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地官尚书704年11月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伏奉制旨。
以臣为地官尚书。无涯之恩。
忽降霄极。非据之惕。
坐惊魂宇。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少无奇志。长乏异能。
短步非疾于骅骝。翾飞自同于燕雀。
逢圣神之再造。属天地之兼容。
郑璞齐竽。窃混声价。
秦冠汉绶。叨践名级。
鸳池之清切。陟鸾渚之便蕃。
出入五台。周旋三阁。
行膺负玺之任。遂服专车之宠。
万机损益。蔽于庸陋之心。
百揆谟猷。滞于膏肓之疾。
爰发皇揆。特留宸眷。
假优闲之秩。虽入杏坛
参翊亮之谋。尚和鼎。
徒延舟楫之举。竟微股肱之效。
挈瓶之智。患在于空虚。
瞰室之灾。惧深于盈满。
方陈骸骨之情。遽云霄之命。
负乘之责。前谤未除。
忝越之讥。后恩仍及。
还振蜉蝣之羽。欲参龙凤之行。
赤绂妨贤。物知不可。
素食得位。臣亦胡颜。
况八座枢机。五曹要剧。
上仪七星之象。旁理万邦之教。
自非元凯之明允忠肃。陈韩之敦朴淳深。
将何以釐正版图。扰安邦国。
臣之浅狭。诚则贪叨。
朝有典章。敢叨(疑)非望。
伏乞回乾坤之曲泽。收雨露之殊私。
广访吁谟。详求棫朴。
更引食场之彦。俾临均土之司。
则受任得才。无愆振鹭之美。
官方有序。不失贯鱼之次。
无任惭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
臣所让人。别状封进。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欧阳通夏官尚书690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通言。伏奉恩制。
以臣为夏官尚书。非常之恩。
忽萃庸朽。顾匪服而增腼。
奉如丝而自失。臣中谢
臣闻思皇多士。必求于俊乂
惟帝念功。不寄于庸保。
臣识量凡浅。志业空废。
乏刀笔之吏能。无俎豆之经术。
徒以积劳为忝。久宦成资。
承日月之末光。沾雨露之宏贷。
丈二之组。每惭于假窃。
尺一之制。更奖于庸微。
俛仰惭惶。屏营反侧。
夫以天台峻密。帝猷殷旷。
端揆隆于八座。枢衡总于万机。
非夫贤才。孰能综理。
况周官司马。有甲兵之职。
汉服珥貂。兼喉舌之任。
历观前载。此选尤难。
安可以樗栎散才。瓶筲小器。
比德陈剑。差踪
岂无惭于谬宠。实有惧于妨官。
今圣历惟新。王化资始。
天工其代。帝难所急。
伏愿特寝过恩。旁求实用。
塞多幸之路。开至公之道。
则巨鳞纵壑。朝有得贤之颂。
惟鹈在梁。臣无滥官之责。
无任惭惧之至。谨诣朝阙奉表陈请以闻。
杨执柔夏官尚书69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执柔言。
伏奉恩制。
以臣为夏官尚书
光宠载临。
震悸交集。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学无所成。
志不及远。
徒以凭托霄汉。
南阳之近亲。
感会风云。
西京之外戚。
遂得叨恩藉幸。
服冕乘轩。
将燕雀而同化。
共鸾凤而并翼。
自升荣轩闼。
接武卿士
徒参河海之象。
竟乏涓尘之效。
窃位妨贤。
自甘屏黜。
循涯揣分。
敢希超奖。
而圣造不赀。
天波累洽。
仍降非常之泽。
更申踰等之命。
岂非连芳八座。
上比七星。
固亦分职五曹。
专司九法。
昔虞登百揆。
命喉舌之官。
晋庶僚。
崇元凯之秩。
自时厥后。
此选尤难。
自非宿望通才。
高贤旧德。
何以别邦国之大典。
膺腹心之重寄。
