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刺谗诗 北魏 · 阳固
四言诗
北史曰:宣武中尉王显当权。每直言其过。以此衔。又有人间之。因奏免官。遂阖门自守。作刺谗、疾幸诗二首。
巧佞巧佞,谗言兴兮。
营营习习,似青绳兮。
以白为黑,在汝口兮。
汝非蝮虿,毒何厚兮。
巧佞巧佞,一何工矣。
伺间伺忿,言必从矣。
朋党噂𠴲,自相同矣。
浸润之谮,倾人墉矣。
成人之美,君子贵焉。
攻人之恶,君子愧焉。
汝何人斯,谮毁日繁。
予实无罪,何骋汝言。
番番缉缉,谗言侧入
君子好谗,如或弗及。
天疾谗说,汝其至矣。
无妄之祸,行将及矣。
泛泛游凫,弗制弗拘。
行藏之徒,或智或愚。
维余小子,未明兹理。
毁与行俱,言与衅起。
我其惩矣,我其悔矣。
岂求人兮,思恕在己(○魏书阳尼传附阳固传。北史阳尼传附阳固传。《诗纪》百九。)
洛州刺史刁遵墓志铭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七
高祖协,玄亮侍中尚书左仆□□□□□□□□□□□□□□□□□□□□夫人彭城曹氏,父羲,梁国□□□□□□□□□□□□□□□□□□□曾祖太伦,侍中徐州司空义阳□□□□□□□□□□□□□□□□祖畅,仲远,晋中书令、金紫左光禄大夫,□平□□□□□□□□□□□□□□父雍,淑和,皇魏使持节侍中、都叔扬豫兖徐四州□□□□□□□□□□□□□□徐豫冀三州刺史东安简公
夫人琅邪王氏,父□□□□□□□□□□□公讳字奉国勃海饶安人也。
姓氏之兴,录于帝图,中叶□□□□□□□□□□□广渊,谟明有晋。
祖父以忠肃恭懿,联辉建□。
□见者世往传闻□□□□□□□□□之外,不复铭于幽泉也。
公禀惟岳之灵,挺基仁之德,忠□本于立□□□□□□□□以小节而求名,无虚誉以眩世,少能和俗,于人无际,但昂然愕然者有□□□□□□侍中中书监司空文公高允,皇代之儒宗,见而异之,便以女□焉。
太和中□□□□□寻拜魏郡太守
宽明临下,而德洽于民。
正始中,征为太尉高阳王咨议参军事。
王以公有古人之风,器而礼焉俄而转大司农少卿,均节九赋,以丰邦用。
莅事未几,迁使持节都督洛州诸军事、龙骧将军、洛州刺史
公之立政,惠流两疆,平阳慕化,辟地二百。
方一江沔,成功告老。
上天不吊,忽焉降疾。
熙平元年秋七月廿六日,春秋七十有六,薨于位。
朝廷痛悼,百寮追惜,赠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平东将军兖州刺史,侯如故,加谥曰惠,礼也。
惟公为子也孝,为父也慈,在臣也忠,居蕃也治。
兄弟穆常棣之亲,朋友著必然之信。
尊贤容众,博施无穷,载仁抱义,行藏罔滞,温恭好善,弥笃。
小子整等泣徂年之箭骏,痛龟筮之告祥,奉灵轜而号恸,迁神柩于故乡。
二年岁次丁酉冬十月己丑朔九日丁酉,窆于饶安城之西南孝义里,皇考仪同简公神茔之左,松门永閟,深扃长键,庶飧石于下壤,仰志德于幽泉。
其辞曰:
攸攸绵绪,帝□(亻量)之胤,驿代贞贤,自唐暨晋。
明哲迭兴,忠能继俊,在洛云居,徂扬岳镇。
氛鲸兴虐,金历道亡,于昭我祖,违难来翔。
位班鼎列,朝望斯光,显显懿考,奉构腰璜。
依仁挺信,据德摽明,纽龟出守,入赞台衡。
惠沾千里,道懋槐庭,清风遥被,徽音远盈。
曰登农贰,播稼是司,巍巍高廪,礼教将怡。
边城俟捍,戎氓伫治,秉旄肃命,董牧宣威。
方叔克壮,燕奭遐龄,庶乘和其必寿,泣信顺而徂倾,攀号兮罔诉,摧裂兮崩声,铭遣德兮心已糜,刊泉石兮恸深扃。
夫人同郡高氏。
父允,侍中中书监司空、咸阳文公(碑拓本。案,此石乾隆中出土,缺一角。其铭云:帝亻量之胤,亻量字难识,当是帝尧,借侥为之,侥又变作亻晁,从人从晁,此碑复误为亻量耳。)
河南于氏家谱后序 唐 · 于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八
序曰。
邵高叔祖皇朝尚书左仆射侍中太子太师燕国定公讳志宁。
博学多闻。
徇忠秉直。
为秦府十八学士。
左右庶子不道。
尝撰谏苑三十篇讽之。
凡有文集若干卷于代。
又述作之外。
修集家谱。
其受姓封邑。
衣冠婚嫁。
著之谱序。
亦既备矣。
历一百七十馀年。
家藏一本。
人人遵守。
未尝失坠。
天宝末
幽寇叛乱。
今三十七年。
顷属中原失守。
族类逃难。
不南驰吴越
则北走沙朔。
或转死沟壑。
其谁与知。
或因兵祸纵横。
吊魂无所。
或道路阻塞。
不由我归。
或田园淹没。
无可回顾。
所以旧谱散落无馀。
将期会同。
考集不齐。
奚为修集。
实难有待。
今且从邵一房。
自为数例。
有若九祖长房今太子少保谯国公颀。
与邵同升于朝。
股肱四圣。
为国元老。
邵之弟也。
有若九祖第三房今襄王府录事参军载。
与邵同在京列。
保家履道。
宗室长
邵之兄也。
各引才识子弟。
参定其宜。
从而审之。
谁曰不可。
又以子孙渐多。
昭穆编次。
纸幅有量。
须变前规。
亦春秋之新意也。
今请每房分为两卷。
其上卷自九祖某公至元孙止。
其下卷自父考及身已降。
迭相补注。
即令邵以皇考工部尚书为下卷之首。
