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谢太上皇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嵩山集》卷一五
始试以政,治巴下邑之人;
今得此邦,如鲁好贤之国。
岂其短浅,可以抚循中谢。)
臣始者入疆,信其近古。
务本力作,犹有三代、汉、唐之遗风;
絜大度长,实与两蜀、彭、汉之比郡。
观里闾文物之盛,被国家教化之多,赧然自惭,得此良幸。
伏遇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德施罔极,道合无为。
不居成功,退捐天下而筑特室;
亲授圣子,并建豪英以为官师。
夫何妄庸,亦膺任使!
臣敢不勉修善政,推广上心?
戒谕远民,皆将敬老而知礼;
追还旧俗,益当合耦以劝耕。
贺太上皇帝皇太子礼成表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嵩山集》卷一五
宫架三十六簴,备乐在庭;
玉简七十五枚,临轩授册。
盖永中兴之垂统,实繄上圣之贻谋(中贺。)
恭惟光尧寿圣太上皇帝陛下嗣历无疆,德施罔极。
岂独受于帝祉,盖将裕于后昆。
含饴弄孙,坐看胜衣之岐嶷;
持节遣使,喜闻奏版之办严。
眷我庆基,安于磐石。
臣仰知寿考之福,遂及本支之兴。
宣帝之爱皇孙,今为既长;
武王之为世子,古盖未闻。
辞免知枢密院事劄子靖康元年二月十五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九、《梁溪集》卷四三、《三朝北盟会编》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奉圣旨知枢密院事,日下供职。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窃以枢府之长,兼统兵机,宜得瑰奇之人,以居其任,然后可以将率三军之众,折冲万里之外。
臣本书生,进由庠序,以忠义自许,妄意事功,而性刚才拙,动辄多忤。
宣和初,道君太上皇帝识拔,执笔螭坳,日侍清光。
属大水暴至,士庶争具舟筏,无敢言其所以然者。
臣谓此非小变,上疏指陈,冀得直前论事。
当路挤排,流落七载。
道君太上皇怜而收之,使贰奉常
永惟大度之私,方图国士之报。
去冬因边吏弛备,盗据全燕,肆其凶虐,来犯王略。
太上皇厌万几之烦,欲授圣子,意有未发,臣与少宰吴敏力建大策,赞成内禅。
岁首太上皇帝南幸江浙,群臣亦有劝陛下为避狄之计者。
臣又躬述利害,回銮舆之幸,为固守之策。
斯皆臣子常分,初无涓埃可言。
陛下不以臣鄙,骤加褒用,擢自庶寮,不五日参大政,仍委以亲征行营使事。
臣感陛下不世殊遇,愿殚犬马之力。
受任以来,夙夜忧勤,深恐勋绩不效,以负陛下知人之明。
故拣阅将士,率励士卒,躬冒矢石,登城以禦敌,昼夜巡警,戢奸以安众
间遣使移檄河北诸镇,使预为堤防,忘食不寐,修战具、严守备,以俟援师。
援师既集,欲因利乘便,连营逼虏,使进不得攻,退无所掠,势穷食尽,渡河而遁,击其半济,胜可万全。
计虑已定,而姚平仲引众出城,几败大事。
平仲受节制于宣抚,不闻命于行营。
二月一日夜半平仲之出,种师道亦不知之,在微臣实无所与。
其夜四鼓,陛下闻其交锋,诏臣应援,顷刻之间,使者三至。
臣适感寒,伏枕力疾,承命出景阳门,至班荆馆,亲督将士,列在要冲,分遣兵马,解范琼王师古等围,亲以中军捍禦贼马,射杀金人甚众。
是夜宿城下,明日复列阵与贼相望,臣所统兵士气百倍。
然臣其晚求对,不可已而赐罢,恐惧自省,莫测其原。
仰赖陛下至仁至圣,灼见臣愚款实无他肠,特赐宸翰,许之保全,悯其空乏,加赐缣金。
未逾三宿,亟垂召命,俾还旧物,诏臣速为守禦之事,谕以怨仇谗谤,欲持平仲之罪中伤微臣。
伏惟陛下天地父母覆帱生成之恩,不可为量,瞻谢之际,感涕交集,德施罔极,捐躯弗避。
惟是都城细民,因间杀掠,内侍理宜弹压。
臣躬禀圣旨,即取其最不逞者斩数十人,枭首通衢,以靖群众。
重沐圣恩,令臣知枢密院事
窃惟和议既成,金贼拥重赀、邀名镇,不战而得所欲,臣诚私心痛之。
既乖臣本志,兼统军事,岂其所宜!
