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寄陈给事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律诗
别元龙了别西湖,到得兰陵二月初。
沉想金闺随梦熟,楷书玉楮问安疏。
傍人燕子新巢小,得友莺雏煖翼舒。
落落环中有馀地,道枢旋斡看虚邪。
勉学赋 南宋 · 吴如愚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三
人具四体,性均一天。由或学与或否,故有愚而有贤。德欲昭明,端在修身之谨;理资讲贯,莫先用志之专。蒙尝息念簪缨,究心弦诵。时时不倦于时习,日日常知于日用。道惟可乐,忘箪瓢陋巷之忧;友必相亲,愿车马轻裘之共。诚以命分素定,尘生漫劳。务道枢之谨守,宜德柄之常操。势荣孰若义荣之显,人爵何如天爵之高。深念惜阴之过隙,每怀继晷以焚膏。惟理义心所同然,味犹熊掌;惟富贵人所欲也,视若鸿毛。兹盖无为其所不为,于止而知所止。绝去私欲,复还正理。视听言动,严遵四勿之戒;意必固我,默会四毋之旨。物交物而物莫能夺,心感心而心无所倚。学以聚,问以辨,志在操存;居之安,资之深,躬勤践履。一尘眯目,物虽近而莫睹;一事萦心,理虽存而莫通。钦厥止,安汝止,则何往而非止;执厥中,用其中,则何行而匪中。故此观无体之礼兮敬以直内,听无声之乐兮和而不同。欲致有孚之益,必全养正之蒙。
按:《准斋杂说》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本书本。
栖真洞神光记(绍定五年) 南宋 · 王思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洞霄图志》卷六
绍定辛卯孟夏,郎官杨公彦瞻游九锁山,幽岩邃谷,无所不历。二十有一日,至栖真洞,登东西两台洞绝顶,故有若华盖者。方举火烛之,忽神光发东台上,圆如满月,青白相半,升华盖而止。火为夺明,良久乃散。观者惊异,公顾问偕行羽众;「是何祥邪」?思明对曰:「嘻,二百二十馀年矣。在祥符閒,国家崇尚元教,浙漕使陈文惠公率官属有祷于大涤洞,维时洞中出现是光,照耀林麓。文惠公表奏朝廷,诏旨褒嘉,始改洞霄宫额,而扁亭「祥光」,为一代盛典。方今元教之盛,不异祥符。公以勋旧子孙,历官郎署,名位德望,岂出文惠公下?两洞神光,皆有为而发,非偶然者」。公怃然曰:「予何人,敢望文惠公哉!休徵之来,偶相符契,然不敢上负洞天之灵」。乃捐金买田若干,以助斋庖,以答神贶。呜呼!洞天自汉元封,彰神显异,何代无之,谨以身所亲见感动当世者,刻著于石,使来者有考,且无忘杨公之德。公名伯岩,彦瞻其字,和武恭王孙,好善忘势,不异儒家子。时有「东台仙子许参元,满月光明现大千」句,留题山中。绍定五年夏至日,当山道士元素大师王思明记。同知宫事胡道枢,知宫事王大年,冲妙大师、住持都监、兼通明殿焚修龚大明立石。
奉别唐寺丞丈一首 南宋 · 度正
正家巴山阳,占田才百亩。
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
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饭糗。
四壁固屡空,满屋贮蝌蚪。
少蒙义方训,交口相传授。
日记数百言,勇气摩星斗。
既长游乡校,稍稍别妍丑。
父曰尔勉哉,学问贵悠久。
𢥠然铭诸内,庶几造渊薮。
奈何天降割,累累若孤狗。
三年抱忧患,忍复言进取。
洪惟太上皇,下诏罗琼玖。
提笔入贡士,肝肺始一呕。
时年二十四,一得殆天偶。
自兹青衫缚,连年事奔走。
