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宗杰首座画像赞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
性具染指,鼎味咸在。
容膝归休,日用三昧。
不动口,不饶舌。
人无闻闻,吾无说说。
翻嗟普眼,弗见普贤。
为渠去却,眼中金屑。
复道行空,白银为阙。
按:《北涧集》卷六。
籴赋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八、《北涧集》卷一
黄岩之西,竹树之利埒禾稼,富民积仓不竞,县南新陈相望。
据廪增直,要突不黔者,不仁哉,富贾也!
作《籴赋》。
北涧遣介问籴于接壤之多稼者。
夕阳在山,徒手而归,惄然如瘖,长嘘而欷。
抚而劳之曰:「吾迟若之归也,与若解腰而共饭,何迟迟其来乎」?
介怫然曰:「东方既明,草露未晞,请命于迈,往扣富儿。
自卯及申,庾不及窥,守者瞋目,略不见治。
怀鲁将军指廪若遗,嗟今之人彼何人斯。
计其耕也,几觳觫之扶犁,几桔槔之灌畦;
其穫也,回江潮之骏奔,卷天云之暮低;
其歛也,渺然基篑之山,倏然横浦之坻;
其入也,岂斗筲之足算,汗牛马之载驰」。
介也浅中,卒骇且疑,乃歌而喻之曰:「起予者谁兮,必斯人者。
考古验今兮,吁嗟里社。
长日难西兮,生民不暇。
麰仆萎兮,大田如赭。
方坚壁,攻之不下。
阿瞒小斛,洛阳高贾。
秦汉不威,唐虞不化。
文具之文,墙书壁挂。
若夫贪夫徇财,烈士徇名。
矫矫虎臣,藐万虎贲
鲁英周豪,目击道存。
既慷慨而内交,岂琐屑之足论。
汉鼎未分,髯孙高视,周不引类而东乡,谁及帝王之略;
荆州倒屣,孔明借助,鲁不交言而逆击,谁空赤壁之战。
生有断金之利,死有绝弦之叹。
鸿鹄之志,非燕雀之知;
虎豹之文,岂犬羊之变。
繄橡栗之四三,拟樗蒲之百万。
世愈下而愈纷,鼓之者谁兮,吾得之于黄耇鲐背之所云。
谓龙断之贱夫,每朝隮而莫登。
幸饥岁之相仍,偶新谷之未升。
乘颜氏之屡空,肆盗蹠之不仁。
弗思殆辱,奋其并吞。
瞑未睫交,家如土崩。
可以惩矣,然犹不肯悟。
载脂其车,言秣其马,于覆辙中,星言夙驾。
虽争驰而并驱,可拱立而俟也。
紫芝(并引)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八、《北涧集》卷二
安僖诸孙希忯卜母宅兆,得四茎,叶其吉,其友北涧某为之词。
石兮琼,木兮椿,飞兮凤,走兮麟。
草兮,配是四灵。
绝类兮离伦,拔萃兮茁英。
不时兮自解,不植兮自萌。
软湿兮紫润,丽泽兮芳新。
食秀兮春滋,挹粹兮露零。
太和兮蔼蔼,至洁兮津津。
山云兮溶溶,溪水兮泠泠。
华风兮致祥,霁月兮荐清。
马鬣未封兮玄堂未扃,发之者天兮感之者人。
送观书记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九、《北涧集》卷五、《虞邑遗文录》卷三
合而离,从而违,苟不愆于义,离合从违皆中也。
訚訚不为从,侃侃不为违,夷险百艰适于义,交道之正也。
反是必强笑语谀媚以相悦,饰伪貌佞壬以相下,进则诡随,退则揣摩,苟合诈从,伺隙俟间,起而乘之以相卖。
闻一善言,见一善行,冀其协赞以泽人利物,难矣哉!
