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鄂州谢上表崇宁五年正月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二九、《皇朝文鉴》卷七○、《唐宋元名表》卷下之一、《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六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三
布宣温诏,开谕远民,虽湖山千里之间,如酺醵一堂之上。
听欢声之相告,惭共理之非良。
伏以旁接九江,前临七泽,地遐而陋,俗鲁以愚。
虽有沈冤,莫能往愬;
至于极病,秖自悲吟。
蒙被皇明,申颁德意。
所谓率科严重,钩考碎烦;
方田扰安业之农,圜土聚徙乡之恶;
省租纽折,公帑贪求;
学校驱迫者或违其孝养之心,保伍追呼者或失于耕桑之候;
寺观掊缮营之费,东南配漕挽之舟;
抑认香盐,强招卒伍;
文移速于星火,追捕遍于里闾:百端纷更,一切蠲罢。
可谓崇宁之孝治,真为绍述之圣功。
而臣初效外官,恭承嘉命,唯忧疲懦,未克推行,岂有设施,可图报称?
有君如此,碎首以之。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诚实应天,典常师古,王路以平其好恶,道枢以会其是非。
察臣于元祐之间,未尝干预;
怜臣于元符之末,首被挤排。
一洗刑书,再还仕籍。
退循衰晚,虚辱宠荣。
辟谷留侯,归休有素;
据鞍马援,进取何堪,誓坚忠孝之心,永保初终之节。
起居吕漕启 北宋 · 张舜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七
早游西学,曾奉先尘。
顾书谒之阙然,独瞻依之勤止。
物华向晚,岁序将更,谅惟启处之和,允有神明之相。
伏惟某官学窥圣阃,心潜道枢
之精微,陋荀、韩之出入。
经帷策府,先诸彦以登瀛;
使节皇华,总连城之揽辔。
矧兹汾晋,介彼羌戎,方圣主之忧边,简名臣而出使。
少假阜通之绩,遂居献纳之荣。
并部正寒,边劳方剧,尚加调于吉履,以前御于泰亨。
向德何穷,摅怀莫既。
谢除刑部尚书仍赐对衣金带鞍辔马表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三六、《摛文堂集》卷一一
宝跗亲御,芝检中颁。
进冒宠除,曾莫伸于恳避;
荐叨蕃锡,顾曷称于恩荣?
中谢。)伏念臣家本寒乡,分安末宦。
偶缘推择,寖备使令,自簉从班,于兹十载。
心虽许国,初乏劳能;
智昧保身,尝婴罪悔。
顷膺召札,再贰铨曹,惟雨露湔涤之私,实天地生成之造。
于焉图报,岂不知难,敢误眷怜,复加擢序?
矧出笥衣之丽,束以兼金;
仍分厩驷之良,传兹沃辔。
并深侥倖,益重兢惭。
恭惟皇帝陛下,心运道枢,躬持慈宝。
纳民轨物,既符之隆;
无旷庶官,用袭典谟之美。
顾如孱陋,亦与褒扬。
臣敢不增励朴忠,愈坚素守?
