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贺麟迹表663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今月十六日。
圣上拟检行安置大像处。其夜旧著大像曜仪院内。
从南行向北。总有八十一麟迹见。
外无入处。内有出踪。
灵贶潜开。祯符显发。
惟此仁兽。独冠毛偫。
识变知机。通灵感化。
悟金轮之欲转。即见殊祥。
知玉辇之方游。先呈异迹。
九九为数。明历算之无疆。
濯濯咸歌。见休明之有应。
五蹄显五方之会。一角彰一统之符。
式广鸿基。方宏象教。
昔有凤巢轩阁。缨冕相趋。
龙止尧坛。神祇动色。
岂若祥开紫掖。瑞感元枢
发挥万劫之符。幽赞三天之果。
美超五籍。珍越四灵。
旷千古而不闻。超九皇而独远。
臣滥承驱策。亲觌嘉祥。
欣庆之情。实倍恒品。
无任抃跃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伏请颁示天下。录付史馆
纳言姚璹等贺破契丹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等言。伏见辽东都督高仇须承露布。
逆贼孙万斩等驱率凶党。烧逼州城
城中出兵与其贼拒战。则有飞廉作气。
回禄扬熛。起沙砾而薄天。
助兹鼍鼓。吹烟火而涨日。
燎彼鸿毛。灵应潜施。
勇士皆奋。遂使妖徒震慑。
乱辙而搴旗。善战横行。
摧枯而拉朽。僵尸蔽于草芥。
俘馘聚于辕门。善马
名王且絷。无假烧鸡之策。
而观其自焚。不劳燧象之师。
而扑其馀烬。又凶渠不逞。
将窃号而假名。逆党未悛。
止挻妖而怙乱。或神摧其股。
或夭厉其身。似安国之登车。
伯牛之自牖。故知高明辅顺。
直司愆。惟辟好仁。
与乾坤而合德。惟狂乐祸。
在神鬼而同诛。方看剪灭之期。
行觌凯旋之奏。臣等叨延奖渥。
谬奉轩墀。抃跃之情。
实万恒品。无任庆快之至。
谨奉表称贺以闻。谨言。
雍州父老贺銮驾停幸洛邑676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等某言。伏奉今月日诏书。
銮驾停幸洛邑。臣等轻生多幸。
浅识逢时。青襟游圣人之国。
白首观太平之化。常恐涓涘难效。
沟壑易期。所以眷恋轩宇。
徘徊霄极。日者农暂缺。
庶政微勤。天皇损上益下。
忘身循物。便欲移銮徙跸。
望河洛之封畿。削赋蠲徭。
咸秦之力役。臣等仰铭元造。
退揆愚心。诚以天府膏腴。
帝畿殷实。虽菑畬之务。
稍阙于千箱。而衣食所资。
尚丰于累载。况茕嫠赒给。
家室乂安。何容使扆座鸣谦。
圣躬服劬劳之事。衡门高枕。
臣等蒙过差之泽。是用低徊跼蹐。
杼柚惭惶。方且选议蓬茨。
推中襟于白屋。因言
升下情于紫路。不谓乾心俯应。
圣德潜融。降六玺而纡绂。
回三光而改照。人欲天从。
既通诚感。禀灵含气。
畴非庆跃。窃惟政途非一。
朝务有恒。国彝不可以恩废。
家征不可以事阙。天皇爱精颐寿。
荅兆庶之欢心。臣等毕力穷年。
供黍稷之馀税。庶得百度无旷。
九功惟叙。伏望皇明乃眷。
舆辇少安。则海甸蒸人。
抚耕凿而知勉。渭滨遗老
仰云天而识庇。无任踊跃之至。
为何舍人贺御书杂文表69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彦先等言。臣于梁王三思处。
见御书杂文尺牍。凡九十卷。
跪发珍藏。肃承瑶检
天文景铄。璧合而珠连。
圣理云回。鸾惊而凤集。
究黄轩鸟迹之巧。殚紫府结空之势。
偃波垂露。会宝意而咸新。
