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如京桥记开禧二年四月 南宋 · 叶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吴都文粹》续编卷三五、光绪《苏州府志》卷三三、民国《吴县志》卷二五
皇帝践阼二十一年,将有事于规恢,饬诸郡守臣治桥梁,除道路,以便王师征行。
吴郡古都会,由全蜀、荆襄、湖广、江淮而下,危樯巨舸,往来相衔。
盘门运河环城,尤号要津,有桥如虹。
惟波涛汹荡,车马蹙蹑,岁久隤圮。
且路多濒湖,坎陷骅骝,过者病焉。
参政张公、文昌李公俱以硕德重望来殿是邦,期年调度,亦既具举,谓桥道勿治,未称上旨,以吴县罗相刻意事功,乃命经理之。
尉承命,勿避勿疑,亟募道者徐妙行帅徒鸠工,首甃驿衢,达于松江,几五十里。
其旁旧桥有三,继踵营治,悉用坚整。
至是桥也,益加其工。
光阐故坝,易陶以石。
夹岸云绕,巍阑翼飞,洞门天成,面势山屹。
在官无费,在民无扰,厥功告成。
闻者惊叹,因相与言曰:「凡四方贡赋之所输,百工技艺商贾之所辏,搢绅豪杰、文人隽士之所萃,九夷八蛮朝聘会同之所归,莫过于京师
厥今驻跸钱唐,异时还都中原,兹桥适孔道,实远近所必经从者,盍以『如京』名之」?
众曰:「韪哉」!
合桥与路,积工五万,为费三十万有奇。
经始于嘉泰四年正月,成于开禧丙寅四月既望
民既落之,因并识其事。
朝请郎、新知岳州军州事叶挺记。
朝散郎直龙图阁、新知赣州军州事邹应龙书。
广西经略司干官范承事墓志铭嘉定十二年闰三月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二、《漫塘集》卷二九
嘉定丁丑十一月丙申广西经略安抚司干办公事、同措置买马范君克信卒于官,得年六十有九。
明年七月,其子燮仲霖始克归其柩于丹阳
明年,乃得吉卜,将以闰三月丙午祔君练塘先茔之侧。
前期,燮衰绖从其伯父来,稽颡泣血言曰:「燮不天,天夺之怙,日月不居,将葬矣,而墓未有铭,无以贲诸幽,敢介伯父以请」。
某幼入乡校,视君为前辈,其兄某母党,而先君之执友也,垂八十踞鞍远来,欲辞得乎!
遂绪次其事。
君字允诚,唐相履冰之后。
六世祖自河朔徙居,遂为丹阳人
曾祖邦彦,祖有常,父逌,皆有隐德。
淳熙绍熙间,天子推锡类恩,以君常名荐书,累封其父从政郎
君少颖悟,丱角游乡校,郡博士奇之,书于壁曰:「范生后进之冠」。
甫冠,举于乡。
庆元己未特恩对策,始授迪功郎潭州湘潭县主簿
未上,许浦水军帅奏辟准备差遣
将书再考,以后帅不合罢。
更化初,叙前资
居戎幕时,部舟师伺敌仪真,值我师之退,有夺甲止火之功,循从事郎,寻拜经幕之命。
在任以互市劳,循文林郎
君虽举进士而薄其科,雅以功名自许,虽制行不琐琐徇绳墨,而孝于亲、弟于兄、睦于族、信于友,有人所难者,而尤喜周人之急。
从政公闵其族之贫,创义田赡茔,斥其赢以给。
绍熙间,亲年八十,集远近亲宾击鲜酾酒以相娱乐,余先君与焉,为大书其事以劝人子。
少请于亲,委家务于伯兄,而偕仲兄于学,二兄各如其意所欲。
经幕岁上边市马,以所亲自随得赏,比战多推恩者二人,君首以及仲兄之子仲莘、次女兄之子赵圭、次伯兄之子仲蔺,末乃及其子仲霖。
病作,或告以仲兄且至,喜甚,为一加餐。
寻知传者妄,抆涕累日。
属其子:「归见吾兄,以所以事我者事之,勿懈也」。
其笃于友爱如此。
乡人胡君缉性刚烈异甚,独与君为忘年交。
胡从其故人守饶,身死而无后,其丧之归也,送故不以礼,胡梦于守之所亲曰:「守以吾旅魂无依,故薄我耶?