此其例也。
且诸房昭穆既同。
寻而绎之。
可以明矣。
后能代习家法。
述作相因。
从子及孙。
从孙及子。
孙孙子子。
兴复宗祧。
岂唯两卷乎。
十部而弥盛矣。
其文公第四子安平公房此建平公已上三房衣冠人物全少。
今与文公第五子齐国公文公第六子叶阳公文公第七子平恩公文公第八子襄阳公文公第九子桓州刺史并以六房。
同为一卷。
就中第五卷已下。
子孙皆名位不扬。
婚姻无地。
湮沈断绝。
寂尔无闻。
但存旧卷而已。
后有遇之者知之者。
以时书之。
其五祖九祖分今叙在三卷。
并录之于后。
时贞元八年岁在壬申八月朔日。
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宾客上柱国恒山郡开国公于邵述。
祭岏山文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三
某年月日。
朝散大夫检校司封郎中舒州刺史当州团练守捉使赐紫独孤及
奉敕以清酌之奠。
敢昭告于岏山神之灵。
顷缘亢阳不雨。
粢盛将败。
敢以人欲。
乞灵于神。
谓必肸蚃。
遄赐介福。
俄以浃日。
未蒙降衷。
润础不徵。
触石无望。
稼穑尽瘁。
涧溪将竭。
岂有悔怒。
将为毒痡。
不然。
何瘨我以旱。
使涤涤至此。
今元元怨咨。
皇帝旰食。
下罪已之诏。
崇偫神之祀。
将以敬恭之恳。
邀福于明神。
神其沛然回虑。
骤降以雨。
使枯苗复生。
饥者得食。
上以应圣主乾乾之心。
下以副万人禺禺之望。
是人性命。
与神存亡。
敢不以太牢少牢刚鬣翰音之荐。
以为明祀。
以报纯嘏。
若犹阳固阴蓄。
蕴冲如初。
神则不明。
人将何赖。
亦当彻惟馨之奠。
寝严禋之仪。
祭礼兴废。
在此一雨。
敢因陈告。
庶无神羞
尚飨。
虞曹郎中妻故陈留县郑氏墓志铭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文恭集》卷三八
庆历乙酉二年甲寅,陈留县郑氏卒。
明年,自晋陵举其柩归族南谯之墓,且祔先姑之次。
十月十五日辛酉,窆之于清流县蓼湖之原。
筮日甫定,家老以郑之世系,请铭诸窆。
谨按宗牒,郑盖厉王之支子,始疏华下之邑,乃在寰列之内。
周之东迁,我实从焉。
再辟虎牢之封,厥居荥圃之地。
春秋之后,布濩蕃衍;
汉晋之际,咺赫盛大。
革履见识于上,或云屏分间其坐。
司农二学,名于当世;
有唐四姓,号为盛阀
因乱侨寓,今籍定平
曾祖缨,赠漳州团练使
祖彦华,仕南唐,领九江节制。
归朝,历右千牛卫大将军,赠上将军
文宝兵部员外郎,累赠工部尚书
沈毅倜傥,好谈兵策。
淳化至道间总领陕计,经略河曲,功不及究,议者惜之。
事具国书及南阳文公所撰之铭。
县君讳信陵字仙仪,即兵部之息也。
閒华令淑,禀诸自然,端粹庄修,盖有馀裕。
以守龟之吉,年十六,归于今虞曹郎中。
清河公偕哲人归,冢妇虔共上下,参和内外,德性之尚,不妄喜愠,以礼防持,动适中节。
《召南·采蘩》所谓能守法度者,陈留有焉。
天禧初,以郊类之庆,用朝闺之例,封荥阳县君
前后泛恩,进封管城永乐千乘陈留,最凡五邑,享寿六十五。
三子。
长次津,太子中舍
次次立,擢进士第试秘书省校书郎
次道太庙斋郎
贞惠以承世德,开敏而绩门业。
孙三人,塾、坚、壆,皆幼。
一女,适著作郎直集贤院吕溱
虞曹之止临海郡印,归老晋陵陈留深鉴止足,内相然赞。
及得可诏,相随还西,翩翩二雏,接翼而归。
方将优閒家门,含饴弄孙,先露奄忽,惠风已而,岂至数之常然,信天时之不齐。
铭曰:
荥圃之姬国曰郑,后世衣冠为大姓。
东南避地藉延年,累叶相仍覃厚庆。
惠风胜范在陈留,姿度庄修循德性。
清门合作三纪馀,内外参和资辅正。
川上之水何悠悠,韵华委逝不复留。
人间华屋去北里,江外丹旐还西州
仍从先姑安旧陇,永托柏山之幽。
文府公归觐序 北宋 · 张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成都文类》卷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四
江汉出于蜀而会于海,涵天地之泽,浸万物之生,渊源浩漾,流而不息,远而益大。
其发源会流,成天下之利,百川不足与其类矣,故君子象之。
直学士阳文公诞生于晋,雄姿正气,禀汾崔之灵焉;
赋政于蜀,丰功厚泽,视江汉之流焉。
故善言江汉者,取诸浸润,与天同功而已,不私乎圳浍之益也。
善言蜀政者,谓能树教本,立民彝,绳百吏,清庶官,登俊良,屏奸宄,内和兵戎,外抚蛮夷,布上泽于方国,炳休祥于山川,俾夫黎民幸生而无奸心,然后有长世之德,不私乎一物之利,惟平阳公能之。
庆历七年春,公抚蜀二年矣,是时自秦而东及于海隅,旱土不殖,民失其职,天子忧惧,图靖灾眚,不逾旬再诏免天下之囚系,又特诏避寝彻膳,求直言以救其失。
而蜀据方面,有成国之重,负治乱之势,顾无一事乃可省去。
是以君子谓公之在蜀,能用刑矣。
夏四月六日诏书至蜀,命公乘传入位枢司。
其未行也,贺者溢于都;
其既行也,送者集于途。
咸曰:仁人天之衢,执天之枢,其庸如何,其恩如何?
