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傅孟恭除威州刺史宣敏加祭酒侍御史依前宣歙道兵马使防秋事等制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九
敕。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国子祭酒使持节都督银州诸军事银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本州押蕃落及监牧副使度支银州营田使上柱国清和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傅孟恭等。
孟恭山西将门。
并州壮士。
虽长鉟都尉
黑槊将军
校其忠勇。
无以过也。
左宦非罪。
志气益坚。
守邦有闻。
官业克奉。
今以威州新造。
蛇豕之卫。
非尔材力。
不能控压。
遂以武健。
佐助戎臣。
观其列状。
颇著勤效。
敏于穷塞。
提挈孤军。
树立和门。
缮完械用。
翚飞虹亘者三百间。
耀雪吹毛者数万事。
言其劳绩。
亦少比伦。
各兼宪班。
或伏熊轼。
可曰荣遇。
无自懈怠。
可依前件。
王钊皇城留守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九
敕。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前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御史大夫左街使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王钊
常侍文陛。召见武台
愿以五千。独当一队。
思长策久安之术。避必战敢死之虏。
颇𠷣免冑。独能全师。
洎繁缨趋朝。执金入侍。
夷险一贯。忠劳两兼。
子尾之疾虽平。郗克之步尚蹇。
官崇环卫。职实司武
入座副相。不失旧荣。
且务优安。勉于遵养。
检校刑部尚书右领军卫上将军御史大夫充大内皇城留守散官如故。
朱叔明右武卫大将军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九
敕。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左武卫上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朱叔明
司马军令。黄帝理法。
兵家尚严。始可尅敌。
边将破虏。诈增首级。
亦罪之小者。汉文时魏尚囚系。
汉宣时田顺自杀。开元中幽州长史赵含章大破奚虏。
旋坐赃贿。放流瀼州
纵有功劳。不赎罪犯。
是以拓土万里。垂功中兴。
自长庆己还。益轻边事。
选拔将帅。多非贤良。
豪夺种落蹄角之畜。割削士卒衣食之赐。
见利则往。见弱则欺。
罔酬恩荣。不顾廉耻。
积帛藏镪。邱累陵聚。
是以战士离落。兵甲钝弊。
积三十年。掷之不问。
近者伐叛。益知其由。
屡下诏书。诰诫深切。
岂知顽昧。不可镌琢
嗟尔叔明。材惟朴𣙙。
性命浅狭。其兄叔夜
以赃抵刑。不出私门。
可视覆辙。忝据藩翰
已积岁时。料甲峙粮。
既乏素效。事虏接战。
不报寸功。而乃公欺降戎。
乾没战马。归充伏枥。
告以敝帷。人之无良。
一至于此。昔曹刿请战。
卜式输财。俱是匹夫。
不与公食。尔乃贵拥旄钺
任倚边陲。何其用心。
与古相万。谏臣拜疏。
前罚未塞。为恩贷。
不失将军。分务洛师。
可以循省。可右武卫大将军分。
司东都。散官勋封如故。
梁荣干除检校国子祭酒右神策军将军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九
敕。
北落亲军
夹峙宫省
选忠勇者。
为吾爪牙。
右神策军奉天都知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右威卫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安定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梁荣干。
射必落雕。
力能扼虎。
自晦雄毅。
益守谦恭。
故能塞护长榆。
兵分细柳。
恩加士卒。
名著勋劳。
今日擢掌五兵。
荣悬三绶。
勉砺锋锷。
上答宠光可检校国子祭酒右神策军将军知军事御史大夫马军都虞侯
散官勋封如故。
王元宥除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
敕。繁缨趋朝。
交戟入侍。委以兵卫。
固须信臣。内枢密使骠骑大将军右威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晋国公食邑二千户王元宥。
俭而多才。忠而能力。
事君尽礼。处已无私。
自主枢要。益见诚信。
今者十万全师。北落禁旅。
视吴汉差强人意。非韩信无可计事。
是以辍自心腹。寄兹爪牙。
以尽尔材。出于余志。
尔戢敛豪猾。整肃威容。
无使乡闾。致有侵害。
勉酬倚任。以报君亲。
可行右骁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右街功德使散官勋封如故。
周元植除凤翔监军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
敕。
控秦塞之西。
扼胡苑之左。
乃眷岐陇。
为国藩墙。
命以监抚
崇班秩。
