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谕俗文 其一 孝父母 北宋 · 郑至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故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所以为厚德之报也。
周文王事父王季,每鸡初鸣,则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左右曰:「今日安否如何」?
左右曰安,文王乃喜。
其有不安,则左右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步。
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
凡食上,必自视寒暖,食下,问所膳,然后退。
其后,武王亦如此事文王,不敢有加焉。
然则不孝其亲,而欲子孙事我以孝,岂可得也?
汉石奋上大夫,老归于家,其子石建郎中令,已老,每五日一归省,入诸子之舍,问侍者取其亲中衣,身自洗濯,复与侍者,不敢令其亲知之。
夫贵者之事亲犹如此,况于贱乎!
晋王祥性至孝,继母不慈,每使扫除牛下,愈恭谨。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母欲生鱼,时天寒冰冻,解衣,将剖冰求之,忽有双鲤跃出,其孝诚所感如此!
虽然,此言其能养父母者也。
孝之道,又不止于能养而已。
孟子曰:「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礼记》亦云:「居处不庄,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
涖官不敬,非孝也;
朋友不信,非孝也;
战陈无勇,非孝也。
五者不遂,灾及其亲,敢不敬乎」?
《孝经》曰:「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如此,则所谓孝者,又贵乎修身谨行,不辱其亲,非独养口体而已。
今尔百姓,父母在则私分异财,离居各食,从妻子之欢,忘天性之爱。
且《礼》曰:「父母在,不有私财」。
又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则出之;
子不宜其妻,父母曰:彼善事我。
行夫妇之礼,没身不衰」。
然则,私货财,顺妻子,岂为孝乎?
谕俗文 其四 恤邻里 北宋 · 郑至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古者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五比为闾,使之相爱;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
五族为党,使之相救;
五党为州,使之相赒;
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如此,则百姓之情欢欣交通,而和睦之道著矣。
孟子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亲睦」。
盖为此也。
《礼记》言居乡之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十年以长,则兄事之;
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见父之执,不使之进,不敢进;
不使之退,不敢退;
不问,不敢对。
其于道路,则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
所任轻则并之,重则分之,以至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则古人所以待乡党之老者,又如此也。
乡饮酒之礼,于岁十二月,率乡党之民,会聚饮酒,以正齿位。
长者坐,少者立;
老者食以厚,少者食以薄;
所以示民以孝悌之道也。
其有祸患,则邻里之人同其忧。
故曰:「邻有丧,舂不相;
里有殡,不巷歌。
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
汉万石君居乡里,其子庆为内史,醉归,入外门,不下车。
万石君闻之怒而不食。
庆惶恐请罪,万石君责之,曰:「内史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避,内史坐车中自如,岂当如此」?
自后,庆及诸子入里门,常趋至家。
王吉长安,东家有大枣木庭中,其妇取以啖,后知之,乃去其妇。
东家闻之,欲伐其,邻里共止之,因请吉,令还妇。
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
东家全,去妇复还」。
曹节素仁厚,邻人有失豕者,相似,诣门认之,不与争。
后所失豕自还,邻人大惭,送前所认豕并谢,笑而受之。
夫古人所以睦邻里者如此。
今尔百姓以富役贫,以强凌弱,以少犯长,岂知古人所以交邻里之意哉?
何太中(宋注本及各本作冲)挽词二首 其一 1099年 北宋 · 陈师道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
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亳州李中书1095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一八、《鸡肋集》卷五六、《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八、《古俪府》卷九、《曹南文献录》卷六一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
夙被采收,久知幸会。
讦俞地重,敢复恃于门墙;
奔走位卑,自宜疏于竿牍。
载寝兴而念此,终震叠而怛然。
盖以十年之遇未酬,一切之仪又阙,坐恐鱼鸟池林莫还,遂令阶庭踵武长埽。
飘零自力,企慕更勤。
恭惟迩来调燮燕閒,神明劳相。
伏以某官赞天化育,为士宗师。
学隘囷仓,旷山川之受纳;
文非纂绣,耿经纬之昭回。
既刚毅以有容,亦柔嘉而维则。
此老氏尝称君子之盛德,抑仲尼所谓善人之为邦。
加以遵正考父之益恭,兼万石君之至慎。
良法美政,世但见于持循;
密议远图,中已殚于裨补。
要使礼刑达而内叙,兵食足而外宾,副上主求旧之心,终先朝用儒之效。
此大雅意,宁众人知!
补之幸逢休明,偶脱泥滓,亦欲愤发,自见毫毛。
孤植难伸,良辰不与。
平生狂狷之尚,中年期待之私,一事莫谐,三叹何补!
独窃比汉臣之自诵,忘本则难;
岂徒如魏虏之感恩,必报而去。
第以赋分薄而造物不能厚,禀资拙而匠石无由工。
开笼鹄失而始惊,捩手羹空而自笑。
迷涂未返,壮日已赊,惟激烈之素怀,则萧条而长在。
每羞王密杨震之意,犹鄙谷永王凤之词。
使愚无似,有宣光不比之称;
则贤我公,乃献子可贺之
然而志阔事迕,才疏效迟。
下若战国公子之市名,当时群豪之赴义。
犹可蒯缑弹铗,预三千客有鱼
或能左手捧槃,招十九人而俱歃。
此自不果,他复何言?
第依庇存,姑逭疵悔。
念虚死不如立节,而止谤莫若自修。
鹤鸣远而终闻,兰生幽而亦佩。
诚足动金石,则有不诚无不动;
可行蛮貊,则有不信无不行。
奔踶可驯千里,要烦于良驭;
铅刀且弊一割,更繄于善操。
重惟左右以主张吾道之公,有识拔后辈之誉。
取人以恕,得士多贤。
汇茹而升,簪履皆在。
医门容疾,富绩仁邻。
宁其中弃之乎?
既已辱收之矣。
用此自信,独无介然。
若唐两生,奏记当路。
至愿为燎供席,蒸效祥。
顾有义焉,何至是也?
