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崇让论 三国末晋初 · 刘寔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九
古者圣王之化天下,所以贵让者,欲以出贤才,息争竞也。
夫人情莫不欲己之贤也。
故劝令让贤以自明贤,岂假让不贤哉!
故让道兴,贤能之人不求而自出矣,至公之举自立矣,百官之副亦豫具矣。
一官缺,择众官所让最多者而用之,审之道也。
在朝之士相让于上,草庐之人咸皆化之,推贤让能之风从此生矣。
为一国所让,则一国士也;
天下所共推,则天下士也。
推让之风行,则贤与不肖灼然殊矣。
此道之行,在上者无所用其心,因成清议,随之而已。
故曰:荡荡乎尧之为君,莫之能名。
言天下自安矣,不见尧所以化之,故不能名也。
又曰: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无为而化者其舜也欤。
贤人相让于朝,大才之人恒在大官,小人不争于野,天下无事矣。
以贤才化无事,至道兴矣。
已仰其成,复何与焉!
故可以歌《南风》之诗,弹五弦之琴也。
成此功者非有他,崇让之所致耳。
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则不难也。
在朝之人不务相让久矣,天下化之。
魏代以来,登进辟命之士,及在职之吏,临见授叙,虽自辞不能,终莫肯让有胜己者。
夫推让之风息,争竞之心生。
孔子曰:上兴让则下不争,明让不兴下必争也。
推让之道兴,则贤能之人日见推举;
争竞之心生,则贤能之人日见谤毁。
夫争者之欲自先,甚恶能者之先,不能无毁也。
不能免世之谤己,况不及者乎!
议者佥然言,世少高名之才,朝廷不有大才之人可以为大官者。
山泽人小官吏亦复云,朝廷之士虽有大官名德,皆不及往时人也。
余以为此二言,皆失之矣。
非时独乏贤也,时不贵让。
一人有先众之誉,毁必随之,名不得成,使之然也。
虽令复存,亦不复能全其名矣。
能否混杂,优劣不分,士无素定之价,官职有缺,主选之吏不知所用,但案官次而举之。
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
非能独贤,因其先用之资,而复迁之无已。
迁之无已,不胜其任之病发矣。
观在官之人,政绩无闻,自非势家之子,率多因资次而进也。
向令天下贵让,士必由于见让而后名成,名成而官乃得用之。
诸名行不立之人,在官无政绩之称,让之者必矣,官无因得而用之也。
所以见用不息者,由让道废,因资用人之有失久矣。
故自汉魏以来,时开大举,令众官各举所知,唯才所任,不限阶次,如此者甚数矣。
其所举必有当者,不闻时有擢用,不知何谁最贤故也。
所举必有不当,而罪不加,不知何谁最不肖也。
所以不可得知,由当时之人莫肯相推,贤愚之名不别,令其如此,举者知在上者察不能审,故敢漫举而进之。
或举所贤,因及所念,一顿而至,人数猥多,各言所举者贤;
加之高状,相似如一,难得而分矣。
参错相乱,真伪同贯,更复由此而甚。
虽举者不能尽忠之罪,亦由上开,听察之路滥,令其尔也。
齐王好听竽声,必令三百人合吹而后听之,廪以数人之俸。
南郭先生不知吹竽者也,以三百人合吹可以容其不知,因请为王吹竽,虚食数人之俸。
嗣王觉而改之,难彰先王之过。
乃下令曰:「吾之好闻竽声有甚于先王,欲一一列而听之」。
先生于此逃矣。
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才高守道之士日退,驰走有势之门日多矣。
虽国有典刑,弗能禁矣。
夫让道不兴之弊,非徒贤人在下位,不得时进也。
国之良臣重任者,亦将以渐受罪退矣。
何以知其然也?
孔子以为颜氏之子不贰过耳,明非圣人皆有过矣。
宠贵之地欲之者多矣,恶贤能者塞其路,其过而毁之者亦多矣。
夫谤毁之生,非徒空设,必因人之微过而甚之者也。
毁谤之言数闻,在上者虽欲弗纳,不能不杖所闻,因事之来而微察之也,无以,其验至矣。
得其验,安得不理其罪?
