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封事言诸窦 东汉 · 何敞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三
夫忠臣忧世,犯主严颜,讥刺贵臣,至以杀身灭家而犹为之者,何邪?
君臣义重,有不得已也。
臣伏见往事,国之危乱,家之将凶,皆有所由,较然易知。
郑武公之幸叔段,卫庄公之宠州吁,爱而不教,终至凶戾。
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
伏见大将军窦宪,始遭大忧,公卿比奏,欲令典干国事。
深执谦退,固辞盛位,恳恳勤勤,言之深至,天下闻之,莫不悦喜。
今逾年无几,大礼未终,卒然中改,兄弟专朝。
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肆心自快。
今者论议汹汹,咸谓叔段、州吁复生于汉。
臣观公卿怀持两端,不肯极言者,以为等若有匪懈之志,则己受吉甫申伯之功,如等陷于罪辜,则自取陈平周勃吕后之权,终不以等吉凶为忧也。
区区,诚欲计策两安,绝其绵绵,塞其涓涓,上不欲令皇太后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等得长保其福祐。
然臧获之谋,上安主父,下存主母,犹不免于严怒。
臣伏惟累祖蒙恩,至臣八世,复以愚陋,旬年之间,历显位,备机近,每念厚德,忽然忘生。
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驸马都尉瑰,虽在弱冠,有不隐之中,比请退身,愿抑家权。
可与参谋,听顺其意,诚宗庙至计,窦氏之福袁宏《纪》作「诚不忍目见祸至,故敢书写肝胆,舒度愚情。驸马都尉瑰,忠孝爱主,最自修整。闻瑰比自申陈,愿损抑家权,退身避贤,宜顺其意,斯诚宗庙之至计,窦氏之大福也」。《后汉·何敞传》,又见袁宏《后汉纪》十三,有删节。)
四民月令 其十三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七
十二月,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
休农息役,惠必下浃。
遂合耦田器,养耕牛,选任田者,以俟农事之起。
去猪盍车骨(注)
后三岁,可合疮膏药(《齐民要术》三)
腊日,祀祖(注)(《齐民要术》二,又三,皆脱「祖」字。《御览》作「祠祝」。今依注改),祖者,道神也。
黄帝之子曰累祖,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也以求道路之福(《宋书·历志上》,《文选·祖饯标目》注,荆轲易水歌》注)
炙𥯦(注)
烧饮,治刺入肉中,及树瓜田(《齐民要术》三有「中」字,衍文)四角去䗣虫(《齐民要术》二,又三,《御览》三十三)
瓜虫谓之䗣(《齐民要术》二云「胡溢反」)
东门磔白鸡头(注)
可以合法药(《齐民要术》三,《御览》九百十八)
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注)(《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五,《御览》三十三,又二十九作「过腊一日,是谓小岁,拜贺君亲」)
进椒酒,从小起(《御览》二十九以为正文,今依正月定为注。)
风俗通义佚文卷四:氏姓上 其十七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九
累氏,累祖之后(《通志·氏族略》)
自称凉公领秦凉二州牧奉表诣阙 西凉 · 李皓
 出处:全晋文
昔汉运将终,三国鼎峙,钧天之历,数钟皇晋。
高祖阐鸿基,景文弘帝业,嗣武受终,要荒率服,六合同风,宇宙齐贯。
惠皇失御,权臣乱纪,怀悯屯邅,蒙尘于外,悬象上分,九服下裂,眷言顾之,普天同憾。
伏惟中宗元皇帝基天绍命,迁幸江表,荆阳蒙弘覆之矜,五都为荒榛之薮。
太尉西平武公轨,当元康之初,属扰攘之际,受命典方,出抚此州,威略所振,声盖海内。
明盛继统,不陨前志,长旌所指,仍辟三秦,义立兵强,拓境万里。
文桓嗣位,奕叶载德,囊括关西,化被昆裔,遐迩款藩,世修职贡。
晋德之远扬,繄此州是赖。
大都督大将军天锡,以英挺之姿,承七世之业,志匡时难,克隆先勋,而中年降灾,兵寇侵境,皇威遐邈,同奖弗及,以一方之师,抗七州之众,兵孤力屈,社稷以丧。
臣闻历数相推,归馀于终,帝王之兴,必有闰位。
是以共工乱象于黄、农之间,秦项篡窃于周汉之际,皆机不旋踵,覆餗成凶。
自戎狄陵华,已涉百龄,五胡僭袭,期运将抄,四海颙颙,悬心象魏。
故师次东关,赵魏莫不企踵;
淮南大捷,三方欣然引领。
伏惟陛下道协少康,德侔光武,继天统位,志清函夏。
至如此州,世笃忠义,臣之群僚,以臣高祖东莞太守雍、曾祖北地太守柔荷宠前朝,参忝时务,伯祖龙骧将军、广晋太守长宁侯卓、亡祖武卫将军天水太守安世亭侯弇毗佐凉州,著功秦陇,殊宠之萨,勒于天府,妄臣无庸,辄依窦融故事,迫臣以义,上巨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
臣以为荆楚替贡,齐桓兴召陵之师,诸侯不恭,晋文起城濮之役,用能勋光践士,业隆一匡,九域赖其弘猷,《春秋》恕其专命,功冠当时,美垂千祀。
况今帝居未复,诸夏昏垫,大禹所经,奄为戎墟,五岳神山,狄污其三,九州名都,夷秽其七,辛有所言,于兹而验。
微臣所以叩心绝气,忘寝与食,雕肝焦虑,不遑宁息者也。
江凉虽辽,义诚密迩,风云苟通,实如唇齿。
臣虽名末结于天台,量未著于海内,然凭赖累祖宠光馀烈,义不细辞,以稽大务,辄顺群议,亡身即事。
辕弱任重,惧忝威命,昔在春秋,诸侯宗周,国皆称元,以布时令。
天台邈远,正朔未加,发号施令,无以纪数,辄年冠建初,以崇国宪。
冀杖宠灵,全制一方,使义诚著于所天,立风扇于九壤,殉命灰身,陨越慷慨(《晋书·凉武昭王传》,又《十六国春秋》九十一,义熙元年,改元建初,遣舍人黄始梁兴间行奉表诣阙云云。)
南郊赦书723年11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朕获主三灵。
于今一纪。