更望日令问,益被眷图,早正台衡,大庇伦品。
不惟一士,独至私。
方届寒凉,尚赊侍省。
伏乞为上自寿,副人所瞻,下情无任乡往倾颂恳切之至。
西汉杂论一 其十五 石奋恭谨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一
万石君石奋文学,恭谨,举无与比。
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
郎中令王臧文学获罪皇太后
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后庆为齐相,齐国慕其家行,不治而齐国大治。
右《石奋传第十六》。
为善,若固有之,不以是近名,故人服也。
下宫门,式路马,礼也。
自汉以来,行之者少,或行之,犹非其诚。
舜禹行趋,人犹以为贱。
今世有一切腐儒,舍圣人之迹而为之。
庄子所谓「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独弦哀歌之徒,无补世治」。
岂但人不知化之,不笑议而嫉排之则可矣,肯慕而化之哉!
彼诚矫伪欺世,度圣人之事,皆己才智之所不能及,则宁盗其迹之易为者,以诳聋俗而不知察,故人皆以为贱。
之出于至诚恭谨,不知名之为可近,则此所以当世不谤,后人尊之。
不然,父子一切不知学问,徒廑廑不为过而已,何以隐然为汉忠臣孝子,古今仰之若此哉?
西汉杂论一 其十六 石庆醇谨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一
丞相时,汉方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中国多事。
天子巡狩海内,修古神祠,封禅,兴礼乐。
公家用少,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属峻法,儿宽等推文学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醇谨而已。
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
尝欲请治上近臣所忠九卿咸宣,不能服,反受其过,赎罪。
右《石奋传第十六》。
传曰:「天下多事,则贤哲驰骛而不足;
天下无事,则庸夫高枕而有馀」。
为谨厚君子,然材智不足道也。
汉以高帝万石君之故,因厚其子孙。
万石君以一介之善,使冒三事,正使奕世小心旡咎,何足以济鼎足、折形渥之凶哉!
西汉杂论一 其十七 石庆罢相而后起视事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一
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公卿议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适之。
上以庆老谨,不能与其议,乃赐丞相告归,而案御史大夫以下。
惭不任职,上书(云云。)
上报曰:「今流民愈多,计文不改(注:郡上计文书,自文饰,不改正也。)
孤儿幼年未满十岁,无罪而坐率,朕失望焉。
今君上书,请入粟为庶人。
夫怀知民贫而请益赋,动危之而辞位,欲安归难乎?
君其反室」!
庆素质,见诏报反室,而自以为得许,上印绶。
掾吏以为责甚深,而终以反室者丑恶之辞也。
或劝庆宜引决,庆甚惧,不知所出,遂复起视事。
右《石奋传第十六》。
忠实仁厚,汉廷如石氏父子者,固不可以一二数,而庆又尤谨者,岂乐病国害人哉?
然才非其任,智能不及,不唯坐视民亡,无术以救,而至欲以请徙边,类残忍不爱民体国者之为。
盖自古及今,所谓一切善人者,皆暗不知计议,或奸谋助之,不幸雷同,其弊乃甚于恶人之志杀人者,而始终昧昧亦不自知也。
不然,岂其丑之以反室而欲往,惧之以责深而复起哉?
赵彦若第一疏元祐六年六月 北宋 · 安鼎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八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九
臣伏睹敕命节文,赵仁恕特不重勘除名勒停者。
窃以仁恕创造狱具木蒸饼、木驴、木挟、木架子、石匣、铁裹长枷,及暗添杖数决人,杀伤人命不少,又自盗官钱等罪,虽投窜遐荒,未足塞其责。
伏蒙圣慈以人众时暑,哀矜平民囚系之苦,特令约法断遣,此二圣至仁盛德,臣不胜庆幸。
虽然刑名未尽其罪,臣更不敢论列。
所有仁恕父现任翰林学士彦若,当仁恕就狱之初,曾奏朝廷:「恐钟浚挟情捃拾臣男,为王安礼报怨。
臣男即今第三任,有举主,无过犯,乞下别路差官勘鞫」。
朝廷因此令淮南路差官推治,得仁恕赃污酷虐之状是实,已论报讫。
赵彦若有诬告钟浚及奏书不实之罪,未见朝廷依法施行。
谨按彦若身为从官,朝廷倚以表民厉俗者也。
厥子犯法,不自克责,而迁怒尤人,欺惑君上,略无耻辱之意。
昔者石奋治家,子孙有失辄对案不食,其子因谢请改过,乃许之;
孟仁监鱼池,以鲊馈母,其母还之,曰:「汝不避嫌邪」?
为人父母,戒饬子孙,固当如是。
彦若不务出此而覆恶饰非,助为不善,以至共抵宪网,皆自取之也。
宜付吏议,以肃朝纲。
表高氏石公之墓 北宋 · 李廌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黄金照地将军,剑履盈门万石君
独以德名追远裔,尽将富贵浮云
璚田种药期公寿,夜壑移舟忽梦分。
彷佛平生阻瞻觌,一诗三叹漫殷勤。
朝奉大夫致仕骁骑尉赐绯鱼袋石公墓志铭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一、《摛文堂集》卷一五
新昌石氏,考诸谱录,盖万石君之后也。
石氏初徙新昌,茕然一身,而子孙蕃衍。
咸平以来,继以文辞行谊起家。
于今官学愈盛,岁时归谒,章绶相耀。
宗属数十百人,弦诵洋洋,贡于乡,选于学,射策于庭,曾靡虚籍,以故为东南望族。
公讳景衡,字叔平新昌人也。
曾祖渥,隐居不仕。
祖仕举,秘书丞,累赠朝散大夫
父衍之,大理寺丞,累赠中大夫
公幼有俊誉,长益邃于学,仪状端穆,进趋翼如也。
神宗皇帝初以经术造士,公试太学,数中优等。
尝诣丞相王文公,特见器重,谓中大夫曰:「石氏名家,信不乏人」。
熙宁六年进士第,调台州天台
海滨多剽攘,民以为病,公设方略以制之,亡敢窃发。
方岁大饥,流寓属于境,赖公振恤以全者不可胜计。
和州乌江
公材力精健,奋励自强。
察蠹弊,根穴必去之。
吏虽猾,亡以为也。
士族有倚势凌民,既夺之,既以搆讼,有司观望不决,使者诿公,公不为势挠,归产于民,两造咸服。
时诏诸路议免役法,公于淮西,多所裁定。
入见,改宣德郎、知福州长溪县。
长溪广袤千里,民事剧甚,令率以罪去,至若无足治者。
部使者以积欠绳下,输限峻迫,追究烦扰。
公诣郡白状,请俟中覆乃行。
使者闻之,怒,将中公以法。
察访使至,以閤欠不当治他县,悉被劾,使者始愧谢。
境有强寇,公亲捕获之,赏中优格。
曰:「为民除害,吏职也。
杀人以幸迁,予诚何心哉」!