虔共夙夜,靡怀出位之思;
兢慎简书,期副好生之德。
贺刑部断狱表 其五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三六、《摛文堂集》卷一一
帝德懋昭,民风丕变,方共陶于美化,几不犯于微文。
狱靡淹囚,廷无留谳,谓如盛际,实迈前闻。
(中贺。)昔在神宗,绍隆列圣,敬用三典,分建有官,凡厥罪疑,悉从中覆。
伟兹率土之众,曾无丽狱之辞。
致治若斯,维圣时克。
恭惟皇帝陛下,浚哲稽古,聪明宪天。
心运道枢,以澄清于万化;
躬持慈宝,以拊育于群伦。
百度交修,九功咸叙,用永绥于绵宇,俾自远于祥刑。
臣等叨备秋官,实司灵制。
吏停丹笔,共欣不世之逢;
疏奏前旒,愿奉无疆之祝。
晦堂墨迹宣和四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石门文字禅》卷二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南台寺
晦堂大和尚墨迹三纸。
佛印盖公辈流也,而其言推敬之,至称为老师。
退之之与柳子厚欧阳永叔之与杨大年道枢不同,而韩、欧之称柳、杨,唯恐不师尊之。
议者以谓避争名之嫌,非也。
前辈倾倒,法当然耳。
公道德冠丛林,而器资与公辈一时,又名卿且留情吾道者,今皆成千古,堪师之。
能畜此帖,嗜好,大是不凡。
宣和四年自印福绝湖来,出以示其侄,因流涕书之。
建筑隆兑州 北宋 · 李彦弼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三、桂林石刻、《粤西文载》卷二二、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
盖闻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有圣人焉,灵承骏命,体道以光临,旋斡乾坤,笼络宇宙。
执象而天下往,守朴而万物宾,殊类稽首,遐陬向风。
图山川以为吾疆理,阐墉壑以为吾金汤。
纠种族以肩圣氓,属梯航以翱寿域,兹固其所。
皇宋重熙八叶,圣人秉至,一照太清,敷皇猷,霶睿渥,文声之所陶沐,义威之所馺沓,薰华被夷,云润星晖。
凤仪兽舞,亘尺寸之堪舆,罔不矕日月之荣光,酿阴阳之溥和,鼓舞乎风霆之震薄,瞻仰乎河汉之昭回者矣。
夫蠢雠大邦,载厥《诗雅》,噬螫吾鄙,创痏吾民,兹浩古所病也。
乃今屈膝欸塞,籍疆请吏,顾无惊边而杌士,乃有干城而固圉,岂不端为盛时休。
谨按邕州左江化外溪峒所列州县,株蟠带萦,环接外界,中联省地,如自、杞、宽、乐、马、蒿等州,缀夜郎牂柯、巴蜀之境,西连大理,南彻交趾,旁介毗那,遥距南诏,其馀波罗坛诸蕃,错以犬牙,缭以鼠穴,深探其渊而侩之,凡为州县四百五十馀区,幅员几周万里。
雨皋烟芜,土壤毛沃,饶桑、麻、谷、粟之资,毓金、银、铜、铁之宝,夥毡、毯、布、马之货,趭蜜、麝、盐、砂之商。
气候得中,无瘴厉岚疟之淫苦;
风声差爽,有涂路言语之交通。
厥民以忠义信好相尚,刻竹火书以为要结。
然而其人常胁息茍安,不能自嬉,其生何耶。
盖缘瓜剖豆祛,自相长雄,狺凶獢黠,更镆千而胥鱼肉,汹汹匪宁,厥居惟是,倾心企踵,仰思圣人之国,愿为王者之民。
神宗元丰之化,浃洽炎海。
当是时,诸蛮已启纳土归顺之志,圣上缵烈考之睿明,恢无外之神化,岭海之裔,斑垓之宗,竞输诚而傒招纳,愿入贡而即羁縻。
于是武经大夫、权知宾州黄远政和三载闰四月,抗章以铺建辟之功,条利害之源,谓无染锷,拓土无倪,遂乘机会,揉以德意,疏以利门,拔而翕之,酋豪靡然,操铜印者五十馀枚,以为贽验。
经略安抚司剡状以闻,而公卿总议,以谓来莫禦,去勿追,三代所以待四夷也。
