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与彭簿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六
熊湘水绿,方为异乡异客之游;
鸾枳风清,喜有同年同官之好。
相值甚巧,先施过隆。
恭惟某官毓秀孝子之门,蜚英诗人之社。
谁不登第,鲜有书黄甲于弱冠之年;
等是荣亲,争似舞蓝袍于重闱之下。
膏粱及身而愿学,衣钵对面以相传。
合便策足于要津,胡为低头于矮屋?
必以素官,大所居宅。
洞庭岳麓之清奇,正需吟咏;
茶灶印床之闲雅,可养经纶。
当路必刮目而器之,锋车不旋踵而至矣。
某虽在团所,略识英标,未握臂以论心,久望风而引领。
幸甚先登堂而拜名父,继而又倒屣以接英游。
依于之日犹长,益者之友可托。
州县徒劳耳,俱未免俯仰于人;
富贵何有哉,要相期远大之业。
与林簿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六
入幕几日,方嗟混雁鹜之行;
有乡同年,来此栖凤鸾之翼。
九牧之来,仍是其一;
四司之契,好有其三。
巧哉相逢,愧甚先辱。
恭惟某官襟怀荦荦不俗,翰墨字字有香。
天山三箭之歌,笑谈得隽;
燕岭一枝,陆续相传。
灯火收功之甚优,膏粱祝身而愿学。
既换鼻则当在正郎之选,何低头而又居矮屋之中?
洞庭岳麓之清奇,正需吟咏;
而茶灶印床之闲雅,可养经纶。
当路必刮目而器之,锋车不旋踵而至矣。
某虽在集所,略识英标,未握臂以论心,久溯风而引领。
比过江西,访之友,知于门下,为瓜葛之亲。
此来龟篆之方交,已喜车音之至止。
州县徒劳耳,俱未免俯仰于人;
富贵何有哉,要相期远大之业。
赵侍郎送自著易说语孟洪范老子书解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七、《翰苑新书》续集卷四○
老子杖青藜,方策勋于群籍;
孺子拜黄石,乃受教于一编
幸见人间未见之书,如得天下难得之宝,斯文增气,后学有师。
恭惟某官一代宗工,三朝寿隽。
出处名节,朱虚侯卫社稷之忠;
游戏文词,太白老鸣国家之盛。
身握陪京之管钥,秩崇广内之图书。
每于凝香森戟之间,不废滴露研朱之乐
神机一泄,六丁曾下于雾中;
人爻已通,三画并吞于天上。
谓羲、文、孔子无二道,合京、费、王弼为一人。
训《易》而以神明,发千百馀年之关键;
得意而忘言象,付六十四卦于筌蹄。
既精研六籍之原,乃大放群书之作。
于《洪范》则首及君臣之正分,于《中庸》则先明忠恕之同源,浑融一贯于胸中,脱略诸家于纸上。
读《论语》知赵中令,愿致太平;
谈《孟子》异王荆公,耻规近利。
造好学力行之地位,下精义入神之工夫。
上而续伊洛之正传,下亦窥柱史之众妙。
夫子言文性道,又得而闻;
元帅阅礼乐诗书,于今亲见。
著述尤多于丁部,敷陈上达于乙观。
吟六艺之文,披百氏之编,大儒事业;
举三代之隆,建万世之策,宰相规模。
某猥以謏闻,恭承大惠,非桂树联芳于二陆,而莲池志美于季方
钜册高文,进彻细旃之上;
牙签缥帙,何缘到圭窦之中。
精神昏耗于吏尘,使心目开明于理窟。
既获多闻,而又多见,未识异人,先得异书。
心爱《太玄》,莫预弟子侯芭之列;
手编文籍,愿书门人李汉之名。
谢赵漕启1224年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父生师教之身,仆不轻于所托;
德进言扬之选,公何取而见收?
既不常亲炙于朝夕之间,又不能借助于左右之誉,惠出非望,始闻犹疑。
乃以剪拂之过情,竟谓强毅而有立,玩诵至此,感慨久之。
直道而行,寡与世合,中人以上,好与己同。
郑公良臣,尚恨义方有太直之操;
曲江贤相,且嫌挺之负过劲之名。
如某其人,何足比数?