祖宗旧法,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今臣既统行营之兵,又制枢密之令,考之旧法,未见其可。
臣窃谓羯寇初退,四方勤王之师未有所属,中都畿邑团结保甲之兵未有所处,欲于旬日之间,犒赏条具,以勤王之师尽附制置使姚古种师中使司牧圉,以团练保甲分还州县,使各乐业。
内外人心既以敉宁,臣当抗章自陈,请辟贤路,以远谗谤,全陛下始终之恩。
此心素定,有如皦日。
张良作汉腹心,高祖数罹困阨,良常有力,乃愿从赤松子游。
李泌入议唐事,肃宗复两京,谋居多,乃欲隐衡山
此皆豪杰迈往之士,乘时遇主以成功业,久安显位,何所不可,而屏门以避患祸,犹至于此!
况臣单立一身,朝无亲党,乏昔人之功业,而有不赀之谗谤,岂得安处宠荣,不知戒惧?
今纵内外粗安,未敢亟去,若叨冒巍峨,进长枢庭,非所宜据。
固当恳辞,得请而后已。
伏望圣慈察臣至诚,出于至切,非敢矫饰,务为虚文。
特降睿旨,追寝隆恩,以安愚分。
不胜大愿。
所有告命不敢祗受。
王谦仲枢使劄子(四 庆元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三、《书稿》卷一三
某窃以春半,气序暄和,恭惟某官德施威畅,夷夏帖泰,默膺多助,钧候动止万福。
某老病,杜门坐俟挂冠之报,毋足齿记。
帅牙在望,晤语无阶,敢几调适寝羞,即登冢宰,大摅相业。
某自承易镇近藩,浸还异数,知延登之有口,自合亟驰贺问。
属婴疴伏枕,旋值国恤,忧伤憔悴,微躯且不自保,则于人事宜其一切废绝,然常愧负方寸。
敢图谦德过厚,专使赐以好音,岂惟大激衰懦,其厚士风多矣,感怍固不待言也。
明公学术精深,规模闳达,歛惠荆州,固已福及京师
上以先太师澄清之效夙著湘楚,思广绣衣之好,以彰世济之美,复烦此行,非先一州后天下也。
曹参趣装,兹其时矣,不胜颂望之至。
其窃闻谯门已遂起工,诚急先务。
记得题梁是绍兴乙卯席大光名衔,适一甲子而复兴,非偶然也。
惟城垒一事,往尝与丰叔贾议定,然后有请。
指挥既下,而叔贾为彼间二三多口士人游说百端,中变其说,欲大起民居,广开壕堑,如边城之为。
殊不知内郡与边防异,一则不可无垣墙,二则旧基尚存,第为古木蟠根日摧月坏,故命军士芟除,已见遗址。
若非叔贾异论,则癸丑年自可讫事。
当时展期非畏九良星,不得已耳。
次年某去,而元晦安肯续前人之事,于是有裁截之说。
若谓兵布于上以冀防托,则虽子城亦难周遍,缓急守禦顾方略如何耳,此甚易晓也。
今砖灰日就毁弃,良亦可惜,未审明公亦有意否?
因笔及此,正恃雅契,惟一笑而恕之。
中江县灵感庙神墓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九
凡宇宙之间,气之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
其在人焉,则阳魂为神,阴魄为鬼。
二气合则魂聚魄凝而生,离则魂升为神,魄降为鬼。
《易》所谓精气游魂,《记》所谓礼乐鬼神,夫子所谓物之精神之著,而子思所谓德之盛,诚之不可掩者,其义盖若此。
而古之圣贤所贵乎知者,亦惟知此而已。
知之故一死生,通显微,昭昭于天地之间,生为贤智,没为明神,固安有今昔存亡之间也哉?
自义理不竞,学者之知乎此者盖鲜。
于是鬼神之说,不眩于怪,则怵于畏。
礼坏乐废,浮伪日滋,而人心之去本愈速。
然是理之在世间,则阅千载如一日也。
颜鲁公忠肝义胆,其死久矣,史书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
李卫公窜死南荒,而令狐绹于梦寐间犹惮其精爽。
柳柳州馆于罗池,猿吟鹤唳,莫非其精神之著。
是为可诬也?
况有社有民,生有德于人,死而即其土,人心之所向,齐明承祀,而致生之者,其容掩乎?
潼之中江,其始为元武县,县故凯州也。
隋大业李太守者,为其州人德之,死则于州之某所葬焉。
既又庙祠而尸祀之,如桐乡之祀者。
冢故濒江,阅岁既久,虽有涨潦,不能侵齧。
然亦冒没之频久,而疑其地,祷于神以订焉,如响斯应,人益神之。
即其旁创为冢祠,前门后寝,位序彪列。
荆州起居刘公既为记其故祠之本末详矣,又欲求余文以识诸冢。
呜呼,亦异哉!
自古生都显荣,死就湮灭者,何可胜数?