半魄全曦。象天形而得妙。
固已奇踪绝俗。美态入神。
掩八体而擅规模。冠千龄而垂楷法。
重以语成四教。文总六诗。
声咀徵而含宫。旨惩违而劝德。
用之于国。敦风俗而厚人伦。
行之于家。习雍和而崇孝敬。
惟彼良翰。特蒙殊奖。
铭厚渥而欢悚。竭深诚而奉戴。
是用编之玉轴。勒以银绳。
尽罄梁珠。特装玳瑁之匣。
总收陶璧。用饰琉璃之笥。
雕镂十品。缇巾万袭。
芸香却蠹。体为封。
珍宝之精。下烛西昆之岫。
文章之气。上缠东壁之象。
实可谓天下之妙迹。域中之奇观者焉。
臣等幸遇休明。叨近簪笏。
骇瞩非常之瑞。欣逢不世之宝。
足蹈手舞。徒怀钻仰之心。
夕死朝闻。岂识名言之地。
无任抃跃欢欣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韦右相贺拜洛表688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伏见五月九日制书。
将拜图温洛。肃事南郊。
朝堂。列偫后。
恭闻大礼。不胜庆跃。
臣某中贺。微臣泛览金册。
详窥玉版。商较于七十二代。
下上于数百千年。以羲轩称皇。
所贵者河图龙出。以称帝。
尊者洛书龟负。犹未闻总集灵命。
宏敷圣业。笼大勋于万代。
尽能事于一朝。非天下之至神。
其孰能与此乎。伏惟皇太后陛下肃膺遗托。
光践丕基。皇业高于补天。
母德隆于配地。东西浃洽。
穷八际而流河海。南北贞明。
洞六幽而悬日月。淹中访礼。
汶上披图。情每留于布政
义不忘于宗祀。于是全谋圣造。
异制神行。迎四象而疏闱。
向八风而辟牖。上圆法天。
而烟云为之动色。下方象地。
而龟玉所以呈姿。元功睿范。
洋溢于歌颂。秘采灵文。
昭彰于篆刻。岂白银青王。
惟传地理之经。黄鱼黑鸟。
但播天乙之号。可以荅上元之命。
可以光累圣之隆。制有司。
陈法驾。用禋柴之典。
采沈璧之仪。然后负黼扆而朝百神。
垂衣裳而会万国。不亦休哉。
不亦盛哉。臣忝预出征。
恨深留滞。河西吊影。
衔珠之托未申。洛北驰心。
拊石之欢何极。不任悚惧之至。
秋官员外郎李敬仁贺圣躬新牙更生表692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敬仁言。
昨因奏事。
蒙恩入对。
伏见陛下所御湛露殿三閒。
两閒雨漏。
无所修葺。
又因顾问之次。
伏承圣旨云。
去年口中生一齿。
今年又生一牙。
臣伏以圣德谦冲。
躬自菲薄。
富有四海。
尊居万乘。
中堂外扉。
不阅于寒暑。
上栋下宇。
未离于燥湿。
紫宸而齐白屋。
屈帝力而用氓心。
虽昔之采椽土阶。
茅茨蒿柱。
汉皇之俭用。
夏后之卑宫。
六籍之所赞扬。
百家之所记述。
曷足以希风上圣。
仰帝道之崇高
拥彗后尘。
望皇舆之轨躅。
臣又闻之。
易有四营。
金牙为寿考之象。
诗有六义。
玉齿载神仙之谣。
还年而编贝不亏。
却老而瓠犀仍出。
亦有坚而不脱。
闻于导养之方。
落而更生。
得自灵飞之散。
斯并道藏幽记。
术隐上清。
诚福力之所招。
匪勤求而可致。
陛下端庄静默。
宽惠仁慈。
抑嗜欲而省烦劳。
恤饥寒而甘弊陋。
宜其延贶宗社。
受报黎元。
集天地之休和。
享灵祇之介祉。
故得百祥护体。
五福登年。
同镐邑之梦龄
迈镳宫之锡寿。
岂徒一人有庆。
常居北极之尊。
实乃万姓同欢。
共仰南山之固。
臣谬以庸贱。
获奉宸严。
欣圣寿之延长。
愿称大庆。
见宸居之挹损。
思扬至德。
乞宣示海内。
仍录付史馆
庶使六合之中。
知宝算之方永。
百代之后。
颂休风而不绝。
无任抃跃之至。