若知而纵之,王之威日衰,令之不行自此始矣。
知而皆理之,受罪退者稍多,大臣有不自固之心。
夫贤才不进,贵臣日疏,此有国者之深忧也。
《诗》曰:「受禄不让,至于巳斯亡」。
不让之人忧亡不暇,而望其益国朝,不亦难乎!
窃以为改此俗甚易耳。
何以知之?
夫一时在官之人,虽杂有凡猥之才,其中贤明者亦多矣,岂可谓皆不知让贤为贵邪!
直以其时皆不让,习以成俗,故遂不为耳。
人臣初除,皆通表上闻,名之谢章,所由来尚矣。
谢章之本意,欲进贤能以谢国恩也。
昔舜以禹为司空,禹拜稽首,让于咎繇
使益为虞官,让于朱虎、熊、罴。
使伯夷典三礼,让于
唐虞之时,众官初除,莫不皆让也。
谢章之义,盖取于此。
书》记之者,欲以永世作则。
季世所用,不贤不能让贤,虚谢见用之恩而已。
相承不变,习俗之失也。
夫叙用之官得通章表者,其让贤推能乃通,其不能有所让徒费简纸者,皆绝不通。
人臣初除,各思推贤能而让之矣,让之文付主者掌之。
三司有缺,择三司所让最多者而用之。
此为一公缺,三公已豫选之矣。
且主选之吏,不必任公而选三公,不如令三公自共选一公为详也。
四征缺,择四征所让最多者而用之,此为一征缺,四征已豫选之矣,必详于停缺而令主者选四征也。
尚书缺,择尚书所让最多者而用之,此为八尚书共选一尚书,详于临缺令主者选八尚书也。
郡守缺,择众郡所让最多者而用之,详于任主者令选百郡守也。
夫以众官百郡之让,与主者共相比,不可同岁而论也。
虽复令三府参举官,本不委以举选之任,各不能以根其心也。
其所用心者裁之不二三,但令主者案官次而举之,不用精也。
贤愚皆让,百姓耳目尽为国耳目。
夫人情争则欲毁己所不知,让则竞推于胜己。
故世争则毁誉交错,优劣不分,难得而让也。
时让则贤智显出,能否之美历历相次,不可得而乱也。
当此时也,能退身修己者,让之者多矣。
虽欲守贫贱,不可得也。
驰骛进趣而欲人见让,犹却行而求前也。
夫如此,愚智咸知进身求通,非修之于己则无由进矣。
游外求者,于此相随而归矣。
浮声虚论,不禁而自息矣。
人人无所用其心,任众人之议,而天下自化矣。
不言之化行,巍巍之美于此著矣。
让可以致此,岂可不务之哉!
《春秋传》曰:范宣子之让,其下皆让。
乐虽汰,弗敢违也。
晋国以平,数世赖之」。
上世之化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力农以事其上,上下有礼,谗匿远黜,由不争也。
及其乱也。
国家之弊,恒必由之。
笃论了了如此。
在朝君子典选大官,能不以人废言,举而行之,各以让贤举能为先务,则群才猥出,能否殊别,盖世之功,莫大于此(《晋书·刘寔传》,又《群书治要》二十九引《晋书》;《通典》十六。)
上疏请增置博士 东晋 · 荀崧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一
臣闻孔子有云,「才难,不其然乎」。
自丧乱以来,经学尤寡。
儒有席上之珍,然后能弘明道训。
今处学则阙朝廷之秀,仕朝则废儒学之美。
咸宁太康元康永嘉之中,侍中、常侍黄门之深博道奥,通洽古今,行为世表者,领国子博士
一则应对殿堂,奏酬顾问;
二则参训门子,以弘儒学;
三则祠、仪二曹,及太常之职,以得藉用质疑。
今皇朝中兴,美隆往初,宜宪章令轨,祖述前典。
世祖武皇帝圣德钦明,应运登禅,受终于魏。
崇儒兴学,治致升平。
经始明堂,营建辟雍,告朔班政,乡饮大射,西阁东序、图书禁籍,台省有宗庙太府金墉故事,太学有《石经古文》。
先儒典训,、郑、杜、服、孔、王、何、颜、尹之徒,章句传注众家之学,置博士十九人。
九州之中,师徒相传,学士如林、犹是选张华刘寔太常之官,以重儒教。
传称「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
自顷中夏殄瘁,讲通遏密,斯文之道,将坠于地。
陛下圣哲龙飞,阐弘祖烈,申命儒术,恢崇道教,乐正《雅》、《颂》,于是乎在。
