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叔王平甫饮于阻水仍有笋酱之遗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赠以榴花酒,沉清贵隔年。
不忧航滞碛,为汎盏如船。
加品盈盘内,无花到眼前。
还招李杜醉,野酿莫称贤。
泊徐城寄杜挺之王平甫 北宋 · 梅尧臣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十里五里一值浅,千愁万愁过徐城。
王君论与河流阻,杜老谈思月色清。
岸若屹墙空自面,树如张盖欲谁倾。
二人党(四库本作傥)及亲朝夕,更晚更迟何计程。
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北宋 · 梅尧臣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兄为太守两轮朱,仲泛吴人燕尾舻。
且看洞庭多橘柚,莫怀江国有枌榆。
少游山水殊非俗,老爱诗书又似愚。
百事输君休问我,风沙不比在云湖。
阻风寄刁安国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江风裂瓦鸣,浦口惊波(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浪)作。
君驾何不来,客心空寂寞。
醉中和王平甫(用其韵) 北宋 · 梅尧臣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王瓜未赤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
我最年高杂年少,风流还有杜陵孙。
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北宋 · 梅尧臣
押寒韵
尊王兴霸国,古莫重齐桓。
仲尼书大法,亦莫重更端。
文章革浮浇,近世无如韩。
健笔走霹雳,龙蛇奋潜蟠。
飏风何端倪,鼓荡巨浸澜。
明珠及百怪,容畜知旷宽。
其后渐衰微,馀袭犹未弹(夏校:疑殚讹)。
我朝三四公,合力兴愤叹。
幸时构明堂,愿为栌与栾。
期琢宗庙器,愿备次玉玕。
谢公唱西都,予预欧尹观。
乃复元和盛,一变将为难。
行将三十载,衣被剧纤(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织)纨。
后生喜成功,往往舞朱干。
君家兄弟贤,挺拔尤坚完。
譬彼登泰山,孰辨云径槃。
忽在高高巅,两腋犹插(据残宋本,正统本、万历本、康熙本作抑)翰。
我久知子名,曾未接子驩。
前者和君诗,薄言惭儿(夏校:疑为鼠之误)肝。
淮南喜子来,袖刺字未漫。
明日闻渡江,留书特相安。
今又获嘉辞,至味非咸酸。
书二客论呈李君锡学士 北宋 · 梅尧臣
押覃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我慕杜挺之,磊落高世谈。
又爱王平甫,才雄天马骖。
二人相议评,最重李淮南。
踒𧿶(夏校:当为委蛇之误)文馆彦,委曲部政谙。
能苏煮海民,变使供租甘。
虽持使者权,不作自裹蚕。
谆谆无威慠,雍雍激廉贪。
书戒易满人,纵愚须起惭(自注:始时边海盐亭民常官逋其钱,往往给腐米为直,弃之而去。浸久,亭民无本,多逃者。今俾中户就邑纳租给亭民,民乃大利,逃者复还。)。
阻浅挺之平甫来饮 北宋 · 梅尧臣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泛淮忌水大,我行浩以漫。
溯汴忌水浅,我行几以乾。
偶与困滞并,将独为此难。
穷堤有来客,芬芳可与言。
共休绿榆阴,置酒聊慰安。
主人虽仓卒,犹得具甘酸。
酸渍楚梅青,甘摘夏樱丹。
引觞吞日光,耳热不复叹。
俛仰已陈迹,未可忘兹欢。
谁思费生术,幻惑宁盘桓。
依韵和表臣闻与挺之宣叔平甫饮 北宋 · 梅尧臣
押支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舟浅不能进,反羡车马驰。
同行各在野,有酒相与期。
堤上闻禽处,桑间落日时。
使君羊笋赠,更饮更追随(自注:表臣是日送蒸羊、笋束。)。
释闷(呈挺之、平甫) 北宋 · 梅尧臣
押药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燕丹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
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
我辈于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北宋 · 梅尧臣
押有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去冬过寻历阳守,江沙半遮当利口。
口头沙蹙浪如山,浦溆排舟鱼贯柳。
却畏浪高难苦留,闻解符来时不久。
平明挂席入扬州,主人酿成百斛酒。
酒上玉蛆如笑花,一日倒空罂与缶。
主人亦欲君旧友,请我迟君同此首。
清明君果渡江至,与君继舳曾无负。
过淮风紧到洪泽,使人助我如臂肘。
暮春溯汴汴流涩,自假轻航去如走。