谨诣阙奉表陈贺以闻。
武承嗣等贺贼平后新殿成上礼食表696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承嗣等言。
伏见逆贼尽灭。
未诛先毙。
叛奚部落。
不守自降。
或贯盈而亡。
或慑惧而伏。
行从除殄。
不胜庆快。
承嗣等中贺。
臣闻违逆助顺。
穹昊所以照临。
振远怀荒。
邦家所以厎定。
蠢兹豺虺。
憬彼犬羊。
称乱白山
虔刘苍海。
岂徒石砮楛矢。
式遏于天朝。
故亦桑弧铁衣。
凭陵于边朔。
陛下乃眷愚悖。
情深遵养。
聊用七旬之舞。
未加五戎之罚。
虽大圣之德。
恒存于好生。
而冥祇之心。
有切于除害。
驱桃都之厉鬼。
剿檀石之妖魁。
不资举网之勤。
而长鲸已曝。
无假合围之费。
而封豕先屠。
有以知神道之难诬。
有以见天心之不远。
元凶既覆。
馀孽旋歼。
畏威者鼠窜而离心。
怀惠者雁行而革面。
毳幕连路。
毡裘成市。
与夫姬得瑞颖。
越裳于累年。
汉获骈柯。
匈奴于后岁。
若斯而已也。
方倾巢而尽落。
伫匣刃而藏锋。
自非睿感潜通。
灵符叶赞。
岂能使天地假手。
幽显同心。
有秩之方歌。
属斯干之肇献。
上栋下宇。
储百福而拥神休。
开阳阖阴。
积千祥而宜圣寿。
南山而永固。
与北极而长尊。
仙圣所以安居。
黎元由其式抃。
臣等幸逢昌运。
叨延嘉奖。
喜遐陬之雾廓。
且觌归牛。
欣大厦之天临。
方同贺雀
愿奉需云之庆。
思承湛露之欢。
无任区区之诚。
谨上礼食若干舆。
羞何有。
希陈上帝之筵。
刍豢非珍。
遂同野人之献。
旋顾单菲。
追增悚怍。
谨随表进奉以闻。
承嗣等诚欢诚喜顿首顿首。
为百寮贺恩制表690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以下文武官九品以上二千七百五十人等言。臣等伏见今月九日恩制。
缘逆人亲属。有能公勤清白者。
自当随材擢用。不以为瑕。
宜各坦怀。伫收来效。
臣等仰承恩造。伏诵德音。
感戴屏营。忭舞相属。
臣某等诚欢诚喜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闻父殛子兴
圣贤忠厚之教。身死宗戮。
季末陵夷之道。或罚不及嗣。
或祸并其族。淳朴浸往。
恻隐不逮于昆虫。法令滋章。
网罗必及于麛卵。天厌淫虐。
诞兴明圣。扫百王之馀弊。
张网罗而更理。去贪残而遂生育。
品物昭苏。哀狱讼而缓虔刘。
寰瀛凯怿。刻薄之风尽。
敦厚之化流。犹且缔想纳隍。
凝情沟壑。在予之旨。
固以刑于万方。拯物之心。
岂直解其三面。日者乱臣干纪。
巨猾滔天。将倾渤海之流。
且触昆山之柱。陛下伤浇浞之为变。
之不咸。法雷电之威。
诛而不怒。用春秋之义。
断必以情。擢其发而葬其尸。
歼其魁而宥其党。汉主三夷之法。
黜而不行。秦王九族之刑。
矜而莫用。至若瓜连萍托。
枝附叶随。或玉石难分。
或淄渑易混。俱削嫌疑之迹。
槩从宽大之文。迁州贬县。
才示于小惩。窜海投沙。
尚班于荣级。则是我有大造于偫凶也。
而圣慈无巳。天泽逾隆。
并运四时。乃锡造于平分之外。
不遗万物。尚加惠于曲成之表。
使枯朽之干。向而更荣。
穷涸之鳞。在辙而能跃。
藏其疾而舍其垢。责其效而要其功。
虽魏士之私于外朝。获安反侧。
商人之染于污俗。咸与维新。
无以匹此含宏。方斯涤荡。
陛下祚始酆镐。嗣周家之忠信。
卜于瀍洛。承夏鼎之休明。
三后在天。日歆于盛德。
四夷为守。永慕于高义。
方当鬼神降福。岂止黎庶归心。
臣等沐道昌期。叨荣显列。
观太平之德礼。听中和之诗颂。