江、扬二州,先渐声教,学士遗文,于今为盛;
然方之畴昔,犹千之一也。
臣学不章句,才不弘道,阶缘光宠,遂忝非服,方之,儒风邈远,思竭驽骀,庶增万分,愿斯道隆于百代之上,缙绅咏于千载之下。
伏闻节省之制,皆三分置二,博士旧员十有九人,今五经合九人。
准古计今,犹未中半。
九人以外,犹宜增四。
愿陛下万机馀暇,时垂省览,《周易》一经,有郑玄注,其书根源,诚可深惜,宜为郑《易》博士一人。
《仪礼》一经,所谓曲礼,郑玄于《礼》特明,皆有证据,宜置郑《仪礼》博士一人。
《春秋公羊》,其书精隐,明于断狱,宜置博士一人。
《谷梁》简约隐要,宜存于世,置博士一人。
昔周之衰,下陵上替,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善者谁赏,恶者谁罚,纲纪乱矣。
孔子惧而作《春秋》,诸侯讳妒,惧犯时禁,是以微辞妙旨,义不显明,故曰「知我者其唯《春秋》,罪我者其唯《春秋》」。
左丘明、子夏造膝亲受,无不精究。
孔子既没,微言将绝,于是丘退撰所闻而为之《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义,信多奇伟,学者好之。
儒者称公羊高亲受子夏,立于汉朝,辞义清俊,断决明审,多可采用,董仲舒之所善也。
谷梁赤师徒相传,暂立于汉,时刘向父子,汉之名儒,犹执一家,莫肯相从。
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是以《三传》并行于先代,通才未能孤废。
今去圣久远,斯文将坠,与其过废,宁过而立也。
臣以为《三传》虽同一《春秋》,而发端异趣。
案如三家异同之说,此乃义则战争之场,辞亦剑戟之锋,于理不可得共。
博士宜各置一人,以传其学(《宋书、礼志》一,又《晋书·荀崧传》,《通典》五十三,皆有删节。)
许刘实致仕诏永嘉三年 晋 · 晋怀帝
 出处:全晋文卷七
昔虞任五臣,致垂拱之化,汉相萧何兴宁一之誉,故能光隆于当时,垂裕于百代。
朕绍天明命,临御万邦,所以崇显政道者,亦赖之于元臣庶尹,毕力股肱,以副至望。
而君年耆告老,确然难违。
今听君以侯就第,位居三司之上,秩禄准备,赐几杖不朝及宅一区。
国之大政,将就咨于君,副联意焉(《晋书·刘寔传》)
管辂 其一 晋 · 管辰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二
夫晋、魏之士,见道术神妙,占候无错,以为有隐书及象甲之数。
辰每观书传,惟有《易林》、《风角》及《鸟鸣》、《仰观星书》三十馀卷,世所共有。
独在少府官舍,无家人子弟随之,甚亡没之际,好奇不哀丧者,盗书,惟馀《易林》、《风角》及《鸟鸣》书还耳,夫术数有百数十家,其书有数千卷,书不少也。
然而世鲜名人,皆由无才,不由无书也。
冀州、何、邓二尚书及乡里刘太常颍川兄弟颍川者,刘寔弟智也。),以禀受天才,明阴阳之道,吉凶之情,一得其源,遂涉其流,亦不为难,常归服之。
自言与此五君共语,使人精神清发,昏不暇寐。
自此以下,殆白日欲寝矣。
又自言当世无所愿,欲得与鲁梓慎、郑裨灶晋卜偃宋子韦、楚甘公魏石申共登灵台,披神图,步三光,明灾异,运蓍龟,决狐疑,无所复恨也。
辰不以暗浅,得因孔怀之亲,数与有所咨论。
至于辩人物,析臧否,说近义,弹曲直,拙而不工也。
若敷皇、羲之典,扬文、孔之辞,周流五曜,经纬三度,口满声溢,微言风集,若仰眺飞鸿,漂漂兮景没,若俯临深溪,杳杳兮精绝
逼以攻难,而失其端,欲受学求道,寻以迷昏,无不扼腕椎指,追响长叹也。
京房虽善卜及风律之占,卒不免祸,而自知四十八当亡,可谓明哲相殊。
京房目见遘谗之党,耳听青蝇之声,面谏不从,而犹道路纷纭。
魏、晋之际,藏智以朴,卷舒有时,妙不见求,愚不见遗,可谓知几相邈也。
京房上不量万乘之主,下不避佞谄之徒,欲以天文、洪范,利国利身,困不能用,卒陷大刑,可谓枯龟之馀智,膏烛之末景,岂不哀哉!
