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皇甫谧太子中庶子十二月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五
男子皇甫谧,沈静履素,守学好古,与流俗异趣,其以太子中庶子(《晋书·皇甫谧传》,又见《北堂书钞》六十六引《起居注》。)
请优礼朱冲 西晋 · 李重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三
凡山林避宠之士,虽违世背时,出处殊轨,而先王许之者,嘉其服膺高义也。
昔先帝患风流之弊,而思反纯朴,乃咨询朝众,搜求隐逸。
咸宁二年,始以太子中庶子安定皇甫谧,四年,又以博士安南朱冲太康元年,复以太子庶子,虽皆以病疾不至,而朝野悦服。
陛下远迈先帝礼贤之旨,臣访州邑,言其虽年近耋耄,而志气克壮,耽道穷薮,老弥新,操尚贞纯,所居成化,诚山栖耆德,足以表世笃俗者也。
臣以为宜垂圣恩,及其未没,显加优命(《晋书·李重传》)
与兄平原书 其三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云再拜:前省皇甫士安《高士传》,复作《逸民赋》,今复送之,如欲报称。
久不作文,多不悦泽,兄为小润色之,可成佳物,原必留思。
四言五言非所长,颇能作赋,为欲作十篇许小者,以为一分生于愁思,遂复文。
诲欲得云论。
间在郡纷纷有所钩定,言语流行断绝,欲更定之,而了不可以思虑,今自好丑不可视。
想冬下体中佳,能定之耳。
兄文章自行天下,多少无所在;
且用思困人,亦不事复及以此自劳役。
间居恐复不能不愿,当日消息。
谨启。
左思三都赋略解序 西晋 · 卫权
 出处:全晋文
余观《三都》之赋,言不苟华,必经典要,品物殊类,禀之图籍;
辞义瑰玮,良可贵也。
有晋徵士太子中庶子安定皇甫谧西州之逸士,耽籍乐道,高尚其事,览斯文而慷慨,为之都序。
中书著作郎安平张载中书郎济南刘逵,并以经学洽博,才章美茂,咸皆悦玩,为之训诂;
其山川土域,草木鸟兽,奇怪珍异,佥皆研精所由,纷散其义矣。
余嘉其文,不能默已,聊藉二子之遗忘,又为之略解,只增烦重,览者阙焉(《晋书·左思传》,作陈留卫瓘,乃权之误,魏志卫臻传注,权作左思吴都赋叙》及注,叙粗有文辞,至于为注,了无所发明,直为尘秽纸墨,不合传写也。又璀乃卫觊子,河东安邑人而云陈留卫璀,是转刻之误无疑。)
左思别传 魏晋 · 阙名
 出处:全晋文
字太冲齐国临淄人
父雍,起于笔札,多所掌练,为殿中侍御史
蚤丧母,雍怜之,不甚教其书学,及长,博览名文,遍阅百家。
司空张华辟为祭酒贾谧举为秘书郎诛,归乡里,专著述,齐王囧请为记室参军,不起,时为《三都赋》未成也。
后数年疾终,其《三都赋》改定,至终乃上。
初作《蜀都赋》云:金马电发于高口,碧鸡振羽而云披,鬼弹飞丸以礧礉,火井腾光以赫曦。
今无鬼弹,故其赋往往不同,为人无吏翰,而有文才。
又颇以椒房自矜,齐人不重也。
张载,问岷蜀事,交接亦疏。
皇甫谧西州高士,擎仲澡宿儒知名,非思伦匹,刘渊林卫伯舆并蚤终,皆不为赋序注也。
凡诸注解,皆自为,欲重其文,故假时人名姓也(《世说·文学篇》注。可均案:《别传》失实,《晋书》所弃,其可节取者仅耳。思行造《齐都赋》成,复欲赋三都泰始八年,妹芬为脩仪,因移家京师,求为秘书郎,历咸宁太康初赋成,《晋书》所谓构思十年者也。皇甫谧卒于太康三年,而为赋序,是赋成必在太康初,此后但可云赋未定,不得云赋未成也。其赋屡经删改,历三十馀年,至死方休。太康三年张载著作佐郎访岷蜀事,遂删鬼弹飞刃之语。又交挚虞,或尝以赋就正,此可因《别传》而意会得之者。元康六年后,为张华司空祭酒,容或有之,但不得云辟,至谓贾谧举为秘书郎诛归乡里。又谓挚仲治宿儒知名,非思伦匹。刘渊林卫伯舆并蚤终,皆不为《赋序》注,凡诸注解,皆自为,则别传殊失实矣。贾谧本姓韩太康三年贾充世孙,至惠帝时用事,思之为秘书郎久矣。非所举,永康元年诛,太安二年张方京师兵火连岁,避乱,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余意度之,当是诛去官,久之遭乱客死,而云归乡里,非也,皇甫高名,一经品题,声价十倍,挚虞宿儒,与思同在贾谧二十四友中。要是伦匹,刘逵元康中尚书郎,累迁至侍中卫权卫贵妃兄子,元康初尚书郎,两人虽蚤终,何不可为《赋序》注。况刘卫后进,名出皇甫下远甚,何必假其名姓,今皇甫序刘注在《文选》,刘序在《晋书》,皆非苟作,《魏志·卫臻传》云,作《左思》《吴都》及粗有文辞,至于为,了无所发明,直为尘秽纸墨,不合传写。如裴此说,贵游好名,不嫌空疏,而踬于为,使自为,何至尘秽纸墨,别传道听途说,无足为凭。《晋书》汇十八家旧书,兼取小说。独弃别传不采,斯史识也。)
皇甫谧 晋 · 辛旷
四言诗
颙颙朝士,亦孔其依。
莫不迟想,载渴载饥。
我弓我旄,礼亦无违。
企望高冈,来仪来归。
其归伊何,与帝同心。
明明天子,如日之临。
临照四方,探颐幽深。
山无逸民,水无潜鳞。
爰彼九皋,克量德音。
茂哉先生,皇实是钦(○《类聚》三十六。《诗纪》三十。)
皇甫谧 晋 · 辛旷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二