而大业汔今,寥寥六百馀载,神著德盛,逾久弗替,则神之得此于人也,亦有道矣。
公叔文子游于瑕丘,曰:「乐哉斯丘,死则我欲葬焉」。
蘧伯玉不以为可,遽有请前之语。
成子高寝疾,谓庆遗曰:「吾闻之也,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古之君子之用心也,德施欲溥,而不留于迹,其了然于生死之际,非区区一丘之恋者。
今神即安于濒江之地,则非有瑕丘之乐也;
江水所及,则又不食之地矣。
而历祀六百馀载,岿然独存,庙貌鼎著,岂神爱物利民之心,生死如一,故其报若是弗穷邪?
余既乐闻其事,又嘉中江之民追远之厚也,故为道死生幽明之故,叙其事而记诸。
代林公祭进宝庙文 北宋 · 郑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九、《西塘集》卷五
进宝血食于穷荒𡶑岩之峡间,而灵应之称,闻于四达。
非神聪明正直,左右有德,而祸淫邪者,犹日月之在天,其能如是乎?
某为郡真阳,学浅术陋,惟夙夜祗奉条法,戮力公家。
德施下,及于草木昆虫,如古循吏,而未能也。
幸而公私安宁,罔有虞悔。
部司以惠阳阙守,遽兹辟荐。
诏书且至,腰带旧印,手捧新符。
非神于辅佐,阴有巨力,无至此也。
惟麾守所萦久矣,欲至祠下而不可得。
今兹轻舟泊岸,得以周览山川风物之胜,而焚香奠酒,躬叩冥寂,意豁如也。
重惟神去斯世也远矣,犹日思为上下福。
某食禄于国,往为守长,其敢懈乎?
在人则有东西南北之限。
若神之道,其何适而不在乎?
洁羞陈礼,物有穷尽,而向服之诚,与神之无分于东西南北也等矣。
尚飨。
蒋恭人墓志铭端平三年十月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七 创作地点:安徽省芜湖市
昔人言积善有馀庆者必曰家,言兴仁、兴逊者必曰家,家云者,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无一不尽其道,然后志叶而事修,声和而气感,无小大贵贱,习成矩则,心改形化,熏为吉祥,曰庆曰仁,非自外致也。
虽然,又当谨于卜昏之始。
盖男女之片合,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家道之替兴系焉。
吾观于恭人蒋氏之状而尤信。
恭人讳季荃,世为静江府兴安人
曾祖熙,皇右承事郎,累赠奉直大夫
祖允泽,皇任左朝请大夫、知邕州,累赠中奉大夫
父砺,皇任奉议郎通判邕州
孺人吕氏。
致堂先生胡明仲奉直公墓,谓蒋氏出蜀相晼后,为衣冠钜族。
按家谱,在唐有讳重者守零陵,其嗣自零陵兴安,至奉直十六世矣。
奉直宦学有闻,彭忠肃公江陵,首辟为属,没为志墓。
恭人生长见闻,开敏而严重。
奉议有上气疾,遇寒弥剧,恭人侍膳服起居惟恪。
事母亦得欢心。
先是朝奉大夫丰城李先生脩己教授江陵府奉议为令,复又一再联事湖湘间,好益密,先生丧元配卢氏,以恭人继室,昆弟四人,聚居数百指,恭人之归,承顺调虞,无几微薄厚。
元妃有男义方甫冠,女未笄,字之均一,人莫名所自
先生早从诸儒先讲学,治家循古法,尤谨奉先
恭人始至,升降馈奠闲于礼,昧旦而肇事,质明而竣,无敢不肃,历四十馀载如一日。
呜呼!
永名家,两邕州为父祖,长而归诸先生,所交皆天下贤士,而又与清江彭氏迭为昏姻,生平耳目所接,造次礼法,宜其为女为妇为母钟为馀庆,形为仁逊,足以范今诒后也。
义山生十年而大夫没,以属恭人曰:「此子极力诲之,俾有成立」。
于是岁聘贤士为之师,时属所亲察其进否,每训之曰:「自吾家邕州兄弟与吾仲兄暨汝之二父,皆以儒学发身,有闻于时。
善自勉,无忘汝父垂绝之言」。
义山踰冠擢进士乙科,伤先生之不及见,及试吏,恭人诲之曰:「仕以廉勤为本,邕州虽俸入亦不尽取,于湖张公孝祥尝书而刻之石,曰『清廉蒋德施』,汝外祖若汝父一介不妄取予,小子识之」。
义山仕衡日,尝以刑狱司檄往常宁、世忠峒谕寇,人谓户曹且蹈不测,恭人徐曰:「彼自内讧,岂庸释憾于官乎」!
