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题(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上登临游幸,未尝为乐,或瞠目独语。左右莫敢进问,因赋此诗。) 中唐 · 文宗皇帝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辇路生春(一作秋)草,上林花发时(一作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上巳日赐裴度(裴度拜中书令,以疾未任朝谢。上巳曲江赐宴,群臣赋诗,帝遣中使赐度诗,仍赐御札曰:“朕诗集中要有卿倡和诗,故令示此,卿疾未差,可异日进来。”御札及门而度薨。) 中唐 · 文宗皇帝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引用典故:丘祷
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
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
上元日二首 其一 中唐 · 文宗皇帝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上元高会集群仙,心斋何事欲祈年。
丹诚傥彻玉帝座,且共吾人庆大田。
其二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蓂生三五叶初齐,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
暮春喜雨诗(开成元年三月,观内人赛雨赋。) 中唐 · 文宗皇帝
押支韵
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
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
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
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
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
题程修己竹障(修己,冀州人,学周昉画。尝画竹障于文思殿,帝赐以诗,朝士皆奉诏继和。) 中唐 · 文宗皇帝
押词韵第六部
良工运精思,巧极似有神。
临窗忽睹繁阴合,再盼真假殊未分(后二句一作“临窗时乍睹,繁阴合再明。”)。
夏日联句(开成三年夏日,与学士联句。时五学士属和,帝独谓柳公权词清意足。) 中唐 · 文宗皇帝
押阳韵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帝)。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华严四祖清凉国师像赞 中唐 · 文宗皇帝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五
朕观法界,旷阒无垠。
应缘成事,允用虚根。
清凉国师,体象启门。
奄有法界,我祖聿尊。
教融海岳,恩廓乾坤。
首相二疏,拔擢幽昏。
閒气斯来,拱承佛日。
四海光凝,九州庆溢。
敞今仙门,夺古贤席。
大手名曹,横经请益。
仍师巨休,保余遐历。
爰抒颖毫,式扬茂实。
真空罔尽,机就而驾。
白月虚秋,清风适夏。
妙有不迁,缘息而化。
邈尔羽仪,焕乎精舍。
诛刘克明等教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大行皇帝聪断英明。临下以法。方将致理。以一区夏。而妖凶构祸。矫宣遗言。不询群臣。专断神器。恃近而迫众。倚兵而取威。谓天地可欺。神明可罔。既而奸谋发泄。凶党彰闻。寡人义重君臣。毒甚手足。拊膺号惋誓清凶徒。果有义烈。副此诚志。遂以宰相定议。乃亲率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心腹近臣及诸职事官。并左右神策六军使兼诸军使及飞龙将士等。搜摘伏匿。大擒诸妖。或血刃当辜。或赴井自毙。其刘克明田务澄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并正刑书。罔有漏逸。欢呼震地。抃快闻天。此皆宗社威灵。文武协力。剪荡凶寇。克有成算。岂伊菲薄。敢贪天功。想于群公多士。中外藩岳。皆累朝勋绩。先圣宠任。致兹刷愤。哀庆当同。大行皇帝正柩于太极殿前。率依光陵故事。有司条上。务尽诚信。其冢宰司空平章事裴度当摄。立功将士。节级各有优赏。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授韦处厚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搆大厦者。实先梁栋之材。济巨川者。必资舟楫之用。朕越自藩邸。膺期大统。夙夜震兢。若蹈泉谷。况齐氓思乂。艰步甫宁。上奉山陵。七月之期。内伫吁谟。庶政之始。匡我眇末。置之极枢。将恢兴运之功。俾协具瞻之望。博阅名实。获兹忠贤。实帝赉予。其谁与让。正议大夫行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韦处厚。体道为徒。见义能勇。居易以行古。至和而不流。冰霜挺松柏之姿。贞白秉圭璋之德。文挥风雅。学该儒元。器洽而保之以谦。识明而用之以晦。选自经艺。侍于穆宗。擢司密命。实赞先帝。壹彼直操。彰其远猷。临危励难夺之诚。推忠备宏益之道。属者变生宫掖。谋俟经纶。首参厎定之功。载竭忠贞之效。雪愤横涕。披肝贡词。约我以禹汤罪己之勤。博我以古今致理之要。听必感动。悉其条陈。洪纤靡差。梦卜斯协。必能式是中外。启兹雍熙。俾予冲人。克遂垂拱。是用擢升鼎铉。式亮帝图。庶无愧于知人。且用光于斯道。于戏。前哲有言。良臣惟圣。处殷忧举众之任。荷济理沃心之期。注四方倾听之勤。在百度维新之际。无怠于诲。无废于身。无旷于登庸。无忽于询事。慎尔初守。固其持平。协庙廷卿士之和衷。复贞观开元之令政。用乂乃辟。罔非在中。崇易久大之规。茂庶富阜康之绩。勿替明戒时惟永图。汝往钦哉。无忝我命。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赐如故。