晚得吾观物初,从容于大中,尊所闻,强记览,未见其止。
睡再鼾,吾伊声犹在人耳。
偕来虎岩,当妄庸争夺甫定,掉头舍我而他之。
吴越家林深眇,一枝可以憩勌翮,去不俟留,还不俟速。
惧其去而忘还也,则谓之曰:「琴川苕溪,一苇可航。
日损日新,勿谓蜚廉慵而不我告」。
嘉熙戊戌春下浣北涧物初而与之别。
无外阆州书记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九、《北涧集》卷五
尽己以尽物,物斯应;
物应则虚受,己则冲然漠然,游于孰己孰物、洞表里、一边幅之地,振大方之辔,允蹈于其间。
胸中天地,无复畛畦,而备于我者,眇中边背乡之殊,盖道之所在而已。
因作而言曰:反观匪内,遐眺匪外,而我与物等此大块。
嘉熙戊戌北涧书。
赠刀镊工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九、《北涧集》卷六
天台刀镊工初来杭,余发方壮,须矗矗如猬。
试其技,瑟瑟如蚕食叶,若无刀焉,余则赏其轻。
声闻两山间,至今弹压同技。
余间关四方,归湖上,须发俱槁。
复试之,其心手两忘,运转挑剔,略不经意,则又赏其巧。
噫!
工之技昔轻而今巧,余之须发昔壮而今槁。
壮槁者谁?
北涧遗老。
仁王护国般若疏后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五
《仁王护国般若疏》,天台之极言。
言,心声也,天台之心在焉。
循声而得心,忘心而得法,庶乎小酬百艰,显晦沦于遐陬海隅,复归中州也。
见而不诵,诵而不通,通而不说,说而择授,均得罪于此书。
嵩山晁骑尉序之为详,北涧申之为约。
虽涓尘增溟岳,不在乎多少间,其于宏赞,弗以异学二乎中,则同出一辙。
嘉禾古石兰若传教行彬重刊以永其寿,为书之。
陈原父诗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五
壬申季秋永嘉陈原父侍仲氏解四明定海少府之组,借榻于北涧数月。
束书外无长物,萧然如僧。
奋然有志当世,日与此邦之彦游,归辄三鼓。
余未尝不迟其归,原父归亦未尝不至予卧内,言是日所与游与所为所见而后寝。
自首及末,风雨不渝,且未尝见其评论人,议己者不问。
予游四方,得见有常者盖寡,若原父非有常者耶?
男儿有志事竟成,非有志者耶?
其往也,素斋领客,载酒赋诗,饯之于江浒卢氏小圃
予亦赋,诸公讶余独醒,以序代罚。
跋顶山珂兄刺血写莲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六
能生不能教,亲也,教必从师。
师以德,亲以恩,知报则知道,舍是吾何观。
刺十指,写三周七喻以为报,匪报也。
盍思瞿昙未说,毛颖未血,文采未发,经在何处?
若三七日思而得之,无丝毫别。
夫如是,则七世父母师长,同见灵山未散,非汝欺也。
书经后二十三日,慧日北涧书。
跋贝多叶二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尝观此叶于焦山行,行老而西归,死于绵之云盖寺,以遗汉嘉邓秀烈。
邓墓木拱矣,复见于升上座,因作而言曰:译场不作,竺锡不至,鹤峙蛇惊,愕听眩视。
一叶之书,与无数叶,叶叶之义,字字融摄。
盍观其义,而遗其言。
所观既亡,其亡亦然。
古之至文,鸟迹科斗。
今不复古,竟亦何有。
惟道人升,好古痴绝
焉从得此,于邓秀烈。
华竺二文,一之者人。
孰为此言,北涧隐沦(右为升维那赞。)
像存乎氎,教存乎叶。
籋云载驰,止于建邺
奘蒐遗文,以十象驮,龙伯取将,半沦殑伽。
今之所存,皆其零落,残圭断璧,此经自若。
经无攸全,义有攸往,维义与经,非一非两。
吾不了义,又不识书,乃于字外,洞明心初。
按:右为舟老赞。
跋大参楼攻愧论征侨帖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馀姚龙泉寺唤仙阁,旧题有「征侨」二字。
客属普满珣公问于文昌楼公,公答之之帖云云,又云「终未见二字所出」。
吁,公胸中多书,若十数世豪贵家畜藏珍奇,固有会稽所掌,既富且夥,岂窭人子日生所雠,目阅手数,旦旦知出纳之地哉?