得官涪江上,距家才百九(自注:家至遂宁一百九十里。)。
一年一归安,亲族相聚首。
留连辄数月,官长怒诃吼。
三书下下考,荐者一邱叟(自注:宋卿。)。
浩然赋归欤,忽复失箕帚。
独身当门阑,内外事纷纠。
母曰毋自弃,一出庸可咎。
乃趋光范门,所志在升斗。
是时京宰相,来者无不受。
殷勤献三策,风化略开剖。
明日益昌学,有旨除度某。
于焉具菽水,聊以慰其母。
维南有真儒,奋起光前后。
六月冒隆暑,愿闻道枢纽。
一见晋其门,妙语得亲手。
归来欢有馀,俯仰对穹厚。
益昌异风土,日夕涨尘垢。
母也乐其乐,雅欲安户牖。
版舆不可致,徒使我心愀。
时时遣家僮,历历问安否。
具言唐益昌,盛德世希有。
爱我如骨肉,诲我如师友。
要我以名节,期我以不朽。
母曰尔得此,敬哉不可苟。
努力勤王事,毋为利禄诱。
傥有分寸补,何必侍左右。
因循不敢归,春风再花柳。
正也鲜兄弟,子职宁不负。
奉檄得初心,一舸春江浏。
区区敢有请,兵厨乞尊酒。
我欲径持归,升堂荐眉寿。
演教堂记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六、《鹤林集》卷三六、《咸淳临安志》卷七五、《洞霄图志》卷六、《大涤洞天记》卷下
盘古开辟宇宙,天先成而地后定,故都天之号柱于八极者三。不周以北,存而勿论可也,惟灊山之东,杭山之南,积气温厚,有双柱峙焉。以其上通太微之室,故曰洞天;以其中伏三辰之根,故曰天柱。道家者流好言天与帝,而不以地对。盖维持主宰者在上,地不过承之而已。洞霄旧号天柱观,而演教堂则又接天柱之乳而流出道德者也。先是堂列大门外,传者曰,神营化造,不类目巧之室,殆未可知也。后遭兵燬,更创于正殿后。绍兴肇其迹,开禧奂其宇,端平又峻其基。室虚而白,楹广而间,雌霓抱梁,阳乌承楄。堂之背叠石作巘,曰聚仙亭,翼步而上,曰方丈室。耽耽乎广厦,真可谈混元,论黄虞矣。矧惟我高宗皇帝曾手书《度人经》以镇清真之场,孝宗皇帝御制《古涧松诗》以尊不老之道,玉字扁于宁考,金钱锡于慈皇,今主上又敕命冲妙师文明董集斯事。列圣修道崇教,何其盛也!堂甫成,文明羽化,而师孙处道与监宫大年及大钦述师之志,综其本末,求记于潼川吴泳。泳曰:「汝知所谓堂者,因教而有堂耶?所谓教者,因堂而有教耶?向者堂弊,教亦弊耶?今者堂新,教亦新耶?吾与子言:堂有成坏,而教无新故。仙圣之所重,惟教耳。然圣人以身教也,真人以神听也。以身教故不悦道之华,以神听故不逐言之迹。今营一亩之宫,筑环堵之室,既勤朴斲,又涂塈茨,轮焉奂焉,惟欲其美。而身有玉庐,心有绛宫,脾有黄室,肺有皓庭,面有赤宅,耳有三门,喉有十二楼,两肩有紫户青房,七窍有金关玉钥,皆自己之堂也,而不能美也。指三洞十二部为教母,综五笥七十笈为道枢,勃勃出于珠口,团团走于环中,便以口之所授为演妙,耳之所闻为證真。而自有此山以来,阴阳之浸,昏晓之割,日月之相辉,云雷之相荡,飘风暴雨,卒敛于无,雕烟缕霞,复归于朴。鸟啼而林幽,则动中有静;龙蛰而雾滃,则寂中有感。变通而为四序,流形而为品物,不宰之宰,不神之神,皆自然之教也,而莫之悟也」。处道曰:「若尔,吾记则历劫以至于今,千圣之户庭荒矣」。「虽然,吾复为子通之:老氏之学与佛者笼罩诞漫之说不同,根以清净虚明,行以慈俭忠孝。其无为也,无不为也,近于《易》。不争也,莫之争也,近于《谟》。谷神之说近于虚受,婴儿之喻近于若保,修养而引年近于祈天永命。《真诰》谓性与道合,由道之体,近于《中庸》。王子谓一气孔神,于中夜存,近于《孟子》。若夫《淮南》原道之极,至于和与性便,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兽胎不殰,鸟卵不殈,则又吾孔门家法也。