居数日,二峒果退听,人服其识。
先生仕无私蓄,而友爱兄弟,赒恤姻族,不计有亡。
恭人谷则先意,没则成志,中年嫠居,内阋外侮,处之自若。
闻人艰阨,如疾痛在己。
绍定二三年间,里人艰食,命计口登其日籴之数,厥直视登场时,虽他乡价至倍差,卒无所增益。
性俭勤,食不兼味,衣屡浣无斁。
先是大夫为郡,俸入寖优,不改其故。
未尝晏起,尤好洁清,常言「兹二者吾以占家道之兴衰」。
晚岁犹亲细务。
寒食日遣子侄省墓,躬濯溉惠庖翟如他日,忽寝疾,七日而终,实端平二年三月丙辰也,春秋六十有七。
义方以疾倦于仕,义山奉议郎、知赣州赣县事。
女适训武郎、前监潭州南岳庙胡维万,将仕郎孙演,进士萧为己,将仕郎彭沄,适萧彭者蒋出也,皆先卒。
恭人先生贵三遇明堂恩封宜人绍定四年又以慈明宫上寿益今封。
端平三年,二孤卜骥山之阳何林之原,将以十月丙午奉柩窆焉。
先事,属忠肃公之子今广东提点刑狱彭铉恭人行治,以求铭于予。
忠肃大夫同年举进士,为道义交,故恭人之妇道母仪三族皆能道之,后又彭、李迭为昏姻,故今彭侯所书皆得诸观听之实,是宜铭。
铭曰:
《易》繇家人,女正是利。
《诗》歌祚嗣,归诸女士
士则身修,正则家治。
吁嗟恭人,视此亡愧。
朝请大夫提点信州太霞宫魏公墓志铭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五、《襄陵文集》卷一一
余少读《周书》,见周公告成王文王立政,盖自三宅之俊以致百司庶府,其惟克用常人立兹常事,心独不喻,以盛王作兴,岂徒用常人立常事哉!
今老矣,考观古今之变益备,思益深,乃始喟然三复周公之言,矫首咏叹,如易牙之得意五鼎,殆有不可以告人者也。
夫正人不倾危以穷利,吉士无狠矜以擅名,循吏不击断掊克以取一切、要世资,修诚履素,上下相安而天下不治者,未之有也,此则古之所谓常者。
豫章魏公束发读书,入官凡四十年,一节不渝,为人修慎繜绌,有礼安舒,不与物迕。
或谋阴中伤之,既知,终不与校,反更以德施之。
莅官行法要在安民而已,不取办治名,疑狱务与其所建治,缘于不得已。
御史台,属京师四年,同游多自扬厉,得路一时,而公去讫无知者,此岂非所谓正人吉士今之循吏也欤?
使士每若此,天下端无事,岂忧不足哉!
魏氏之先讳宪不仕者,公曾祖也;
逮公祖考始相继登进士第,仕至郡守部使者
祖讳拱,赠礼部尚书
考讳兼,赠正奉大夫
公讳矞,字贯通,早孤自力,又登进士第,尉临江新淦,迁令抚州宜黄
丁母忧,服除,调录事参军泗州,知楚州盐城签书虔州判官公事,辟御史台主簿,除通判广信军
罢非其罪,还朝见直,复通判和州,以所生母忧不赴。
起刺剑州,未几请去,遂以提点信州太霞宫还豫章
公自泗上用荐者改左宣德郎,中更天子即位,受宝册,被庆泽,累日迁秩至官朝散大夫,勋骁骑尉
享年七十,而卒于政和七年十二月丁卯
娶李氏,封宜人
男女凡七人,康臣端臣早卒,其仲曰淇,以公恩为迪功江州司户曹事。
长女适漳州龙岩县黄彦之,前卒;
次适进士李黯,次未嫁卒,次归余兄子启明。
淇将以八年十二月壬辰葬公豫章西山之双冈,则遣使因启明而来乞铭。
铭曰:
治不武健而民受其祉,行无卓诡而人以为君。
子生虽不富贵,其康于死。
宋仙民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五、《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五、《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四
某辱教,审侍奉万福为慰。
竹萌佳惠,谨以奉旨甘,以成公德施
缺然不得面,怀想良勤。
真老万福。
按:《宝真斋法书赞》此下有「庭坚顿首上仙民通直仁亲」。
中书舍人王鉌故妻余氏可特赠令人制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六、《紫微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二九七二
敕:承天地之福,蒙祖宗之休,不敢专乡而独私,既以推之天下,遍于群物矣。
徒欲德施之广,宁有存没之间?