臣尸忝无成。
实彰于既往。
朽劣不逮。
难冀于将来。
虽输报有心。
而勉励无术。
宁敢自安时谤。
屡玷国猷。
陛下综理机衡。
搜择才俊。
而至公之道。
未广于翘薪。
则哲之明。
近谬于庸菲。
恐人物解体。
衣冠失望。
伏乞暂回冲鉴。
俯绝过恩。
更宏尚德之举。
不失能官之授。
则济济庶寮。
自有悦于多士。
区区庸鄙。
傥无讥于人。
不任惭惧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谨言。
欧阳通让司礼卿第二表69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通言。臣受恩怖惧。
巳荐款诚。而还旨绸缪。
未垂矜亮。俯仰跼蹐。
心魂震荡。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学艺双缺。心迹两
顾常接言友朋。而信未盈缶。
陈力官守。而智罕挈瓶。
徒以沐道康衢。餐和休历。
四方无事。逢圣后之垂衣。
百度已贞。得庸夫之高枕。
幸承宽大。遂安忝窃。
本将荣利求达。不以廉隅自修。
厚禄尊官。雅是所溺。
陈辞抗疏。岂敢为高。
诚以理苟未安。义则不可。
何者。器有剂限。
物有局量。当其才则事或能济。
踰其分则力所不堪。是以枯木朽株。
栋梁之任。謏闻曲学。
不为廊庙之资。臣妨贤自久。
窃位非今。然自承乏具寮。
叨荣散职。虽云尸忝。
未甚隳废。至于典司邦礼。
出纳王言。徒饬躬而自强。
终绝膑而无力。汝作霖雨
既非庸妄所堪。臣为股肱。
必致阴阳之失。亏名损实。
匪顾身疵。蠹政伤风。
将辱朝鉴。诚为贪冒。
岂敢自安。伏愿回日月之明。
收云霄之泽。察臣由衷之请。
矜臣知止之分。则周庙之器。
无惧于盈满。曹人之衣。
或免于讥刺。无任惭惧屏营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以闻。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为武重规让司礼卿表689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重规言。伏奉今月十五日制书。
加臣中大夫兼司礼卿。宠命光临。
心灵陨越。臣重规中谢
臣闻量能而官。往圣垂范。
无德而禄。昔贤有诫。
陛下施物之平。不私毫发。
知人之鉴。独谬庸虚。
但礼秩之职。历选所难。
苟非得贤。于何求化。
西京置一十二列。首贯金吾
东汉有三十九人。多迁玉铉。
妙择时望。将以洽神祇。
博采列侯。所谓重宗庙。
桓荣之经学。始展今恩。
孙通之礼仪。方膺此命。
在臣无取。远谢古人。
将何以载元冕之七旒。驱素车之十乘。
臣之慊慊。非欲自保其身。
臣之慺慺。深虑上尘于国。
伏乞圣恩容纳。皇泽沾濡。
深惟得人。傍授能者。
天官无旷。庶绩其凝。
谨封所让人状如前。不任惭惧屏营之至。
崔神基司宾卿表69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神基言。伏奉恩制。
以臣为司宾卿。涣曲临。
奖饰踰分。蓬心回荡。
冰炭交集。臣神基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才实凡庸。志无远大。
徒以命偶时来。餐和饮泽。
累叨恩遇。浸成荣显。
遂得出拥朱轩。入陪紫盖。
被服圭组。周旋阶闼。
自谬司六尚。承乏九宾。
星琯骤移。尘露无纪。
每怀忌满之诫。实负旷官之责。
宁可以更奉殊徽。重叨非据。
当象河之显列。处惟月之崇班
陛下刻象雕金。焚山榜道。
维驹在咏。异人并出。
无容使芳蕙为萏(疑)康瓠成宝。
伏乞天哲。改择人望。
则尚德之举。无累于翘薪。
匪服之讥。不尘于列棘。