彼自挈而来,吾因抚而有,此不忘无此疆之义也。
圣上访道空同、具茨之麓,凝神蜎蜎、蠖濩之虚,旷然以天下为度,一视同仁
庙堂之上,论道宗工,乞言大老,夹宸极而斡鸿钧,聚元精而裨至德。
一心既协,万国自宁,乃诏以集贤殿脩撰、鄱阳程公邻知桂州,行经略安抚司事。
程氏世抱忠孝,为时闻家,先政宝文公帅桂垂十稔,威勋兼茂,群蛮詟伏。
脩撰公挺奇庞阙艾之资,负显允塞渊之器,是为宝文公子矣。
遭遇圣知,来继父政,光开将阃,三十馀城,兵民重寄,端在掌握,夙夜匪遑,蕴忠宣谋,图以报上。
于是诏漕台宪司常平使者,戮力亿赀,以襄厥役,命广州观察使黄璘同参措置,忠州团练使李坦专提统制
众髦并奋,据其要冲,建筑二州五砦,畚插云骧,板杵雷动,众心成城,百雉俄踊。
首功于政和四年甲午之冬,迄绩于政和五年乙未之春,凡所录州、县、镇、洞、村、团、隘一千三百七处,丁口五十七万四千一百馀人。
鼎收赋税金谷毡马等物,每岁各以一千六百有奇为定式,纳土渠长,各补授印,官班爵秩,宠以衣袄冠带。
新民系职方籍者,以盐䌽牛酒充其犒赉,圣恩涵濡,远情大震。
兴隆山置州,赐名隆州
万松坡置州,赐名兑州
五砦以金斗、凤怜、安江、思玉、朝天名之,二属县以兴隆、万松名之。
楼观岧峣,沟池浚清,充实府库,开设学校,去马来牛之混同,障烽亭鼓之灭卧,盘石巩固,永为边藩。
于戏伟哉!
兹岂人力,盖天相之也。
伏波将军马文渊提军深入,极九真交趾之境,耸铜柱以标汉界,想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然而师老财匮,仅以立功,犹足以抗威棱而辉竹帛。
都督程公遵庙算,研将略,碧油垂阴,裘轻带缓,寸兵不试,斗粻无扰,而飙驰席卷,炎区底定,岂非说《礼》《乐》、敦《诗》《书》明效耶?
夫中国,太阳也,四夷,众阴也,阳动而阴趋;
中国,腹心也,四夷,手足也,腹心固而手足举。
圣人在上,四夷绥怀,自为守边,此盖众阴之顺太阳、手足之应心腹也。
大通天下一气也,圣人假以精真,燮以和平,则狼心易慈,鸮音变好,混为一致,还于道枢,盖圣人法天,天道不可知善胜故也。
夫有苗弗率,舞干羽而格之,干虽为自卫之兵,未免乎执兵器以示人也。
氐羌之畏,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未免乎宣威以服人也。
崇国不庭,因垒而降之,未免乎乘其垒而后降服也。
南征蛮荆,马鸣萧萧,虽动而静,旆旌悠悠,不疾而速,有闻无声,未免乎攘夷狄而复境土也。
圣上处事法宫,与道为谋,云行而雨施,神动而天随,兹所以端拱一堂之上,而四方万里之远,无不景从者,与都督程公有美弗居,撝谦不伐,适缘文囿,博有词人,虽惭请缨之杰,敢效勒铭之英。
抽毫进牍,以命仲宣,将以扬闳休于一人,垂景铄于万年
辞曰:
鸿区坱圠,中运宸极,八纮兮。
圣执大象,旁烛霄堮,灿日星兮。
摄蛮括夷,大同溟涬。
荡无名兮。
圣皇睿知,道通为一,照大清兮。
南陬烜赫,朱方烂兮。
蛮潜獠宅,缤判涣兮。
齧陲斧氓,将𦃩海兮。
皇文圣武,夐徕远兮。
道滂德弥,铿韶率舞,洞炎方兮。
冠椎带卉,狼迁鸮革,吮膻香兮。
卷疆曳踵,警严边柝,拱天光兮。
遂荒骆越,亘遥屏兮。
戈韬弧戢,揉群犷兮。
芒芒赆域,囊土境兮。
天子万龄,燕龟鼎兮。
谢赐玉婴神变经劄子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初寮集》卷三
臣伏蒙圣慈,赐臣《高上玉清神霄真王说太一保胎玉婴神变妙经》一部者。
臣斋心涤虑,入靖焚香,诵读累日,心目惝恍。
窃以三华隐道,元始玉文。
赤明开图,犹秘于琼台金阙之上;
壬戌应运,乃出于宛利契贤之界。
法流虚观,欲问不能,岂臣凡愚,可窥彷佛?