凤翔监军使银青光禄大夫右领军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汝南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赐紫金鱼袋周元植。
事君以敬。
处仕无私。
节操凌霜而不彫。
肝胆开忠而洞见。
谦以自得。
高而益兢。
累监三军。
推诚一贯。
言念西塞。
未得高枕。
用其声实。
以护藩垣
夫处于兵戎。
予今诫汝。
无怨不过于远利。
伏众莫若于律身。
立事成功。
酬恩垂美。
在此二者。
汝其勉之。
宠以内省之崇。
仍兼将军之贵。
往服休命。
无忝恩荣。
可守右监门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
散官勋封赐如故。
依前监凤翔节度兵马。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吏部尚书崔公行状836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公曾祖综。皇任醴泉县
祖佶。皇任太子中允
右散骑常侍。父陲。
皇任检校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袁州刺史。赠太师
公讳郾。字广略
威仪秀伟。神气深厚。
即之如鉴。望之如
既冠。识者知不容于风尘矣。
贞元十二年中第。十六年平判入等。
集贤殿校书郎。陜虢观察使崔公琮愿公为宾。
而不乐之。挈辞载币。
使者数返。公徐为起之。
且曰。不关上闻。
摄职可也。受署为观察巡官
后转京兆府鄠县。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
丁邠国太夫人忧。杖而能起。
人有闻焉。外除拜吏部员外郎
判南曹事。千人百族。
必应进而进。公亲自挟格。
肖法必留。戾程必黜。
每悬榜举牍。富室权家。
汗而仰视。不敢出口。
宿吏逡巡。缚手系舌。
愿措一奸。不能得之。
凡二年。迁左司郎中吏部郎中
朝散大夫。旋拜谏议大夫知匦使
穆宗皇帝春秋富盛。稍以畋游声色为事。
公晨朝正殿。挥同列进而言曰。
十一圣之功德。四海之大。
万国之众。之治之乱。
悬于陛下。自山以东。
百城千里。昨日得之。
今日失之。西望戎垒。
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
蓄积无有。愿陛下稍亲政事。
天下幸甚。诚至气直。
天子为之动容敛袖。慰而谢之。
给事中敬宗皇帝始即位。
旁求师臣。今相国奇章公上言曰。
非公不可。遂以本官充翰林侍讲学士
命服金紫。旋拜中书舍人
仍兼旧职。侍帝郊天。
银青光禄大夫高承简罢郑滑节度使
滑人叩阙。乞为承简树德政碑。
内官进曰。翰林故事。
职由掌诏学士。上曰。
承简功臣允也。治吾咽喉地。
克有善政。罢而请纪。
入人深矣。吾以师臣之辞。
且宠异焉。居数月。
魏博节度使史宪诚拜章为故帅田季安树神道碑。内官执请亦如前辞。
上曰。魏北燕赵。
南控成皋。天下形胜地也。
吾以师臣之辞。且慰安焉。
居数月。陈许节度使王沛拜章乞为亡父树神道碑。
内官执请亦如前辞。上曰。
许昌天下精兵处也。俗忠风厚。
能抚之。吾视如臂。
吾以师臣之辞。而彰其忠孝焉。
是三者皆御札命公。令刻其辞。
恩礼亲重。无与为比。
历岁。愿出守本官。
辞恳而礼部缺侍郎。上曰。
公可也。遂以命之。
二年选士七十馀人。大扺后浮华。
先材实。转兵部侍郎
今上即位四年。公亟请于丞相閤曰。
愿得一方疲人而治之。除陜虢观察使御史大夫
先是陜之官人。人必月尅俸钱五千。
助输贡于京师者。岁至八十万。
公曰。官人不能赡私。
安能恤民。吾不能独治。
安可自封。即以常给廉使杂费。
下至于盐酪膏薪之品。十去其九。
可得八十万。岁为代之。
官人感悦。随治短长。
不忍为欺。万国西走。
陜实其冲。复有江淮梁徐许蔡之戍兵。
北出朔方上郡回中陇间。践更往来。
不虚一时。民之供亿。
吏须必应。生活之具。
至于瓶缶匕匙。常碎于四方之手。
公曰。此犹束炬以焚民也。
于是节宴赏。截浮费。
凡金漆陶木丝枲之用。悉为具之。
可飨数千人。民一不知。
复有诏旨支税粟输大仓者。岁数万斛。
始敛民也。远远近近。
就积佛寺。终输于河。
复籍民而载之。民之巨牛大车。
半顿于路。前政咸知之。
计不能出。公曰。
管仲曰。行五百里。
民有饥色。斯言重物也。
不可推迁。民受其毙。
况今迂直之计。有不翅习试五百里乎。
公乃大索有无。亲执筹而计之。
北临黄河。树仓四十间。
穴仓为漕。下注于舟。
因隙赏直。不败时务。
自此壮者斛。幼者斗。
负挈橐裹。委仓而去。
不知有输。他境之民。
越逸奔走。軿轸争斗。
愿为陜民。政成化行。
上国下国。更口赞颂。
凡二年。改岳鄂安黄蕲申等州观察使
囊山带江。三十馀城。
缭绕数千里。洞庭百越巴蜀荆汉而会注焉。
五十馀年。北有蔡盗。
于是安锁三关。鄂练万卒。
皆伧楚善战。寖有战风。
称为难治。有自来矣。
公始临之。简服伍旅。
修理械用。亲之以文。
齐之以武。大创厅事。
以张威容。造蒙冲小舰。
上下千里。武士用命。
尽得偫盗。公曰。
劫于水者。以尽杀为习。
虽值童耇。而无舍焉。
比附他盗。刑不可等。
于是一死之内。必累加之。
盗相诫曰。公之未去。
勿触其境。然后黜弃奸冒。
用公法也。升陟廉能。
公举也。抚护穷约。
用公惠也。豪商大贾。
不得轻役。不得隐田。
父子兄弟。不得同贩于阖境之内。
有馀不足。自公而均。
复建立儒宫。置博士
设生徒。廪饩必具。
顽惰必迁。敬让之风。
人知家习。八年
江水涨溢。公曰安得长堤而禦之。
言讫。军士齐民。
云锸雨杵。一挥立就。
令行恩结。有如此者。
千里之内。如视堂庑。
虽僻左下里。岁腊男子必以鸡黍贺馈。
女子能以簪瑱相问遗。富乐欢康。
肩于治古。凡五年。