卒平反之,寇以减死论。
公之所存盖如此。
居官五年,民绘像以祠之。
当路交章以治最闻,众冀拔擢。
曰:「吾母老矣,岂贪仕进」?
时必求所以便亲养者,遂监楚州粮料院
公虽处閒局,而郡有疑难事,辄藉公参决。
郡守下吏狱久不具,本路以诣旨选公覆按,原情定罪,得轻重之中,被讯者自以不冤也。
秩满,丁外艰,服除,通判秀州
未几,转运司表充管句文字。
此官久废,文牍猥积,为条目区别之,十路财赋出纳,乃至牒诉,纤悉如视诸掌,使者不劳以治。
就迁通判常州丁内艰,不赴。
服除,通判歙州
下车,奠谒庙学,顾墙宇庳陋,慨然以身董役,辟而新之,识者谓公为政知所先矣。
尝摄郡事,狱有淹系百馀,过暑多毙。
公既阅实,叹曰:「论罪皆当笞耳,何至是耶」?
立辨出之。
顷之,以疾得谢,杜门里居,一室萧然,宴坐终日,见者咸悚伏焉。
公晚闻内典,益进此道,视穷达生死,不以置欣戚畏慕于心。
故于进也恬,于退也勇。
绵历三纪,位不过佐郡,而年未六十,遽乞身以归。
自属疾,却医不问,预治敛具,为书戒诸子。
一夕命盥沐,既毕而逝,实崇宁三年九月九日,享年五十有八。
四年九月庚申,葬于新昌岘山之原。
公官至朝奉大夫,勋至骁骑尉,以元符元年郊恩,赐五品服。
娶虞氏,故集贤校理诸王府侍讲太熙之女,封永安县君
子二人:公弼,以荫补太庙斋郎
公望,举进士
女二人:长适承务郎签书池州判官韦寿卿;
次适进士张垂。
有文十卷、诗二十卷,曰《南明集》。
公葬之明年,予初免丧,未亲笔砚,而公弼来速铭。
予弟叔畸,公之从女夫也,数梦公具衣冠,请命于予,语极谆切。
予闻怆然,为叙而铭之,呜呼!
公虽亡,有不亡者存。
公孝于亲,友于兄弟,施于有政,盖所谓躬行君子者。
公弼、公望,爽迈不群,人知公之有后,以为积善之报云。
铭曰:
显矣石氏,初自卫卿。
卫卿维碏,国之纯臣
骀仲继出,时亦卫族。
得嗣以龟,丧不佩玉。
族远而徙,散处四方。
奢、、苞、鉴,声烈相望。
新昌之别,实维近世。
谱系绵延,万石之裔。
仪仪大夫,色庄以温。
孝悌忠信,有学有文。
施于为政,恭宽敏惠。
谈笑指麾,民嬉吏畏。
飞不尽翰,孰使之然。
秩禄岂多,谢不待年。
曰维小臣,匪私于佚。
负薪之忧,义辞以疾。
疾不讯医,亡不怛化。
乃如之人,奚往不暇。
维庆之诒,既克有子。
天之报施,故将在此。
游使君诸子歌 北宋 · 唐庚
大游落落如长松,说易妙合韦编翁。
胸中蕴藉入眉宇,笔下言语驱头风。
少游濯濯如春柳,十八书生过秦手。
已将文举呼大儿,更举长源为小友。
是家诸郎都几人,传闻一一连城珍。
未识龙川五裤守,端似当年万石君
徽猷阁待制致仕蒋公墓志铭绍兴八年三月1138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二、《浮溪集》卷二七、《黄氏日钞》卷六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绍兴八年正月癸卯左大中大夫徽猷阁待制致仕蒋公卒于家。
其孤及祖以公治命,用其年三月丁酉,葬公宜兴县筱岭之原。
既葬,议不可无铭,乃以丹阳邵彪之状来请曰:蒋氏出周公之子伯龄,封于蒋,而子孙因以为氏。
后其地并于楚,迁齐之乐安
汉光武时,有以功封𠙶亭侯者
𠙶亭在今阳羡滆湖西,故蒋氏世为常州宜兴人
公讳瑎,字梦锡
以赠太傅讳九皋者为曾祖,赠太师讳滂者为祖,而观文殿学士、赠太师魏国公讳之奇之季子也。
公少颖悟,方总角时,魏公与群从读释氏书,论淤泥莲华之义,从旁请曰:「非孟子所谓孤臣孽子,操心危,虑患深,故达者耶」?
