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本朝仁政边事 南宋 · 吴昌裔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五
御史台牒,轮当十二月一日视朝转对,有己见下项事,须至奏闻者。
一、臣比以一介孤愚待罪分察,每于时政,空臆尽言旁忤宰臣,几负大谴
尚赖圣恩天广曲赐存全,叠拜命卿,又兼史事
自知无以称塞属当转对,其敢隐情惜己而有愧于初心哉!
闻天所以职覆,君之所以司牧不过曰仁而已
天之仁在于民物以为生,君之仁在于承天心之所生
好生恶杀三代所以得人心也;
大兵大狱汉唐所以国脉也。
洪惟本朝以仁立国,其得天下也,不妄杀不辜
其谨刑狱也,不误入一有罪;
怀远人以恩,不加侮慢不恭之诛;
其体近臣以礼,不坐暧昧不明之过。
汉以王恢边衅,兵连不解踰三十年。
本朝谋臣,务存大体不曰澶渊却敌之后十九年不言兵,则曰陛下即位之初二十年不可用兵不曰首兵必有冥谪,则曰用兵不是好事,盖恐干戈一启,有贻根本之忧。
唐以林甫陷善良罗织被罪几数百家
本朝议论,务从忠厚不以女奴伪书而诬正人不以奏邸之傲歌而网名士不以之诗而终弃奇才不以兴甲之语而深罪旧弼,盖恐刑狱一兴有以荆棘之路。
此皆列圣仁厚之德,大臣深远之虑,所以培护元气而祈天永命无疆也。
不幸其间小人相继用事,以深入之说而启兵端,以阴中之术而造党祸
仁圣相传神武不杀未尝一堕奸谋
熙河之师,王韶实倡之,而当宁叹息,深咎廷臣不言
泾原之筑,李宪实继之,而中使奏闻,乃痛边民疲敝
鄯湟之复,朝廷初无坚决之谋,而童贯造衅,师败者数十万人
燕云之取,圣训尝有全师之戒,而蔡京首谋,兵溃者五十万众。
阶厉者之罪也,而何足以祖宗之仁!
华亭之狱,安石之子雱为之,会上察其诬而事遂寝。
同文之鞠,蔡确之子渭为之,会事无其證而计不行
元祐之籍,等定者三百九人天示其威而碑仆不立矣。
赵汾之案,根连者五十三家,天夺其魄而款具不书矣。
是执谗者之过也,而何足以累祖宗之圣!
上天有祚我宋之心,祖宗无咈人心之事,故虽王室屡经多难,而国势安若泰山,盖其所贻谋者至深且长也。
陛下蹈规祖武祗事天明小心抑畏惟恐伤乎民生盛德温恭惟恐咈乎物论
儒臣讲学未尝不尽下之情;
谏臣敢言未敢有拒人之色。
中更大化庶事厉精,思欲取浊乱之政习而一新之,天下翕然莫不升平之望矣。
独惟宰揆非人不能仰承圣意
方其始也,轻躁寡谋而首兴京洛之师;
及其久也猜忌深中而阴造缙绅之谤。
佳兵之祸,至于甲卒丧亡膏血沾渍,有目者所得而见也,而中伤士夫之阱,则犹隐而不彰
征调之苦,至于室家离散,哭声流传,有耳者所得而闻也,而倾陷善类之罟,则几发而幸免
若非陛下翻然感悟洞烛其非,则大兵之后,又将酝成衣冠之祸矣。
有司失一死罪,责尚不轻,今以无罪驱民于兵,凡不附己者谋中以危法,安知向夕雷雨之异,非其处心积虑之惨,有以上干至和乎!
迩者德音一播,丁宁罪己,而三边莫不属心
制一扬,奋发拜罢,而多士为之吐气
所谓兵狱三事,皆自惠卿之者,今已昭昭暴白天下矣。
然而仁足以回震霆之怒,而不能以革敌人之侮心,明足以积潦之阴,而未能以释中外疑虑岂可不求其故乎?
孟子曰「是乃仁术也」,「善推其所而已矣」。
不杀羔,小善尔,我真宗推之,至于富人足,聿成景德和平之风。
不践蚁,微事尔,我哲宗推之,至于役减刑清,坐辑元祐安静之福。
陛下有悔过之大德,有洗冤盛心盍不以其隐之于中者而推之庶政百度耶!