吾友范允诚义士也,行至矣」。
既而君果赢粮迎其丧。
平江文正范公之族有死于润之逆旅者,其子无以敛,巷泣以诉,君闻之为庀丧具,且致归赀。
既归,其族曰:「彼非吾宗也,犹激于义,吾能恝然乎」!
皆厚为之礼。
旧馆池帅刘公震家,刘死而贫,丧寄浅土,微君无以葬。
其佐戎幕也,与故四川茶马司干官王瑰为僚,死寄家于润,丧不能举,君为买地而葬,且封树之。
其在广西,乡人任君令邕之宣化,死不能归,会君至邕,为买舟并其孥载至静江,授馆致饩。
比病,语燮曰:「我挈任至此,心许偕归,或不幸我死,汝其识之」。
燮曰:「不敢忘」。
其忧人之忧,虽死不替。
平居喜从老校退卒语,因得古车战遗法,益推广之,为《连弩轻车图说》上之朝,谓陆可驰,川可涉,险可析而踰,军行可以束部伍,遇敌可以制冲突。
其说虽宿将莫能夺。
朝廷下其制,江上诸军俾造车如其制。
复命君董役庐、和间,会敌退止,而搢绅间率以此知君,荐者用为口实。
广帅以其书锓木,君弗止,曰:「会有徵吾书者」。
他所著《筹边》、《鉴往》等说,多切于时。
以非经进,故略。
君之至广右也,溪蛮作仇,马不时至。
君问其故,以羁縻州岑汝弼者与别种黄璨争招马之利,诱致溪洞于唐兴、路城等处为寇。
蛮得博马银锦而归,率为所掠,故惩艾不出,日图所以报复。
君既驰书谕蛮出马,仍戒诸洞,凡马所过,咸开门献牛酒,由是皆敛兵释仇。
而岑、黄方鬨,各驻兵五千于买马之左右,君复挺身深入,谕以祸福,岑即退听,而黄亦罢兵。
以故比君去三年,马至必时而数溢于旧。
帅管公湛、赵公崇宪前后上功,是以有增秩之赏。
秩满丐归,今帅邹公应龙表荐其能,且力留以俟代,盖有以处君矣,而君下世,故论者惜之。
属纩前一日,命吏具公牍告老。
比葬,命乃下,授承事郎致仕。
君娶赵氏,以淑德著。
子燮,乡贡进士
仲霖,进勇副尉、前权邕州宣化县
女三人。
男曰圭,女未名。
燮既奉君丧就道,复以治命取任宣化之丧偕归。
衡阳,故潭州南岳王监庙之冢在焉,旅榇不归累年矣,燮以其居邻邑,并携以行。
所过以三柩同舟,孤弱咸萃,见者皆衋伤。
既问,知其主者燮也,又尚其义,君之死为不死矣。
铭曰:
气之充,识之明,言之文,听者倾。
用之晚,隘厥成。
死不忘,后之承。
炯斯光,贲幽扃。
韩皇后绍熙五年八月十四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九、《宋会要辑稿》礼五三之一○(第二册第一五六七页)
王者体元以居正,方临中夏之朝;
君子治国齐家,爰举长秋之礼。
乃眷菲凉之质,仰承熙洽之期。
尊尊亲亲,既隆于孝理;
夫夫妇妇,式懋于人伦。
播告大廷,用孚群听。
国夫人韩氏柔和而端敏,肃靖而宽容。
居惟图史之遵,动中佩环之节。
顷奉重闱之命,肆求名阀之良。
作合潜藩,克彰懿范。
辅佐于内,形朝夕至勤之思;
警戒不忘,有夙夜相成之道。
惟尔祖一德格天之业,为我家两朝定策之勋。
安社稷而勒功于鼎彝,仍父子而配食于宗庙。
丕积庆羡,笃生令姿。
兹予入绍于基图,俾尔申加于佳号。
应隆慈之旨,以明正始之风。
于戏!