昔尝吐危言而对策,以讦见排;
今复持直道以事人,似狂未醒。
斗升之禄,粗奉甘旨;
方寸之地,可质神明。
位卑而言高,才疏而意广。
圆为卿方为皂,岂不知流俗之皆然;
直如弦曲如钩,亦各随中心之所好。
涖官虽久,无志可行。
居常咄咄书空,见者往往下石。
大夫之唯而舍之谔,谁或助之;
一齐人之傅而楚之咻,嘻其甚矣。
敢谓囊锥之末露,亦蒙银管之特书。
向非大量过人,如王文正之待寇平仲
盛德容物,若娄师德之于狄梁公,则将不免于见尤,何况敢望为知己!
兹盖伏遇某官名节皦如霜日,气义薄于云天。
将解佩以还朝,犹焚香而荐士。
悬镜于此,媸妍凡阅几人;
落笔之馀,精神在末一点。
此举庶几公道,高风可激懦夫。
于养痾之际得之,其起废之功大矣。
茂宏之羸疾,犹幸耳坚;
淮南之仙丹,顿欣骨换。
寒谷暖生于吹律,亲庭喜至于加餐。
某敢不勉所饬修,加之涵养?
所不背师门之训,惟励初心;
愿言开宾阁之时,无忘今日。
相期者远,槩见乎辞。
林监仓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二二
宸扆出纶,帅藩司庾
见者谓名卿之子,肯此盘旋?
今而后仓氏之官,不为卑冗,罪迟展庆,倒置先施。
恭惟某官胄子英游,清时伟望。
呼吸三山之秀气,发为词源;
崔嵬双阙之家声,不断书种。
讲闻素官之谱,佩服教忠之言。
翩然斜飞,来此小试。
盖乘田有职,虽素王犹屑为之;
而治粟名官,以国士亦尝亲此。
偶司出纳,可养经纶。
况当疆埸之多虞,正倚积贮以为命。
自今红腐,必无年饥用不足之忧;
不日绿绨,趣奉岁入谷几何之对。
有如某者,见谓斐然。
仰破屋以哦诗,呕肝不悔;
俯大廷而对策,空臆尽言。
决科输鼎甲之三筹,入幕乏锥囊之一颖。
比于江西,访芳兰之友;
谓于门下,为瓜葛之亲。
略相先后以之官,或可牵连而托契。
岂惟暇日,共观邺侯三万轴之藏;
祗恐匪朝,已预文子七十家之荐。
投帅辩谤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七
微官幕府,忽罹市虎之谗;
大字通衢,至有苍鹰之戒。
自反无慊,旁观谓何?
窃以下僚之事长官也至难,小人之陷君子也常易。
惨惨劬劳,燕燕居息,敢谓不均;
皓皓易污,皦皦难全,动而得谤。
莫能加之以赃污之迹,则必诬之以苛刻之名,肆为诪张,阴结宠眷。
大夫之唯而周舍之谔,寡与固宜;
一齐人之傅而众楚之咻,相攻太甚。
伏念某癖惟信古,样不入时。
为饥所苦而来,稍足亦甘于隐。
员为卿方为皂,岂不知流俗之皆然;
直如弦曲如钩,亦各随中心之所好。
谓欲尽忠于所事,何忍相率以为欺。
苟有知未尝弗言,欲通壅蔽;
未见信以为谤己,自取疏疑。
遂令狐媚者旁观,乃以蝇营而加污。
高明过听,约束严攽。
然某粤自莅官,粗思及物。
嫉奸吏以浸渔而舞法,时行直舍之笞;
悯穷民以衣食而遭刑,量减公庭之杖。
倡优下贱,抵宪不赦;
书史典谒,请间不行。
大则争于阶除,小则笔于简牍。
睚眦之怨交结,肤受之愬果深,有如墙壁之文,甚如市朝之挞。
群憸窃笑,善类惊心,固不止为一人言,非所以令众庶见。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尚何颜而坐曹;
如左右曰可则杀之,宁有殒而无辱。
仰惟某官以四方霖雨,为一道福星。
雅志平反,喜动慈闱之笑粲;
卑躬吐握,许通属吏之款私。
顾此謏儒,待以我辈。
书门板以旌孙戊之直谏,是能容之;
枣枝而谓斛律之淫刑,岂得已者?
