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郊天颂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郊祭古先之重礼。复古之令主。
惟郊非我无以畅明祀。惟我非郊无以踵三五。
于是睿言下诹曰。尔庸我谋。
谋协不违。官乃交修。
居天之阳。掘起虚丘。
于斯时也。岁在子。
月在子。日短之宵漏未尽。
而皇帝翼翼告祀于丘之上。先一日。
法驾致斋于丘之下。天地之神。
会于无閒。阴阳之祗。
立于寂寞。以观我之仪。
以歆我之飨。八方之灵。
各以位焉。祥光促明。
和气解严。石无触云。
木无绪风。献羞饫神。
烘燎历天。神下于盖高。
乐作于无声。昂昂巍巍。
大繇之英。洋溢乎帝心。
肸蚃乎万灵。是用报盛德于上。
申洪绪乎后。为茂世之绩。
绍允之程也。偫公常伯
相揖而言曰。我元后父戴天。
所以象为子。子不私其能。
天视我元后。所以象为父。
父不有其仁。子不私其能。
莫大于郊天之义。父不有其仁。
莫富于生物之遂。元哉二者之为德。
与变化而终始。溥湛恩于崇朝。
焯懿式于永年。蔑尧于华封。
小舜于泰山。远斯怀。
迩斯安。兆人从龙。
一人下观。其文昭昭。
其武桓桓。实歌者可歌。
实言者可言。斯文也。
有以见圣理。愿书之不刊。
请修太学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草莽贱臣某再拜上言。
臣伏思太学之为道也。
厥惟大哉。
实所以德宇于国家。
教源于万方。
辨齐于人伦。
亲亲而尊尊。
诚宜岁敕崇严。
日致肃祗。
工度木。
不俟乎榱桷崩。
朝命官。
取称乎师氏当。
然后乃可以陈四代之礼。
兴无穷之风。
开素王之堂。
削青衿之篇。
人懋廉隅。
俗捐争端。
天下之仁。
人相则焉。
是以德由此泽。
教由此流。
若水之润下。
洚涌植物。
利不浩哉。
今睹斯坏。
甚不然乎。
呜呼。
在昔学有六馆。
居类其业。
生有三千。
盛侔于古。
近年祸难。
寖用耗息。
洎陛下君临。
宿弊尚在。
执事之臣。
顾不为急。
升学之徒。
罔敢上达。
积微成慝。
超岁历纪。
贱臣极言。
诚合要道。
具六馆之目。
其曰国子太学四门书律算等。
今存者三。
亡者三。
亡者职由厥司。
存者恐不逮修。
舆人有弃本之议。
偫生有将压之虞。
至有博士助教
锄犁其中。
播五稼于三时。
辟雍如农郊。
堂宇颓废。
磊砢属联。
终朝之雨。
流潦下渟。
既夕之天。
列宿上罗。
偫生寂寥。
攸处贸迁。
而陛下不以问。
学官不以闻。
执政之臣不以思。
所谓德宇将摧。
教源将乾。
先圣之道将不堪。
犹火之炎上。
燄燄至焚。
其为不利也。
岂不畏哉。
日者圣朝以武夷时屯。
有风牧建帝庸。
今者圣朝以文象天经。
有皋衡宣皇猷。
实四三六五之君子。
閒无足以閒之。
然事不为加理。
人不为加安。
岁贡之夫。
不能应请问。
晏罢之勤。
无以悟元机。
天下有倒悬之悲。
诸侯有安忍之怀。
执柄之臣。
深惟无从。
但劳心于无益。
全身于因循。
是了不知长国之术。
在乎养士。
养士之方。
在乎隆学。
夫学废则士亡。
士亡则国虚。
国虚则上下危。
上下危则礼义销。
礼义销则狂可奸圣。
贼可凌德。
圣德逶迤。
不知其终。
今观执事之臣之心。
必以修太学为害时。
而他害者千之。
养士者为费财。
而他费者万之。
殊不知此费无费。
而他费为费也。
此害无害。
而他害为害也。
谚所谓溜之细穿石。
绠之细断干。
斯言损益有渐。
非聪哲靡察也。
今乃不明徵于儒书。
钦若于权舆。
继统于易俗。
恢业于纯风。
而望海内俊杰。
靡然踵武于云龙之庭。
不知其可也。
礼称虞夏殷周。
天下之盛王也。
盖以其有庇民之德。
祚国之仁。
太学之兴。
本于有虞。
达于三王。
踰至于汉魏以降。
特盛于我太宗文皇帝
重圣遵之。
无以增荐。
兴于先皇。
而延于圣朝。
此乃古帝王慜醇醨乱崩。
故用教于人。
百代奉之以宏长国家。
广之以存济元元。
陛下不宜忽之而已。
今四君德以相高。
八圣幽而不炤。
风声随而凋落焉。
夫四君之民。
古犹易制。
陛下之民。
猾且难矣。
易制之民。
古犹或遗之。
难制之民。
得不重慎乎。
昔春秋书太室坏。
传曰书不恭也。
臣今惧圣朝之史书太学废。
使万代之嗣无法矣。
今圣朝聚国中之兵。
守塞下之垒。
殚织妇之机。
悉农夫之储。
岂其恶民而贱物。
诚为社稷之谋也。
假一旦农夫死。
织妇病。
兵垒充郊。
粟帛不输。
陛下此时其暇劝学乎。
则礼义之心。
不素蓄于人。
亦难以致天下之和矣。
且四方之学。
太学之枝叶也。
天子之教。
诸侯之本也。
未有本之颠而枝叶之存。
天子之亡而诸侯之兴。
夫为国者亦犹治一身。
京师人之心。
四方人之体。
诸侯体之四支。
心平则体之患易除。
体平则四支之患不除而愈。
今不啬神于心体。
而竭资于四支。
时变于外。
气虚于中。
则为不起之人矣。
伏惟陛下察弛张之会。
观损益之图。
减无用之府。
崇有裕之源。
废阙修而百度明。
庠序昌而教化行。
经邦于悠久。
熙载于登闳。
顾夫周营灵台。
鲁修泮宫。
于陛下万分之一焉。
伏惟遽令职司
不至于不可持。
天下幸甚。
上宰相安边书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维初乾之精。
坤之灵。
播五行为五常。
而中华之人得之。
离四气为四方。
而蛮夷胡貊得之。
五行合而成至和。
故宅中。
四气偏而为匪人。
故在边。
是亦太极造物之智。
元黄冥成之心者乎。
故圣人乘五行而允釐。
作九围而外之。
五帝三皇已来。
不闻深入之征。
不纪薄伐之师。
殆繇鸿庞之风未甚流。
冲漠之泽未甚醨。
周秦之閒。
天下始劳。
前有泾阳之侵。
踵有长城之徭。
周人逐之而已。
不常为心。
秦人罔知天命
连兵謷謷。
至于逆三灵。
掊生人。
元元蜩螂。
魁杰骏奔。
始图备胡之术。
卒覆守邦之人。
秦之事。
万祀镜哉。
汉孝武承业之盛。
负才之雄。
隘函夏。
黎蒸
将郛穷荒而宇不邻。
扬威四临。
霆发电溢。
历载五六而功患相俦。
誓诎虑殚。
兵老衅仍。
于时乃交和亲之问。
还奔命之勤。
然已天下悬磬。
君臣与谋。
遂有盐铁车船搉酤六畜之租兴。
危矣哉。
不居之地。
不牧之人。
何苦如是哉。
矧乃乘秋之虏常存。
讨虏之赋不除。
汉之事。
亦万祀镜哉。
噫。
惟皇唐操璇玑。
驭民而统天。
将二百龄。
朝更九圣。
开中兴。
纵横六合。
上下天渊。
