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韬庵阁学招同叶肖韩钟蔚若林惠亭三太史叶芾棠何肖雅两同年王又点郑稚星两孝廉及诸公集光禄坊郭园作诗钟之会欢宴竟日四叠前韵呈阁学及诸公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福地称琅嬛,今日我始至。
檀栾花竹间,盎然有春气。
真山在庭中,光禄吟台字(园中一石绝大,刻『光禄吟台』四字,南宋时擘窠书也。)。
何年蓬莱股,恰傍阑槛坠。
惟天于此邦,抑独慈且惠。
千龄无兵燹,诸老善布置(主人郭仲起上舍,即春如侍郎昆弟,其先德蒹秋先生,极好风雅,手辟此园。)。
吾尝评闽诗,佳处不容伪。
正如建溪荈,足使双井弃。
风流接尊俎,俊逸谢衔辔。
味苦皆回甘,骨瘦要非瘵。
玉梅立墙角,红萼已欲试。
复恐花笑人,诗律严于帅。
韬庵先生五叠前韵感念匡庐旧游并为鼓山听水楼之约枨触余怀不能自已亦五叠奉答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昔游三峡桥,实后我公至。
徘徊不忍去,意若感灵气。
弃官便筑楼,日蹋金井字(桥阴石上宋刻金井两字。)。
木石皆化龙,龙从龙背坠。
听雷虎溪上(水声如雷。),惜少修与惠。
自怜数把骨,例向空山置。
如何披发言,信誓成虚伪。
草堂曾奉母,痛哭养早弃。
沧桑十五年,隙驷岂停辔。
遇公万里外,话旧使人瘵。
公亦有山楼,幽绝筇可试。
飞梦已先登,一峰立如帅。
去闽日游鼓山访国师喝水雨岩小憩听水楼寄别韬庵阁学八叠韵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入山不见山,非雨疑雨至。
海上叠一海,谛观乃云气。
日出大如碗,近可辨王字。
万松作龙盘,时有清露坠。
孰令余升天,得非笋将惠。
梯磴渐周历,川渚始错置。
泠然弹指间,现象皆虚伪。
灵岩转深窈,凡境益扫弃。
听水不见水,使我缓归辔。
吾爱陈夫子,采芝托称瘵。
安能从之游,苦茗常共试。
题诗记岁月,闽峤方易帅。
鼓山之游琴姬侍焉而诗不及琴琴以为慊因九叠示琴兼寄呈韬庵先生求备山中故事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咄哉听水楼,今乃挟汝至。
顿令穷途人,足吐万古气。
昔年山楼额,中有一琴字。
何期便得汝,疑胜香扇坠(余筑室庐山,以其山高水深颜楼曰『琴志』。后十三载得姬名琴,人多疑楼名为姬设。)。
生平过好粉,坐此惭下惠。
而又犯绮语,自甘泥犁置。
安能饰边幅,迫使哀乐伪。
夙思五湖棹,尽取万事弃。
置之山水间,恍若碧城辔。
天女色本空,维摩病非瘵(听水楼楹联亦有色空语。)。
入山约偕隐,聊欲于此试。
但保玉箫妍,韦皋何必帅。
上海喜晤陈伯潜前辈赋赠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卷五
天意江湖著此翁,回思二十二年中。
良辰一笑还能待,诗卷相思岂有穷。
浅浅黄花添细雨,垂垂白发对西风。
尊前飞动宁无寐,久坐寒窗漏未终。
榕城秋感留别何尚书(璟。辛已)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补辑
谢庭兰玉自森森,市骨犹能抵重金。
我觉天涯有秋气,忍将今日负初心。
蝎宫自守才非福,龙性难驯谤渐深。
苦忆京华旧朋侣,此邦贤士一思寻(客岁寓都,与陈韬庵、王公定同年昆弟连墙通谒,过从颇密。)。