千忧万阻经灵壁,留书津吏情何厚。
副之佳句二十言,文昌光芒夜侵斗。
平时相恤以(疑当作似)此稀,缓急求之更难有。
风牵月挽望符离,水馆野亭能驻不。
葛巾轻服约登步,葱𦞦冷淘誇其滫。
书中不说王平甫,应又先行君在后。
我今趁君君趁王,趁入大梁须执手。
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
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
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黧黑。
少年心志一点无,千里区区安所得。
往居闾闬(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门)乏经过,闭门读书多废食。
便从冠带向仕途,强颜希禄非贪职。
昨逢王倩昧平生,一见如旧心相倾。
谈经树下任日炙,酒狂便欲骑长鲸。
谁意同行有迟疾,先入大梁凡几日。
大梁故人怜钝衰,迭为寄唱辞严密。
卒章言买羊与酒,虽齿动摇能饫溢。
亦知红颊教新成,更愿旧朋邀六七。
送王平甫拟离骚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识君兮不早,君尚少兮我老。
兰与蕙兮多薰,搴杂佩兮芳芬。
兰倏往兮蕙随,心俯仰兮徘徊。
与识吴兮吴乐,尝适楚兮楚悦,君何为兮我阔。
麒麟絷兮不驰,凤皇蔽兮挑达。
均莫悲兮别离,怅公子兮何之。
绝大江兮无波,奉赤鲤兮藉荷。
芼莼荇兮陈羹,亲意得兮忘荣。
世反是兮从贵,聊送君兮伤情。
王平甫惠画水卧屏 北宋 · 梅尧臣
押萧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临流别君时,羡君观吴潮。
君行识我意,遣画一幅绡。
画作绕床屏,滔滔随惊飙。
前浪雪花捲,后浪白马跳。
宛然千万重,不似笔墨描。
窊亚乱我目,坐卧疑动摇。
夜灯照河汉,如有织女招。
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
秦桥不可度,织女不可邀。
但慕乘桴公,空能诵唐尧。
尝闻挟柘弹,意必在食鸮。
终当五湖上,归去学渔樵。
送王平甫下第(安国 嘉祐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归袂摇摇心浩然,晓船鸣鼓转风滩。
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君子难。
执手聊须为醉(一作酒)别,还家何以慰亲欢。
自惭知子不(一作未)能荐,白首胡为侍从官。
回王先辈(安国)谢赐及第书(熙宁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六
某启:伏审先辈显承严召,明试雄文。立若堵墙,骇笔端之洒落;程之衡石,留帝览以称嗟。遂膺赐第之荣,式副求贤之意。讲明仁义之奥,久以充中;发挥德业之光,实从兹始。凡居交旧,孰不欣愉?雅眷不忘,惠音斯及,其为铭佩,难罄敷宣。
与王文公书(三 嘉祐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五
近得扬州书,言介甫有《平山》诗,尚未得见,因信,幸乞为示。此地在广陵为佳处,得诸公录于文字,甚幸也。贤弟平甫秀才不及别书,愚意同此,前亦承惠诗,多感多感。
和王平甫教授赏花处惠茶韵 北宋 · 邵雍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太学先生善识花,得花精处却因茶。
万红香里烹馀后,分送天津第一家。
熙宁经筵论荐司马光等三十三人章藁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端明殿学士、右谏议大夫、集贤院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司马光,素有行实,忠亮正直,以道自任,博通书史之学。可备顾问。端明殿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知许州韩维,器质方重,学亦醇正。知尽心性理之说,得道于内,则可以应物于外矣。翰林侍读学士、宝文阁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吕公著,道德醇明,学有原本,事君以进贤汲善为己任,可谓知务矣。三人者,皆股肱心膂之臣,不当久外,乞诏还词苑,或居经帏,日侍燕闲,论思献纳。
学士有博学通典故者:秘书监、集贤院学士、知杭州苏颂,记问博洽,长于史学,国朝典故,多所练达。所学,宋敏求之比。宜编撰检讨之任。
馆职有学行器识可备侍从者:右司谏、直集贤院孙觉,素有乡行,明经术义理之学,端良信厚,可以镇浮厉世。尚书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知齐州李常,性行醇正,兼治经术,久补外官,有循良之政,可比于觉。尚书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和州范纯仁,器识通明,忠义骨鲠,其才足以济大事。三人者皆可充近侍耳目之官。