魏公大惊,问畴复类此,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也」。
魏公繇此爱异之。
元丰初太学成,四方之士来集。
公甫冠,提所著书入焉。
有司试其文,为诸生第一,遂知名于世。
魏公欲任以官,以非其志,固辞,魏公莫能夺也。
元祐三年进士第,调寿州司户参军
魏公帅熙河,奏为书写机宜文字
夏人来议疆事,命公馆之。
敌以重兵屯,并塞山谷间,使者援例期必得。
公陈祸福与相撑距,敌为诎服不敢言。
魏公召,罢为保宁镇南军节度推官,不以秩卑故于事有所怠忽。
当路交荐,改宣德郎
大臣言经术通明,除太学录
魏公请外,出为发运司管勾文字官。
丐閒便亲,得监兖州东岳庙
魏公薨,服竟,乞提点西京嵩山崇福宫,寻通判庐州
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未至,改著作佐郎
言:「日历为信史根本,今时政、起居注先送两省官,恐不时颁,因循放逸,乞径付馆分撰,责其成功」。
诏特从之,人以为知体。
逾年,召对问魏公事甚详。
公历叙始终,占奏华敏,有言动听。
即日除尚书主客员外郎,徙兵部,升郎中
坐曹四载,怡然无留滞之叹,迁鸿胪少卿
丁内艰,终制除光禄卿
居亡何,擢大司乐
时用魏汉津乐,以中贵人梁师成兼领。
师成挟恩怙权,人莫敢忤。
会欲增舞佾而三倍之,公显斥其非,且乐工募市人,猥冗,非所以奉天地宗庙,请一切沙汰。
从之。
师成怒不主己,语有侵公者。
曰:「一代礼文,当质之经」。
师成曰:「仆不读书,愚抵此」。
公不为动,而深衔之,日求所以伤公,久之无所得。
于是宰相之权,熏灼中外,公未尝一至其门。
他日拟官,以公名进,或问其故,曰:「人望也,用之得人」。
然亦不果迁。
继此当国者数欲挽公为助,毅然不与之合,人以为难。
会收复燕云,群臣上尊号,或谓庶官之长,当为群臣先。
曰:「裕陵尝却徽称,为万世法,上躬行之是也,奈何纵谀以亏盛德乎」?
卒报罢如公言。
一旦如有不乐者,力祈补外,得徽猷阁待制、知宣州
未陛辞间,改兴仁府
府有戍卒,其将邹迪不能制,军卒王靖以众杀迪于庭,官吏骇散。
公闻,即出慰抚,号令详明,徐遣亲兵蹑之,悉擒无所脱。
即手檄开示大信,以其馀。
是日,兴仁微公几大乱。
初,兴仁俗懻忮难治,公不忍威制而宽抚之,时以为仁。
至是变起仓卒,人皆褫气,公独坐阁决事如平时,而得群凶于谈笑间,人更服其勇。
岁终求罢,除提举南京鸿庆宫
奉祠数年,遂抗章请老。
既得请,淡然与世相忘。
遭金渡江,生涯焚剽,乃退居无锡西山之麓,结庐终焉。
杖屦婆娑泉石间,如是者七年不厌。
卒,年七十六。
手书遗奏,使其子上之。
书无一字欹倾,亦无一语及私者,人叹其忠。
阶自宣德郎十一迁为大中大夫
宜兴县食邑五百户。
妻沈氏,有贤操,封令人,先卒十五年。
子五人。
康祖,承务郎、知饶州永平监
宁祖左朝奉大夫致仕。
益祖,文林郎东平府曹掾
及祖,左奉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庆祖承务郎
而康祖、宁祖亦前卒,庆祖陷敌中。
孙七人。
曰华、曰蘩、曰芾,登仕郎
曰荀、曰著、曰庄,将仕郎
公庄重清修而资长者,治官居家,皆有法度。
与人交,终始如一,趋人之急,甚于关身。
魏公释位而归,日娱侍膝下,不忍须臾去侧。
洎服丧,以孝闻。
太夫人春秋高,饮食起居汤熨必躬调护。
逮卒,几不胜丧。
性嗜书,每挟之与俱,虽耋老疾病流离,未尝一日废。
遭丧乱,失故居,并其本业亡之,未尝介意,独以书复完为喜。
文典雅,而尤长于诗,所赋几千篇,有《梁溪集》百卷,读之知得于圣人之学深也。
尝谓周衰数千载,士大夫无虑数百家,鲜有不失其传与其始之所以氏者,独蒋氏班班可谱,无世无人。
宋兴,太尉堂始用儒术致身华近,为嘉祐名臣。
魏公以从子继之,历四朝四十馀载,遂秉机政,功业文章,硕大光明,载于国史。
复躬清厚之德,完节而终。
公子五人,又俱力学登进士第,膺馆阁师儒之选者接踵于时。
皆申申孝谨,笃于名教,如汉万石君之家而文采过之,言东南家法之盛,未有能先之者也。
是宜为铭。
铭曰:
鲁别子六,蒋为始分。
太尉既显,乐安乃闻。
惟时魏公,以道事君。
出入四纪,有劳有
谁其似之?
公则有文。
惟始秀发,蔚如兴云。
跻于禁严,以屏辅军。
遂返丘壑,超然莫群。
天胡已之?
帝闵厥勤。
坐讫眉寿,初无戚欣。
诗书传家,既久益芬。
刻此玄石,寘之幽垠。
万古勿毁,德人之坟。
为人上米侍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六、《太仓稊米集》卷五九
某尝观自古公卿大夫之家,居高位、享厚禄以世胄宠荣者,至于父子相继,或同朝而共贵,或袭爵以承家,圭组相传,衮绣相望,使一世歆艳以为不可跂及,而事业不足以昭于当时,名声不足以流于后世,方且惛惛愦愦以醉富贵,虽生居华屋,死结高冢,民无得而称焉。
独父子兄弟以功名学问翰墨文章著在简册而昭映今古者,虽死向千载,犹凛凛尚有生气,如石奋疏广韦贤、马迁、薛收之徒,百世之下,使人慕尚风流,想像颜采,恨不与之同时而生,并席而处也。
某少时闻先生侍讲之名,其高名不可仰望如太山北斗。
虽当世大贤君子一言而可以取信于万世者,方且称其迈往不群之气,清雄绝俗之文,高妙入神之字,以为平生之所愿见者。
今直见之矣,则其为人果如何哉?