世人多以畴之京房,辰不敢许也。
至于仰察星辰,俯定吉凶,远期不失年岁,近期不失日月,辰以甘、石之妙不先也。
射覆名物,见术流速,东方朔不过也。
观骨形而审贵浅,览形色而知生死,许负唐举不超也。
若夫疏风气而探微候,听鸟鸣而识神机,亦一代之奇也。
向使官达,为宰相大臣,膏腴流于明世,华曜列乎竹帛,使幽验皆,秘言不遗,千载之后,有道者必信而贵之,无道者必疑而怪之;
信者以妙过真,夫妙与神合者,得神则无所惑也。
才长命短,道贵时贱,亲贤遐潜,不宣于良史,而为鄙弟所见追述,既自暗浊,又从来久远,所载卜占事,虽不识本卦,捃拾残馀,十得二焉。
至于仰观灵曜,说晋兴衰,及五运浮沈,兵革灾异,十不收一。
无源何以成河?
无根何以垂荣?
虽秋菊可采,不及春英,临文忼慨,伏用哀惭。
将来君子,幸以高明求其义焉。
孟荆州列人典农,尝问亡兄,昔东方朔射覆得何卦,正知守宫、蜥蜴二物者。
亡兄于此为安卦生象,辞喻交错,微义豪起,变化相推,会于辰巳,分别龙蛇,名使有理。
言绝之后,孟荆州长叹息曰:「吾闻君论,精神腾跃,殆欲飞散,何其汪汪,乃至于斯邪(《魏志·管辂传》注)」。
自序传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九
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
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邈过庭之训,长遂博览群书,不事章句之学,颇留精于文章,所诵咏者,盖二十万言,而爱奇尚异,深沈有远识,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徒,然未能悉行也。
所与神游者,唯陈留叔明而已。
弱冠以五经授宋始安王刘子真,略传大义。
南徐州新安王从事奉朝请
始安之薨也,建平王刘景素闻风而悦,待以布衣之礼。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遂诬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寻举南徐州桂阳王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左常侍右军建平王主簿,宾待累年,雅以文章见遇。
而宋末多阻,示室有忧生之难,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以求一旦之幸;
尝从容晓谏,言人事之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之台矣」。
终不以纳,而更疑焉。
及王移镇朱方也,又为镇军参军事,领东海郡
于是王与不逞之徒,日夜拘议,知祸机之将发,又赋诗十五首,略明性命之理,因以为讽。
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为建吴兴,地在东南峤外,闽越这旧境也,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平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矣。
山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在邑三载,朱方竟败焉。
复还京师,值世道已昏,守志闲居,不交当轴之上。
俄皇帝始有大功于四海,闻而访召之,为尚书驾部郎、骠骑竟陵参军事
沈攸之起兵西楚也,人怀危惧,高帝尝顾而问之,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如何」?