听政中昃。
每不敢康。
观书乙夜。
将求诸道。
顷年已来。
每思至理。
或远人不率。
或嗣岁不登。
淳朴未还。
惕厉斯在。
为人上而惭德。
奉天明以畏威。
祝史正辞。
必期于陈信。
郊丘备礼。
将俟于升平。
今正宗庙降灵。
克开厥后。
乾坤交泰。
保合太和。
麟凤龟龙。
元符黄瑞之祉。
蛮夷戎狄。
梯山航海之琛。
莫不日月以闻。
道路相属。
顾惟不德。
当兹休运。
钦若昭报。
畴咨故实。
所以今年献春
恭祠后土。
季秋吉日
追崇九庙。
采必先于鲁经。
稽肆类于虞典。
爰因长至
钦谒上元
告受命之元符。
昭严配之成绩。
大典云备。
至诚克展。
诸侯骏奔。
来于穆之相。
百神受职。
率咸秩之文。
六变已陈。
三献斯毕。
盖春秋之大事莫先乎祀。
王者之盛礼莫重于郊。
柴燎克终。
感庆罔极。
岂予一人之福。
亦尔万邦之赖。
宜因咸和之际。
俾承厚下之泽。
可大赦天下。
开元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昧爽已前。
罪无轻重。
巳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禾结正。
系囚见徒。
大辟罪已下。
咸赦除之。
其十恶死罪造伪头首劫贼杀财主。
在不赦例。
就中仍虑有冤滥者。
所司具状送中书门下
尽理详覆奏闻。
朕将亲览。
其有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
升坛行事官及供奉官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以下加一阶。
诸县并准此。
升坛例内外文武官及致仕并前资陪位者。
赐勋一转。
缘大礼有职掌并押当者。
更加一阶。
斋郎并放出身。
皇亲诸亲陪位未出身者并放选。
已出身者赐勋一转。
亲王公主各与一子官。
三品卫监门黄衣长上飞骑万骑。
并仗内杂色人在斋宫宿卫
及诸色人有资劳人
缘大礼有职掌。
并流外行署预见大礼者。
亦赐勋一转。
其充香炉执扇及礼生祝史赞者。
赐勋外日选优与处分。
兵士宿卫斋宫。
并诸色无资劳缘大礼职掌。
京兆府百姓缘南郊祗应者。
各免其家一年杂科差。
南北卫将军中郎将宿卫宫者
并同升坛例。
其诸军节度大使三都留守
虽不陪位。
委寄既重。
特宜同升坛官例。
百岁老人赐棉帛五段。
五石。
县令至其家存问给付。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
终身勿事。
已旌表者。
量加优恤。
诸州百姓。
或因逢水旱流寓未安者。
宜令所司与朝集使即作赈恤安辑法奏闻。
其单贫卫士
番镇久次。
令州长官择灼然者放免番役。
征行人家。
州县检校
勿使侵欺。
碛西镇人。
途路悬邈。
特宜赐勋一转。
𩻴寡茕独。
令州县倍加矜恤。
使得存济。
元置义仓。
救人不足。
承前贷百姓粮及种子未纳者。
并放免。
不得却徵。
自古圣帝明王。
忠臣烈士。
名山大川。
并令所管致祭
其已得替官人。
并轻累未得处分。
非老弱疾病。
犹堪处事者。
量加收叙。
使免失职。
其左贬官。
非逆人五服内亲。
及犯赃贿名教者。
所司责勘奏闻。
量移近处。
其官人有清白政术。
堪任刺史县令
及抱器怀才。
不求闻达者。
州长官其以名荐。
宗室中有孝悌才术。
为众所知。
仍在卑任者。
宗正具以名奏。
君臣一体。
休戚共焉。
朕钦承天命。
恭传大宝。
盖凭累祖馀业得一之符。
亦由偫公旧勋不二之力。
永言繄赖。
其敢忘之。
武德已来实封功臣
知政宰辅。
有身无大故。
而亡官失爵。
子孙沦屈者。
所由勘实。
具以状闻。
存者可畴其官荣。
逝者当录其允嗣。
使幽明同庆
知有今辰。
亚献邠王守礼终献宁王宪各赐物一千匹。
捧俎申王撝夹侍岐王范薛王业各赐物七百匹。
侍中源乾曜中书令张说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王晙各赐物五百匹。
正衣驸马都尉王守一王繇温曦宗正少卿崔澄各赐物三百匹。
二王后赐物一百五十匹。
坛场使京兆尹孟温礼赐物二百匹。
修造羽仪使赐物一百匹。
修撰仪注官五品已上赐物一百匹。
六品已下赐物七十段。
自馀陪位预宴官。
一品赐物一百匹。
二品三品八十匹。
四品五品六十匹。
六品七品四十匹。
八品九品三十匹。
鸿胪诸蕃使与见大礼及在本蕃王侯大酋长。
并同宴会例给赐。
郡主县主各赐物八十匹。
缘大礼数处有职掌者。
任于一头从高叙。
天下州府赐酺三日
京城五日
任所在百姓村坊宴乐。
不得科率聚敛。
其有处分未该者。
令所司及本使比类奏闻。
赦书日行五百里。
主者施行。
叶有道碑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昔者诞发老君。道纯天地。生德夫子。身负日月。且时宰不宗。主人勿用。矧乎埋照浚谷。潜盘穷山。幽姿蜕于尘容。素尚允于仙类。岂辟命行矣。爵服絷之而己哉。公讳国重。字雅镇南阳叶县人也。自少典锡羡。高辛纂绪。陶唐重熙。后稷迈种。文王之允。乃食于沈。尹戌之子。载封于叶。受氏享国。大哉邈乎。逮祖乾昱。克壮其猷。永孚于德。墐户习隐。塞兑亿坤。硕肤长材。通理博艺。虽安车累至。而坚卧固辞。故庆祚克开。眉寿维永矣。厥考道兴。性守公庭。道敷邦国。居鬼从地。率神从天。受箓以怛之。飞符以比之。扼魍魉之邪。刘台台之祟。有足奇也。至于挥札落井。引弓贯革。特起五部。广推大馀。侯谁嗣哉。先生灵承道宗。异闻训诱。弱丧文貌。幼尚纯笃。仙骨有象。童心不萌。专精五龙。遍游偫岳。聪以知远。明以察微。达死生之占。体物气之变。尝以静贞动耗。息影归止。云卧牝壑。林巢仙居。人绝不邻。道阻且右。独往幽胜。永歌隐沦。放閒保和。习虚致静。捃五石之髓。撷三芝之英。时哉不留。岁聿其逝。缁发纯漆。韶颜渥丹。事适元同。神与道媾。惟寂惟寞。不饮不食。数十载于兹。乃升闻帝庭。骏发皇眷。简才受命。降尊加礼。将之以文马。速之以畅毂。先生盱眙长揖。挥手高谢曰。自昔帝舜登庸。德辉允铄。光武继统。吏道孔嘉。且薛方逢萌。备外臣之礼。虞仲夷逸。终处子之业。岂垢俗疵物。偏贡介性。将探道慕类。坐致奇龄。使者蓄无言之疑。申遂行之旨。乃周览庐室。躬省仓廥。考畴人之疆亩。讯家童之作业。皆俭以遵约。安能维始。味不甘口。色无养目。信以为著诚去伪。敢守难夺。顺风可即。强起曷至焉。遂虚觏复命。