某生最晚,又且贱,不得拜公于堂下,常悒悒不自满,独时时相过于故旧交游之家,饱饭煮茗,净几明窗,锦囊三轴,犹得窃诵公之篇章,玩公之翰墨,时以自慰。
是时已闻阁下之名相继而出,才行之懿美,声闻之流传,皆足以世其家,以其馀波溢流戏于丹青,犹不减摩诘郑虔之流,而画沙印泥之法,银钩虿尾之妙,则飘然有右军父子之风,俾《兰亭》之记,《瘗鹤》之铭,不得擅美于晋。
主上圣学高明,宸翰超绝如唐之太宗,观其圭璧之文,云汉之章,焕如日月,烂然昭著,非臣下所能及。
曩公之以先书镵之御府,将以传万世,而又起阁下于江湖,登阁下于禁从,以风动四方,此寒生胜士有意于人物者,平日于古人中目想心,恨不同时而生,并席而处,今乃得奉周旋于咫尺之间,岂得不一造阁下之席以求望见君子之容耶?
某羁孤远客,飘泊东南,方求一官于选部,会阁下入侍清禁,而某之去国亦在朝夕,不得不亟走于门下,以幸阁下之进焉。
骫骳之词不足以尘高明,姑以为贽焉尔。
又跋邹舍人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三、《毗陵集》卷一○
古语有云,「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踞」,生而见教也。
舍人邹公于其子筮仕之初,诲饬如此。
都官奉以周旋,仕虽不达,而清德著于家,馀泽钟其后。
道乡先生,以谠言劲节冠映󲦤绅,而子若孙皆有万石君之家法。
盖生而见之,世守其训,莫敢坠失,遂济登兹。
念艰难以来,风俗颓替,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傥使家有此诗,人识此义,中兴其庶几乎!
奉酬石元泾 北宋 · 李彭
 押词韵第十二部
往时万石君,诸郎皆孝秀
身自浣厕牏,已足垂不朽。
君侯驱卉木,去病如涤垢。
以兹寿白发,不落西京后。
新章来全楚,爽气起怀袖。
觅句代寒温,惭非报琼玖
孝感诗集 宋 · 杨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三
夫孝自风俗之好尚,时君之褒异,以至天地之感应,极矣。
曾、闵同门也,祥、览同气也,《南陔》《白华》之什,尺布斗之谣,班衣嬉戏之欢,及泉融泄之乐,简册所载,若当日事。
是皆性理不殊,习俗相尚,使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
不若是,则人道或几乎熄矣,故曰风俗之好尚也。
古者忠臣出孝子之门,孝弟参力田之科,安车蒲轮之所徵聘,高爵厚禄之所宠劝,旌其闾,名其乡,表其墓,未有不为孝而作者。
石奋父子以孝谨升,而卜式以友爱显。
不若是,则无以风厉天下,以助明王之教治,故曰时君之褒异也。
一念所感,上通于天,时则有跃鲤生,赐金出泉,茂三荆,驯猛兽,疾若呼吸,易若反授,天意若曰:上下乱则忠义隳矣,家不和则孝慈缺矣。
因是人也,而表出之,以警劝于世,盖一将以针砭愚民之聋瞽,揭示末俗之休祥,故曰天地之感应也。
隰川陈君谹希圣母氏苦嗽,法当饵葶苈,久之未效。
无何,后圃聚生,即采以进,疾用脱然。
议者谓产非其地,生非其时,以为陈君纯孝所感。
士大夫纪其实而侈其事者,致盈编焉。
其子嘉谋献可录示,且为跋。
献可同舍生也,朋友之义,故当乐为道之。
然尝患世之言感应者多荒怪不经,其流入于诞妄,使人至于不肯信,是则秉笔者之过也。
孝岂有不可信者哉!
且大舜以孝无烈风雷雨之迷,周公以孝有拔木偃禾之异。
孝弟之至,通于神明,是皆非圣人之言欤?
神怪固夫子之所不言,而非圣无法,非孝无亲,亦夫子之所不取也。
或曰:子之所言,无乃非中道耶?
