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浮丘公灵泉政和四年五月 北宋 · 张挺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六三、康熙《嵩山志》卷一二、《说嵩》卷二五、《金石萃编》卷一四六、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四、乾隆《偃师县志》卷二四、《偃师金石遗文补录》卷一一
崧高之下曰缑氏山周灵王太子子晋吹笙之地也。
子晋受道于浮丘公,公接而仙去,距山不远,遗冢俱存,民俗传为浮丘藏剑之所,即其巅构祠以祀焉。
俯瞰道周,更为别庙,里民岁时祈报。
逮至政和三年夏六月,泉出庭下,澄澈象鉴,醴甘过饴,映带清流,人初易之。
俄鸥凫泳者辄死,众乃惊悟,始识景贶
病者请祷,饮之即愈,于是相与谋甃,以文塼疏为方沼,藻饰丹雘,祈向云来。
洪惟永安为邑,肇自大宋圣祖神宗,弓剑所閟,而崧高之岳,作镇中土,介邑之间,真仙所宅,灵显辈出,宜有福泽,惠施于民。
稽考传记,实表国之祥。
比年而来,朝廷清明,百度修举,综名覈实,礼制乐成,河清海晏,芝禾并秀,木石荐祉,元善奇功,珍符嘉瑞,史不绝书。
盖由皇天眷祐,上德昭明,格致休美,以懋大业,顾不伟与!
则儒学之士,竞为词章,揄扬盛事,播诸声诗,以荐郊庙,实惟时也。
灵泉出于福地,神异焯然,莫之殚载,挺虽不才,承乏州县,歌咏圣德,矧臣子之职,敢以菲陋而辞!
谨著大略,以告来者。
其辞曰:
崧山之阳,复岫重冈。
山维缑氏,作镇其旁。
蒸为卿云,舒成景光。
仙圣之宅,其神无方。
在昔帝子,系自周王
浮丘挹袖,绛阙扶将。
夜月吹笙,乘云帝乡
鹤驭莫返,风吟松篁。
遗宫庙食,宝剑珍藏。
后千馀年,醴流其唐。
蠲疴疗疾,起痼愈尪。
惟神之惠,表国之祥。
帝德广运,修明馨香。
地不爱宝,大锡会昌
年谷顺成,降福穰穰。
本支百世,万寿无疆。
如山之崇,如泉之长。
小臣作诗,德意不忘。
政和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张当世书,董颛立石,刘士□刊。
颍州祷雨诗1091年11月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聚星堂
元祐六年十月颍州久旱,闻颍上有张龙公神祠,极灵异,乃斋戒遣男迨与州学教授陈履常往祷之。
迨亦颇信道教,沐浴斋居而往。
明日,当以龙骨至,天色少变。
二十六日,会景贶、履常、二欧阳,作诗云:「后夜龙作云,天明雪填渠。
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
景贶拊掌曰:「句法甚新,前此未有此法」。
季默曰:「有之。
长官请客,吏请客目,曰『主簿少府、我』,即此语也」。
相与笑语。
至三更归时,星斗灿然,就枕未几,而雨已鸣檐矣。
至朔旦日,作五人者复会于郡斋。
既感叹龙公之威德,复嘉诗语之不谬。
季默欲书之,以为异日一笑。
是日,景贶出迨诗云:「吾侪归卧髀骨裂,会友携壶劳行役」。
仆笑曰:「是男也,好勇过我」。
赵德麟字说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三、《文编》卷五三、《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三○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宋有天下百馀年,所与分天工治民事者,皆取之疏远侧微,而不私其亲。
故宗室之贤,未有以勋名闻者。
神宗皇帝实始慨然,欲出其英才与天下共之,增立教养选举之法,所以封植而琢磨之者甚备。
行之二十年,而文武之器,彬彬稍见焉。
元祐六年,予自禁林出守汝南,始与越王之孙、华原公之子签书令畤游。
得其为人,博学而文,笃行而刚,信于为道,而敏于为政。
予以为有杞梓之用,瑚琏之贵,将必显闻于天下,非特佳公子而已。
汉武帝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以荐上帝,作《白麟之歌》,而司马迁、班固书曰「获一角兽」,「盖云」。
「盖」之为言,疑之也。
夫兽而一角,固矣,二子何疑焉。
岂求之武帝而未见所以致者欤?