浙江观察使。加礼部尚书
公曰。三吴者。
国用半在焉。因高为旱。
因下为水者六岁矣。轻赋兵役。
不减于民。上田沃土。
多归豪强。荀悦所谓公家之惠。
优于三代。豪强之酷。
甚于亡秦。今其是也。
于是料民等第。籍地沃瘠。
均其征赋。一其徭役。
经费宴赏。约事裁节。
民有宿逋不可减于上供者。必代而输之。
诚祷山川。岁获大稔。
复曰。衣冠者。
民之主也。自艰难已来。
军士得以气加之。商贾得以财侮之。
不能自奋者。多栖于吴土。
遂立延宾馆以待之。苟有一善。
必接尽礼。因访里闾。
益知民之疾苦。随以治之。
才逾期岁。而民复振。
开成元年十月二十日。薨于治所。
多士相吊曰。使公相天子。
贞观开元之俗。可期而见也。
岂公不幸。实生民之不幸也。
主上痛悼。辍朝一日。
吏部尚书。公生得灵和。
自干名立朝。为公卿。
为侯伯。未尝须臾间汲汲牵率。
欲显名于合道。而仁义忠信。
明智恭俭。郁积发溢。
自然相随。不立约结而善人自亲。
不设沟垒而不肖自远。不志于荣达而官位自及。
公内外阀阅。源派清显。
拔于甲族。而复甲焉。
亲昆仲六人。皆至达官。
公与伯兄季弟。五司礼闱
再入吏部。自国朝已来。
未之有也。上至公相方伯
下及再命一命。幕府陪吏之属。
遍满内外。皆公门生。
公俯首益恭。如孤臣客卿。
惕惕而多畏也。自为重镇。
苞苴金币之货。不至权门。
亲戚故旧。周给衣食。
毕其婚丧。悉出俸钱。
不以家为。在家怡然。
未尝训勉。子弟自化。
皆为名人。居室卑庳。
不设步廊。宾至值雨。
则张盖蹑屐而就于外位。初镇于陜。
或束挺经月。不鞭一人。
至于驿马令五岁幸全。则为代之。
著为定制。曰。
致一物于必穷之地。君子不为。
其为仁爱而臻于此。及迁镇鄂渚
严峻刑法。至于诛罚。
未尝贳一等后一刻。或问于公曰。
陜鄂之政不一。俱臻于治。
何也。公曰。
陜之土塉民劳。吾抚之不暇。
尚恐其惊。鄂之土沃民剽。
杂以夷俗。非用威刑。
莫能致理。政贵知变。
盖为此也。闻者服焉。
呜呼。公之德行材器。
真哲人君子。没而不朽者也。
易名定谥。为国常典。
敢书先烈。达于执事
附于史氏云尔。谨状。
丞相尚书左仆射太尉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唐 · 李宗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四
上即位五年正月丞相左仆射太原王公以癸已发疾。其明日。遂薨于位。天子震悼慜恻。遽命内谒者诣其室。索其所以饮食寝作之端。既详其无他状。遂赠布帛菽粟。率用峻等。既又不塞痛轸之意。加内府之绢千匹以锡之。为之罢朝三日。命兵部侍郎一人。持节驾驷马。箫鼓出自正殿。直抵柩前。册公为太尉。葬有日。官给秘器。及就途。遣王人亟临视之。命羽葆旂常辂车之饰皆及墓。俟其返虞。鼓声四节于里第而还。示不与常制等也。其子镇。以宗闵晚陪公于相位之末。稍窥公之行。请铭其烈。以垂于后。且不宜拒。遂铺其荦荦所能言者于金石云。公讳播。字明扬太原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以历世为王。因而受氏。高祖满。汾州长史。生大琎。嘉州司马给事中司马生升。咸阳县太子少师少师生恕。杨州仓曹参军尚书左仆射。公仆射元子也。忠敬而本仁。明而有制。内显而敏。外肃而和。贞元十年进士第。是岁策贤良。以直言校书集贤殿。其言平戎经国之术。粲然可举。调尉盩厔。断狱首出。御史中丞李汶爱之。奏为监察御史。按云阳丞源咸季以赃免。用(疑)文不宜调而调。因谒于台。遂捕劾之。追奸胥。穷律旨。奏流咸季。刑曹郎罢所居官。给事中以省诏非是夺俸。缘而坐罪者甚众。自是风声不可遏矣。为侍御史时。京兆尹李实文皇宠委。能祸福卿士。凡其荣衰。系所附背。举朝迎避其锋。公在途而来揖。公移文诋之。其词可羞。实遂奏公为三原。求其不足于礼以持之。公至尹署洎郡吏之馆还其邑。敬府之礼无不具。既出其算。反加畏焉。县之编于户者。多中贵人。前令率不能自为其政。弛张牵之。公悉召所谓贵人者。入坐堂上。拜曰。敬桑梓宜如是也。邑人大骇。从其所指。为长安。朝廷方恩于頔。而以帝女嫁其子。民有与于氏苍头同盗人马者。前令捕民而纵其苍头。公始至县。即立取其奴。与民均其法。知御史杂事京师饥。谷起价。京西诸侯。相率闭。公移之书。徵秦晋泛舟之说。西镇惴惴收去条令。流于元和四年御史中丞。岁中知京兆尹六年刑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上言流人会赦而归。独配囚为隔。遂无还者。请率以七岁为竟。至今用之。寻加礼部尚书。益以御史大夫。又以户部尚书节度西蜀长庆初穆宗。言中外之事。遂留为刑部尚书。复斡盐铁。中书侍郎平章事。仍其职。匡维激发。始以进贤为急。上方有意河朔。以财赋始出于方土。二年。公用相印为淮南节度使。以其职随之。四年。言事者谓盐运之设。宜留京师。用制方土。加检校司空。去其使。未几。上念公成法。又以使属公。加司徒。今上践祚。急召徵公。至即拜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其使。寻兼太清宫使。累进爵至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进阶至金紫光禄大夫。年七十二而薨。公入官三十二政。逮事六帝。出统楚蜀之师。入极台宰之尊。前后三总盐铁。既出又复。几二十年。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宁有独私于公耶。必有以当其然也。一署吏。苟不犯。无能夺其任者。岁时奏课。上于策太史。胥次迁亦如之。故人用安其为善。莫有欺公者。虽远至海裔。若总辔笞捶。
穷年不死一吏贬一职。