具官某故妻某氏,幼服训戒,以自约饬;
及事君子,率礼无违。
虽秉德甚贤,当膺服饰之盛;
而赋命勿永,不及光荣之日。
宜疏恤典,增宠号名。
尚服明恩,以绥厚夜。
可。
守真公申请宗子给俸记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八、《臞轩集》卷五
国家驻跸江左,以西、南二宗旧在睢、雒者寓于福、于泉,计其籍之众寡而廪之,所以衍皇支寿国脉也。
置司之初,隶于南邸仅三百四十有九人。
嗣是若木之枝,日以蕃楙。
按旧籍,至庆元已四倍,今日又七倍之。
方生齿尚稀,而有僧牒之颁,部使者有缗钱之助,费出于州者无几。
迨仰食益众,供亿之数宜加于有司者,顾从而损之,于是州之所出岁凡十四万缗矣。
方承平时号为福州,通融相济,未觉其乏。
二三十年来,公田多隐占而常赋缺,商舶困诛求而课息亏。
异时使家移邻邦之财以补不足者,又第朘减,而计口需俸,方日来而无穷,研桑复生,未易为计。
郡县始以一切从事,有预借,有重催,甚至罚平民之金,籍富室之产,以应期会。
绍定壬辰冬,有诏建安真公起家,临旧治千里,稚耄裹糗郊迎,如赤子之见慈母。
公甫视事,亟访阎闾疾苦,苗耨发栉之。
明年春,吏白宗子俸频未支,虽殚诸帑,犹不赡。
公为之怃然曰:「吾诚不忍坐视公族之嗷嗷待哺也,而重敛以瘠吾民,吾滋不忍焉」。
亟驰驿以闻,岁丐僧牒百通济兹费。
玉音俞之,仅予其半,公申言郡不可为之状,会上亲政,户庭无壅。
仲冬己未,除公帅闽,庚申有旨悉如初奏,德施霈然,财似天雨,合邸内外,驩呼如雷,设道家醮以报上恩,视天圣中澶州佛老会故事。
属前茅将启,行知宗正彦侯招群公子而告之曰:「千羞百体,一时之赐也,而不可常。
长衾大枕,一室之乐也,而不可广。
常其赐,广其乐,孰若今日之懿乎?
图有以侈《行苇》之仁,纪《甘棠》之爱,盍立石于邸,庸诏百世」?
以某在博士,职宜书。
某窃谓时方多事,军国百费毛举,四方郡牧上计簿贡赋,以佐大农用度,廪廪焉惧不给于命。
今公以郡计之不充,民生之不易,反徼惠于上,而报可至再,曾无留难。
公何以得此于朝廷哉?
惟我祖宗以仁立国,培固宗城,爱养邦本,无所不用其极。
而亲亲仁民之道,公昔在经筵尝为上恳切言之,上知公心久矣,故至是而言易入。
始公之未得请也,朝夕焚香默祷,寝食为之不怡,暨命再下,喜见颜色。
先是,属籍齿长而未益俸,若嫠独无所归者,今皆使之遂生生之乐。
然则,上从公请,爱枝叶以庇本根,其仁如天矣。
继自今相生相养于此仁之中,要当体上之仁所以爱我者,而厚自爱焉,毋作非,毋悖德,毋狎宵人,其行己必慕间、平之行义,其事上必效旦、奭之忠敬,庶几无负圣天子、贤方伯之德意。
不然,一饮一食,宁不愧于戴履云?
德施金沙 宋 · 胡寅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笼纱未暗尘,锦幄又经春。
有艳晓酣酒,无言时恼人。
后先争绚倩,开落自仍频。
相对长松树,香心结蕊新。
德施见和 宋 · 胡寅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头如衰葆更加霜,身似陈不奈汤。
春服又陪曾点咏,归心尤美陆生装。
山川浮动风云气,草木欣荣日月光。
剩种鸡头剥温软,不教无齿愧张苍
令节即事简睎仲德施 宋 · 胡寅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寒食清明节令佳,禁烟遗俗渺天涯。
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犹烦翠幕遮。
长短骤看森雨,高低难觅旋风花。
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
蒋德施诸人赏简园梨花 宋 · 胡寅
君不见韩退之,招唤刘师命。
醉赏长安西郭,青天白日交相映。
岂料炎荒中,好事如简翁。
彫冰剪玉春不融,二十五树高笼
风流八仙携草具,轻阴阁雨相随去。
朝同去,暮同归,回头翠微明日玉花飞。
范伯崇(同吕子约、蒋子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九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
易也,时也,道也,皆一也。
自其流行不息而言之,则谓之易;
自其推迁无常而言之,则谓之时;
而其所以然之理,则谓之道。
时之古今,乃道之古今;
时之盛衰,乃道之盛衰。
人徒见其变动之无穷也,而不知其时之运也;
徒见其时之运也,而不知其道之为也。
道之为道,实造化之枢机,生物之根本,其随其从,非有所随、有所从也,一气运行,自有所不得已焉耳。
所谓易有太极,其此之谓欤?