雨露之施。徒仰于财成。
天地之仁。岂议于酬答。
无任欣戴踊跃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贺以闻。
臣某等诚欢诚喜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言。
武承嗣知政事第二表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
臣由衷之辞。
已具前表。
分外之泽。
仍叨后恩。
祗命低回。
不知所处。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九能无术。
五技不成。
陶甄。
竟微知效。
陛下笃犹子之爱。
用家人之慈。
流其渥恩。
被以簪组。
析圭分器。
等姬氏之藩维裂壤誓河。
承汉家之礼秩。
皇仪晓列。
拜金扆而升玉墀。
仙跸晨游。
梁而侍蒿柱。
在臣荣幸。
实冠等夷。
惟臣妄庸。
已成忝越。
岂可以仍祗大命。
更窃厚恩。
任济时之股肱。
巨川舟楫
且臣属居宗室。
地接葭莩。
惟社稷之安危。
乃门庭之休戚。
岂不愿磨顶至踵。
裨高益深。
徒以智力有涯。
勉强无地。
惧倾辀之为败。
忧折鼎之生灾。
匪藏器而谋身。
实输诚而体国。
伏乞俯矜愚劣。
永鉴隆替。
思懋赏懋官之义。
用知臣知子之心。
特停过恩。
速寝严命。
则物情舆议。
咸仰于至公。
叨荣谬官。
不尘于则哲。
无任惭惧屏营之至。
谨诣閤奉表以闻。
王及善内史第二表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及善言。臣叨殊私。
冒陈至恳。而惕虑昏于凡识。
深诚蔽于短辞。丹槩罔通。
紫泥徒渥。祗奉还答。
周惶失措。臣中谢
臣才疏行缺。运偶时来。
荣匪德迁。官由恩达。
法河象岳。升台历府。
行参八命。坐陟九霄。
彤轩皂驺。非振鹭之饰。
青组丹绂。是濡鹈之讥。
施重邱山。效微涓滴。
妨贤自久。速谤滋深。
顷因齿发之衰。得蒙骸骨之赐。
西河退老。非玩经书。
东海归閒。空求药饵。
方养支离之疾。翻成恺悌之恩。
曲降丝纶。重收簪屦。
徵荣朽木。责焰寒灰。
将使策蹇磨铅。入总枢秘
牵羸引惫。参典钧石。
仰抃恩渥。顾探心守。
且晏。蒲柳先秋
方与绛县老人。论其甲子。
淄川艾耋。比其容貌。
将何以对扬金扆。趋奉玉墀。
当凤沼之便蕃。望龙闱之清切。
况寅亮皇极。经纶帝道。
功参济巨。义等作霖。
隆替是因。具瞻斯在。
永言授受。岂当容易。
是用深鋻陈力。载怀量己。
方忧折鼎。乞保悬车。
且今百度惟贞。九流式序。
鹓鸿齐列。俊乂在官。
岂可使画虎承羞。丰貂窃幸。
谬中孚之好爵。辱大雅之能官。
伏愿深惟至公。俯收曲泽。
矜此疲劣。改命才贤。
则器满之凶。不累于愚叟。
栋隆之吉。永光于圣代。
无任惭惧屏营之至。谨重诣朝堂奉表以闻。
王方庆凤阁侍郎696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
伏奉恩制。
以臣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恩宠光临。
奖饰踰分。
明命。
营魂失守。
臣某中谢
臣学非儒墨。
术异商韩。
文乏斧藻。
艺惭刀笔。
属乾坤贞观。
日月光辉。
飞龙在天而庶物咸睹。
仙兔离毕而偫萌皆润。
遂得封植樗散。
谬齿于翘薪。
剪拂驽骀。
滥陪于逸骥。
私遇。
频阶荣擢
入参丹阁
出拥彤驺。
爰自海邦。
遂升河辇。
佩若若之绶。