每于议政之暇,诲以有味之言。
谓心贵和平,毋若昌黎之好胜;
谓吏师法令,宜佩元城之良规。
某敬以服膺,力求救过,愿以十目所视者,不待浃日而敛之。
中人以下皆恶林宗,方立危疑之地;
国士之遇既有智伯,冀全终始之知。
此情不孚,有去而已。
抚属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一
紫枢之府,早聆兰砌之芬芳;
碧油之幢,晚窃莲池之馀润。
先办赫蹄而告至,将收缟带以乞交。
恭惟某官天分本高,学力又到。
丰标如玉,英精夺婺女之辉;
咳唾皆珠,文采对天孙之巧。
维时幕府,为国重臣。
安石之荐谢玄,才能是举;
吕相之知夷简,公辅相期。
不应露颖之初,屑辱司征之寄。
方礼乐诗书之帅,妙简乃僚;
谓风流蕴藉之贤,宜寘之幕。
排纷剸剧而刃不顿,飞书走檄而笔不停,宜台府之赏音,羡家庭之有谱。
筦库七十家之荐,日即留中;
扶摇九万里之抟,风斯在下。
某居今以屈,嗜古而穷。
黄甲同年,半是云霄之隽武;
青灯共夜,依然山泽之臞儒。
百忧熏心,一贫到骨。
葵丘之瓜已熟,虽喜及期;
辇路之可攀,自惭寡援。
所幸缔年盟之末,必不靳忠告之言。
专衽有期,喜遂一斑之睹;
含毫莫断,愿求三昧之传。
郑给事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四、《启隽类函》卷八○
诺仕京畿,为碧油幢之下吏;
主盟寒畯,有青琐闼之正人。
昔荐墨之未乾,今师门之孔迩,仓皇告至,俯伏投诚。
窃以贵贱之分固殊,气味之投亦寡。
君乘车,我戴笠,命实不犹;
子鼓瑟,王好竽,物难苟合。
悠悠古道,汩汩颓波,或已隔面于紫陌之春,谁肯动心于绨袍之旧?
焉有如夕郎之贵显,尚犹记暮子之姓名
同心皆四海之人,独思眷顾;
十年无一枝之信,不责疏狂。
吹嘘已送于上天,植立且期于异日。
岁云暮矣,讶瓜戍之来迟;
予日望之,见乡人而辄问。
俯念梁园之后志,曲为材馆之先容。
如许殷勤,实难胜
伏念某晚窃一第,继罹百忧,头颅如许而心自怜,髀肉已消而名未立。
岂不汲汲于仕,胡为迟迟而行?
盖回思捧檄之时,哺乌望绝;
况未有应门之嗣,舐犊情钟。
加以聚粮之难,重以负薪之疾。
何其久也,止或尼之。
驽马颇困于修程,今方税驾;
去燕来寻于旧垒,好为捲帘。
兹盖伏遇某官古大臣之盛心,新天子之旧学。
黄扉丹地,凛杜公封驳之词;
广厦细旃,负范相温淳之气。
结知密勿,跬步登庸,乃力逊于轩墀,真大耐于官职。
久负儒者给事中之望,行展魁然真宰辅之才。
尊主庇民以存心,用关宗社;
荐贤报国必有后,庆衍子孙。
某是以不愿出于他门,惟亟投于大造。
一力成就,三生遭逢。
桃李无言,所望先华而后实;
松筠有节,誓当老壮以穷坚。
谢宣参政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二、《启隽类函》卷二三
丞弼地严,手握量才之尺度;
孤寒路狭,身归播物之陶钧。
惟大儒为吾党所宗,故孺子以是心而至。
辄陈梗概,上渎尊明。
窃以周公下白屋之礼衰,郑国歌《缁衣》之风废,凡怀才而抱艺,皆无地以托身。