汉有一汲黯,而武帝不能用,乃以白麟赤雁为祥,二子非疑之,盖陋之也。
今先帝立法以出宗室之贤,而主上虚己尽下,求人如不及,四方之符瑞皆抑而不闻,此真获麟者也。
固不求获,不幸而有是德与是形,此麟之所病也。
今君学道观妙,澹泊自守,以富贵为浮云,而文章议论,载其令名而驰之,既有麟之病矣,又可得逃乎?
敬字君德,而为之说。
赵秘阁文集序庆元六年三月1200年3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三、《渭南文集》卷一四、《蜀中广记》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汉孝武帝好文,淮南王安高帝孙为诸侯王,而学问文辞在汉庭诸儒甲乙中。
其所著大小山,至与《雅》、《颂》、《离骚》并。
魏陈思王唐太白长吉,则又以子及诸王孙,落笔妙古今,冠冕百世。
河出昆崙虚,首四渎,经天下以入于海。
彼源委固自不同,无足异也。
宋兴,宗室深居宫中,不与外庭接,故虽博学轶材,不得著见。
然以诗文飞白书诏藏秘府者,亦不乏人。
熙宁元丰间,始与群臣并进于朝,积数十年,而德麟伯山,属文英妙、寖见推于诸公间矣。
汉王五世孙秘阁公讳不拙字若拙,少以进士奋,主司及流辈皆伏其工。
初苦贫无以养,乃教授诸生以自给,其勤苦殆有非寠人子所堪者。
既得第,犹不废也。
晚,入为州,遂持使者节,学益不厌,文益妙。
予行南充、阆中、小益至成都历山邮津亭及浮屠、老子之庐,见穹碑巨板,多公遗文,每观之至忘食。
已而故尚书孙公仲益、端明汪公圣锡侍御王公龟龄文益出于世,往往见公名字于其间,许与甚至,然后知天下自有公论也。
公之子善发、善零,皆取世科。
善发字正己,尤以文学称。
其为汉州判官也,囊公之文,万里请予于山阴泽中,曰:「愿有以冠篇右」。
顾公平生知己,久已凋落,予材下,徒以后死不得让,愧可量哉!
庆元六年三月丁巳中大夫直华文阁致仕、赐紫金鱼袋山阴陆某序。
赵判官寿卿彦龄二首 其一 宋 · 曾几
 押词韵第三部
身为高帝孙,面作寒士气。
缘情德麟语,写物大年意。
青云无苏黄,何以致后世。
窗明几静间,是事且游戏。
天申节功德疏(一)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四、《渭南文集》卷二三
得吾道而上为皇,算自齐于箕翼;
有天下而传之子,福方寖于华夷。
敢因震夙之期,申致延鸿之祝。
恭惟光尧寿圣太上皇帝陛下,聪明时宪,清净无为。
黄屋非心,共仰尧仁之大;
玉卮为寿,益瞻汉殿之尊。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恭愿茂对昌辰,丕承景贶
以圣传圣,增光奕世之休;
为天中天,永享万方之奉。
题洛阳寺壁 北宋 · 李建中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杉松倒涧雪霜乾(《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四作枯杉霜天老),屋壁麝煤风(《丛话》作松烟麝煤阴)雨寒。
我亦平生(《丛话》作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
侍儿 北宋 · 蔡确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
伤心瘴江水,同渡不同归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 《侯鲭录》:蔡持正新州侍儿从焉,名琵琶,常养一鹦鹉,甚慧。丞相呼琵琶,即扣一响板,鹦鹉传言呼之。琵琶逝后,误扣响板,鹦鹉犹传言,丞相大恸,感病不起,尝为诗云云。)
耳疾去后呈东坡 北宋 · 王诜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老婆心急频相劝,性难只得三日限。
我耳已较君不割,且喜两家皆平善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 《侯鲭录》引《东坡志林》:王晋卿尝暴得耳疾,意不能堪,求方于仆。仆答之曰:“君是将种,断头穴胸当无无所惜,两耳堪作底用,割舍不得。限三日疾去,不去割取我耳。”晋卿洒然而悟,三日病哀已,以诗示仆云云。)
忆申判书德麟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八
少年日日苦相邀,泥醉沈吟放短谣。
闲里草书风雨快,静中柴立海山遥。
酒樽何日添春暖,鬓发如今带雪飘。
契友独公犹健在,可怜老牧政心焦。
宿滴水岩怀赵德麟和壁间韵 北宋 · 李之仪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瀑水泻灵窦,铿锵韶濩音。
树深猿啸月,山迥鸟归林。
一曲广陵散,再歌梁甫吟
天边有鸿雁,莫寄此时心。
