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定州厅壁题名记1048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四、《安阳集》卷二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七、嘉靖《真定府志》卷一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郡县守长,有记于厅事之壁,前代无闻,唐始盛焉。
当时名儒所述,则谓壁记,非古也。
若原地理,条物宜,陈山川之形胜,与风俗之好尚,则图谍存焉。
其所取者,在乎彰善而志恶,名氏迁次,亦云末也。
夫能推名氏以见善恶,谨迁次以遵王命,亦《春秋》之事也。
虽于古未著,而今可废乎?
河朔并边之郡以十数,而定宿大兵,据战地,故朝廷所寄之重,不与他比。
庆历八年夏五月,始诏魏、瀛、镇、定四路帅各兼安抚之职,定之帅领定、保、深、祁四州,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四军,凡兵民之政悉主之。
首是任者,非得文武兼备之才不可居。
而误及愚者,故临治以来,惕焉自勉,以思报称。
幸时既久,吏民军旅,率相信顺,事日简,得以补缀阙漏。
因访国朝以来为州者之次序,将刻石以传焉。
而吏曹狃于武事,不以图籍为急,败坏忘缺,卒不可究。
若但取近年可记者书之,则又义无所本。
今故以朝廷更制之始为首,尊睿图而勤新治也。
夫己之为政是否,固不可以自明,必俟后人迹其行事,然后善恶详焉。
则予与来者既镵其名氏,揭诸听断之所,朝夕视之,思不愧于后人座右之诫也,可不谨乎!
某谨记。
崇信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尹公墓表至和元年十二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六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公讳洙,字师鲁,其先太原人。
曾祖谊,以道晦乱世不仕。
祖文化,始以材行兴其家,官至都官郎中,赠刑部侍郎
仲宣,举明经,累长郡邑,廉恕明决,所至以循吏称。
虞部员外郎,以公贵,赠工部郎中
刑部葬其父河南,今为河南人
公幼聪敏喜学,无所不通,尤长于《春秋》,善议论,参质古今,开判凝滞,闻者欣服之。
天圣二年进士第,授绛州正平主簿,历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知河南府伊阳县
时天下无事,政阙不讲,以兵言者为妄人。
公乃著《叙燕》、《息戍》等十数篇,以斥时弊,时人服其有经世之才。
文康王公知而荐之,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文正范公开封府,每奏事,见上论时政,指丞相过失,贬知饶州
余公安道上疏论救,坐以朋党,贬监筠州酒税。
公慨然上书曰:「臣以仲淹忠谅有素,义兼师友,以比臣,臣当从坐」。
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郢州商税。
欧阳公永叔移书让谏官不言,又贬夷陵
当是时,天下称为四贤。
唐州丁父忧
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府长水县
赵元昊反,康定元年春,寇延州
大将刘平逆战陷虏,天子乃命文庄夏公都部署陕西之兵,开府永兴军经略招讨之,予与范公为之副,判官
未几,上遣翰林学士晁公宗悫入内都知守忠督出兵攻贼。
合府议,奏曰:「今将兴兵,尚未习练,愿谨边防,期以岁月平之」。
使还,而贼复寇镇戎军部将刘继宗禦之,为贼所败。
诏下切责,俾以进兵月日来上。
府中复议曰:「将在军,虽得以自便,然攻守大计,当禀算于朝廷」。
乃画攻守二策,余与公诣阙奏之,唯上所择。
诏取攻策。
已而难之,事方寝,贼复遣人以书叩延州伪请和,而大举兵寇泾原之山外,杀部署任福
时在庆州,得泾原求援书,即移文庆帅,率其部将刘政锐兵数千人,便道走镇戎,未至,贼引去。
公奏为专,徙通判濠州,又改秦州
迁知泾州,徙渭州,兼管勾泾原路经略部署司事。
泾原帅怀敏覆军之后,伤夷残缺,千罅百漏,公夙夜抚葺,一道以完。
时宣徽使郑公陕西四路帅,主静边寨主刘沪议,遣其属官著作佐郎董士廉,与章川堡南入诸羌中,开道二百里,水洛城,以通秦之援兵。
曰:「贼数犯塞,必并兵一道。
五路帅之战兵,尝不登二万人,而当贼昊举国之众,吾兵所以屡为贼困者。
黄石河路来援,虽远水洛二日,而援师安然以济。
今无故夺诸羌田二百里,列堡屯师,坐耗刍粮不胜计,以冀秦援一二日之速,则吾兵愈分而边用不给矣」!
