合自入局以来,主一无适,夜以继日,疲精书传,极力丹铅。
修书之藁未半,刻梓之匠已集。
既同官之难屈,非只手之可办。
有长子天骥,见为淮西总所催运官,欲乞移文总所,给假数月,专在书局为检阅校雠之助。
有婿吴畴,见为安丰六安县主簿,亦留总幕,乞令往来为助。
公从之。
凡纂一事,必禀命于公。
每成一藁,必取正于公。
夜考古书,朝订今事。
右分编藁,左付刻梓。
禊节以来周两甲子,而大略粗备。
若《留都录》四卷,《地理图》及《地名辨》一卷,《年表》十卷,《官守志》四卷,《儒学志》五卷,《文籍志》五卷,《武卫志》二卷,《田赋志》二卷,《古今人表传》三卷,《拾遗》一卷,此皆乾道庆元两志之所无而创为之也。
若《疆域志》三卷,《山川志》三卷,《城阙志》三卷,《祠祀志》三卷,因前志之所有者十之四,增其所无者十之六,合为五十卷,凡一千六百馀版,印标为二十四册,外目录一册,上之阃府。
其书板首尾九百九十四片,为厨架五所,钥而藏之䌷书堂中,选书吏以掌其启闭。
每卷每类之末,各虚梓以俟续添,固未敢以为成书也。
尝闻南轩先生因修郡志而示训曰:「削去怪妄,订正事实,崇厚风俗,表章人才」。
是编也,于前之八字无能为役,于后之八字或庶几焉。
虽然,金陵自有城邑以至于今千七百年,王伯废兴之故,山川风景之殊,国都城市之变迁,田里民物之登耗,忠臣义士之遗烈,洪儒骚客之流风,衣冠礼乐之隆污,典章文物之因革,所以兴感慨而寓劝戒者,岂五十卷之图书所能尽其纪载,而两甲子之日力所能毕其编摩也哉?
姑以奉公之命而不敢怠于其职耳。
司马文正公之修《通鉴》也,稡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为三百五十四卷之书,聚诸贤之助,阅十有九年而后成,犹曰岁月迫趣,缺谬不能自保。
今之所修郡志耳,既无司马公之学力,又无书局官之众力,且未有十九年之日力,而欲记千七百年之成败得失于五十卷书之间,其为缺谬,何可胜言?
刊而正之,姑有望于后之君子云。
景定辛酉岁七月甲子豫章周应合谨书。
青溪先贤堂记开庆元年八月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景定建康志》卷三一、康熙《江宁县志》卷一二、乾隆《上元县志》卷二六
公卿大夫士可祠三:道一、德一、功一。
金陵帝王州,上下数千年间,有道、有德、有功者相望,何吴、晋之臣此皆有祠而他代阙焉?
开庆元年秋资政殿学士制帅公昉先贤青溪最胜处,凡生于斯,任于斯,居且游于斯,而道、德、功可祠于斯者,自我朝上溯汉周列位四十有一,取于吴、晋仅十有一,选亦遴矣。
先是宝祐丁巳,公以太常伯留钥,建江阃,政通俗阜,教民靡不勤,章往劝来,是祠所繇作,属前宗学谕冯君去非定其可祠者而为之赞。
会上谋荆帅,趣公易镇,祠事迄未备。
越一年,进视四辅,拊甘棠而临之。
凡前志未毕者是究是图,祠乃成。
八月壬辰,舍菜成礼,会弁如星。
列古先民,洋洋如在,景行行止,克广德心。
客有赋者曰:「吴凿青溪,千二百年。
九曲萦纡,七桥蜿蜒。
鸣鸡射雉,荒亡流连。
䚕昭明之宫,衒乐游之苑。
宣尾庙改,青衣祠蒇。
此溪之所以堙而流之尼于远也。
今揭虔妥灵,圣贤其居。
令闻广誉,黼黻其书。
俎豆革管弦之靡,声教涤宴游之娱。
此溪之所以浚而泽万年之留都也」。
公谓客曰:「子徒识青溪之改视易听,而不知我朝之度越前代也。
盍观之是祠乎?