俞谓古者诸侯之政纪于邦,舆人之诵载于史官
况公之入觐也,辅大君,议庶政,陈庙算,伐敌谋,以安天下为务,其光灵宠赫又若斯之隆也,岂可使江汉之域久而不金石刻乎?
今之序也,本乎实录,当有能诗者,如周人美申伯、韩侯故事,采为送公之诗焉。
华阳县学馆记 北宋 · 张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三、《成都文类》卷三一、《补续全蜀艺文志》卷二四、嘉庆《四川通志》卷七八、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四
三代之学繇秦废,蜀郡之学由汉兴,而天下之学由蜀起。
历汉至宋,殿室画像,古制尽在,则蜀之学其盛远矣哉!
始唐之衰,侯王怙乱,崩裂区宇,荡削典法,民扰厥命,不盗则兵,仁义礼乐,于世何有?
惟孟氏踵有蜀汉,以文为事,凡草创制度,僭袭唐轨。
既而绍汉庙学,遂勒石书九经,又作都内二县学馆,置师弟子讲习,以儒远人。
王师既平蜀,仍而不废。
华阳县学馆者,伪广政十二年作,迨今一百馀载矣。
栋挠墙圮,鸟鼠攸居,新进晚生,陋而不顾。
弘农杨安之为县甚治,慨念坠学,裒群士财,因而新之。
事未克究,得江东沈扶来承其政,益用儒雅,要归于道,兴学饰像,严翼堂宇,上以遵朝廷之制,下以成杨君之故也。
华阳于州内,而州故自有汉学,前乐安蒋公既已大之,今平阳文公率而教之,济济洋洋,礼乐流衍,县乡之学,亦从而兴。
上动下效,风化柔靡,可追古治,可表后式,长世不坠,惟贤是执。
庆历四年杨君始修之,后一年而沈君克成之,又一年晋人张俞为之记。
邴吉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八、《司马公文集》卷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
邴吉丞相,出逢群盗格斗,死伤横道,过之不问,见牛喘而问之。
以为诘禁盗贼,守令之事,阴阳不调,此乃宰相职耳。
谈者美之,愚窃以为不然。
宰相所以治阴阳者,岂拱手端居无所施设,而阴阳自调?
盖亦佐人主,治庶政,安四海,使和气洋洋薄于宇宙,旁畅周达,浸润渗漉。
明则百姓洽,幽则鬼神谐,然后寒暑时至,万物阜安。
虽古昔圣人之治天下,至于阴阳和,寒暑时,而至治极矣,岂庸人所能致哉!
邴吉为政之时,政治之不得,刑罚之失中,不肖之未去,忠贤之未进,可胜纪哉?
释此不虑,而虑于牛喘,以求阴阳,不亦疏乎?
京邑之内,盗贼纵横,政之不行,孰甚于此?
《诗》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近不能正,如远人何?
若曰守令之职,守令不贤,当责何人?
执政者之过而又谁欤?
士会为政,晋国之盗逃奔于秦。
子产为政,桃李垂于街者莫援。
若盗贼不禁,而曰长安之职;
风俗不和,而曰三老之职;
刑罚不当,而曰廷尉之职;
衣食不足,而曰司农之职。
推而演之,天下之事,各有其官,则宰相居于其间,悉无所与,而曰主调阴阳,阴阳固可坐而调耶?