考汉史于元朔地节之间,曰儒相则孙弘、魏相而已。
仲舒不用,而用张汤之酷吏;
望之不荐,而荐龚德之乐工。
西都两百年,非无材能;
执政二三人,莫为宗主。
小不自爱,则甘心田鼢之客;
大而无耻,则俛首石显之门。
使善类至于失身,亦当国不能无责。
惟我本朝之诸老,有古王佐之盛心。
文穆取人材,多夹袋之所蓄;
元献待寒士,至樽酒以相欢。
祁公用则所举必世名流,司马出则其徒有行道志。
或荐能于选调,或引类于经筵
盖祖宗擢台辅于儒科,协心共济;
故人物皆国家之伟器,同气相求。
每三叹于前芳,幸一逢于今日。
恭惟某官学到圣处,气涵天和。
尔雅文章,瑞麟掣黄金之钥;
伦魁声望,威凤仪白玉之声。
通经博古以为高,尊主庇民而自任。
始者銮坡给札之对,后来琐闼批敕之词。
鲠论危言,凛凛主张于国是;
忠肝义胆,昭昭对越于天心。
旋陟政涂,预参宏议。
高著眼力,审时观变之虑深;
竖起脊梁,扶颠持危之责重。
翊太阳而东出,领众星而北朝
宁王宝龟,列圣在天而相佑;
我家柱石,重臣悉力以维持。
方将启沃上心,缉熙帝学,收召端人正士,恢张美化宏纲,于《小毖》求助之时,为《车攻》复古之计。
此勋既集,无官可酬。
罔俾前朝,专美鱼头之参政
将繇亚相,径跻鸱尾之三公
伏念某殖学代耕,卖文为活。
顷奉昕庭之对,空臆尽言;
不知书生之疏,转喉触讳。
甘输三筹而不悔,仅窃一命以进身。
漫游莲池,苟奉菽水。
岂无膏沐,耻为妾妇之容;
才奉旨甘,遽夺阿弥之养。
春秋之窀穸已毕,霜露之怵惕犹新。
杜曲之田无以给桑麻,河汾之庐不足庇风雨。
乃勉趍于京辇,本拟注于铨曹。
以阙少员多,需次如河清之俟;
而家贫累重,阖门有辙涸之虞。
不量力而乞浆,敢希荣于吐哺。
虽素于左右,初无介绍;
然见之方册,不昧平生。
傥以气类而相怜,庶乎枯槁之立振。
驽才无取,将何裨一代之经纶;
骏骨先收,亦足励四方之寒畯。
薛枢密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三
密地严,手握量才之尺度;
孤寒路狭,身归播物之陶钧。
况当龙兴虎啸之初,辄动虫鸣螽跃之想,敬陈梗概,上渎尊明。
窃惟右府本兵之权,实分宰相荐贤之责。
天圣晏元献,如元祐之范忠宣
维时二圣之临朝,图任元枢而共政。
晏待寒士,至樽酒以尽欢;
范储人才,如橐艾而理病。
琦、仲淹首蒙汲引,轼、汝砺俱入荐闻,后皆为数世名臣,此可见二公相业。
每读国史而窃叹,不谓明时之亲逢。
恭惟某官四海宗工,两朝元老。
魁磊英奇之气,可塞堪舆;
嬉戏怒骂之文,皆入金石。
自为州县小官之日,已有经理当世之心。
不缘介绍以立朝,直以精忠而许国。
剸裁邦用,耻为管、晏浅近之功;
恢拓中原,出于王、谢经营之表。
每当事机之有肯綮,处以谈笑而无留难。
先朝决意大用之,近比如公一人耳。
高著眼力,察时观变之虑深;
竖起脊梁,扶颠持危之任重。
斡斗枢而北运,扶日毂以东升。
汉无百参,其于时事以何缺;
宋得一薛,庶几王所之有人。
方将启沃上心,缉熙帝学,收召端人正士,恢张美化宏纲,于《小毖》求助之时,为《车攻》复古之计。
此勋既集,何官可酬?