惭叹闻列。朝廷企其高。渴其道。聆嘉声而属想者。岂胜言哉。有司以天元书缺。星度官弛。亡五德之运。谬四时之分。荆鬼越祥。不知所咒。子亥母癸。乌识其原。皆乘遽远寻。请益传授。可谓绳诚列而曲直徵。衡诚悬而轻重立。粤惟博物君子。岂伊小说鲰生乎。呜呼。天不持久。人将复归。颓年迫于期颐。远志屈于摧落。卜兆幽谷。托坟清林。逸人不追。国士靡宪。泉石沮色。乡县失声。岂无他人。惟子之故。允子慧明。赠银青光禄大夫歙州刺史。公罔替厥繇。代增其业。启秘箓之高妙。扬元津之洪波。道微若声。心么若气。吹律煖谷。运历知天。屡下辟书。终不应命。孙子景龙观道士鸿胪卿越国公法善。幼得父书。早传成法。夤念有训。迈迹自身。读天下之书。备方外之术。火涤淫祀。剑诛偫祅。恩开五君。名动四国。其入也。排金琐。谒紫庭。为帝傲吏。其出也。法玉京。坐元寺。作人宗师。故能大匠道门。冢卿朝右。礼食轩座。寓直禁庐矣。尝以理气自强。登老益壮。虽莫景急节。而纯孝孔哀。是献封章。愿拜坟墓。有轸帝念。载形王言。神札以飞。传瑞乃发。偫公帐饯。列蕃郊迎。朝章有辉。乡人皆庆。枉以末技。扬于孝心。惟先志以追远。立丰碑以纪德。夫何閒然。其词曰。
宗门素履。家代隐仙。
道一相孕。薪火相传。
黄公在。赤水珠联。
道开幽键。性与真筌。
一门累祖。四世百年。
抗迹岩谷。消声天地。
卓尔遐举。蔼然高致。
麝以臭焚。珠以明坠。
人则有心。徵亦不至。
保身匪媮。全朴为利。
孝孙增业。明辟顺风。
志尝无忝。事或不同。
徵贤朝满。举逸山空。
曷由高枕。克谢代工。
测微达变。尽规纳忠。
皇眷虽渥。孝思亦深。
章服粲粲。传驷骎骎。
载违廷阙。是展坟林。
纪石追远。昭铭率心。
孝终事立。荣殁宠今。
遐超古始。永宪江南
唐故通议大夫行嶭王友柱国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766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孔悝有彝鼎之铭。
陆机有祠堂之颂。
皆所以发挥祖德。
敷演家声。
故君子之观其铭也。
既美其所称。
又美其所为。
无而称之。
是诬也。
有而不述。
岂仁乎。
论而撰之。
敢不祗惧。
君讳惟贞。
字叔坚
其先出于颛顼之孙祝融
孙安为曹姓。
其裔邾武公
名夷甫
字颜
子友。
别封郳为小邾子。
遂以颜为氏。
多仕鲁为卿大夫。
孔门达者七十二人。
氏有八。
战国有率斶。
秦有贞。
汉有异肆安乐。
其后丧乱。
谱牒沦亡。
魏有斐盛。
字叔台
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
始自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
广陵太守给事中葛绎贞子讳钦
字公若
精韩诗礼易尚书
学者宗之。
汝阴太守护军袭葛绎子讳默。
字静伯
侍中光禄大夫西平靖侯讳含
字宏都
元帝过江。
巳下七叶。
葬在上元幕府山西
侍中光禄勋西平定侯讳髦
字君道
事具孝行传。
生州西曹骑都尉西平侯讳綝
字文和
宣城太守御史中丞讳靖之
字茂宗
巴陵太守度支校尉讳腾之
字宏道
善草隶书有风格。
梁武帝草书评云。
腾之贺道力并便尺牍。
少行于代。
辅国江夏王参军讳炳之
字叔豹
以能书称。
齐持书御史中丞讳见远
字见远
和帝被弑。
恸而绝
梁武深恨之。
事见梁周北齐书。
镇西记室参军讳协
字子和
感家门事。
义不求闻达。
元帝著怀旧诗以伤之。
撰晋仙传五篇。
日月灾异图两卷。
文集二十卷。
见梁书。
北齐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平原太守东宫学士讳之推
字介
著家训二十篇。
冤魂志三卷。
證俗字音五卷。
文集三十卷。
事具本传。
黄门兄之仪。
周御正史中大夫麟趾学士。
隋文辅政。
不署矫诏。
索玺又拒之。
出为集州刺史新野公。
后朝朔望。
引之御榻曰。
见危授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
古人所重。
何以加卿。
事具周书。
弟之善。
子孙见于后。
黄门生皇秦王记室讳思鲁
悯楚游秦小。
记室字孔归
君之曾祖也。
司经校书东宫学士
率子弟奉迎义旗于长春宫。
瓜州
仪同
博学善属文。
自为父集序。
国史称温大雅在隋。
与思鲁同东宫
彦博与悯楚直内史省
彦将时与游秦典校秘阁
二家兄弟。
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
氏为优。
其后职位。
温氏为盛。
温氏谱亦载焉。
生勤礼。
字敬
君之祖也。
幼而朗悟。
识量宏远。
工于篆籀。
尤精诂训。
解褐校书郎
与两兄弟师古相时时为宏文崇贤学士
弟育德又于司经校定经史。
当代荣之。
太宗尝令师古赞崇贤学士
以兄弟。
特命萧钧赞之曰。
依仁服义。
怀文守一。
履道自居。
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
行成兰室。
鹤钥驰誉。
龙楼委质。
著作郎修国史夔府长史
虢州刺史
生昭甫敬仲殆庶无恤少连务滋辟强。
昭甫字周卿
君之父也。
幼而颖悟。
尤明诂训。
工篆籀草隶书。
内弟殷仲容齐名。
而劲利过之。
特为伯父师古所赏重。
每有著述。
必令参定。
尝得古鼎二十馀字。
举朝莫识。
尽能读之。
高宗侍读曹王属。
华州刺史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
卿之乃祖。
当为硕儒。
既高倚相之能。
遂有臧孙之后。
不坠其业。
在卿之门。
生我伯父讳元孙暨君。
伯父聪颖绝伦。
尤工文翰。
进士
考功郎刘奇特标榜之。
由是名动海内。
累迁太子舍人
元宗监国
专掌令画。
尝和游苑诗。
批云。
孔门称哲。
宋室闻贤。
翰墨云捷。
莫之与先。
历滁沂濠三州刺史
秘书监
君仁孝友悌。
少孤。
育舅殷仲容氏。
蒙教笔法。
家贫无纸笔。
与兄以黄土扫壁本石画而习之。
故特以草隶擅名。
天授元年
糊名考试。
判入高等。
以亲累授衢州参军
盈川杨炯信安桓彦范相得甚欢。
又选授洛州温县永昌二尉。
每选皆判入高科。
侍郎苏味道以所试示介众曰。
选人中乃有如此书判。
嗟叹久之。
遂代兄为长安太子文学
以清白五为察访使魏奉古等所荐。
五邸初开。
盛选僚属。