清莫如子陵,而隐之、致尧其流也。
忠莫如清臣,而子布、子羽其俦也。
休徵之孝,望之之节,子隐之勇,内史之介,逸少之雅,仲伦、子圭、德施、太白、东野之文,皆可以言德,而未若太伯之为至。
明哲则陶朱公,整暇则茂弘、安石,英迈则士行、公瑾、幼度,皆可以言功,未若孔明之为盛。
我宋诸贤功德兼之。
武惠,士行也;
忠献,茂弘也;
忠襄,望之也;
忠定、孝肃,清臣也;
介公,荥阳之邻也;
忠宣,其谢安乎;
正肃,其子羽乎;
恭惠致尧之俦乎;
庄简、忠肃,公瑾之亚乎。
至若河南纯公、龟山文靖公南轩宣公、紫阳文公、西山文忠公,皆以道鸣者,则汉而下所未有也,而皆萃于吾宋。
孔孟而后,道不在兹乎?
道者必有德,必有功。
而功之不究,或系乎时。
苟不至德,无以为道本也。
重道德而轻功业,人将知体而不知用。
崇功业而遗道德,人将知流而不知源。
吴祠所重在功,而道德之意薄。
晋祠或功或德,道则未闻也。
古今并祠,三者始备。
大学之道在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曾子发至善之传曰:「君子贤其贤,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利其利,所以没世不忘也」。
是祠之作,因其不可忘而思其所可学,某也道,某也德,某也功,勉而进之。
三者全则至,二则次,一亦不失于令名。
社稷生民终将赖之,二三子其有志于斯乎」?
客曰:「大哉!
新民之赐,抑以得公尚友之志」。
公命记之,并刻迎享送神之辞,使民歌之。
其辞曰:
长江兮淙淙,踞虎兮蟠龙。
秀群英兮礼乐,览千古兮焉穷?
蹇谁留兮青溪?
穆将愉兮寿宫。
思至德兮肇苍姬,避圣嗣兮兴句吴
竟长干兮游五湖,耀客星兮隐东庐
坐狼石兮定吴都,怀仲父兮秦淮隅。
赤壁兮伟壮图,忆尚书兮西明居。
孝感兮冰鱼,鹿苑兮儒书。
起乌衣兮见夷吾运百甓兮恢宏模。
忠孝兮父子,将相兮叔侄。
冶城兮想高世,酌贪泉兮徒四壁。
兴文兮雷刘,著书兮陶萧。
大节兮霜凛凛,谪仙兮风飘飘。
云龙上下兮东野流水致尧
荥阳兮忠愤,相先民兮迢迢。
天昌宋兮将有曹,平江南兮斧不膏。
乖崖兮桑本,褒美中丞兮蓉幕高。
神明兮待制,忠恕兮肤使。
春风兮寿元气,图绘兮回天意。
出师门兮道与南,建留都兮垂万世。
仗征钺兮江无波,死封疆兮人知义
采石兮功之奇,紫阳兮道之继。
佐乃翁兮南轩,开厥后兮壹是。
泽斯民兮西山,俨元凯兮是似。
庀管钥兮北门,思尚友兮古人。
建芳馨兮堂庑,合荃芷兮盈庭。
袅秋风兮桂枝,缭荷屋兮杜蘅。
兮寒泉,采藻兮落成。
浴兰汤兮沐华,望美人兮并迎。
芳菲菲兮满堂,灵之来兮如云。
聊逍遥兮容与,集琳琅兮锵鸣。
吉日兮辰良,蒸兮椒浆。
元勋兮钜德,日月兮齐光
民兮景福,昭昭兮未央。
高山兮景行,千秋兮难忘。
诸氏名行事,各具本赞,不复书。
名光祖字实夫金华人
受道西山,后学称裕斋先生云。
承直郎、宜差充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明道书院山长周应合记。
文林郎、宜差充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赵与辀书。
从事郎、特差充沿江制置大使主管机宜文字徐道隆篆额。
上元县建学后记景定二年八月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景定建康志》卷三○
观文裕斋马公再尹建业之三年,江涛不惊,阃书整暇,命客周应合笔受条教,补职方乘之阙文,谓皇居留钥,不可群于丽谯,以尊君也,乃为《留都录》以冠之。
又谓教宫礼殿,不宜旅于邑屋,以隆师也,复为《儒学志》以别之。
自郡而县,有学皆志。
上元诸县,学未建而石有记。
应合乃即钟令蜚英而质焉。
令曰:「前令陈君有志于斯,会去不果,刻石以望于后。
许君继陈,又不果。
蜚英承乏始至,承命府公:『立学第一事也』。
我仪图之,数月将溃于成」。
时闻其语,未见其事。
一日,登上元之勤清堂,从容睹奥,则画宫于堵:为殿,为学,为堂,为序,为门,为庖,井如也。
鸠之于庑:锯者左,斧者右,梁、栋、榱、桷,森如也。
谂令曰:「咄嗟集事,何其才!
