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奉安灶神文 宋 · 王之道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相山集》卷二八
惟神位列七祀,载在礼经;
职主一家,传闻俗谚。
比缘革故,兹获鼎新
烹饪之初,敢不以告!
奉安之后,其或来宁。
和州含山县驱狼文 宋 · 王之道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相山集》卷二八、《南宋文范》卷六二
人君以斯民付之吏,譬犹上帝以斯人付之神,其责实相似。
民有病苦而吏不能救,亦犹人有祸患而神不能去,其罪实相等。
夫人君之爱民,与上帝之爱人不异也。
其视元元之灾害,不翅自我招之,自我受之也。
若吏不汝省,神不汝顾,以为时数实当然,而不闻于君、请于帝,使民人之情不能上达则已,若获上达,为吏与神者,其被谴宜何如哉?
和抱江负山,当宾客军旅往来之冲,而含山又为通道。
自强敌入寇,迨今八年,更戎马贼兵之变,无虑数十次,所至荆棘,爨无盛烟。
幸而未血斧锧者,又以龁草茹木为命。
今豺狼成群,白昼入市,与饥羸格斗,力不胜则恣残噬如驱群羊。
而向之龁草茹木者,且复有畏涂之戒,往往束手啼饥,坐以待尽。
奉天子命,牧养小民,使民至此,吏亦安所逃罪?
神以功在国,德在民,实受命于天,作庇此方。
正使吏不以声于帝,而帝不以咎于神,为神之职,当如何耶?
宋均九江守,初境多暴虎,槛阱所不能制,下车自责,去槛阱而虎为之渡江。
太守赵公贤且仁,不减宋均,其不以长刀大剑、强弓劲弩有事于狼,而遣属吏县官有请于神,盖与宋均之去槛阱不谋而同。
官吏诚不德,有以致之,冀神力请于帝,俾殃及于厥身,勿使百姓无辜同此滥罚。
不然,神为不职,某当闻之州,俾含山之民毁像撤庙,以为神羞。
神其听之,毋爽!
谴疟鬼文 宋 · 王之道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相山集》卷二八
岁在甲寅夏五月病疟,踰十日良已,而儿女辈自是多苦此疾,至丙辰夏而不能去,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呻吟无虚日。
毒之以万金之药,炙之以三年之艾,驱之以《首楞严》之秘咒,谴之以孙思邈之灵符,终莫见其毫发之效。
予因以为兹诚星官历翁所谓厄会者,置不复问,姑使之调节其饥饱,顺适其燥湿,以俟其愈。
秋七月,为孽益甚,自少以至长,由内以及外,一日而卧床者八人。
家人环视,医者拱手,莫知所措,如是者凡两浃。
八月丙午,予来自轩车,越三日己酉
夜梦群盗在予家,矛戟森然,结束行李,其状若将去者。
中有一人,姿表极伟,伺群盗之间,密谓予曰:「吾侪奉扰久矣,今当去。
然尚有欲抵公之隙者,诘朝恐一来,公其避之。
是行也,丐公九月九日于轩车山头祀我数日,而病者相继愈」。
九月初吉,予复苦寒热,危与死邻,因念梦中语曰:「兹殆所谓要之者耶」。
三发而止。
夫祠有辞之意,彼请辞也,我不可以不送。
今日重九,谨以卮酒彘肩,登轩车而送之。
我非太公,乃苦十盗。
鬻浆天凉,谁为此耗?
我非韩愈,复苦五穷。
转喉触讳,往往造攻。
莫酷如寇,两陷其间。
莫冤如狱,證璧成环。
三年于兹,为病所毒。
热兮火燎,寒兮冰沃。
甚至儿女,下逮妾御,朝呻暮吟,守而不去。
今汝请辞,良慰我心。
酬此一杯,载骤骎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