无任惭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宗楚客让营缮大监第三表700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
臣叨承睿泽。
冒陈愚恳。
而九重再达。
三舍不回。
鞠躬惭惶。
莫知启处。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自惟寡薄。
何阶荣遇。
徒以山林旧籍。
有感圣慈。
葭莩末戚。
特延宸奖。
遂得升朝列位。
服冕乘轩。
平视公卿。
奄同七贵。
坐登霄汉。
非因六翮。
自兼司喉舌。
副掌枢衡。
百姓不亲。
徒承在宽之训。
万机都旷。
终替责成之举。
期获戾于妨官。
敢邀荣于赐秩。
甘露时雨。
不遗于溥汎。
尊官厚禄。
更集于庸虚。
仍令入总巨卿
出毗藩牧。
顾匪材于樗栎。
空愧梓人。
方假职于襜帷。
多惭竹使。
夫以渚宫作镇。
旁兼水陆。
营室致功。
上仪星象。
自非马延年之勤苦。
羊叔子之恩惠。
何以抚兹千里。
按彼百工。
陛下义不断恩。
遂忘濯龙之诫。
微臣宠深增惧。
敢冒濡鹈之讥。
况今天地开元。
圣神改物。
四方拭目而观化。
九流褰裳而愿仕。
而则哲之鉴。
未奖于翘薪。
至公之心。
近谬于凡菲。
将恐开亲昵之多幸。
失衣冠之雅望。
小人浅见。
偶识自量。
匹夫虽微。
敢守难夺。
伏乞俯停过谬。
更择良能。
则出门同人。
更释于宗之吝。
侧席思彦。
不乏登坛之宝。
无任惭惧之至。
谨重诣朝堂奉表以闻。
谨言。
为王遗恕让殿中少监698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遗恕言。伏奉恩制。
以臣为殿中少监。奉命荒越。
不知启处。臣某中谢
臣行忤神祇。身积衅咎。
偷延苫。自甘陨越。
陛下忘其尪陋。牵以絷维。
仰号上昊。俯蹐下土。
精诚无感。三舍不回。
志节莫修。九泉未即。
遂复肃膺紫绂。权就墨缞。
俛首官寺。腼颜朝序。
自摄职天台。惭要之目。
徙秩京辇。乏仁明之政。
铨管无滞。多谢昔贤。
枹鼓不鸣。实愧前烈。
空尸厚禄。坐积时谤。
不谓天光下济。圣慈曲览。
重延殊奖。更超显位。
六尚之严凝。望九重之清切。
怀恩揆拙。既惧且惭。
但臣下弃情礼。上亏荅效。
孝不足称。忠无可纪。
永惟家国。实负君亲。
将何以安其尸忝。暴之视听。
伏乞暂回冲恋。少察恳诚。
不亏圣朝之鉴。无重愚臣之罪。
则涵育有方。官序无替。
无任哀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为第十舅让殿中监兼仗内闲厩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臣某言。
伏奉恩制。
以臣为殿中监检校仗内诸闲厩。
逾涯之恩。
忽降霄极。
非据之惕。
坐惊魂宇。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本乏才艺。
素无操植。
徒因绪业。
获齿簪裾。
属两曜重光。
三灵再造。
登山捧日
始会于风云
涉海窥天。
遂攀于星汉。
位非德进。
荣以恩升。
出捧鸾镳。
骖玉舆之式道。
入陪凤扆。
预金门之通籍。
扈清切之严卫。
接绸缪之宴私。
邱山之恩。
徒谢成贷。
丝发之效。
竟知无补。
加以兼乌窃幸。
假凤连栖。
兄弟分侍于阃闱。
甥舅齐迹于枢秘。
光荣被于九族。
宠遇倾于百寮。
是以常诫满盈。
亟惭尸素。
叔宝之遇武子
虽愿输忠。
正礼之对公山。
惟忧旷职。
常思高明之瞰室。
无惧平路之倾辀。
岂谓天道不赀。
圣慈逾厚。
仍降非常之泽。
重纡加等之命。
妨贤受任。
多惭于鸳鹭之偫。
匪服叨荣。
实愧于蜉蝣之羽。