蜚驰之伦。
莫不被仁。
独犬戎跳梁。
猾我右陲。
儒之策曰和亲
武之议曰宿兵。
和亲则易携。
宿兵则厚亡。
九圣之君。
前后病之。
然属三方乂安。
悉力一隅。
则右臂可断。
六骡可俘。
太宗元宗之时也。
厥后内寇数动。
国家一罢。
虏滋新谋。
土失旧封。
伊顷迄今。
有加无瘳。
负鼎亏折冲之资。
推毂无封疆之忠。
志士仁人。
是以累息而长叹。
且周曰猃狁。
秦曰胡。
汉曰匈奴
然实非二。
盖随国而名之。
于今则曰吐蕃
则正居庚方。
涉河而北。
履海而西。
宇宙绝徼。
羌戎全区。
亦不可得而制。
可斥而远之。
观今不能制也信矣。
斥之则何宜。
戎所向。
不广千里。
扼盗之冲。
不越十处。
择一虎臣。
练万虎贲
使制得自专。
权得自纵。
夫兵有专制则毕力。
将无分权则成功。
是则阴山可复泣虏。
阳关可复隔戎。
何边之不安焉。
今圣人朝在明堂。
晚在法宫。
左右进退。
焉得知安边之要哉。
雍熙大臣。
苟以小者近者为怀。
遑复思崇九庙之原哉。
且国家思复三方之民。
得以养之。
区区然如惧不周而忿生
然寒卒饥徒。
终自有之。
愚窃恐戎无却年矣。
边无安期矣。
财有尽朝矣。
何者。
今国家一垂控戎。
累所暴兵。
兵不问堪。
将不择良。
当守者争险易。
当攻者避后先。
寇之来则弃民而相保。
寇之去则冒赏而称庸。
此所谓戎无却年矣。
夫战阵多将则势离。
攻守多将则不支。
以其胜不得尽有。
败不得独受故也。
至今闻有筑城于虏蹊。
迁民于虏滨。
城适罢而寇窬。
民未居而囚拘。
弯弓者却行。
蒙甲者退趋。
此所谓边无安期矣。
且虏不可以无兵而威。
兵不可以不战而归。
故明主得下征苍苍之产。
将军得外娱悠悠之师。
此所谓财有尽朝矣。
然三患始萌。
一言尚平
欲戎之可却也。
不愿多分节与人。
愿择一人。
敢以近言之。
则开元朝哥舒翰之将是也。
欲边之可安也。
不愿岁更四方之兵。
愿因其兵。
敢以古言之。
汉晁错之策是也。
欲财之不尽也。
不愿衣食供给山东
愿开边田。
敢以古言之。
赵充国之奏是也。
此则兵不得娱无功。
虏不得候相胶。
国不得殚下民。
胡不得用周汉之策。
范孙子之谋哉。
又窃睹与北狄和亲。
帝女下嫁。
实国家思往年之绩。
垂不臣之姻。
然闻烝报且数。
贪惏无厌。
而主上年必遣使。
使必备珍。
得无费乎。
得无勤乎。
不知将寻郑人伐胡之谊。
复采贾生五饵之言邪。
愚窃以为无知之俗。
不可以岁辱大命。
天子之使。
不可以日临穹庐。
是手足倒悬。
夷夏相侔。
复何以南面而听天下。
穆穆然而观诸侯。
愚敢以弃同即异而言。
且定西之危。
有若前之说。
申北之恩。
有羁縻之文。
不愿国家旷兵于兹。
污命于兹。
斯者皆岩廊之亟。
扆旒之虞。
而屑屑狂夫。
亮违孔父不谋之经。
庶陪公车敢谏之俦。
俾委辂输赀。
求试属国之官而后观焉。
某再拜。
处州李使君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观在朝无近属。当路无至亲。
藉父兄之馀庆。为笃信义以立志。
云雨未泰。其节弥固。
才命非厚。欲彊不能。
哀鸣吴坂之侧。翘思魏阙之下。
自绝弦。知音遂稀。
今之王公大人。朱其门。
肃其卫。见贵要子弟则前席。
见贫约等辈则不容曳裾。何尝觉非。
相效为善。且士有才与艺。
而不北入洛。西入秦。
终弃之矣。观尝言向同道。
勉而速行。昨日遂有白衣少年。
掉臂而往。连墙数子。
祖离于吴阊门外。忽见巨舫齐轴。
危旌卷旒。横于古河。
周以翠幕。因询路人。
处州使君移病届此。曾历京尹琅琊大夫
观曩固闻矣。乃屏息而走。
退还陋居。写诚于纸。
持以上谒。伏惟十叔使君览之。
十叔典缙云之日。美声溢海内。
嘉话满人口。开閤延士。
如水赴壑。财无积实。
宾至如归。时观寓于浙右。
即欲驰造。反覆而念。
薄言介怀。何者。
十叔之门。竞茂。
后臭味恐不蒙植。是一也。
又以十叔之客。谀媚而进。
观为性愚讦。虑有诡胜之祸。
是二也。又虑十叔所重以权势。
所受以论嘱。脱若轗轲。
祈益得损。是三也。
又畏十叔重扉罗戟。而不获俯仰。
取人以貌。而不遭遘遇。
是四也。故踌躇而止。
却入圭窦。寻闻表以辞疾。
诏以养闲。观惭失其计。
慷慨内责。初谓驽足既劣。
龙步难追。若何歧路之隅。
霄汉触目。深冀荣及于弱植。
渥流于本根。则照乘之末辉。
九重之浸润。十叔岩廊英干。
府藏珍器。孤秀不杂。
增澜无涯。常披腹心。
不隐胸臆。道之偶矣。
人咸附之。观名虽未彰。
日用捧慰。愿备洒埽。
不知曷如。窥见天下弊事。
尤要删革。以十叔令望。
方宜擅之。岂可逡巡也。
世閒嗤彼旷职。不知是行也。
将何所之。诣朝廷乎。
游山水乎。朝廷正纳谏。
山水不足乐。十叔早觐皇上。
无滋淹滞。执政渴贤。
不亦勤久。观久负百丈气表。
五车笔锋。而困于艰窭。
不克奋发。坐被愁役。
动为病侵。劳生未安。
壮岁能几。每藿食不饱。
穷居若酲。不知苍苍天可阶而问。
十叔异日得用鸿恩庇之。斐然成章。
以代木讷。庶降怜惠。
许无战惶。观再拜。
睦州纠曹王仲连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观羁旅之人也。运会未合。
汲汲不暇。无由谒王公。
令望瞻仰已久。公之政理。
自以何如。枉直之閒。
孰可苟且。观非在位。
敢有所论议。至是非仰由执事
愿倾耳目。少寻鄙谈。
夫朝廷宪章。悬之柱史
一郡纲目。非君而谁。
录事参军者。所以兼弱攻昧。
奉上肃下。众司之重器。
外剧之利权。揣量得失。
操举凝滞。使闾阎息其讼。
封略播其美。一曹一局。
凄然凉风。无小无大。
煦若春景。事均劳逸。
人缄怨讟。则齧肥乘骏。
不有腼揣作诚。此作者之展用也。
孰可俯同散吏。屈比庸材。
上官之政不能佐。下僚之事不能达。
令愿言者吞舌。欲视者俛眉。
贻伊戚。坐受流议。
窃所恶之。且公之明干。
少与为侔。威亦震矣。
要且奇迹尚隐。芳声未闻。
不度疏顽。遥托机牍。
万一相统。终无恨焉。
前此邑贰朱利见。多年远客。
非累削官。公岂不悉。
微禄未毕。沈疴殆绝。
公岂不知。此生真木人石心。
得及今日。侧闻州将抚之甚厚。
言与津致。事犹陵阻。
观与朱生。胡越之閒耳。
但念同类。非私用字。
祁奚为言。朱博代讼。
以彼方此。今犹昔也。
且朱生有三寸之喙。近百中之手。
交必尽节。义能捐躯。
才名之人。多与为友。
尝见此生。见说区区。
慕公之尺书。编次盈握。
动息寤寐。著之襟怀。
仍谓观曰。王公奇士。
岂不怜我。因览公翰墨。
测公浅深。公眷朱生。