加王播尚书左仆射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宰相之任。所以抚镇国家。出纳王命。弼亮刑政。燮理阴阳。为一人之股肱。注四方之耳目。仆射之职。在于参赞万务。统率六官。师长百寮。总临台寺。冠中朝之硕望。为多士之具瞻。其有久司利权。累分阃寄。位重邦教。任隆台阶。爰因入觐之荣。再赐登庸之命。俾升鼎铉。用辍旌旄。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田观察处置临海监牧等使兼诸道盐铁转运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太原县开国男食邑七百户王播。知识精深。机神敏达。长才适于通燮。雅量得于宽明。亟登将坛。仍佩相印。休声早振于全蜀。成绩近著于维扬。山泽之货无遗。输转之资相继。用佐经费。克彰忠劳。朕获守宗祧。君临亿兆。尚赖匡救。厎于辑宁。于戏。尔有嘉谟。我求懿德。将期纳诲。以及交修。冀霖两之濡。能普施于四海。舟楫之利。无专美于一方。宠以端揆之荣。仍兹榷筦之重。往践乃位。汝其钦哉。可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散官勋封如故。
授崔宏礼天平军节度使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门下。节制师戎。考察风俗。诚藩方之倚任。实朝廷之注意。至于拔。常所重难。况齐鲁分疆。河朔接境。过寇虞而固封守。宣德教而按州部。付之专柄。思得全才。是用辍近辅之循良。抚东平之凋瘵。式孚成命。所为至公。正议大夫崔宏礼。文学发身。扩之以襟度。忠信为主。辅之以诚明。累分郡符。亦揔戎镇。理行第一。奏课连最。来必畏晚。去常见思。挹长者之声光。得大臣之体要。属乐陵未靖。戎事方殷。上宰忧劳。旧恙缠迫。念兹易置。期在惠安。当使恩威并行。刚柔适用。率之以义。则无不化。齐之以礼。则罔不服。恢武略以经务。清吏职而约法。必有馀地。以康吾人。大将鼓旗。诸侯弓矢。文昌显秩。宪府雄班。参以命之。宠兹俞往。承我休德。勿替前修。可检校户部尚书使持节郓州诸军事兼郓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观察处置使。散官勋如故。
授路随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绥辑万邦。实资乎元首。弼成庶绩。允属于股肱。将以导宣化源。崇固理本。立我皇极。赞于时邕。故任贤著于禹谟。纳诲彰于说命。眷求懿德。斯惟佥谐。中散大夫守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上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路随。性禀中庸。气含大雅。身无择行。学不为人。敏识周通。宏才恢博。挺然仁者之勇。蔚为君子之儒。祗事穆宗。侍经内殿。敷尧舜之大典。畅周孔之遗风。雅言玉音。奥义冰释。润色王度。发挥圣聪。出入禁闼。践履华贯。位弥高而惟谨。任愈重而滋恭。逮及先朝。复参密命。雍容侍从。早巳赋于甘泉。左右便蕃。未尝言及温树。周旋九载。始终一心。直道匪躬。谠言盈耳。每访谟猷之指。用陈裨益之诚。出不忘于诡辞。退必闻于削稿。器可经国。忠能致君。迹其公正之方。用升毗倚之任。于戏。干戈未息。尔其宏智用以静寇攘。役戍尚勤。尔其宣柔服以怀戎狄。均国赋以安阜百姓。振朝纲以综覈群才。退无后言。动必虑善。贞尔百度。弼予一人。宠以峻阶。委之极务。往践厥位。时乃之休。可正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勋赐如故。
授李宗闵同平章事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王者祗顺天道。统理人极。茂育品类。燮调阴阳。必在旁求服肱。宣翼机务。朕嗣守宝位。于今四年。属沧景搆奸。河朔未静。兵甲屡衅。蒸黎匪宁。纳隍在予。辍食兴叹。今苗顽既革。华夏思安。爰登台臣。弼我元化。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襄武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赐紫金鱼袋李宗闵。立德秉彝。履道居业。文行可以经邦国。忠正可以动神祇。周知燮通。识达今古。自望高多士。名重四朝。奉丝纶于掖垣。平铨综于省闼。公直有裕。清贞自持。固可以相导雍熙。光膺梦卜。以匡台德。用济巨川。宜升枢轴之尊。俾叶钧衡之政。于戏。知臣匪易。求贤惟劳。膺三台之崇。赞万机之重。启沃之义。注于予衷。尔其举正去邪。以清百辟。提纲举法。以肃群司。政勤心。以安兆姓。推诚忠恕。以靖四方。严制度以宏典常。信赏罚以旌淑慝。有犯无隐。进思弼违。服兹宠光。尚致予理。敬戒休命。无替嘉猷。可守本官同中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散官勋封如故。
