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天阴雨,人之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
天将阴雨,又使人睡卧者,阴气也(《御览》十引《汉名臣奏》)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汉得阴山匈奴长老过之,未尝不哭(《艺文类聚》七、《御览》四百八十七引《汉名臣奏》。案《汉书·匈奴传》,元帝时郎中侯应亦有此语,而文不同。)
燕王定国罪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定国禽兽行,乱人伦,逆夭道,当诛(《史记·荆燕世家》:元朔元年肥如郢人昆弟复上书,具言定国阴事,以此发觉,诏下公卿。皆议曰云云。上许之,定国自杀。又见《汉书·燕王刘泽传》)
江都王建罪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失臣子道,积久辄蒙不忍,遂谋反逆。
所行无道,虽桀纣恶不至于此。
天诛所不赦,当以谋反法诛(《汉书·景十三王传》:有司请捕诛,制曰:与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议者皆曰云云。案《武纪》事在元狩二年。)
宝鼎元鼎四年六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象也。
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皆尝《鬲𣈟》享上帝鬼神。
其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飨承天祜。
夏德衰,鼎迁于殷;
殷德衰,鼎迁于周;
周德衰,鼎迁于秦;
秦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
《周颂》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
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报祠大亨。
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
鼎宜视宗祢庙,臧于帝庭,以合明应(《汉书·郊祀志》上:议尊宝鼎,有司皆言云云,制曰可。又见《史记·封禅书》,稍有删节。)
广川王去罪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悖虐,听后昭信谗言,燔烧烹煮,生割剥人,距师之谏,杀其父子。
凡杀无辜十六人,至一家母子三人,逆节绝理。
其十五人在赦前,大恶仍重,当伏显戮以示众(《汉书·景十三王传》:本始三年制曰:「与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博士议。」议者皆以为。)
韩昌张猛盟匈奴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单于保塞为藩,虽欲北去,犹不能为危害。
、猛擅以汉国世世子孙与夷狄诅盟,令单于得以恶言上告于天,羞国家,伤威重,不可得行。
宜遣使往告祠天,与解盟
、猛奉使无状,罪至不道(《汉书·匈奴传》下,元帝即位明年汉遣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呼韩邪单于侍子,即与为盟,约还奏事,公卿议者以为。)
诸寝园祀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清庙》之诗,言交神之礼,无不清静。
今衣冠出游,有车骑之众,风雨之气,非所谓清静也。
「祭不欲数,数则渎,渎则不敬」。
宜复古礼,四时祭于庙,诸寝园日月间祀,皆可勿复修(《汉书·韦玄成传》:永光四年,议者又以为云云,上亦不改也。)
昌陵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钜万数,至然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
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
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故陵,勿徙民(《汉书·陈汤传》。案《成纪》,事在永始初。)
三公官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古今异制,汉自天子之号,下至佐史,皆不同于古,而独改三公,职事难分明,无益于治乱(《汉书·朱博传》:成帝时何武建言宜建三公官,于是以何武大司空封列侯,增奉如丞相。议者多以为云云。案《成纪》,在绥和元年。)
薛况罪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律曰「斗以刃伤人,完为城旦,其贼加罪一等,与谋者同罪」。
诏书无以诋欺成罪。
传曰:「遇人不以义而见疻者,与痏人之罪钧,恶不直也」。
咸厚善修,而数称宣恶,流闻不谊,不可谓直。
以故伤咸,计谋已定,后闻置司隶,因前谋而趣明,非以恐咸为司隶造谋也。
本争私变,虽于掖门外伤咸道中,与凡民争斗无以异。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古今之通道,三代所不易也。
孔子曰:「必也正名」。
名不正,则至于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而民无所错手足。
今已为首恶,明手伤为大不敬,公私无差。
《春秋》之义,原心定罪。
以父见谤发忿怒,无它大恶。
检懂欺,辑小过,成大辟,陷死刑,违明诏,恐非法意,不可施行。
圣王不以怒增刑。
明当以贼伤人不直,与谋者皆爵减,完为城旦(《汉书·薛宣传》:哀帝初即位博士申咸给事中,毁子况右曹侍郎,赇客杨明,遮斫宫门外,断鼻唇,身八创。御史中丞众等奏明及皆弃市,廷尉直以为云云。竟得减死一等,徙敦煌。)
通褒斜道行船漕对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
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
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馀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
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史记·河渠书》: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又见《汉书·沟洫志》。)
初置五经博士举状武帝建元五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生事爱敬,丧没如礼,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隐居乐道,不求闻达,身无金痍痼疾,世六属不与妖恶交通。
王侯赏赐,行应四科,经任博士
下言某官某甲保举(《后汉·朱浮传》注引《汉官仪》)
韦玄成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
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
微哉!
子之所托名也。
仆素愚陋,过为宰相执事,愿少闻风声。
不然,恐子伤高而仆为小人也(《汉书·韦贤附传》:薨,家丞上书,以玄成为后,玄成阳为病狂,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辟兄者。案:事丞相史乃玄成书。)
劄书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
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
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史记·封禅书》:齐人公孙卿有劄书云云,因嬖人奏之。上大说。又见《汉书·郊祀志》上,「宛朐」作「冕候」)
食鼎铭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五熟是滋,君王膳之虞荔《鼎录》,汉景帝铸一鼎,名曰食鼎,高二尺,铜金银杂为之,形若瓦甑,无足,中元六年造,小篆书。案此铭不知谁作,当入阙名。)
金革带钩文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锡尔金钩,既公且侯(《梁书·夏侯详传》:荆府城局参军吉士瞻役万人浚仗库防火池,得金革带钩,隐起雕镂,甚精巧,篆文。)
刚印文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正月刚卯既央(《续汉·舆服志》下、《通典》六十三作「决」。),灵殳四方。
赤青白黄,四色是当。
帝令视融,以教夔龙。
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疾日刚卯(《续汉志》作「严卯」),帝令夔龙(《续汉志》作「夔化」)
顺尔固伏(《续汉志》作「慎尔周伏」),化兹灵殳。
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汉书·王莽传》中注,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茸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云云,其一铭云云。又见《续汉·舆服志》下,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上合丝各如其印质,刻书文云云。凡六十六字。又见《通典》六十三。)
宝剑铭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直百金,寿万岁(《西京杂记》上)
琴铭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璠玙之乐(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