夫三光悬象,式扬天德,岳渎山泽,广开地道;
贤人显进,实与圣治。
力牧佐黄而涿鹿之征捷,舜禹翼唐而滔天之灾殄,阿衡在商而成汤之功著,姜望入周而文武之业建,圣人光济四海,欲垂大化者,莫不收才取良而致股肱,忠贤大才之人,愿立名迹,思在利见大人而王圣时治,此所以应天顺民之神龟,利涉大川之元吉。
大晋合天地之中和,经日月之重光,四目视其明,四聪达其听,岩穴出其隐,四门启其蒙;
高阳之八子,御高辛之群龙,俊才在官,时亮天工;
鸟兽非君子之俦,九皋无长鸣之鹤,万国黎献,咸仰南风之仁而抱化之隆,此其至治也。
先生固执冲虚,塞渊其心,殉文人之耿介,忘宣尼之所沽,步幽山之穷径,背汉津之明衢,日月遂往,时不我须,此惜寸阴者之所以为惧,而临川者之所怀慨也。
窃谓先生降匪石于高冈,回羽仪于皇京,顺震惊而翔抚,振六翮于天庭,邈禹、稷之遐踪,骋大任之夷涂,诏不世之洪勋,同先哲之丕模;
使瞻仰者所以藉之美世,希藉人六义之一。
献斯一篇,惟蒙采览。
伏惟先生,黄中通理,经纶稽古,既好斯文,述而不作;
将迈卜商于洙、泗之上,超董生于儒林之道,含光烈于千载之前,吐英声于万世之后,亦已盛矣。
旷以不敏,感佩厚惠,愿附骥尾,抚尘而游。
咨睹未因,而西望延企(《艺文类聚》三十七)
遗令 北魏 · 程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二
吾存尚俭薄,岂可没为奢厚哉,昔王孙裸葬,有感而然,士安籧篨,颇亦矫厉。
今世既休明,百度循礼,彼非吾志也。
可敛以时服,明器从古(《魏书·程骏传》、《北史》四十。)
临终遗命 南梁 · 孙谦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
吾少无人间意,故自不求闻达,而仕历三代,官成两朝,如我资名,或蒙赠谥,自公体耳。
气绝即以幅巾就葬,每存俭率。
比见轜车过精,非吾志也。
士安束以蘧蒢,王孙裸入后地,虽是匹夫之节,取于人情未允。
今使棺足周身,圹足容棺,旐书爵里,无曰不然,旒表命数,差可停息,直僦轜床,装之以𫂈,以常所乘者为魂车,他无所用(《南史·孙谦传》。)
终制 南朝宋 · 顾宪之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
夫出生入死,理均昼夜,生既不知所从来,死亦安识所往?
延陵所云,精气上归于天,骨肉下归于地,魂气则无所不之,良有以也。
虽复茫昧难徵,要若非妄。
百年之期,迅若驰隙。
吾今豫为终制,瞑目之后,念并遵行,勿违吾志也。
庄周、澹台,达生者也。
王孙、士安矫俗者也。
吾进不及达,退无所矫。
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惬情,衣周于身,示不违礼,棺周于衣,足以蔽臭,入棺之物,一无所须,载以輴车,覆以粗布,为使人勿恶也。
汉时帝天子之尊,犹祭以杅水脯糗,范史云烈士之高,亦奠以寒水乾饭,况吾卑庸之人,其可不节衷也?
丧易宁戚,自是亲亲之情,礼奢宁俭,差可得由吾意,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
朔望祥忌,可权安小床,暂设几席,唯下素馔,勿用牲牢。
蒸尝之祠,贵贱罔替,备物难办,多致疏怠。
祠先人自有旧典,不可有阙,自吾以下,祠止用蔬食时果,勿同于上世也。
示令子孙,四时不忘其亲耳。
孔子云,虽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本贵诚敬,岂求备物哉(《梁书·顾宪之传》,临终为制,以敕其子。)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八
窃闻高尚其事,义光爻象
贤者避世,声焕《典》、《坟》。
岂徒激贪勉竞,澡身浴德而己。
尔乃大弘义训,百代通风。
是以梁鸿、苏伯,记远迹于前;
叔夜士安,书高尘于后。
虽去取异情,群略殊轸,而独行必彰,斥言罔极。
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其远。
明公得一含道,体二居宗,迹屈岩廊之下,神游江海之上,爱奇商洛,访美东都,盖欲隐显高功,出处同致,并流,三辟与四门其轨。
肃奉明规,思自罄勖(《艺文类聚》三十七。)
伏挺 南梁 · 徐勉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
复览来书,累牍兼翰,事苞出处,言兼语默,事义周悉,意致深远,发函伸纸,倍增愤叹。
雄州擢秀,弱冠升朝,穿综百家,佃渔六学,观眸表其韶慧,视色见其英朗,若鲁国之名驹,迈云中之白鹤。
及占显邑,试吏腴坏,将有武城弦歌桐乡谣咏,岂与断断,同年而语邪?
方当见赏良能,有加宠授,饰兹簪带,置彼周行;
而欲远慕卷舒,用怀愚智,既知益之为累,爰悟满则辞多,高蹈风尘,良所钦挹;
况以金商戒节,素秋御序,萧条林野,无人相乐,偃卧坟籍,游浪儒玄,物我兼忘,宠辱谁滞,诚乃欢羡,用有殊同。
今逖听傍求,兴怀寤宿,白驹空谷,幽人引领,贫贱为耻,鸟兽难群,故当捐此薜萝,出从鹓鹭,无乖隐显,不亦休哉!