《书》称、禹之传,朕实艰于负荷;
《诗》美姜、任、姒之圣,后惟谨于仪刑。
服浣濯以躬俭,则可以教行于宫中;
执饔膳以佐馂,则以化成于天下。
修治道,益显家声。
可立为皇后,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崔与之朝散大夫进封开国子加食邑制嘉定十五年四月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九
敕:朕上帝之闳休,承列圣之洪业。
无时或怠,每思中土之未平;
有宝非常,何意旧章之复睹。
肆敷庆泽,式贲禁途。
敷文阁直学士通奉大夫知潭州军州、充荆湖南路安抚使邹应龙等,德望甚尊,才猷克壮。
入殚宸告,皆爱君忧国之言;
出殿藩方,有厌难折冲之略。
爰念璇穹之感格,坐臻玉镇之遄归。
皆由祖宗在天之灵,尚赖臣子今日之助。
用升显秩,式衍新畬。
朕方秉严恭之诚,不以珍符而自足;
尔其辅规恢之治,庶几文轨之攸同。
可依前件。
宣奉大夫邹应龙再辞免除资政殿学士庆元府沿海制置使恩命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徒得君重,暂司制阃之权;
勉为朕行,庸壮海邦之势。
胡封囊之荐奏,谓陈力以不能。
毋乃过谦,非予所望。
况晋升秘殿,盖将昭体貌之隆;
苟曲徇雅怀,何以重股肱之寄。
其祗承命,毋复重陈。
所辞宜不允。
宣奉大夫新除礼部尚书邹应龙辞免兼修玉牒官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编年以纪帝系而载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以宰臣提纲而命从臣以修之,盖重其事也。
擢居是职,必择鸿儒。
以卿魁伦硕望,直谅多闻。
晋长仪曹,已著寅清之誉;
进读经幄,复殚启沃之忠。
俾兼职于纂修,胡抗章而逊避。
毋稽朕命,往服厥官,所辞宜不允。
宣奉大夫新除礼部尚书邹应龙辞免兼侍读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朕若稽古训,图济治功,乃择儒绅之英,俾陪经幄之邃。
以卿学问渊粹,议论正平,怀尊主庇民之心,有博古通今之识。
可辅成于台德,宜进读于迩英
盍体至怀,亟殚素蕴。
胡执谦冲之意,尚陈逊避之章。
所辞宜不允。
宣奉大夫礼部尚书修玉牒官侍读邹应龙辞免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卿自掇魁伦,遍更清要,出藩入从四十馀年,每怀静退之心,未展经纶之蕴。
属更大化,图任旧人。
进读经筵,每及三边之备禦
究心兵略,见于十事之开陈。
宜陟枢庭,仍参大政,当以平时之议论,亟图今日之事功。
胡固执于谦冲,乃力形于逊避。
其祗承命,以副眷怀,所辞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中奉大夫新除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邹应龙辞免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圣祖神宗,克振炎图之业;
明谟睿断,具存要略之书。
非赖编摩,曷昭轨则?
然任提纲之寄,实资执政之臣。
卿有学有文,能定能应,既处枢机之地,宜参总领之司。
必撮其要举其宏,纂成钜典;
庶显哉谟承哉烈,启佑后人。
往究乃心,毋斁朕命,所辞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邹应龙乞解机政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方事之殷,正资长策,奉身以退,难徇雅怀。
已曲示于勉留,胡复申于前请。
精加葆啬,自底康强。
勿云陈力以不能,当以体国而为念。
其安厥位,用副予怀,所请宜不允。
太中大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郑性之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邹应龙端明殿学士朝请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李宗勉以郁攸挻灾乞退归田里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祝融为沴,盖过在于朕躬;
近辅抗章,谓咎繇于臣等。
力求解职,将以弭灾。
然移疾于股肱,曷召和于形气。
侧身修行,朕方怀兢业之思;
同寅协恭,尔盍尽赞襄之力。
惟交修其不逮,庶有感以必通。
兹所当为,岂宜引去,所请宜不允。
宣奉大夫邹应龙礼部尚书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九、《东涧集》卷四
不见贾谊,久勤宣室之思;
佥曰伯夷,宜锡秩宗之命。
肆颁召节,趣使造朝。
具官某器度恢宏,风规峻整,奥学探圣贤之蕴,魁名满宇宙之间。
入则遍历于清华,出则荐临于藩屏。
属予践阼之始,畀以纳言之司。
胡厌直于承明,乃久安于真馆。
虽辞荣避宠,固欲全素节之高;
思治励精,讵可后旧人之任?