役具民不知,何其仁」!
甫阅月,令来言曰:「学成矣。
堂一,斋四,未名,敢请」。
应合曰:「明德新民,大学之道,堂扁『明新』,可乎?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以学文、修行、存忠、主信名斋,可乎」?
令曰:「诺」。
又作而曰:「昔未建学而有记。
今既建矣,可无记?
敢并请」。
应合固辞,请益力,则问之曰:「上元名县,肇于唐五百年矣,建学昉此何也」?
令曰:「升为州江宁、建康为府,皆治上元
郡有学矣,县复立学,则惧其赘而不敢为。
县以赋狱为急,县附郭,又先急所急,在彼视学为迂而不暇为。
其自厉者知立学不可以已,材与费,又或制于府而不克为。
府公以立学命我,以宽条裕我,于是免于不敢、不暇、不能为之诮,蜚英之幸,府公之德也」。
应合喟然叹曰:「县有学,寔三代党庠术序之规。
武城弦歌,岂以鲁有頖宫而弗之务?
浮图、老子之居遍郡县,素王之宫顾疑其赘乎?
贾生簿书期会为大,故俗流失世败坏恬不之怪。
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
学固先务也,奚其迂?
所患者,学立而教不立,谓迂且赘亦宜哉」!
因考之六朝县未名上元时,龙阜、鸡山、北郊、西邸数学并立,皆今县境也。
立学虽多,而世道日卑,岂学之无益于世?
盖未知所以教耳。
大经大法之不究,谈理以玄为高,掞辞以靡为上。
自以为学,非吾圣人所谓学也。
盖自孟子没,圣人之学不明。
至于我宋,克真儒。
程纯公发天理之秘,张宣公精义利之辨,真足以揭希圣、希贤之正鹄而遗后学之指南车也。
此邦寔二先生过化之地,立学于此,其可不皇皇汲汲,偲偲切切,著明二先生之教,以还三代之俗,而洗六朝之陋哉?
令居袁,盍思李泰伯之言乎?
武夫卖降,由诗书道废。
人惟见利而不闻义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则推本于教道,结人心之故。
夫教道之要在于明天理,辨义利而已。
义心根于天理之正,利欲于形气之私,不能以两立也。
此长则彼消,彼轻则此重。
其为孝,为忠,为贤,为圣,至于位天地,植人极,亘万古而不泯者,义心之积也。
其便己媒身,遗亲卖交,以至于欺君误国,舍义取,沦胥于禽兽者,利欲之积也。
其初毫釐之差,其极天壤之判,姑即是邦言之。
自古皆有死,何独忠贞卞公、忠襄杨公庙食百世,虽死犹生?
杜充、李棁之徒万世切齿,犬彘不若。
无他,义与利之分耳。
《易》曰:「天险不可升也。
地险,山川丘陵也。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上元之滨,长江滔滔,地险可设,人皆知之。
天理固于人心,而利害不能移,患难不能怵,威武盗贼不能夺,此天险也。
教道结人心,真设险守国之最大者欤!
