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 其十一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一
蜀山硗确累趼行,何当刬削招五丁。
缚身世网弗愁隘,蝼蚁循庭怨荒大。
翠緌鸣玉栖编蓬,末班事主难为忠。
黄牛赤骥士同皂,鲍鱼强夺芳兰风。
鼱鼩袭狗不得阻,遂使孤豚来咋虎。
不如徐干弃其宝,处子犹能洁身老。
纬萧河上堪不饥,可怜李广嗟数奇。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其二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射虎将军发欲枯,茫茫沙草正迷途。
小儿谩取封侯去,还是平阳公主奴。
午饭高桥院 南宋 · 李流谦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招提下马憩逡巡,野饭亲烹涧底
二月韶华听啼鸟,百年心事信行云。
不禁烈日花光薄,更抹微烟草色薰。
老衲未知风木恨,向人犹说将军(自注:院僧不识予,颇谈先大夫之政。)
送台石甫出关 南宋 · 李流谦
台君少年时,盛气不可盖。
冀北驹堕地,过都如历块。
未说两石弓,谈诗亦坚对。
十年忧患绕,玄螭伏浅濑。
宝剑夜韬光,苍鹰秋折翅。
飘风讵终朝,否极理则泰。
秋高气益肃,匹马指绝塞。
酒阑奋袂起,晓色风雨晦
关头将军,久矣侧席待。
解鞍握手语,意合琥珀
去去未可知,建侯万里外。
两耳熟高名,迩方揖英槩。
颇知倜傥士,别意殊愦愦。
赠行敢他言,忠义福所介。
陆放翁集诗韵 其十二 学射道中感事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三
无数青山散不收,天长野阔荡羁愁。
故园空想团栾语,客路犹堪放浪游。
直拟渑池能奋翼,宁知李广不封侯
百年荣辱皆关数,须信三刀梦作州。
汪制置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澹斋集》卷一○
尝谓霍去病号汉名将,其捕虏斩级,功冠一时,然史臣称其「亦有天幸」。
窃试言之,天幸云者,其亦有赖而后济者哉?
夫天下事功奇伟卓绝,固属之才与能,而使之成就建立,非天幸诚有所不济。
李广之才气自号无双,而流落不逢,结发战匈奴至于白首,封侯赐爵反出妄校尉下。
想其当时,视去病辈特乳臭儿,曾何足睥睨?
彼其区区际遇,当专阃之寄,所向辄克,因之叨窃茅土,冒昧宠荣,非天幸而何?
史臣之言,诚不为过。
由是论之,有天幸如去病,犹足以显于世,无之如李广,遂至以谴死。
然则天幸之于人,信乎其有济也哉!
某不肖,以世荫得官,虽甚愚极陋,自期无奋拔,然所谓天幸亦若窃有其粗。
请姑言焉,以幸执事者之一听。
窃惟先君往者任于朝,四海九州之广,俊杰茂异之众,而独获与台坐周旋,其款道德,躬奉謦咳,非但途见猝遇者。
退而夸之党类,告之子孙,不一而足。
逾二十年,而某乃得以属吏趍走于节钺之下,此一天幸。
台坐大雅博厚,又重念畴昔眷眷簪履以及其后之人。
某之为吏,才智浅拙,术略迂疏,无一长可赎百谴,而台坐洪度包荒,至仁藏疾,略而不问,使尚得偷窃斗升活其孥累而不以罪去,此二天幸。
恭惟台坐以冠天下之文章,旷百世之人物,未即登丞弼,相天子,黜陟天下士,辄从禁严,外托藩翰
凡为蜀郡邑何啻千百,其有一艺一庸,挈持抱负以上干化冶者,亦岂能以缕数?
而某独有此二天幸,乃不能踊跃以前,求刀圭灵剂化此凡骨,不几于得径寸之璧、夜光之珠而轻掷之欤?
是用忘其僣冒不韪之罪,辄以蹇剥之踪赴诉门下。
某前任某官,通今任考第,妄意可以侥倖所谓磨勘者。
然负丞大府凡二年,其获亲奉使令于前实不能数月,而摄三邑乃居其强半。
用是求委不肖之躯于造化之炉者常后众人,而曰二天幸者,未果敬拜实惠。
今兹解去贱职,将遂归耕田亩矣,独先君门户之寄,一念未能忘。
向来漕使樊公、任公尝赐收录,而迩者大参虞公不以无似,亦污荐墨矣。
况平时依之于天、庇之于父母,又操二天幸如台坐,可不汲汲焉百拜以请哉?