曰:以此致孝,犹有愧屋漏而昧神理者。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斯言殆不废也审矣。
事之始末已详于宇文公之序,今但论孝感之所以然,以诏夫为人子者,使知陈氏之孝可信不诬,且俟史官之采择云耳。
左朝请郎石君墓志铭绍兴十九年十二月1149年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一、《汉滨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
绍兴十九年夏六月庚申通判台州石君满秩去官,郡之士大夫与四方之寄寓者燕饯阅月,祖送倾城。
予与送君西郊,慷慨言别。
后二十馀日,闻君病,未几讣至。
凡前之送客,相与惊悼流涕,且忧其贫,无以举大事。
既数月,其孤纯臣以书与行状来,曰:「葬谨具,惟志诸葬者未有其词,丈人其为之铭」。
予惟君之旧与其孤之志,悲且怜之,义不得辞。
卫康叔七世孙靖伯食采于石,后以为氏,碏书《春秋》,汉万石君以孝谨显,厥宗遂大。
永嘉之乱,曰举南渡,为建安太守
子孙散处吴越,或家于会稽新昌,枝叶蕃盛,为东南望族。
君曾大父讳象之,官至太常博士
盛年挂冠,自丞相潞国文公而下皆有诗送行,优游丘园四十馀年以卒,其潜德懿行见于清献赵公之志。
大父讳景勋,隐逸不仕。
父讳师圣,有声场屋,赠右朝奉大夫
母韦氏,赠宜人左朝议大夫、知明州、累赠特进骧之女。
君讳延庆字光锡
六岁而孤,自知力学,颖悟绝人。
既长,遂工文词,应乡举第一,登绍兴二年进士第,授左迪功郎容州司户参军
未赴,试中教官,改明州州学教授
又中博学宏词科,授左修职郎,终更授左从政郎
入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改左宣教郎,充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亲贤宅讲书
宗祀明堂,辟提点事务司干办官
永祐因山,总护使辟掌笺表,寻除国子监丞
言者论其常见执政私第,叱其典谒,出,添差通判台州
以赏典年劳,累官至左朝请郎
去台感末疾,请致仕,未报。
秋七月辛巳卒于新昌,享年四十九。
远近来赴,哭之皆哀。
冬十二月庚申葬于嵊县山之原。
君伉爽磊落,襟抱夷旷,嗜酒爱客,雅有风味,杯觞流行,沈酣笑歌,怡然放怀,不屑缰锁。
见之者无不心开意豁,忘戚戚拘窘之态,以故人多喜其为人,识与不识皆字之曰光锡
尤乐赒人之急,仓卒扣门,未尝以有无为解,吉凶不能振者辄身任之。
舅寿卿官会稽,举郡厉疫死者相枕藉,莫敢过门,君躬自调护,宿食其家。
人或止之,笑曰死生命也,一无嫌惮之色。
其所为类如此。
四明更兵火后,学宫不葺,君请而新之,泮宫之制始备,生徒沓来。
遂举乡饮之礼,明酬酢降登揖拜之节,考订甚详。
后朝廷取其法颁之天下,三岁一行,以为定式。
岁在癸亥,始建郊丘临安,君因面对,乞备五辂以严禋祀,从之。
自翠华南巡,仪物草创,大驾卤簿至是赫然。
君平时脱略细谨,咸以为不羁之才,及论议设施,皆大典礼,人始知其不可量也。
素不历州县,而临海之政详练敏达,辅以儒雅,士民安之。
与其兄嗣庆笃相友爱,兄守江阴,卒于官,奔哭护丧,奉祀极力,事嫠抚孤,甚有恩惠。
当世英俊多与之游,俸稍所得,索于宾客,身后无儋石之储。
浙东诸司俱治会稽,协力经纪其家,养生送死,始赖以济。
君之素行由是愈彰。
君之旧名袭庆,集英唱第,改赐今名。
娶同郡郑氏,安人
三男,曰纯臣、纯孝、纯行,皆传父业。
女二人尚处,长许嫁右迪功郎处州青田陈达善
自中兴以来,连取三科者惟君一人,人物秀一时,声名藉藉,众望且大显,虽君亦自负,而止于此,庶几裕其后人。
铭曰:
石宗渡江,蕃于新昌
厥材如林,杞梓豫章
猗欤光锡,实惟其良。
连掇三科,英声洋洋。
兴举坠典,礼文有光。
青冥铩翮,厥飞不扬。
以位准才,十未一偿。
呜呼弗延,惟命之伤。
琢铭坚石,永閟幽藏。
刘安上行状 宋 · 薛嘉言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五
公讳安上字元礼姓刘氏,系出彭城,世为永嘉人
曾祖延贵,祖莹
去非,以公贵,累赠正议大夫
公少端重,有成人风,祖父特所钟爱,曰:「异时必大吾门」。
与从兄舍人安节同砚席,相友爱,尤专勤嗜学,讲习忘寝食,既长,俱以文行称。
公踰冠,首乡荐,复联名游太学,并为上舍生,选预魁选,声称籍甚,号二刘,一时贤士向慕,争与之交。
赴省闱别试第二人,登绍圣四年进士第丙科,解褐调杭州钱塘
公操履清峙,辉映湖山,人谓真仙尉
谨身律下,每被檄,所部虽庖厨必自办以行,秋毫不以市于民。
所憩惟亭传僧寺,否则苃舍露坐,食息自如,见者咨美之。
受代,留圭租县廪,为后人冒请。
暨还,过之,虽久客窭甚,勿问也。
公以名流陆沈下僚,怡然无忤色。
究心职事,有捕获功,未尝自列,曰:「幸人之死而己取赏,吾弗忍为」。
虽同列以是被迁,不以介意。
卒用荐者升处州缙云县令,除登州州学教授
时三舍法初行,择师儒,国学尤极其选,迁博士,学行德器尤为后进所尊仰。
差考试贡士