首揆尚虚,伫正面之位;
修名不朽,留为汗竹之传。
伏念某殖学代耕,卖文为活。
顷奉昕庭之对,空臆尽言;
不知书生之疏,转喉触讳。
甘输三筹而不悔,仅窃一命以进身。
漫游莲池,苟奉菽水。
岂无膏沐,耻为妾妇之容;
才奉旨甘,遽夺阿弥之养。
春秋之窀穸已毕,霜露之怵惕犹新,杜曲之田无以给桑麻,河汾之庐不足庇风雨。
乃勉趋于京辇,本拟注于铨曹。
以阙少员多,需次如河清之俟;
而家贫累重,阖门有辙涸之虞。
不量力而乞浆,敢希荣于吐哺。
谋之心口而有祷,愿以气类而相怜。
倘留夹袋之荣,当露锥囊之颖。
自知甚审,将何裨一代之经纶;
借励其馀,亦足勉四方之寒畯。
谢制置制干不就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三六
精舍聚徒,方远需于瓜戍;
制垣有命,将收置于李蹊
得此于常人不足多,受知于名世何其幸!
敬裁尺楮,往白前茅。
伏念某朴不合时,癖惟嗜古。
初入绿水芙蓉之幕,实在芳洲杜若之乡。
不知其他,惟忠所事。
惨惨劬劳,燕燕休息,敢叹不均;
皓皓易污,皦皦难全,幸能免谤。
奈遭家之不造,遽衔恤以来归。
不能誓墓而保宿心,竟复入京而干微禄。
系匏已久,食檗良甘。
黄甲同年,半已乘风云之会;
青灯共夜,依然为山泽之臞。
敢谓元戎,特贻嘉命,将罗而寘之幕,使锥之露于囊。
谁为高明之期,有此特达之眷?
兹盖伏遇某官出处之节皦如日,忠孝之诚通于天。
方在妙年,已负远略。
宁皇拔于常调,付以边城;
嗣圣赏其隽功,升之帅阃。
护风霜者十载,凛冰雪之寸心,居无一念之忘君,入具八珍而将母。
属残敌釜鱼之假息,而强藩槛虎之犹哮。
义不顾身,风鹤助谢玄之捷;
士皆用命,江淮知万福之名。
犹不忘寸长片善之搜罗,盖将兆登明选公之事业,致令么么,亦玷品题。
某窃谓人岂不自知,才各有所限,吟诗固不能却贼,作檄亦未必愈头。
弱不胜衣,而岂解驱驰;
暗不睹墙,而莫知机变。
况自上求下,虽君子之盛心;
而以身许人,亦小夫之难事。
张文昌所以有节妇之叹,陈后山所以有薄命之吟。
非敢以双明珠而见还,惟别于一瓣香而致敬。
欲望察其由衷之恳,寝其飞辟之书,力赐保全,少宽诃谴。
公修程未艾,四方皆愿于攀鳞;
仆来日犹多,万里尚期于附骥。
郑给事应诏荐贤能才识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启隽类函》卷八○、《南宋文范》卷三○
乡校会文,不作华途之梦;
禁林荐士,俄飞青剡之章。
谁为之地以使然,殆若自天而下者。
感深言浅,施重报轻。
伏念某读书不多,合世又寡,初入绿水芙蓉之幕,实在芳洲杜若之乡。
每持直道以事人,不敢苟禄而为养。
岂无膏沐,耻为妾妇之容;
才奉旨甘,遽夺阿弥之养。
殷忧熏灼,壮志萧条,居尝誓墓而出苦辞,竟复入京而干微禄。
戍瓜尚远,食檗良甘,乃开门而授徒,姑卖文而为活。
青衫素发,消磨十载之光阴;
黄卷短檠,感慨千年之治乱。
世道隘甚,人物眇然。
父生师教之身,为士者鲜知自爱;
德进言扬之举,在上者多及其私。
遂安分以固穷,忍徇人而失己!
敢谓朝廷之法从,犹念山泽之臞儒,饰敝帚千金,韵哑钟于六律。
谓生涯杯水,假之廉介有守之名;
而习气草茅,加以直亮敢为之誉。
不特借品题之一字,又将期植立于异时。
义合则靡待介绍之求,力量大则实异他人之荐。
古之所谓知己,讵不其然;
士而苟有烈心,皆思自奋。
兹盖伏遇某官学到圣处,气涵天和。
在韦布之时而有志庙堂,为场屋之文而可刊金石。
自搴芳于巍第,即策足于周行。
司马无求功名,迫而后起;
敏中大耐官职,即之若无。
新天子学而后臣,先皇帝留以遗我。
谈经旃厦,陈义格心;
载笔螭蚴,有文纬国。
升华青琐,跬步黄扉
竖起脊梁,自任天下之重;
高着眼力,博观人品之精。
致使么微,亦叨收录。
某敢不益鞭庸钝,自励操修?