骛辚辚之毂。
叨恩窃幸。
空变星霜。
尸禄妨官。
曾微报效。
宜受素餐之责。
翻成黄阁之荣。
夕拜琐闱。
朝陪禁省。
敢希任先淑睿之美。
每忧王歆谬误之失。
而天慈逾渥。
圣泽无涯。
爰回斗极之晖。
更宠掖垣之授。
下神畿而入仙禁。
未变葭灰。
鸾渚而游凤池。
仅彫蓂叶
荀侯之十旬累命。
未可为俦。
车公之同日九迁。
曾无足比。
既超伦而迈等。
实负愧而承羞。
臣亦何人。
敢叨非据。
况枢秘之重。
丝纶是职。
言参元化。
步入紫微。
臣蒲柳既
桑榆渐迫。
耄期云及。
衰疾徂侵。
以日昳之歌。
当夜行之罪。
招愆获谤。
非为身谋。
败驾倾餗。
将贻国负。
盖力周于用。
则轻重咸宜。
任过其材。
知巨细同踬。
伏愿察臣知止之分。
矜臣自量之情。
杲乎出日。
回三舍之光。
油然作云。
垂九霄之泽。
曲收过谬。
改命才贤。
则维鹈之讥。
不起于舆诵。
振鹭之咏。
复闻于朝序。
无任悚惧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所让人别状封进。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谨言。
第二表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臣某言。臣由衷之祈。
巳具前奏。而不次之泽。
仍垂后恩。俯仰惭惧。
莫知启处。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爰从壮齿。不逮侪流。
况在耄期。曾何志力。
负鼎之无术。患挈瓶而屡空。
徒以庆云垂津。枯槁蒙泽
杲日流煦。严霜不凋。
贪及圣明之辰。愿从簪屦之列。
僶俛荣禄。推迁岁时。
岂忘陈力之言。方致乞骸之请。
不谓圣慈回眷。天造曲成
东胶尚贤。未始澄汰。
西伯养老。更垂优渥。
拔迹嚣滓之曹。假宠神仙之署。
二离齐景。八舍连芳。
款段涉千里之途。轮囷为万乘之器。
龙池沐发。始畅前荣。
凤沼跃鳞。旋叨后命。
顾兹疲朽。理绝琢磨。
在方圆而罕施。顾长短而无取。
岂可以仍尘帝载。累紊国经。
使身贻鼎覆之忧。朝失栋隆之举。
是用内惭外惧。夕惕晨兴。
轻荐本诚。敢谢非饰。
伏乞矜臣难夺之志。体臣不移之愚。
特停过恩。改命贤哲。
则济济之咏。复闻于圣朝。
洋洋之美。不专于曩载。
无任惭惧之至。谨重诣朝堂奉表以闻。
杨执柔同凤阁鸾台平章事692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臣某言。伏奉恩制。
命臣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受命祗惧。
载惊魂爽。臣执柔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任官择人。哲王之所不易。
陈力审分。忠臣之所宜守。
固当使宠私路绝。公直道行。
然后能谤讟不兴。缉熙有寄。
臣材非上达。地则外姻。
攀日月之末光。承雨露之馀渥。
遂得持衡天阙。摄职斗枢。
尘八座之政本。忝三军之戎务。
高秩厚位。徒辱于庸虚。
弱雾轻埃。竟微于荅效。
盘桓宠禄。僶俛岁时。
甘受维鹈之刺。宁怀振鹭之举。
而圣慈无巳。天造弥隆。
复使参掌国钧。预闻执政
抚已惭悸。扪心震越。
夫以衡石万机。盐梅三铉。
参翕辟之元造。辅丹青之景化。
自非媵莘占渭。出昴乘箕。
安可寅亮帝图。弼谐邦教。
臣之蒙蔽。久尘听览。
岂足以傍允物情。上回天鉴。
