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人日栩楼宴集分韵得启字丙寅 清末 · 郑孝胥
 押词韵第三部
乙酉津游主罗氏,尺盦几道善谈理。
移居幕府才数月,唯有晦若共卧起。
四十年来历千劫,今年度岁乃在此。
虞渊寒日几追随,徒抱殷忧思有启。
人日栩楼能召客,一时避乱多名士。
回首前尘涌万哀,罗严李于并为鬼。
眼中之人吾老矣,世难滔天何所止。
酒行举坐各悲歌,陈郭(谓韬庵春榆。)诗翁谁敢拟?
韬庵 其一 甲戌 清末 · 郑孝胥
 押词韵第十七部
年年必出关,耄期见筋力。
诸夏如相谅,岂亦好懿德。
太公归乎来,避纣岂长策。
天下大老,举世当矜式。
以诗收人心,斯文有正色。
神州论渐改,丕变未可测。
一朝获顿悟,相率销锋镝。
重华生诸冯,得意行中国。
敢言时无人,救世待深识。
韬庵 其二 甲戌 清末 · 郑孝胥
 押尤韵
韬庵八十七,天意使久留。
自有高世名,群雄资怀柔。
群雄各垂老,民劳可小休。
苟为功名计,纷争欲何求。
何时一杯酒,解兵泯恩雠。
同心扶日月,王道兴神州。
老夫必退让,放之出一头
以齐犹反手,诸贤有意不?
顺逆与难易,借箸前筹
陈文忠公挽诗乙亥 清末 · 郑孝胥
 押词韵第七部
韬庵功名士,文字兴不浅
少年负盛望,腾跃至贵显。
中间忽垂翼,在野久偃蹇。
六十方还朝,乃复丁国变。
仓皇作遗老,耄及志未展。
一生若三世,老眼差自遣。
石交惟黄斋,极意为论辩。
何至抑忍堪,相轻似微褊。
其诗必可传,五言晚尤善。
和章兼细楷,重叠盈箧衍。
衔悲检残墨,驹隙馀一泫。
陈宝琛 清末至民国 · 方尔谦
对联 出处:大方联语辑存
松影犹存,从今瞻望山高,读书孤吟冬岭秀;
钟声不响,回忆相逢日暮,谈诗低唱铁冠图。
陈韬庵年丈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旧学资开济,深心念始终。
彭年供阅世,汉鼎慭馀功。
跋涉忘衰暮,绸缪见至忠。
堂堂青史在,希遇古谁同。
陈韬庵年丈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朝露伤元祐,残阳感义熙。
白头天所相,晚节世犹持。
玄素回天愿,端明大雅诗。
丹书陈在几,望吕一凄其。
陈韬庵年丈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世换空耆旧,公希大父行。
虚衷逾敬礼,引坐愧文昌。
京国交期远,行园直日长。
从龙馀几在,回首涕浪浪。
注:〔行园〕巾箱本作「宸园」。
重九韬庵太傅定园少保苏堪愔仲子申君任强志弟集苍虬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羁緤相从一举觞,风天凄黯作重阳
飘萧寒气争摇落,冷澹秋容有故常。
江寺寻僧惊旧梦(前两岁重九皆在焦山。),天涯有弟即吾乡。
尊前诸老看犹健,还起疏慵引兴长。
注:〔题〕《采风录》作「九日韬庵年伯定园苏庵愔仲小集」。 〔摇落〕同上作「摧落」。 〔旧梦〕同上作「昔梦」。
五月十三日韬庵年丈苏堪愔仲酒集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因循果决失原齐,惭愧钧天梦未迷。
万有一疏诚死罪,本难自信况天懠。
贯轮终欲师飞卫,守树何曾负跛奚。
岁月惊心三五过,衔杯安得醉如泥。
将之大连留别韬庵年丈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贪天已罪况居奇,辛苦弥缝敢息机。
肝胆何缘分楚越,云龙从古赖凭依。
食笾卧席从捐弃,奇计常谈谁是非。
傅德保身廿年事,临歧郑重更沾衣。
韬庵年丈以丁巳酒寄饷与愔仲对饮感怀赋寄排律十四韵壬申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五言排律 押真韵
