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袁易可比部员外郎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宋景文集》卷三一
敕:袁易践扬朝路,肃给事经。
向委守藩,式敏从政
满年献状,论绩当迁。
聿图劳勤,用秩勾比。
荣思报,懋哉不忘。
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103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赵普故宅
开国勋庸大,重城邸第宽。
枯杨映楼角,蔓草被墙端。
不见分香妾,空馀斗鸭阑。
谁来悲孔雀,金翠羽毛残。
晏相公府东三咏 其一 韩王1054年 北宋 · 韩维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开邦勋业高无让,启第规模壮绝邻。
兴废感怀悲咤久,柳梢花叶自青春。
赐皇伯集庆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宗谔乞罢赴中书礼上允诏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五、《华阳集》卷二一
敕:自昔公卿大夫,各率其属,以听于有司。
国朝宗室之制,虽位公卿,而不领以事,然受命之日,犹一至府,以班见百寮。
维我伯父,既位公相矣,乃不敢以故事自处之。
夫德尊而不忘其礼,宠至而愈下其心,朕虽拒之,可乎?
宜依所乞。
保静军三军将吏僧道百姓等除皇兄宗谔为本镇节度使示谕敕书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八、《华阳集》卷二四、《宋大诏令集》卷一八八
敕:朕以宗谔席祖宗之休,笃兄弟之爱。
眷言淮服之奥,适建戚旄之雄。
按士民之素蕃,陶风化之甚美。
闻褒近属,想慰遐心。
今特授宗谔依前检校右散骑常侍使持节宿州诸军事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虢国公、充保静军节度宿州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二百户,散官、勋、封如故。
赐集庆军三军将吏僧道百姓等除皇伯宗谔为本镇节度使示谕敕书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九、《华阳集》卷二五、《宋大诏令集》卷一八八
敕:朕以宗谔绪本皇支,望有贤德,懋建师节,以藩王家。
顾彼上疆之饶,陶于风化之美。
谅闻嘉命,弥慰舆情。
今特授宗谔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亳州诸军事亳州刺史、虢国公、充集庆军节度亳州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勋、封如故。
赐皇伯使相宗谔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一、《华阳集》卷二七
省表,具之。
朕猥以眇冲,膺于统序。
肇临庶政,先录近亲;
肆扬大廷,抑本旧典。
奚烦谦挹,以格泽炜?
所免宜不允。
赐皇伯宗谔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一、《华阳集》卷二七
省表,具之。
夫惇叙者,圣人之大义;
名器者,天下之至公。
属予践祚之初,首沛合亲之泽。
顾佥谋之罔咈,岂菲德之敢私?
虽谅撝怀,难俞确避。
所免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皇伯宗谔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一、《华阳集》卷二七
省表,具之。
在昔帝王,何尝不崇建藩戚,以用自承助乎?
今骨肉多,而爵位隆显者少,不称朕所以广彊本支之意。
矧我伯父之尊,旧惟作相,岂久而不复哉?
尚何逡巡,以稽在廷之休命?
所免宜不允。
赐皇伯宗谔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一、《华阳集》卷二七
省表,具之。
朕继成基序,思大本支,载惟燕翼之所承,常虑仁恩之不至。
矧我近属,冠于列藩,适还上铉之章,已布大廷之听。
奚烦需牍,固执撝情?
其往位于鸿枢,尚永毗于皇室。
所免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皇兄保静军节度使宗谔告敕口宣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五、《华阳集》卷三一
有敕:朕图卫京师,进强藩屏。
矧宗英之载誉,宜宸涣之颁文。
其体宠甄,毋忘被服。
赐皇伯虢国公宗谔告敕口宣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六、《华阳集》卷三二
有敕:卿出于皇绪,列彼近藩。
适还上铉之崇,已告大廷之众。
所宜钦受,以体宠怀。
赐皇伯宗谔免恩命第一表不允口宣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六、《华阳集》卷三二
有敕:朕孝治四方,恩先九族。
眷戚蕃之近属,还宰铉之荣章。
毋执过冲,即宜钦受。
赐皇伯虢国公宗谔生日礼物口宣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六、《华阳集》卷三二
有敕:卿望重宗藩,荣联宰铉。
属恢台之首序,纪诞育之多祥,式示宠颁,用申礼遇。
皇伯宗谔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虢国公集庆军节度使加封邑制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二、《华阳集》卷三七、《宋大诏令集》卷四二
门下:朕纂临丕基,钦笃前烈。
盖义尊虖祖,爱因隆于六亲;
治形于家,风遂行于四海。
适缘旷泽,先暨皇支。
皇伯具官某器介而用通,体庄而资裕,多阅天下之谊,尽读河间之书。
考润邸之蕃,谁及宗英之望?