承舟楫之远托。当股肱之重寄。
伏愿暂停旒纩。俯择刍荛。
搜访才良。用平分之道。
屏绝私昵。收曲成之惠。
则域中多幸。天下至公。
岂惟匪服免讥。臣无器满之惧。
固亦得贤斯在。朝有栋隆之吉。
无任惭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知政事698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伏奉恩旨。
令臣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有命自天。
光宠踰量。如集于木。
启处失图。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贤任能。百揆所以时叙。
谬官失职。九流于是咸旷。
隆替所寄。义不可轻。
臣才实凡庸。志无远大。
叨预簪履。遂升台阁
践金门而游石室。掌狐史而参凤纶。
被蜉蝣之衣。徒窃荣宠。
接鸳鹭之羽。久惭尸旷。
甘受妨贤之责。忽承非次之恩。
仍使参预机衡。献替帷幄。
持济巨之舟楫。味和羹之醯醢。
以挈瓶之智。陪负鼎之游。
将何以祗奉帝难。弼亮皇极。
况丹青所运。鼓舞通于四时。
炉锤所裁。纲纪行于万俗。
动关政体。岂易其人。
臣才阙行疏。艺殚术浅。
子房之多病。异吴汉之强力。
策支离之杖。未振其躯。
资拥肿之材。岂胜其任。
将恐贻灾倾餗。取辱败军。
丧实亏名。夫岂足惜。
害公挠法。兹焉是惧。
敢缘陈力之义。轻布由衷之请。
伏冀九霄垂泽。三舍回光。
体臣不移之愚。矜臣难夺之志。
特停过谬。改命才贤。
则器满之凶。不累于凡鄙。
栋隆之吉。永光于圣代。
无任惭惧屏营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让以闻。
鸾台侍郎700年3月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伏奉恩制。
以臣为鸾台侍郎依旧同鸾台凤阁平章事修国史。仰祗圣泽。
退揆愚衷。周章失图。
怵惕惟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畴德而援。则尸旷之讥绝。
推恩而举。则缉熙之道废。
臣志狭量浅。业空理疏。
揆才异言行之科。入仕非廉高之选。
邀属时幸。累叨荣级。
石渠麟阁。司典籍之林。
金门凤池。参庙堂之议。
以小才而居大任。用近智而恢远略。
缘鹤之鼎。既失于盐梅。
濡鹈之衣。实惭于绂冕。
甘待素餐之责。忽承非次之恩。
夫以琐闼崇严。玉堂秘近
职参持盖。位亚掌壶。
子云以善属文词。始应夕拜。
李真以妙通经术。方陪旦讲。
臣之愚陋。实畏友朋。
岂足以奉帷幄之昌言。联名贤之逸轨。
且短才不齿。未减双凫之数。
丰秩妄加。必丧偫龙之绩。
陛下经纬品物。搜扬管库
方使道风德范。远出帝先。
岂令败政妨官。近自臣始。
伏愿俯收人望。顾惜朝班。
特回宠光。改命贤俊。
则百工寅亮。长无鼎覆之忧。
二阶厎平。自有栋隆之吉。
无任感戴屏营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
其所让人。具如别状。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言。
为张令让麟台监封国公表702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臣短辞易穷。