对曰:「昔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号令诸侯,竟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所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
曰:「闻此言者多矣,其试为我言之」。
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
宽容而仁恕,二胜也。
贤能毕力,三胜也。
民望所归,四胜也。
奉天子而伐逆叛,五胜也。
攸之志锐而器小,一败也。
有威而无恩,二败也。
士卒解体,三败也。
搢绅不怀,四败也。
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
故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
帝笑曰:「君谈过矣」。
是时军书表记,皆为草具,逮东霸城府,犹掌笔翰,相府始置,仍为记室参军事,及让齐王九锡备物,凡诸文表,皆为之。
受禅之后,又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参军、镇东武,参掌诏册,并典国史,既非雅好,辞不获命。
寻迁正员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
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重以学不为人,交不苟合,又深信天竺缘果之文,偏好老氏清净之术,仕所望不过诸卿二千石,有耕织伏腊之资,则隐矣,常愿幽居筑宇,绝弃人事,苑以丹林,池以绿水,左倚郊甸,右带瀛泽,青春爰谢,则接武平皋,素秋澄景,则独酌虚室,侍姬三四,赵女数人;
不则逍遥经纪,弹琴咏诗,朝露几闲,忽忘老之将至云尔。
之所学,尽此而已矣(《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五。)
谢敕赐解讲钱启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
无劳磁石之火,金货猥臻,非游玉垒之川,铜山可见,舒王济之埒,犹觉有馀,假刘寔之绳,穿而不尽,慧轮究竟,爰降曲私,福田成满,仰繇慈被,荣光独照,自均若木,负恩知重,窃譬蓬莱(《艺文类聚》六十六)
周太子太保陆逞神道碑 南北朝 · 庚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三
公讳字季明本姓陆吴郡人也。
君子至止,既绍虞宾
凤凰于飞,实兴齐国
南越使者,解汉帝之衣;
西陵将军,覆吴王之盖。
曾祖载,为宋王司马留镇关中,赫连之乱,仗剑魏室。
黄河参陵,或亡追路;
乌江舣船,更无归迹。
今为河南洛阳人也。
高祖冠军将军荣州刺史
吴人有降附者,悉领为别军。
自是官师拥铎,更为吴、越之兵;
君子习流,别有楼船之阵。
父政,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中都献公
太祖扶危济倾,经纶夷阻,报君之耻,远袭平原
高平霸业所基,委命留事。
关中馈食,非直荥阳之师;
河内供军,岂但淇园之
公秉照晋之灵,降明神之德。
猛虎振槛,七年不惊;
羝羊触藩,九龄能对。
诸兄以公先君爱子,称之曰仁,推而袭封。
虽复季末大成之心守节(疑有阙误)既遭熏穴,翻从压纽。
太祖初封函谷,始合诸侯,以公词令,参谋机密,故得戎政克宣,师言无漏。
赐姓步陆孤氏
委鹿辂而论都,入鸿门而舞剑,方之吹律,绰有余荣。
出身羽林监轻车将军,除尚书右丞
官联会计,务殷平准水衡贯朽,常平粟红。
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千户,寻迁驾部中大夫,领兵部中大夫,领蕃部。
东京鼎食,先加邓骘之勋;
西晋官人,多用山涛之启。
岂若五王登朝,必司宾主之礼;
六龙御辔,取定鸾和之节。
御正以官触父名,不拜。
会稽有王会之名,其子不为太守
博陵王沈之封,其儿不为刺史
骠骑大将军开府,入掌纳言,治司宗伯,又为军司马
职居常伯,勤问于南宫;
位管王言,连官于北斗。
岂止郊天祀地,龙门嶰谷之声;
赞鼓颁旗,白露凉风之月。
暗夜有人饷罗数十匹,公闭门不受。
行人干触,具以闻奏。
朝野称之。
太尉扬震,直推故吏之金;
凉州张奂,高揖羌人之马。
清畏人知,我无惭德。
齐国通和封人受使。
以公有出境之才,见命张旃之礼。
珠盘歃血,定楚国之连名;
弓首登坛,反齐人之侵地。
是谓使乎,固称光国
三辅公侯,五陵钟鼎,铜街柳市尘起风飞。
乃授京兆尹,增邑通前一千六百户,余官如故。
上林兵息,兰池盗静。
不学五阳,平生铸金之术;
未同张敞,终日章台之游。
家僮暮行还,得遗钱于道,并白絁十匹。
公访得其主,即以还之。
见金于路,指以示人;
得钱于道,留持挂树。
方之今日,异代同风。
俄迁司会,治小司马
重总六军,再操八柄,考绩入于岁成,论功书之年表。
寻授都督宜州诸军事宜州刺史
露冕观风,停车待雨。
百城解印,惮朱穆之威;
千里相迎,受王基之德。
曾未期月,被敕追还。
眷眷吏民,不无河内之请;
依依故老,实念黎阳之别。
少阳养德,前星守器,尊让齿,必俟贤能。
乃授太子太保
方之刘寔道高于大邦;
譬以山涛,荣深于小辇。
本有消渴之疾。
常饵金石自理,旧疾微增,奄捐馆舍。
茂陵之下留封禅之书;
校尉之营,惟余服食之器。
呜呼哀哉!
