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忏院种兰次宝印叔韵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偶向缁林植子芳,光风入院泛幽香。
他时倘免芟锄患,馀馥犹堪供道场。
忏院种兰次宝印叔韵 其二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不放凡花染道场,故栽芳友伴友(雍正本、光绪要作仙)郎(四库本作禅房)。
一盘喜遇高人赏,却胜家园十八香。
涂中得宝印叔二诗次韵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十年行役厌间关,一第初收(四库本作叨)鬓已斑。
重念此生难报处,君亲恩德重丘山。
涂中得宝印叔二诗次韵 其二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双亲不见不胜悲,衔恨何曾有住时。
二叔尚存俱白首,归来犹足慰衰迟。
次韵宝印叔题壁二绝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风扫园林万木残,道人眼界却宜看(四库本作宽)。
北窗趺(原作跌,据四库本改)坐对松柏,人物青青俱岁寒。
次韵宝印叔题壁二绝 其二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早已心潜不二门,犹将土苴与人论。
未须只履西归去,且作人间老世尊。
叔父宝印师往(雍正本、光绪本作住)永嘉妙果院未期年而退弟子德纯住龙翔一日归省其师亦退居林下缁素挽留之乃遁于异郡不踰月间师弟子相继退休识者高之目为僧中二疏某窃禄将一考矣有愧二高僧因书一绝庶几他日或蹈其高躅云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挂冠林下近来无,谁谓僧中有二疏。
应笑红莲幕中客,故园三径(原作经,据四库本改)已荒芜。
宝印叔辩上人各赠瑞香花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小小园林意自怜(自注:全用刘汝一前(原缺,据四库本补)书送行诗一句。),名花十八拟唐贤。
瑞香一种来潜涧,学士新添两少年。
次韵宝印叔观海三绝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载地浮天浩莫穷,气营楼阁耸虚空。
道人妙得观澜术,万里沧溟碧眼中。
次韵宝印叔观海三绝 其二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榴屿何年改玉环(自注:木榴屿一名石(原作木,据四库本改)榴屿,俗传避钱王讳,故改名玉环。),望中犹是旧青山。
遗民不记当时事,惟有潮(原作湖,据四库本改)声日往还。
次韵宝印叔观海三绝 其三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误入蓬莱朝未央,至今魂梦记微茫。
扁舟欲效鸱夷子,遥望沧波兴已狂。
和宝印叔见寄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官舍萧条怯莫冬,衰颜得酒晕生红。
遥思兰若堂中老,非柏非松自耐风。
和宝印叔见寄 其二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滥乘五马二毛侵,雪满鄱江坐拥衾。
二叔年高兄弟远,归期当不待秋砧。
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萧萧蘋(原作频,据四库本改)末生秋声,登临遐想兰台英。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
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
讲外吟馀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
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
应笑世间名利客,一(原缺,据四库本补)生扰扰徒悲哀。
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二 南宋 · 王十朋
押梗韵
清凉涤烦襟,尘虑脱心境。
山城过疏雨,水国生新景。