遂颁涣渥,复位文昌。
其殚日月献纳之忠,益振夙夜寅清之誉,以阶大任,式副具瞻。
邹应龙加恩制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东涧集》卷五
天施地生,丕展精禋之报;
祖功宗德,并严升侑之仪。
惟时文昌,实陪祀事。
既均敷于惠术,盍宠畀于褒章。
具官某才擅无双,名推第一。
出藩入从,已登常伯之尊;
避宠辞荣,久处祠庭之逸。
然苍生愿起于谢傅,而宣室兴思于贾生
屡膺召节之颁,晋陟仪曹之长。
甫登清著,即侍亲祠,迨熙事之告成,广湛恩而敷锡,载加多邑,以奖贤劳。
其益懋于远猷,用对扬于休命。
江东转运司初建贡院 南宋 · 李道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七、《景定建康志》卷三二、《南宋文录录》卷一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七
国朝之制,诸路置使按察,各有职掌。
转运使最先置,所掌最多,提举学事既省,又兼掌学校贡举事。
间三岁,诏诸州各试其士,升之礼部,士与为吏者亲嫌则偕已仕而锁其厅者,试于转运司
江东地大人众,材隽间出,数十年间由转运司之试擢高科登贵仕者,数数有之。
顾试院未克立,每寓于浮屠者之宫,庳隘弗肃,有司患焉。
使者汲郡孟侯猷始度地于建康府城东南隅庐陵胡侯槻以总领财赋兼摄使事,稍储钱以俟费,它未皇也。
嘉定八年秘阁修撰建安真侯德秀副使,至则曰:「是不可以不成」。
于是相其阴阳,正位南乡,筑而增之,其崇五尺,背负钟山,前直长干,清溪环流,秦淮旁注,宽閒爽垲,不僻不嚣,于校文论士为宜。
九年三月戊寅命工兴事,二十日而堂成,又十日而听事成。
修廊绳直,表里相望,外而群执事之吏各有攸局。
七月丁卯,工告讫事,侯谓道传盍记之。
道传窃惟近世取士之制,每不如古,专尚词章,而德行道艺之实丧,多为文法而廉耻礼逊之节坏,世久病之。
学废而词益下,俗浇而网益密,虽上之人亦窃病焉。
捷其径以诱之于前,艰其门以塞之于后,使为士者弃乡井走道路,无复怀宝待价之意,又识者所深病也。
学古行道之君子,思救其弊,考古之意,酌今之宜,使教学兴,风俗厚,贤才出,治功著,其规模条目本末先后,必有可言者,然岂有司所得为哉?
若夫合圆冠方屦之士,以校其艺,会无定处,而反托于异教之庐,事益苟,名益不正,此则有司所得为者。
是役也,侯盖为所得为而已。
学古行道,侯之素志,所谓考古之意,酌今之宜,以救历世之弊者,其必慨然于此矣,夫岂特以高科贵仕望江东之士哉!