窃惟先王慎择。
不进于凡庸。
明主虚求。
务延于才俊。
伏乞傍罗杞梓。
更询棫朴。
必取九能秀杰。
方为御府之臣。
无使五技轻姿。
谬处七闲之任。
自然六尚增价。
七驺无忝。
纳于百揆。
终无废事之讥。
宾于四门。
必有得人之颂。
无任惭惧屏营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陈谢以闻。
谨言。
麟台少监698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言。伏奉制书。
以臣为麟台少监。依旧兼修国史
仍知凤阁舍人制阁事。仰戴私恩。
退揆愚陋。手足知舞。
心魂载惕。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一经莫守。五技不成。
宫墙易窥。俎豆无术。
阳和布德。枯朽同荣。
雷霆发音。闭蛰俱起。
用叨时幸。遂历清阶。
含香握兰。惟尘于两凫之署。
切问近对。匪服于双鸾之沼。
西垣载笔。五字非工。
东观属词。两班难嗣。
空抱支离之疾。坐招尸素之讥。
惟此挈瓶。有同画饼。
岂足以比肩良史。参领秘文。
犹陪二子之行。尚忝四郎之末。
网罗帝籍。既伫英才。
出纳王言。宁容妄处。
陛下搜贤择善。责实循名。
程才毕入于准绳。适用不差于轮桷。
伏愿特回鉴揆。俯察愚蒙。
深惟帝难。妙人才。
则尚德之举。宁谬于鸳池。
妨贤之谈。不起于麟阁。
无任忝窃惭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
臣所让人。别状封进。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言。
成均祭酒700年闰7月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言。伏奉恩制。
以臣为成均祭酒。对扬鸿休。
揣摩褊量。奖饰踰分。
周惶增惕。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才不应务。命实偶时。
非亲非贤。奉帷幄之侍。
无艺无术。备盐梅之臣。
金门而上玉堂。步鸳阁而游鸾沼。
抱支离之沈涸。旷密勿之繁机。
六翮不任。但惭于腹背。
四支巳顿。空请于骸体。
分辞荣于琐闼。仍藉宠于环林。
顾非席上之珍。敢辱淹中之赏。
东序蚁学。称为教化之宫。
西胶虎门。实应文章之宿。
之制度。谈商之损益。
方期遗典坠业。有可发明。
岂伊曲学謏闻。所堪尸忝。
伏望俯停庸瘵。改命耆儒。
则授几肆筵。还知入庙之礼。
褒衣博带。不濡在梁之翼。
无任忝窃惭惶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让以闻。
臣所让人。具如别状。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言。
内史再让成均祭酒704年6月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言。
伏奉今月二十四日制书。
除臣成均祭酒同凤阁鸾台三品
馀并如故。
列星皦日。
曲垂鉴揆。
膏雨油云。
傍洒渥泽。
承命如失。
负恩不胜。
中谢
臣本诸生
阶缘常调。
幼趋诗礼。
才学修身。
长习文章。
罕能经国。
徒以淹年旷日。
积勤累劳。
无翼而偶摩霄。
不材而参构厦。
往逢人乏。
天听。
预闻政事。
莫近主益。
寻而犬马私疾。
颇至虚羸。
蝼蚁残生。
俯蒙含育。
矜其不逮。
备以闲司。
臣获从容。
稍似强健。
复属皇慈不巳。
圣奖弥勤。
始接貂蝉。
更追龙凤。
机务填委。
昏情战兢。
风劳雾气。
晓迫宵煎。
因此疲羸。
虑成废旷。