吾智乏佐时,才惭济世,禀承朝则,不敢荒宁,力弱途遥,愧心非一,天下有道,尧人何事,得因疲病,念从闲逸,若使车书混合,尉候无警,作乐制礼,纪石封山,然后乃返服衡门,实为多幸;
但夙有风咳,遘兹虚眩,瘠类士安,羸同长孺,簿领沈废,台阁未理,娱耳烂肠,因事而息,非关欲松子,远慕留侯
若乃天假之年,自当靖恭所职,拟非伦匹,觉辞费,览复循环,爽焉如失,清尘独远,白云飘荡,依然何极。
猥降书札,示之文翰,览复成诵,流连缛纸。
仲宣才敏,藉中郎而表誉,正平颖悟,赖北海以腾声,望古料今,吾有惭德。
倘成卷帙,力为称首,无令独耀随掌,空使辞人扼腕,式闾愿见,宜事扫门,亦有来思,赴其悬榻,轻苔鱼网,别当以荐,城阙之叹,曷日无怀,所迟萱苏,书不尽意(《梁书·伏挺传》。)
革终论 南梁 · 刘熇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七
死生之事,圣人罕言之矣。
孔子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而不违」。
其言约,其旨妙,其事隐,其意深,未可以臆断,难得而精核,聊肆狂瞽,请试言之。
夫形虑合而为生,魂质离而称死,合则起动,离则休寂。
当其动也,人皆知其神;
及其寂也,物莫测其所趣。
皆知则不言而义显,莫测则逾辩而理微。
是以勋华旷而莫陈,抑而不说,前达往贤,互生异见。
季札云:「骨肉归于士,魂气无不之」。
庄周云:「生为徭役,死为休息」。
寻此二说,如或相反。
何者?
气无不之,神有也。
死为休息,神无也。
原宪云:「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
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
考之记籍,验之前志,有无之辩,不可历言。
若稽诸内教,判乎释部,则诸子之言可寻,三代之礼无越。
何者?
神为生本,形为生具,死者神离此具,而即非彼具也。
虽死者不可复反,而精灵递变,未尝灭绝。
当其离此之日,识用廓然,故夏后明器,示其弗反。
即彼之时,魂灵知灭,故殷人祭器,显其犹存,不反则合乎庄周,犹存则同乎季札,各得一隅,无伤厥义。
设其实也,则亦无,故周人有兼用之礼,尼父发游魂之唱,不其然乎。
若废偏携之论,探中途之旨,则不仁不智之讥,们是乎可息。
夫形也者,无知之质也;
神也者,有知之性也。
有知不独存,依无知以自立,故形之于神,逆旅之馆耳。
及其死也,神去此而适彼也。
神已去此,馆何用存?
速朽得理也。
神已适彼,祭何所祭?
祭则失理,而之教不然者,其有以乎!
盖礼乐之兴,出于浇薄,俎豆缀兆,生于俗弊。
施灵筵,陈棺椁」。
设馈猷,建丘陇,盖欲令孝子有追思之地耳,夫何补于已迁之神乎?
故上古衣之以薪,弃之中野,可谓尊卢、赫胥、皇雄、炎帝蹈于失理哉,是以子羽沈川,汉伯方圹,文楚黄壤,士安麻索,此四子者,得理也,忘教也,若从四子而游,则平生之志得矣。
积习生常,难卒改革,一朝肆志,傥不见从。
今欲剪截烦厚,务存俭易。
进不裸尸,退异常俗,不伤存者之念,有合至人之道。
孔子云:「敛首足形,还葬而无椁,斯亦贫者之礼也,余何陋焉。
张奂止用幅巾,王肃唯盥手足,范冉殓毕便葬,奚珍(《南史》作爰珍)无设筵几,文度故舟为椁,子廉牛车载柩,叔起诫绝坟陇,康成使无卜吉。
此数公者,尚或如之,况于吾人,而当华泰!
今欲仿佛景行,以为轨则,傥合中庸之道,庶免徒费之讥,绝不须复魄(《南史》作「复魂」。)
盥洗而敛。
以一千钱市治棺,单故裙衫,衣巾枕履。
此外送往之具,棺中常物,及馀阁之祭,一不得有所施。
世多信李、彭之言,可谓惑矣。
余以孔、释为师,差无此惑。
敛讫,载以露车,归于旧山,随得一地,地足为坎,坎足容棺,不须塼甓,不劳封树,勿设祭飨,勿置几筵,无用茅君之虚座,伯夷杅水
其蒸尝继嗣,言象所绝,事止余身,无伤世教。
家人长幼,内外姻戚,凡厥友朋,爰及寓所,咸愿成余之志。
幸勿夺之(《梁书·刘熇传》。)
隐居贞白先生陶君 南梁 · 萧纶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二
夫夜光结绿,非胠箧之恒珍;
逸羽翔鳞,岂园池之近玩。
宁期心于远大?
盖不知其所以然也。
是以颖阳高蹈,洗耳于唐朝;
汉阴贞栖,灭迹于周代
盛德风流,有自来矣。
应期而曜质者,其在兹乎?