重惟先君弃世几十五年,兄弟三人埋伏选词,迄未有一人少遂尺寸之进者,悼念先烈,几于委地,故每食未尝能饱而寐未尝交睫也。
伏自台坐入蜀,凡向之获交于中都者盖尝数其后之不振,固未若某兄弟之甚,诚亦台坐之所宜动心。
今者某独幸考第粗足,而荐削亦有垂成之望,倘台坐一引手援之,则岂惟某祗拜大赐,泉下之灵重鼓舞丘山之惠矣。
贺人发举启 宋 · 李舜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五
伏审妙膺里选,荣中贤科,于乡有光,在道增贵,伏惟庆慰。
国家复古于三代之后,造士以六经之纯,号令仅及于期年,学校必兴于四海。
宜得成才之彦,用彰乐育之能。
果有誉髦,来入英彀。
伏以某人行纯而懿,学博以文。
笔阵扫乎千军,书帙破乎万卷。
玉韫于椟,久怀善价之求;
鸢飞至天,果预作新之庆。
某缪缘随牒,叨此备员。
心迷吏牍之烦,望绝儒林之盛。
岂图推致,尚辱顾存,赐书以先,为礼甚宠。
渐离技痒,窃自负于知音;
李广数奇,敢复论于故将。
谦冲之旨,不忘感慰之怀。
赠人为金吾郎二首 其二 明 · 于慎行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陌上锦云连,期门校猎旋。
射声银作镝,蹑影玉为鞭。
撇草连双兔,凌空接两鸢。
应怜汉飞将,白首滞穷边。
褚裒彭城之鉴 宋 · 李舜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四、江东十鉴
臣闻夷狄之不可以久居中原也尚矣。
石虎强盛之时,自以为非天摧地陷,则子子孙孙永无后忧,盖谓江东不足虑,而中原未必有变也。
一旦争夺之祸起于诸子,石韬之血未乾,而张豺之谋已启,石世、石遵、石鉴之徒,未踰一年而互相杀夺。
元海以来,夷狄之内自相残,未有甚如此时者也。
褚裒乘此之衅,举兵北伐,而倒戈以迎王师,襁负以降军门者,日以千计。
朝野之士,皆以为中原指期可复。
之此举,固已有混一华夷气象。
使其席胜长驱,有进无退,则毡裘之生聚,自此无遗种矣。
奈何之初出,非自中指,师行而朝议不许,师进而佐兵不继。
出未踰时,而遽以王龛之败,召元帅以班师,使之南辕返旆,还入京口
当此之时,非惟山东河南之失望,而河北二十万之遗黎已渡河而无所依附,悉入于苻健等辈垂涎之口。
江东君臣,其□兵纵敌之祸,可胜言哉!
呜呼!
晋人之纵敌,盖非一矣。
石氏自遵、鉴而下,一门昆季既已内自相残,而冉闵、石祗之徒方且更相伺隙,未知所以息肩之日。
一时英雄,各怀去就而莫适为主。
数年之间,相继款附者不绝如线。
苻洪冉闵之故,遣使请降;
苻健麻秋之祸,则又称爵以听王命
姚弋仲石祗之夭,稽首来归;
姚襄弋仲之死,则又单骑以至寿春
冉闵石鉴之诛,临江告晋;
而冉智以慕容俊之祸,则又奉玺以求兵助。
此辈狼子野心,诡诈百出,其来致款附者,虽非皆出于诚,然而亦必内有变故,然后肯为此举。
使江东君臣真以恢复中原为志,因其献款之际,或屈而臣之,成从而蹙之,则夷狄之祸必不至蔓延于天下。
岂意一时之人,志懦才弱,不足以堪此事。
王龛稍败,而褚裒之军俄已召归,继此之后,不复再出。
中原豪杰,一切纵之而不问,其亦何心哉?
且一胜一负,兵家常势,人不可以噎而废食,将不可以一挫而班师,是以李广前锋之失利,不足以寝卫青伐敌之兵;
高霞寓偏师之少却,不足以沮裴度讨蔡之志。
而况之时,虏势极衰,人心极顺。
三胜一失,何足损威?