若何报塞于恩私,惟有坚持于名节。
此心归向,湜辈安敢叛于师门;
不日登庸,案公决无书于政府
谢京尹举荐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三○、《启隽类函》卷八四
垂登政途,预闻大计;
回顾幕府,犹有遗贤。
乃函上于荐书,颇见骇于众听。
谓如某者,独何人斯?
样既背时,宦又无谱。
尽忠所事,妄希一雁之鸣;
直情而行,久犯群狙之怒。
才疏而意广,位卑而言高,徒恃方寸之无他,不枉尺寻以苟合。
直钩落落,分甘月满于空船;
翠袖怦怦,谁念天寒而倚
宁人不顾,耻己自媒。
此心常质之神明,一语不谋之妻子。
敢谓袁公箧椟之宝,尚叹未盈;
顾如王俭橡樟之材,忍令终弃。
不求而获,始闻为疑。
及观宠遇之过情,乃谓持论之不慑。
伏读至此,感叹久之。
昔尝以子大夫之对而见褒,兹又以老门生之名而并录。
裴度贤相,犹忌刘蕡之直言;
曲江名臣,且嫌挺之之苦劲。
执事屡优容于一介,其德量殆远过于二公。
兹盖伏遇某官昔大臣之盛心,新天子之良弼。
八年京兆,棠阴正浓;
一时门人,李蹊几满。
悬镜于此,妍丑凡阅几人;
落笔之馀,精神在末一点。
不必论非、聃之同传,姑自喜晏、范之全交。
某力尊所闻,自许不叛。
敢望先华而后实,惟当老壮以穷坚。
三十年读书,幸已入士林之目;
千百人执贽,不忘下白屋之心。
赵京尹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一五、《秘笈新书》卷七
羽仪卿寺,弹压帝城。
人望翕然,知尹京之有赵;
上心简在,果弄印以授尧。
辇毂肃清,绅緌交贺。
恭惟某官学精六典,名冠两科。
文章太白老之瑰奇,气节朱虚侯之耿介。
早登华贯,屡献皂囊,肘后有医国方,舌底出冰人语。
不能枉尺,为清要地而少留;
甘请一麾,指潇洒亭而径去。
上辅畿之最,入升台佐之华。
振领挈裘,纠正列曹之淑慝;
调胹肋鼎,习为宰相之经纶。
新天子居然器之,先宁皇留以遗我。
眷皇畿之千里,畀帅阃之十连。
少尹旧游,回首平分于风月;
神京新领,致身已逼于云霄。
行将慑雁鹜之玩而以威,绳狐鼠之奸而以法,宽一分之民力,散八郡之阳和。
箫鼓行春,驩迓碧油之元帅
钧衡虚左,伫看绿鬓之中书
伏念某浅学得皮,赤穷到骨。
初筮征行于湘水,聊尔栖身;
至今怅望于衡云,不堪回首。
十二载未书于三考,二千里来效于微官。
直道事人,安敢肆幕中之辩;
刚肠嫉吏,不能依纸尾之书。
幸曾出元枢之门墙,犹未入群憸之陷阱。
敢期机会,获事仁贤,受容受察之方新,一喜一惧之交集。
窃倾心于教诲,更借力于提撕。
莫为之先,傥少异众人之待;
当忠于主,其忍效妾妇之容?
权教谢京尹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三六、《启隽类函》卷八四
随郡幕府,愧无赞长之谋;
共二京庠,冒犯为师之戒。
十载李蹊之犹旧,一朝水之复春。
士论荣之,德念深矣。
王畿之学校,近天子之辟雍
爰自迩年,允为遴选,矧当大比,尤异常时。
英俊满门,皆愿卿大夫之劝驾;
师儒有阙,讵容妄男子之代庖。
如某者位置最卑,迂疏尤甚。
十一载未盈于两考,二千里来效于微官。
碧油幢下之多才,如鳞斯集;
白面书生之不武,乃虱其间
累月于兹,一筹莫画。
燕燕休息,岂不谓之素餐;
断断无他,正宜束之高阁。
独于朱墨应酬之暇,犹及丹铅校勘之功。
忽蒙金管之特书,俾即黉宫之代匮。
岂以遗簪之与堕履,曾出门墙;
故由浊渭而入清泾,独私造化。
嘉与吾党,获预斯文。
兔园活计之久疏,依然入梦;
鸮泮好音之见遗,应者同声。
静言思之,孰主张是?