题黄季度双钩玉簪花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补辑
连墙并巷致殷勤,白发天涯意更亲。
他日若编坊巷志,可能无意此时人(光绪庚辰,寓京师南横街,与王可庄、旭庄,陈伯潜比邻;后迁栖凤楼,与盛伯兮裱褙胡同、王廉生韶九胡同密迩。画端有盛、王、陈诸君题句。时季度已逝,故诗中及之。)。
马江与韬庵丈话别 清末 · 张元奇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拿舟送我马江濆,共倚危潮话夜分。
山鬼岂能忘世事,海鸥终苦狎人群。
鬓丝愁里都疑改,歌管城中未忍闻。
八表同昏平路阻,伤心正不在停云。
游龙潭宿听水第二斋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倦馀集
龙不蛰于潭,飞挂丛竹里。
长吟不断云,更吐无尽水。
一白夹涧花,孤晶含石髓。
竹身洗更绿,山气凝欲紫。
春深时雨足,龙意若有喜。
长将翔雷霆,焉肯容鳣鲔。
夕照渡木梁,大风震楼几。
万壑助之喧,百虫绝于耳。
众绿劈尺天,断崖若垣垝。
月出水声中,不知雨既止。
岩居爱下弦,高咏过卅载。
孰知易世游,孤光悲桑海。
无睡此徘徊,奇怀郁嵔廆。
栖鸟亦翻飞,影落众峰底。
平明穿竹去,掬水一漱齿。
灵氛荡疏襟,闻声犹十里。
题坦西所藏郑无辨先生墨迹后 清末至现当代 · 何振岱
押真韵 出处:我春室诗集
郑子诗卷辉吾闽,遗墨犹为人所珍。
书法不及诗句隽,要自清妙无纤尘。
君生惟事蒙养正,布袍疏食安长贫。
犹倾馀囊资故旧,月继粟米终其身。
诗篇大宜供独坐,称许无间郑与陈(太夷、听水。)。
紫藤花庵有继响,无辨斋与同千春。
挽陆文烈公 清末近现代初 · 荣孟枚
对联 出处:佛桑馆挽联存稿
座上叹奇才,独于姻亲爱小子,惊涛驰白马,增老怀无限之悲,曾序韬庵蹈海录;
关中建高节,拟以公卿荐贾生,浩劫历红羊,痛予言不幸而中,为书忠勇纪功碑。
沪上赋呈韬庵阁学师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下
瘴峤深藏听水楼,长成松竹数春秋。
自凝道气驯饥鹊,偶式游车问喘牛。
灯火笙歌千虑迸,阴阳儒墨一尊收。
海涯重见缘传法,瓠落门生亦白头。
韬庵师傅七十生日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下
名德从来万口传,今逢赐杖上尊前。
回天孤抱侵宵漏,启圣殷忧压讲筵。
身系苞桑神所劳,梦亲听水道弥坚。
诗心自续无穷世,纪盛看摹石鼓篇。
挽韬庵师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一掷耆贤与世违,猥成后死更何依。
倾谈侍坐空留梦,启圣回天俟见几。
终出精魂亲斗极,早彰风节动宫闱。
平生馀事仍难及,冠古诗篇欲表微。
题韬庵师与诒书学政合影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住屋东西老味同,依依形影托冥鸿。
一时童冠成耆旧,剧恋觚棱夕照红。
实甫由闽寄新刊诗卷次其卷中与陈韬庵阁学师唱酬韵却寄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上
晖晖一束诗,歘挟飞雪至。
惨澹脱穷海,犹湿蛟鼍气。
把卷阖且开,所感溢文字。
羁孤老为客,任膝加渊坠。
但扫芥蒂胸,而活升斗惠。