举院故事,考官各进策问取进止,上皇雅重公文,亲笔选用。
以车驾幸学恩,循儒林郎,后改宣德郎
大观元年,除提举浙西学事,陛辞进对,风度详雅,论事合旨,既退,上皇顾近弼称某蕴藉有大臣体。
既而中丞余深荐之,留为监察御史,朝廷有所推鞫,多以属公。
公持法尤审,而更根于诚恕,吏不忍欺,谳议明允,多所平反,囚悦服无恨意。
十一月,迁殿中侍御史,常曰偷安患失,尤非言官所宜,故居处薪刍服用之物,取具朝夕。
十二月磨勘奉议郎
明年,因八宝恩转承议郎,三月迁侍御史,赐五品服。
公沈厚谨密,凡风闻事皆反覆询究,或遣亲人参验得实,乃始论列,举无不当。
一日奏事,上皇目送之,曰:「刘某言事,可谓详审矣」。
属时相擅政,窃弄威福,凶焰滔天,意所趋向,海内风靡,党与蟠结,根据朝廷,无敢撄其锋者。
公独挺然不肯阿附,极言其罪,抗章不报,乃与石公弼率同列廷论之,词旨恺切,时论伟之。
在言路三年,凡所弹射皆污秽不法、败政乱俗之尤者,其不畏强禦如此。
平居恂恂若不能言,至辩论人主前,安详不挠,无所畏避,以故眷注愈渥。
三年八月,迁谏议大夫
逾月,丁太硕人忧。
公性纯孝,未冠,正议公即世,掩泣腐袂。
奉事太硕人,色养尤笃。
自筮仕以至禁从,荣侍版舆,夙兴温凊,奉甘毳,供笑乐,始终如一日。
至是毁瘠几灭性。
卜葬尽礼,极哀荣之奉,庐于墓侧,手莳松槚,蔬食终丧,徘徊不忍去。
公生于里之西洲,及夫人既亡,宦游往来经行其处,必凝望泣下,人以为有终身之忧慕焉。
政和元年冬服阕,以中书舍人召。
先是,兄舍人由察官登对,玉音宣问公安否及寓止何地,既朝见入对,上皇面谕以曩日询访及简记识擢之意。
二年,用元圭恩转朝奉郎
踰年,除给事中,其所献纳论駮有补时政者甚多。
俄请外甚力,九月除徽猷阁待制,知寿州
四年,以上舍试所差官撰号差互罢,提举亳州明道宫
复以磨勘朝散郎封文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五年,除知婺州
七年,磨勘朝请郎,进封开国子,加食邑二百户
六尚书降造花罗,额数颇众,督程甚严,公以抑配多民困论,乞蠲减,弗克,则奏以非土贡,愿不为例。
部使者往往专事花石以市恩宠,州县希旨幸赏,或遣使臣檄州计置督,以支钱应副舟车事。
公初不与之辨,但按法移文,回报往复,阅时淹久,使臣苦之,逡巡引去,自是无来者,遂免无名之费,调发之挠,民阴受其赐焉。
尤不喜笞辱人,少年或坐法,公察知良家子资可教,则命其父夏楚于庭,责使就傅。
其务教化、厚风俗,盖有古循吏风。
婺州凡三年,镇抚惠养,百姓德之。
里人过其境,询及遗爱,则人人以手加额,至今称颂。
八年,移知邢州
时祖母徐氏无恙,年逾九十,奉之甚谨。
初遇恩,妻张氏当封,以祖母未命,逊避不敢当,奏乞回授徐,上皇嘉其意,优诏从之,封仁寿县太君
念诸父蚤世,而徐氏年弥高,邢去亲庭益远,遂丐宫祠侍养。
宣和元年六月,得请,提举建州武夷山冲佑观
九月丁太孺人徐氏忧。
公以介孙承重遂终,恩礼有加,乡闾荣之。
三年服阕,除知寿春府,累表辞免,不克。
四年,磨勘朝奉大夫进封开国伯,加食邑二百户
寿,公旧治,民怀恩弗忘,比再至,老稚欣迎,扶携远迓者属路。
府于淮西为大藩,屯兵万馀,密迩京师,每岁上供十二万石应付畿内军粮,赋亦称是,虽遇凶歉,租赋放免殆尽,而税额不少减。
前此官吏复加槩量及羡馀,以幸苟免,民重困,流移者众。
公至,叹曰:「奈何剥下以逃责耶」?
诸司额外泛抛,一切不应,以抚绥宽缓为事。
漕臣预调专赒,奏乞较定一路上供及支移之数,课殿最,行赏罚,以风属郡。
是岁寿春官吏遂以数劣被劾降官,复以桩发军粮亏欠再被削秩以去,终不自辨也。
六年,除知舒州
踰年请宫祠,从之,提举南京鸿庆宫
靖康元年,覃恩再转朝请郎,加食邑二百户,寻复朝奉大夫朝散大夫,以疾乞致仕,转朝请大夫
建炎二年正月终于正寝,享年六十,诏赠通议大夫,命有司量助丧事。
卜以十一月壬寅葬于永嘉县建牙乡玉清观后山。
公识度粹凝,宗工钜儒,见者莫不许以远器。
自为,以学官荐者十馀人,守帅丰公稷皆誉推奖礼,宴集则分韵赋诗,讲论文义,延留弥日,不以僚属待也。
大观初,令侍从各荐所知,右丞徐公处仁以公应诏,其为当路知遇如此。
素坚正静退,未尝苟进取,部使者或欲縻公致门下,寄声知旧讽使致谒,公薄其为人,终不诣之。
尤不喜竿牍为教。
登州,或劝贻书时贵,丐东南便亲者,公谢不顾也。
暨閒居里闬,当轴皆其知旧,或请致贺,答曰:「吾平时不通书,今遽贺之,得无疑我有求耶」?
于时俗持禄养交,率顾望迎合以规进取,公深鄙之。
御史多所弹劾,务存大体,振纲纪,不为讦直取名。
凡论列章疏,退辄削稿,虽家人子弟无得见之,故其奏议人少知者。
尝语人曰:「在言路久,仇怨殆满目矣,然吾职风宪,独安所避,顾在我本无心耳」。
出典三郡,凡所设施,不务表暴,示以好恶而人自化。
御下宽简不苛,吏卒服役之馀,咸许自便,然严重叵测,莫敢慢也。
或乃为投合以求当公意,终不可入,殆所谓易事难悦者。
动准绳检,进止有常度,而遇事裁决咸中理解。
所至有惠政,在婺市田以给浮桥费,民便之,刻石纪德。
其守寿春,属比郡岁饥,流民襁属,公为区处舍止什器,资养毕具,至者如归。
屡丐常平赈济,勿许,则倒廪散之,曰:「民困且死,奈何坐视不恤!