愚以为邴吉自知居其位而无益于世,饰智谲问,以掩其迹,抑亦自欺而已矣。
翰林侍讲学士正奉大夫尚书兵部侍郎秘书监上柱国江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赠太子太师文庄杨公神道碑铭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一、《苏魏公文集》卷五一
淳化五年冬十月真宗皇帝寿王出阁尹开封
朝廷慎选府僚,转导明两,于是驿召镇安军节度行军司马杨公为左谏议大夫,充开封府判官
至道元年秋八月,春宫建,兼太子左庶子
三年三月,储皇践极,由给事中工部侍郎,充枢密直学士秘书监,再迁礼部
踰年以衰耄求解近职,进兵部侍郎
未几,特置侍读学士,秩如内禁。
公以本官充翰林侍读学士,兼官如故。
夏侯峤邢炳吕文仲,实并命也。
上日赐会秘阁,宠以七言御诗,儒学之官,一时为盛。
以公春宫旧僚,眷待尤异。
每清问访对,从容言天下之事,多至移刻,造辟之论,世莫得而闻也。
方将图旧熙功,记善惇史,属遘足盭,移告家居。
玺书银珰,诊问旁午,仍以御封上药赐之。
咸平初,郊不及陪扈,特诏赉物如侍祠,仍进封江陵郡侯
未几,銮辂北巡,公舁疾辞于苑中。
上谕以勉进医药,不久当相见。
及驻跸大名,又以手诏问平安好否。
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车驾还都,遽遣中使慰谕。
后二日,以疾不起闻,上为轸恻久之,特辍视朝一日。
兵部尚书,降内司宾至其第,赙钱五十万、帛五百疋,又赐祥符县之北常村茔地。
缘葬所须,皆出王家钱,内侍任文庆实监护其事。
诏以其婿太丞谯国宋公皋直集贤院,外孙常山公绶为太常寺太祝,侄孙偃、集并同学究出身。
盖圣主所以尊贤悯旧,推往抚存,终始之恩至矣。
公讳徽之,字仲猷,胄出华阴著姓。
太尉震七世孙信安侯向之子奢,仕郁林太守
永嘉南渡,徙籍上饶
奢之十五世孙光翼,唐上元中信州刺史,以刘展江左,遣其子建安宣挈族人归于,因家浦城
遂占数建安焉。
子孙累世以财力擅州里。
公之曾祖式辟王潮参谋军事,未几辞归,终老于家。
祖郜当唐季盗起,率合义徒千馀人保守土境,补闽义军指挥使,累官至本州防禦使
考澄生戎马间,独业文史,尝以策画干忠懿王,王一见奇之。
表置幕府,俄假绯衣、银鱼,为本县令,卒官,以子贵赠尚书礼部侍郎
公,礼部次子也。
少刻学自立,不妄交游。
邑人江文蔚善词赋,江为能歌诗,并延置客馆,切靡友善,遂与齐名。
浔阳庐山学舍甚盛,因往肄业。
属李氏失政,不欲仕其国,乃潜服间道达于汴洛,贽文公卿间,特为窦仪王朴所知。
王公答书,以奇士目之。
周显德二年,第进士,同奏名者十六人。
世宗命近臣覆实,惟公洎李覃、何俨、赵邻几中选。
解褐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历著作佐郎右拾遗
窦俨同修礼乐书,时相范质尤器待之。
国初,加朝散大夫,出监唐州方城县商税。
值故人奉使廉访谣俗,公见之,因言主上应天顺人,海宇宁一,宜崇尚儒术,以厚民俗。
使者还,具白其语,颇拂上指,左降凤翔府天兴
府帅王彦超籍其名,待以宾礼。
蜀平,徙嘉州峨眉
开宝初,复佐著作
刘温叟御史中丞十二年,屡求解职,不许。
及卒,太祖宰相,朝行中谁可继温叟者。
薛居正对曰:「杨某,即温叟所放进士,节行清白,亦相类也」。
时虽不果用,然朝论自此以旧德处之。
出知全州
太平兴国中,再转右补阙,代还,陛见日,太宗顾左右曰:「朕在藩邸,即闻其能诗」。
因尽索公之所著。
奏御凡数百篇,仍别献谢章,其落句云:「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皇王问姓名」。
他日又献《雍熙词》十篇,上皆称善,用其韵以和答焉。
自是,圣藻宸章,多得别本之赐。
尝属疾,上敕医视之,赍钱三十万,皆非常比也。
侍御史库部员外郎,更判刑部南曹同知差遣院赐紫衣、金鱼。
太宗留意儒雅,日阅群书。
翰林学士李昉等采前代文章,类为千卷,号《文苑英华》。
谓公邃于风诗,专俾编诗为一百八十卷。
端拱初,由兵部郎中左谏议,出知许州
判史馆,加修撰兼判昭文馆集贤院
因次对上言:「方今取士,多以文词,罕用经术。
望诏太学,增博士员,选通经专门之学,擢以本官,分教胄子,用广风化」。
太宗深嘉纳之,谓辅臣曰:「杨某,儒雅之士,操履无玷,寘之馆殿,得其宜矣」。
元夕,预召乾元楼观灯,上喜其老而不衰,盖有意于器使也。
公性方介,疾非道以干进者。
每言温、寇用击搏取贵仕,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渐薄矣。
察斯言,可以知其趋舍之所存也。
枢密副使刘昌言翰林学士张洎钱若水皆不次进擢,而右计使董俨方图柄任,尝谓公曰:「上待二翰林甚厚,旦夕且大用矣」。
后公语直史馆钱熙,即而达于刘、张。
二人指摘,以为公构造飞语,中伤近臣。
上闻而恶之,不复问状,即日贬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
未行,易镇安
升王府。
方公之斥也,年过七十矣,自以为没世不复用矣,而人亦谓之老且废也。
然而斥未数日,而易近镇;
又数月,而登藩朝之选。
非上所隆遇而厚信者,莫得而与焉。
而公出左官,首当新命,非夫文行业履之素茂,岂能取信于人主?
非上之诚明,待下不疑,亦不能排众毁而独任。
卒所以护翼储闱成令闻者,由夫知臣之明而信道之笃也。
公初拜府僚,自坡省至贰卿凡五命,皆与故相毕文简公同制,而公位其上。
景德初真宗登用旧人,毕公兵部预政事,踰月遂冠宰。
而公以耆年先薨,故不及大任。
然以儒者起远方,值世故,涉险难而达中朝,遄遘龙兴,荐遇好文之主。
晚年,遭会风云,得以行其所学,虽不至公卿,亦不为不遇也。
公纯厚清素,外无矫饰。
仕数进黜,不为夷险易其守。
而博闻强识,出于天质。
善为清言,好论典故。
自唐以来,士族人物,风流雅俗,悉能详记,听其言,粮道不绝。
酷信瞿昙修因之说,居常以五鼓夙兴盥漱,诵黄卷,如是者三十年犹一日也。
加之保守名节,兢慎不懈,故自结发至于启手足,未尝有过事。
当时论者,以谓孔子所云「善人,吾不得而见之」,又曰「吾未见好学者」,公之谓欤!