赵德麟宿长河堰僧房德麟适相送至此且约明春再相会有诗见及次其韵 北宋 · 李之仪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涔涔一夜雨,皎皎百年心。
岁路无多日,僧床有剩衾。
长卿空涤器,季子漫多金。
赖有绨袍旧,春风定可寻。
除夜小舟中雨不止而作雪寄德麟 北宋 · 李之仪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醉侣今何在,寒灯倍黯然。
却应听雨梦,犹是散花天
老境不自得,客程谁我怜。
晓钟催去路,明日又新年。
皇帝请加上太上皇后尊号第一笺乾道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文直院郑闻撰)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二、《玉堂类稿》卷一
慎言:伏为郊祀大礼庆成,谨帅群臣诣德寿宫,恭请加上寿圣太上皇后尊号者
伏以国之大事,已肃展于亲祠;
家有严君,当并伸于美报。
爰铺张于懿范,冀增衍于徽称。
臣慎中谢。)恭惟寿圣太上皇后殿下挚仲兴周,涂山
夙播嫔京之咏,助成与子之谋。
肆是菲凉,三修禋祀。
假于祖庙,宁神本自于宁亲;
陟彼郊丘,事地盖资于事母。
天心之响答,赐帝祉以骈臻。
亦既受釐,敢忘归福?
是用阐绎宝慈之谊,形容溯日之明。
载扬阃彝,益隆孝治。
恭请加上尊号曰寿圣明慈太上皇后,伏望俯昭诚格,勉抑谦冲。
景贶于二仪,洽欢心于四表。
尊曰太上,明俪极以无穷;
至哉坤元,寿配乾而有永。
谨奉笺陈请以闻。
臣慎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试笔柬赵德麟二绝 其二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窗间多病委枯骸,陌上初收雨后埃。
公子风流过京兆,正堪眉妩傍妆台(以上《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二)
试笔柬赵德麟二绝 其一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河朔初辞爨析骸,都城还许谢烦埃。
日长穷巷春归后,万绿阴阴锁吹台。
中大夫参知政事龚茂良辞免修制尊号宝册转两官恩不允诏淳熙二年十一月六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玉堂类稿》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天以无疆之福,敷佑我家,丕延亲寿,予曷敢不铺张扬厉,以对越景贶
仲冬日至,亲帅百辟,并崇父母之荣号。
金石在列,冠剑在庭,霁景曣温,群情悦豫。
历观书传所记,盖未有殊尤绝迹可比于今者也。
卿以鸿儒硕望,总领众职。
原复贯,既闲习乎礼文;
陟降多仪,又厌服乎观听。
进阶加邑,于理则宜。
且大典庆成,孰云僭赏?
自我作古,宁问故事?
若恝然辞之,殆非股肱喜哉之谊也。
张守忠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一、《杉溪居士集》卷六
张守忠:省所奏辞免南郊大祀加食邑恩命事,具悉。
朕恭修元祀,丕阐缛仪,均锡神釐,用昭景贶
眷惟旧弼,宜被恩荣,颁邑加田,兹为旧典。
其祗成命,用副至怀。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赵德麟手简(一)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五、《姑溪居士文集》卷二七、《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九
伏审艺学昭显,恩命殊特,耸动宗藩,超映士类。
素叨厚眷,闻报不胜欣跂。
圣上雍睦族姓,敦尚风教,以粹美明博之储,适契甚盛之际,定应建旄树纛,疏恩大国,使河间东平不独见称于前世也。
尚冀老境未衰,得从执笔者之后,歌咏休明,铺写伟观。
临纸倍深驰仰。
赵德麟手简(二)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五、《姑溪居士文集》卷二七、《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九
漂泊江山,望中朝人物如在星斗间,可见而不可亲,每自叹其沦落,而未能遽忘畴昔之念也。
吴思道归,忽奉手教,惇谕勤恳,如接款晤。
恭审朝谒之暇,上体异眷,读书为文,日有胜趣,台候起居万福。
感佩不忘,滋剧慰浣。
于是老矣,特与公结一报身之缘尔,安知异时不复再有相值之幸?
更蕲深讨不倦,忠义自许,周旋宠数,百岁高显,佛会中庶几一笑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