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韬庵太傅二首 其二 乙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八
草草交期五十霜,不多会合在江乡先生螺江,余避乱买田陶江,一江上下,乘潮来往,或夜半拿舟而至。)
乘潮每报拿舟至,出浴常追绕树凉。
有作必商兼去取先生作有诗文,必就先伯兄与余商定。在旧都时,以诗稿千首使余圈点,删存六百馀首,原本具在。),无游不共忽沧桑余官学部时,先生适还朝下直,常同游近畿诸山,看花载酒,无役不从。鼎革后,先生授读清室,余教授大学者尚五六年。)
可堪回忆聆宵柝,听雨归人属对床(余携家奔走四方,归里则住先伯兄双骖园、武陵园许。先生夜来谈艺谈往,常宵柝数巡尚流连不去。)
梅生国容听水斋头半日怀听水主人前度至此及至听水第二斋主人皆不在也丁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七
不到国师岩九年,主人长作出山泉。
听泉看竹真成例,一度空斋一惘然。
岁暮怀人绝句三十二首 其一 辛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五
沧趣忠经继获麟,海藏义不废君臣。
王齐反手犹疑孟,何况官家论蜡宾陈韬庵郑苏堪。)
大雨宿龙潭观瀑寄听水第二斋主人癸丑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六
猛雨横风屡灭灯,卧看巨瀑肆奔腾。
主人听厌山中水,如此奇观得未曾。
精卫招饮忽诵余焦山看月七言古语座客以某句某句如何工处愧谢一绝句甲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七
王苏相赏见交情,诵我焦山看月明。
脍炙戒坛潭柘句,故人最有赵尧生(尝与尧生韬庵诸人游慈仁寺看松,论各处古松之胜,尧生忽诵余「戒坛胜,潭柘亦可」句,众为粲然。)
春暮归家与伯兄相聚者二十有五日得读客大雪韬庵阁学叠韵诸作春尽日既别来沪殊不可为怀得诗一首亦次韬庵癸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覃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二
颍滨彭城两绝句,悽恻滋味童已谙。
十年落落四五见,何似割舍成瞿昙
乡山去年皑南雪,我独憔悴行江潭。
银杯缟带盛倡和,南冠絷者毋往参。
今年航海暂归去,剑铓海上穿层嵁。
绿榕城郭足海物,饱啖不饮颜亦䣻。
芙蓉环碧两载酒,栗留为我鸣声韽。
登盘乡味遍螺蚌,四簋不数雉与鹌。
淋漓论诗杂听雨,尖叉叠韵搜两三。
倾筐倒箧见佳什,片段宝贵如圭担。
诗涛诗骨涌且耸,恍遇东野穷披褴。
江东菰芦得君辈,渭城何苦听何戡(久寓沪上,无俚时聊复听戏。)
掉头往返四千里,博此秉烛连宵谈。
夜阑见跋且屡易,几日栉发行又毵。
风驰电捲骊驹至,饯春情绪同醰醰。
诗人兄弟例远别,那觅求点南山南。
登高寒食黯相忆,看花把酒谁能甘。
肖韩石湖韵纪积翠寺山楼吟集并送余行次韵兼呈韬庵阁学癸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三
故山多吟朋,诗力各精到。
文潜石林,干莫两相照。
文潜独北去,骢马头方掉。
相逢日论诗,此乐故不小。
那知负诗债,南归愈未了。
吾宗老斲轮,朴属复工巧。
联翩富投赠,心好口欲笑。
石林亦先施,筐箧惜未倒。
誓将归三径,饮水门却扫。
时愿车马过,茅茨村童噪。
十月二十八日韬庵阁学招同尧生侍御昀谷太守冒雪饮酒家遂登江亭联句暮归复放言二十八韵庚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五
一雪已三日,皓然满皇州。
陈公冒雪来,叩门如有求。
言求澹荡徒,去作江亭游。
载酒过杨子,命车迎赵侯
燕市乏酒人,金台无培塿。
犹有贺季真,能解金貂裘
登高何所见,同云凝不流。
西望失翠微,南望失芦沟
北不见居庸,东不见田畴。
东西南北人,抟沙聚浮沤。
匡庐当此时,玉山照人眸。
石鼓当此时,万松寒飕飕。
侧想峨眉颠,终古色不
赵侯几两屐杨子舟夷犹。
会合对此雪,罗浮有此不(时昀谷将改适广东。)
融者疑酒泉,积者疑糟丘。
有酒如此雪,毕生可拍浮。
有诗如此雪,寒郊非诗囚。
冰柱雪车,岂数韩门刘。
白战寸铁,何必苏与欧。
却念郑海藏辽阳尚淹留。
片片雪如掌,大者如衾裯。
定如梅都官,弓衣句雕锼。