岂不亲密。未审执事
竟将如何。呜呼嘘嘻。
此生抱屈心破。积忧头白。
泣尽垂血。恸馀失声。
意不可尽之于文。言不可穷之于笔。
如观之拙。何能具陈。
且公任当其要。刃有馀地。
不察举冤塞。周赡困穷。
使移理就人。植德归已。
此亦公之所职。谁曰不然。
嗟乎。忍遣一人龙钟无托。
濩落至死。而素餐之辈。
怡怡自安。观辄为拊髀长叹。
且于执事。其能快乎。
尝闻刺史委公利害。纳公可否。
朱生渐弊。愿公早图之。
观兼有拙书致于专城。论朱生之事。
便投公狂。惊遽启言。
不毕志。志亦可见。
何能尽言。言虽不嘉。
慎勿贻辱。观再拜。
吏部员外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观天授之器。
而不受之辨。
是以每拜于前。
若不能言。
及还旅居。
尝怀所恨。
亦欲默已。
惧未之知。
故申其愚浅。
望加省览。
观之心与天下之人心异。
其所务亦异。
观小子。
方读书学古。
受严师心训。
属文厉志。
立可久之誉。
年二十六七之侧。
始合游人閒。
随武子郭林宗之俦。
以为行媒。
岂畏鸣不惊人。
举不戾天者乎。
今天下之人。
则不然哉。
学止肤受。
或文得泛滥。
有崔卢之亲戚。
有酒肉之费给。
往还依倚而得之。
罢便已。
是与人之异也。
又言所务亦异者。
如观之务。
非为已也。
有亲而贫。
旨养不充。
侨处江介。
无素基业。
所以冀愿速遂薄名寸禄
以给晨夕之膳也。
而今之人所慕。
未必为贫若孝行。
但欲身上有片光耳。
是所务亦异也。
十丈试凝意察之。
其事岂不然也。
观之舅与十丈日与相善。
古人之分也。
始命曰。
吾有故人某。
光大威重。
人之杰者。
必能倜傥成尔。
况尔我之甥。
观虔拜舅之言。
比伏下风。
知非不深也。
礼非不厚也。
倜傥之分。
未之有得。
不以观形甚么么。
文不颖脱。
恐言之为有累耶。
近者窃审高意。
愈见其志也。
何者。
十丈赏常人文。
与观之文同。
所赏常人之情。
与观之情同。
而观独务刻鹄之末。
希有因骥之力。
亦何异弋者守空罝。
行路喜遗契哉。
噫吁哉。
是命屯欤。
时屯欤。
文屯欤。
如三者。
必有一未
不尔。
岂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乎。
今甚痛者。
莫若羁旅。
曷有帝城之下。
薪如桂
米如琼。
仆人不长三四尺。
而僦瘦驴以求食。
有时不食。
人畜问日曛黑未还。
则令忧骇。
一日不为。
则便失餐。
第五伦灵台中。
灵辄翳桑下。
不甚于此。
观寄国子监时。
又闻举子其艰苦憔悴者。
虽有铿鍧其才。
不如齧肥跃骏足党与者。
虽无所长。
得之必駃。
观是以益忧之。
加复如此月。
夏草尽绿。
朔风之情起。
白华之恋切。
无衣之累叹。
偏在遥夕。
倚庐之永念。
频入愁梦。
乃既明发。
气泪呜咽。
十丈得不惕然视之。
而忍高观于营营之子。
夫营营之子者。
触目千万。
待观其閒。
将何望焉。
昨者有放歌行一篇。
拟动李令公徼数金之恩。
不知宰相贵盛。
出处有节。
埽门之事。
不可复迹。
俯仰吟惋。
未知见由。
邂逅不动。
亦虚弃也。
今去举已促。
甚自激发。
其有未知已者。
大可畏也。
俾未知之有闻。
非十丈谁哉。
鹏飞九万
一日未易料耳。
观长跪听命。
右司赵员外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羊舌大夫鬷明曰。
子不言。
吾几失子矣。
仲尼又云。
言而无文。
行之不远。
则知士不得不言。
言不得不文。
然言之不失。
行之能远。
员外也。
不在不佞。
至于心与时事。
固不可不奉达。
员外亦当一一详悉。
无脱略也。
观东人之后。
十岁读书。
十六能文。
不止能文。
亦有壮心。
及兹弱冠。
颇览古今。
辄不自量。
谓以可取天下之名。
遂以去岁三月
宾来咸阳
一之日舍逆旅主人。
仰见帝居。
双阙入天。
顾身仿佯。
若游尘止于五岳之高。
二之日持无似之文。
干有名者数公。
望其刮目以鉴真
作致身之椎轮。
客去门掩。
然以寂寥无言。
三之日飞廉始春
春官解褐。
试士于司存。
观亦捧手蹀足。
而淈其不偫于伍。
四之日灼有明文。
曰我采不渝。
尔则怀珉。
既如是矣。
则有故旧者。
置酒一榼而欢饮之。
以得失相安。
然常人有情。
亦不免怅焉。
由是天球减价而丧色。
镆铘不宝而夺锐。
减价者却委以椟中。
不宝者未倚于天外
侧闻员外好人有奇者。
故缄二物以代谒。
斯二物者。
非好奇君子则不足以为托。
然犹虑其未甚悦。
故复重述耳。
今之人学文一变讹俗。
始于宋员外而下及严秘书皇甫拾遗
世人不以为经。
呀呷盛称。
可叹乎。
然世人之庸。
而拟议于数公。
其犹人与牛马也。
以观视数公。
则皆师延之馀音。
况能爱世人之蝇蚊乎。
夫能以观之文言于世人。
得非会偫聋而鼓五音。
曷知其由来哉。
方今座主
五百年之间出者。
三千里之贱士耳。
座主有至公。
而观无闻焉。
非观独耻之。
员外耻之。
何者。
使诚无可闻。
而至有闻。
欲速之过也。
使有可闻。
蔽贤之过也。
员外必澄神洗机而镜其是非。
无党欲速与蔽贤。
二者之理。
谨留短书于宅。
并诗三十首。
寻拜高风。
以聆员外之玉音。
观幸甚。
与房武支使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使职佐方面。
公才绝伦。
其分所部来督属郡。
必以旧二千石将去。
新股肱守未至。
而应虑编黎失业。
欺吏得伺便。
是以中司据案辍食。
贾支使馀勇。
俾威之德之。
支使下车。
人以之安。
奸心欲萌者。
若烈风卷危叶。
茕独无告者。
枯辙沃膏雨。
阖境不扰。
殆将晏如。
问公之秩。
则屈于冯郎。
观公之政。
则优于杜母。
然傥翼一举。
谁能料其高下哉。
观静居养晦。
束发初冠。
累受郡荐。
不随计偕。
直以无亲于权右。
寡誉于乡曲。
陆行阙徒御。
长迈匮资用。
每西顾而笑。
知难入身。
徘徊敛歌。
罔自酸念。
尝闻古圣欲济先济物。
欲达先达人。
卞和刖足而不去。
欲济物也。
禽息一碎首而不⿰(惨员)
思达人也。
侧见昨者此州举人陈昌言朱公荐戴察
并以才获送而不果往。
或以亲老而惜养。
或以家贫而莫进。
相会而议。
不知所安。
偫吟动风。
聚泣成沼。
况秋节转厉。
羁心益雄。
恨天下丈夫。
不可投刺。
碌碌之类。
虽投奚为。
惟公秉干将之利。
荆楚之秀。
方钓名之日。
亢得路之地。
观辄欲遂君子之美。
张小人之谋。