恭惟陛下孕真梵极,合妙太初,挈维道枢,流布慈宝。
顷在开先之劫,光乘南极,位登长生,畀矜群迷。
示现神化,乃托质大明之体,降宅宝莲之坐。
承玉清之正统,应上帝之元嗣。
自生神受气,入胎诞形,以至开府于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天地之上,总治神霄之政,下应中元福境中国神洲帝王之位,建立大教,极度群生。
真源浩渺,离彼筹量。
爰于广爱大山,百曲宝室,苍龙之居,晨华之台,虹映海慈之殿,檀林丹光之馆,阆阙玉京之岫,朱阳飞景之宇,眉睫指端,如意宝履之间,出无量大光明,为九华安妃、太极真人、左元先伯等天真仙众演说神气生道上妙之义。
起从大空变化,安立天地,凝炼飞分,应请万国。
太一行神,布象却邪合婴之元;
玉婴降生,升度朝元应号之序。
六十会中,诸天秘讳,万圣密语,大乘奥旨,罔不开露。
是宜九帝助生,五老锡符,天花三献,神芝六生;
二十四种之色,七十三种之云,晃耀宝图,映照神玺。
受天人君师之任,延亿万运历之数,然而上至九品圣人,下至九地无穷世界之众,均受道气,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而茫昧久矣。
随空有色住五者之见,耳目鼻口身意六者之识,抢攘展转,日远真元。
岂惟不知道神生气之本,而神不足御气,气不足养心?
因业流浪,无所终极,甚者沦于酆城罗山旸谷泉曲之苦,不知出离。
此陛下所以请命玉帝,来应昌会,兴立神霄大教,而《太一保胎玉婴神变之经》因以下传于人世走骨之徒。
臣虽识品尘陋,窃谓《玉经》降世,凡有目有趾之类,皆欣向悟入。
道力之所埏埴,真风之所鼓舞,八纮静谧,万物遂茂,元元之众,日用不知,咸跻于仁寿之域。
上帝申命,百神受记,产祥降嘏,以佑圣躬,俾为者成,欲者得,与天地为常,与日月参光,本支蕃昌,子孙千亿,永膺多福,自今其始。
臣名登真箓,位忝近班,密受至文,阖宗幸遇。
敢不矢心自誓,归慕希夷,惟孝惟忠,图报道荫?
瞻仰宸极,臣无任。
谢除翰林学士承旨并宣召表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一、《初寮集》卷四、《永乐大典》卷一○一一五
臣今月十日,武翼大夫、充学士院待诏清臣至臣所居,奉宣圣旨,召臣入院充学士承旨
冠摛文之禁直,已误明扬;
纡将命之使华,更叨趣召。
绅緌改观,顶踵知归中谢。)
窃以润色大猷,素极儒臣之选;
奉承密旨,实专人杰之求。
宋兴百六十年于兹,壁志三十三人而已。
宫莲跋烛,至空对于七春;
仙岭浮鳌,或稍迁于一纪。
顾如名辈,应遴此除。
矧金鼎玉铉之元臣,与凤阁鸾台之近弼,异时东阁,接武四贤,虽才分之尔殊,信词林之增耀。
凡繄推择,实系重轻。
伏念臣久矣空疏,萧然疲缓,独照临之逮,见收隐约之中。
处严扉,甫踰期岁。
震风凌雨,仍惭再造之私;
蟠地际天,尤幸千龄之遇。
琼箓面闻于要诀,琅函数授于秘经。
天动奎钩,俯答歌之韵;
夜趋霄极,仰瞻飙驭之游。
况大号之肆扬,多一时之特召。
三王就第,五相策勋,定命锡符,均釐率土。
合宫布政,授节迩联。
万年天纪之复元,六路师干之奏凯,猥缘简记,得竭铺张。
对扬每近于清光,慰藉屡形于褒语,俾宽幽黜,遂冒宠升。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心鉴冲融,道枢渊妙。
因任原省,内独运于乾刚;
翕受敷施,外靡烦于师锡。
载加显渥,用燕羁臣。
惟圣学之川增,复睿文之天纵。
第知刮膜,窃窥云汉之昭回;
曾是呕心,曷效雷风之鼓舞。
所虞累国,岂敢爱身?