复念梁伯烈,贫病未归休。
归欤香雪海,翠羽声啾啾。
可折一枝,寄我如陇头。
我衰宜闭门,高卧瞻松楸。
尚恋岁寒交,迟回剡溪舟
东坡生日陶斋尚书招集宝华庵成长句七百字庚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五
十有二月十八日,节盦自荆遄臻燕。
东坡生日在诘旦,陶斋主人集群贤。
望衡对宇王子衡书衡推丞。),与我联辔城东边。
韬庵阁学。)丹丘凤孙提学。)先戾止,林逋畏庐学博。)刘过星叔孝廉。)裳方褰。
狐裘有客何蒙茸,劳山道人玉初京卿。)最华颠。
简学曾孙仁先侍御。)今诗人,继以汝砺(治芗学部。)龙川(士可参事。)
主人罢官太瘦生,彷佛饭颗逢青莲。
平生作诗厌苦语,宁效臣甫悲杜鹃。
节庵同病来相怜,一岁不见几沧田。
自言将成习凿齿襄阳传中半人偏。
不笠不屐画象县子畏笔妙秋毫巅。
成都旧帖无二本,七集影宋新雕镌。
林逋看画绕四壁,河阳富春迨耕烟。
言从墨井得笔法,更喜石谷窥真诠。
丹丘方刊新元史,相将刘过谈连篇。
山川地名出秘乘,亲征圣武矜戈鋋。
斤斤源流备蒙鞑,区区醉隐传伽坚。
秋涛。)(穆。)。)文田。)并考證,取材更拍洪厓(钧。)肩。
竹汀改作畏后生古微搜缉空先鞭。
方今重译无尽藏,元寇何止伏敌编。
节庵谓我有诗史,蒙古故事经钻研。
老来自薄詅痴符,得鱼得兔忘蹄筌。
须臾嘉宾渐翔集,香火展拜分后先。
宝公(沈盦侍郎。)李公(柳溪侍郎。)长官,略位论齿谬居前。
偶从纱縠数甲子,疑年绛县同茫然。
或言已踰九百载,十五丙子相推迁。
岂知建隆迄宣统,二三百载凡三嬗。
至元至正八十八,合九百载而强焉。
更除景祐溯建隆,七十七载中绵延
公生八百七五岁,公卒八百有十年。
犹令后人此景仰,菜羹羊肉非浪传。
我怀赵宋重有感,阳九百六庚申缠。
中间红羊一黑劫,迄无宁岁遭迍邅。
蟆更未六天水碧,白雁来过木波禅。
大哉乾元方庚辰,戊申洪武旋坤乾。
本朝甲申复定鼎,此物兵气真牵连。
庚申甲申庚子,蒙尘命将驰鞍鞯。
我公未见靖康耻,建中靖国归奎躔。
熙丰新法今百倍,岂数差役青苗钱。
四夷交侵小雅废,谁复新义争疏笺。
可怜贡举与学校,诗赋策论皆弃捐。
铜山难椎虎难铸,开府卅六方联翩。
百闻耳冷那可得,耕父行见清泠渊。
抟沙聚散宜摄影,百壶送酒看如泉。
坐中江阴缪当时筱珊京卿。),识我秀野堂数椽。
玉山堂上于彦成晦若侍郎。),斜街咫尺缺周旋。
曾闻云间对日下,亦有四海酬弥天。
酒阑李邕文石兵备。)最后至,说鬼正可穷幽玄。
凋年风物虽凄紧,荒龛祭脯皆诗仙。
节庵切勿掉头去,更留草堂人日文字缘。
法源寺丁香盛开为尧生主人赋辛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五
法源丁香天下无,周遮佛殿将百株。
风香日淡春昼永,仰见树顶玉雪铺。
昌黎半山总爱,爱其缟色天不晡。
碧桃玉李殆孀妇,此花练行真皇姑。
今年看花凡五至,韬庵苏堪畏庐俱。
清谈恍助霏玉屑,琼花薝卜才犹粗。
赵侯脚踏峨眉雪,对此颇忆峨眉乎。
他年与子峨眉去,忆此玉雪更何如。
韬庵先生招游积水潭辛亥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尤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五
陶江下接螺女洲,楞岩东望沧趣楼。
拿舟趁潮便来往,抱村廿里青如油。
朅来京国涴尘土,云水荡气嗟无由。
北城十刹傍荷荡,西涯一角居上游。
南洼苇湾积潦耳,大通二闸喧东流。
芦芽短长水深浅,聊此閒话销烦忧。
由来诗人珍小景,烟波不必随白鸥
寒郊常蓦投金濑,柳子钴鉧连愚丘
沧浪构亭北埼上,涪翁著眼浮鼻牛。
沧江万顷信可念,有此三五嵚㟢历落之人不。
正月自鄂归闽实甫行将去闽之鄂韬庵阁学招饮酒楼实甫有诗留别次韵乙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出处:石遗室诗集补遗
辽鹤思故乡,准拟岁一至。
蹉跎竟越年,始得聚同气。
归来迟见君,颇畏饮文字
腹中有忍泪,不欲人前坠(时余方丧第三子。)
酒垆忽携手,好我吾宗惠。
慨念出岫云,又将丘壑置。
安石希文,忧乐孰真伪。
勿嗟来日短,所嗟昨日弃。
尧后几甲辰羲驭那回辔。
春光正如海,绿肥红自瘵。
预计单衣时,汉上酒可试。
暂作石湖依,还待稼轩帅。
九一篇哭杨昀谷癸酉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哿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七