馆职有文学可为词臣者: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河中府苏轼,豪俊端方,所学虽不长于经术,然子史百氏之书,无所不览。文词美丽,擅于一时。居官敏恕,尤通政事。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权知洪州曾巩,以文学名于时,人皆称其有才,然其文词近典雅,与轼之文各为一体。二人者皆词人之杰,可备文翰之职。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孙洙,博学能文,才识通敏,所守亦端,可充文翰史臣之选。兼明世务,通晓民政。近蒙进擢修注,深厌士论。
馆职有学行端正可以擢居清要者:秘书丞、集贤校理王存,学行素著,方重有守,不为势利所迁。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判武学顾临,才豪而气刚,兼有识略,乐义尚贤,喜于闻过,可属以危难之事。秘书省著作佐郎、集贤校理林希,少有文行,明敏劲正,学亦该博,长于记问,可与编撰检讨之职。
谪官未复职者:尚书右司郎中、分司南京李师中,人多称其有才,可当边帅之任。往岁近臣尝有论荐,其才它日为名臣。向因言事分务,若遂蠲洗,不惟责其后效,抑足以开言路也。尚书兵部员外郎傅尧俞,言事官以义去就,有古诤臣之风,不幸坐累褫职,未蒙牵复。太常博士、新差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胡宗愈,文醇行循,兼明经术,东南人士,多所师服。向以言事被谪,累经恩宥,未蒙复职。前秘书省著作佐郎王安国,材器磊落,文亦豪迈,可充词翰之职。向居罪废间,不忘进学,亦奇伟之才也。
京朝官、选人有学行才器可进擢台阁者: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签书应天府判官厅公事刘挚,性行端淳,词学渊远,若置之文馆,优游长育,必为远器。太常博士、崇文院校书、勾当宗正丞公事虞太熙,治经有行,端方自守,不茍于进,可充台阁之选。太子中允、监西京洛河竹木务程颢,性行端醇,明于义理,可备风宪职司之任。太子中允、权发遣淮南西路转运判官公事刘载,少治经术,兼有文行,可备台阁之选。殿中丞、新差充秦凤熙河路措置边事司勾当公事兼催督军须薛昌朝,才质俱美,持守端直,当置台阁,以养其才。久从机宜之辟,非所以处之也。秘书省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张载,学行修明,养心事道,不茍仕进。西方学者,如载一人而已。若稍加优宠,所劝大矣。兴国军节度掌书记苏辙,其学与文,若不逮轼,而静厚过之。辙自登第及中制科,凡二十年,尚在选调,未蒙褒擢。前台州司户参军召试馆阁孔文仲,性醇行粹,如不能言,发为文章,温厚正直,稍加长育,必为瑰硕之器。新差歙州军事推官吴贲,端良质实,少以孝行闻于州乡。治《易》、《春秋》之学,而文亦淳雅。尤尽心于民政,所至以惠爱称。前润州延陵县令吴恕,器识淳深,学通义理,若置之文馆,长育而成就之,可以与有为也。
常僚中才行器识可升擢任使者:尚书屯田郎中、知开封府太康县事林英,有才与行,安静详明,和而不随,直而无挠。尚书都官员外郎、监泗州河南转般仓孙奕,士行著于乡闾,节义信于朋友。外虽朴淳,而中实强敏。英奕所至,皆以善政闻,可谓循良之吏。使当一路,则可以厚风俗而安民矣。秘书省著作佐郎、监扬州粮料院林旦,才力强明,通晓民政,兼有持守,可责任以事。太常博士、新差监衡州在城盐仓邹何,操履端方,吏材通敏,久居务局,士论惜之。
小臣言事黜废有可矜者:太子中允降授大理评事唐坰,性虽轻脱,然才干明敏。向以言事被窜,两经赦宥,初监广州军资库,次移监吉州太和县盐酒税,又次移监杭州龙山税。流落远方,已是数年,愿特与亲民差遣,以来敢言之士。前光州司法参军、监安上门、英州安置勒停郑侠,向以狂言得罪,窜废海隅瘴疠之地,朝不保夕。小臣愚直敢言如此,是亦发于忠义,非陛下矜怜其志,而使得生还,谁复为侠言者(《古灵先生文集》卷一。)?
正文前有司马光、韩维等三十三人姓名,今略。
举王安国奏状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华阳集》卷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四
右,臣窃观汉之取士非一路,每诏郡国举茂材、孝廉与夫文学之高第,又令丞相、御史采质朴敦厚、谦逊有行者而举之。间有灾异,又博采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汉所以同风三代者无异术,特以得人为盛尔。伏见应茂材异等科王安国,翰林学士安石之弟,行义纯茂,而学足以明先王之道。其少已自高,耻与天下士出入场屋间,况肯晚同门荫子弟,以茍一时之进哉!今年将四十,身不得厕皂衣之列,行与陛下之民老于太平无所为,士大夫咸为惜之。夫三岁一诏贡举,而实学者未必尽得,制科所得,又不过一二人,岂若博取而广收之?若安国者,傥得间有所收,不亦为明朝得人之庆乎?伏望特许如王回、孙侔、黄君俞等例,除一恩命。且令于国子监讲解,以试其长。或不如所举,臣当坐冒闻朝廷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