独肩论报之思,终蹈捐糜之节。
臣无任。
谢除左丞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一、《初寮集》卷四
臣某言:伏奉告命,特授臣守尚书左丞、加食邑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寻具陈免,蒙降批答不允,仍断来章者。
中诏班朝,载预畴咨之列;
左纲虚位,肆叨叙进之荣。
虽荐达于逊函,讫莫回于涣綍。
祗膺眷渥,深积震惶中谢。)
窃以天地辨位而君臣之义明帝王执要而政事之经立。
盖本在上而末在下,故臣必致详;
惟统有宗而会有元,则事皆随举。
矧冠疑丞之任,实颛管辖之司,处乎道揆法守之间,诿以谟明弼谐之重,倘非试可,不以次迁。
伏念臣晚出寒乡,初无他技。
一官效智,几遂陆沉;
九牧知名,悉缘天奖。
寘彼云霄之寥廓,振于风雨之震摇。
粤繇二禁之严,进翊万几之密。
若时圣治,丕绍燕谋。
饬寖紊之规,则念每见于羹墙;
守既成之宪,则坚弗渝于金石。
循名责实,官无冗滥之员;
理财正辞,国有经常之用。
凡曰仪刑之典,端如卜筮之孚。
观圣王于其灿然,固已迈凫鹥假乐之盛;
在贤人识其大者,幸复见贞观开元之隆。
依光坐阅于再期,抚事犹怀于昔论。
曾是奉承之末,必知称塞之难。
江汉濯之,宁复潢污之尚;
日月出矣,讵须萤爝之持。
独负愧于空餐,久分从于幽黜,仰繄全度,更冒褒升。
廊庙同时,半用河山之士;
股肱在列,偕来翰墨之林。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秉执道枢,懋昭智烛。
翕受敷施,以就众德;
因任原省,以协至公。
于万斯年,式永孝思之祜;
曰三有俊,共釐帝命之休。
俾参备于机衡,乃兼容于菅蒯。
臣敢不恪遵明训,图报大恩?
职思其忧,退益勤于载采;
言可底绩,进弗替于输忠。
降监在兹,周旋以是。
臣无任。
谢乞外任诏书不允表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二、《初寮集》卷四
臣某言:轩墀沥恳,初閟俞音;
云汉垂光,更烦亲翰。
颁温函而载渥,控感臆以弥深中谢。)
伏念臣本乏异能,骤叨殊奖。
无实之名可愧,不腆之学易穷,矧兹内务之隆,夫岂平生之望?
八塼日上,眩金字之千言;
五阁云深,恍银台之三昧。
食既浮而多惧,力弗给而先疲。
居惟累国之思,进有吁天之请。
忱诚莫谅,训旨加隆。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智烛兼明,道枢善贷。
双凫乘雁,虽无益于江湖;
去马来牛,亦并安于辕轭。
乃眷嵚崎之迹,重纡焜耀之私。
臣敢不钦命君师,一心文字?