纵使当时君臣谓非长虑,谓为不武,则天下独无人乎?
不过别选贤将,从而代之。
邓禹关中之败,代以冯异,而终破赤眉,郭子仪滏水之败,代以李光弼,而终破安庆绪可也,而何至召元师而班全师?
彭城之役,即已坐失机会,而乃今年以燕师之号命慕容俊,明年以信都襄国之号命苻洪及其子,又明年以高陵太原之号命姚弋仲及其子襄
客主初不相通,而心志初不相依,但惟以方州遥授,以虚爵羁縻,此曹窘于变故,应既受命,而封豕长蛇之性自若也。
故款附未几,而旋又背去。
苻健则自枋头以入关,慕容俊则自幽州以入冀,姚襄则自颍昌以入洛。
前日之稽首请降而愿受封爵者,今复起而为勍敌于关河许洛之间。
中原之鹿,奔逸四散,固已分逐于群雄之手,而晋人方且弛然安卧,若不知觉,岂东晋之人才立江东之庙社,而遽忘中原之陵寝乎?
呜呼!
粤自永嘉之乱,晋迁江左,其立国于金陵者,姑寓云耳。
绵历数世之后,而在朝已无中原旧臣,后生晚出,稔于闻见,遂以为晋之庙社实在江东,为晋之计者,止当限长江而谨守,不当越长江以侥幸。
一有议及北征,则争相沮抑。
是以石勒之死也,庾亮尝欲出田襄阳,而蔡谟难之;
石虎之死也,庾翼又欲徙屯安陆,而孙绰谏之。
至是之戒严,胜势已见,而朝议又欲沮止。
虽其后殷浩之出,稍自中指,而王羲之之徒盖未尝少许也。
庾亮、殷浩方行万里,出门而车轴折,姑置勿云。
褚裒之在彭城,凡河朔之士庶悉渡河以来归,而关中豪杰又复背石苞以应晋,此华夷将遂混合之时也。
晋之诸臣乘此之衅,自当厉兵秣马,以与共驱,不然则选将益军以壮后距,而一时权要如蔡司徒者,方且坐观成败,不肯渡一卒以佽助之,而又遂韩卢、东郭所以俱毙之论而沮毁其事。
肉食者鄙,例无远谋,其败人意如此,为国家者,果何赖耶?
呜呼!
晋自建武以讫永和,历世凡五,历年凡二十有七,平时郁郁,常恨中原无衅;
一旦获遭,而蔡谟之徒乃多出懦语以掣褚裒之肘,遂使恢复之功俄成而坏。
而后󲦤绅之士,拾其遗迹而论之,尚以等为谋国得策。
如此,则是东晋之君俱当拱手环坐,俟河之清,而中原五世之陵寝无时而可复也。
昔乎建康苏峻之乱,温峤举义兵于武昌以讨之,朝士来者,皆谓峻之徒众,骁勇无敌,今日之举惟仗天讨,若以人事言之,未易除也,而勃然变色曰:「诸君怯懦,乃是誉贼」。
于是奋兵从白石垒以攻之,一举而遂平苏峻
使之时,而出数语以斥其懦,则朝臣气稍振,而彭城之师必不至仓卒以召归。
岂意冠剑盈朝,而更相唯唯,至今使人愤抑而不平。
故将举江东以图恢复之功者,必先辟蔡谟之说而后可。
山中避盗后十首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丧乱今犹尔,安危了未分。
叛羌初射月,群盗忽如云。
妙略归诸将,深忧轸圣君。
灞陵逢醉尉,应有将军
涪州牛陂箐 清 · 张九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云如墨破山行,未辨巉崖荦确横。
射虎几人逢李广,叱羊何处问初平。
苔黏古木寒无色,草伏阴虫细有声。
两日崎岖头欲白,不关萧瑟动秋情。
姚仲复官制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一、《容斋三笔》卷八、《洪文敏公集》卷八
李广数奇,应恨封侯之相;
孟明一眚,终酬拜赐之师。
星源逢仲(原缺,据诸本补)共兄弟别后道中奉寄二首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十年四海不解甲,一日三秋更忆君。
别后光阴逐流水,老来踪迹似浮云。
心怀丘壑情虽在,眼暗风尘首重分。
满眼尚添新战骨,何年真起将军