而群务自济。
凡朝廷平淮取郓。
屠汴下沧景。
干戈不息者十五六年。
馈饷资费。
随其缓急而立办。
沛然若神给。
其间沟琵琶。
导颍河。
以漕轻舟。
师人坐受其饱。
三门
挽沉石。
以济巨舻。
关中遂忘其饥。
皇甫镈之强敏。
反短公于上。
公犹不知。
上谓其长者。
论景宗信矫制释逗挠之将。
期必抵于罪。
时服其敢为。
深涉徐境。
导龃龉而为忠槩。
人曰真宰相器也。
权征之外有杂缗。
贡内帑
号为羡进
贞元中
岁不过十二万缗。
及公岁贡百万缗。
凡国有大征伐。
不虑其费之有无。
丞相晋公专征讨之事。
兵食之给。
悉出于公。
公方从容以赞其成。
及沧景平。
公有叶力之助。
御史中丞京兆尹总赋秉政。
未尝书笏为记。
善于启奏。
天子不能自守其喜怒。
公以专志持务。
密匡于上。
行已寡徒。
不喜伐露。
由是数帝任遇。
多被恩泽。
权利去留。
如在诸已。
人多意公能诡合于时。
及公再持相印。
晋国洎一二公同辅于上。
趋向甚直。
雅符于道。
苟所举公是。
公必扶之。
即非是。
公遂嘿嘿不和。
由是上知公厚重。
而同列亦耸待之。
乃见公之所为。
与向之所知者期公。
盖甚戾也。
公既屈于名而伸于富贵。
岂非盛德君子神明之所祐耶。
故夫人清河崔氏。
给事中锐之女。
嗣子式。
秘书丞
砥服名教。
不以丞相子自居其身。
次曰冰。
始授京兆府参军事
器度宏远。
公之仲弟曰炎。
季曰起。
与公三人俱用文学奋于江左
西游长安
七中甲乙。
时议伟之。
公殁不几日。
而起以户部尚书司国之计。
门闼之士。
咸来哭贺。
郡吏之执籍繁夥。
一如公之时其亦于世难求也。
从事相国程公异今荆州相国段公文昌
其他分居中外罗诸台阁者。
不啻三十人。
铭曰。
在岁太和。
惟帝圣神。
图任旧臣。
乃相太原
惟是太原
福祥其奔。
再持化权。
枢揆联联。
两统剧藩。
楚淮蜀坤。
始自元和。
公秉货泉。
宪穆敬文。
洎兹圣君。
四帝财征。
去公孰亲。
惟煮惟铸。
惟范惟聚。
东扫北殄。
上之所怒。
带甲百万。
糇食惟巨。
俾公尸之。
不劳而具。
变通以时。
物无滞遗。
纲条一施。
莫越其规。
御众以仁。
中控其机。
信行恩驰。
罔有诈欺。
公之惟扬。
漕务其将。
公之留庭。
职与公并。
首尾贯联。
几二十年。
相府使符。
随其兴殂。
公之敏智。
显爵自至。
不纷其外。
姑直其里。
始承其风。
畏公之邃。
及与之同。
泳公之义。
仁人之迹。
殁而乃炽。
揭于兹碑。
不仆不倚。
李绛司徒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朝有正人。时称令德
入参庙算。出总师干。
方当宠任之臣。横罹不幸之酷。
殄瘁兴叹。搢绅所同。
山南西道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兴元尹御史大夫上柱国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李绛。神授聪明。
天赋清直。抱仁义以希前哲。
立标准以程后来。抑扬时情。
坐致台辅。佐我烈祖
格于皇天。仗钺宣风
联居乐土。乘轩鸣玉。
尝极清班。先声而物议皆归。
不约而群情自许。汉中名部。
俾遂便安。而变起不图。
祸生无兆。歼良之恸。
闻计增伤。是极哀荣。
用优典礼。三公正秩。
品数甚崇。式表异恩。
以摅沈痛。可赠司徒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赙布帛三千段。米粟二百石。
王涯同平章事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端揆之任。再践国钧
稽筦榷之功。兼司邦计。
爰崇旧德。以缉新规。
自朕心。用光佥属。
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国代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王涯。元精降灵。
体道秉哲。恬智成性。
清贞保躬。文行可以经邦。
风操可以镇俗。以明用晦
处贵滋恭。宪宗以禁署竭忠。
擢登辅弼。先帝以台阶宿望。
宠授旌旃。阴阳燮调。
藩服宁谧。机务允理。
政经交修。洎综铨九流。
式序百礼。提釐纪律。
统明货泉。法必便人。
事先体国。声绩茂畅。
洽于群谣。朕以边鄙防微。
犹存兵戍。资储之备。
供亿尚繁。顷者支费转输。
任分两使。量入制用。
诚患多门。俾足食以丰财。
在省员而务。是用合此二柄。
委于元僚。正兹通变之初。
藉我服肱之重。勉思率职。
无或惮烦。敬戒乃心。
钦承休命。可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诸道盐铁转运使
王涯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榷茶使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九
门下。王者峻其礼秩。
所以报殊庸。崇其职业。
所以归硕望。其竭股肱以宣力。
抱诚明而戴君。调四气以统和天人。
贞百度以镇安夷夏。勤彰于山泽。
德冠于岩廊。不举宠章。
曷示褒劝。金紫光禄大夫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充宏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及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国代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王涯