一说当处便是时,其变动不居、往来无穷者,易也。
其所以然者,道也。
一说易,道之生也,故曰「易,变易也」。
然易有太极,故又曰「随时变易以从道也」。
伊川曰:「君子顺时,如影之随形,可离非道也」。
夏葛冬裘,饥食渴饮,岂有一毫人为加乎其间哉,随时而已,时至自从而自不可须臾离也。
以是知「随时变易以从道」,三者虽若异名,而易之于道,初无两物也。
然自学者分上言之,苟未识夫所谓易,则时食而饮,时而裘,毫釐之差,其应皆忒,则将以何为道哉?
又尝以是思之,尽天下之变而己不自道者,其易之体欤?
未尝截然离析者,其斯之谓道欤?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此指易而言,谓人事也。
以理言之,一流行而无穷,则时之迁移固自未尝不随其所当然而然也。
当然而然即从道也。
就人言之,众人不识易而不能体,则时既迁而不知,遂以倒行逆施而违其时之所当然。
惟圣贤之流行无穷而识之体之,其身即易,故能变易以从道。
所谓「随时变易以从道」,犹曰时中云耳(道不可直谓之中,姑借「时中」而言耳。未知是否?)
《易》指卦爻而言,以《乾》卦之潜、见、跃、飞之类观之,则「随时变易以从道」者可见矣。
「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者,圣人事也」。
先观「动」之一字,则知会通者,变动之总也。
天下之事变动无穷,而其所以至于如此变动无穷者,必有一事为之端由也。
此一事者,万变之所总也。
圣人则有以见天下之动而举目即观夫变动之所总,故无穷之事变滔滔然各入其纲目,而事事物物各处之以其所当然,所谓行其典礼也。
典礼,事物中之所有而当然者也。
一说「观会通以行典礼」,会通,纲要也,事物之枢也。
观会通犹云「知至」,行典礼犹云「至之」也。
如父父、子子之会通,惟慈孝而已。
至于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各止其则,是乃行其典礼也。
苟不知父父之慈、子子之孝,则将何自而行其礼乎?
一说「会通」,会而且通也。
未知孰是?
「会」以物之所聚而言,「通」以事之所宜而言。
圣人,生而知之者也。
然未生于天地之间,则始终之理虽具,而大明之者谁乎?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圣人出焉,大明天道之终始」,便是卦之六位,应时俱成,更无渐次,由是时乘六龙以御天而变化无穷焉。
天地设位,理固皆具;
圣人成能,理乃大明。
具者天也,明者人也先生批云:「抹处说得甚巧,然极有病。」)
自「大哉乾元」至「品物流形」,是言元亨之义;
「大明终始」至「以御天」,是说圣人体元亨之用耳。
四德之元,专言之则全体生生之理也,故足以包四者。
偏言之则指万物发生之端而已,故止于一事。
孔子之言仁,专言之也。
孟子之言仁义,偏言之也。
保合大和」,即是保合此生理也。
「天地氤氲」,乃天地保合此生物之理,造化不息。
及其万物化生之后,则万物各自保合其生理,不保合则无物矣。
「各正性命」,言其禀赋之初;
保合大和」,言于既得之后。
天地万物盖莫不然,不可作两节说也。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如日方升,虽未中天,而其光已无所不被矣。
九二君德已著,至九五然后得其位耳。
「元者,善之长也」,亦仁而已。
体仁则痒痾疾痛举切吾身,故足以长人。
「亨者,嘉之会」,会,通也,会而通也。
通有交之意,「嘉会」犹言庆会。
会通而不嘉者有矣,如小人同谋,其情非不通也,然非嘉美之会,又安有亨乎?
「利者,义之和」,和合于义即利也。
利物足以和义,盖义者得宜之谓也。
处得其宜,不逆于物,即所谓利。
利则义之行,岂不足以和义乎?
「贞者,事之干」,彻头彻尾不可欠阙。
人之遇事,所以颓惰不立而失其素志者,不贞故也。
此所谓贞,固足以干事。
《文言》四德大概就人事言之,自「君子体仁」以下,体乾之德,见诸行事者也。
是以系之曰:「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嘉之会」,众美之会也。
如万物之长,畅茂蕃鲜,不约而会也。
子能嘉其会,则可以合于礼矣。
如「动容周旋,无不中礼」是也。
利是义之和处。
义有分别断割,疑于不和,然行而各得其宜,是乃和也,君子之所谓利也。
利物,谓使物各得其所,非自利之私也。
「干」犹身之有骨,故板筑之栽谓之桢干。
推此可以识贞之理矣。
「《乾》,元亨利贞」,犹言「性,仁义礼智」。
此语甚稳当。
初九龙德而潜隐,止言其自信自乐而已。
至九二出见地上,始见其纯亦不已之功也。
潜者,隐而未见,行而未成,德虽已完,特未著耳。
既处无过之地,则唯在闲邪纯敬而已。
虽曰无过,然而不闲则有过矣。
「确乎其不可拔」,非专谓退遁不改其操也。
忧乐行违,时焉而已,其守无自而可夺。
如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之意。
「忠信修辞」,且大纲说所以进德修业之道。
「知至知终」,则又详言其始终工夫之序如此,亲切缜密,无纤悉之间隙。
忠信便是著实根基,根基不实,何以进步?