拜嶭王友柱国
伯姊御史大夫张知泰鲁郡夫人亡。
将葬。
数家占君不利临圹。
君哭而拒之曰。
岂有亡手足之痛。
牵拘忌而忍自绝乎。
弗从。
其年七月才生明。
遘疾而殁。
教义者隐而伤焉。
会稽贺知章陈郡殷践猷吴郡陆象先上谷寇泚河南源光裕博陵崔璩友善。
事具陆据所撰神道碑。
累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云。
卿之先人。
德行优著。
学精百氏。
艺绝六书。
频擢甲科。
屡升循政。
曳裾王府。
名右
载笔春宫。
道高徐阮。
既而寿乖华发。
器纡青云
业载史臣。
庆传令子。
追存盛美。
褒赠崇班
且旌善于义方
俾扬名于有后。
濠州春卿杲卿曜卿旭卿茂曾
春卿工词翰。
倜傥有吏才。
苏颋茂才偃师丞。
杲卿文理清峻。
所居有声。
太常丞摄常山太守
禄山反。
擒其心手。
土门
卫尉卿中丞
城陷。
杲卿叱詈之。
遂被钩舌支解而终。
赠太子太保
谥曰忠节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云。
自羯胡猖狂。
入我河县
所在官吏。
多受迫胁。
卿兄以人臣大节。
独制横流。
或俘其谋主。
或斩其元恶。
当以救兵悬绝。
身陷贼廷。
旁若无人。
历数其罪。
手足寄于锋刃。
忠义形于颜色。
古所未有。
朕甚嘉之。
曜卿工诗书草隶。
十五以文学崇文馆
淄川司马。
旭卿善草书。
允山令。
茂曾好属文诂训。
仁厚绝众。
犍为司马。
君生阙疑允南乔卿真长幼舆真卿允臧。
阙疑仁孝有吏能。
精诗传。
善剖判。
杭州参军
允南仁孝有清识。
工诗。
人多诵其佳句。
善草隶。
春卿杲卿曜卿同日于铨庭为侍郎席建侯所赏。
达奚珣荐为左补阙
真卿时为殿中。
正至。
三拱法座舞蹈。
而衣袂相接者三。
允南赋诗云。
谁言百人会
兄弟也沾陪。
历殿中膳部司郎中国子司业金乡男
乔卿仁和有吏干。
富平
真长清直早世。
幼舆方雅有酝藉。
通班汉。
左清道率府兵曹
真卿早孤。
蒙伯父暨允南亲自教诲。
进士
校书
制举醴泉
陟清白长安
三院御史
四为大夫
六为尚书
再为采访节度
礼仪使光禄大夫鲁郡
允臧敦质孝悌。
有吏能。
制举延昌
监察充朔方衣资使殿中三为侍御史中允江陵少尹荆南行军。
濠州及君孙。
泉明。
佐父开土门
彭州司马
威明
邛州司马
季明
子干
沛。
翊。
颇。
诞。
及外孙博野沈盈卢逖。
并为逆胡所害。
各蒙赠五品京官。
浚。
好属文。
翘。
华。
正。
𩓥。
慈明。
都水使者
𩓥好五言。
校书
颋。
仁孝方正。
明经
大理司直
岭南营田判官
执丧九日不食。
颉。
河阳
顗。
凤翔参军
颇。
工小楷。
洗马
颃。
恭仁。
奉礼郎
并早丧逝。
纮。
方义主簿
暨觏。
并没蛮。
袭明。
微明。
德明。
未仕。
通明
获嘉
将明。
昌明
克明
崇文明经
卫密标榜之。
翙。
有德行文词。
华原主簿
准。
溧水
觌。
颇工文。
襄阳
觐。
有文行。
文进士
颢。
仁友清白。
常熟
封金乡男
颖。
清介勤学。
侍郎蒋洌赏其判。
京兆兵曹
袭金乡男
岫。
仁纯。
常熟主簿任城男。
颀。
浚仪
颂。
清源
顶。
干办
府法曹
愿。
长厚清白。
朝邑
頵。
左率仓曹
硕。
秘书正字
颒。
有吏干。
歙州录事参军曲阜男。
䪻。
好为诗。
富阳
禺。
好为文。
常州参军
并粗有所立。
之诸祖父偫从。
扬庭。
颐。
侍读
强学。
益期
学士
中和
至诚。
敬仲
大智。
温之。
澄之。
澹之。
搢。
挺。
援。
撰。
温。
泳。
陵。
明经
康成
强学。
希庄
日损。
隐朝。
邻几。
知微。
舒。
说。
顺。
胜。
式宣。
韶。
进士
制举有意中和趋庭希庄刺史
利仁。
明天文。
欣期。
元淑
景灵。
校书
光庭。
注后汉书。
嘉宾。
千里。
升庠。
匡朝。
怡。
滔。
浑。
允济。
搢。
逸。
觌。
不器
防。
有文词。
博古。
少连
恭敏。
惇学行。
敬仲温之以孝闻。
润。
有风义。
晃。
鏻。
邈。
迢。
以清白称。
其馀咸著官族
不获悉数。
洪惟累祖之耿光丕业。
有若子泉宏都之德行。
巴陵记室之书翰。
特进黄门之文章。
秘监华州之学识。
肇自鲁国
格于圣代。
纷纶盛美。
遂举集于
能述遵前人。
不敢失坠其志事。
以忝聿修
宜其克飨尊荣。
为清庙不祧之主。
真卿幸承遗训。
叨受国恩。
既受无疆之庥。
敢扬不朽之烈。
铭曰。
系我宗。
邾颜公。
子封郳。
鲁附庸。
孔圣
浴沂风
刺青徐。
给事中
护营
渡江枫。
侍兄疾。
感蛇童。
邻火断。
珥貂重。
施七叶。
传孝恭。
武骑都
尉司从。
便尺牍。
继鱼虫。
难。
愤而终。
记室
湘东
御正
凛移忠。
黄门
擅文雄。
三韶长。
东宫
穆叔
史牢笼。
华州
诂训通。
秘监
盛名鸿。
少保
文翰工。
莅畿赤。
五褒崇。
望苑
友桂丛。
三超赠。
储宫
流光盛。
庙貌融。
永不祧。
垂无穷。
太皇太后尊号册文熙宁二年正月 北宋 · 赵抃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二、《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一九(第二册第一四九三页)
嗣皇帝臣顼谨稽首再拜言曰:臣闻昔之善为国者,未有不先事亲。
以孝治为风化,充扩于区宇之间,生灵之属,罔不悦服,遂格于丕乂之盛,此尤可景也。
洪惟皇宋应宝录,开炎历,五圣重光,逾百年于兹。
而小子获缵令绪,常惧厥德之弗称,故夙夜寅畏,厉精万务,期措斯世于泰宁之域,不累祖昌明之鸿业,盖庶几于孝道者也。
顾惟𦕈躬,我圣祖母爱育之厚,慈训之深。
比者肇禋圆丘,而上帝嘉飨,海内蒙福,亦惟我圣祖母保佑之力。
祗戴恩施,念殚天下之物,无可以将美报之意。
是用稽参典礼,允协群情,而求其剧隆之徽称,以章懿铄,不胜大愿。
谨遣摄太尉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曾公亮,摄司徒枢密副使尚书吏部侍郎韩绛,奉玉册金宝,上尊号曰太皇太后
恭惟太皇太后淑嘉之质,体夫巽顺,静正之性,禀于坤元,进升中闱,翊辅仁帝,修阴教以熙内治,杜私恩以全外家。
逮我英考嗣统之始,勉从确请,参决繁机,谦不临朝,亟图还政。
此其识虑之远,声烈之大,夐出前古,而流为万世之轨法。
惟末小子,又钦承抚诲之巨赐,宜乎诞受丕册,以符中外之望。
于戏!