春秋四十有七,建德二年五月十一日也。
天子以大臣之丧,躬辍听讼;
东朝以师傅之尊,亲临攒祭。
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
以今三年正月十日葬于京兆之高阳原
夫人郁久闾,西遇王姬,爱敬肃恭,言容令淑,有闻箴爨,无废纮綖,爰在盛年,先从大夜。
今节妇开坟,松柏已拱;
季孙成寝,丘陵始同。
况复图画贤妃,方在甘泉之室;
瘗埋才子,即用高阳之原。
公仪表外明,风神内照,器量深沈,阶基不测,事君惟忠,事亲惟孝,言为世范,行为士则留连坟索,怊怅文词。
霜府录于尚书天官总于司会,出入匡赞,常带数职,身具六龟,腰恒四绶。
陈平密谋,既非天子所见;
荀彧上策,又非诸侯所闻。
其为郡也,惟取赤土封书;
为州也,唯以青盐换杰。
留家则千树无资,遗子一经而已。
嫡子操,至性过礼,纯孝不遗。
坟前之树,染泪者先枯;
庭际之禽,闻悲者则下。
铭曰:
山连日观,水枕滇机。
富春沙起,开阳柱飞。
大夫屈节,将军振威。
南越受吏,西陵解围。
昔我烈祖,垂翅秦中
白马无路,乌江不通。
笛吟乡里,琴哀土风。
营州恒州,拥讫世载。
壮节旃衿,人雄关塞。
直河穿赵,云临代。
生谓立功,没为留爱。
降兹岳渎,诞此贞明。
祥符云气,庆合星精。
宫帷定策,殿柱书名。
忠泉暗漏,孝笋寒生。
世属殷周,时逢楚汉。
天下三分,鸿沟一半。
以我明略,来参匡赞。
日乃再中,天成两旦。
递参三事,历副六卿
天师光宅,地载谟明。
春官定礼,夏官治兵。
谶言默识,温树无名。
谦恭周密,言行无乖。
忠公兕殪,阴德蛇埋。
军国纷总,部领填阶。
马不入厩,金不入怀。
具瞻惟德,高山惟仰。
甲观初登,龙楼初上。
东国桓荣,西京疏广
年龄俄顷,风电相推。
铭旌两没,池柳双回。
茕茕胤子,御疚衔哀。
身彰野火,心惧天雷。
日月其除,终哀始。
马归司隶,书还太史
历对天星,坟连地市。
山势接飞,松形盖起。
德音无绝,平原忽矣(《文苑英华》九百)
对于途坠坑判(宁子读书于途坠坑来晚师行槚楚令以罚非其罪令师谢过俱不伏)70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学古入官。不殖将落。
圣人所以留范。君子谁非用心。
倚哉宁生。勤亦至矣。
手绳口诵。何刘寔之能匹。
负书担笠。岂苏秦之可加。
悠悠长途。是讽是咏。
抚中襟而始励。经巨险而方归。
师以来晚见嫌。聊申槚楚。
令以罚非其罪。乃起异端。
在师虽则伤严。遣谢又乖通论。
且尊无谢卑之礼。卑有顺上之心。
蒙虽不才。此为未允。
三谏书序988年12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小畜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前事者,后事之元龟也。
是以读二帝之《典》,则首曰「稽古帝尧」,又曰「稽古帝舜」。
以唐虞之圣,尚考古道而行,况居三代之末,乘百王之弊者乎?