侯正色立朝,风采闻于四方,奉命出使,专以激浊扬清,洗冤泽物为己任。
岁适大饥,民赖以全活者不可数计,斥燕馈,削浮冗,独以馀力克兴是役,材无强贾,庸必厚给,田里不知,州县不与,是皆足书。
道传既承侯命,因推古者取士之意,平日所望于侯者备论焉。
院为屋馀百五十楹,钱以缗计者万四千有奇,董其役者主管文字赵与悊。
嘉定九年七月日,朝散郎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李道传记。
宝谟阁直学士中大夫知池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使邹应龙书。
端明殿学士正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太子宾客曾从龙篆额。
邹给事 南宋 · 陈宓
皇天祐我宋,衮衮生巨人。
正学迈贾董,彤庭亲选抡。
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
伟哉吕与,王陈踵经纶。
文章特馀事,德行金玉纯。
文靖有雅量,风云际熙辰。
所以到圣治,唐虞俗再淳。
先生轶前驾,学力欺
平生事靖退,墨头自要津。
群小竞狐媚,佳兵媒其身。
挺然出正论,玉色垂大绅。
银台凛风驳,世仰凤与麟。
直道志丘壑,通涂辍枢钧。
岂为一己计,千里民。
泉山号大郡,氓贾甲七闽。
以宽则容奸,急则鳏寡颦。
先生得其道,三年政和均。
孰疾不得医,孰屈不得伸。
餐药置左右,砂芹不再陈。
建阁储六籍,凿井膏城闉。
巍巍百雉堞,楼橹俄一新。
海壖亦有学,穷邑增廪囷。
百废已具举,一毫不惊尘。
此特以迹言,孰识襟怀春。
下士有一善,不啻连城珍。
斯民有一隐,不啻闻频呻。
遂令无远迩,士民尽归仁
四海望霖雨,行当趋紫宸
踵高躅,岂特诸子伦。
某也未闻道,一官尝苦辛。
蹉跎二纪馀,抱志几郁湮。
得宰山水县,低头抚凋贫。
连岁田少收,输殿不见嗔。
顷年有疑狱,口讷愧訚訚。
高明一垂照,三囚脱死濒。
缪政了无术,教条每知遵。
罪戾惧不免,荐扬果何因。
感恩方激切,归辕遽攀轮。
焦桐既蒙盼,寿或柏与椿。
敢不自奋励,冀陪东阁宾。
邹给事应龙 其一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六、《复斋集》卷一一
某窃以三阳交泰,众正汇生,恭惟某官德被远徼,威望䇄然,高厚骘相,台候动止万福。
某顷冒布鄙诚。
人还,蒙问遗宠甚,不胜铭
胡秀才之行,虽志在诇兴寝,而迫于亲戚情谊,遂至僭控其私,干犯崇严,跼蹐待罪。
敢图大人君子笃于慈爱,既不督过,既赐遣使移文,又资胡生糇粮,使忘羁旅之劳,若恩意至矣,感激谓何!
又蒙亲染华翰,宠喻委曲,重以远物,颁贶之厚,此皆非某所亲得于先生长者也,多言曷谢。
淮泗前此之事已矣,不复道。
近闻对境蜂屯不可测,蜀中尤可虑,大抵在我初无成谋,视敌勤怠喜惧,韩子所谓「天下之祸,莫大于不为而为者」,敌至而不知。
夫以天下九分之二,日夜训国人而讨之,犹恐不支,安坐而不为,则亦不思之甚耳。
制司治器械下诸郡,造铠甲无虚日,今之桂府不止江山甲天下而已也。
然长虑深思,岂能一日自安耶。
某材识卑闇,试一小垒犹患日力不给,甚思自放于闾里,以收过时辛苦难成之功。
它无足进于门墙,它日因风得蒙教诲,不敢请也。
某不敢别幅申寿母国太夫人起居,敬想备福天畀,靡待赘祷。
大眷共惟均介殊祉。
内机中大昆季不敢拜状。
星江凡委,九顿首以请。
邹给事应龙 其二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六、《复斋集》卷一一
某窃以春序方新,积雨初霁,恭惟某官镇抚方面,德威旁达,百城安妥,二仪骘相,台候动止万福。
某自去秋蒙颛使问遗,虽旋脩谢,不尽恳诚。
冬间之戍,拟走介恭请诲饬,且述感荷之私。
而到郡以来,旱疠大作,药病粥饥,奔走闾阎,累月而后宁。
蠲租减赋,籴米劝分,迨今尚费区处。
心志为之凋耗,虽平生慕用之地,亦复因循不勇。
岂谓一世大贤居方伯连帅之尊,而迂轸门阑旧物若此,至枉亲翰墨重币。
念小人有母,眷待而宠荣之,礼意倒置,拜受感惧,几欲无言。
仰惟先生以忠君体国之心,行爱民惠下之政,去岁之旱,闻及湖湘,不有仁贤,曷苏疲薾?
想数百万□户熙然,无异乐岁
不然官出镪籴,以中价惠民,不知常平亦有可恃之积与否?