陈昌言等。
执事诚肯彻重味于膳夫
抽月俸于公府。
实数子之囊。
备二京之粮。
则公之德声。
日播千里。
鲁卫之客。
争趋其门。
亦可谓委能于圣朝。
岂止杀身而已矣。
言用与不用。
公其度之。
不然。
则言之于有司。
取我王税。
量其丰省。
赡其所须。
亦足明非常人有非常之事。
白于连帅
固亦惟命。
相时而制变。
亦惟命。
汉武帝诏郡国贡士
县次给食。
此明天子也。
灌夫好礼敬贱士。
推拔下辈。
此贤大夫也。
公能收纳任恳。
则善不可加。
问之数子。
乃释盐车之患也。
公若轻财惜施。
轻士不恤。
使观之言如水投石。
则行垂涕唯唯而退。
言公轻财惜施者。
若公府之积粟腐贯朽。
曾不振穷贷乏。
而多为曲赎小吏狗鼠荐蠹鲜不千百。
岂不轻财惜施欤。
又言轻士不恤者。
则陈朱戴者。
锐力词翰。
腹歉翅折。
不能达飏
执事高视。
蔑有救心。
岂非轻士不恤欤。
且公波澜在衷。
深浅未卜。
先设以与夺。
愿筌否臧。
嗟夫。
当春正植以桃李。
卒岁然后验松柏。
公留意而图之。
观摄衽而长跪。
上杭房使君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观白衣之王臣也。
育于天人间二十年矣。
胆薄不敢以干大人。
头方不足以扇知已。
以此而食。
诚愧之哉。
而闻使君德闳列郡。
名截区宇。
翕归人望。
轰动朝听。
灌注我元造。
昭苏我苍生。
实宜居中作舟。
匡上调鼎。
千乘之任。
未周其用。
君子之议。
以为屈焉。
观禀疏狷之性。
执廓大之志。
而不能与偫俗争狎。
独兀尔憔悴。
固事亦无可谭。
然渠所论。
不过物之贵贱。
利之丰省。
相斥工拙。
相旌是非。
乃令慷慨之人。
霸王之略。
而不得语。
反见疵瑕耳。
尝以天下如使君者未乏。
如观者不少。
聊且收涕于衽。
束臂置胸。
庶几于鹍鹏。
不遽歌龙蛇也。
使君令问熙洽。
穆如清风。
家钟其祚。
天契之秩。
人莫得而涯之。
窃窥使君
善美双著。
其善也。
在乎制事中度。
立政有要。
吏不慢局。
狱无挠刑。
斩前守之苛弊。
啬夫之去草能。
于是民诵之曰。
虽有饥馑。
必遇丰年。
大盗既去。
我公来臻。
使君之善也。
其美也。
在乎雅量汪洋。
神机贞明。
蓄山之灵。
洞人之情。
鉴有所临。
细无遁形。
丽藻之振。
其音铿铿。
使君之美也。
使君在幕府
及统留后事。
禦卒竞劝。
疲民惠和
敏见洽闻。
高谢朋伍。
不然者。
何得奋于戎佐。
而一举趾跨上二千石欤。
吁。
海内同轨。
四方万馀里。
使君之境。
谁获小康。
使君之民。
罕沾大赉。
郊邑骚屑。
人胡畴依。
岂不为岁时荐之以水旱。
官长坠之于涂炭。
观甚不佞。
犹知痛之。
雄飞丈夫。
岂止太息。
传曰。
自非圣人。
内宁必有外忧。
今主上非不圣。
但辅相有阙也。
以观庸意。
傥挻使君于廊庙。
则中人以上不为非。
中人以下远恶矣。
今特遣处民之上。
利身而不利国
在朝之右。
谀媚不直。
缘边之寇。
蜂起为蝥贼。
观诚守贫窭。
卜式裨国之利。
身复多病。
终军系虏之力。
但怒发抚髀。
气如腾云。
苟未获谋。
何命之剧终。
固当曳履谏天子。
借剑趋相门。
尽养民治国之计。
逐倚法尸禄之吏。
使卫青重揖客。
孔子畏后生
使君展转览此书。
观非寓言也。
观将适于越。
途经贵州
无何遇疾。
不获俯谒。
迫以月尽于纪。
道赊其程。
衣衾素单。
粮糗倏罄。
惟有尘镜委匣。
韦编在囊。
沧洲目前。
风水相骇。
默默长顾。
便堪酸心。
艰勤于下邑
悽断于易水
使君知否知否。
念兹在兹。
苍惶写言。
兢惧待命。
有触忌讳。
愿开含宏。
月日。
观再拜。
睦州独孤使君论朱利见书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观絜身复古。立行师古。
临事不惑。见危必进。
秉此数节。时人罕知。
伏惟良宝匿瑕。明鉴含垢。
暂留顷刻。少纳刍荛。
遂厥愚恳。死而无悔。
窃见前此邑丞朱利见。一室穷病。
十年非辜。形神沮弱。
容鬓衰飒。若遣忧能伤性。
此人殆不久生。孤禽孺子。
相向呜唈。眢井坏灶。
共之凄凉。观虽非比齿。
稍与同道。往往目睹。
感之酸然。常恨莫能为计。
无所施力。使有谷帛。
当能赈之。此生亦人伦之落落。
士林之楚楚。代习礼乐。
宿传衣缨。乃祖乃父。
亦有拾青拖紫。三徵五辟者也。
生家亡早孤。年壮方仕。
所共交结。亦皆名流。
微班不达。直道来累。
人不哀者。谅谁有心。
观与此生。非有半面故素。
一夕优狎。非有斗筲之惠。
杯酌之好。但私心助痛。
借口为言。昔荆轲燕丹之急。
聂政严遂之□故载籍不朽。以为美谈。
且数子者。良有由缘。
今之所论。有异于此。
况观辄以翩翩贱质。曾为使君剪拂。
璅璅薄伎。复忝使君盼睐。
寄家乐土。日闻盛事。
窃见信有所未洽。恩有所未周。
安敢坐同碌碌。不以陈述。
伏惟使君大其量。深其怀。
使儒衣之士。复罄心腹。
幸甚幸甚。观早窥典坟。
见古贤良。居五等之位。
设六条之。所以察刑狱。
询诤讼。褒善惩恶。
恤劳劝分。是以名彰王府。
勋润史笔。岂可备员已矣。
尸禄悠哉。故汉文帝云。
与我共理者。其惟良二千石
且自使君下车数载。田畴始辟。
桑柘初拱。人识廉耻。
邑无逋亡。当朝谈其美。
列岳让其最。虽文翁化蜀。
伯道理吴。二侯既殁。
恶为绝倒。独有南冠朱利见。
气冲牛斗间。使君严如雷电。
慈如太阳。何不修慎终之德。
解悬绝之命。使仲由之诺不坠。
长孺之灰更燃。则流芳一时。
垂范千载。且此人穷窭于原娄。
污辱于韩范。恓惶于蔡泽
憔悴屈平。整冠而緌断。
敛衽而肘露。犹矻矻耽学。
依依固穷。常戴使君殊造。
对孤枕流涕。日者有故寿昌沈尉。
周行之末。识量非常。
知事有废兴。人有迍泰。
使君咳唾。拯此人沟壑。
朱生不幸。沈子云亡。
顾兹尘昧。可为悲想。
夫处大官者。威贵能断。
权尚从宜。纶钓淹滞。
彗埽谗慝。即言者得尽意。
疑者获自明。使君垂彤襜。
佩朱绂。丈夫之雄也。
凡所措舍。岂不易哉。
朱利见馀负。亦可以为力。
敢望周旋不弃。特达庇之。
是所望也。顷闻歙州长史罗士詹。
亦朱利见同类。当时刺史刘公。
独降大惠。罗士詹不盈一稔。
旋踵西归。利见当时幽絷。
曾不侧息。莫非罗生与倜傥之士会
朱生受肃杀之气偏。嗟夫。
三尺之童子。为之恨恨。
且宇内所注渝滥官。其中有附迹权门。
处阴势路。则官遣得雪。
禄都免收。有损朋党之私。
挟贞介之操。则系铜至弊。
名器被诬。岂不为至。
主上无及溜之臣。偫小得鼓刀自割也。
观土梗微物。窃所不幸。