臣遭遇文明,叨窃名器,更直多暇,闭门读书。
见前代理乱之源,览昔贤谏诤之语,念空文之未泯,痛直道之难行,放逐以终,而词气不屈,布在方册,千古如生。
茍举而行之,则其道未坠。
因采掇古人章疏,可救今时弊病者凡三篇。
其一以搢绅浮竞,风俗浇漓,率多躁进之徒,鲜闻笃行之士,不移旧辙,渐紊彝伦,臣故献刘寔《崇让论》。
其二以齐民颇耗,像教弥兴,兰若过多,缁徒孔炽,蠹人害政,莫甚于斯,臣故献韩愈《论佛骨表》。
其三以选举因循,官常隳紊,署置不已,俸禄难充,但蠹疲民,罕闻良吏,臣故献杜佑《并省官吏疏》。
斯皆事可遵行,言非迂阔,亦欲使昔贤遗恨发自微臣,前代遗文兴于圣主者也。
每篇之末,臣别有起请条目,指陈时病,稽合前文,庶引古以證今,必朝行而暮复。
又自立问难,缀于终篇,断在不疑,以绝浮议。
待罪之至,引表具焉。
审官 北宋 · 吕诲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一
臣闻求贤审官,君人之首务。
故舜命九官,咨于四岳,济济相让,俞往乃任。
犹三载考绩,九岁黜陟,幽明审之。
至矣,才难不其然乎?
近有辨论官材,升进良能,悉归于有司。
故有审官之局,自牧守而下专拟其任。
比及三载,人人自上课状,以干考功
考功稽其岁月之程,则举常典。
审官听其累任之限,则第其进用。
或席势以徼荣,由径而躐等,又可道哉?
是有司审其例不审其才,专其进不专其黜,待贤不肖于一途,授受益其虚矣。
刘寔著《崇让论》,俾庶官推择行能而援引之,至如三司阙,取三司让多者为之,是一公阙,三公预择之。
四征让多者为之,是一征阙,四征预择之。
详矣,诚能规其事,申命于有司,听其签让传诸籍,待岁月当迁,稽其让多者进任,则官得其人,士知廉让,难进而易退,激以成风,得非驭臣之大柄,天朝之显制乎!
乐亭 北宋 · 韦骧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谁谓兹亭浪得名,寥寥气象副深诚。
地饶松竹千年色,天与云山四合清。
靖节固尝为傲吏,子真元不势名卿。
伊余窃慕恬然乐,肯以纷华战性情。
右武卫大将军荣州团练使徐州观察使彭城侯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一、《范太史集》卷五○
侯讳仲雪字洁己,韩恭懿王元偓之曾孙,相孝定王允弼之孙,彰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北海郡宗制之子。
文安县柴氏。
初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瀛州刺史荣州刺史荣州团练使
侯性夷淡嗜学,至忘寒暑。
北海公藏书万卷,教育诸子。
侯以通经,一试于有司,不中选,遂不复举。
为诗多警句。
日饮斗酒,不以家事屑意。
事母以孝闻,与诸弟友爱。
居丧哀毁,至性过人。
元祐八年八月己丑卒,年四十有一。
娶宋氏,朝请大夫惠国之女,封永昌县君
五男:曰士壁,左班殿直
曰士溔,右班殿直
馀未名。
六女,其婿池州司理参军刘寔右班殿直潘禀,馀幼。
侯月受奉钱十万,一妻一妾而处室,没之日家无馀财。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孝定贤王,北海好书。
侯克承之,亦有名誉。
在后之人,无忘厥初。
思古堂1114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石门文字禅》卷二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
东坡先生曰:「孔子孟轲道同而其言未必同。
何以知之?
以其言性知之。
孔子曰:『成之者性』,『继之者善』。
盖善者,性之效尔。
孟轲曰:『人之性善』。
孔子之言譬则如珠走盘,孟轲之言譬则如珠著毡。
夫珠非有二者,走盘则影迹不留,故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性既有言矣,乃曰不闻,是其可以影迹求哉?
著毡则观者庸讵知?