显名之并于日月,永命之参于天地,兹足以慰夫惓惓至养之心。
臣顼诚欢诚抃,顿首顿首,再拜谨言。
论立后上太皇太后元祐五年十一月十九日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五、《范太史集》卷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二七、《皇朝文鉴》卷五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七五、《经济类编》卷一七、《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六一、《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一○
臣伏奉诏旨,皇帝纳后六礼,令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两省给、舍礼部太常寺官同共详议。
臣窃伏思,此国家大事,万世之始,福祚所系,风化所先,自古圣王重之。
今陛下宜先知者有四,不可不慎也。
臣谨稽之上古,参之后世,为陛下悉数而详言之。
一曰族姓,二曰女德,三曰隆礼,四曰博议。
所谓族姓者,臣闻古之帝王,所与为昏姻者,必大国诸侯、先圣王之后、勋贤之裔,不然则甥舅之国也,不以微贱,上敌至尊。
故其福祚盛大,子孙蕃昌。
昔者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黄帝正妃,其子孙皆有天下,五帝三王皆黄帝之后也。
高辛娶陈锋氏之女,是生帝尧
虞舜帝尧之二女,釐降于妫汭,遂有天下。
大禹娶于涂山,是生夏启,天下归之,子孙享国四百七十馀年。
成汤娶于有莘氏,子孙有天下六百馀年。
周之先祖后稷生于姜嫄,世有贤妃
太王太姜,是生王季
王季太任,是生文王
文王太姒,其礼尤盛,《大雅》歌之曰:「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文王之初有识,天已生贤女为之配也。
又曰:「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自古昏礼未有如文王之盛也。
太姜炎帝之后也;
太任,太昊之后也;
太姒大禹之后也。
太姒生十子,武王周公皆圣人也,其馀皆为显诸侯。
周之子孙遍于天下,太姒之德也。
诗人美文王之圣本由太任,其诗曰:「思齐太任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又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文王之化自家及国,以正天下也。
南·关雎》,后妃之德,人伦之始,风化天下,皆美太任太姒也。
武王亦娶于姜,是生成王
周有天下三十馀世、八百馀年,其基本盖由此也,故族姓不可不贵。
所谓女德者,臣闻礼本夫妇,《诗》始后妃,治乱因之,兴亡系焉。
三代之兴,皆有贤妃
其亡也,皆有孽女。
之兴也以涂山,其亡也以末喜
商之兴也以有娀,其亡也以妲己
周之兴也以姜嫄,其亡也以褒姒
此皆圣贤所纪,《诗》《书》所载,垂之后世,以为永鉴者也。
秦汉以后,婚姻多不正,无足取法。
惟后汉显宗明德马后唐太宗文德长孙后、宪宗懿安郭后皆有德,出于勋贤之家;
其馀败乱,足以为戒而已。
恭惟本朝太祖皇帝以来,家道正而人伦明,历世皆有圣后内德之助。
自三代以来,未有如本朝家法也。
皇帝圣德明茂,睿质纯粹,天监在下,必生圣女,以佑皇家。
惟陛下远观上古,近监后世,上思天地宗庙之奉,下为万世子孙之计,选卜窈窕,以母仪万国,表正六宫,非有德孰可以当之?
然闺门之德,不可著见,必视其世族,观其祖考,察其家风,参以庶事,亦可知也。
昔汉之初,大臣议欲立高帝齐王,皆曰:「王母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
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
乃立代王,是为文帝
文帝为汉之贤主,亦由其母家仁善也。
故女德不可不先。
所谓隆礼者,臣闻天子之与后,犹天之与地,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
《礼》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
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
教顺成俗,内外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又曰:「天子修男教,父道也;
后修女顺,母道也」。
孔子鲁哀公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所以治爱人,礼为大。
所以治礼,敬为大。
敬之至矣,大昏为大。
大昏至矣!
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
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
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哀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
又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
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
盖深非之也。
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
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
《礼》又曰:「玄冕斋戒,鬼神阴阳也,将以为社稷主,为先祖后,其可以不致敬乎」?
又曰:「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
今臣与众官讨论讲议,皆约先王之礼,参酌其宜,不为过隆,愿陛下勿以为疑。
进言者必曰:天子至尊,无敌于天下,不当行夫妇之礼。
荀卿有言,「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
如此,则是周公之典、孔子之言皆不可信,而荀卿之言可信也。
臣谨案《礼》,冠昏唯有士礼,而无天子、诸侯之礼。
故三代以来,准以士礼,推而上之,为天子、诸侯之礼。
盖以成人之与夫妇,自天子至于士则一也。
臣窃闻亲王宗室之间娶妻,殊无齐体之礼、敬而亲之之义,天下岂有独尊而无偶配者哉!
至于鄙慝之礼,或杂戎狄之俗,或习委巷之风,下自士族,上流宫禁,有涉于此者,愿陛下一切屏绝之,以正基本,以先天下。
故礼不可不隆。
所谓博议者,臣闻古者天子聘后,上公逆之,诸侯主之。
故《春秋》书:「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夫国有大事,大臣不容不预闻也。
慈圣光献之立也,吕夷简定其议,故其诏曰「览上宰之敷言」,其册曰「宗公鼎臣,诵言于朝」。
先是商陈氏女亦预选择,王曾宋绶皆以为言,大臣继有言者,遂罢陈氏。
仁宗所以为圣者,能从众也。
进言者必曰:此陛下家事,非外人所能预。
自古误人主者,多由此言也。
天子以四海为家,中外之事,孰非陛下家事?
大臣无不可预之事,亦无不当预之人。
且陛下用一执政,进一近臣,必欲协天下人望,皇后以母天下乎?
臣恐陛下一日降诏云,立某氏为皇后,则大臣虽有所见,亦难乎论议矣。
今陛下之所选择,莫若出其姓氏宣问大臣,若圣志既定,而众议佥同,则卜筮协从,鬼神其依,天人之意无不同矣。
故议不可不博。
臣幸备劝讲,其职在以帝王之事裨益圣德,故敢献其所闻。
臣之愚诚,惟中宫正位之后,四海之内,室家相庆,则宗社之福也。
狂瞽之言,惟陛下留听。
干冒宸严,臣无任惶惧俟罪之至。
地理发微 其十六 感应篇 宋 · 蔡发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三、牧堂公集、发微论
其次又当原感应。
感应者,言乎其天道也。
夫天道不言而善应,福善祸淫,皆是物也。
谚云:「阴地好不如心地好」。
此善言感应之理也。
是故求地者必以积德为本。
若其德果厚,天必以吉地应之,是所以福其子孙者心也,而地之吉亦将以符之也。
其恶果盈,天必以凶地应之,是所以祸其子孙者亦本于心也,而地之凶亦将以符之也。
盖心者气之主,气者德之符。
天未尝有心于人,而人之一心一气感应自相符合耳。
郭氏云:「吉气感应,见福及人」。
人之于先骸固不可不择其所而安厝之。
然不修其本,惟末是图,则不累祖宗者寡矣,况欲有以福其子孙哉!
地理之微,吾既发明之,故述此于篇终,以明天道之不可诬,人心之所当谨。
噫!
观是书者,其知所戒哉!
