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再荐赵令畤(任兵部尚书日)1092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昨知颍州,曾荐签书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赵令畤,乞置之馆阁,至今未蒙施行。
其人近已替罢,旦夕赴阙朝见。
计其所养,必不肯同众人奔走干谒。
恐政府大臣无缘得知其所学,今缮写赵集平日与臣诗文三轴进呈。
伏望圣慈清宴之暇,一赐观览,必有可取,然后付之三省近臣,考其人才,亦足以副神考教养宗子之意。
谨具闻奏。
赵德麟(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二○、《明州阿育王山志》卷一一
明守一书,托为致之。
育王大觉禅师,仁庙旧所礼遇。
尝见御笔赐偈颂,其略云「伏睹大觉禅师」,其敬之如此。
今闻其困于小人之言,几不安其居,可叹!
可叹!
太守聪明老成,必能安全之。
愿公因语欸曲一言。
正使凡僧,犹当以仁庙之故加礼,而况其人道德文采推重一时乎?
此老今年八十二,若不安全,当使何往,恐朝廷闻之,亦未必喜也。
某方与撰《宸奎阁记》,旦夕附去,公若见此老,且为致意。
赵德麟(三 以下俱颍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人来,辱书,伏审履兹畏暑,起居佳胜,为慰。
见念之深,正如怀仰之意。
不肖独赖晁无咎在此,方忧其去,若果得德麟为代,真天假老拙也。
既未欲来此寄居,常令为于高邮寻安下处,续当驰报也。
未间,万万自重。
赵德麟(四)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别后思仰不可言。
窃计起居佳胜。
得舍弟书,奉太夫人久服药,近已康复,伏惟欢庆。
到郡两月,公私劳冗,有稽上问,想未深责。
会合未期,惟冀侍奉外,千万保重。
赵德麟(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昨日幸接笑语。
今日知举挂,闻之后时,不及往慰,悚息!
悚息!
三日臂痛,今日幸减,录旧诗一篇奉呈
闻公亦欲借示诗稿,幸付去人。
上清宫成而有德音,意谓守臣当有贺表,如何?
如何?
谋之于公,幸略垂示。
赵德麟(六)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
某启:数日不接,思渴之至。
冲冒风雪,起居何如,端居者知愧矣。
佛陀波利之虐,一至此耶?
乃知退之排斥,不为无理也,呵呵!
酒二壶迎劳,唯加鞭加鞭!
《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又见《古今尺牍清裁》卷五四。
赵德麟(七)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字说》改多,写了纳去。
背时两叶,实糊合之,仍用皂绫夹褾纪之。
一片皂绫夹之褾两面也。
仍请前后各著一空叶。
赵德麟(八)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某启:钦服下风,为日久矣。
迟暮相从,倾盖如故
非独气类自然,抑亦夙昔缘契。
人来,辱手教,得闻起居佳胜,堂上康福,感慰深矣。
某凡百如昨,又得无咎相切磨之幸。
德麟替后,想必有殊命。
万一尚未,一来为无咎交承亦佳,又闻欲寄居此间,可先示谕也。
万万自重。
不宣。
赵德麟(九 以下俱赴扬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惠示二诗,伏读慰抃不可言。
某途中及到此,绝少暇,止有数首,不佳。
又未有工夫录去,容稍积多,并奉呈也。
今且次韵二首,为一笑。
赵德麟(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某启:宦游无定,得友君子,又复别去,怅惘可量。
数日,窃想起居佳胜。
到寿淮山,渐有佳思。
懒不作诗,亦无人唱和也。
乍远,万万自重。
不宣。
赵德麟(一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淮南夏颇熟,然积欠为害,疾瘵殆未有安理。
浙西疲甚,岁事亦未可知。
馀非书所能尽。
德麟孤风超然,愿少贬以忍济为念。
必亮此意。
此中有干,幸示及。
杭州买物人已回,内中所欠俞君钱,此有便,当先为寄还之。
如遣还之,可速示,免重寄也。
滑盏,得钱都正书,已琢磨,兼与钱讫。
非久必寄来,即附上。
赵德麟(一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文广狱断敕下,可略示也。
李尉推恩有耗否?