英雄之人。曷以为意。
曩闻孔璋荐表代李北海死。旷古之后。
先王所嘉。观诚驽怯。
恒羡高躅。执事之议。
欲将何如。使君不疾尔臧否。
则朱生索于枯鱼之肆矣。尝见古人持危救倾。
率克有益。使君岂不知此子不为食骏之士。
盗裘之夫。人不易知。
知人则哲。伏惟审念之。
然此人年五十。郁有词藻。
义必致命。性颇轻财。
乃侠少之流也。居官直而简。
与友信而敬。乃百古人之次也。
萧萧健笔。喋喋利觜。
环坐之先也。凡今之人。
恶直丑正。入门自媚。
邪道苟容。故有贝锦首章。
青蝇独吊。观虽辄舒纸染翰。
轻陈肺肝。无任情激。
不敢谀羁屑之士。进趣益难。
书发之日。出柴扉东面再拜。
倾耳听音。倍深兢战。
张宇侍御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观受性不敏。言事务直
侍御幕府俊选。属城具瞻。
不腆之书。深冀开览。
观年十有八。再忝乡荐。
身未入洛。家犹寄吴。
心惟使气。性不偶合。
前辈奇节。搙穷居清操。
天下之事。能倾腹心。
不但以董生下帷。苏子刺股而已。
观于还淳遁迹。向历数岁。
蓬户却埽。侍亲之侧。
其志未果。屈躬增修。
窃见有被注渝滥官朱利见。前任此邑丞
腐儒孤官。才受三命。
无赖令史前削除名衔。裂其冠冕。
夺其禄利。亡家既久。
求食无所。危于累卵。
急于倒悬。如何圣朝。
有厥滥罚。每一念此。
悲涕交注。观比有一书上此州独孤使君
先论朱利见。续以古今事。
尔时独孤公尺书见招。知己相遇。
缓蹑珠履。偕升兰堂。
饱之以嘉殽。醉之以芳醑。
特赏才调。且怜义声。
仍谓观曰。见足下高作。
奇之又奇。良深腼容。
敢不承命。其所上独孤公书。
兼录呈上。惟少披睹。
明不虚耳。顷者韩相国临十数州。
杀人不问罪。自用若无上。
昼聚冤气。夜啼枉魂。
人人畏威。莫敢讽议。
尚书藩翰之任。抱澄清之志。
视民如子。龚上若父。
寄公耳目。固宜竭诚。
伏见太阳炎赫。砂砾燋铄。
旱魃作厉。农夫忧饥。
直为囚系无辜之所致也。虽欲祷桑林
焚巫尪。亦将奚及。
不如疏决滞狱。速宥疑罪。
则岁稔国富。不期而至。
观所说是方伯政本。非竖儒之谭。
执事之人。用收采否。
如理以为当。言之可行。
请驰一介之使。问三径之客。
即荷衣蕙带。以趋下风。
必谓狂简。终不惠顾。
则退卧岩薮。俟有知己。
翘足仰望。以听指南。
代彝上苏州韦使君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月日。于法司上书郎中閤下。
彝不耽书。嗜酒已至于老。
东西南北。无立锥之地。
以免馁冻者。赖王公大人相养耳。
窃以閤下有经济之器。因敷小人直戆之性。
非敢失色于左右。侥求于去就。
不图行絓时禁。坐贻伊戚
惶怖无暇。絷维不安。
仰天椎心。收血续泪。
所言骇鹿触网。飞蛾蹈火。
颠蹶靡排。彝何以堪。
彝知过矣。彝举家十口。
儿女幼弱。皆小寺中侨寄。
目下绝粒。閤下锢彝在此。
令吏推责。反覆忧难。
辞理俱屈。衰发一夕。
如经十秋。素来无业。
只惯饮博。罔曾负累。
以至讯问。事过奇喘。
无祸不有。且彝于天下。
何异株块。比于閤下。
细微若蝼蚁。如国家之事。
肉食者谋。虽鞭之长。
胡及马腹。况中筹之子。
如何敢及。早闻閤下清节玉立。
洪量海纳。军谋在握。
文藻盈帙。中外腾口。
声归其高。彝是用私达微诚。
庶被知已。不测閤下以言罪之。
尝闻不以言废人。閤下何必取威于懦夫。
而后行今。自明主设诽谤之木。
诸侯有乡校之议。且今主上何愧于唐尧。
閤下何短于郑卿。伏惟念彝之失。
宽彝之责。使得擢发。
便当钳口。匍匐铃下
以收前非。则伏诸忠信。
越境不敢留也。彝死罪死罪。
代李图南上苏州韦使君戴察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月日。穷居布衣李图南有腹心事上书郎中阁下。
图南闻书者舒也。舒所愤蓄于人之心。
祸福之萌。系乎一言。
郎中止水之鉴。不私秋毫。
如川注东。不让细流。
图南杀身之诚。去此谁告。
是用端蓍龟。考吉日。
进牍于执事。所尚拙实。
不张游词。郎中为三复焉。
图南同学之生戴察字彦衷。年二十二。
苏州人也。而有苏州之税。
司籍者目之以为侨户。异哉。
书剑之子而与农贾同贯。岂非当日阙明吏以至于是乎。
其人固穷自立。家业无一。
老父垂白。处妹未字。
湫底之巷。蓬茨蔽身。
弊衣粝食。丏贷取给。
累年徭赋。非出诸巳。
即日数口。忧挤沟壑。
重以官迫。不聊有生。
郎中侯服玉膳。信有如是事者否。
郎中之始至也。谋以息民。
布令曰。矜老疾。
活艰困。凡在庶物。
令趣其本。于是乡计之而白于县
县审之而上于郡。执事视之而疾首曰。
罔有不允。乃条其年税。
差与蠲放。禺禺延颈。
情有所向。尔时彦衷
乃借人冠履。佩人剑带。
时步麾下。启区区心。
书讼其户。祈与降杀。
若何执事以为不切之务。弃而莫顾。
及再投状。状无所投矣。
彦衷亦谓图南曰。我他年不言而今言者。
以韦公负天下人望。当有解左骖之分也。
岂同之列哉。不图如羝羊触藩
进却斯咎。乃高叹曰。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叹声未已。泪亦随注。
侍者改色。浮云为阴。
因成沈疴。月有馀日。
老亲在侧。竟夕不寐。
一饮一食。皆求诸邻。
爨无束楚。室若悬罄。
图南昨就相省。杖而能起。
神绪凄黯。绝无话言。
立未俄顷。见有衣黄衣者。
排闼直入。口称里胥。
彦衷曰。两税方敛。
何独不纳。刺史县令
公知是谁。俾予肌肤。
代尔担责。嚄嚄叫怒不容少安。
彦衷回惶若狂。计靡从所。
其父谕之曰。取尔常读之书。
常抚之琴。质于东西家南北家。
以其所资。将以奉之无令来客。
贻我之戚。彦衷唯唯。
乃获上缯而与之。及将去也。
仍诫之曰。后所欠者。
必扼公喉。唾雪而取办。
于时蚕妾牧竖。知为之辱。
况图南六尺之士乎。图南闻龟玉毁于椟中。
守者之过也。而彦衷不获其所。
郎中何以为理人哉。彦衷乾乾之子。
章句精意。此土儒辈。
无居其先。每秋乡送。
皆为宾首。温良敬简。
殊有可纪。郎中命世之杰。
合天纵才。明眸烛微。
刚略定猜。刑赏之下。
万无一乖。令一彦衷
肝脑布地。不知所阶。
悲哉。图南闻士为知己。
死且不忘。是用感激于左右。
假手于执事。免彦衷之役。
蝼蚁之望。则决之矣。
魏绛薄言。晋侯为之称过。
李斯肆辨。秦帝为之复客。
郑侨致诮。范丐为之轻币。
江淹投笔。建平为之侧席。
皆咫尺之素也。以相寤也。