夫如是,然后知明天理,辨义利之教不可以不明,立学以明此教不可以不广。
忱知所先务矣,不是之务,学虽多,亦奚以为?
令曰:「是吾志也,府公之所以命也。
请事斯语寿诸石,以诏吾士」。
土木之费末也,故不书。
景定辛酉秋八月承直郎、宣差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周应合记。
承议郎、改添差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兼沿江制置大使参议官程其垕书。
观文殿学士光禄大夫沿江制置大使、知建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行宫留守、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使、暂兼淮西总领、金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六百户马光祖篆盖。
奉议郎、特差知建康府上元县主管劝农营田公事、兼弓手寨兵军正、兼沿江制置大使干办公事钟蜚英立石。
思亭景定二年十月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景定建康志》卷三○
溧水壮哉县,治难其人。
开庆己未冬,番昜赵君几道繇间幕被选摄邑事,羽书正殷,民恃无恐。
明年春,武偃文修,释奠先圣先师,乃作亭。
宫墙之外以萃冠带,以观示众庶,盖地之最胜处也。
泽上有地,在《易》为《临》,故取《象传》之辞,名以「教思」。
方求扁于府公裕斋先生,而檄召随幕,未遂也。
明年,邑人思之,公命复往,大书「教思」二字授几道,刻而揭诸楣,正宾兴时也。
府统县五,登名大府者合十有三。
是岁,溧水居其八,六经皆推首选。
士登斯亭,动色而胥庆曰:「赵君之政之以宁我,赵君之教之以淑我。
马公任之,足以福我;
去而复来,是以怿我。
吾邑贡士素多,未有盛于此时,是教思之作足以兴我。
坡老尝言:『君子为无穷之教以保无疆之民』。
愿记其事,以为无穷」。
几道乃以其士之意移书属笔于余。
余于几道幕府交承之好,辞弗获命,乃为之记曰:《临》之为象,《乾》上《兑》下。
厚德载物,《坤》之顺也。
朋友讲习,《兑》之说也。
容保无疆,盖取诸《坤》。
教思无穷,盖取诸《兑》。
不有所保,奚其临?
不有所教,奚其保?
龟山杨氏曰:「君子之临人,非以力制之也,亦教之而已」。
几道其有得于斯乎!
何哉?
所谓教者,周官乡大夫之职,受教法于司徒,以三物教其所治。
知、仁、圣、义、中、和谓之六德,孝、友、睦、姻、任、恤谓之六行,礼、乐、射、御、书、数谓之六艺,而道在其中,本末相须,阙一不可。
教于平日,考于三年之大比而兴贤者、能者,帅其众寡以礼礼宾之。
贾公彦释之曰:「帅其众寡,集于庠序之前,皆来观礼之人也」。
知所观,则知所教矣。
斯亭也,殆为观礼者设欤!
教不在亭,而有教之思焉,此几道名亭之意乎?
临不以力而以教,教不以迹而以心,涵濡游泳,意思深长,贤能之兴于斯为盛,可以验几道之教,而府公巨扁为不辱矣!
或曰:「六五临之主,知临大君之宜吉。
大君,临天下者也。
今以临之教思施于子男之国,宜乎?
否乎」?
曰临天下者之所以教,正有望于临一国者之推其教也。
国无大小,皆务其教,则天下之教成矣。
府公大江之东,思以广大君之教。
几道临子男之国,思以广府公之教。
贤能之兴,出长入治,即异日之临民者,又当思所以广邑侯之教所以为无穷也,所以为无疆也。
程子《传》曰:「教导之思,至忱无斁;
容保之心,广大无限」。
几道盍与其士勉之哉!