盖产米之地,平时多忽而不讲,一旦缺乏,又已后时,延平是也。
某倾帑以市米,补所减万三千石之数,而民间所积,比常年虽不及半,而入冬禁不许下三山帅宪屡欲通放,某以书力为百姓致祷,幸而赖此,米价不至踊贵。
常平只有六千石,已仓司许粜济。
又丐庙堂僧牒七十道,尚未得报。
似闻邵武、建上却又八分收,本州不容不措置。
恐尊意亦欲知之,但识闇才浅,昧于应变,先生幸教之,不胜拳拳。
亟专人控谢,不究鄙怀。
仰乞倍万保重,前辂事枢之拜。
邹给事应龙 其三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六、《复斋集》卷一一
窃以春序向分,韶华正丽,恭惟某官帅阃崇严,德威兼济,高厚骘相,台候起居万福。
某去秋尝僭越申敬记府,犯分有请,恃出门墙之旧。
自后仆仆之戍,未尝不引领西向。
仰惟先生道德文章照映当世,暂临方面,绥戢氓蛮,隐然长城,国势九鼎。
识者谓居中制外,使天下被用儒之福,始穆舆情。
某何敢重为世俗谀语!
自惟庸琐,才智两疏,去秋丐祠不获,黾勉来星渚。
郡旧号道院,财用亦饶,不谓三年之间,两旱一涝。
去冬十月望日,某始到任,是时三邑检放犹未定。
某自入邻境,考之人言,三邑通放七分以上,郡计枵然,廪无一月之储。
征商昔称苛细,悉与宽减,以是商旅粗免怨嗟。
而军食并无所仰,加以救荒后时,控告庙堂,引援近比,求给度牒为军粮、赈贷籴本,已蒙劄下仓司应副。
文移往复,有填壑者,不免援淳熙朱文公故事具奏,乞以上供折帛钱逐急济粜。
自效待罪,臈杪春初粗免流移。
此皆先生平昔教诲,不敢一毫上累知遇。
一书述诚,因循至今,聊疏所由,仰祈矜恕。
浮光之围已解,边头绎骚,事可虑者非一,帅阃必知其细。
无繇侍函丈之侧,唯愿为斯文保重。
外科新书序开禧三年十月 南宋 · 邹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六、《中国医籍考》卷七○、《宋以前医籍考》第四三七页
大抵痈疽发于背者,至危殆之疾也。
多至不救者,夫岂皆命也哉?
然有法可活,非膏涂末傅之能愈。
初觉便从头上作艾炷,宜泄蕴毒,使毒气亟夺,而无内蚀之患,惟头及颈则否,此更生法也。
灼艾之外,则又有奇方存。
起予平昔屡用屡效,实不敢私,以广其传。
开禧丁卯十月旦日,江南西路提刑邹应龙为之序跋,刊于章首。
梁溪先生文集跋嘉定三年九月 南宋 · 邹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六、《皕宋楼藏书志》卷八○、《梁溪先生文集》(旧抄本)
余里中有岩曰瑞光,去县十许里。
予七八岁时,尝侍先大父游焉。
岩中有丞相读书堂,大父指示诸孙曰:「乡人李丞相尝读书于此」。
言丞相未达时,岩主僧号丹霞,能前知,一日忽书四句云:「青著立,米去皮。
邪时节,尽先辉」。
初莫晓其意。
丞相贵显登政府,方悟前一句,盖谓靖康年号也。
大父又举似丞相诗文十数篇,乃留题厓壁间者,往往成诵。
应龙从旁习其辞,间记一二,至于今不忘。
其后稍长,慨慕丞相之英风仪槩,欲遍求遗文而读之,苦不多见,盖乡人无能收之者,每每为恨。
逮守温陵,公之孙提干大有出示所刊丞相三朝表劄奏议,凡八十卷,又《总录》一卷,及《陈少阳尽忠录》、《如是居士靖康感事诗》。
于是得尽读公之文,及见公之行事,望洋而叹,大喜过望。
若夫人以立言为不朽,以有后为不死。
公之文既得其子裒而集之,又得其孙镂而传之,将使天下之人家有其书,真足以不死且不朽矣。
武阳者乃公之父母邦也,闻提干将以其书之板归于三山,其何以慰乡人之思。
不然,他日当告于乡郡守之好事者,取其书重锓木焉,并续其家藏文集附益之,庶使吾党之后进,有以稽其典型云。
嘉定三年九月朔朝请大夫、充宝文阁待制、知泉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邹应龙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