隔海传佳酿,当筵剖尺鳞。
不期丁巳酒,还饷戊寅(予与愔仲戊寅生。)
荏苒年光逝,飘飖涕泪新。
开尊思旧侣,发瓮触前尘。
元老吁谟切,临缄慰望频。
情随千里重,味识远年醇。
无补虚承惠,多歧莫致身。
同云天若醉,苦雾海迷津。
坐困悲鱼服,持危愧虱臣。
蒙皮能噬主,假翮但依邻。
疾或杯蛇误,酸因肆犬嗔。
居然成背已,一任诮迂辛。
覆辙堪重迹,穷冬望好春。
终怀濡首戒,阳位复艰屯(录自巾箱本《苍虬阁诗存》卷八)
顾青翎:「已」似当作「已」。
寄怀陈师傅韬庵先生即题听水斋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八部
太白何睒睒,独与残月晓。
钟鼓梦西清,如见颜色槁。
昔我见公初,堂堂张老
仓皇临夜半,流涕看遗草。
平生无党援,死友心能表张文襄公遗疏,韬庵先生增「不树党援,不事生产」八字。)
千回郁结意,并世复谁道。
清酌陈哀辞,奠罢自焚稿
我时赞几筵,相视何凄悄。
萧寺隔重湖,僧房颇静窕。
邀觞重九辰,破寂一洒扫。
先朝双白发,心苦诗愈好(是岁九曰,约韬庵先生节庵先生广化寺中,皆有诗。)
别来无岁月,合眼金华杳。
似闻退休馀,不忍怀鱼鸟。
幽幽听水斋,修竹插天杪。
披图意空多,徵题情慰少。
初阳上金茎,昔昔风露早。
来日自舒长,论语半部了。
閒居三十年,洗耳事幽讨。
再出坐子房,伤哉为
翻然恣翱翔,目极孤鸿矫。
注:〔题〕《诗钞》无「师傅」二字。
韬庵太傅以先世诰封属题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支韵
我朝圣相承,群生浴重熙。
世臣近日月,稠叠雨露滋。
故事重翰林,清贵殊曹司
封赠皆极荣,匪计秩高卑。
太傅绍明德,生及中兴时
早抒大手笔,晚为帝者师。
感兹陵谷迁,弥深追远思。
紫诰炳鸾回,卷尾徵题词。
肃肃忠孝质,凛凛万代规。
世有受恩重,美新寿期颐。
旧雨附昌奴,自诡羊裘披
公然肆谤诽,披猖无不为。
吠尧即尧犬,媚桀桀岂知。
视此等薰莸,相背万里驰。
分当鸟雀逐,义正春秋辞。
人皆有所生,令名傥思贻。
景文诚公直行园常以茶囊自随公逝后三年予于公所治事之案得所临晋人行楷一束遂与愔仲分存之又遗乌龙茶二瓶试啜之馀感叹不已与韬庵年丈愔仲作诗纪其事并为之图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阳韵
春明残梦官焙香,廿年江海真淡忘。
泪销凤烛滴不尽,复此莲勺沾恩光。
从龙帷幄几人在,零落走散殊可伤。
与君对直岁月久,惟有景老同回翔。
眉庞须磔语言直,入直常自携茶囊。
当年草牍连案几,即今不忍窥遗藏。
我来拂尘辨手迹,争宝片纸如琳琅。
箧留双瓶贮佳茗,海南风味乌龙强。
试煎小啜遣长昼,洗涤烦浊生微凉。
清严如见故人面,致身晚节真堂堂。
逍遥坐食愧何补,剩癖文字沉膏肓。
苦吟漫追双井黄,正坐车声绕羊肠。
上元韬庵太傅火神庙诸肆赋呈壬申 清末至民国 · 汪荣宝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钜海烽烟照夕明,旧京庙市尚春声。
江河浩荡师儒在,风日暄妍杖履轻。
閒向尘嚣搜古逸,略从丧乱见承平。
集中傥有斜川记,衰钝何期附姓名。
海藏九日作并柬陈韬盦丈宝琛丙寅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逸塘诗存
污尘扑面去仍来,寂寂秋心动百哀。
天遣忧危宁启圣,世除骄吝已无才。
閒身人合诗中老,对手棋从劫后猜。
同室苦难垂涕道,漫持禹稷薄颜回
读《石遗室诗集》呈石遗老人 清末至现当代 · 石维岩
 押阳韵
有清一代间,论诗首渔洋
渔洋标神韵,雅颂不敢望。
归愚主温厚,诗教非不臧。