倘获罪,吾当之」。
其有病者以私财为致医药,为糜以食之;
不幸死,则给棺槥,卜爽垲收葬之。
民赖以全活不胜计,恩及境外矣。
盖其志在为民,凡所兴为必欲其利及久而所济广者,盖如此。
与人言如恐伤之,待僚属未尝失色。
然刚正不可以犯,尤嫉赃吏。
寿春属令有贪墨闻者,既廉问审实,一夕追逮證佐,尽得奸赃,令窘急,赂当涂致书营救,公不答,卒使引疾解印绶去,诸邑为之竦动。
始,公先达为侍从,前少宰吴公敏、故右丞许公景衡未显,公识其远到,举以自代,二公继登宰辅,时论隐然服公知人。
胸中恢廓,而谦恭执礼一于纯诚,不为纤芥矫节。
遇人无遗小大贵贱,至胥徒臧获语必拱手自名。
虽晏处私室,家人不见惰容。
和裕有体,至于临事则断之以义。
于嗜好淡然,略无珍玩,财物视犹粪土,虽身处富贵,自奉简薄,殆有布衣所难者。
慈孝友弟,盖其天性,宗族内外四百口服公之化,闺门雍睦无閒言,温良谦逊,有万石君家风。
侍从二十年,所得恩泽以先弟侄。
季弟安仁以太硕人所钟爱,遇之尤厚,怜其困踬场屋,首以大礼恩奏补。
其后早卒,诸孤幼稚,抚养加意不异己子,既长,为毕婚嫁
躬与日者往来山谷閒,卜地营葬,讫事,喜甚,曰:「吾今而后无复他念矣」。
既疾,无甚苦,谓家人曰:「吾其止此乎」!
临终之夕,犹诵《汉书》,且命区处为翌日亲朋燕游之会;
既就枕,觉风眩,起坐命药,继至而亡。
其好学达理,高明令终,死生之际不惑也如此,呜呼!
母宋氏,累赠太硕人
娶张氏,朝奉大夫亲贤宅博士时敏之女,封硕人
生子男二人:长曰谠,承务郎,前蔡州监税,克有家;
次曰诰。
女一人,归修职郎林待问。
孙男三人尚幼。
公早与兄舍人从当世先生长者游,深得《中庸》、《大学》指归,故能以其所学发为政事,致身侍从
当巨奸朋邪,倾乱朝政,持一介孤忠,力排抵之,仅以获免。
后虽历位禁闼,俄值斯人复进用事,势焰赫然,度不能抗,因恳丐外补,自是十有六年,终老于外。
虽仇怨衔之刻骨,欲搜抉疵衅,冀以中伤,而卒不能。
避回宫祠优游卒岁,处之泰然,亦无愠色,卷怀韬晦,不肯为赫赫名,真若畏人知者。
故其进退始终大节,而逆推夫所以用心,殆未易以窥其际也。
盖其蕴蓄浩浩渊渊,用之诚有未尽,彼暴露衒鬻者,抑公之所哂也耶?
公为文典重有法,尤工五言,晚更平淡,浑然天成,无斧斤迹。
有诗五百篇,制诰、杂文三十卷,藏于家。
卜居南郭,治第筑圃,尽湖山胜槩。
益喜宾客,至则觞咏,延款无斁。
暇日杜门观书,味道养性,或携杖课园丁畦蔬莳果,以自娱嬉。
当其心閒意适,虽田夫野老亦欲与之对;
非所喜,虽位显爵尊,扣阍弗见也,故识者论公平生出处以方唐退傅白。
至其夷旷淡泊,无声色之娱,诗文雅正,不为纤艳浮华之语,则又未可以优劣论也。
公于嘉言为父执行,世中表姻旧,且同里,知公为详。
然公潜德隐行所不能窥者盖多,姑实录所闻,少备采择之万一。
按:《给事集》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光绪永嘉县志》卷三二,光绪八年刻本。
郭氏旌表门闾记乾道元年四月三日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六、《艾轩先生文集》卷五、弘治《大明兴化府志》卷三一、《蒲阳文献》卷一一、乾隆《莆田县志》卷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二一
一人以孝闻,而天子喟然为之改容,且至大书其门,以褒劝旌异之。
莆之东北隅,惟林氏为故家,双阙今无恙。
南北当冲,道由是出,凡至,必立马停辀而后去。
三百年来,有郭君孝子,视昔人为无惭色者。
先生貌古心不杂,所视惟寻丈,口不论时事,闻他人之过,则掩耳而去。
以是豪隽愚暗,騃愎辨佞,杂然人品,何所不有,与之处或累刻积日,弥月竟岁,或邂逅一转臂许,是必以处仁为古之人、古之人。
先生蚤时游太学,以操尚称。
年四十馀,客钱塘,闻母夫人之丧,徒跣走二千里,每一哭辄呕血。
家贫甚,无百钱儋石之储,及治葬,虽故人有所馈,不肯受。
聚土为坟,而庐之于其旁,茔兆广袤,不出三数丈。
有甘露降,赫日当中,则霏霏来下,晶明膏润,土脉欲动,乃如异时所闻者。
余于是吊先生于庐下,先生杖而起,且曰:「义重事亲,有所不足,敢以是欺吾子」?
是岁郡国白之朝,有旨旌表其闾。
前安绰楔,门左右累土,高寻有四尺,垩以白,而丹其旁角,此故事也。
前代帝王法应复孝友之家,玺书具存,则听复君子之泽不过五世,先生所以遗其后者,虽带砺不足尚也。
先生六试于礼部,以右迪功郎浔州司法参军
秩满,再调德庆府录事参军
昔者元德秀六十不知女色,先生过六十而后委禽焉者,其在他日,足迹可数,不必道说,而人自信之。
夜半尝焚香,适取之贩妇,已而弃去,曰:「此但与瓦砾块土等耳」。
余一夕梦先生踽踽然衣巾如写水,旦日谇其梦。
有童仆自外来,猝然曰:「先生遇夜浴,何尝解衣」?
余每怪夫梦之无从也。
汲直万石君父子、楚之两龚李仲元、管宁、阳城,其所以自处也,瑟焉如玉,铿焉如金,又如冰寒火焦,不必以语人,先生固不待三十年而后议论乃定也。
隆兴更元,新作门闾,彦莘于先生为族子,属某书其事,笔不下三年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此为先生之闾,我不出户而昔至也。
时乾道元年四月三日
石初平四明 南宋 · 洪适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析别梁溪七换春,海边相过意能勤。
裤襦不羡千金子,简策无惭万石君
豪气掀雷须给札,他时修月待挥斤。
镂衢又揖东风去,情话无人可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