诚贯金石。行通神明。
气含元精。识洞著蔡。
穷圣贤旨奥之学。擅邦国经纬之文。
为时而生。作予良弼。
长才推于精敏。雅量得其宽和。
乃者重升帅坛所至必理。载践台席
楙昭休勋。当险夷之途。
贞白无染。在风雨之晦。
操尚不衰。莅事秉明哲之心。
临难有大臣之节。执万机之政柄。
统四海之利权。处剧而神虑益闲。
在贵而家法愈俭。忧国尽瘁。
罄其吁谟。爰自累年。
江淮水旱。煮海之利。
日用而不亏。佐赋之功。
岁杪而后显。转输之利相继。
牢笼之资无遗。经费有馀。
时乃之力。况邦计之务。
总领尤难。付之均节。
克有饶羡。朕今以茶法稍弊。
理须变更。凡斯重难。
悉以资委。礼当优异。
式表至公。俾进级于三司
仍策勋于八命。予皆仰成。
汝其钦哉。往践厥位。
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盐铁转运榷茶等使。馀并如故。
王庭凑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一
帝王之御大器也。上法天意。
下顺人情。何尝不欲舞干羽以致怀来。
涤旧垢而宏惠贷。朕以寡昧。
获守昌图。享二百馀年之丕基。
纂十三列圣之洪业。而涉道犹浅。
烛理不昭。德未洽于生灵。
信未孚于微隐。至使河朔残梗。
藩臣阻绝。既多在予之责。
每轸纳隍之念。顷者沧州拒命。
将帅专征。有国彝章。
非朕敢赦。谅功成于九伐。
当事止于一方。况成德本军。
早列勋籍。庭凑初意。
亦献嘉谋。因缘细隙。
互搆隙□且闻朝廷。则挂刑书
虽欲上陈。固难自达。
及沧德剪定。甲兵偃戢。
拜章辨数。纳款邻封。
爰妄(疑)台臣。俾通王命。
备闻恭惕。延望私恩。
感激而情动三军。欢呼而声驰四郡。
朕猥居兆人之上。常惧一物失所。
虽外示君臣之义。实内犹父子之亲。
岂可使覆载之中。不沾雨露。
照临之下。独隔辉光。
断自予衷。靡听舆议。
既改之而不吝。则待之而如初。
俾服官荣。载膺寄任。
爵服尽在。恩礼用加。
王庭凑可依前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于戏。
天道之所助者曰顺。人伦之所重者曰忠。
为君在于不疑。为臣在于不贰。
然后上下交畅。以厎泰宁
当宏令猷。勉收来效。
凡百卿士。宜体朕怀。
李回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九
王者悬赏罚以示万方。况乎臣子。
若奋其良术。则宜擢处重位。
或挟彼邪谋。固合稍加惩沮。
惟此二柄。我何敢私。
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潭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李回。早以艺学科名。
累登华贯。谓尔奉公约己。
旋升大寮。因缘奖迁。
遂陟台辅。而不能竭诚以尽忠。
益枉道而求庇。交通财贿。
导达奸邪。昨因推鞫凶徒。
皆得发明事迹。朕务宏体貌。
特免研穷。论既喧腾。
理须移夺。况又闻顷司政柄。
每欲除授。咸取决于德裕
不自行其至公。物议所兴。
以斯为重。岂可犹委澄清之任。
复领湘潭。是宜辍从调护之班。
俾分洛邑。勉莅宠秩。
幸予宽恩。可行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李回贺州刺史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九
为臣竭公忠之诚。朝尊爵赏。
事君乖毗倚之望。国有典章。
惟是二道。理所不废。
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潭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李回。始以才术。
升于台阶。作予股肱。
亦援星律。寄长兼于授钺。
道甚异于匪躬。亦既左迁。
俾居廉问。而迹乖检慎。
事足端倪。秉钧之势巳移。
枉道之踪乃见。负我非浅。
叨荣故深。况又闻顷司政柄。
应欲除授。咸取决于德裕
不自行其至公。人皆有言。
孽亦何逭。朕匿瑕含垢。
思全进退之宜。尔则同力协心。
且易枢机之任。合居严谴。
犹示宽恩。故前制命尔为太子宾客
给事中封还我敕。且曰。
责坐之词至重。降移之秩太轻。
物论喧然。以为未当。
尔实自搆。予何敢私。
是用移谪临贺。冀厌群议。
勉于三省。勿谓无恩。
持节贺州诸军事贺州刺史。仍所在驰驿赴任。
崔珙太子少师分司东都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九
将相大臣。与国同体。
诚欲自便。岂宜不从。
苟非其时。涉于避事。
前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凤翔尹御史大夫上柱国安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崔珙。早以器能。
周历显重。行己每称其友悌。
在公亦竭其精忠。自负谴前朝。
远移南徼。及我嗣守。
颇闻嘉名。由是剖竹近关。
扬旌右辅。为国垣翰
适资谋猷。近者犬戎输诚。
归我故地。下议纳款。
且筹开疆。宜其率先启行。
副此宠待。忽览退閒之请。
颇乖毗倚之诚。陈力之方。
岂无其道。匪躬之故。
或异于是。以其故老。
特为优容。俾居青宫之辅。
仍从分洛之命。君臣礼分。
予无愧焉。可太子少师分司东都
崔铉淮南节度使平章事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九
周用召公为桢干之臣。