今图南此书。亦望郎中有成绩也。
不愿郎中空寒暄也。使图南书事无实。
言挟于妄。则立伏匕首甘棠之间。
以塞深责。彦衷亦获无咎。
郎中慎勿耻葑菲之旨。克动瞻听。
而损其言。不为之行也。
谨遣隶人捧书跪献。图南伏俟咳唾。
不宣。图南再拜。
先辈孟简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仆闻孔宣父云。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使骄且吝。
其馀不足观也矣。
足下德非古人。
何遽相浅。
如一及第仆保之久矣。
但与足下论其先后耳。
仆长于江表。
今未弱冠。
自谓来者。
晚遭知音。
比见吴中人
谈足下美不容口。
仆外氏河南行军司马
旧与足下游扬善声。
仆每怀殊节。
不履常迹。
立名委运。
求友胜已。
是以昨昼徒步。
奉寻所居。
将拜足下先丈人之灵。
问足下不灭之戚。
如何称倦哭泣。
辄安床褥。
辞以有疾。
坐而诬我。
人子丧礼。
岂其然乎。
仆踌躇愀然。
顷乃能去。
敬料足下雅度。
必以所报之人。
云仆貌不瑰杰。
衣不鲜丽。
前无高车。
后无苍头。
量仆为区区进次之人。
而默相遣。
若使有一俗士。
煌煌轻肥。
足下必投袂而起。
何疾之称尔。
大丈夫当立天下。
何取辱于足下之门。
嗟乎李生。
斯过也矣。
且仆相造重足下。
足下非礼见辱。
予以深贫交数公。
咍仆不已。
足下知无所曰(疑)乖摄夜来计减。
请垂加食。
罔至毁性。
虽未执手。
惜亏前意。
谨封名纸。
以抒末分。
书用直叙。
拙而不文。
月日。
某再拜。
报弟兑书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六年春。我不利小宗伯
以初誓心不徒还。乃于京师穷居。
读书著文。无阙日时。
是年冬。复不利见小宗伯
呜呼。天难谌。
命难言。圣人且犹盘桓。
我安得如料而决志哉。但坚节不去。
躁机不来。兢兢而强。
勉勉而为耳。于时顾逆旅而无聊。
图俟时而尚遐。发能迁之虑。
缄莫知之嗟。乃以其明年司分之月。
乘罢驴出长安。西游一二诸侯。
求实于囊。往复千里。
投身甚难。殊不知西陲数州。
界在虏关。土塞门民犷。
荣战陋儒。我见其将。
遗我缦胡。我见其士。
赋我从军。向之之谋暨感激心。
卒无所开。祗忽一念。
我家如在长安。或遇适戌而宿。
随登陴而望。有东方之人。
老在塞下者。为我言用兵之勤。
及五十年。每岁孟秋
边风便寒。达于坚冰。
武夫操戈。僵不得煦。
兵顤戮。寇罔于常。
方言。会候人举烽。
我茫然谓戎来。遂夜驰归。
长安穷处。萧条犹初。
乃开而居。乃出而书。
上不敢偶。下不敢专。
鄙苟得之名。谢姑息之交。
愚与介并。直与谄违。
是用人不合余。余不合人。
故身有负俗之议。文多自我之非。
然斯者略不损明。其犹荆民不誉宋王
臧仓之疑孟轲。及我而三。
奚足屑哉。然特苦旦暮之供。
出处之虞也。而幸有一仆赁之童。
纯义而诚。服事祇勤。
佣蓄以给余。为隶以奉余。
久而不求直。殆而不施劳。
盘飧之廉。汗马之庸。
不能过焉。古者孔子门人。
皆曰上贤。及在阨穷。
有愠见者。吾老君亦有从者徐甲
老君去官。亦求去。
夫孔老之道。于我也则小大较然。
其门人从者之操。则何远斯童哉。
吁。我尝独歌而悲。
客有造曰。子之穷达。
在时与人。我曰。
不在时。乃在人。
不在人。乃在斯童。
何者。仲尼适周。
鲁君乃与一乘车两马一竖子。自周而还。
其道益明。则圣人经为。
亦用其资。独作恒人乎。
今我所以能于京师保穷居。读书著文。
无废日时者。乃斯童之力也。
非我之能也。非亲交骨肉之力也。
成我洪名。阶我青云有日矣。
汝知之乎。汝我季也。
我空言哉。吾违养以来不忘归。
归而无名。为亲之羞。
困而行之。穷苦日寻。
俛而自安。穷则可也。
流亲之羞。归不可也。
念二途日夜腐心。浑元循环。
三岁一朝。油然而思。
众恨长短。居人游人相属之忧。
宁同时哉。行至八月。
天地凄凉。叶下西郊。
我在空房。晨起吟咏。
阒乎无人。夜卧不寐。
寒漏自长。意可覆也。
难可缕陈。我书不稀。
汝书亦新。异日两至。
同慰一身。岂不旨哉。
年不甚幼。近学何书。
拟举明经。为复有文。
明经世传。不可堕也。
文贵天成。不可彊高也。
二事并良。苟一可立。
汝择处焉。无乃不修。
系书黄耳。依依有遗。
千万孝弟。其兄云云。
帖经日上侍郎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月日。乡贡进士李观
长跪荐书侍郎座右。侍郎知小子也。
侍郎方扬清上流。方委照下风。
夫上流之清有源。下风之行无还。
借之于人事也。有察之者昭昭。
有昧之者元元。乃古人曰。
离娄视千里。盲不见咫尺。
得非然哉。用是越偫子之行。
荐数字之书。排得丧之怀。
登万一之途。侍郎其或不见邪。
其或悦也。得不言之而后退。
言之而后进。安可空空而为乎。
昨者奉试明水新柳诗。平生也。
实非甚尚。是日也。
颇亦极思。侍郎果不以媸夺妍。
不以瑕废瑜。获邀福于一时。
小子不虚也。而以帖经为本。
求以过差去留。去冬十首之文。
不谋于侍郎矣。岂一赋一诗足云乎哉。
十首之文。去冬之所献也。
有安边书汉祖斩白蛇剑赞报弟书邠宁庆三州飨军记谒文宣王文大夫种项籍碑请修太学书吊韩弇没胡中文等作。上不罔古。
下不附今。直以意到为辞。
辞讫成章。中最逐情者。
有报弟书一篇。不知侍郎尝览之耶。
未尝览之耶。尝窃览侍郎顷年诗一篇。
言才者许以不一。端文者许以所长。
则虽班固司马迁相如。未闻若话言。
侍郎雅评。掩于三贤矣。
今日以所到之文。谋于侍郎
不以帖经疑侍郎也。且昔圣人曰。
后世罪我者以春秋。知我者亦以春秋。
夫圣人祖述。宪章文武。
然犹以春秋为言者何也。盖以谊有所不加。
道有所不拘。夫文人读春秋。
求旨归。实忝为文。
不敢越。及来应举。
知有此事。意希知音。
遇以特知。而有司多守文相沿。
今遇侍郎。其特知乎。
侍郎曰。帖经为本。
本实在才。才不由经。
文自谬矣。由经之才。
文自见矣。本于是在。
不在帖是。或亦所司以是寘人。
不然其耻耳。今也实在洛。
日击指挥占往来。以侍郎为文犀。
侍郎作灵龟。中之通者不闻遗训。
兆之灵者不闻宿夜。顾不复帖。
闻洛乞今。先意知微。
则两至之虑。一意是恤。
幸甚幸甚。再拜。
膳部员外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文之难言也久矣。是使为文者纷纶。