愚意难达。虽由衷之诉。
累黩于清规。而临下之明。
未照于丹恳。伏奉还旨。
更优前命。心魂交悸。
启处失图。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窃惟服勤致用。事主之名节。
推诚纳忠。为臣之职分。
凡列衣冠之序。忝升教义之筵。
立身扬名。孰不由此。
况臣沐浴盛化。被服隆恩。
陪万乘之旌旃。列四臣之禦侮。
犬马立效。虽未堪申防代劳。
鹰鹯有情。岂敢忘除凶弭慝。
论削蒲之衅逆。举触瑟之祅变。
盖惟恒事。岂足言功。
陛下录臣謏才。收臣薄艺。
以某缨组旧业。颇闻于义方
山林远情。粗闲于道术。
访其隐仙之诀。求其诗礼之对。
不行而至。坐辞麋鹿之偫。
无翼而飞。遂接鸳鸿之侣。
久惭粉米之饰。欲辞之惠。
日来月往。犹恋于轩墀。
雨施云行。亟回于印绶。
今复更申殊奖。追叙微庸。
以臣子之恒情。辱公卿之显位。
等威齐乎四履。名器光于五台
缛礼崇徽。顿荣于非据。
深忧巨惕。更切于如临。
夫不失赏刑。先王所以抚中外。
大明黜陟。前典所以正邦家。
中麋豹之侯。仅堪封爵。
乏羔羊之节。无阶流品。
乃贤哲之所慎。岂庸微之敢安。
是用仰辞渥恩。俯誓肌骨。
宁甘于犯违朝宪。不可以亏损帝难。
固守不移之愚。庶全难夺之志。
伏冀南离回耀。微察于倾心。
北斗垂芒。稍矜于走魄。
特停过谬。曲赐优容。
使官谤不諠。工歌有序。
则无私之覆。弥大于九元。
至公之途。永隆于万国。
无任忝窃惭惧屏营之至。谨重诣朝堂奉表固请以闻。
为第二舅让江州刺史705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
伏奉恩制。
以臣为江州刺史
宠命载临。
忧惕若厉。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行疏道缺。
学浅艺空。
百里弦歌。
蒲密之化。
六条赞贰
乏海沂之绩。
幸属乾坤改旦。
为君。
下邑多淳朴之氓。
太平无峻切之政。
遂得逾安高秩。
未抵直绳。
尚且叨价藩庭。
窃誉人口。
挂二星之光彩。
达九皋于霄汉。
画饼虚名。
孰云可录。
素餐厚责。
犹惧未弭。
不谓圣恩旁畅。
天造曲成
大官之印绶。
剖专城之符竹。
饮冰怀炭。
内惭外悚。
夏首西浮。
水陆交凑。
荆门东会
舳舻相接。
是谓九江之府。
实殷三楚之郊。
旋顾庸虚。
本惭斡理。
将何以阶浮兽之政术。
奉锡龟之职贡。
负乘之累。
岂但于身灾。
败驾之忧。
虑亏于国重。
臣虽贪冒。
苟且进趋。
至于上负帝难。
下速官谤。
犹知恐惧。
不敢寝默。
伏愿回光三舍。
收霈九天。
徵汉滨之翘楚。
罢燕宫之缇袭。
则共理之寄。
无蹇于外台
得贤之什。
复闻于中扆。
无任悚惭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谨言。
为武嗣宗让陕州刺史698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臣谬延殊奖。
改牧大藩。由中之诉。
已荐于宸扆。恤下之鉴。
未回于霄极。祗奉还命。
启处失图。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地则葭莩。质惟樗散。
实惭淮南好古之意。有谢东平为善之乐。
徒以攀光日月。藉庆云霄。
遂得升降玉除。佩服金玺。
四科取士。本异贤良。
五等建侯。自缘恩泽。
常惧贻累宗室。取笑衣冠。
上缺麟趾之风。下招鹈翼之刺。
不谓圣慈愈厚。天造弥隆。