先生名弘景字通明,本冀州平阳人也。
其先自帝尧陶唐氏之后胤,冀州平阳,故因居止。
龙马见五色之符,钦明表八彩之瑞。
光宅于天下,允厘于庶职。
洪源尤远,系绪绵长。
汉兴陶舍高祖右司马
子青翟,位至丞相
后至汉末南渡,始居丹阳
七世祖睿,仕镇南将军荆州刺史
祖降,宋南中郎参军事
父贞宝,司徒建安王侍郎
并立履清约,博涉文史。
先生含元精之和气,蓄陵飙之雅姿,兼宣七善,总修九德,行仁蹈义,岳峙渊亭,墙仞无以睹,清浊不能测,道风与星汉同高,胜气与烟霞其远。
六岁便解书,能属文。
七岁读《孝经》、《毛诗》、《论语》数万言。
曼倩幼习典坟,公干少诵诗赋,方之于古,彼有多惭。
是以岐嶷流声,黄中著称。
有乡人得葛洪《神仙传》,见淮南八公诸仙事,乃叹曰:读此书,便使人有凌云之气。
于是寝兴讽诵,晨夜不辍。
年二十七,为宜都王侍读,总知管记事。
榜道求贤,焚林招士,朝难其选,是曰得人。
阮瑀书记,不足扶衡;
孙楚之才辞,何以捧毂。
齐代好治宫室,方修苑囿,青溪旧观,便就起筑。
仍奏表上颂,辞事兼美,迈彼乐职之篇,逾乎景福之制。
帝省览久之,益以为善,除奉朝请
恪居官次,夙夜惟寅。
春朝秋请,是谓朴者也。
先生本不希荣,常欲辞退。
乃与亲友书曰:畴昔之意,不愿处人间,年登四十,志毕山薮。
今三十六矣,时不我借,知几其神乎无为自苦。
明年,遂拜表解职。
抽簪东都之外,解组北山之阳。
同稷丘之栖真,慕留侯却粒
便具舟楫,永言东迈。
朝廷锡问,时贤饯别,祖以二疏,招兹四皓,超然轻举,异世同符。
尔乃杖策孤征,游践山岳。
既而到于句容,登于茅岭,以此地神仙之宫府,灵异之栖托,往不能返,遂卜居焉。
先生曰:夫子云: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未见其人。
我今义通无复其一,请同求志之业。
自称隐居,亦犹稚川之抱朴,士安之玄晏。
倚岩栖隐,依林遁迹;
交柯结宇,划径为门。
悬崖对溜,悲吟灌木;
深壑绝(《艺文类聚》作危。)峭,组织烟霞。
枕石漱流,水禽无挠;
采药耦耕,野兽不乱。
逍遥闲旷,放浪陵山;
嗒然若丧,确乎难拔。
属齐末道消,天命既否;
水斗谷洛,地震由辰。
先生静思冥数,预识微兆,于是近远书问,悉皆杜绝。
昔乃闻之夏甫,今则见之先生
大梁休运应期,受天明命,三辰开朗,四海宁宣。
先生奉表称庆,于是信问复通。
天监以来,常有敕旨,供给药饵,不乏岁时。
渥泽湛恩,莫之与比。
先生七年暂游南岳
兹山也,譬闿风之地轴,若昆陵之天镇,八桂傍临,九纯闲设,树有琅玕,草生车骑,遗世独往,是用忘归。
一十年,有敕遣左右司徒惠明徵还先生茅山,别给廨宇。
轩后之降精天老,汉帝之致礼河宗,况于兹日,弗能尚也!
养志山阿,多历年所。
摄生既善,冥祥亦降。
猛兽不据,魑魅莫逢。
庭无荆棘,远同阙里;
阶吐神泉,径动疏勒。
于是羽人徘徊,仙客上下,鸾凤游集,芝英丰润,大造佛像,爰及写经,起塔招僧,备诸供养。
自誓道场,受菩萨法,梦登七地,又得嘉名。
具以启间,蒙敕许可。
葛玄之梦见开士,朱鸾之远望尊仪,何以拟兹通感,匹此徵应?
大同三年岁次景辰三月壬寅朔十二日癸丑告别年化,春秋八十有一。
天子嗟惜,储皇轸悼。
有诏称誉,追赠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
礼也。
其月十四日窆于丹阳郡句容县雷平山。
轩辕之葬衣冠,如王乔之藏舄,化于兹日,可得偶焉。
先生器宇凝深,思识精赡,含章贞吉,不修廉隅,年将中寿,匪逾于矩,眉目疏朗,仪貌鲜洁,实亡劝沮,多行德惠,恪惜光景,爱好坟、籍,笃志励节,白首弥至。
若乃淮南鸿宝之诀,陇西地动之仪,太一、遁甲之书,、九章历象之术,幼女、银钩之敏,允南、风角之妙,太仓、素问之方,中散操之法,咸悉搜求,莫不精诣。
爰及卞射荀基,苏卜、管筮,一见便晓,皆不用心。
张华之博物,马钧之巧思,刘向之知微,葛洪之养性,兼此数贤,一人而已。
门人恒法闿等,慕遥风于缑氏,绘遗像于桥阳,勒碑而相质,腾绛霄之流芳。
乃为铭曰:
留舄表化,弃剑凝神。
徘徊紫气,照耀丹鳞。
厥迹犹在,馀风可遵。
谁其嗣此,渊哉淑人
高行迈种,盛德日新。
朗犹悬镜,郁似贞筠
身以弘道,行不违仁。
昔游缨绶,颉颃晋绅。
厌乎匡救,劳彼问津。
亦既解组,乃袭山巾。
远寻丘壑,高蹈风尘。
情无缅世,隐不隔真。
结宇依岩,贞栖茂草。
水玉留年,华精却老。
乃有令问,兼斯寿考。
泉过危庭,峰临窈洞。
露凝兰阶,云生桂栋。
日斜栏席,花落窗瓮。
尚平未反,王孙不施。
海桑交易,陵谷贸迁。
丰碑有树,遗烈无骞(《文苑英华》八百七十三,又略见《艺文类聚》三十七。)
尚书正义序 隋末唐初 · 孔颖达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六
夫书者。
人君辞诰之典。
右史记言之策。
古之王者。
事总万机。
发号出令。
义非一揆。
或设教以驭下。
或展礼以事上。
或宣威以肃震曜。
或敷和而散风雨。