修辞立诚,只于平日语默之际,以气上验之,思与不思而发,意味自别。
明道所谓「体当自家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实事」者,只观发言之平易躁妄,便见其德之厚薄,所养之浅深矣。
「知至」则知其道之所止,「至之」乃行矣而验其所知也。
「知终」则见其道之极致,「终之」乃力行而期至于所归宿之地也。
「知而行,行而知」者,交相警发而其道日益光明,终日乾乾,又安得一息之间哉?
九三虽曰圣人之学,其实通上下而言,学者亦可用力。
圣学渊源,几无馀蕴矣。
忠信,心也;
修辞,事也。
然蕴于心者,所以见于事也;
修于事者,所以养其心也。
此圣人之学所以内外两进,而非判然两事也。
「知至」、「至之」主,「知终」、「终之」主终,程子此说极分明矣。
上下无常,进退无恒,非为邪枉,非离群类,则其心之所处果安在哉?
随时而变动,静不失其宜,乃进德修业之实也。
《遗书》云:「仁道难言,唯公近之」,非以「公」训仁,当公之时,仁之气象自可默识。
公固非仁,然公乃所以仁也。
仁之气象于此固可默识,然学者之于仁,非徒欲识之而已。
致单令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四、《斐然集》卷一八
两辱过访,良深慰感。
晡昃暑风,伏惟德覆,顿荫清凉。
日前闻蔡朝询言,欲为左右收泪。
某曰,此俗俚之语也。
渠不知令子成人非殇,报服斩衰三年,恩义兼重,岂为我辈谋一笑之乐,而忘至情乎?
适又闻已致简相招,度用哀诚,已拒之矣。
向来德施期丧,亦俟卒哭而后赴饭,獠俗慢易,不知礼节。
公为邑宰,仍兼学事,当如高柴,使薄俗矜式,不待声言也。
恃从游之久,忘其僣易,然在仁人,当有取焉耳。
蒋教授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四、《斐然集》卷一八
某謏闻末学,妄意窥测洙泗微言,而为之说,又不敢以简约之语包括远旨,反使观者疑惑。
于此累年,幸尔脱藁,未尝示人。
德施好善不厌,询问每及。
朋友道废久矣,某今何幸,其敢有隐?
辄往一策五篇,如旬日过目,却当易致。
其间有于公心未然者,便望签出,续得请益也。
承仕郎蒋君墓志铭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九二、《斐然集》卷二六
新昌郡学教授蒋允济既葬其父承事君五年,来见谓曰:「先子之藏,右迪功郎藤州岑溪县石安民虽寔铭之,更愿为墓碣,庶伸罔极之思」。
且袖出石文,垂涕洟再三请。
予不得辞,乃约铭志所载而著之曰:君八桂兴安人讳熙字明远
生七岁而孤,号慕如成人
长事母,躬亲膳寝饫饥寒燠之适。
母病,不解衣者累月。
丧母,执丧哀毁。
每遇父母讳日,辄哭泣不食。
事叔父致其孝,尝有间之者,叔父怼君,顺承愈谨。
叔父病,率诸子事奉不少弛,叔父爱以感生。
初,君服勤南亩,以供亲养,恨不得从学。
后居室苟合矣,乃俾二子业经史,求师友,曰:「吾为其劳,女为其逸,盍勉则吾志」?
二子承训自力,遂同登进士第
君禀赋刚直,不妄交际,见布衣韦带之善者则礼遇之。
言不及财利,惟赞使勉懋修身扬名。
周恤困窭,至于解衣节食。
以贫且贱,故周知民间疾瘼、吏道疵病。
其子居官,君必戒以廉敏公正,督责尤严于未仕时。
或有稽缓,必曰:「民莫苦于是」。
及曹无滞事,然后颜色怡然。
允济善恶明白,表表有立,所至号循良吏。
君三世隐约不耀,及君教子起家,而蒋氏有闻矣。
蒋氏之在永间者,大抵出于相公琰。
之蒋,儒衣仕版相望也。
君长子允中左迪功郎,卒于融州融水
允济既升朝列,预绍兴十九年冬祀南郊赦令,封君右承事郎致仕。
君享年与卒葬月日,其贤妃孺人秦氏及女嫁、孙名,则石文具之。
惟次序其潜德必流羡于后者,使刻之墓道,而系之以词。
其词曰:
笃于亲,严于子。
言不及利,惟义与理。
虽曰未学,是即学矣。
嗟嗟士夫,身纡紫朱,言与行乖,何贵读书?