平生以风鉴自高,而寡合于世。
前辈惟故相李昉贰卿王祜深相推挹,仆射石熙载、参预李穆贾黄中与为文义之友。
翰林王禹偁于布衣时,荐戚纶馆阁,是二人者卒为名臣。
雍熙中,从孙南阳公亿,初以神童召对。
君相以为异人间出。
公犹勉以进修,不可已。
其后高名峻节,一代宗师。
每叙事质疑,其言必称从祖江陵公云尔,其取重有识如此。
常戒学者,当务三多:著述、看书、持论。
尤难属文,须词理相副,不尔同乎案检,无足观也。
所为文章,高雅纯重。
素好吟咏,老而不废,对宾客论诗,则终日忘倦。
言六义者,莫不宗之。
有集二十卷,没后,上令夏侯峤取以留中。
公刻意精思,以臻乎大成;
劳形啬神,以向乎具福。
咸平中王翰林黄州,未行,旬浃之间,公三至其家,慰勉开释,情礼备至。
时人即服其风义之敦厚,又叹其精力之强固。
非夫钟秀之异而纯守之固,能至是乎!
初,母夫人章之在娠也,梦朝南极,见老人拜以为母。
他日又梦大星陨于室,噏而吞之。
既寤,咽中尚热,无几何而公生。
及薨之前一夕,冠带仰瞻于庭下,归而趣家人治后事,曰:「吾之星位退矣」。
翼日遂捐馆。
岂儒宗耆英生皆禀精文象,殁则反舍于辰房乎?
公享年八十,室中牟王氏,尚书金部郎中浣之女。
继晋江王氏,国子博士仁郁之女,号太原郡君,后公十三年卒。
自卒及葬,真宗再遣中贵人,以缗帛恤其家。
公无子,一女前夫人所生,三岁而失所恃,继夫人躬自鞠毓,逮于笄字,历选良匹,遂归谯公。
累封郑国太夫人
贤明通书,治家有法。
子即常山宣献公也,公薨时方十龄,而超异夙成,克荷后事。
图书素业,一以付之。
宣献公以文章道德显赫两朝,佐佑仁皇,再登宰政。
号令风采,为时宗工。
虽德业所基本乎世阀,而绪风克绍,抑自外门。
景祐二年冬十二月宣献公奏疏上前曰:「臣之外祖,早事先帝,在天府为上介,在春坊为首僚。
际会龙飞,待遇无比。
殂谢之日,恩备始终。
官应定谥,而故吏失于陈请。
二夫人配食,复阙从子加赠之文。
窃惟圣朝,敦奖世臣,宜蒙褒贲,非敢以臣备位,辄觊恩荣」。
是月,制以太子太师襚章、文庄公诔策,告其第。
又以京兆太原郡夫人追命告配室。
于时郑国方康宁在养,躬拜纶函,承颜显亲,事光两族,士大夫以为庆善之所及也。
宣献下世,嗣子今龙图阁直学士某,终养祖堂,上承适重,外曾冢庙,继修常事。
礼部以上葬浦城者,则其邑有旧所构佛祠,敕号等觉禅院,以为殖福之地。
又有施田,以饭其净众。
今族孙进士倜主其世祀云。
杨氏徙建安且六世,至公始显。
继以南阳文公,其族仕者益众。
尚书驾部郎中致仕、赠太常少卿士彦,皆公之兄弟诸孙也。
龙图君每维宣献之志,以谓公之赐茔,密迩都门,安宅兹久而神道弗表,非所以称累朝宠饰之意。
顾谓某尝学旧史,前言往行,父祖之所逮闻也。
见咨撰述,义不得谢,又继之以铭。
铭曰:
惟宋三世,章圣初帝。
粤有直贤,以相储贰
储相谓谁?
杨公、毕公
朝之旧德,时谓儒宗。
帝既继圣,乃作毕命。
公老而亡,不迨共政。
公之道义,天子傅师
公之操履,朝廷表仪。
仕躐等夷,政讥击搏。
公高风,俗以敦薄。
学者纷纭,论义交错。
得公语言,士有规矱。
公之云亡,帝思旧勋。
宗无主祀,女裕后昆。
敦恤其家,干以王人。
熟传其业,付于外孙。
宪宪外孙,民宗国器。
京兆家书,太史篇记。
浃洽旁罗,遂用名世。
佐佑仁宗,辅成至治。
养堂念亲,欲报之德,顿首上前,上为怆恻。
小君,襚章诔策。
褒厥世臣,贲于宗祏。
惟祖惟孙,有德有言。
孝承慈颜,恩荣外门。
永锡祚嗣,流其庆源
殁而不朽,清风尚存。
古之盛德,必有识表。
窆繂于埏,丽牲在庙,公荣浚郊,木拱周道。
揭此铭章,来裔是告。
江渎庙设醮厅记庆历五年 北宋 · 冯浩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成都文类》卷三二
四渎以善利视爵号、秩祀事,有国之通制。
江发于岷,会于海,广溉遐浃,地产美厚,惠大固不可负,其为报之礼所宜重。
益之谯门之南,庙貌存焉。
庙前临清池,有岛屿竹树之胜,红渠夏发,水碧四照,为一州之观。
庆历乙酉春枢密学士阳文公来帅,用立夏斋祭,又祷雨,屡至庙下。
谓其僚曰:「太祖皇帝始平蜀,崇庙制而新之。
朝廷岁驰所署祝,再命刺史承祀惟谨。
神实惠于民,民奉之不忘。
又乐游池上,当乖崖时尤盛」。
因相外门之东,得鉌地二百步,别为谯设之宇,驿闻于庙而后蒇事。
墆洼薙茀,新基厚。
方练材庀用,会西江暴溢,浮美木千计而至,栋榱飁栌咸给。
其求役者笑筼争劝其力,不踰时而工休。
丛祠耽耽,飞砃将翔,隐隆闳奥,面池负庙,不侈不陋,境寂气肃。
一日,公来视之,曰:「吾将享神于斯,娱民于斯」。
乃钟鼓而乐之。
蜀之老相与议曰:「公相山西兵二年,有功于边,上念吾蜀远,倚公来临。
下车乘民之饥,纯用仁义格于治。
赈公廪,减稍食,谕益及诸郡富室损有馀之积,得米三十二万斛以活吾民。
省岁供缣帛,革常平之法,罢藁秸之赋,使吾父子夫妇皆安而居。
和气生于众心,仍岁大穰。
兴学校以训士子弟,礕癚荐良,大小罔不治。
今兴土木,公由享神乐民而后为,无毫銂于民。
公之德于蜀可谓至矣,其将推是心以及天下,岂吾蜀能久其幸耶」?