虫鸣月满林,雁度云横岭。
感物夜九起,谋身日三省。
平生功名心,郁郁犹未逞(雍正本、光绪本作靖)。
深美(四库本作羡,雍正本、光绪本二字作却羡)白云人,身闲时自永。
宝印叔示诗且索碑刻以南明山六大字为献(紫芝岩隐岳岩)仍次韵 南宋 · 王十朋
不才讵可登台省,早问君王觅闲冷。
聊寻商岭绮与园,未羡云台寇并耿。
挂碑满屋宁寮饥(自注:来诗云满屋挂碑光耿耿。),嗜好与叔真相宜。
试寄南明六大字,想像年少西游时。
宝印叔得小假山以长篇模写进士钦逢辰和之某次韵并简钦 南宋 · 王十朋
押词韵第二部
越绝天台温雁荡,万壑千岩各形状。
钱塘风物更奇绝,杖屦年时记曾访。
归来戏辟小园林,十里西湖藏瓮盎(自注:予尝以瓮植莲,有词云:一盘池地,十里西湖是。)。
悠然入眼皆吾山,罗列轩窗一何壮。
止庵道人真有道,种竹莳花近丘圹。
何人好事赠假山,潜涧新添小屏嶂。
却疑迁徙从平泉,更恐飞来自秦望(自注:秦望有飞来山、飞来石。)。
世间赝物何止此,沙佛儒衣龙亦象。
道人于物意岂留,异日从教散天壤。
花木篇章两游戏,林下高风真可尚。
来游莲社有诗人,句比昌黎更豪放。
我休说假复论真,真假通同归一相。
记人说前生事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三、《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九
予少时,有乡僧,每见予必谓曰:「此郎严伯威后身也」。予不晓所谓,既而访诸叔父宝印大师,叔父曰:「严阇梨字伯威,汝祖母贾之兄,吾之舅氏,且法门之师也。博学工诗文,戒行修饬,有声江浙间,为士俗所推重。汝父母恒以无子为忧,祷求甚力,至政和壬辰之正月,吾师卒,汝祖一夕梦吾师至其家,手集众花,结成一大毬,字汝祖而遗之,曰:『孝祖君家求此久矣,吾是以来』。忽不见。是月,汝母有娠,至十月而汝生。吾师眉浓黑而垂,目深而神藏,儿时能诵千言,喜作诗。人以汝眉目及趣好类之,且符所梦,又谓吾师死之月而汝受胎也,故云」。予幼从学鹿岩,人有指予眉垂目藏而靳之者,表丈贾元达曰:「此子眉目类吾伯严阇梨,他日能文未可知也」。然严阇梨智慧名德卓卓如许,纵未脱轮回,当复生人间,世为大善知识,胡为于灭度之后,钟成迂愚鲁钝之性,现此穷薄困苦相耶?予尝写字作文诒宝印叔父,叔父曰:「人言汝吾师也,文仅似之,字乃尔不同耶」!严阇梨尤工笔札,予最不善书故也。绍兴庚午七月二十日,因作文、写字两俱不佳,愧而曰:「严阇梨,汝前生食蔬何多智,今生食肉何许愚也」?用记之。
妙果院藏记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五、《梅溪先生后集》卷二六
绍兴戊寅春,潜涧宝印师传天台教于永嘉妙果院,未几有尼文赞来施宝藏直万金,缁素咸悦。潜涧师走介致书于越,命某记之。某尝闻吾儒中有二大善知识,曰东坡居士,曰王荆公,俱以文章名世,然其道不同,终身不相悦。及东坡记圣相藏,荆公深叹服之。盖二公俱深于佛,故能赏音,作者之手、识者之眼不可相掩也如此。某书生也,于佛学素不通晓,其将何说以发扬之,然于潜涧为犹子,义不可辞。抑尝闻佛之为教矣,其说恶贪而喜施,与吾儒同,然其徒多好人之施而不能自施,失佛之意远甚。今是尼也,富于财,积而能散,生平植福之施,动以千缗计。又罄衣钵以制是藏,百宝庄严,极其工巧,卒不自有而归之妙果,可谓善施,得佛之遗意矣。然施易尔,不妄施难,是藏之成也,求之者多,咸莫之施,妙果不求而藏自来,可谓能具眼矣。兹为可书,偈曰:
壮哉古东嘉,妙果宅其西。老宿山中来,应缘传妙法。有尼号员净,香火庐松楸。衣钵抽万金,造次大宝藏,经文浩卷轴,一一刺血书。用报父母恩,普及一切众。神光屡发现,遍地生金星。至诚感幽冥,观者咸赞叹。忽发喜舍心,愿归诸妙果。法师慧业就,宝藏来證明。所施以其人,是能具道眼。圆净施宝藏,道心益员净。况施于妙果,因果宜无穷。妙果得宝藏,道场日益振。大作诸佛事,广结诸因缘,须弥一转间,功德无边量。转转无已时,功德亦如是。
止庵铭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
叔父宝印讲师筑止庵以居,侄某铭曰:
学者求道,如客在途。不有所止,将安归乎?《大学》之道,在于知止。意正心诚,乃悟斯理。孔门高弟,回也独贤。未见其止,夫子惜焉。庵中道人,由儒入佛。进于有为,止于无物。欲知止处,是亦难言。非内非外,亦非中间。道人失笑,汝言亦绮,道本无进,亦何有止?道无进止,庵无成坏。孰知此庵,中含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