涓尘何有,莫知称报之方;
沟壑未填,俱效捐糜之日。
臣无任。
谢差提举崇福宫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二、《初寮集》卷四
臣某言:准敕,差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者。
出司留钥,方愧非宜;
改畀真祠,更容自便。
恩私有腆,感愧惟深中谢。)
伏念臣奋迹寒微,禀资迟钝。
文供世用,偶逢千载之休;
身被国恩,尝列四邻之近。
形骸槁于远戍,思虑耗于多虞,逮还进读之联,屡有退闲之请。
顾未栖于田亩,乃复玷于藩垣
自愧无堪,欲辞弗敢。
交符三日,适当备预之初;
祗命九天,遽解剧繁之责。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道枢善贷,智烛兼明,察其不能,假以终惠。
俾托醇醲之化,遂藏疲曳之躯。
臣敢不仰体睿慈,誓坚晚节?
馀生未泯,粗知忠荩之方;
九殒何难,弗易险夷之守。
臣无任。
大名帅谢表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二、《初寮集》卷四
臣某言:伏奉制命,除臣检校太保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尹、大名府路安抚使
再具陈免,蒙降批答不允,仍断来章者。
起从真馆,付以陪都,峻加视秩之荣,仍易斋旄之重。
眷怀有腆,感愧惟深中谢。)
伏念臣奋迹寒微,禀资迟钝。
文供世用,偶逢千载之休;
身近天光,既阅十年之久。
顷由政路,出抚师干。
岁籥三周,觉形骸之已槁;
都门再入,疑梦寐之初回。
矜怜曲轸于上衷,顾语每康于玉色。
惟是食浮之惧,靡遑家请之安。
燕见所祈,固及田庐之卜;
隆私未慭,尚叨藩翰之求。
已复预于谋元,乃更沾于进律。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道枢独运,智烛兼明。
彊根本以驭边,尤怜两河之寄;
资典刑而用旧,猥先一介之臣。
因假龙光,用昭体貌。
臣敢不仰祗训指,俯励忠忱?
恩既厚而不赀,莫知称塞;
力虽愆而可勉,何爱捐糜。
臣无任。
谢降官表(代曹漕坦)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二、《初寮集》卷四
臣某言:智昧察奸,固宜重责;
恩从降秩,深荷至仁。
闻命震惊,抚躬战慄中谢。)
伏念臣材非挺特,器本迂疏,误叨识擢之殊,寖备使令之末。
列城仰给,盖心计之已殚;
愚俗兴讹,乃风闻之不早。
既莫逃于吏议,尚特屈于官刑。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圣度兼容,道枢善贷,施以生成之惠,薄其旷弛之诛。
姑申戒于庶工,实曲全于小物。
敢不勉图来效,务补前愆?
庶凭夙夜之勤,少答乾坤之造。
臣无任。
贺大理寺去年并无断过大辟表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三、《初寮集》卷四
臣某等言:民变时雍,初鲜有司之犯;
吏登岁会,讫无重辟之书。
凡在焘临,共勤呼舞(中贺。)
窃以之隆尚矣,但画衣冠;
之治休哉,独空囹圄。
逮及驭威之密,格兹去杀之稀。
服念五六至旬时之言,莫知胥训;
所断二十有九人之事,已耸前闻。
惟盛旦之孚休,俾嘉师之远罪。
自观象于正月之吉,迄饬典待来岁之宜。
历稽廷尉要囚之文,靡有士师涖戮之命。
恭惟皇帝陛下道枢贷物,慈宝镇邦。
正本清源,律设恢恢之网;
渐仁摩义,风移皞皞之民。
宜有极功,臻于平国。
天府授中而计狱,止列宽科;
史官记事以系年,肇新凡例。
臣等幸叨修辅,咸仰好生。
维春之祺,固大开于寿域
播刑之迪,将益广于德心。
臣无任。
贺医学芝草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五、《初寮集》卷五
臣某等言:聚医命教,肇开黉舍之严;
爱物好生,乃格芝房之瑞。
天其孚佑,民用交欣(中贺。)
窃以黄帝之述方书,亶惟圣作;