作是堂已,玉眸诜诜,岂无望道而欲见者?傥能味法如蜜,调心如弦,涤神识如镜,为善无近名,为学不躐等,虽有拱璧驷马,不能易吾进道之心,则圣真在己,不必问邻矣。霞子研之哉,云孙莹之哉」。淳祐三年七月既望,宝章阁学士、朝请大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中江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赐紫金鱼袋吴泳记。
仰斗堂记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八、《臞轩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寺正孙侯守潮之期年,重建思韩堂以复陈文惠之旧观,而竭虔妥灵,意有未竟,复营一区,名曰「仰斗」,绘文公之像而祠之。驰书京幕,嘱某以记。某窃惟文公以刚方正直之道不行于时,而盛大光明于百世之下。潮其所治之邦也。始公以谏佛骨去国,出秦关,过商洛,经绕霤之境,涉乐昌之濒,记驿堠之送迎,感泷吏之酬答,间关万状,甫抵于潮。突未及黔,首崇教事,亟聘赵子为衿佩师,自出餐钱以优廪饩。崇孝悌之行,兴礼让之风,视翁于蜀,方兖于闽,力劳而功倍之。霜钟感召,气类相求,四百年间,魁人韵士间见层出,溯源揆本,实公玉成。潮人尸而祝之,社而稷之,礼视经祠,罔敢少坠,韩木葱郁为公甘棠,韩山岧峣为公泰华。异时杖屦经行之迹,埋没于烟岚荒草之墟,必表章而出之。残碑断碣,片言只字流落人间者,虽庸儒亦知指为至宝。而有民社于兹土者,顾以簿书期会为急,至于景行前哲,尊尚雅道,或以悠悠示之。今孙侯为邦,知所先后,新泮水之轮奂,敞四斋之高闳,于仰斗之旁为之翼室,以名胜墨,加龛于壁间,与斗争光,相扶不朽。非以崇化励俗为心,其孰能之?嗟夫!维斗在天,实司七政,其在人也,位辅弼,职枢机。公以直谏取忌于时,不克致身此位。然位也者,虽非公所得而致,道也者,乃公之所独任。大历、贞元间,文士相望如繁星之丽天,独以身任道,表表其间,如众星之有斗,以彼较此,所得孰多?当时与公齐名,柳河东一人耳。序其文者,亦以五星在天譬之,其文同,其不得位同,其道何如哉?使公少诎所学以伸其身,上相台衡可坐而致。浮云富贵,君子羞称之。然则,公之所存与后人之所仰公者,果在道不在位矣。潮人德公之深,孙侯慕公之切,窃意堂成之日,侯斋明盛服,帅诸生而拜之,公其亦御风而来下乎?侯名叔谨,临漳人,名父之子,博雅好修,力行好事,有惠教于潮人,与某为丁丑同年。既识其颠末,而复系之以诗曰:天有斗兮运帝车,世有公兮握道枢。异端孛彗兮吾道分,公以《原道》一书开其愚。群邪荧惑乎君心兮,公以《佛骨》一表抵其诬。维潮壤地褊小兮,盖斗绝乎一隅。公揭斗柄以照临之兮,隋和簸弄乎月珠。至今文物鼎盛兮,与中都上国而齐驱。有美人兮公之徒,为此堂兮置生刍。公其骑鲸而来游兮,去之四百年其如初。
至正十年正月一日,与龙门僧良琦、临海陈基联句,送匡庐道士于彦成归越,兼柬萧元泰、卢益修云 元 · 郑元祐
押词韵第十部
岁朝逢王春,雨雪暗吴下。
行人明当发(郑元祐),别袂惨莫把。
飘飖贺监舟(陈基),蹀躞灵运马。
山驿梅始繁(释良琦),溪船浪仍打。
行纾庄舄吟(祐),去结远公社。
禹穴䌷奥编(基),兰亭集群雅。
神韵鹤氅朗,风标鹅经写(祐)。
双凫继遐躅,千秋祝纯嘏(基)。
信凭回潮尾,春融枯樟胯(祐)。
越台瞰蓬瀛,胥涛驾龛赭(基)。
白战隐鞍甲,绿醑酣觲斝(祐)。
智囊倒精悍,词锋发侈哆(琦)。
萧史德符欤,卢敖天游者。
道枢混溟涬,语阱脱謑髁(祐)。
但令冠峨峨,肯羡绶若若?