无人察其否臧焉。雷同相从。
随声是非。遂令怨咨之音作。
苟且之道开。荆璆无价。
珷玞有辉。仰惟执事
坐而相之。得不然乎。
当今朝廷洪雅尚文。以文化人。
四方翕然。听命于有司。
有司于是乃以词赋琐能而轨度之。声称丛闻而搴撷之。
谬矣哉。失在兹乎。
原夫先作之立轨度者。惧常才之不及也。
非罪其过也。抑亦有良材茂器。
或所不识也。博声称者。
有司之至公也。亦至私也。
且声称之始。十九党与。
己乃惑之。识不自胜。
袭私载公。是至私也。
设有一人。乘语未终。
而难曰。轨度以考其能。
违之者子何病。声称所以寻其实也。
无之者子何病。则曰俞哉。
非愿去轨度。塞声称。
二者诚仕进之向也。盖欲有司之留视于轨度之外者。
绥听于声称之遗者。勿以人之好恶。
夺已之精理也。何者。
虑良冶之巧。无消冰之术。
镆铘之锐。无补履之用。
而因投弃。为代所笑耳。
是说也。得不近之哉。
实所未言于人。常用叩之执事耳。
观长于江湖之乡。学于仁义之书。
微有志义。仍近直方。
不苟与人。亟于自求。
从学两年。屑屑焉人未之闻。
名未之成。进取无嘉谟。
环向多穷愁。视形如陋。
视文如愚。愤之用劳。
罔之攸安。欲如之何。
执事文章之储。文词之师。
扶微削讹。可以厚名。
殚鉴垂哀。可以辨文。
观也于焉捧卷如归。言莫卒微。
不知悚兢。观再拜。
陆相公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观小人也。
伏思不肖之身。
出自大贤门下。
其为幸也。
不敢忘也。
今者东还拜亲。
即不得以起居执事者。
将何以申大贤小人邈矣之间。
乃致其慺慺恋恋之心也。
于是乃屏穷处之中。
集常念之言。
修辞谒之书。
其一所以发扬狂愚。
昭宣缉熙。
其二所以遇知托分。
原始要终。
胡敢空言滥说。
以讟左右哉。
传曰。
言身之文也。
在乎身。
非言不见也。
言为善。
召应蔑有远近也。
伏惟内之。
观于相国
门人也。
相国于观。
师道也。
门人得请于师道。
师道得训于门人。
古之典也。
仲尼门人七十子之徒。
皎皎如也。
申申如也。
观诚至愚。
不能庸敏。
然颇常思古今治乱。
邦家大体。
生民之难。
君臣之际。
以为意也。
岂徒焦气力。
劳形神。
润饰言辞以自贤。
相国昔以章句知之耳。
今固亦章句待之耳。
繇是越石父不言。
齐相曷繇加命。
韩信不言。
滕公曷繇奇之哉。
伏惟念之也。
伏惟内之也。
观幼养于亲。
长敬于家。
非良朋善友寖明寖昌之道也。
然天之与识。
盖忝文翰。
先王之书。
其见有图功植节。
周旋忠毅谊死生患难之间。
或翱翔倜傥。
瑰名烈行不变者。
则甘心愿之。
其馀深旨微文。
则万未知一。
家贫无以自成。
性颛不乐他能。
灼如也。
不得已乃拜亲而来。
无一金之资。
五尺之童。
莫与合者。
飘无处所。
郁乎而怀。
浩乎而思。
是亦多为风闻所讪。
不闻雷同所称。
时之来也。
而获遇相公之权衡文场。
博哉其度。
坚哉其口。
不以誉就。
不以毁摇。
既事之时。
亦尽一时之良矣。
而观特为推择。
起离暧昧。
居置昭晰。
翕乎下流。
以干时而思也。
无异起白骨。
出黄泉之惠。
不纯大也。
此所以言其幸也。
不敢忘也。
及其罢也。
即思归还。
供养庭闱。
俯仰淹留。
复以逾时。
乃应选科。
不自计量。
幸去衣褐为吏。
于公益用感遇之无穷也。
而贵益重。
贱益轻。
故无易由言也。
莫开说也。
比者数与其得造左右。
温颜而愉。
匪及论议。
意者以其驽庸不足言也。
是日以念之。
月以思之。
时以疑之。
不自已也。
当其进时。
既不以言。
而以言者。
所谓干议也。
当其退时。
既不以问。
而以问者。
所谓犯贵也。
不惧二者之为尤。
上无一言之可谈。
如此则下之思虑塞矣。
上之闻见褊矣。
观于左右悠矣。
古者有询于刍荛。
有不耻下问。
经垂厥文。
不亦懿乎。
今者将有所陈。
几赞谋猷。
先陈为容。
傥蒙降鉴。
观惶怖幸甚幸甚。
观闻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人本是。
故能若天之时。
迪地之利。
辑人之和。
以平天下。
以育偫生。
以禋祀天地宗庙之神。
夫言通天下之志者。
即生民庶物。
哀乐零茂。
无非知也。
夫言成天下之务者。
功作云为。
开利除害。
无非务也。
夫言不疾而速者。
君之号令也。
夫言不行而至者。
君之德泽也。
苟德泽加。
号令信。
利开而害除。
民悦而物遂。
则天下有几欲至矣。
安得不曰神乎。
不曰几乎。
不曰深乎。
然是者。
曷由臻也。
诚在理运遭明主。
明主遭贤臣。
贤臣举善人而官之乃能。
相国既遭明时。
既辅睿主。
持政庙堂。
当仁天下。
则用何而相圣人之道。
用何而成天下之务。
伏欲闻其言而颂其实也。
噫夫。
宰相之官。
阴阳之炉冶。
天下之枢辖。
贤人作者之器用也。
非守常人之所宜坐也。
故不可序进而久升也。
董仲舒虽未久。
不害为辅佐。
繇是相国立身以来。
不二十年。
践乎诸生
兴乎三公
鼓动天化。
钩深含灵。
茂实葳蕤。
荣声洋溢。
烝民之诗曰。
天监有周。
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
仲山甫
天子有命。
仲山甫将之。
猗欤。
实谓相国之谓欤。
相国何以承之哉。
切惟三年于兹。
天下亦无大不治。
民亦无大不安。
阴阳亦无大不和。
而议者窃不能云。
曾不讨其本而思其中。
斯皆好言鄙夫。
且人君内设公卿士大夫。
理内也。
外建方岳侯伯。
理外也。
内外之官。
各得其理。
今议者则不然。
睹职之乖。
则曰宰相
闻一郡之灾。
则曰宰相
听一民之咨。
则曰宰相
苟如此而求。
仲虺巫咸
不能无过也。
然议虽非。
不可不察也。
天下之人。
理难求也。
执事但求人之要。
而不求天下之理。
则非也。
夫天下之人。
不可尽胜。
执事者耳目之至也。
当在用人而理也。
用人而乱也。
故昔汉用张敞召信臣文翁
则理也。
用东广川
则乱也。
然则有刺史案其治乱。
随而陟降。
三代已还。
有考绩之典。
今则阙然无取。
州郡者或连岁而来。
逾纪而去。
恶不加劝。
害民者滋深。
利民者不立。
和气为仁。
沴气为灾。
人伤忧苦。
则和气不兴。
沴气升至。
亏损阴阳。
结积水旱。
牧守非人之故所生也。
一人不修。
一境罹灾。
十人不修。
十境罹灾。
修者寡。
不修者众。
则沴气多。
和气寡。
凡天下几十境而不溥耶。
近者天下往往水灾。
是其效也。
今或不能率复三代与汉旧典。