送珣禅还乡 宋 · 释昙华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极目澄澄水照空,白蘋红蓼战西风。
三千里外深深意,铁券谁将累祖翁。
铅山周氏义居记1186年2月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九、《南涧甲乙稿》卷一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东南之俗,土狭而赋俭,民啬于财。
故父祖在,多俾子孙自营其业,或未老而标析其产。
近岁因为之立法,虽曰欲绝异时争讼之弊,而纷纭斗阋,殊无睦姻忠厚之气,贤士大夫每以为病也。
信安之地,犬牙于闽,铅山又在南,孕金青,殖宝货,壤厚而泉沃,类多大家。
周氏世为舒灊人,继迁金陵,避五季之乱,来家鹅峰之下,盖三百年矣。
有祠号将军者,最其始祖也。
系虽莫可谱,其曰承志、曰谊者,皆累祖业儒。
处士钦若,字彦恭,有声三舍间,晚不事举。
慕其舅祖里儒刘煇之义,尝曰刘公举进士,天下第一也。
作《起俗记》,以诋讥不义之俗。
其祖妣之丧,有二季父,而公自以嫡孙而为之重服。
买田聚书,教养其族之贫者。
邑令名其社曰「义荣」,是可法尔。
处士始欲与其伯仲同居而不异籍,自以身在季不得专,切切为恨。
逮其病亟,当绍兴二十二年六月也,索纸书字二百馀,以戒其四子。
有曰:「吾平生教汝读书,固不专于利禄,欲汝等知义,以兴美薄俗尔。
我病必不瘳,汝等尽孝以事母,当以义协居,勿有异志。
居舍虽小不足耻,田园虽寡不足虑也,不能遵吾训,是谓不孝。
他日或仕,不以廉自守,是谓不忠。
不孝不忠,非吾子孙也」。
越六日而逝。
其配虞氏,贤而守义,恸哭而藏其书。
淳熙四年,其子曰藻、曰芸、曰苾、曰芾稍长矣,虞乃以遗命陈于民部,祈给之凭,有司方下州县覈其实。
又七年,藻等益壮以有立,继乞曰:母老矣,官未给凭,无以安母心,以明父训。
于是部符于州,州帖于县,始坐条令而予之据,以昭示其子与孙。
盖国家之制,愿以财产不许子孙分割典卖者,官为给据,子孙不得追改也。
而虞又自请异时子孙或违父母命,各居异业,许外人告而闻于朝省,坐以不孝之罪。
于是乡人莫不钦叹,而贤士大夫者相与来言,求予文以记。
予为之出涕而言曰,先王之教以孝弟为本,士之训子以义方为先。
自先王之教陵迟而不振也,秦之法民不分异者倍其赋,而德色于父,谇语于母,汉兴犹或有之。
故历代以来,于族居而义聚者,官必旌其门闾,复其户租,以表厉于众。
此无他,由为士者徒能诵六艺之文,以干取禄位而务殖其家,不知有以启导其子孙之善意,则亦宜乎风俗寖坏而未之或革也。
陶靖节,晋之高士,其称颍川济北二贤以戒其子者,第以同居共财为首。
唐之崔郸,一门孝友,四世同爨,兄弟六人皆至三品,史以为未有也,可谓难矣。
逮我朝至道中南康洪氏累叶聚舍,期功百口,建塾馆于雷塘以诲子弟。
太宗皇帝嘉之,赐以御书百轴。
其弟文举入谢,天子又书「义居」之字以为宠,且命之官。
其子待用,遂登巍科。
非积善彰明之效也耶?
处士之善,世无知者,其秉心蹈义,于是可传。
《传》有之,「制宅命子,足以观士」。
而虞氏,故殿中丞戬之孙,年九十矣,华颠素裳,既受封邑,尚惟保其夫之训以励其子。
而藻等孝友孜孜,克成其父母之志馀三十年,后将弗坠,周氏其自此兴乎?
洪惟圣明在上,今年方崇两宫期颐之庆,推恩宥于天下,或转而上闻。
至道故事,其申贲于岩邑,以风动于东南,殆无疑矣。
周氏岁入不能二千斛,内外几六百指,养其偏亲,时其祭祀,给其嫁婚,皆有定式。
岁又以十万钱招延儒士,俾其幼稚学礼无缺者。
俭以足用,是可则云。
淳熙十三年二月癸亥,具位韩某记。
戒子孙珍藏族谱题辞 南宋 · 蔡元定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七、西山公集
世有族谱之传,犹树之有根,水之有源,如人之有祖宗及耳目也。
至于金银珠玉,李白言「千金散尽还复来」,若族谱,子孙不珍藏爱护,如有损失,不可复得矣。
若后人不知根本源流,如人耳聋目瞽,朦然不知祖宗之盛德、世次、名位、人伦、昭穆之道,虽饱食煖衣,与禽兽何异!
若欲展看谱集,或注写子孙世次、名位、第行,必当净几正席,不可亲灯烛之下,与小儿、侍妾、奴婢近前,点污破坏等项,实累祖宗之盛德,亦为不孝之甚矣。
书此戒之警之!
论本朝仁政及边事奏 南宋 · 吴昌裔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五
御史台牒,轮当十二月一日视朝转对,有己见下项事,须至奏闻者。
一、臣比以一介孤愚,待罪分察,每于时政,空臆尽言,旁忤宰臣,几负大谴。
尚赖圣恩天广,曲赐存全,叠拜命卿,又兼史事。
自知无以称塞,属当转对,其敢隐情惜己而有愧于初心哉!
臣闻天之所以职覆,君之所以司牧,不过曰仁而已。
天之仁在于与民物以为生,君之仁在于承天心之所生。
故好生恶杀,三代之所以得人心也;
大兵大狱,汉唐之所以殄国脉也。
洪惟本朝以仁立国,其得天下也,不妄杀一不辜;
其谨刑狱也,不误入一有罪;
其怀远人以恩,不加以侮慢不恭之诛;
其体近臣以礼,不坐以暧昧不明之过。
汉以王恢首边衅,兵连不解者踰三十年。
而本朝谋臣,务存大体,不曰澶渊却敌之后十九年不言兵,则曰陛下即位之初二十年不可道用兵,不曰首兵必有冥谪,则曰用兵不是好事,盖恐干戈一启,有贻根本之忧。
唐以林甫陷善良,罗织被罪者几数百家。
而本朝议论,务从忠厚,不以女奴之伪书而诬正人,不以奏邸之傲歌而网名士,不以咏之诗而终弃奇才,不以兴甲之语而深罪旧弼,盖恐刑狱一兴,有以开荆棘之路。
此皆列圣仁厚之德,大臣深远之虑,所以培护元气而祈天永命于无疆也。
不幸其间小人相继用事,以深入之说而启兵端,以阴中之术而造党祸。
然仁圣相传,神武不杀,未尝一堕其奸谋。
熙河之师,王韶实倡之,而当宁叹息,深咎廷臣之不言。
泾原之筑,李宪实继之,而中使奏闻,乃痛边民之疲敝。
鄯湟之复,朝廷初无坚决之谋,而童贯造衅,师败者数十万人。
燕云之取,圣训尝有全师之戒,而蔡京首谋,兵溃者五十万众。
是阶厉者之罪也,而何足以伤祖宗之仁!