成周之治疾疠,实广上恩。
世或昧于渊源,术乃沦于工技。
会逢熙盛,参考古初,增其官师训道之员,崇以经术义礼之学。
群士慕向,迪我德心;
协气横流,产此神草。
玉盖金茎之竞秀,罗纹紫点之相鲜。
对敷讲肄之庭,昭示眷怀之意。
恭惟皇帝陛下执慈为宝,体仁如天。
常善救人,益运道枢之妙;
博施济众,共跻寿域之安。
煌煌三秀之英,显显十全之应。
臣幸联辅拂,亲睹休祥。
帝博临,岂比元封之赐;
与天相毕,当符《抱朴》之书。
贺元会表 其一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忠惠集》卷五
法坐端临,懋讲初元之会;
禁庭肃设,并造大昕之朝。
折俎均慈,康衢溢喜(中贺。)
窃以六年考五服之制度,虽本周书;
三朝受万国之贡珍,实循汉法。
盖体一元统绍之美,以识百辟享上之诚。
宜在昌朝,克修令典。
恭惟陛下绍休累圣,席庆丛灵,道枢得乎环中,德泽施乎方外。
礼兴乐,与三代以同风;
执贽奉琛,知九州之共贯。
因归事于宰胙,遂辨等于司仪
爰垂嗣岁之兴,乃正当阳之御。
陈百僚而赞群后,胪句交传;
尊中国而服外蕃,威容兼备。
臣滥驰使驿,久去帝阍。
称寿觞之九行,想闻鳌抃;
阅庭实之千品,阻缀凫趋。
贺驾幸秘书省太学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九、《北山小集》卷二○
策府肇新,帝下紫清之驭;
贤关再款,道光邹鲁之儒。
君举必书,事超古谍。
化行自近,风动海隅(中贺。)
窃以外史掌帝皇之书,抑以辨四方之志;
太学传圣王之业,所由兴三代之隆。
用建邦家之基,厥惟政教之首。
怀铅抱椠,俾之周见而洽闻;
句屦圜冠,于焉考德而问业。
擢楩楠于拱把,致珠玉于遐荒。
方当行尧行而诵尧言,识其大者;
所与治天事而食天禄,不在兹乎!
仰繄清宴之间,灼知当务之急。
命乘舆而已驾,及春日之载阳。
考古验今,驻跸右文之殿;
德乐义,却辇大成之门。
既流观于匮室之藏,复垂听于《诗》《书》之典。
远矣镐京之嗣服,陋哉天宝之《元龟》!
细札有孚,群儒知劝。
一游一豫,式王度于有邦;
载笑载言,迩天颜而拜赐。
共识丕平之盛事,益知幸会之非常。
恭惟皇帝陛下允执道枢,深明治本。
覆临之大,象日月而配二仪;
风化之兴,先京师而后诸夏。
以聪明睿智之姿,而尊素王于千载之上;
以微妙元通之学,而游宸心于六艺之间。
至于小大之臣,咸蒙恩施之美。
乃若雨师先洒,迎飙欻之清尘;
雩舞届时,咏羲和之舒日。
事皆神介,动与道侔。
于既醉之盛时,见弥文之毕举。
洋洋盈耳,聿追周监之文;
荡荡难名,莫尽汉臣之颂。
谢著作佐郎1120年12月24日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三五、《北山小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半世江湖,无复弹冠之意;
薄游都邑,居怀索米之惭。
敢期瓦砾之馀,谬玷丝纶之渥。
所蒙非据,以宠为虞。
窃以中古以还,倚儒而治。
以谓用非所养,则遇事或难于任重;
学优而仕,则立朝无愧于面墙。
苟陵阿之育未加,则薪槱之图曷继。
故有绝编已老,莫知经济之方;
素官称贤,或出草之士。
顾谁差之不预,岂才智之可诬。
是故祖宗以典籍之司,以为公卿与侍从之选。
期奖成于望实,斯致慎于柬求。
以袖然之流,犹试言而后授;
虽卓尔轲、雄之学,有陈义而力辞。
人唯允谐,世则知贵。
典坟具在,纵观海宇之奇书;
策牍兼资,多识朝廷之故事。
抑磨砻其器质,且殚洽其见闻。
或许从宴间之游,或访以图回之务。
唯其养之有素,则亦用之弗疑。
鸿惟上圣之临,益著右文之效。
股肱心膂,既相与立太平之基;
杞梓圭璋,又兼收为无穷之用。
来英髦于数路,达遗滞于四聪。
云构百梁,屹天衢之左界;
龙章八法,焕紫殿之中居。
俨群玉之大开,仰奎文之下属。
三馆一时之彦,登瀛洲者十有八人;
六官九聚之书,䌷金匮于数千百载。
兰台之接武,实麟止之椎轮。
文若孟坚,徒为令史
博如束皙,仅得佐郎
然裁成汉代之阳秋,无出其右;
比次汲书之科斗,可考而知。
自非宏达之才,曷称招延之美?