然或失而愚,字缺挟风霜。
是皆傍门户,终莫拓宇疆。
寿阳祁相国,辅以曾湘乡
寿阳宗杜韩,春海相颉颃。
湘乡诗若字,低头豫章黄。
杜韩间,猿翁自助张。
郘亭巢经巢,列宿森其旁。
诸公丁世乱,雅废诗将亡。
所以命辞意,迥异沈与王。
穷者秋蟪馆,并世伏敔堂。
诗人信以穷,诗道于以昌。
石遗老人出,揭橥号同光
双井散原,半山孳海藏。
韬庵于二者,亦颇扼其吭。
节庵工超逸,中晚多感伤。
乙庵喜诘屈,深语难浅商。
觚庵简斋,吐珠得苍凉。
香宋陵阳,精卓莫低昂。
剑丞伯足,长者或徐行。
博丽斗工巧,云门共龙阳
暾谷观槿,后山步趋跄。
苍虬起后劲,陈郑观彷徨。
壬秋汉魏,旧派衍湖湘
公度五七言,谢翱欲与翔。
喜苏不喜黄,南皮文襄
各不为地囿,道分而镳扬。
诸子自一时,石遗实兼长。
石遗偏师,能以弱制强。
石遗挥巨刃,大道辟榛荒。
石遗拗秃笔,有时放毫芒。
每每下一语,鍊于百鍊钢。
生涩者平易,平易者微茫。
微茫者冷峭,冷峭者郁苍。
池馆恣闲适,江山助凄怆。
风雨供驰骋,凤鸾接高飏。
词约而事备,貌柔而气刚。
视孟穷累累,视韩富穰穰。
穷可医肥俗,富可馈贫粮。
有如一老树,著花自芬芳。
又如老雄鸡,爪觜独擅场。
橄榄初苦涩,啖之甘回尝。
洪钟无大小,扣之声铿锵。
白日忽飞动,大风翻巨樟。
攀跻既非易,摹仿焉可常。
云从皮陆入,毕竟多皮相。
用心已到圣,直逼夫子
近人盛宗宋,时服炫古妆。
根本不盛大,谬云欲祧唐。
学人与诗人,大抵非殊方。
往持诗教者,大官坐庙堂。
石遗位非高,大力鄙小仓。
小仓结公卿,遂令天下狂。
公独洁其身,俗士踣且僵。
公身虽独善,公名乃弥彰。
品诗轶钟嵘,话诗凌沧浪
徵诗逾南山,评诗厌两当
说诗渊无尽,千顷波汪洋。
诵诗如闻政,尤能振纪纲。
庚戌客宣南,偶见长短章。
丙辰申江,公名震书坊。
立志学公诗,此愿久不偿。
杂报乏胥钞,剪采贮奚囊。
虽未窥全豹,清词沁肺肠。
厥后常知公,讲学居上庠。
庆历胡安定元和韩侍郎
今岁侯乙符,言公寿而康。
言公工琢璞,琢焉成圭璋。
言公敛槎枒,不肯露锋铓。
侪辈偶疵谬,舍公孰相匡。
后生偶造请,公语必精详。
侯子言未终,而今起肃将。
年来诗道衰,白战方披猖。
其中空无有,咀嚼若秕糠。
话言谓独创,寒山实滥觞。
谓辟新纪元,击壤早津梁。
自命活文学,病已入膏肓。
筌蹄视经史,可嗟不自量。
野狐思参禅,野马思脱缰。
野草终猕薙,野火终自殃。
际此道扫地,念公愈不忘。
恶风日澒洞,有公抵危樯。
途路日纷歧,有公不忘羊。
今读《石遗集》,恍如饮琼浆。
侯子抱此本,余臂欲先攘。
鮀江鹭岛一苇幸可
秘魔崖陈韬庵太傅题壁韵 晚清 · 周达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今觉盦诗卷第一起己未讫壬戌
承平旦暮惜来迟,坐听松风出世悲。
一代俊厨存硕果,卅年掌故付残诗。
忧天板荡宁终古,留命桑田有后期。
痴绝韩陵呼共语,晚寒寥泬立多时。
正月廿五日同宋筱坡游杭州探梅烟霞洞 晚清 · 周达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今觉盦诗卷第一起己未讫壬戌
早春始华,尘居厌局促。
依依湖上山,旧梦傥可续。
晨征草径湿,迤逦傍寒渌。
岁初农事简,村静鸡犬肃。
暧暧晓雾搴,岚气上初旭。
南峰尤隐秀,人家荫修竹。
卓午抵岩扉,花光已照谷。
吹香欲破禅,据石若傲俗。
东轩新拓地,危阁纳远瞩。
三年我再来,僧雏面还熟。
看山走瀛海,揽胜苦不足。
何如近局游,恍展旧书读。
广平振奇士,胜侣结游躅。
平生丘壑志,得子助张目。
吾衰欲何托,世味倦歌哭。
却笑听水翁,关心到沈陆(寺僧闽人,旧住鼓山陈韬庵太保赠以长联,有「师自离山吾听水」「世方沈陆独看潮」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