浩辱公命,俾识其事,且闻老者之语,敢次第云。
储子椿手简 其三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四、《姑溪居士文集》卷二五、《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九
阳固当一举酒,为君子之庆,咫尺不逮,我劳如何!
里闬正以兹时为胜遇,尽醉过从,彻交岁无虚日,不审能有此乐事否?
客寓无一如所念者,姑念佛杜门,与佛乘兴作佳好。
要是穷途,究竟如是尔。
每想像物外,亟欲即之,常若有以絷之。
亦意投怀深尽,或有得处,于我不间一毫发也。
未间,时幸寄声,俯慰展转之怀。
大衍论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六、《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
欧阳修论大衍,以谓二气升降,有进退而无老少。
苏轼《易说》亦曰:「《易》之所谓九六者,老阴老阳之数也。
九为老阳而七为少阳,六为老阴而八为少阴。
此四数者,天下莫知其所为如此者也」。
则《易》之所谓老阴老阳者,似若不必学,然前之言《易》者皆纷然于此,而莫得其要,不有以折衷其说,则后之学《易》者将惑于纷纷无当之论,而《易》之道汩矣。
愚请有以辨之。
昔之言《易》者,或以为阳之数极于九,而其次极于七,故七为少而九为老。
至于老阴,苟以为其极者而言也,则老阴当十而少阴当八。
今少阴八而老阴反当其下之六,则又为之说曰:「阴不可以有加于阳,故抑而处之于下」。
使阴果不可以有加于阳也,而曷不曰老阴八而少阴六?
则又曰:「阳顺而上,其成数极于九;
阴逆而下,其成数极于六」。
夫自下而上,阴阳均也,曷尝有进阳退阴与逆顺之别乎?
凡是数说,苏氏辨之当矣。
而苏氏有取于唐一行之学,则又与说《易》者异。
一行之言曰:「七八九六者,因馀数以名阴阳,而阴阳之所以为老少者,不在是而在乎三变之间,八卦之象也」。
尝究其说,不过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则十八变之间,有八卦焉。
其一变也,不五则九;
其二与三也,不四则八。
八与九为多,五与四为少。
多少者,奇偶之象也。
三变皆少,则《乾》之象也,《乾》所以为老阳,而四数其馀者九焉,故曰九。
三变皆多,则《坤》之象也,《坤》所以为老阴,而四数其馀者六焉,故曰六。
三变而少者一,则《震》《坎》《艮》之象也,《震》《坎》《艮》所以为少阳,而四数其馀者七焉,故曰七。
三变而多者一,则《巽》《离》《兑》之象也,《巽》《离》《兑》所以为少阴,而四数其馀者八焉,故曰八。
则是阴阳之所以为老少者,不在七八九六,而在三变之间矣,殆与说《易》者异也。
以愚揆之,窃以谓阴阳固不可以名老少,《易》既有取于四象,则老少之说异焉。
四象者,水火金木之谓也。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则一与六皆水而位于北。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则二与七皆火而位于南。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则三与八皆木而位于东。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则四与九皆金而位于西。
东南物之生养,故八为少阴,七为少阳。
西北物之成就,故六为老阴而九为老阳。
卦画七八,爻用九六,七八九六配四方,故九六皆以四成之。
龟取生数,故一二三四五;
筮取成数,故六七八九十。
《易》止取于四象,而土存乎其间矣。
然则老阳九而少阳七,老阴六而少阴八,庶乎其可推矣。
雪窗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五
汉卿新辟雪窗,以书走橘洲,曰:「吾作雪窗,将藏书数千卷,日与昆弟朋友究观讲解,以澡雪肺肝,以涤平生举子之尘。
子为我记之」。
予曰:夫山川出云,三时所以为雨。
雨不至则为虐,过则为淫。
其雨于冬则翻然为雪,雪先集为霰,既至为雪。
雪片六出,大者如掌,细者为鹅衣,或以为盐,又以为絮,飞舞○乱,时有近人意。
左丘明书平地尺为大雪,盖南方堆积户庭,几月不释,北方到檐,至有折胶堕指之冻。
《诗》云「雨雪瀌瀌,见晛曰消」,是各志其略也。
雪何自而有也,谓之天巧则不然,正隆冬秘藏,阳固,而阴泄。
雪亦雨也,雨自天降,以阴乘之,凭虚而始凝,故数止于六,理实然也。
方疏疏密密,叶间有声,童稚婆娑,农妇农夫举手交庆,桑畴麦垄,沃衍千里,诗人墨客阳春白雪,歌台舞榭,酒垆茶灶,相与用事,此雪所以为瑞也。
如是,而书亦有是哉?
圣人之道,循环于无端,故能一日而行四时,岂有终极?
唐虞春也,夏商周夏也,秦汉迄唐秋也,老聃列禦寇庄周之徒冬也。
圣人与天地准,虽未尝无杀。
三代刑赏并用,犹能以忠厚主之,后世大德下衰,治乱兴废,各因其君之贤不肖,生民之患深矣。
三子者洞视本末,发为道德之言,使民复返其初,自是而至,岂不伟甚!