由是体行苇之厚,以笃兄弟之戚,按棠棣之燕,以怀死丧之威,则亲亲之仁也。
由是而复胎养之令,以培元良之本,立内学之教,以选宗藩之英,则幼幼之仁也。
召用众正,勿以好名之嫌而绝为善之路,则敬贤之仁也。
优容言者,勿以约闹之说而杜敢谏之门,则好善之仁也。
奸宿慝,芟夷蕴崇,勿使是殖是长,则恶恶之仁也。
侨户流民,还定安集,毋使靡室靡家,则爱人之仁也。
念一觉悟天下冤民,心一恻怛万物生意,则陛下之仁实与天地同其大。
彼以暴,吾以仁,彼以嗜杀,吾以好生,虽草地穷漠之夷,亦不能中国正朔所在矣。
先儒程颐有曰:充拓得去,则天变化草木蕃;
充拓不去,则天地闭贤人隐。
惟愿陛下善推而力行之,臣不胜拳拳
一、臣闻听言之道固不可偏,亦不可杂。
偏则所受狭隘无以天下之言;
杂则所听混殽无以一天下之善。
不失之偏以来众正,不邻于杂以杜多门而后兼听,尽天下美矣
且当急务莫大朝政边事也。
在廷则有大命出纳庶政废兴百吏进退
在边则有几事之翕张,帅权之分合敌情去来
此皆国家命脉天下机括关系也。
故昔之议朝政也,命令必出于人君政本归于中书,令有不当者必使给舍审覆,事有不便者必许台谏尽言所以政令详审朝廷尊,行之于天下者无一事之阙。
边防也,处分必出于庙堂谋谟必参于都省
侍从知兵事者,许以论思
廷绅之历边任者,责以条具
所以处置得宜军情服,行之三边者无一筹之误。
古今常理,亦祖宗家法也。
盖自人君独断之名,而耳目之司或偏于所寄;
宰相独运之说,而几事之密或徇于所私。
于是有以近习公议有以小臣朝政,而事权杂出,徒为群下梯进之谋。
有以私人密报有以游士边机,而意见背憎,适为外臣交贿之地。
纪纲所以隳坏不振血脉所以壅塞不通由此其积也。
不敢远引先朝故事,姑以乾、淳之闻见之所接者为陛下言之。
孝宗皇帝睿断明谟,虽博采众议,而虚心旷度,实公听于外庭
熊克曾觌荐而权直,则宰相入奏言之;
刘甄夫王淇荐而得召,则政府授牍问之;
葛掞内臣荐而欲除要官,则宰执留班奏之。
议政之地,未尝使小臣与闻也。
边事则令侍从两省都堂会议,乏将才则令制领将佐枢密院审察,议恢复则令朝士之可与大计者令兼局官。
几密之地,未尝游士请谒也。
孝宗二十八年之治,所以光明俊伟不可及者,岂非朝廷边鄙之事,操执纲要,而微贱冗散之士不得辄与其议哉!
陛下慨念时艰,复置元辅人心固喜政本之有所归
大臣留意边事,博询廷绅人言亦知国论之无所倚。
或者过虑迩言之听不察,而小臣密启犹习于命相之前
远犹之告不闻,而游士私谒尚狃于前相之旧。
体统不明事宜失当,其弊反有甚前日所为矣。
臣愿陛下一以孝宗为法政事归于三省,而勿以亲信近臣差除议论公于外朝,而勿以远游纤士与边议,则小不间大,私不胜公,朝政清明边尘弭息,乾淳之治可坐而致矣。
伏乞睿断留神天下幸甚
贴黄〕臣蜀人也,向在台时,屡言蜀事,谓赵彦呐年老智穷,所当储代,又于一疏必危,而朝堂廷臣之言,曾不留意
今闻敌骑径破阆中分为两队,一沿江顺庆一绝流指潼川
曹友闻转战败于芭蕉谷,刘孝全以食尽溃于鸡翁隘。
赵彦呐羸卒退保剑门,今又之江油杨恢以无兵禦阆寇,今已趋东关
辛𥺼以按部行,项容孙新除去。
潼、遂、顺庆皆无守臣
惊移之舟,邀截于敌,掩面赴江死者数十万计。
此得于著作郎李心传十月十七日成都书报如此
吁!
蜀亡矣。
或者但知以斩将之虚捷告于廊庙,而不以败亡之实證闻于朝廷
众议欲除一宜谕从夔门经理,今已旬月未见施行,又闻有台臣有言斥逐小吏壅蔽蜀事者,公论以为快,而亦未见检会行遣,岂朝廷之议殆类于弃蜀耶!
夫蜀犹首也,荆犹咽喉也,江淮则犹股臂也。
今病在头目,日滨危亡,而犹玩愒恬嬉不知救疗,欲为保其四体之谋,抑难矣。
臣愿陛下明谕大臣,亟图以救蜀之策,不胜乡国父老之望。
右臣前项所奏,一论本朝仁政,谨刑息兵二论朝政边议,《贴黄》论蜀危急事,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