何不选举公良
分郡按察。
邦伯牧长。
责其亲临。
及其风俗。
以劝以惩。
汉朝每策举髦俊贤良之士。
吏事通儒书。
问以治乱。
求以灾祥。
处之民上。
试之臧否。
国家旷之。
殆殊急贤。
吁。
黔首之上。
必有欺吏。
白屋之间。
必有纯人。
不用务奚以成。
天下之人。
必共而安之。
天下之务。
必共而成之。
任有怍职。
是谓不朗。
忌而不求。
是谓害贤。
宰相职也。
在明二端。
昨者卢贾二公。
同升台鼎。
天下谓贤相公荐贤。
莫不欣欣。
伟乎
暨乎十臣。
且出自门下。
永怀欢谣。
惶怖幸甚幸甚。
窃惟前后相府。
多相继踵。
遗要道。
罔思经纶。
前化萧何
后法曹参
多误也。
天下之败。
则缘是乎。
又汉有何武薛宣为相。
时讥其烦碎无大体。
不称贤公。
申屠嘉传曰。
死后。
皆以列侯继踵。
龊龊廉谨为丞相
备员而不能明发功名。
宣帝时
上日亲万机。
考覈名实。
而魏邴之徒。
总众职以称上心。
陈平高祖曰。
宰相者。
上佐天子燮理阴阳。
镇抚四夷。
内亲附百姓。
使公卿大夫各任其职。
前史载之。
必谓是相国常所留意邪。
视今人君循理。
有类汉宣
相公亦宜举魏邴之长。
班固曰。
高祖开基。
为冠。
孝宣中兴。
魏邴有声。
是时黜陟有序。
公卿称位。
礼让乐行。
观乐览汉宣之代。
二贤之制。
故以言于执事者。
窃惟朝廷用人。
大若未尽之。
艰虞以来。
百司不纲。
事或流末。
官备职虚。
多不厉已。
有能倍于官。
有用寡于职。
有亟见于除。
有久不得迁。
夫用不及职则职废。
官减于能则能怨。
亟除长躁竞。
久不迁者伤偏颇。
陈侯使卿大夫各任其职。
或不然也。
或闻天后故事。
百官去位。
展转相举。
稽伏用人。
莫有苟知。
逮开元际。
多有贤良。
皆曩之遗举。
今虽无老成人
尚有典刑。
庶可法也。
可期理安。
或有谓相国曰。
时之无人也。
此甚不可听也。
诚用之未当。
令骥捕鼠。
由得也。
以剑补履。
则无由剋也。
责燕雀以六翮之用。
则何由致也。
用之当用。
物且靡遗。
况天下之士。
行道甚难也。
逢时不易也。
行道甚难也。
而天下之士不以此时遇相国
相国不以此时得天下之士。
则千秋不可复期。
嘉会不可再来。
盛德不可久持。
故昔人曰。
未遇伯乐
则千载无一骥。
明其士无时而特达也。
犹马无时无千里者也。
甚可思也。
伏惟勿忽之也。
虽然。
大略在官人。
其次偃兵。
语曰。
天下安。
注意于相。
今四海八方。
注意于相国之时。
故不敢复以兵问大君子也。
小生伏辞。
无加拜跪。
今则无端陈利说害。
相国之明。
曷不至也。
天下之能。
曷不毕也。
以为狂愚。
厥惟阙也。
以为庶几。
厥惟详也。
有以容德。
乃斯之谓也。
感恋于门。
出涕屏营。
观惶越再拜。
贾仆射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四
江东一布衣耳。
客游长安五年
以文艺求容。
而无特达之操。
籍甚之名。
固不当以干王侯大人。
言天下之事也。
然窃闻閤下光大含宏。
博采兼览。
隤然渊乎。
焯烁今古。
言仁义则天下莫不宗之。
道权谋则天下莫不先之。
若礼智忠信温良易简之德。
天下莫不称焉。
诚哉閤下生人之杰者也。
若閤下忧国忘家安人君。
宏道遗物。
与时不争。
则天下一人而已。
诚哉閤下戴盛名负盛德者也。
然閤下于藩之事。
则既闻之矣。
来朝之事。
则如何哉。
陈何利宜。
以补天下。
进何计谋。
以光朝廷。
閤下此来。
其有意乎。
不然。
何人望之不浅也。
今天下不为不安矣。
朝廷不为不盛矣。
君臣不为不和矣。
运命不为不乐矣。
是知将谏者难其说。
将计者难其词。
自非方伯元侯三公纯仁硕德之臣。
从容对扬。
终朝移时。
则何能发其深虑。
规其长图于人君哉。
今天下所务所劳所费者。
在边在兵在食也。
为忧也。
为患也。
弗可弗虑。
思之于危。
则无所及巳。
知谋始固终。
斯为时也。
且夫守边。
要在乎兵。
所以养兵。
要在乎财。
所以生财。
要在乎民。
所以养民。
要在乎政。
然则政为民之命。
民为财之资。
则财为兵之府。
兵为边之守。
其相藉如此之大也。
其可忽邪。
閤下之至以来。
亦常与人君语及此乎。
不可不思也。
何者。
以閤下方镇大臣。
入觐于王。
上下勤望。
思有所助也。
今则罔闻。
即以已乎。
伏惟閤下虑之。
且今军食重务。
安危至道。
君臣计谋。
天下性命。
惟居大官大禄之臣所得共之也。
閤下岂不谋哉。
夫贫贱固陋之士。
尚日夜齐咨。
思有所计。
则閤下去就。
岂容易哉。
今厎宁东方。
属在閤下。
朝廷去就。
则已明矣。
伏惟閤下必有所计而后已也。
孰敢不幸。
观方欲进谒旌麾。
申露心款。
厥路无由。
日惧未察。
辄先以短书。
藉以为便。
若有可嘉。
庶垂引遇。
企踵穷居。
伏俟还命。
梁补阙孟郊崔宏礼书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四
观辞违盛德。
旷阻拜跪。
自始及今。
三改其时。
方寸之心。
戴慕何穷。
但以久寓之身。
无所取资。
故或丏于北。
或游于南。
秋夏逍遥。
途极还东。
业不增旧。
文不加新。
将往拜见。
愧无所容。
终乃因循。
惧日至疏。
执事方擅名于时。
出入两宫。
上悦对问。
外内公卿无疑议。
无间言。
斯乃前汉贾谊王褒之徒弗及也。
岂复能思观之在天下窃窃哉。
然观尝以未成名前。
高见揄扬。
远迩之人。
以观为执事门生。
然作公门
当人此言。
岂曰易乎。
岂曰荡乎。
诚敢望耶。
诚不敢望耶。
然每思念士有胜己者。
而上荐之执事
以恃知德之深也。
常用为心。
今有孟郊者。
崔宏礼者。
俱在举场。
静而无徒。
各以累举。
可嗟甚焉。
孟之诗。
五言高处。
在古无二。
其有平处。
下顾两谢
崔之文。
鸿健宏深。
度中文质。
言之他时。
必得老成。
言之今日。
粲然出伦。
执事导之辈流。
于观日深矣。
故得言。
今辄以二子之文布之下风。
执事岂以为党乎。
盖良匠之明。
有所无由而见者。
二子之美。
有所无从而求者。
盖以慕举尔所知遗其友之言。
慕之多。
以至不量力也。
孟子之文奇。
其行贞。
崔子为文。
如适所陈。
为行则磊落不常。
俱非苟取是之人也。
特惟哲匠执而匠之。
引而涂之。
未若观之愚也。
尝望处分维摩诘赞。
初若不安。
应命乃迟。
方今励精。
上或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