尹遇案必已上。
古人云:雷霆之下,恐难独当。
愿挂一名。
以今观之,此人真难得也,亦勿深怪之。
知颍尾夏田损半,秋有望否?
淮南东西秋夏皆大熟,亦一乐土也。
狱官不惟庇为前勘,乃是深为不待结案而移司者周虑也。
若勘作故出,则指挥移司官不得不问。
上下欺罔,不得不令人愤愤,某亦无由入文字。
亦有以论之,恐不济事,太息而已。
赵德麟(一三 以下俱扬州还朝)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某启:鲁直寄书来,甚安,并得少双井,今附纳上。
蒙惠奇茗,绝妙。
因见太守,为致意。
为适病在告,数日未果奉书。
要《临淄堂记》,秋凉稍暇,可作也。
月老亦致意。
热甚,又多病,未暇作《法施堂铭》。
不一一。
赵德麟(一四)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某启:近承专使手书,为使者云,往西洛还,当取书,故未答。
辱教字,具审起居佳胜,感慰兼集。
公未即解去,与俗子久处,良不易。
然有忍乃济,愿以不见不同无尽待之。
某到此半月,无可乐者。
过大礼,即重乞会稽尔。
无缘面谢,幸恕草草。
赵德麟(一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累辱手教,感慰无量。
比日起居佳胜。
大礼日近,随分冗迫,未得即见贤者,深增怅惘也。
乍寒,万万以时自重。
赵德麟(一六)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纷纷尚未暇往见,思企之极。
阴寒,起居佳胜否?
甘酿佳贶,辄践前言,作赋,可转呈安定否?
无事见临,幸甚。
赵德麟(一七)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辱教,承台候佳胜。
拙疾犹未退,尚潮热恶寒也。
来日必赴盛会,未得,后日犹恐当谒告也。
辱意甚宠,适会如此,非所愿。
幸千万加恕。
子由固当驰赴也。
穆公且喜渐安。
卧病,书此不谨。
赵德麟(一 以下俱杭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
候吏来,特承书教,礼意兼重,感怍不已。
比日起居何如?
养痾便郡,得亲宗彦,幸甚。
行役迫遽,裁谢草略,想蒙恕察。
赵信之诗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三、《须溪集》卷六
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之诗,此非亡是凭虚比也。
赋秋阳问对,可不须此。
坡公直欲以笔墨俎豆杓之千载,非其用意奇崛,孰克知此为畤字哉?
德麟平生文字则可考已,当笑大年小景为元祐脚,自然远辈画手宗室,故易得名。
生其时,得公重,难矣哉!
罗寿可示予赵信之诗,予读之叹曰:此自足矣,岂待附致藉重!
使人读而问,又因而想见,往往以为可人者,顾犹待吾言耶?
附翼耶?
本朝有宗衮而无贺、白,一恨。
然自南塘兄弟下逮汝茪,类以少许胜多多。
近年崇滋、崇泽辈平平尔汝,亦欲与紫芝相望,惜也代衰道坠,谁知其人?
信之独能后四灵酬倡,播为月帐,虽吾老矣,望故都鸥社,有欣慨焉。
使在二十年前,少年若此,岂独为吾等说项供奉选也。
尝记古心赵忠惠兄弟成就番阳汤,料理乌山方,皆极用情,此二三君子皆以文名天下,在其门或未见。
信之好学,意度开美,其于李鹤田也,如其祖于寿可,以其祖于鹤田,有之似之,云乎光远,而又它有耀者也。
天末有怀,尘昏路断,吾爱公子,岂独如当日德麟而止?
恨无笔力,为赋冬阳。
信之,由礽也。
送南上人1142年 宋 · 吕本中
 押皓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闲居病益侵,俗事初一扫。
南公犯寒来,为我略倾倒。
论诗已得妙,不必在穷讨。
我懒百虑废,识子恨不早。
归途见徐董(自注:明叔彦光。),更问此二老。
所恨聊复翁,向者骨已槁(自注:彦速。)
拭目看遗文,令人恶怀抱(自注:南上人收二董诗(原作时,据四库本改)与明叔墨妙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