吾故以沛泽为雨,敛藏为雪,下而至于诸子百家,稗官小说,得一而失一,举皆堕吾目中,雪窗中人当作是观也。
昔人读书,贫无以继夜,至有聚萤积雪者。
汉卿亦未至于斯,以雪为名,以书为实,当使实浮于名可也。
盛世之瑞,予切有望焉。
杨子顺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九
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已涉形器,五性为形而下者,恐皆未然。
阳固是形而下者,然所以一阴一阳者,乃理也,形而上者也。
五事是形而下者,然五常之性则理也,形而上者也。
试更思之,即可见矣。
北海先生文集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八、《攻愧集》卷五一、《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七、《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二二、民国《潍县志稿》卷三七
皇朝文章之盛,高掩前古。
徽宗在御,天下承平,上则日月戴承星文云彩之效祥,下则灵芝朱草赤乌白鹊之呈瑞,名表进贺,殆无虚时。
文士角立,争奋所长,无不工致,形容铺张,以为盛观。
会进筑顺州,得枸杞宿根于土中,其形獒伏,仙家以为千载所化,驰献阙廷。
上生于壬戌,正符所属之辰,尤以为善祥。
百寮欲以诘朝拜表,诸公阁笔,相视无以措词。
先是,庠校英才久束于王氏之学,不习应用之文,车驾幸学,欲进一表而无能应者。
翰林学士綦公诸生,出稿袖间,无不惊服。
至是已为学官,有荐公名者。
延致东阁,授以题意,公从容属联,妙绝一时。
首曰:「灵根夜吠,变异质于千年;
驿骑朝驰,荐圣人之万寿。
眷荒裔沈藏之久,实王师恢复之初。
物岂无知,时各有待」。
既进,天子为之改容。
即日喧传京师,诸公咸自以为不及也。
公初起北海之滨,学殖甚富,不求人知,自是贵名日起,遂登馆殿。
未及施用,而以内艰去矣。
建炎二年高宗驻跸维扬,公航海朝行在,一再迁而为郎。
明年轮对,一见契合,恨见之晚。
左史,摄琐闱,召试中书,文不加点,玉音击叹,即正西掖
进用之捷,未有近比。
永嘉南渡之行,公在帝侧,实代王言。
诏旨所至,读者感动。
诸将奔走承命,如陆宣公之在奉天也。
寻入翰苑,当羽檄旁午、书诏填委之会,而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吕忠穆公首相督府,训辞尤为宏伟,有曰:「尽长江表里之封,悉归经略
举宿将王侯之贵,咸听指呼」。
其能布宣威灵,张大国体类此。
盖公笃意经术,博览强记,以直道自任,才高而气刚,平时为文不为崖异之言,而气格浑然天成。
故一旦当书命之任,明白洞达,虽武夫远人晓然知上意所在,非规规然取青媲白以为工者比也。
夫唐文三变,宋之文亦几变矣。
止论骈俪之体,亦复屡变。
作者争名,恐无以大相过,则又习为长句,全引古语,以为奇倔,反累正气。
况本以文从字顺,便于宣读,而一联或至数十言,识者不以为善也。
惟公与汪龙溪追述古作,谨四六之体,至于今行之。
然此等在公皆为馀事,尽忠竭诚,遇事极论,进而造膝,退多削稿,以辅成中兴之业,公之力为多焉。
公之薨于绍兴十有二年丞相方当国专政,以罢相草麻之憾恨不得甘心焉。
至二十九年,而后宗丞李公益能始状其行。
又至三十三年,而后得参政忠简公铭公之墓。
公之从孙焕手集公文,为五十六卷,藏于家。
钥生晚,不及拜公下风,而多诵公之文。
赘倅丹丘,始见家集,益闻出处之详。
晚而投閒,有更生者亦公之从孙,蚤有隽声,寓居吾乡,尝以公海上诗刻求跋,为之诗曰:「晋阳固自有高共,奉天岂可无宣公
当时扶日沧海东,尚想健笔驱长风。
指麾诸将如奴童,中兴当数第一功。
断碑毋庸诧诗工,制藁具在銮坡中」。
更生致谢再三,且曰:「今之知北海先生者盖寡,遗文将遂版行,愿为之序」。
钥曰:公之文有传,又得托名于不朽,不复固辞。
属更忧患,既免丧而后敢为下笔,惧不足以发扬公之盛烈,谨衔愧而书之。
公讳崇礼字叔厚潍州人北海其自号也。
跋欧阳文公 南宋 · 袁说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八、《东塘集》卷一九
右欧阳文公帖,云:「平生进退之节,准拟措置,全在此时」。
呜呼,其严哉!
东坡谓公见几祸福之先,脱履尘垢之外,学者于此帖,亦可以窥见万一也。
书犁春谢耕道所藏朱晦庵夜叹长篇后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六、《洺水集》卷一三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昔人固同此感也。
扬子云有言:「人羡久生,将以学也」。
生而不学,何以生为?
嗟乎学乎,夫岂角无用之空谈乎?
善乎,欧阳文公之论曰:学问足以润身,政事乃能及物。
文公所至,兴利除害,孳孳然以惠民泽物为事,又岂以口耳三寸之学教学者哉!
炼形羽化真寓言,世间那得有神仙。
要须力穑乃逢年,画犁十载甑空悬。
君不见黄鹤楼前金色鲜,何如归煮白石员?