追濮园之旧,实犹子爱之深。
比旌邦于师坛,允夹隆于王室,庆属皇图之启,惠加同姓之褒。
其服大僚,以即台路,易以近藩之节,倍之多邑之封。
虽本异恩,亦稽先矩。
于戏!
唐封近属,悉留京师之居;
汉宠诸王,少在公卿之列。
维是高华之保,莫如法度之修。
矧属英怀,讵烦至戒?
可。
皇伯宗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二、《华阳集》卷三七
门下:朕绍休祖宗,崇建藩屏,所以合邦族之爱,厚人伦之风。
虽于近亲,若共维之一体;
厥作棐德,亦难废于大公。
皇伯具官某席庆皇支,参华天路,维安富贵之习,靡躬法度之修。
乃外招事权,内轹宗党。
知省券难分,而移文固析;
知宫寺有禁,而遣吏辄通。
风宪之上言,加议论之并起。
朕闵失戒慎,务全仁恩,其上丞相之章,仍领元戎之节。
欲止不获,谁咎之诒?
于戏!
臣无作福威,以杜诸侯之渐;
上不私赏罚,以一万民之归。
宜勉自思,庶复来誉。
可。
朝请郎辛君墓志铭元祐四年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一、《苏魏公文集》卷六一
嘉祐六年仁宗谓辅臣曰:「科举取人,拘以条式,敦朴有道之士或至弃遗,是岂朝廷求才之意耶」?
乃诏诸路州郡,访求遗逸,敦遣诣阙,试而官之。
时故相右仆射侍中、判许州贾文元公京西转运使提点刑狱,凡五章列上长社进士辛君痈化光,文艺节行,乡里推服,召试西掖
中选者十八人,化光在第四,特赐进士出身,试秘省校书郎,知河中府永乐县
当时议者咸谓圣主崇奖儒行,恩及草泽,实旷世未行之事。
翰林尚书宋景文公遗奏,以为取士不刊之法,其为天下称赞也如此。
化光尚书比部员外郎、赠光禄大夫讳有孚之子,驾部郎中检校太府少卿致仕、赠户部尚书若冲之孙,故参知政事太子太傅致仕、赠中书令仲甫之曾孙。
胄出陇西金城之世,自汾州西河县再徙颍川,为颍昌府长社县人
化光少以名家子向学勤刻,综贯书传。
与士大夫游,当时贤公名卿至许者,莫不推挹以为远器。
累举进士不偶,既壮矣,自谓命之奇只,不可强进,杜门养志几十年而从聘命。
治平元年英宗皇帝诸王宫大小学,选儒学之官为教授,使以经义守宗子
化光自永乐召为韩王冀王宫小学教授,尝以谓贵游子弟以诸生法约束之,则惴惮而难入,故为之别立课程,日诵若干字,间则大集讲解所诵书,习为文词。
庶几渐摩成性,若自然耳。
于是宗子以其规矩简而易行,莫不悦从。
未数年而学益进,能循礼法,不为非义,繄善诱之益也。
以岁劳迁大理寺丞,仍旧任凡六年。
求外补差,通判火山军
故相韩康节公化光乡友也,帅并门、镇武定,皆奏辟管勾安抚司机宜文字,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
官制行,换朝奉郎
府罢,还审官格,以常选王宫洎机宜。
虽积十年四任,而未尝实历宰,不得升秩,复当领邑。
会机宜罢,举取尝为此官者为首选。
化光欣然不恤,复领真定
又二年,仍未外任。
由是朝廷知其久滞,常调用为光禄寺丞、迁太常博士
逾年,选为王府记室参军,再转朝请郎
化光为人,外温和而内劲正。
与人共事,推诚相亲,议论有不合,但不言,虽不从,未尝变色。
后或议夺,而气益恐怍,自以为事胜而怨憎生,非孤拙所宜也。
故在王宫及国邸,二王多询其故事,特加礼敬,尽得内外之欢心。
其去也,从学者至涕泣流连不已。
给使皂隶辈亦遇之以礼,未尝怠忽。
其周施于事,皆此类也。
帅府虽边书丛委,皆悉力裁处,动中机会,帅长赖之以厌折多矣。
天性孝义,爱亲戚。
辛,大族也,昆弟皆先丧逝,而贫居食口益众,化光月给以俸钱,仅二十千,此外有婚丧,又辍财以周急。
内外属之居京者,遇四时节序,饮食之馈,未尝绝乏。