所以每求清闲。
辄事陈乞。
窃望优游散辈。
沐浴淳源。
岂晤大造弗遗。
殊荣累及。
玷代天之列。
蹑教冑之行。
祭酒之荣。
有道之选。
往年巳知不可。
今者何宜重游。
伏乞特寝严汗。
改命长才。
非敢欲逃身责。
深恐有紊国经。
由衷精诚。
惟圣矜纳。
无任恳迫惭荷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陈让以闻。
其所让人。
别状封进。
武攸暨让官封表705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臣频布款诚。
庶蒙矜遂。而由衷之请。
空竭于肝胆。临下之鉴。
未察于庸愚。集木非兢。
临泉罔惧。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历窥前志。详考旧闻。
莫不以有道兴邦家。不才替社稷。
汉武帝网罗偫士。惟伫俊贤。
周成王训迪庶官。不求庸保。
臣行能近浅。识性凡陋。
难化之质。非八音所陶。
不移之愚。岂六艺能饰。
往缘戚属。叨奉恩私。
遂得地列齐封。门开鲁馆。
承敦叙于九族。被徽章于五等。
今光华始旦。品物维新。
三代典章。理遵于旧式。
二京恩泽。宜革于权制。
方就散秩之辈。幸沾朝请之流。
宁可以冒践槐庭。更增茅土。
况班彝锡瑞。执揆提衡。
法垂象于三台。视隆班于四渎。
实司邦教。是曰藩维。
岂臣馀喘残生。所合尸忝。
非臣荒情菲质。所宜叨据。
陛下悬旌访逸。刻象求才。
朝有白驹之贤。野无黄犊之彦。
方使思皇多士。必明于至公。
岂令棫朴能官。近废于亲昵。
臣自审量。实所不堪。
蔀屋之灾。岂惟于身咎。
折鼎之责。方贻于国患。
伏冀回光敛霭。寝绂收纶。
察臣不移之心。矜臣非饰之请。
特停过误。改命才良。
则白马丹书。不惭于异姓。
和羹作砺。不逮于凡庸。
无任惭惧屏营之至。谨重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
武攸暨让兼知司礼寺事表69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攸暨言。
伏奉恩制。
命臣兼知司礼寺事。
臣本无操履。
素乏艺能。
凭藉葭莩。
遂叨冕笏。
画龙刻鹄。
非有天才。
簪犀纽龟。
但因地势。
鉴空虚微眇之质。
验庸闇不逮之姿。
素神衷。
岂劳铨叙。
幸得攀光日月。
藉宠侯王。
禄比万钟
爵穷五等。
梁园之车服。
司周室之典经。
朝夕起居。
出入陪奉。
在生多幸。
于臣巳足。
岂可重叨非据。
更窃隆班。
上亏国章。
下速身谤。
昔汉畴稷嗣
将冠九响。
虞升伯夷
实掌三礼。
奉蒸尝祈祀之典。
有匏土笙镛之节。
匪徒移风易俗。
兼且尊天事神。
岂于凡庸。
所可参议
况此司礼分职。
见有二卿。
并在官联。
事且无缺。
更参驽蹇之足。
徒乱鸳鸿之序。
伏乞圣慈回鉴。
天造曲成
矜其慊切之心。
念其尸旷之责。
怡然俯察。
霈乎垂许。
则至公之道。
实宏于圣朝。
多幸之灾。
不累于凡识。
无任惭惧屏营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为武嗣宗让干牛将军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嗣宗言。臣学艺无称。
才德兼阙。幸延慈荫。
遂历通班。花萼同荣。
依上林而发彩。鹡鸰交贺。
仰大厦而相欢。恩比邱山。
效微尘露。叨荣席宠。
愧承羞。臣嗣宗中谢
臣嗣宗夙奉皇明。巳忝衔珠之秩。
兄懿宗近承天泽。又当执金之位。
弟兄齐列。伯仲分曹。
咸典禁戎。并参宸卫。
匪惟官崇禄厚。思满盈而增忧。
固亦秉势操权。顾章程而自惕。
况臣素抱愚拙。更缠疴恙。
牵羸引惫。窃位妨贤。