种之以德兮,百年之则兮。
俾后有考兮,不在斯勒兮?
宣和重修泰岳庙记宣和六年三月 南宋 · 宇文粹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九、《古今图书集成》方舆典卷一五、乾隆《泰安府志》卷二五、《金石萃编》卷一四七、《山左金石志》卷一八、《岱览》卷六、《泰山志》卷一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三六
宣和四年九月,有司以泰岳宫庙完成奏功,制诏学士承旨宇文粹中纪其岁月。
粹中辞不获命,退而移文有司,尽得营建修崇诏旨本末与庀工鸠材因旧增新之数,谨再拜稽首而言曰:臣闻自昔受命而帝者,咸有显德,著在天庭,合四海九州之欢心,以为天地社稷百神之主。
故有坛场圭币以象其物,有宫室祠宇以犹其居,有牲牢酒醴以荐其洁,有祝册号嘏以导其诚
其漠然而意可求,僾然而诚可格,殆与人情无以异。
是以黄帝建万国而神灵之封七千。
虞夏商周,文质迭救,虽所尚不同,而事神以保民,其归一揆。
故其书曰「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又曰「山川鬼神,亦莫不灵」,其诗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又曰「堕山乔岳,允犹翕河」。
河东兖州,其山镇曰岱山,自开辟以来,尊称东岳
其穹崇盘礴,虽号为一方之镇,而触石肤寸,不崇朝而利及天下。
是以历代人君,昭姓考瑞,盛登封之礼,告祭柴望,五载巡守,必以岱宗为首。
而神灵烜赫,光景震耀,载在书史,接于耳目者,奕奕相属也。
宋受天命,建都于汴,东倚神岳,远不十驿。
章圣皇帝肇修封祝,盖尝恭款祠下。
钦惟神灵飨答之异,念唐开元封王爵,礼加三公一等,未足以对扬休应,遂偕五岳,咸升帝号。
自是宫庙加修,荐献加厚,四方万里,士民奔奏,奠享祈报者,盖日益而岁新也。
皇帝聪明仁孝,光于天下,神动天随,德施周溥。
既已跻斯民于福寿,乃申敕中外,凡所以礼神祇、崇显祀,尽志备物,毕用其至。
岁在辛巳,迄于壬寅,诏命屡降,增治宫宇。
缭墙外周,罘罳分翼,岿然如清都紫极,望之者知其为神灵所宅。
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财不取于赋调,役不假于追呼,而屹然崇成,若天造地设,灵祇燕豫,福应如响。
呜呼,真盛德之事也!
惟古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
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
臣窃伏睹皇帝陛下临御以来,夙宵之念,无一不在于民者。
发号出令,以诫以告;
颁恩施惠,以生以育;
设官择人,以长以治;
制法垂宪,以道以翼,以训以齐。
政成化孚,中外宁谧。
于是国有暇日,以修典礼,民有馀力,以事神祇。
咸秩无文,周遍群祀,自古所建,上下远迩,灵祠吉祝,于今莫不毕举。
观是宫庙,土木文采,轮焕崇丽,则知郡邑之富庶;
帷帐荧煌,衮冕璀璨,则知丝枲之盈溢;
牲牷充庭,醪醴日御,则知耕牧之登衍;
箫鼓填咽,歌呼系道,则知气俗之和平。
神之听之,乃底陈于上,用降鉴,锡兹祉福,则社稷之安固,历数之绵远,盖方兴而未艾也。
臣既书其事,又再拜稽首而献颂曰:
于皇上帝,监观九有。
孰赞天縡?
山川封守。
富民,俾阜货财。
溥润泽之,俾司风雷。
东方岱宗,是为天孙。
体仁乘震,生化之门。
昔在章圣,崇以帝号。
发册大庭,五云前导。
施于子孙,格是神保。
岁在摄提,新宫载考。
皇帝慈俭,爱民自衷。
不侮鳏寡,不废困穷。
神鉴其仁,锡之娄丰。
皇帝神武,赫然外攘。
驯服悍戾,以蕃善良。
神予其义,助之安彊。
仁义既洽,民有馀力。
还以报神,神居是饬。
峨峨神居,作镇于东。
有来毕作,庶民所同。
惟此庶民,惟皇作极。
丕应傒志,遍为尔德。
祝皇之寿,泰山同久,握图秉箓,历箕旋斗;
祝皇之祚,泰山等固,镇安二仪,混同万宇。
下逮群黎,遍敷锡之。
亿载万年,惟神是依。
匪神独依,惟天无私。
有谣康衢,述是声诗。
宣和六年岁次甲辰三月己酉十八日丙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