兹盖伏遇某官经纶道大,康济功高。
七八年尹众大之都,几万户拜生全之德。
拯饥救溺,善推禹稷之盛心;
擿伏发奸,不用赵张之小智。
虚怀以接寮属,刮眼而念孤寒。
致使么微,屡经题品。
某敢不誓坚素履,用答洪知?
人之患在好为师,自知过分;
友既信乃可获上,益务尽心。
袁京尹1224年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五、《秘笈新书》卷七、《启隽类函》卷八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昕庭对策,滥陪玉笋之门生;
畿甸效官,复玷红莲幕府
三重翰墨,百拜帅签。
恭惟某官一代宗师,四朝硕德
挺身任重,六鳌背上之擎山;
定力镇浮,万马群中而驻足。
自仕京国,至位文昌,华途清要者几何,鞅辙周旋之殆遍。
赞筹台佐,异时相业之胚胎;
琢玉仙源,一代帝坟之润色。
容与功名之会,更阅理义之多。
远略济时,振起过江诸贤之弱;
精忠许国,对越在天列圣之灵。
尹正神京,荣跻版使。
东南之力竭矣,帑藏焦熬;
西北之事纷然,符移旁午。
戚婉贵臣之盘据,豪民巨姓之根连。
得地大而虽可回旋,去天近而尤难展布。
今之君子,悠悠画饼之空谈;
付以事机,往往蜡鞭之无用。
任国重寄,如公几人?
当纷纭澒洞之冲,每闲暇笑谈而办。
辇毂之下必先弹压,与列郡殊;
钱谷之问不至庙堂,有地官在。
如闻访落,欲即登庸。
刘沆天圣初,自尹而入为相;
张敞京兆最,继后者难其人。
屈壮猷旬月之间,积苍生霖雨之望。
世道隘甚,人物眇然。
首揆久虚,行看黄麻之宣布;
修名不朽,要垂汗竹之芬芳。
伏念某殖学代耕,卖文为活。
比奏槐枫之对,空臆尽言;
不知草茅之疏,转喉触讳。
向非借九鼎之力,当不止三筹之输。
副本既不上于中书,贱刺亦羞通于知己。
星沙之赞画,俄风木之衔忧。
年踰四十无闻,于颜有腼;
禄纵三千而弗及,此恨何穷。
人怜十载之栖迟,天畀一朝之遭际。
低头入幕,教条必惟命之恭;
触事面墙,宦学赖得师之益。
宽为程而督责,大出力以提撕,庶几遗簪堕履之微,或有大吕黄钟之重。
横宝在道,敢祈袁相国之知;
倒屣出门,自贺王仲宣之遇。
上陈漕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
奎阁升华,日畿将漕
调胹助鼎,久烦左右之分司
挽粟飞刍,最系东南之大计。
凝霜持节,喜雪兆祥,窃以京辅之建台,尤重转输之命使。
民力已竭,况更年饥用不足之馀;
边事方殷,谁识岁入谷几何之数。
急之则元元告瘁,缓之则往往愆期。
必有通儒,方堪计相
恭惟某官风采储英于婺女,文章分巧于天孙。
先正负宇宙之大名,经纶未了;
有子习家庭之宦谱,出处尤高。
自飞壮县之双凫,入缀明庭之群鹭。
不能枉尺直寻以苟合,径请高牙大纛以有行。
出守九华,就驰四牡。
双瞳察吏,精神镇压于山川;
一饭念民,德意周详于田里。
外民庸而奏课,入台佐以宣劳。
挈领狐裘,纠正列曹之淑慝;
依光凤沼,习为宰相之规模。
新天子居然器之,先皇帝留以遗我。
属神皋之择使,就宰掾以疏荣。
得地大虽可回旋,去天近而尤难展布。
今之君子,多为画饼之空谈;
付以事机,半是蜡鞭之无用。
任吾国之重寄,如执事者几人。
行将辔一揽而清浊自分,鞭不用而公私兼裕。
岁计既优于租,河润并及于京师
箫鼓行春,共喜福星之临照;