盖尝见于《大人赋》「厮征伯侨而役羡门兮,诏岐伯使尚方」,《甘泉赋》「虽方征侨与偓佺兮,犹彷佛其若梦」。
颜师古曰:「方,并行也。
征姓,北侨其名,仙人也。
伯与北声讹耳」。
岂公未见相如子云乎?
吾固曰:公胸中多书,岂窭人子日生所雠,目阅手数,旦旦知出纳盈缩之地哉!
开禧元年季秋旦北涧某书于鄮山三锡堂。
谭浚明所藏山谷岩下放言真迹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放言于规矩准绳之外而不失规矩准绳,然字亦放,若孔子从心时不踰矩矣。
往往不识此等气象,故有软语之讥。
公自黔涪起废,舟泊滟滪,邻樯二客乘月吟啸,曰:「今代无诗人,鲁直软语定不能写此奇伟之观,盍联句赋此」?
其一曰「千古城西滟滪堆」,其次曰「上陵下浸碧崔嵬」。
酒数行,悲嘶不已,而苦涩不续。
公朗吟云:「晓涛激喷万丈雪,夜浪急回千里雷」。
二客诘姓字,公曰:「软语鲁直」。
客愧谢移棹。
右五篇字字有法度,为公非家藏,今为谭浚明所珍。
宝庆二年清明北涧凤泉展玩于介亭之阴。
后溪敬堂诗卷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后溪不学般若,任运与修多罗合,其用敬堂韵赠照,有「金篦刮膜」之语,又云少陵令人回向心地初耳。
北涧遗老书其后云:「后溪不可推过」。
常熟钱竹岩诗集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北涧集》卷七
竹岩懒翁钱德载问余曰:「子于诗,以前辈谁为准的」?
余曰:「以自己为准的」。
竹岩笑曰:「子何言之诞也」!
余曰:「事与境触,情与物感,发之于言,惟志之所之,不至学孙吴顾方略何如耳」。
竹岩曰:「审若子之言,其犹病诸。
虽然,亦人耳。
少陵号称诗史,又曰集大成,老坡比之太史迁,学昆体者目之村夫子。
或又谓文章至李义山特一厄,学则工于一二新巧字,谓之字面,已见笑于商周庸人小夫。
余用力,博约少陵,十数年所得于风涛尘土中,古律相半。
盍为我观之,欲观子嗜好与我何如」。
括苍太守安僖诸孙希明欲刊诸郡斋,于是择其警拔者得三之二,合二百五十馀,名曰《竹岩拾藁》。
嘉定纪元重阳后五日北涧某书于丹丘般若精舍。
跋汪龙溪彦章殖斋记(周知丞,宗圣祖。)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北涧集》卷七
吾取诸老跋周氏殖斋记一语,云殖之时义大矣哉。
惜哉!
龙溪寓以耕也,遂以其子联翩擢第,为殖之效。
回也好学,其志恐不及此,此汉儒所谓经明则取青紫如拾地芥。
安得殆庶作于九原,与之论夫学。
壬辰闰月二十夜漏下数十刻,北涧某书于殖斋诸孙季舒景魏甫家。
跋瑱师所作饮中八仙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北涧集》卷七
饮中趣,诗人歌之;
诗中画,画者临之,可以止矣。
题跋者方争妍取奇,角其力于八仙酣适之地,若非耽其所嗜,若路逢曲车,则必欲坐诗穷于作歌者之间关浣花、瀼西,突不黔而后已。
北涧不敏,请避三舍。
四明何道友写华严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北涧集》卷七
五十三人一缕穿,小儿虽小胆如天。
百城烟水无重数,买得归来不费钱。
或曰:「书经佛子何道友请跋手书《华严》,乃赞南询童子,何哉」?