以正天下。
故入调鼎鼐。
则弼亮之道尊。
出抚方国。
则藩宣之功著。
我有上相
天实閒生。
文武之用。
并高于昔贤。
中外之寄。
允资于硕德。
爰举旌钺。
仗于股肱。
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上柱国魏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崔铉
瑞玉凝姿。
春林发秀。
贞谅实德。
谦虚葆光。
冲用既臻于化源
达实每宏于理本。
后凋之色。
劲节自高。
金石希代之音。
正声特异。
洎发扬令闻。
辉蔼公朝。
道无缁磷。
言符体要。
相如之丽藻。
夙侍禁林。
傅说之旁求。
早膺台席
日者历居廉镇
尝总朝纲。
令肃方隅。
风行宪署。
及膺我宠擢。
复司化权。
每正惟公。
持平不挠。
畅缉熙之茂典。
宏经纬之明谟。
功勒旂常。
道光夷貉。
山甫匡周之操。
子房佐汉之志。
终始一心。
周旋七年。
富人斯久。
伪缉(疑)愈勤。
是宜载图尔庸。
优尔恩宠。
乃眷淮海。
号为通都
控扼实据其咽喉。
封部适罗其灾患。
予所注意。
尔其往哉。
于戏。
居则秉鸿钧。
绍阿衡之业。
动则驾长毂。
方叔之勋。
苟非全才。
孰膺重任。
若抚封之长术。
阜俗之嘉谋。
一部之惨舒。
三军之政令。
我属良弼。
则又何规。
勉登将坛。
敬佩相印。
副是宠寄。
其惟戒哉。
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扬州刺史大都督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田观察处置等使
郑覃平章事 唐 · 归融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朕嗣守丕图。务宏至理。
忧勤是切。宵旰靡遑。
所以庶政万机。悉委丞相
乃者失于任使。妖沴遽生。
方思正人。参我大柄。
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荣阳郡开国男食邑二千户郑覃。天资直气。
岳降上才。性惟端庄。
道本孤峻。文含风雅。
学洞儒元。通古今理乱之源。
达教化损益之要。历践华贯。
周旋大僚。休闻彰于缙绅。
政事满于台阁。载居讲席。
密勿内朝。胸襟洞开。
肝膈无隐。尝奏谠论。
发言有先见之明。每励贞规
勇退守独立之节。洎擢膺揆务。
总领庶官。坚操不回。
坠典皆举。尽瘁忧国。
竭忠戴君。必能毗予一人。
康济四海。邪正之路既判。
清浊之流自分。于戏。
秉兹钧衡。委乃髦硕。
尔其使万事得其序。百官得其人。
用贤罔不精。立法罔不慎。
弼亮刑政。燮和阴阳。
其听朕言。往践厥位。
克绍先德。岩廊有光。
可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封并如故。
内侍省监楚国公仇士良神道碑 唐 · 郑薰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运巨壑者。必资帆楫之便。
以鼓其波涛。筑广厦者。
必坚柱石之材。以完其结构。
故明王圣帝。立国保家。
莫不求竭忠宣力之臣。配帆楫柱石之用。
懋崇基业。宏济艰难。
百代通规。千载相遇。
孰称全德。其故开府仪同三司内侍监致仕楚国仇公乎。
公讳士良字匡美
海丰兴宁人也。宋大夫牧。
以忠烈正直书于春秋。公实其裔焉。
其后香以文雅仕于东汉。儒以议论贵乎北燕
蝉联圭冕。晖映简册。
代著奇节。率多令人。
史编家谱。一二详焉。
显公之曾祖考皇朝正议大夫内给事赐绯鱼袋讳上客府君。忠昭事任。
绩懋声猷。躬行正途。
克嗣先业。烈祖皇朝议大夫内常侍赐紫金鱼袋讳奉诠府君
名以才彰。功由道著。
王氏教让。羲之巳行。
于公高门定国方大。
皇考讳文晟府君。精持贞廉。
高挹尘俗。位以命屈。
庆因善馀。厥惟楚公
克振勋德。追赠特进左监门卫将军
赐紫金鱼袋。申公之诚孝也。
年未弱冠。入仕东朝
是时宪宗皇帝主器承华。体元储两
亲奉再饭。共欢九龄。
助澄少海之澜。更阐前星之耀。
永贞十年授掖庭局宫教博士。赐绯鱼袋。
元和初以旧恩本固。新渥弥隆。
既颁侍从之勤。首举宠迁之命。
宣徽供奉官赐紫金鱼袋。
检身极敬。奉辇施劳。
励自牧于撝谦。表无私于应对。
闰六月朝散大夫内侍省内给事宣徽供奉官如故。
材力彰于省局。周旋美于禁闱。
骤议甄升。更加命秩。
冬十月内常侍。馀如故。
未周星纪。三历显途。
既洽讴谣。且明恩泽。
虞卿再见。为赵上卿
荀爽九旬。登汉三事。
允膺时议。彼或多惭。
三年以本官充内外五坊使。寻或迁宣徽供奉官
发彼五豝。辅驺虞之仁化
殪此大兕。咏吉日于蒐。
外抚之暴横自消。中野之井闾知感。
十年大中大夫内侍省内常侍。寻以本官充平卢军监军使
全齐旧壤。继代邀恩。
甲兵盛充。贡赋不入。
公闻其叛涣。谕以忠贞。
爰革非心。几至效顺。
明年诏徵。又以内侍依前宣徽供奉官
吴寇据淮。天兵在野。
逗遛不进。沮败为忧。
使臣往谕中旨。遂命公以本官及职充淮西行营宣慰使
至则大布皇泽。益励军威。
四远瞻风。万夫振气。
而又尽得机要。既还奏闻。
竟至成功。期为显效。
十五年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将军。充内外五坊使
仍赐上柱国。又进封南安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驱兽而无害五谷。
充庖而有事三田。蕙圃兰塘。
落飞驻走。助开三面之网。
勤施一目之罗。鄙长杨之大誇胡人。
笑上林之务矜楚使。条令既肃。
巡游尽欢。其冬复加冠军大将军
长庆初五坊使。以本县进封开国子