古今几诗穷,萃子一身夥。
子诗无苦语,此中理则那。
十年居长安,靡游不同輠。
一官出无车,载汝逐尘堁(出游坐余车。)
一第食无肉,太瘦逢饭颗。
一麾出守,空把江头柁(君改官四川,同人出饯,余作《八况篇》送之,而不果行。)
一庵卧白头,苦行證佛果。
一种惓惓意,慰我遭坎坷(余丧子,君数数来慰,挽以沈痛之诗。)
一纸最后书,迢迢寄海左
一朝天苍茫,囚山足终裹。
故人半零落,陈韬庵。)尧生。)掞东。)(瘦唐。)我。
盖棺初不闻,一棺付峨舸。
遥接八况篇,寥空酹白堕
韬庵阁学用其赠洪荫之原韵甲辰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廿载还家鬓未霜,煎茶卧听绕羊肠山谷诗:『煎成车声绕羊肠。』)
禁中颇牧垂垂老,诗里坡涪句句香。
可便一楼依崱屴鼓山峰名。),尚容三昧契沧浪
千章手种连云树,知比扶桑日影长。
池滋铿大令吴川量移南海赋诗送之即题其所著西行日记辛亥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六
少日随槎到大秦,中年屡班春(历任合浦连州。)
海南赤县需良吏君任吴川,政声卓著。),天外红楼忆美人(此用本事。)
记事定知珠在手(君又至日本朝鲜,皆有日记。),坐怀早以玉为身(用林琴南序意。)
题诗却念君乡国,旧雨晨星在八闽韬庵琴南诸公。)
重游匡庐卜居纪游杂诗二十七首 其四 庚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十六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人厌水声喧,吾方寻寂乐。
佛灯欲动摇,夜半雷雨作。
五老入烟沈,窥人向檐角。
即是大雷音,还如海潮作四月甲子,与闺人终日听水,至夜深不眠。)
陈伯潜阁学招同沈君(小沂)王君(幼点)林君惠亭郑君(稚星)乌石山薛老峰访李阳冰般若台题篆并观朱子题名还饮师范学堂山楼即席赋赠阁学甲辰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学士还家将廿载。
朱颜不逐沧桑改
螺洲江上比南村,乌石山前观左海。
山楼饮我时方
手摩危石攀奇
高台不见阳冰篆,斜日同登薛老峰。
坐中闽客皆瑰异,碧山词人有新契(幼点工词。)
微云女婿文忠孙惠亭为文忠公孙,又阁学女夫也。),旧雨朋侪太夷(稚星,苏龛弟也。苏龛一字太夷。)
沈侯与我同客闽,谈瀛论学尤纵横。
栋梁华夏资英少,绵蕝东南仗老成。
独我平生百无俚,倦游尚慕佳山水。
行脚今逾四十年,放眼重看九万里。
衣冠却忆上京游,回首兰成射策
已嗟朝士贞元尽,岂意遗音正始留。
东山丝竹苍生事,河汾将相中朝恃。
带草真看似不其,簪花可惜无如是。
酒阑烛跋意苍茫,送客疏灯照上方。
请烦健笔黄涪叟,更继题名朱紫阳
伯潜阁学同登邻霄台甲辰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中原望闽山,道远不可至。
一朝列禦寇,歘若乘六气。
昔年登赤嵌,亲剔红毛字。
孤云将片影,又向沧海坠。
全生流离馀,邂逅得庄惠
藏之濠梁间,亦是天所置。
先生薄时荣,此事殆非伪。
却回千载目,顾我沟中弃。
峨峨邻霄台,八海在揽辔。
摩挲朱赵题,慷慨起衰瘵。
遗徽信难沬,壮略曾几试。
更念穷塞游,因风讯边帅(谓太夷。)
再叠前韵答伯潜阁学甲辰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少壮能几何,老大忽已至。
误用曾公言,平生信运气。
优胜而劣败,不解竞争字。
群彦登于天,小人合渊坠。
微躯得生存,犹是造物惠。
学士敬爱客,尊酒为我置。
似怜凉血真,差胜热心伪。
名篇更瑰壮,凡语皆唾弃。
追维京华日,曾接鞭与辔。
卅年阅梦幻,四海成凋瘵。
一身岂足慨,万境要全试。
怀旧且高歌,匡时望连帅
三叠韵答韬庵阁学甲辰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三
左海有名山,风引不易至。
蓬莱隔海望,时见吐光气。
何期琅嬛游,得问元亭字。
凤巢九重门,更拾梦痕坠。
嗟余官柳州,无命谥文惠
生还仍饥驱,感荷驿骑置。
文章虽小道,要在除一伪。
恭闻论别裁,似不我遐弃。
匡庐云峰幽,昔憩使星辔。
余亦恋五老,筑庐养疴瘵。
忝同操,谢屐约再试。
但恐朝廷徵,闻鼙思旧帅学士尝为南洋会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