死之日家徒四壁,族人住俸失所者七八家。
平生无他嗜好,独嘉宾客,善谈谐,至于歌啸,终日不倦,罄家之有无以供馔具,故士大夫无不与之交好者。
平居康健,未尝有疾。
一旦暴得腹疡,渐不能兴,伏枕月馀而卒,时元祐四年七月一日也。
交亲闻讣,莫不嗟戚而痛善人之云亡也。
予与户部侍郎韩公持正给事中赵公无愧往抚其,恸哭相吊。
右丞相范公尧夫尤深恻恨不得临其丧,日遣亲宾往问,其襄事周恤尤厚。
嗣子公琬素承清白之训,家无一簪之赀,举丧难苦。
予之息喜,化光甥也,使往干助,得以尽礼,以其月二十八日阳翟,以某月某日葬于三封山某穴,从先某官穴之左。
夫人王氏,某官之女,贤淑善治家,前三年某月卒,先祔大墓。
自夫人之殁,化光自以室无主馈,忽忽不适。
盖平居奉亲戚,待宾客,所以周旋无间者,皆内助致然故也。
一子即公琬,以致仕恩补太庙斋郎
二女:长适临颍宿寿昌,亦其甥也;
次幼在室。
予与化光友且亲,道术相忘,中无间然。
每杯酒意适,则歌呼纵放,坐忘形骸,稍隔阔则以为不足。
及病且亡,予为之惨惨者累数月不能已,盖念相知之难得也。
其葬也,公琬请文以志其圹,遂为之铭。
铭曰:
辛系陇西,金城著姓。
中徙河、汾,数世不竞。
流光自远,是生中令
佐佑神功,入预大政。
归老颍川,厥居以定。
子孙蝉联,衣冠益盛。
化光特起,出驾封轺。
一命宰邑,躬掌民徭。
宗藩典教,边城赞条。
五参帅幕,逡巡不超。
太常光禄,预议中朝。
上选耆老,典记王僚。
博识多闻,纳言敏行。
善与人交,久而益敬。
或出或处,安之若命。
胡不永年,遽至大病?
殁有遗恩,葬从先正。
既安故丘,复贻后庆。
皇伯集庆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国虢国公宗谔南郊加食邑功臣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八、《郧溪集》卷二
门下:圆陛荐嘉,礼接三神之奥;
端闱孚号,泽涵一气之和。
下渐乎跂行喙息之微,远暨乎卉服穹居之长。
矧予懿属,为世显侯,宜焕发于宸章,用铺昭于灵祉。
皇伯具官某惠心孚物,隽德兼人,嶷如屏翰之强,郁然宗室之望。
方钦柴而展寀,尝委佩以相仪。
雍雍来止之容,翼翼尽恭之意。
辅成钜典,宜茂湛恩。
既有嘉册,以启金辂之封;
岂无显号,以贲龙旗之绩。
兼倍增于书社,并敷告于治庭。
于戏!
上帝之严,惟烈祖是侑;
上天之贶,维伯父是膺。
不独讲明惠之文,又以著展亲之义。
勉思率履,以光宠名。
可。
集庆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宗谔适母刘氏追封祁国太夫人制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六、《郧溪集》卷七
位兼将相,爵为国公,王族之贵,莫逾于此。
而九原之贤,荣号未及,追贲之典,庸可阙乎?
具官某母刘氏幽閒成德,姆教醇备,佐馂于尔家,降龄不淑,先朝露而化。
兹有令子,为之请封,其以冀北之祁,列为汤沐。
庶乎祗配祢庙,以时荐享,不为世室之荣乎?
可。
集庆军节度使宗谔所生母朱氏可追封永嘉郡太夫人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六、《郧溪集》卷七
生而褓负,三年免于怀,及其能冠,知所以反哺之报。
慈闱已掩,不逮乎致养,衔悲茹叹,遂为终身之戚。
具官某母朱氏令淑有仪,劳于夙夜,积善之效,是生贤德,引言故事,愿均追贲之恩。
夫松槚已成列,万钟之乃至,将以慰尔孝思,则非褒章告第,何以荣及幽壤哉?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