沧海等稊米,黄金真土苴。
接䍦或露发,短褐不掩踝。
捷若矢离弦,勇如金跃冶。
青云步伊始,白雪和殊寡(基)。
土膏动勾芒,春情满原野(琦)。
桂树歌讵已,柳枝折难舍(基)。
别梦梁月堕,清谈松风洒(琦)。
蓬藋既可居,芦菔自堪鲊(基)。
望望玉山阿,来朝卜灯灺(祐)。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 其四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七部
大圜如规,旦昏各半。
道枢不留,气毂时转。
理随象宣,通于一贯。
如镜取影,但窥其面。
坤不外生,乾非中窜。
其去非亡,其来非幻。
屯隐四阳,鼎阴未现。
非有有无,唯徵舒卷。
静言念之,即经为变。
险易盈虚,穷通萃涣。
岂不我繇,何为外眩。
感怀四首 其三 清 · 汤右曾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怀清堂集卷十八
仕宦三十年,始获有此居。
此居何所有,所有千卷书。
高词足文府,精理握道枢。
一语苟为妙,万言同翳如。
所以餐霞人,腾身在空虚。
驾鸿乘紫凤,飘飘风露俱。
左顾汾水阳,右盼昆崙墟。
天孙锦七襄,灵妃衣五铢。
下士方辛苦,穷老注虫鱼。
上巳日修禊湖上集庄子齐物论中字 清 · 杭世骏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二十一
冷风吹万,众窍发机。
山气日佳,其木百围。
鷇音叫号,识林知归。
适彼大泽,丽如西施。
游鱼深入,蝴蝶自飞。
振策姚佚,竟涂所之。
蕴为妙唱,于喁相随。
年齐彭殇,理一成亏。
酌酒不竭,炙脍有司。
暮色俄封,嗒焉不疲。
吻是道枢,和以天倪。
问二三子,而我奚私。
题秀起堂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
秀起不可孤,坐来景实殊。
风前九夏冷,雨后万山濡。
纵目无尘趣,契心有道枢。
随缘荅五字,亦岂费拈须。
观澜亭有会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八
澜虽水面纹,然而致各殊。
因风以成者,风定澜遂无。
自泉淙出者,其澜常自如。
是谓有根本,观宜在此夫。
于文亦称澜,厥源则诗书。
苟或尚辞藻,诮同藉风乎。
子舆引未发,凭观会道枢。
用昌黎会合联句韵送王艮斋先生归海虞 清 · 钱大昕
押肿韵 出处:潜研堂诗集卷二
朔雪冻𢀩𢀩,憯懔寒气重(王鸣盛)。
先生怀故园,浩然归计勇(王昶)。
冷雪武邱凝,秀嶂虞山耸(钱大昕)。
装轻仆无痡,帆举浪犹涌(曹仁虎)。
养疴公志便,问字我忱壅(鸣盛)。
结添卜商衣,履曳原宪踵(昶)。
叩钟聆噌吰,带经锄亩垄(大昕)。
游尝舁舆从,学叹望洋恐(仁虎)。
呜呼文教衰,流传多缪种(鸣盛)。
七略谁囊该,九师空杂冗(昶)。
吊诡卜火珠,荒诞搜汲冢(大昕)。
衮衮逐颓澜,纷纷博世宠(仁虎)。
先生筦道枢,词林作梁栱(鸣盛)。
砭俗论必严,匹古意未恟(昶)。
覃思斡元造,□籍损官奉(大昕)。
幽键启突奥,铦斤斲拳肿(仁虎)。
十道九域探,三箧百城拥(鸣盛)。
当其乌台迁,屹然白简捧(昶)。
默默嗤寒蝉,啾啾嘲群蛬(大昕)。
正色排媕娿,直笔刺微尰(仁虎)。
然犀烛罔象,伏弩射阙巩(鸣盛)。
独立仰丰规,先鸣振傝䢇(昶)。
乃知一士愕,足合千夫悚(大昕)。
旋解紫绶还,閒薙碧草茸(仁虎)。
酒兵整韅靷,骚坛集球珙(鸣盛)。
遂初欣归吴,耽荣耻得陇(昶)。
吾谷峰嶙嶙,尚湖波溶溶(大昕)。
閒身侣鸥鹭,尘鞅脱桎拲(仁虎)。
五年主讲席,诗礼诫发冢(鸣盛)。
教比时术蛾,文喻吐丝蛹(昶)。
执经纡矩步,解惑快曲踊(大昕)。
情怆骊驹歌,令纪鸟兽氄(仁虎)。
往矣冰蹙纹,来思花坼甬(鸣盛)。
伫立望河干,霜风浩呼汹(昶)。
古风 其一 清 · 黎简
押有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二十五