则谓之曰:八十一卷,菩萨说十之七八;
教主辄出光明以表示之,非无说也。
至于云兴瓶注,问答繁作,一生事毕,童子一人而已。
尘中消息,属之谁与?
乃知教主放光,菩萨问答,童子南询,三无差别。
佛子书之,不加一点,北涧饶舌,不入众数。
戒鼠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北涧集》卷六
北涧足迹半天下,习尔情状,尤得桀黠之情,故为尔忌,而未尝忌尔。
所谓几辟网罟,固所不忍为,孰谓尔以吾为可欺?
昼跳梁,夜穿窬,饮食服玩,皆尔伤残之馀。
凡在吾室之君子,谓吾信不孚,不能格尔暴,则将舍我而他之。
彼既舍我而他之,吾亦岂能安吾居。
尔之远君子,近小人,孰甚焉。
甚矣!
永某氏之祸,商监不远,勿谓吾不尔告。
普照寺重修西方前殿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北涧集》卷二、康熙《松江府志》卷二六
华亭具体兰若,莫如普照。
其间庄严壮丽,莫如无量寿殿。
殿之殊特,莫如孟春之月会。
千万人系惟心自性之念,事理冥契,人境两忘。
浙江以西,邈然寡俦。
复道横陈,以翼邃严,曲尽其巧。
以尽巧故反见窒隘,莲坐高广,仅觌其趾,眉毫宛转,鲜克彷佛。
遂彻其旧,别敞修楹。
轩豁前荣,八窗玲珑,佛与四众咸得相见,如明镜中见其面像;
又若帝网交光相罗,如击其蒙,如发其蔀。
费倍万计,谈笑而集。
真懿大师忠信、崇教大师祖祥,善巧诱,倡徒属,各致其力。
作于嘉定九年正月,落成十二年之四月
北涧起于座而告之曰:「乡也窒隘而不见佛,不见之见,初不加损;
今无窒隘而得见佛,所见之见,初不加益。
见见之时,虽佛亦物。
见不能及,非物非佛」。
或曰:「佛固自若也,吾见固自若也,有见不见也,何故」?
则曰:「罔克在念,狂圣由是。
即见离见,徒问傍睨」。
书以授真懿,使喻入社之净信者,俾知窒隘宏敞未始二焉。
华亭西寺无尽灯记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北涧集》卷二
作光明供,供养中最。
猎人之箭,洞犀贯革。
尘龛佛灯,耿耿欲灺。
箭以剔灯,天眼證通。
况夫南亩膏腴,基一兰若,无尽光明。
吴氏子某有田一顷强半,耕而穫之,数十口可以无饥。
不以养数十口之家,而以为一灯之施者,独何如?
盖其畴曩有事于补陀大士,如谷答响,如水涵月。
苟其棼虑杂想,隐慝潜耻,不尽澡雪,而欲造夫纯诚之地,何以感格玄觉如此其著?
施所难施,不为难者,殆非偶然。
咨尔妙朴,盍思其难,谨终如初,俾冥者明,明终不尽。
日月薄蚀,此灯长照;
风雨如晦,此灯不夜
蒙斯光明,若彻蒙覆,若披云雾
作此施者,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尔时妙朴从座而起,稽首北涧,请说是法。
北涧默然,遣化菩萨,其名曰颖,于四众前作如是言:「田而耕,续光嗣明,乘月之亏,持月之盈。
耕而稼,智烛弗灺,转空为昼,破暝于夜。
稼而穫,是诹是度,以绵以延,毋止毋作。
穫而廪,歌丰庆稔,受者无心,施者奠枕」。
时化菩萨作是说已,举以授朴。
既授朴已,作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