许君善题竹石图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出处:龟巢稿卷四
竹君骨清癯,石丈貌奇古。
谁其为写真,吴中马振父。
吾生两眼多阅人,此君见之情甚亲。
寻常两膝不易屈,此丈拜之心莫逆。
可怜君家万竹遭斧斤,石亦去作将军
斋居此日空对画,目前所喜无风尘。
凛然清气秋满屋,六月不知炎暑酷。
我来赋诗重品题,此石嵌空如此
勿为陂龙,勿为金华羊。
徵君与尔作三友,老夫亦得与时同徜徉。
奉送许杨川(琮)巡察平安道以禦北寇 明 · 李承召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七
塞北风高天雨霜,胡人马肥弓力强。
开州城外白草死,杀气直迫河阳
挥鞭召徒侣,往来如飙狂。
诇知吾人朝上国,狙伺豨突恣跳梁。
天地为我怒风云,惨惨日色黄朝家。
岂无将军折笞,笞背扼其吭。
又岂无三箭定天山,一索直缚楼兰
乾坤大度不与校,欲以庙算怀殊方。
推毂遣公镇北门,长城万里壮金汤。
虏中相戒勿生事,先声已振阴山傍。
金锁甲,绿沈枪。
绣涩生苔不复用,但觉辕门白日长。
青油幕下列宾僚,白兽樽前飞羽觞。
割鲜挝鼓且为乐,壮士欢声动圆苍。
谈笑折冲千里外,自有万甲胸中藏。
坐令呼韩入汉关,解辫束带趋明堂。
我后长无北顾忧,边氓岁岁安耕桑。
侯大将军姊丈出镇贵阳 其一 明 · 于慎行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草沅江万里程,十年旌节下神京。
韬钤自握轩辕阵,鼓角重开骠骑营。
鲁国诸生曾避席,汉家飞将久知名。
灯前把酒犹相问,不信封侯事果成。
题卷雪楼甘宁楼)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三国英雄气似云,江南只数将军
借令马上身犹健,应笑中原鼎尚分。
谥册屡沾新雨露,断碑空说旧功勋。
斜阳万里明(明抄、徐本作江)如雪,独倚栏干酒半醺。
温州赠陈总戎赞伯(以战功锡世职,故有六句。)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三十九
汉家飞将旧横行,枹鼓年来卧不惊。
剑倚龙精轻万事,身先虎穴拔孤城。
销烽海国归尊俎,锡土天书列姓名。
共说军前容揖客,醉馀缓带笑论兵。
张公行 明 · 王廷陈
 押虞韵 出处:梦泽集卷四
张公一生豪侠徒,作吏风尘性气粗。
千金快意买歌笑,礼法区区安足拘。
倾心倒意向宾客,椎牛置酒恣欢呼。
忽传姓字坐沙汰,歌曲未竟门客逋。
昔时请谒为亲者,仓卒化为越与吴。
已经十日伏草莽,欲去不得仍踌蹰。
我闻拔剑为子起,仰天疾视情无愉。
世间万事尽云态,白衣苍狗在斯须。
神鱼陆处困蝼蚁,鸷鸟翻身避猎弧。
李广有时愁醉尉,魏其何能庇灌夫
古来豪贵有颠倒,张公张公莫叹吁。
听剡樵说杀虎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三十三
恶水夏竭崖壁瘦,风刀掣铓割云袖。
野蒿盖屋门不天,燐碧星红碎光漏。
空烟窸窣伥鬼啼,瓜园𡏝破逃群鸡。
抽镰急束短后衣,飞身蹑树当墙梯。
虎睛荧荧射人面,虎尾垂溪直如箭。
势将上纵故下蹲,霹雳摧空四蹄旋。
抱镰抵虎目无眴,人虎存亡争一线。
是时月黑千林昏,北斗插入虞渊根,气丝袅发悬独魂。
虎来撄人人格虎,虎爪人镰密迎拒,木叶低昂万山舞。
投镰中虎虎落胆,石断沙飞吼声惨。
下握虎颈血盈揽,壮士不敢懦夫敢。
眼中有虎白日狞,手无寸铁吾难撄。
惜渠李广没石箭,仰天但射黄毛鹰。
君不见将军不惯骑牛行,孩童指弱能捉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