寻进侯爵。食邑一千户。
宣徽供奉官皆如故。二年凤翔监军使
进封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亶父旧疆。缪公遗政。
郡邑则武安留守扶风则马谟擅名。
杂于版屋之郊。号为难治之俗
公揽辔即路。下车抚戎。
三军畏威。百姓怀惠。
宝历二年徵。复为宣徽供奉。
以本爵进封郡食邑二千户
寻除鄂岳监军使。傍连荆楚
南接湖湘。闾阎皆土著之安。
货贝有山积之富。兵不坚利。
人皆惰游。公深赞训齐。
同为勖勉。知方有勇。
自我而能。太和元年入为宣徽供奉官
转内坊典内侍省。秩清事简。
优逸自娱。莫展长才。
郁于偫论。俄拜右神策军副使
公于是端肃以贰戎政。廉让以播军声。
屏卫益严。暴悍知禁。
二年擢为右领军卫将军内外五坊使。讲事一时。
农不易陇。选徒百队。
人不告劳。鲜扁而布青林。
行事而无遗兖。貙貗古法。
蒐狝新规。指顾之间。
莫非尽善。六年真拜内侍省事
馀如故。明年转大盈库。
领染坊。依前知省事
恩泽浃于寰瀛。宠赐周于藩服。
绮罗万段。锦绣千筐。
每极珍华。曾无滥恶。
又元黄朱紫。染彩文章。
靡不精鲜。悉中程度。
以赏能陟于飞龙使。本官并仍旧。
御闲二六。天骥三千。
异骨峰生。深沟血溢。
亲习尽驰驱之妙。偫分多驵骏之奇。
刍秣尤精。稿秸常羡。
九年五月左神策军中尉左街功德使将军省事如故。
练达戎机。总亲护禁。
典理爪牙之卫。左右心膂之师。
宽不丧威。简不旷务。
气励熊罴之勇。手持虎豹之韬。
恩由忠深。士以诚感。
张孺骖乘。孝宣乃安。
赵喜宿卫显宗加厚。
左骁卫将军。馀如故。
既而郑注挺妖。李训附会。
列奏伪瑞。固邀銮舆。
图害腹心。渐逞奸毒。
公先机立断。禁旅遽齐。
坐遏凶渠。保护帝辇。
指名魁首。俄顷追擒。
其馀躁竞进取之徒。枝连叶著之党。
或志谐狂计。罔自正身。
或迹比顽童。居然就祸。
莫不尽苞恢网。同抵国章。
由是宗社乂宁。中外协睦。
非夫忠谋天假。广业神通。
其孰能如此乎。及于庙堂议功。
在第一。优诏加特进本卫上将军
中尉省事如故。位轻于德。
赏不配勋。难许冲谦。
终升峻级。寻迁骠骑大将军
开成五年开府仪同三司卫上将军封楚国公
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颁恩常例。非私受也。
会昌元年又加食实封二百户。寻擢为观军容使
兼统左右三军。奖旧常仪
昭异渥也。公每念祸伏福中。
禄为身累。将持盈满。
莫过退休。三年
以寒暑内侵。针凿罕效。
因求散秩。用遂素怀。
乃除内侍监将军省事如故。
寻又连表陈让。固辞恩荣。
优诏以本官致仕。其年六月二十三日
薨于广化里之私第。享年六十有三。
呜呼。身随运往。
名寄勋留。一代推雄。
九原表杰。天子悼之。
罢朝两日。赠扬州大都督
公弱冠以辨智取位。强仕以干蛊居官。
及莅大政。以机略致勋劳。
臻于贵寿。以恬退保终始。
事在简册。爵极天人。
出入七朝。显扬三纪。
秩以功艺进。道由忠直彰。
击鞠广场。则驰先百马。
弯弧迥野。则飞落双雕。
故得侍娱游则三领五坊。承顾问则八加供奉。
元和中卢从史上党兵劲。
阴结叛臣。宪宗皇帝护军中尉吐突公统戎专征。
密勿神算。诱至幕下
缚送阙庭。是时公适在军。
助成丕绩。其或扬镳宣命。
电扫雷惊。每播深恩。
亲当横阵。两河平殄。
颇预其功。虽不自矜。
实传众口。而多材多艺。
强记博闻。举策画若应神明。
簿书无逃心目。而又精鉴。
冠绝当时。门馆宾僚
荐延功行。必求明德。
用辅圣朝。则有秉忠正之心。
匡赞之任。才表正佐。
出为国桢。康济偫生。
辉华四海者矣。然后知卫将军七击匈奴
封侯九国。崔骠骑六征绝塞。
列将八人。特美高勋。
岂膺贤弼。以今方古。
我德为优。以四年正月二十三日
归葬于万年县宁安乡凤栖原社季村。夫人安定胡氏祔焉。
礼也。夫人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户部尚书承恩之女。
性德天才。标冠族。
叶组紃之懿范。彰图史之贞规
法度所以正家。柔闲所以遵道。
洎祥开凤兆。德协鹊巢。
芳徽溢于闺闱。令则洽于姻族。
以公勋位峻重。累封至鲁国夫人
壬戌岁先公而殁。有男五人。
宣徽使银青光禄大夫内侍省内给事赐紫金鱼袋曰从广。次光禄大夫检校散骑常侍持节曹州诸军事曹州刺史御史中丞上柱国南安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亢宗
閤门使朝散大夫内侍省内府局丞赐绯鱼袋曰从源。次邠宁监军使中散大夫内侍省内侍局丞赐绯鱼袋曰从渭。
幼曰从潩。皆禀过庭
早通诗礼。承恩入仕。
共效忠勤。为明庭之羽翰。
作私室之符瑞。不忘素业。
自致青云。宜乎懿德有后。
信不诬矣。大中纪号五年
克平四裔。东南款化。
西北开疆。三耀舒光。
八纮无事。皇帝念功轸虑。
录旧申恩。惟楚公永贞时祖宫有翼戴之劳。
元和时宣徽有委遇之渥。今则已悲封树。
未刻松铭。乃命举其殊庸。
勒在贞石。用传不朽。
昭示将来。特诏词臣
俾其撰述。臣薰恐惶直叙。
不敢虚美。谨为铭曰。
仇氏之先。本宋大夫
就义轻死。名昭册书。
厥后闻人。汉香燕儒。
乃生楚公。前修不渝(其一)
焯焯楚公俊乂迈德。
克抱才器。必循典则。
天资忠孝。神助正直。
高揭勋名。几摧奸慝(其二)
从史负力。潜通镇郊。
上将授诏。缚归天朝。
楚公佐成。众不敢摇。
东国大定。尘氛自消(其三)
蔡寇不庭。诛行原野。
偫校伤败。师无进者。
楚公衔命。汗血波泻。
貔貅鼓气。城垒连下(其四)
注训勃戾。妖淩北宫
和銮在御。狂祲来冲。
楚公奋臂。甲士趋风。
克歼渠孽。乃建殊庸(其五)
五坊三居。公畋有节。
宣徽八人。密议攸竭。
再监戎阃。将校感悦。
一牧郊垌。骅骝夐绝(其六)
佐佑帝室。手提禁师。
士伍胥附。皇心勿疑。
持满先戒。居高不危