得之则百度惟贞。
失之则千里斯谬。
枢机之发。
荣辱之主。
丝纶之动。
不可不慎。
所以辞不苟出。
君举必书。
欲其昭法诫。
慎言行也。
其泉源所渐。
基于出震之君
黼藻斯彰。
郁乎如云之后。
勋华揖让而典谟起。
汤武革命而誓诰兴。
先君宣父
生于周末。
有至德而无至位。
修圣道以显圣人。
芟烦乱而剪浮词。
举宏纲而撮机要。
上断唐虞。
下终秦鲁。
时经五代
书总百篇。
采翡翠之羽毛。
拔犀象之牙角。
荆山之石。
所得者连城
穷汉水之滨。
所求者照乘。
巍巍荡荡。
无得而称。
郁郁纷纷。
于斯为盛。
斯乃前言往行
足以垂法将来者也。
既乎七雄已战。
五精未聚。
儒雅与深阱同埋。
经典共积薪俱燎。
汉氏大济区宇。
广求遗逸。
采古文于金石。
得今书于齐鲁
其文则欧阳夏侯二家之所说。
蔡邕碑石刻之古文。
两汉亦所不行。
安国注之。
实遭巫蛊。
遂寝而不用。
历及魏晋
方始稍兴。
故马郑诸儒。
莫睹其学。
所注经传。
时或异同。
晋世皇甫谧独得其书。
载于帝纪。
其后传授
乃可详焉。
但古文经虽然早出。
晚始得行。
其辞富而备。
其义宏而雅。
故复而不厌。
久而愈亮。
江左学者。
咸悉祖焉。
近至隋初。
始流河朔
其为正义者。
蔡大宝巢猗费甝顾彪刘焯刘炫等。
其诸公旨趣。
多或因循帖释。
注文义皆浅略。
刘焯刘炫最为详雅。
织综经文。
穿凿孔穴。
诡其亲见。
彼前儒。
非险而更为险。
无义而更生义。
窃以古人言语。
惟在达情
虽复时或取象。
不必辞皆有意。
若其言必托数。
经悉对文
斯乃鼓怒浪于平流。
震惊飙于静树。
使教者烦而多惑。
学者劳而少功。
过犹不及。
良为此也。
之烦杂。
就而删焉。
虽复微稍省要。
又好改张前义。
义更太略。
辞又过华。
虽为文笔之善。
乃非开奖之路。
义既无义。
文又非文。
欲使后生。
若为领袖
此乃之所失。
未为得也。
奉明敕。
考定是非。
谨罄庸愚。
竭所闻见。
览古今之传记。
质近代之异同。
存其是而去其非。
削其烦而增其简。
此非敢臆说。
必据旧闻。
谨与朝散大夫太学博士臣王德韶前四门助教李子云等。
谨共铨叙。
至十六年。
又奉敕与前修疏人及通直郎四门博士骁骑尉臣朱长才给事郎四门博士上骑都尉臣苏德融登仕郎太学助教云骑尉臣随德素儒林郎四门助教云骑尉臣王士雄等对敕使赵宏智覆更详审。
为之正义。
凡二十卷。
庶对扬于圣范。
冀有益于童稚。
略陈其事。
叙之云尔。
千金翼方序 隋末唐初 · 孙思邈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
原夫神医秘术。至赜参于道枢。
宝饵凝灵。宏功浃于真畛。
知关籥元牝。驻历之效已深。
辔策天机。全生之德为大。
稽炎农于纪箓。资太一而反营魂。
镜轩后于遗编。事岐伯而宣药力。
故能尝味之绩。郁腾天壤。
诊体之教。播在神寰。
医道由是滥觞。时义肇基于此。
亦有志其大者。高密问紫文之术。
先其远者。伯阳流玉册之经。
拟斯寿于乾坤。岂伊难老。
俦厥龄于龟鹤。讵可蠲疴。
兹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谓也。
若其业济含灵。命悬兹手。
则有越人彻视于府藏。秦和洞达于膏肓。
仲景候色而验眉。元化刳肠而湔胃。
斯皆方轨叠迹。思韫入神之妙。
极变探幽。精超绝代之巧。
晋宋方技。既其无继。
齐梁医术。曾何足云。
若夫医道之为言。实惟意也。
固以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
当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
数之所在。言不能喻。
然则三部九候。乃经络之枢机。
气少神馀。亦针刺之钧轴。
况乎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
心考锱铢。安假悬横之验。
敏同机骇。曾无挂发之淹。
非天下之精。其孰能与于此。
是故先王镂之于玉板。往圣藏之以金匮。
岂不以营垒至道。括囊真赜者欤。
余幼稚蔑闻。老成无见。
才非公干。夙婴沈疾。
德异士安。早缠尪瘵。
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购经方。
耄及之年。竟三馀而勤药饵。
酌华公之录帙。异术同窥。
采葛生之玉函。奇方毕综。
每以为生者两仪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气。
气化则人育。伊人禀气而存。
德合则生成。是生由德而立。
既知生不再于我而处物为灵。可幸蕴灵心颐我性源者哉。
由是检阅秘幽。搜求今古。
撰方一部。号曰千金
可以济物摄生。可以穷微尽性。
犹恐岱山临目。必昧秋毫之端。
雷霆在耳。或遗玉石之响。
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学。
譬輗軏之相济。运转无涯。
等羽翼之交飞。抟摇不测。