内怀尸素之惭。外负朝廷之谤。
岂可以多尘圣化。久累能官。
伏乞收迹丹墀。归骸素里。
庇尧云之光彩。浴舜海之波澜。
柳蔚浓。听南邻之钟磬。
舒桂满。陪北阙之簪缨。
餐厚渥而忘饥。乐太平而愈疾。
则涵养之德。聸大造而斯宏。
腼冒之讥。在微臣而知免。
辄陈固陋。轻黩威严。
授纸弹毫。惊魂悚魄。
臣嗣宗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言。
为武攸宜让扬州都督府长史695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伏奉恩制。
以臣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光宠载临。
震悸交集。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蒙蔽有素。非陶染所移。
磨砺无成。岂钻仰能及。
斯并久尘圣鉴。不逮更伸愚款。
陛下降犹子之爱。忘具臣之讥。
乘以轩车。佩以玺绶。
射荣席宠。瞻岁月而徒深。
结课畴庸。在涓埃而莫取。
何曾不外惭赤绂。内负素餐。
是以前布腹心。辞禁卫之重。
后竭诚恳。归殿省之荣。
岂欲娱志养高。实愿遗身体国。
不谓圣情重叠。恩旨绸缪。
更锡隆章。重纡显命。
刷燕雀之毛羽。求其奋飞。
饰驽骀之衔辔。徵其灭没。
虽愿尽智力。而终难勉强。
陛下宵衣待旦。仄席思贤。
必欲无旷庶官。克谐共理。
臣智惭一割。政乏四科。
岂足以恭副虚求。宏宣美绩。
三楚旧壤。一都之会。
永言作镇。匪易其人。
伏愿遵尚德之彝躅。杜推恩之妄举。
以公灭私。才授职。
武皇得士。不惭于曩岁。
文王能官。复在于兹日。
无任惭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臣所让人。具如别状。
道士冯道力让官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五
臣道力言。
臣叨缘幸会。
谬奉渥恩。
随簪笏之九班。
列山河之三土。
王言如綍。
敢不钦承。
人好惟星。
愿披诚款。
道力本厌嚣滓。
夙耽闲旷。
潜形草泽。
不将皋鹤。
并闻浪性云霞。
惟慕海鸥相狎
十步徒欢于饮啄。
一官匪尚于荣华。
幸属圣期。
谬回天奖。
承轩冕之赐。
列是樊笼。
践绳墨之途。
更成维絷。
尺鴳但惭于钟鼓。
鶢鶋空费于牲牢。
故欲沥胆输肝。
披诚进款。
倘蒙却收匪服。
改命如丝。
不以尸旷之交。
免其负乘之责。
则物情舆论。
谁不谓宜。
如将众例难违。
微功必叙。
仍优附凤之赏。
遂假濡鹈之衣。
则望赐以官名。
还其道服。
仲虞怀八座之禄。
未入朝廷。
之推列五等之封。
尚居山薮。
所冀资此俸秩。
永修齐供。
庶玉清垂贶。
增宝祚于三元。
金箓开祥。
固珍图于万劫。
上隆紫极之统。
下遂清溪之游。
在于微生。
实为幸甚。
道力昨巳陈请。
未蒙处分。
重此干祈。
伏增战越。
道力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谨言。
公主让起新宅表709年10月8日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妾言。伏承圣慈。
以妾居处褊狭。欲开拓宅北。
更起新第。恭闻睿旨。
不胜惭惕。陛下骨肉之爱。
天至而溟深。敦叙之风。
日隆而月厚。乃复推心连萼。
结念同胞。方欲广沁水之庭除。
常山之版筑。虽殊恩曲奖。
惠泽实浸于肌肤。而妨公害私。
谤讪恐盈于道路。况臣妾承灵天妹。
藉宠王姬。舆服亚于椒宫
土田方于茅社。甲第之当衢向术。
并列三区。别庐之带水连山。
将盈万亩。深埒则可乘骐骥。