华亭之狱,安石之子雱为之,会上察其诬而事遂寝。
同文之鞠,蔡确之子渭为之,会事无其證而计不行。
元祐之籍,等定者三百九人,天示其威而碑仆不立矣。
赵汾之案,根连者五十三家,天夺其魄而款具不书矣。
是执谗者之过也,而何足以累祖宗之圣!
上天有祚我宋之心,祖宗无咈人心之事,故虽王室屡经多难,而国势安若泰山,盖其所以贻谋者至深且长也。
陛下蹈规祖武,祗事天明,小心抑畏,惟恐伤乎民生,盛德温恭,惟恐咈乎物论。
咨儒臣以讲学,未尝不尽下之情;
导谏臣以敢言,未敢有拒人之色。
中更大化,庶事厉精,思欲取浊乱之政习而一新之,天下翕然,莫不有升平之望矣。
独惟宰揆非人,不能仰承圣意。
方其始也,轻躁寡谋而首兴京洛之师;
及其久也,猜忌深中而阴造缙绅之谤。
佳兵之祸,至于甲卒丧亡,膏血沾渍,有目者所得而见也,而中伤士夫之阱,则犹隐而不彰。
征调之苦,至于室家离散,哭声流传,有耳者所得而闻也,而倾陷善类之罟,则几发而幸免。
若非陛下翻然感悟,洞烛其非,则大兵之后,又将酝成衣冠之祸矣。
夫有司失一死罪,责尚不轻,今以无罪而驱民于兵,凡不附己者谋中以危法,安知向夕雷雨之异,非其处心积虑之惨,有以上干至和乎!
迩者德音一播,丁宁罪己,而三边莫不属心;
廷制一扬,奋发拜罢,而多士为之吐气。
所谓兵狱三事,皆自惠卿发之者,今已昭昭暴白于天下矣。
然而仁足以回震霆之怒,而不能以革敌人之侮心,明足以开积潦之阴,而未能以释中外之疑虑,岂可不求其故乎?
孟子曰「是乃仁术也」,「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不杀羔,小善尔,我真宗推之,至于家富人足,聿成景德和平之风。
不践蚁,微事尔,我哲宗推之,至于役减刑清,坐辑元祐安静之福。
今陛下有悔过之大德,有洗冤之盛心,盍不以其隐之于中者而推之庶政百度耶!
由是而体行苇之厚,以笃兄弟之戚,按棠棣之燕,以怀死丧之威,则亲亲之仁也。
由是而复胎养之令,以培元良之本,立内学之教,以选宗藩之英,则幼幼之仁也。
召用众正,勿以好名之嫌而绝为善之路,则敬贤之仁也。
优容言者,勿以约闹之说而杜敢谏之门,则好善之仁也。
旧奸宿慝,芟夷蕴崇,勿使是殖是长,则恶恶之仁也。
侨户流民,还定安集,毋使靡室靡家,则爱人之仁也。
念一觉悟而天下无冤民,心一恻怛而万物皆生意,则陛下之仁实与天地同其大。
彼以暴,吾以仁,彼以嗜杀,吾以好生,虽草地穷漠之夷,亦不能干中国正朔之所在矣。
先儒程颐有曰:充拓得去,则天地变化,草木蕃;
充拓不去,则天地闭,贤人隐。
惟愿陛下善推而力行之,臣不胜拳拳。
一、臣闻听言之道固不可偏,亦不可杂。
偏则所受狭隘,无以公天下之言;
杂则所听混殽,无以一天下之善。
不失之偏以来众正,不邻于杂以杜多门,而后兼听,尽天下之美矣。
且当今急务,莫大于朝政、边事也。
在廷则有大命之出纳,庶政之废兴,百吏之进退;
在边则有几事之翕张,帅权之分合,敌情之去来。
此皆国家之命脉、天下之机括所关系也。
故昔之议朝政也,命令必出于人君,政本必归于中书,令有不当者必使给舍审覆,事有不便者必许台谏尽言,所以政令详审而朝廷尊,行之于天下者无一事之阙。
议边防也,处分必出于庙堂,谋谟必参于都省
侍从之知兵事者,许以论思;
廷绅之历边任者,责以条具。
所以处置得宜而军情服,行之三边者无一筹之误。
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
盖自人君喜独断之名,而耳目之司或偏于所寄;
宰相操独运之说,而几事之密或徇于所私。
于是始有以近习干公议,有以小臣与朝政,而事权杂出,徒为群下梯进之谋。
有以私人通密报,有以游士与边机,而意见背憎,适为外臣交贿之地。
纪纲之所以隳坏而不振,血脉之所以壅塞而不通,由此其积也。
臣不敢远引先朝故事,姑以乾、淳之间闻见之所接者为陛下言之。
孝宗皇帝睿断明谟,虽博采于众议,而虚心旷度,实公听于外庭。
熊克曾觌荐而权直,则宰相入奏言之;
刘甄夫王淇荐而得召,则政府授牍问之;
葛掞内臣荐而欲除要官,则宰执又留班奏之。
是议政之地,未尝使小臣与闻也。
有边事则令侍从两省都堂会议,乏将才则令制领将佐枢密院审察,议恢复则令朝士之可与大计者令兼局官。
几密之地,未尝许游士请谒也。
孝宗二十八年之治,所以光明俊伟而不可及者,岂非朝廷边鄙之事,操执纲要,而微贱冗散之士不得以辄与其议哉!
今陛下慨念时艰,复置元辅,人心固喜政本之有所归;
大臣留意边事,博询廷绅,人言亦知国论之无所倚。
然或者过虑,迩言之听不察,而小臣密启犹习于命相之前;
远犹之告不闻,而游士私谒尚狃于前相之旧。
则体统不明,事宜失当,其弊反有甚于前日之所为矣。
臣愿陛下一以孝宗为法,政事归于三省,而勿以亲信近臣与差除,议论公于外朝,而勿以远游纤士与边议,则小不间大,私不胜公,朝政清明,边尘弭息,乾淳之治可坐而致矣。
伏乞睿断留神,天下幸甚。
〔贴黄〕臣蜀人也,向在台时,屡言蜀事,谓赵彦呐年老智穷,所当储代,又于防一疏论必危,而朝堂廷臣之言,曾不留意。
今闻敌骑径破阆中,分为两队,一沿江至顺庆,一绝流指潼川
曹友闻以转战败于芭蕉谷,刘孝全以食尽溃于鸡翁隘。
赵彦呐以羸卒退保剑门,今又之江油杨恢以无兵禦阆寇,今已趋东关
辛𥺼以按部行,项容孙以新除去。
潼、遂、顺庆皆无守臣
惊移之舟,邀截于敌,掩面赴江死者以数十万计。
此得于著作郎李心传十月十七日成都书报如此。
吁!
蜀亡矣。
或者但知以斩将之虚捷告于廊庙,而不以败亡之实證闻于朝廷。
众议欲除一宜谕从夔门经理,今已旬月而未见施行,又闻有台臣有言欲斥逐小吏之壅蔽蜀事者,公论咸以为快,而亦未见检会行遣,岂朝廷之议殆类于弃蜀耶!