景定辛酉岁十月既望承直郎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周应合记。
龙虎山上清宫新建牌门记景定五年六月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永乐大典》卷三五二七、《龙虎山志》卷一四
景定癸亥冬,予之官番阳,道芗乡,访古象山,登应天,游龙虎,阅仙岩,顺流而东。
上清宫管辖观妙大师张君闻诗命舟相从累日,指示胜槩,及吾境乃还。
明年夏,闻诗持江东常平使者学斋史公书来,谕以新门成,属纪岁月。
其言曰:「作宫此山二百年矣,识者谓向方少偏,宜建门于南以正之。
都录冲靖先生留君欲建门,会召不果。
闻诗兹领焚修,敢替前志。
季冬庚申望始克成之。
距宫之百步,为室三楹。
其中为门,揭『龙虎福地』四字,其上为楼,左为池。
甃垣道以达于宫,九十九峰当其前,午位也。
团山东来,石峰西至,如拱如挹,象山之水注而归焉,巽方也。
登斯楼其望远,入是门其涂正。
学斋公实资其成而嘉之,俾以记请」。
余谓是役也,闻诗之可书者二:余尝观上清之盛,栋宇丽金石,今作是门,前之侈者仆之,一可书也;
冲靖际遇三朝,恩赐隆厚,一门欲创而未遂,闻诗后冲靖数十年,前之阙者成之,二可书也。
抑余又有感焉。
世有习专门者,未有升堂入室之基而门户先立,求其行之宫庭,性之坛宇,工程等级多阙如也。
视道家者流缓其门于宫成二百年之后,能无警乎?
学有锢于先入而未纯于正者,多遂非而安偏,视此门之向方昔遍而今正,能无勉乎?
闻诗之所作者在彼,余之所感者在此,遂次第其言以授之,岂但为此门记,为闻诗书而已哉!
必有感于吾言者。
甲子岁六月甲子日通直郎通判饶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周应合记。
叶处士墓志景定五年十二月 宋末元初 · 周应合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五、同治《武宁县志》卷三六
豫宁廉村有隐君子叶公开,字茂老,吾大父拙庵公所善也。
自吾大父没后二十年间,老成衰谢,典型沦亡,唯公岿然独存。
十年前,尚获升堂省兴居、侍笑谈为欢。
既薄宦奔驰,不复相近。
景定甲子,在鄱闻公讣。
葬且有日,公之子驰书,以公弟静江别驾惟革所叙行实属为之铭,谊不获辞。
叶氏出缙云唐昭宗时,有讳琮者迁豫宁之廉村,为望族。
曾大父抡,迪功郎蕲州广济县
大父邦佐
父天祐,赠通直郎
母雷氏,赠安人
公自幼颖异,从厚斋李公习科举业。
一日,诵《大学》有得,慨然叹曰:「读书乃专为科举耶」?
遂弃去,不与人接,深居力行以自修者盖数十年。
弱冠失怙,哀毁骨立,饭蔬庐墓,事母益谨。
母病目,不能视,左右承欢,日夜祝天,目复明。
比没,复庐墓,白鹿来驯,士人赋《孝感诗》以美之。
平居读书自娱,辟屋与子弟讲学论文,油油夷夷,如春风之吹物,入于无际,而子弟亦皆以文章节义相尚。
仲弟訚,贡礼部,官崇阳,死于难。
季弟阅,亦贡。
诸子或以乡荐,或以奇童荐,或以博士弟子荐。
公尝曰:「出处虽异,唯求无愧于屋漏而已」。
公故有大才。
绍定庚寅岁,邻寇迫境,公乘机制变,群盗遁溃。
景定庚申,兵复啸聚数月。
公设策备禦,卒赖以安。
其后晦静汤公白鹿洞,举以让公,固辞。
恕斋吴公稽山书院,招为院长,又辞。
荆溪吴公遣使奉书币聘,将荐于朝,益力辞。
取伊洛诸书,优游涵泳以自适。
卒年八十有九,实癸亥十一月四日也。
娶苏氏,生子二:采,进武校尉,调吉水征榷;
连,由童子科上春官
女二:长适进士黄钊,次适进义校尉杨斗光。
甲子十二月庚申葬于西溪之源。
公性恬淡,尤喜种竹,有万竿,自号「此君园」,日吟哦其下,不与世相闻。
阆仙赠以诗曰:「自是渊明一等人」。
呜呼!
如公者,真隐君子也。
奉议郎通判饶州、护州事周应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