如某钝顽无似,孤贱数奇。
早迷速化之方,几成独学之陋。
束发为养,华首益穷。
尝闻君子长者之风,每尽乘田委吏之义
窃信简编之载,妄兴圳亩之怀。
时非弗逢,事或大谬。
一官不偶,遂将归老圃之畴;
二顷无田,又时为禄仕之隐。
实委心于穷达,聊寄适于艺文。
若将终身,奚暇外慕。
何图名姓,误辱搜扬,释其州县之劳,命以编摩之职。
逮从匠属,复厕英游。
况举袂成帷,时固多于俊异;
而上车不落,独何取于惷庸。
此盖某官斧藻圣猷,帡幪士类。
索渊微于系表,应事物于道枢
学该今古,而不忽于寸长;
用周小大,而兼容于众善。
致兹连蹇,稍与选抡。
念固穷难进之馀,粗知分义;
省官遴选之际,尤觉叨踰。
敢不稍缉旧闻,益素守,仰副甄收之本意,永衔温厚之华褒!
诚知背上之毛,何加于六翮;
傥比管中之豹,时见于一斑。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慧和尚四会语录序1157年2月10日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五、《苕溪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师讳居慧吴兴人俗姓吴
早岁习天台教,已而更复入丛林,从甘露长灵卓公得道。
寻出世为人,阅四名刹,曰天圣、曰灵名山崇因、曰何山宣化、曰道场山护国。
既示寂,门人道枢四会演畅语句成编,俾信士刊行散施,开悟后学,属余序之。
余尝谓释迦之亲付饮光,单传心印,不立文字,谓之教外别传,是不容声矣。
然从上祖师一时言言流传世间,已既甚多,为有言耶,为无言耶?
世尊良久,外道得入,既不在言语有无之间,亦不离言语有无之间。
或曰,此有得焉。
则知从上祖师与师之心一也。
师住道场最久,学徒四集。
观其与人处,倾囷倒廪,无所盖藏,老婆心且于是为至。
古德云「尽大地是解脱门,把手拽不入」,师意直欲出一只手,一时拽入耶?
余恐得入者并门失之,是乃师之意也欤。
绍兴二十七年二月十日太简老人刘某序。
知临安府谢表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三、《鸿庆居士文集》卷九
已试无状,久不胜于群言;
驱去复还,终未捐于一眚。
畀行殿保釐之托,躐西清严近之华中谢。)
伏念臣小技矜愚,褊心忤物,怒每生乎溢恶,誉常出于过情。
繄乍贤乍佞之无常,故三仕三黜而未已。
点苍蝇于误墨,得本自于偶然;
访遗鹿于覆蕉,了不知其所在。
忽纡诏绂,又起民编。
擢孤臣于罪愆污累之馀,付一方于兵火创残之后。
丹心空在,白首重来。
子卿海上之羊,节旄尽落;
令威辽东之鹤,城郭今非。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运道枢以应寰中,秉智烛而观天下。
使愚使过,丕昭厉世之规;
作威作福,躬揽御臣之柄。
故兹顽钝,尚欲使令。
听长乐之钟,未觉九重之远;
守北门之钥,终期一死之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