花柳于春风,似我于花柳。
天光触处浃,成美不在久。
万物正性命,熙熙各自厚。
息机得我便,冲襟足自取。
遂知芳草心,报天以不苟。
一一成文章,真和灌枯朽。
有如欲得饮,即已醉醇酒。
一醉启百态,亦复忘所受。
道枢中柴立,天门阖雌守。
蠕蠕翘肖间,偶物嗒丧偶。
感兴赠谢麟伯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押阳韵 出处:湘绮楼诗弟八卷
恒风无休时,思心怨朝阳。
离披小麦空,萧散春苇长。
贤臣怀膏泽,忧时步旁皇。
曰余泉石人,宁此共枯荒。
既来观憔悴,重户避炎光。
泠然君子声,披襟赠风凉。
庄生有道枢,旱浸已无伤。
胡然愿泥中,归与斥鴳鴹。
幸能乐蓬艾,内外各依方。
君留九门下,未异江池旁。
曹张去骎骎,岂不劳辙行。
所怨尊酒会,终然绝高张。
燕歌烦我心,雅咏傥赓飏。
絅斋和诗伟丽绵密老夫读之缩手叹息三叠奉答并示留垞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海日楼诗卷四
羊车载后复牛车,水阔山长信所如。
解脱月圆无朓朏,坤乾策尽更乘除。
藏身壶隐投仙杖,应化雷晶震道枢。
驴背会应开笑口,蜗涎何意篆荒庐。
十月二十三中宵起赋杂诗十二章 其七 当代 · 卢青山
押尤韵 出处:卷四[一九八九年]
维林无静树,川亦无停流。
万化倏生灭,道枢卒何求。
逐迹已瞠后,模想安能侔。
一得以为公,千人千面眸。
恍惚似有物,微茫不可收。
各守其诚素,任性乃可休。
波斯短歌行译笺 其二十八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学尽多方作本根,得来全不见微言。
道枢人极都休问,水迹风踪岂有痕?
注:○多方:学博也。《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微言:微妙之言。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道枢:《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人极:沈约《梁明堂登歌·歌黑帝》:“祚我无疆,永隆人极。”○道枢二句译原文之“来如流水兮逝如风”,道枢句衬意,水迹句正言。○魏新河兄译云:“亦知弘道似栽松,千尺干云有始终。却看此身何所有,来如流水去如风。”
With them the seed of Wisdom did I sow,
And with mine own hand wrought to make it grow;
And this was all the Harvest that I reap'd—
"I came like Water, and like Wind I go."
With them the seed of Wisdom did I sow,
And with mine own hand wrought to make it grow;
And this was all the Harvest that I reap'd—
"I came like Water, and like Wind I go."
过鸿钧洞 当代 · 姜军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三洞繁芜不载名,南华一卷析分明。
参天岱岳秋毫立,古辙长安有路行。
注:飞升崖下涧底,有鸿钧洞。鸿钧老祖道经不载,疑为庄子所言天钧道枢,乃道教形上学之实化。吾道虽好妙理玄言,绝非狂禅,有其宗绍,如道祖所云道生一。南华亦云: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梦兄好内典,问以道,某以此答。旧有僧问赵州大道,赵州云大道透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