岛城乱鸡鸣,风雨一研置。
吾师长源俦,妙道综情伪。
坐迷向往心,根叶成飘弃。
子日接光尘,分坛更联辔。
流闻激肺肝,因缘药尪瘵。
时危乐士贱,千虑讵一试。
仍将家人语,志者气之帅。
三月二十七瞪陪同韬庵阁学师登鸡鸣寺杨子勤太守吴康伯观察亦从游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下
沦晖荡苍烟,斑驳亘山气。
奔车指归鸟,十里雷霆碎。
竹林光掠发,柳行凉染袂。
斜磴引穹岩,乃陟南朝寺。
千山迤逦开,江转蛇龙背。
台城插后湖,芥舟杯水置。
捉鼻数废兴,剩嚼荒寒味。
古色豁蒙楼,元老所署字。
去作支天手,应梦婆娑地。
吾师备讲幄,昔与共歔欷。
卅载隐见闻,造化果谁戏。
道泰存孤踪,神开烛群寐。
狂飙昨揭屋,迥挫万里翅。
吹晴此凭阑,云物入决眦。
浩浩浮市声,芒芒通帝谓。
游从二三子,峻抱各层累。
归步代篮舆,门生愧扶醉。
溪聆春影图集者为韬庵阁学师陶斋尚书苏堪提刑乐庵工部康伯梅痴剑丞三观察子勤桢庭两太守暨余凡十人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下
大者鲲鹏小斥鴳,各乘天运相遨嬉。
披襟散发对风物,猥肯龌龊同醯鸡。
江南况饶山水窟,当春草树交芳菲。
闽峤丈人命游屐,诏以弟子从其师。
探历桥渠越堞坂,众峦殊壑笼朝曦。
钟山气变最葱茜,辇道策蹇穿烟霏。
草间石像未剥蚀,布列犀象争瑰奇。
孝陵惨澹数百载,龙盘走势犹见之。
归途折入半山寺,溪泉㶁㶁鸣城陴。
绿坡构架蔽丛木,小憩腰脚醒肝脾。
万古一墩俯樵牧,尚想倔强蹲孤罴。
啼鸦引步蜂蝶伴,鉴园在眼觞榼随。
顿出荦确就夷坦,缀英紫翠环参差。
临流有会骋逸兴,横舸取影嵌玻璃。
主客次第昵篙桨,澜漪荡漾山风吹。
尚书干略匡时危,吾师汪汪千顷陂。
郑卿锋棱敛颊颐,玩世工部霜雪髭。
馀子各负鶱腾姿,各毗狂狷各瘠肥。
孤生折泄号樗散,更倒涧壑供点嗤。
万牛不博径寸效,身手惭与群贤跻。
凌烟生面待蓝本,渴羌但解浆流匙。
纪游饯别夕阳裹,一霎胜趣难摹追。
涛园宅超社第六集题听水斋图寄怀韬庵师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
前后听水斋,夙醉涛园咏。
梁髯日下还,示图抉幽夐。
天开嫏嬛窟,众象迭相孕。
石罅篁万竿,嵌影作瘦硬。
泻瀑酣笙竽,晨夕满卧听。
吾师一往怀,久与鱼鸟盟。
伏居三十载,读易泯悔吝。
草堂聚英灵,抱古寄孤兴。
馀事把吟毫,百家归韵胜。
世议起安石,强诀狗九聘。
绵蕝文太平,微哂待季孟。
最后置讲幄,耆德薄海庆。
循廊睨横流,俄顷移大柄。
拍手覆人国,简策斯未信。
岁历弛羲和,维斗落槛阱。
一寸启沃心,九天以为正。
称誉道齐桓,耿耿临千圣。
退庐灯火繁,合眼家林映。
泉声洗噩梦,泪点晓枕凝。
倚伏自关天,出处安若命。
作痴从卧游,馈榼领霜鬓。
上元夕携家踏雪径玩月听水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皓皓月流天,离离月含雪。
寒光写混茫,雪月初无别。
陂磴出人影,秃枝迎突兀。
荒区象纬迷,列屋鸣吠绝。
笼烟蹲众岫,倒景金银阙。
向背传瀑音,交响愈呜咽。
桥头飞雷霆,怒坼乱石裂。
阻坁潴澄潭,绮纹俯可掇。
遗此太古境,精魂有超越。
松林穿玲珑,彩翠互明灭。
稚子跃且呼,夜气破凝结。
指就灯火窗,摹记肝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