钧衡虚左,沛为霖雨之沾濡。
伏念某浅学得皮,赤穷到骨。
初筮经行于湘水,正欲娱亲;
至今怅望于白云,不堪回首。
十二载未书于三考,两千里来效于微官。
直道事人,安敢肆幕中之辩;
刚肠嫉吏,不能依纸尾之书。
台府本同体之戚休,而寮属如一家之子弟,教诲之以药其失,提挈之以玉于成。
是所望于尊明,庶少逃于瘝旷。
一台近水,馀波倘及于莲池;
小草出山,和气愿回于律。
史监税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二二
疏渥宸廷,司征畿甸。
毗陵地近,不妨时戏于䌽衣;
韦曲天低,尤便日亲于衮绣。
洁蠲告椟,尘彻贺床。
恭惟某官敏莫能追,秀无可拣。
名父之子名子之父,椿同芳;
难兄之弟难弟之兄,竞秀。
耻以膏粱而习贵,力于翰墨以策勋。
肯为筦库之官,来养经纶之业。
大农泉布之经费,系中国关市之常征。
豪家戚畹之互作梯媒,富吏猾商之相为囊橐,往往阔疏于巨橐,区区捆摭于细氓。
公定不然,方勇除于众弊;
民亦劳止,必能宽之一分。
力量大则志可行,名实孚则人自服。
多行好事,正在妙年。
仁者安仁,立使苍生之苏息;
相门出相,行看华辙之飞腾。
如某其人,见迂于世。
朅来入京兆之幕,了不入时样之妆。
援寡力微,满眼莫为之道地;
才疏气直,知心惟有于老天。
所幸名胜之可依,必出宦谱以忠告。
道同气合,何当陪暇日之游;
施早报迟,仅免作隔年之债。
黄监酒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二二
出纶天陛,董醴日畿。
碧油九鼎之重言,辟书甚宠;
良酝三升之可恋,官况最清。
展庆滞迟,先施倒置。
恭惟某官沉酣,糟粕庄骚。
毓秀九华,钟清淑中和之禀;
溯源双井,得风流蕴藉之深。
妙三昧于文章,露一班于政事。
家传清白,不随世味之咸酸;
宦业芬芳,剩得名流之脍炙。
惟神皋榷酤之利,关大农经赋之须。
逢鞠车口流涎,人皆图于倖得;
饮醇酎心自醉,帅独念于旧交。
厥选至荣,其言有味。
正可品圣清而贤浊,不妨笑人醉而我醒。
名下无虚人,暂乐清时之日月;
樽前有此客,行班紫汉之星辰。
某之迂疏,世所姗笑。
吟诗无用,生涯不直于一杯;
逐禄何求,亲养已辜于三釜
朅来宾幕,不入时妆。
所幸名胜之来,遂托寅恭之末。
既见君子则喜,敬在下风;
不与执事同心,有如白水
卢司户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七、《臞轩集》卷七、《臞轩先生四六》卷一
出綍宸庭,彯缨天府
玉川《春秋》之学,经世所关;
珠曹版籍之司,得儒为重。
辜迟展贺,倒置先施。
恭惟某官敏莫能追,秀无可拣。
襟怀浩乎湖海,师友萃其家庭。
经术精明,早已束三传于高阁
才名超卓,方将卧百尺之巍楼。
宦谱愈出而愈奇,学力随试而随效。
肯来帝里,少试民曹。
未甘俛首于簪裳,必欲策勋于朱墨。
宾兴充赋,馀子尽避于一头;
锁换登名,神人将易其隆鼻。
可大吾府,须看独班。
某之孤寒,世所姗笑。
书生强项,不堪受雁鹜之欺;
直气填膺,正恐犯蜂豺之谤。
满眼莫为之道地,知心惟有于老天。
幸甚纳交,何以教我?
既见君子则喜,敬在下风;
不与执事同心,有如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