夫蜀犹首也,荆犹咽喉也,江淮则犹股臂也。
今病在头目,日滨危亡,而犹玩愒恬嬉,不知救疗,欲为保其四体之谋,抑难矣。
臣愿陛下明谕大臣,亟图以救蜀之策,不胜乡国父老之望。
右臣前项所奏,一论本朝仁政,谨刑息兵,二论朝政边议,《贴黄》论蜀危急事,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无调名 誓丹阳 金 · 王哲
子孙入道,七祖出离地狱。
子孙得道,九祖生天。
如退道,累祖先。
历代圣母图赞 其一 嫘祖 清 · 沈德潜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五
黄帝元妃西陵氏女。
性通蚕桑,成茧抽绪。
以供衣服,三冬可禦。
往时穷民,草衣露处。
皴瘃中肤,盼望炎暑。
教民育蚕,衣被九宇。
岂惟九宇,暖垂万古。
后世荐馨,报功嫘祖
嫘祖祠联 清 · 金兆燕
对联 押麻韵 出处:扬州画舫录
明堂灵响期昭应桑叶扶疏问日华。
缫丝联句 清 · 徐堂
茧收欲成丝吴颖芳,先蚕善其制。
体物在一时(堂),妙用利万世。
抟泥具烓灶颖芳,结绳运轮軎。
候合冷热调(堂),事配水火济。
平架稳崇卑颖芳,添梯卓轩揭。
自近而远达(堂),由深乃高跻。
磨棱天右旋颖芳,板舌足单踶。
飘忽蓬转科(堂),摇兀舟鼓枻。
响旋戛戛鸣颖芳,穿穴轧轧拽。
𠣫钩缺月(堂)摆,游衡轻鯈逝。
抽徵才辨倪颖芳,酌暇即为继。
并众逗纤纤(堂),弃余摎𣾪𣾪。
凌虚去抱实颖芳,总挈了孤提。
莲茎折吐绪(堂),蔓鬣昂招䬅。
动生断续风颖芳,宽起迭宕势。
合群拔类萃(堂),就湿取娄曳。
溶壑赴修蛇颖芳,狂飙走神蜧。
鱼头戢孴涌(堂),蛛尻渺芒系。
釜蒸饙馏腾颖芳,枢斡优亚细。
雺雨噀从霏(堂),歊烟郁偏台。
藁席障炎威颖芳,苇帘隔阶砌。
瓶罂贮新泉(堂),薪槱充乾𣜹。
搀凉抑沸腾颖芳,换滔泛清冽。
涉濡绝易黏(堂),投轻过何滞。
片翾蝶翅罥颖芳,独缒蚬首缢。
骈辊似脱桄(堂),只翻不离蒂。
润纽恣循环颖芳,膏辖滑关捩。
技熟忘探汤(堂),时迫忍雪涕。
驰心审疾衡颖芳,著意整急盭。
稍稍蝥网(堂),久久缟带厉。
闪烁银飞光颖芳,晶莹雪开霁。
经天亘河汉(堂),饮涧没虹霓。
缠绵卯至酉颖芳,佐助姒与娣。
万周蟠有余(堂),双起绍无替。
谁教热肠萦颖芳,竟入牵丝例。
艰难愁纷更(堂),治乱费调剂。
两臂异劳逸颖芳,五拇竭勤勚。
动宁计及休(堂),即则不遑离。
非登武数举颖芳,莫企睫恒■({目祭})
嫌烦耳钝闻(堂),遘棘齿捷噬。
旁观若从容颖芳,当任失次第。
授法本威姑(堂),擅场推老婗。
拾堕烦小鬟颖芳,出楔呼阿婿。
中堂设权衡(堂),横槛插桃茢。
帖图神蒙祯颖芳,张篆鬼避睨。
讳犯音传讹(堂),忌生户仍闭。
添柴示添财颖芳,尔卜信尔筮。
釜鸣增铢两(堂),辐爆防裂蹶。
长陌许社公颖芳,寸履祝圊媂。
消磨玉颗残(堂),战颤珠团惭。
拉零近厕队颖芳,挂一速取𢴨。
渐呈旁薄裸(堂),顿觉混沌弊。
孑营掩缈忽颖芳,同功撇伉俪。
绸缪自欠坚(堂),柔弱分遭制。
浮沈鼎镬归颖芳,洁白冰霜励。
投沸猝就僵(堂),褫衣薄留蔽。
自裹煎熬生颖芳,可货性命系。
藏身匪不固(堂),为法终自敝。
休羡化虫枯颖芳,却胜匏瓜击。
辜殊虮虱吊(堂),夺等蜂蜜刲。
虽爱皎皎素颖芳,堪悼蜎蜎殪。
墨翟纵未悲(堂),牟尼向先誓。
迁延永方间颖芳,堆积罄斯㝣。
过襁讵宜缣(堂),太缅曷成𦄑。
粗𦂛贬末颖芳级,全纯博上币。
缪缪皓已昭(堂),纳纳徐而熭。
还期风上竿颖芳,但俟晴入医。
缥知良工良(堂)精绝慧者慧。
任重积麻苎颖芳,功深纫氄毳。
鲛岛绡安需(堂),仙襄云不啻。
已辨经纶资颖芳,将为黼黻计。
睹兹妙安排(堂),钦彼古圣睿
志乘述嫘祖颖芳,冠裳纪黄帝
园客讶若为(堂),苑窳用何帛。
绎冰理难稽颖芳,缉藕说徒泥。
夏典传檿丝(堂),周仪载书契。
衮冕洎琴瑟颖芳,蒸尝逮郊禘。
献茧宫视朝(堂),称丝位设祭。
三盆亲正后颖芳,五申戒群媲。
夷由挢掺手(堂),历鹿掉玉轪。
侧向偏亸肩颖芳,隅坐邪据鏏。
华裙动密裥(堂),窄袖扬短袂。
拳曲跳脱腕颖芳,振迅倭鬌髻。
鸾靴蹈平帖(堂),凤盻凝审谛。
轻汗沾红罗颖芳,微喘吐香蕙。
即今僻郊墟(堂),尚勤贫女隶。
丝挑竹里担颖芳,车接田边畷。
比邻声互闻(堂),荒村响遥递。
啾嘈络纬喧颖芳,错落蜩螗嘒。
于时节序交(堂),接候春夏际。
黄云已秋颖芳,碧毯将艺。
剑刃长菖蒲(堂),缨络挂薜荔
榴殷琴轸排颖芳稚弹丸脆。
壁多竹箔闲(堂),屋少桑阴卫。
孰谙胼胝苦颖芳,徒赏锦绣制。
《毛诗》咏紽緎(堂)吴地传苗裔。
淮海文颇详颖芳拾遗句多丽。
幸值温暖天(堂),共洽丰稔岁。
家储富筐篚颖芳,贾用广积墆。
不畏吏打门(堂),县符催井税颖芳
宜昌西陵八景应约采风 其二 嫘祖栖霞戊戌 当代 · 幻庐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功耕织半分之,魏楚纷纭或费辞。
乃服荒蛮从寸缕,容知礼义得长丝。
海田茧簇煌煌色,区夏机声轧轧时。
峡口周行欧亚路,相将婀娜采桑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