矧夫易道深矣。孔宣系十翼之辞。
文奥矣。陆绩元翼之说。
或沿斯义。述此方名矣。
贻厥子孙。永为家训。
虽未能譬言中庶比润上池。亦足以慕远测深稽门扣键者哉。
傥经目于君子。庶知予之所志焉。
北山641年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吾周人也。本家于祁。永嘉之际。扈从江左。地实儒素。人多高烈。穆公感建元之耻。归于洛阳同州悲永安之事。退居河曲。始则晋阳之开国。终乃安康之受田。坟陇寓居。倏焉五叶。成荫。俄将百年。南山故情。老而弥笃。东陂馀业。悠哉自宁。酒瓮多于步兵田广彭泽皇甫谧之心事。陇亩终焉。仲长统之规模。园林幸足。独居南渚。时游北山。聊度日以为娱。忽经年而忘返。西穷马谷。北达牛溪。丘壑依然。风烟满目。孙登默坐。对而无言。王霸幽居。与妻孥而共去。窗临水石。砌绕松篁。类田园之去来。亦已久矣。望山林之故道。何其悠哉。诗者志之所之。赋者诗之流也。式抽短思。即为赋云。
天道悠悠。
人生若浮。
古来贤圣。
皆成去留。
八眉四乳。
龙颜凤头。
殷忧一世。
零落千秋。
暂时南面。
相将北游。
玉殿金舆之大业。
郊天祀地之洪休。
荣深责重。
乐不供愁。
何况数十年之将相
五百里之公侯。
兢兢业业。
长思长忧。
昔怪燕昭汉武
今识图仙之有由。
人谁不愿。
直是难求。
鼎湖而欲信。
怪桥山之遽修。
玉台金阙。
大海水之中流。
瑶林碧树。
昆崙山之上头。
不得轻飞如石燕。
终是徒劳乘土牛。
已矣哉。
世事自此而可见。
又何为乎惘惘。
弃卜筮而不占
余将纵心而长往。
任物孤游。
遗情直上。
觉老释之言繁。
文宣之技痒。
彼事业之迁斥。
岂明神之宰掌。
物无往而咸章(一作物无待而成章)
生有资而必养。
嗟大道之泯没。
见人情之委枉。
礼费日于千仪。
易劳心于万象。
审机事之不息。
知浇源之寖长。
鸟何事而撄罗。
鱼何为而在网。
生物诡隔。
精灵惚恍。
庄周三月而不朝。
瞿昙六年而遐想。
有是夫。
况吾之不如先达乎。
请息交而自逸。
聊习静而为娱。
遂披林樾。
进陟㩻䧢。
连峰杂起。
复嶂环纡
历丹危而寻绝径。
攀翠险而觅修涂。
耸飞情于霞道。
振逸想于烟衢。
重林合沓以齐列。
崩崖磊砢而相扶。
睹森沉于绝涧。
视晃朗于高嵎。
自谓搏风飙而出埃瓂。
邈若朝元宫而谒紫都。
碧峦之下。
清溪之曲。
望隐隐而才通。
听微微而不属。
眷然引领。
兹焉顿足。
步拥石而邅回。
视横烟而断续。
曳紫。
寒苔布绿。
洞里窥书。
岩边对局。
髣髴灵踪。
依稀仙躅。
灶何代而销金。
杯何年而溜玉。
石室幽蔼。
沙场照烛。
落落而风回。
苍苍而露溽。
月未侧而先阴。
霞方升而已旭。
喜方外之浩荡。
叹人閒之窘束。
况乃幽谷藏真。
傍无四邻。
紫房半掩。
元坛尚新。
逢阆风之逸客。
值蓬莱之故人。
忽据梧而策杖。
披裘负薪
荷衣薜带
藜杖葛巾。
出芝田而计亩。
入桃源而问津。
昆山若砺。
渤澥扬尘。
碧柰而何日。
种琼瓜而几
自然诡异。
非徒隐沦。
乃有上元仙骨。
太清神手。
走电奔雷。
耘空莳朽。
河閒之业不齐贯。
淮南之术无虚受。
咒动南箕。
符回北斗。
偓佺赠药。
麻姑送酒。
青龙就食于甲辰
元牛自拘于乙丑
永怀世事。
天长地久
顾瞻流俗。
红颜白首。
傥千岁之可营。
亦何为而自轻。
昔时君子。
曾闻上征。
忽逢真客。
试问仙经。
谈九华之易就。
叙三英之可成。
丹炉而调石髓。
裛翠釜而出金精。
珠流玉结。
雪耀霜明。
咸谓刀圭暂进。
足使云车下迎。
纷吾人之狭见。
搅偫疑而自拂。
使投足而咸安
亦何为乎此物。
赤城与元圃。
岂凭虚而搆窟。
但水月之非真。
譬声色之无佛。
过矣刘向
吁嗟葛洪
指期系影。
依方捕风。
谁能离世。
何处逃空。
假使游八洞之金室。
坐三清之玉宫。
长怀企羡。
岂出樊笼。
徒劳海上。
何事云中。
昔日蒋元诩三径
陶渊明五柳
君平坐卜于市门。
子真躬耕谷口
或托闾闬。
潜山薮。
咸遂性而同乐。
岂违方而别守。
余亦无求。
斯焉独游。
属天下之无事。
遇山中之可留。
聊将度日。
忽已经秋。
菊花两岸。
松声一邱。
不能役心而守道。
故将委运而乘流。
伊林涧之虚受。
固樵隐之俱托。
逢故客于中溪。
遇还童于绝壑。
云峰龟甲而重聚。
霞壁龙鳞而结络。
水出浦而潺潺。
雾含川而漠漠。
是忻是赏。
爰游爰豫。
结萝幌而迎宵。
茅轩而待曙。
尔其杂树相纠。
长条交茹。
叶动猿来。
花惊鸟去。
公子之殊赏。
谈王孙之远虑。
山水幽寻。
风云路深。
兰窗左辟。
菌阁斜临。
石当阶而虎踞
泉度牖而龙吟。
月照南浦
烟生北林。
阅丘壑之新趣。
纵江湖之旧心。
道集吾室。
风吹我襟。
松花柏叶之醇酎。
凤翮龙唇之素琴。
白牛溪里。
峰峦四峙。
信兹山之奥域。
昔吾兄之所止。
许由避地。
张超成市。
察俗删诗。
依经正史
康成负笈而相继。
根矩抠衣而未已。
组带青衿。
锵锵儗儗。
阶庭礼乐。
生徒梓。
山似尼邱。
泉疑洙泗(吾兄通字仲淹生于隋末守道不仕大业中隐于此溪续孔子六经近百馀卷门人弟子相趋成市故溪今号王孔子之溪也)