收其十舍之才。委以六条之任。
虽臻荣益观。窃抃于如丝。
而谬职妨贤。顾惭于匪服。
况神皋名岳。天府上腴。
是殷帝畿。实始王化。
东则二南作颂。有周召之馀风。
西则三辅式歌。望赵张之遗迹。
顾循庸昧。本惭政理。
将何以肃应殊典。崇藩屏之位。
继踵前良。致京师之福。
不能者止。窃铭于夙心。
非据必危。敢忘于大诫。
伏愿暂纡圣鉴。俯收愚款。
永怀至公之道。特寝曲私之泽。
则符竹有寄。长无尸素之讥。
槱薪得才。不失朝廷之序。
无任惭惧之至。谨重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
窦孝谌润州刺史692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臣某言。伏奉恩制。
以臣为润州刺史。祗奉宠荣。
俯仰惭惕。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尺泽轻生。斗筲浅品。
行非三德。艺乏四科。
属云雨曲成。山川广纳
遂得差肩冕笏。簉羽鸳鹭。
自兼司天地。副象河海。
空陪九卿之末。讵达三礼之源。
梁赋诗。徒述钟磬。
槐市讲艺。更惭几杖。
当曰妨贤获罪。岂以称职为功。
而皇矣高临。霈然降泽。
乃为棘寺。还剖竹符。
入奉千乘之尊。出当六条之寄。
叨恩窃幸。自初洎末。
夫以下邑树风。是惟政本。
外台驱传。实总人极。
薛宣以理剧有才。满岁加授。
龚遂以拨繁无效。数月召还。
历选前猷。实资共理。
安可使赤绂虚忝。素餐高咏。
伏愿敦名器之实。绝过谬之私。
更良才。言刈其楚。
则山谷耆老。方怀树李之观。
江湖吏人。不起伐檀之刺。
无任悚惧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臣所让人。具如别状。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言。
李景谌天官尚书692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景谌言。伏奉恩制。
以臣为天官尚书。宠命载临。
震悸交集。鞠躬自腼。
屏营无措。臣景谌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俊乂在官。百揆所以时叙。
名器妄假。九流于是咸旷。
事关隆替。义难忝越。
臣才疏行缺。学浅智空。
十舍无千里之资。一经乏三冬之敏。
徒以遭逢昌运。因藉时来。
幸雨露之曲成。遇山川之广纳
遂得差肩冕笏。比迹流品。
出入台省。周旋阶闼。
锵金鸣王。坐荣枯朽。
击水抟风。顾惭腹背。
自忝司衡镜。亟易星灰。
虽智力巳穷。而清通未效。
朱紫多紊。泾渭莫辩。
宜其抵罪触网。稍清官谤。
翻乃假宠增服。更垂天奖。
是用荷恩内讼。以荣为忧。
且夫八座位隆。五曹望重。
典南宫之喉舌。象北斗之枢机。
式资藻鉴。奚综宾实
自非孝先亮直。彦辅公忠。
山涛之静笃素。顾谭之心精体密。
何以对扬天哲。厌塞人望。
顾斯政本。实总国彝。
岂臣庸愚。所堪尸忝
伏愿回光寝照。返汗收恩。
察臣由衷之请。矜臣陈力之议。
则朝端允穆。天下至公。
四始辍在梁之讥。六爻无负乘之累矣。
无任惭惧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其所让人。具如别状。
景谌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