高楼则惟待凤凰。常忧瞰室之易灾。
实惧满堂之难守。宁可更求轮奂。
别构崇深。扰闾里之氓黎。
倾国家之府藏。且鬼神所福。
常矜于缺隅。贤圣垂箴。
必诫于丰屋。孙叔辞良沃之土。
晏婴求湫隘之居。妾虽愚蒙。
颇闻训典。实愿归师老氏。
以止足自防。仰慕周公
将逸豫为戒。但希安分于容膝。
非敢攀荣于润身。且坊为要冲。
地当贵里。亩赁二三十贯。
居人四五百家。夺其近市之门闾。
生其破家之怨讟。虽下人之不语。
岂愚妾之能安。又妾之平生。
每存舍施。屈身济物。
心所愿为。益己害人。
情岂能处。今麦苗虽盛。
谷价未丰。家少粮储
人多菜色。但可劝耕耘之业。
宜兴土木之功。伏乞俯察愚诚。
傍询众望。体东作之尤要。
知西第之非急。收兹霈泽。
惠被黎蒸。则天下苍生。
孰不欣幸。无任悾款屏营之至。
谨遣某官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谨言。
公主辞家人畜产官给料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五
臣妾等言。
妾闻贤相防微。
杜盈门之车骑。
通人酌损。
忌满堂之金王。
尚子平之读易。
富不如贫
孔宣父之立言。
奢也宁俭。
永言故实。
此为明鉴。
妾等并承灵坤载。
荷荫中枢
或天妹申慈。
忝扶桑之瑞萼。
或王姬藉宠。
窃襛李之奇秀。
沁水之园苑。
常山之汤沐。
榜悬金字。
分衢离巽之宫。
路夹银河。
并列星辰之位。
通秘籍于龙廷之内。
枉仙舆于凤楼之下。
殊私曲奖。
以日而系年。
缛礼崇徽。
夸今而迈昔。
兼复别隆朝旨。
猥存家务。
舆台供隶之衣食。
栈厩豢牢之秣养。
并回中府。
俱出大农
聚终岁之储。
但凭丝绂。
供阖门之费。
不烦机杼。
仰祗鸿泽。
退省微躬。
生以地高。
徒窃云霄之幸。
宠非德进。
曾微纤之劳。
何义而虚受渥恩。
何功而谬延赏赐。
是用每积惭悚。
常忧颠沛。
敢忘周公逸豫之诫。
深念老氏止足之言。
乞留圣慈。
俯鉴愚恳。
使荣无过㥏。
满不至溢。
国邑田租之常料。
既巳丰殷。
马牛陪隶之杂供。
并希停减。
庶得无耗府实。
稍清朝谤。
长毂远驭。
不逢于致寇之人。
高门洞开。
无怯于害盈之鬼。
不任兢悚愧惧之至。
谨遣某官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
裴驸马让官与父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五
臣某言。臣闻善则归君。
臣之报主。功推于父。
子所荣亲。臣本愚贱。
幸承门阀。擢自弱龄。
尚公主。耀宗荣党。
何巳七(疑)十年。成名效能。
曾未之有得。是以昧死旒扆。
陈情控告。臣某中谢
臣闻隐情而言不吐者。事君之罪人。
心孝而迹未行者。事亲之逆子。
臣擢自泥滓。起登上第。
受国之宠。负亲之恩。
情所隐而言未吐者。敢奏于今日。
臣门阀少薄。冒因遗绪。
父叔昆弟。忝列朝班。
惟臣一身。特拜都尉
驸马之位。因天所封。
寺卿之阶。何功受赏。
富过宗祖。荣过棠棣
无德而禄。将何以堪。
臣父正议大夫太子少詹事居士。夙预周行。
早规陈力。顷以天波溥洽。
许顺悬车。然朝命先沾。
巳三十载。累年效职。
复十数迁。金紫末阶。
爰从致仕。尚早。
实愿荣班。臣亦何人。
独多勋赏。臣闻父子罪不相及。
而官独踰于父。虽爵因天假。
不限高卑。而官入私门。
自多伊愧。每用责躬晨省。
腼面朝端。臣子之情。
祗所不忍。伏乞以臣在身三品并见在进让。
臣父本品降赐于臣。贵得秩禄相次承宠。
朝闻夕死。实所甘心。
伏愿陛下容臣恭让。允臣愚恳。
非直圣朝高孝理之风。抑亦微臣尽为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