忽焉四散。
于今二纪。
地犹如昨。
人多已矣。
念昔日之良游。
忆当时之君子。
佩兰荫
诛茅席芷。
树即环林。
门成阙里。
仲由之正色。
庄周之言理(此溪之集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元中山贾琼河南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馀人称为俊颖而姚义多慷慨同侪方之仲由薛收以理达称方庄周薛寔妙言理也)
触石横肱。
逢流洗耳。
取乐经籍。
忘怀忧喜。
时挟策而驱羊。
或投竿而钓鲤。
何图一旦。
邈成千纪。
木坏山颓。
舟移谷徙。
北冈之上。
东岩之前。
讲堂犹在。
碑石宛然。
想问道于中室。
忆横经于下筵。
坛场草树。
院宇风烟。
昔文中之僻处。
谅遭时之丧乱。
局逸步而须时。
蓄奇声而待旦。
旅人小吉。
明夷大难。
建功则鸣凤不闻。
修书则获麟为断。
惜矣吾兄。
遭时不平。
殁身之后。
天下文明。
坐门人于廊庙。
瘗夫子于佳城。
死而可作。
何时复生。
式瞻虚馆。
载步前楹。
眷眷长想。
悠悠我情。
俎豆衣冠之旧地。
金石丝竹之馀声。
没而不朽。
知何所营(吾兄仲淹大业十三年卒于乡馆时年三十三门人谥为文中子及皇家受命门人多至公辅而文中之道不行于时余因游此溪周览故迹盖伤高贤之不遇也)
临故墟而掩抑。
指归途而叹惜。
往往溪横。
时时路塞。
忽登崇岫。
依然旧识。
地迥心遥。
山高视直。
望烟火于桑梓。
辨沟塍于乡国。
斜临姑射之西。
正是汾河之北。
怅矣怀抱。
悠哉川域。
忆昔过庭。
童颜稚龄
何赏不极。
何游不经。
弄春风于涧户。
咏秋月于山扃。
北窗照雪。
南轩聚萤
䌽衣扇枕
缁布问经。
何斯乐之易失。
倏衔哀而茹恤。
天未悔祸。
遭家不秩。
子敬先亡。
公明早卒。
余自此而浩荡。
又逢时之不仁。
天地遂闭。
云雷渐屯。
与沮溺而同趣。
而隐身。
幸收元吉。
坐偶昌辰。
北海之嘉遁。
南山之不臣。
养拙辞官。
含和保真。
岂若冯敬通之诽世。
赵元淑之尤人。
殷忧耻贱。
憔悴伤贫。
操井臼而无乐。
历山河而苦辛。
岂如我家生事。
都卢弃置。
不念当归。
宁图远志。
坐青山而非隐。
游碧潭而已喜。
旧知山里绝尘埃。
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时返。
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之琴曲。
桂树淩晨之酒杯。
丘园散诞。
窟室徘徊。
坐等枯木。
心如死灰
亦有山羞野馔
兰浆木麨。
叶煎羹。
松根溜醥。
既采药而为食。
谅随情而不矫。
负锸前。
腰镰岁杪
草渐密而饶兽。
树弥深而足鸟。
地寂寞而森沉。
路纵横而窈窕。
野亭鹤唳。
山梁雉鷕。
远游之所。
幽栖之次。
或抱犊而新来。
乍闻鸡而始至。
藋畦一两。
茅斋数四。
山为险而无人。
岭时平而有地。
石菌抽叶。
金芝吐穗
镜厌山精。
刀驱木魅。
泉绕砌而鱼跃。
树横窗而鸟萃。
天网何宽。
人生岂难。
饮河知足。
巢林必安。
亦何荣于拾紫
亦何羡于还丹。
红藜促节之杖。
绿箨斑文之冠。
野餐二簋。
园蔬一盘。
阮籍而长啸。
刘伶而甚欢。
晓入柴户。
暮归药栏。
老莱地僻。
邹生谷寒。
杨柳则条垂锻沼。
杏树则花飞坐坛。
赋成鼓吹。
诗如弹丸。
携始睟之鸣鹤。
对新婚之伯鸾
我有怀抱。
萧然自保。
古人则难与同归。
纷吾则此焉将老。
涧溪沼沚之蘋艾。
邱陵阪隰之桑枣。
接果移棠。
栽苗散
不藏无用之器。
不爱非常之宝。
抵玉惊禽。
挥金薙草。
接朋友于杯桉。
弄儿童于襁褓。
乐山泽之浮游。
笑江潭之枯槁。
戒非佞佛。
斋非媚道。
无誉无功
形骸自空。
坐成老圃。
居然下农。
身与世而相弃。
赏随山而不穷。
披衣灶北。
逐食墙东。
傥有白头四皓
庞眉八公。
小童乘日。
仙人驭风
乡老则杖头安鸟。
邦君则车边画熊
心期闇合。
道术潜同。
解来相访。
愚公谷中。
沙门不应拜俗状 唐 · 刘仁睿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
窃以元风肇扇。
莫先于伯阳
总众妙而谦卑。
高栖物表。
致偫生于道德。
象帝之先。
聿宣为子之方。
赠言尼父
载扬事君之礼。
从政周行。
神功用而无名。
至化流而不测。
人能宏道
其在兹乎。
况乎道异崆峒。
人非姑射
窃比河上之德。
不遵柱下之规。
虚谈捕影之书。
自取顺风之礼。
矜傲诞于家国。
绝忠孝于君亲。
有腼之容。
曾无愧怍。
及至青牛西迈。