悬车告谢。彭薛肩随(其七)
骇起截飙。哀缠逝水。
空留洪烈。永载青史。
精爽何之。壮猷已矣。
京兆开阡。寿堂在此(其八)
仕承泰运。殁偶昌期。
徽音不泯。令嗣衔悲。
圣念既勤。爰斲丰碑。
事功难究。有腼色丝(其九)
川常不移。已列。
元室虽闭。清风靡歇。
作皇代之英臣。期终古兮无绝(其十)
授王宰高承恭牟三道节度使 唐 · 封敖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八
门下。
朕常日出视朝。
与三四宰臣百辟卿士。
详求理本。
期臻大和。
矧军旅之事。
岂忘念虑。
古者命将。
必登坛告庙。
推毂授脤。
所以示专征之任也。
许昌宜禄鄜畤。
三镇之重。
一时所难。
诚当注意之求。
俱承并命之选。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充邠宁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王宰。
诚贯金石。
秀钟山河。
文该礼义之源。
武服钤符之奥。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右金吾卫大将军御史大夫右街使上柱国渤海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高承恭
心澄水镜。
严夺秋霜。
幼知仁义之方。
壮慕功名之业。
朝散大夫丰州刺史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田牟
风云应兆。
雕鹗当秋。
素怀搏击之威。
夙负骞腾之志。
而皆公台令嗣。
勋阀才人。
奉严训以承家。
推大忠而许国。
游心百氏。
志四方
知山川险易之形。
识古今兴亡之道。
累更任用。
咸著声猷。
或屏卫四郊而西戎修举。
或谁何右仗而缇骑整严。
或安静朔陲而虏尘载息。
吾之用汝。
不愧知人。
今以忠武师徒。
始终诚节。
南征北伐。
每闻尽瘁之诚。
破敌摧坚。
必茂策勋之典。
洎乎新平捍疆场之要。
洛郊当控带之冲。
固其金汤。
利彼牙爪。
凡为展效。
皆竭忠诚。
尔其为吾申惠慈。
布膏泽。
怀忠伏顺者延其赏。
穷羸孤瘵者加其恩。
使人人知吾待尔之心。
其厚若是。
勿独以鼓鼙之壮。
号令之严。
报于朝廷。
是曰为政。
服我休命。
尔其戒哉。
旧秩新恩。
同登八座之贵。
摇旌展旆。
分荣十乘之行。
宰可本官充陈州节度使
承恭检校工部尚书邠宁节度使
可守本官充鄜坊节度使
讨巢贼檄 唐 · 郑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凤翔陇右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京西诸道行营都统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郑畋。移檄告诸藩镇郡县侯伯牧守将吏曰。
夫屯亨有数。否泰相沿。
如日月之蔽亏。似阴阳之愆伏。
是以汉朝方盛。则肆其奸凶。
夏道未衰。而羿浞骋其残酷。
不无僭越。寻亦诛夷。
即知妖孽之生。古今难免。
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
我国家应五运以承乾。蹑三王之垂统。
绵区饮化。匝宇归仁
十八帝之嘉猷。铭于神鼎。
三百年之睿泽。播在人谣。
加以政尚宽宏。刑无枉滥。
翼翼勤行于王道。孜孜务恤于生灵。
足可传宝祚于无穷。御瑶图于不朽。
近岁螟蝗作害。旱暵延灾。
因令无赖之徒。遽起乱常之暴。
虽加讨逐。犹肆猖狂。
草贼黄巢。奴仆下才。
豺狼丑类。寒耕热耨。
不励力于田畴。媮食靡衣。
务偷生于剽夺。结连凶党。
驱迫平人。始扰害于里闾。
遂侵凌于郡邑。属以藩臣不武。
戎士贪财。徒加讨逐之名。
竟作迁延之役。致令滋蔓。
累有邀求。圣上爱育情深。
宏道广。指万方而罪已。
用百姓以为心。假以节旄
委之藩镇。冀其悛革。
免困疲羸。而殊无犬马之诚。
但恣虫蛇之毒。剽掠我征镇。
覆没我京师。凌辱我衣冠。
屠残我士庶。视人命有同于草芥。
谓大宝易窃如奕棋。而乃窃据宫闱
伪称名号。烂羊头而拜爵。
续狗尾以命官。燕巢幕以誇安。
鱼在鼎而犹戏。殊不知五侯拗怒
期分项羽之尸。四冢既成。
待葬蚩尤之骨。犹复广侵田宅。
滥渎货财。比溪壑以难盈。
类乌鸢而纵攫。芒芒赤县。
仅同夷貊之乡。惴惴黔黎。
若在狴牢之内。固以人神共怒。
行路伤心。谬领藩垣
荣兼将相。每枕戈以待旦。
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
共剪狐鸣狗盗。近承诏命。
会合诸军。皇帝亲御六师。
即离三蜀。霜戈万队。
铁马千偫。雕虎啸以风生。
应龙骧而云起。淮南高相公
会关东诸道。百万雄师。
计以夏初。会于关内。
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秦州节度使仇公遇等。已驱组练。
大集关畿。争麾陇右之蛇矛。
待扫关中之蚁聚。而土番党项。
已久濡皇化。深愤国雠。
愿以沙漠之军。共济荡平之捷。
此际华戎合势。藩镇连衡。
旌旗焕烂于云霞。剑戟晶荧于霜雪。
莫不持绳待试。贾勇争先。
思垂竹帛之功。誓雪朝廷之耻。
矧兹残孽。不足殄除。
况诸道世受国恩。身縻好爵。
皆贮匡邦之略。咸倾致主之诚。
自函洛搆氛。銮舆被敌。
莫不指铜驼而眦裂。望玉垒以魂销。
闻此勤王。固宜投袂。
更希愤激。速殄寇雠。
永图社稷之勋。以报君亲之德。
迎銮反正。岂不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