不疑簟缛亦可以留珠乎?
荀卿又言人之性恶。
自善恶之论兴,盖有不胜其言者。
圣贤相去百年,而其言相远如天渊,不翅百年,而守众人之言为知道,非愚则狂。
颜渊韩愈,异世而同出孔门,然其识有深浅。
何以知之?
亦以其言知之。
饮水曲肱,在陋巷,不改其乐,此亚圣全德懿行也,而谓哲人之细事。
且未知颜渊,能孔子乎?
《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大蓄其德』。
然言行之精,以韩、孟之识,有不能尽窥,学者其可不思乎」?
吾尝诵之。
三衢毛庠文仲,少有英气,深于学问而善功名,富于翰墨而饱筹策。
以破赵会食为迂,伏轼下齐为椎。
所与游,皆天下第一等流。
遭时外平,疆埸久空,无所施其材,蹇寓一官,不甘忧患折困,袖手来归,圃于衡岳之下,寝处晴岚夕霏,按行春花秋月,弄琴阅书,以娱宾客,枵然与世相忘,而名其堂曰思古,与东坡之论相表里,如维摩自藏于不言之中,以发文殊之义,缙绅高之。
文仲殁,其子在庭季子以书抵余曰:「惟子可以知先人为之意,强为我记之」。
故余独载东坡之论,以著文仲之高。
晋刘寔作《崇让论》曰:「世议士名德,不迨前人,非也。
时非乏贤士,不崇让耳。
然则士必生而能贤,不由稽古之力,为循墙巽床之伪。
学使不死,登此,将逃羞无地,尚何论哉」?
季子年二十馀,种性工文,听其论古今,赡博绝伦,真能世其家者也,故乐为书之。
刘侍御 元 · 傅若金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傅与砺诗集卷四
台省思耆旧,朝廷失老成。
遂悲刘寔死,犹拟谢安荣。
星落长沙白,霜留建业清。
湘山夜来月,还照泪纵横。
玉笥山杨主簿公望清江 元末明初 · 刘崧
五言排律 押萧韵
主簿才名盛,之官万里遥。
登临当别地,感慨欲行朝。
稍离金华界,还瞻玉笥标。
天光浮巀嶪,云气上岧峣。
紫盖麒麟府,青莲翡翠翘。
覆箱看雪积,法乐听风飘。
近侍丹台耸,尊居绛节朝。
彤霞秋闪闪,太白夜迢迢。
汉帝传金箓,秦娥
子真元自隐,公远更谁招。
夕雾栖寒谷,春风动泬寥。
烟云千壑转,宇宙一岑超。
此去期应及,来游趣自饶。
避人骑瘦马,留客解金貂
山术宜秋煮,炉丹足夜烧。
题诗黄叶嶂,携手白云
静倚迎晨旭,长歌激暮飙。
终言眷官府,未可狎渔樵。
野迥齐桃叶,沙晴暗柳条。
赋题惊草率,饯迈愧萍薸。
疏雨沾行李,飞云逐去桡。
清江百里外,东望极旻霄。
灯下读刘寔夫都谏诗集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方斋存稿卷十
新诗读罢烛频弹,东壁垂光照夜阑。
已有声名高谏院,况兼风雅擅骚坛。
心降合作低头拜,病起还思洗眼看。
巴客纵能歌下里,其如郢曲和皆难。
刘寔夫都谏旧宅偶成辄寄(时刘谪江西籓幕)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方斋存稿卷十
柴门寂寂昼长扃,苑树移阴霜满庭。
共许登堂论契阔,今来立马叹伶俜。
朝中旧恨平津阁,湖上清风孺子亭
试向沧浪渔父,此时还有几人醒。
奉赠严都谏十韵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二
高座入文昌,天官驳正郎。
开函勤对闼,起草静焚香。
翠殿春摇佩,青娥晓近床。
题诗留籞宿,谏猎过长杨
国士称尧阙,家声在禹航。
燕台新宴会,吴地旧文章。
别计开南粤,前身事孝王
依蒲通禁锁,连叶诵斋房。
让士逾刘寔,邀宾类郑庄
木门天上路,谁不望仓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