通张潮州劄子(二)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五、《漫塘集》卷八
窃以春事向晚,生意方殷,恭惟某官锦衣容与,千骑趣行,神天默扶,台候万福。
某不上燕兴问恰四阅月,弃官归来,日与渔樵争席,姓名不彻于王公之前,理则宜然。
德盛望尊如门墙,则乃心依乘不若是恝也。
忽堕诲墨,欣浣无涯。
某物礼隆物腆,顾施之晚末閒散之人,台意厚也。
幼贱有分,不敢控辞,即已祗拜。
惟是才疏性拙,出门无与,惟欲招并舍渔樵之侣,共击鲜酾酒之乐,顾恐知所自来,争席者避,犹豫未能也。
阳文公之政,数百年无继之者,乃今得人。
千里之民,引领北望,庶拊我乎!
犹迟其驱,岂敛惠一州,固非君相意邪?
诏音鼎来,某虽与世相忘,犹能矫首为天下贺。
朝暮犹有微寒,惟为世道珍啬。
赵传之 南宋 · 阳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二、《字溪集》卷五
所问「《河图》生成数相乘为四十五,生极于五,成数至九,合而言之,五九合四十五」,及「一年中八卦各得四十五」,自是可通。
大抵《河》、《洛》两图,是道之体用。
凡所谓道,无出于此两图之外者。
莫不皆通,愈求愈有,只是要入身子体之为难。
只如孝弟二字,一日十二时中,有多少未尽善处,须要行得似曾、闵,充而至,方是极头。
来谕《震》、《乾》、《巽》《、艮》、《坤》、《兑》变,而《坎》、《离》不与,亦看得分晓。
然《兑》、《震》、《巽》、《艮》凡两卦倒转成一卦。
如《颐》、《大过》、《中孚》、《小过》,文公以为皆是《坎》、《离》之变,《颐》是大的《离》,《中孚》是厚画的《离》,《小过》是厚画的《坎》,《大过》是大的《坎》。
则《坎》、《离》未尝不变,更细思之。
近来熟看双峰五行生出次序,并金陵拟议周先生二程先生之说,其释周程则善矣。
五行生出之次,如邵子「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乃水先生
又岐黄书论人之生也,男先生左肾,女先生右肾,都是先生水。
其金、木、土,圣人言其气,双峰论其质。
又言「程子未见濂溪《太极图》」,更当详思熟议也。
闻执经问道者甚众,此尤当今仕进者之所无。
然某窃有一说,姑以见意。
夫光明者聚蠹之阶,铮铮者招怨之府。
有明伦之主,而人情舍此安之,此固慕膻怀德,不容却去。
但谦谦有终,劳而不伐,功而不德,归美从长,无形一言,然后为至。
希夷谓名者事物之所忌,宜深体之。
所谓「一阳至六阳,疏密始难终易」之说,甚看得好。
晦翁与门人亦曾以疏密处为难说。
足下既言六阳,则六阳亦然。
阳固难长易盈,却方盛时已有衰,倚之阴之盛,顿然便在眼前,却不知如何亦如此先疏后密。
春分卯中,秋分酉中,与卦不相应,这处亦难说。
康节如此言时,必复有意。
《乾凿度》亦是一件文字,但《易》书除希夷、康节伊川晦翁之外,或得或失,中间亦岂无是处?
又如朱汉上辈亦有好处,亦有不尽处。
惟《麻衣易》是南康戴主簿所作,晦翁已辩其伪,此却不必读也。
黄钟赋 明 · 朴祥
 出处:讷斋先生集卷第一
粤邃古之初兮,寂无名兮无声。
七窍瞢瞢为混沌兮,目孰睇而耳孰聆。
二者仪呈而分割兮,重乎浊而轻乎清。
雷风交荡而发舒兮,自然之韵生。
于是流钟乎三百羽虫之长兮,婉婉文离兮则乃轰訇。
诇世德之光赫兮,雄雌哕哕乎其鸣。
溯三画之权舆兮,未尝不为蓝于律法。
缅惟轩辕之妙独造兮,超太昊而穷制作。
闻嗈嗈于阿阁兮,听莹乎气母之吹嘘。
入臣伦于嶰之谷兮,于以获琅玕之清虚。
制出乐器曰黄钟兮,斡乾元之资始。
阳固朕玄鼠而旺青虎兮,宜声配于天一位也。
然则长寸九而围九分兮,曷知错之营营。
夫天数凝一而渐进兮,至于九而老成。
累分积寸之不僭兮,实八百而零什。
集气机而阖辟兮,分派委于燥湿。
相生错乎正变兮,五六根括而环旋。
信律吕之大极兮,一阴一阳焉舛其后先。
故时而阳兮冬之中,百昌是户兮魁天功。
象而君兮人所宗,尊无两大兮卑不攻。
声浊兮行之土,数首兮音之宫。
吹焉而靡律不应,候之而有气必叶。
量演五兮于父于母,事做万兮伊管伊辖。
此圣人探天地之和,以寓夫无穷之理兮,历帝二王三而不易。
夫何乐移于龟蒙兮,世袭讹而异说庚庚。
彼曹刘之荒驳兮,正声晦蚀而窒明。
古法崩裂于开皇兮,弘农布衣兮其如乐何。
哓哓乎通典礼疏之斗靡兮,慨二子之穿穴自多。
仰观夫建隆皇祐之治际兮,议亦瘠(瘠疑璿)驳于诸贤。
况崇宣黥涅之无稽兮,不可以语律之大全。
咄哉夔也,黄祗克谐谁闻。
三分兮胶加,损益兮无文。
商刚而击宫兮,陵君之端萌。
徼而冲角兮,残氓之心盈。
神人兮易和,衡权兮奚平。
目周兮天之下,瓦釜兮长为雷。
黄钟坏弃兮,埋没尘埃。
乃为倡曰:明明帝心,寔黄钟兮。
推心上之黄钟兮,制律中之黄钟。
心非帝心,孰折衷兮。
昧者不知,徵诸律兮。
圣人有作,采吾说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