封皇子永为鲁王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朕恭承宝位。钦若璿衡。兢业戒怀。惧忝洪搆。今皇嗣诞秀。既流庆于天枝。白茅启封。宜分王于土宇。用崇大典。式固丕图。长男永。植性端庄。禀灵聪哲。神气挺于岐嶷。和粹精于仪形。姿范蔼然。是用嘉慰。将奉闻诗之教。冀彰乐善之风。俾洽宠恩。允膺锡命。庶表祥于麟趾。爰建社于龟蒙。敬哉戒哉。无忝我列圣之休德。可封鲁王。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授牛僧孺兵部尚书平章事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昔汉宣帝用邴魏以成中兴之业。我元宗任姚宋以致开元之理。其术无他。得贤而巳。朕猥居大宝。首涉五年。宵旰靡遑。忧勤至切。将倚任于国柄。宜登进于人杰。俾其复运枢极。载清化源。断自朕怀。允膺佥属。武昌军节度鄂岳蕲安黄申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鄂州诸军事鄂州刺史上柱国奇章郡开国公牛僧孺。气含元精。体包大雅。识用夷密。襟灵沈粹。穷圣贤旨奥之学。铺邦国经纬之文。蔚为名臣。秀出群萃。长庆御历。登贤济人。廊庙有光。臣工得职。代天协理。时乃之休。先朝与能。出兼征镇。氓俗丕燮。师旅大和。宣力事君。时乃之绩。朕饱闻器业。虚伫风仪。会曹参之促装。喜韩侯之来觐。便殿延对。前席与言。通古今理乱之源。知教化损益之务。其应如响。不知所然。是宜卿长夏官。平章大政。康济四海。毗予一人。于戏。君不能自为尧舜。必待其臣以致之。臣不能自为伊皋。必待其君而任之。致则期于尽忠。任固在于耸善。然后上下交泰。君臣相须。尔其使百官得其人。万事得其序。邪正之路必判。清浊之流必分。金坚一心。扼制群类。无重否德。予皆仰成。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封如故。
赠李绛司徒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朝有正人。时称令德。入参庙算。出总师干。方当宠任之臣。横罹不幸之酷。殄瘁兴叹。搢绅所同。故山南西道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兴元尹御史大夫上柱国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李绛。神授聪明。天赋清直。抱仁义以希前哲。立标准以程后来。抑扬时情。坐致台辅。佐我烈祖。格于皇天。仗钺宣风。联居乐土。乘轩鸣玉。尝极清班。先声而物议皆归。不约而群情自许。汉中名部。俾遂便安。而变起不图。祸生无兆。歼良之恸。闻计增伤。是极哀荣。用优典礼。三公正秩。品数甚崇。式表异恩。以摅沈痛。可赠司徒。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赙布帛三千段。米粟二百石。
授宋申锡行尚书右丞平章事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出纳大命。宰司元化。调四气以统和天人。贞百度以镇安夷夏。必资髦杰。用委钧衡。朕嗣守丕图。思宏至理。万物之重。属于台臣。仄席勤求。冀裨不逮。况素效久彰于密勿。精才巳得于询谟。擢自内庭。授以衮职。爰立左右。斯为得人。朝议郎守尚书右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宋申锡。岳降全德。天资正性。处约居厚。蹈中秉彝。文每掇其精华。学必探其元赜。夙播休问。拔乎群伦。自选入周行。参我内署。奉职恭肃。率心坦夷。蕴冲用以究国经。铺训词以润王度。密赞弥久。宏益滋多。朕累因暇日。召于别殿。访以大政。观其立诚。而胸襟洞开。肝膈无隐。识精词直。实契虚求。固可以掖持化权。参决理本。是用升于鼎铉。付以枢机。繇仙闱总辖之司。当宰辅具瞻之地。熙此庶绩。弼予一人。于戏。元首以司牧万方。股肱以协赞皇极。上推公以驭下。臣竭忠以戴君。际会交感。而臻大化。历视前古。何莫繇斯。予方率是道以临兆人。尔宜悉乃心以成一德。敬戒厥位。永孚于休。可正议大夫行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勋赐如故。
降漳王凑为巢县公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王者教先立爱。义不遗亲。岂于同气之中。可致异词之閒。如或慎修不至。诖误有闻。搆为厉阶。犯我邦纪。未加殛窜。尚屈彝章。漳王凑。手足之亲。盘石是固。居崇宠秩。列在戚藩。顷多克顺之心。亦有尚贤之志。而满盈生患。败覆自图。奸凶会同。谋议滋及。污我皇化。彰于中外。初骇予衷。载惊群听。尚以未具狱词。犹资审慎。建侯之命。姑务从宽。于戏。朕嗣守宗祧。敷宏至教。自家之训未立。掩义之私敢忘。是用降封。有丑朝典。凡百多士。宜谅朕怀。可降封巢县开国公。
贬宋申锡太子右庶子制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君臣之道。义切初终。股肱之良。任存正直。苟涉邪枉。自紊宪章。既亏恪慎之心。难委弼谐之任。正议大夫行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宋申锡学习儒门。职参翰苑。备我顾问。洽兹宠光。谓其启沃竭忠。擢登鼎铉。而乃践修不慎。自厎愆尤。知臣之规。俾予增愧。欲遏奸回之路。宜先惩劝之源。岂可犹秉枢机。仍司考辖。罢居台席。列位龙楼。诚谓宽恩。用全至体。朕以事状之閒。虑其冤滥。鞫验之际。须务详明。当伫得情。以申后命。可行太子右庶子。散官勋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