流沙化胡(弹曰。魏略西域传云。临猊国有神人。名曰沙律。年老发白。状如老子。常教人为浮图。有人灾祸及无子者。劝行浮图斋戒。令舍财赎愆。时临猊王久无太子。因祀浮图。其莫耶梦白象而有娠。及太子生。从右胁而出。自然有髻堕地能行七步。其形似佛。以祀浮图得儿。故名太子为浮图也。前汉哀帝元狩中。秦景使月氏。国王令太子口授于景。所以浮图经教前汉早行。后汉十三年明帝方感瑞梦也。秦传经不云老子化胡作佛经是老说。晋代杂录云。道士王浮每与沙门帛远抗论。王屡屈焉。遂改换西域传为明威化胡经。题彼沙律以为老子。曲能安隐诳惑人间尹喜与聃化胡作佛。佛起于此。裴子野高僧传云。晋惠帝时沙门帛远字法祖。每与祭酒。王浮一云。道士基公。次共诤邪正。浮屡屈焉。既瞋不自忍。乃托西域传为化胡经。以诬佛法。遂行于世。人无知者。殃有所归。致患累载。幽明录云。蒲城李通死。来云见沙门法祖。为阎罗王讲首楞严经。又见道士王浮。身被锁械求祖忏悔。但不肯赴。孤负圣人死方思悔。又案袁宏后汉纪皇甫谧高士传等。并无老子化胡作佛之文。即曰朝廷君子博识者多。岂得塞耳偷铃。指鹿为马。信可谓虚无之谈徒聒人耳。)
爰有白马东来。
葱山而梦汉。
宏通贝叶。
比妙莲华。
行以普敬为先。
教以不轻为本(事如左崇掖议中弹)
服貌虽异。
同趣无为。
率土之宾。
未闻无父之子。
普天之下。
未见无君之臣。
贞观年中。
巳定先后。
尽礼致敬。
断焉可知(弹曰贞观中诏本以皇系所宗殊无使拜之文但有先后之语令乃例兹遣敬斯则比附敕文失旨之愆孰重于此)
历代兹多。
曾莫先觉(弹曰自佛教入汉年逾六百其中晋代庾冰伪楚桓元赫连宋武萧齐有隋等诸君皆抑僧拜咸以事非通允俱寻旧迹而云历代滋多曾莫先觉者岂不面欺圣旨诬罔偫英乎)
陛下乘乾御历。
咸五登三。
振千古之隤纲。
维万国之绝纽。
岂徒革狸首之咏。
资父事君。
方且变天竺之风。
自家刑国。
谨议。
卧读书架赋667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儒有传经在乎致远。
力学在乎请益。
士安号于书淫。
元凯称于传癖
高眠孰可。
讵贻边子之嘲。
甘寝则那。
宁耻宰予之责。
伊国工而尝巧。
度山林以为格。
既有奉于诗书。
故无违于枕席。
朴斲初成。
因夫美名。
两足山立。
双钩月生。
从绳运斤
义且得于方正。
量枘制凿。
术乃取于纵横。
功因期于学殖。
业可究于经明。
不劳于手。
无费于目。
开卷则气杂香芸。
挂编则色联翠竹
风清夜浅。
每待蘧蘧之觉。
日永春深。
常偶便便之腹。
股因兹而罢刺。
膺由是而无伏。
思覃下帏
岂遽留而更读。
其利何如。
其乐只且。
巾遂挂于帘幌。
履谁曳于阶除。
每偶草元之字。
不亲非圣之书。
比角枕而嗟若。
匹瑶琴而病诸。
尔其临窗有风。
闭户多雪。
自得陶潜之兴。
仍秉袁安之节。
既幽独而多閒。
遂凭兹而遍阅。
读易则期于索隐。
习礼则防于志悦。
叔夜之神交。
周公之梦绝。
其始也一木所为。
其用也万卷可披。
墨沼之前。
江帆之乍至。
书林之下。
若云翼之新垂。
动静随于语默。
出处任于挽推
必欲事于所事。
实斯焉而取斯。
因谓之曰。
尔有卷兮尔有舒。
为道可以集虚。
尔有方兮尔有直。
为行可以立德。
济笔海兮尔为舟航
骋文囿兮尔为羽翼。
故吾不知夫不可。
聊逍遥以宴息。
皇太子请修书表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七
臣闻昔者明王。
学以化人成俗。
古之君子。
文以纬地经天。
虽有阆风之高岳
弗登弗知其峻也。
虽有浴日之巨溟。
弗涉弗知其广也。
伏惟天皇域中居大。
天下化成。
百官以理。
万人以察。
日行中道而淑清。
岁起摄提而位序。
光薰万物。
岂直芝珥
泽加四海。
宁惟寿麻孤竹。
地成形而天成象。
其道弥光。
河出图而出书。
其徵可验。
环林璧沼。
金门石室。
坟典积于邱山。
笔墨盈于泉海。
圣朝多士。
自可包二代之文。
臣顾不才。
何足奉三王之教。
皇慈渥洽。
帝奖优隆。
擢公望为太师
子房少傅
所冀习与智长。
化与心成。
尝辛苦于岁馀。
终未阶于日就。
臣闻学者殖也。
问以辨之。
积必有成。
勤则不匮。
周公之上圣。
日读百篇。
孔父之多能。
韦编三绝
臣虽不敏。
窃所庶几。
然以列代遗章。
先王旧典。
康成兴业。
才览卷于八千。
士安覃思。
愿加年于累百。
岂不以学而时习。
博则难精者乎。
今欲搴其萧稂。
撮其枢要。
可以出忠入孝。
可以益国利人。
极贤圣之大猷。
尽今昔之能事。
商㩁百氏。
勒成一家。
庶有代于箴规。
长不违于左右。
又近代书钞。
实繁部帙。
至如华林园遍略。
修文殿御览。
寿光书苑。
长洲玉镜。
及国家以来新撰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
并包括宏远。
卒难详悉。
亦望错综偫书。
删成一部。
艺官宾馆。
亦既天皇立之矣。
端士正人。
亦既天皇致之矣。
伏乞俯从微愿。
特降鸿私。
许臣撰缉。
遂臣诚请。
宫学士如少。
仍望通取京官。
谨当开桂树之山。
凿芙蓉之水。
引甘泉之词赋。
总望园之宾客
下芸阁而长谣。
临梓而高会。
一游兰芷。
伫变蓬麻。
区区之诚。
敢希矜允
岂使肃成门内。
惟传魏国之名。
崇政殿中。
独纪晋朝之事而已。
无任诚恳之至。
谨遣某官某奉表陈请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