乃奏罢之便,诏从之。
会郑以府罢,改知永兴军,乃署前帅牒,饬等督役如初,二人者遂不奉诏,兴作不已。
公遣人召者再,不至,乃命瓦亭寨主张忠
复不受代。
部署狄公于是亲至德顺军,摄士廉下狱,差官按问。
而郑比奏本道沮等功,朝廷卒薄等罪,徙公庆州,而城水洛焉。
会庆帅孙公请终任,改知晋州
庆历四年契丹遣使报西戎元昊,诏河、陕三路要郡皆择人,徒知潞州
当范公之在二府也,余安道欧阳永叔辈,并为谏官,天下属望,诸公日竭忠献纳,不避权贵。
而公方勤劳塞上,迹远朝廷。
暨诸公相继罢去,向天下目之为贤者,执政指之为党,皆欲因事斥逐之。
士廉者即诣阙上书,以水洛事讼公,且诬公在渭有盗赃。
制使承风指,按验百端,不能得一毫以污公。
部将孙用者,出于军校,尝自京取民息钱,至官贫不能偿,公与狄公惜其材,乃分假公使钱俾偿其民,而月取其俸偿于官。
逮按问,而钱先已输官矣。
坐此贬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得疾,沿牒至南阳访医药。
疾革,对宾客、妻子无一戚言,整冠带,盥濯,怡然隐几而卒,时年四十七,庆历七年四月十日也。
公天性慈仁,内刚外和,凡事有小而可矜者,必恻然不忍,发见颜貌。
及临大节,断大事,则心如金石,虽鼎镬前列,不可变也。
在军谦勤爱士,虽悍夫冗列,皆降意容接,故人人愿尽其力。
所至郡邑,修设条教,务以实惠及下,去则人思之。
文章自衰,历五代日沦浅俗,寖以大敝。
本朝柳公仲涂始以古道发明之,后卒不能振。
天圣初,公独与穆参军伯长矫时所尚,力以古文为主。
次得欧阳永叔以雄词鼓动之,于是后学大悟,文风一变,使我宋之文章,将踰汉而蹑三代者,公之功为最多。
初,朝廷之将用攻策也,命葛怀敏鄜延道,勒兵绥、宥间,攻贼积聚,招怀种族,夺其要害而保障之。
贼知朝廷之威,必翻然来服,则久而易制。
曰:「是行也,不患将卒无勇,患应敌寡谋耳」。
乃自请参议怀敏行营军事。
有诏如请,而事中罢。
今夫文武之士,平居议论慷慨,自谓义勇决,世无及者。
一旦遇急难而试之,往往魄丧气夺,百计避脱,虽以富贵诱之,犹掉臂而不顾。
余居边久,阅人多矣,如公挺然忘身以为国家者,天下不知有几人?
呜呼!
以公文武之才,荦荦然震暴天下之如是,曾不得一纾所蕴于公卿之位,辅致太平之业,而反遭罹谗毁,遂终贬官,此当世守道之士所以仰天叹呼,疑为善而得祸,而中人者引以为监,思择利而自安也。
然上以聪明仁恕御天下,一细民之枉必矜而获辨,如公以文致其罪,未有抑而不申者也。
故当时指以党而排去者,不四三年间,皆复显官,处大任。
使公年且及此,其进擢可量哉?
奈何乎天不与公之寿也,悲夫!
公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娶张氏,鹿邑县,以顺以慈,克正家道,后公七年而亡。
兄源,太常博士,亦以文行称于世;
弟湘,三班奉职
冲,秀州华亭主簿
涛、泳,未仕,并先公而卒;
沂,资性淳茂,动谨门法。
子男四人:曰朴,奇隽博学,有父风,其二未名,俱早世;
其幼曰构,今方十岁。
女五人:长适虞部员外郎张景宪,次继适张氏;
次适太常寺太祝谢景
次二人未嫁。
侄材,文学器识,足以嗣公,而敦尚名节,无仕进意。
至和元年十二月日,沂、材举公、夫人之丧,葬于缑氏县某乡之某原,从吉卜也。
范公尝以书谓余曰:「世之知师鲁者莫如公,余已为其集序矣,墓有表,请公文以信后世」。
余应之曰:「余实知师鲁者,又得其进斥本末为最详,其敢以辞」?
既实书其事矣,又考性命之说,而表于墓曰:
呜呼!
自古圣贤,必推性命。
如公之文武杰立,而贯以忠义兮,此天之性。
位不大显,遭谗而跌,且不寿兮,此天之命。
不能以兼适兮,尚一归于默定。
昧者不思而妄求兮,徒自奔于邪径。
故公临祸福生死而曾不少变兮,是能安性命而归正。
大名赫然日月之光兮,亘万古而增莹。
吾闻善人者天必报其后兮,宜嗣人之蒙庆(《安阳集》卷四七。又见《河南先生文集》附录,《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一六,乾隆《河南府志》卷八九,《偃师金石遗文补录》卷九,嘉庆《孟津县志》卷一一。)
任:原误「仕」据明本、四库本改。
尚书都官员外郎工部郎中杜公墓志铭皇祐三年十一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七、《安阳集》卷四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讳起,字齐贤,其先京兆杜陵人
曾祖合,唐末徙家蜀郡成都县
祖祚,皆以世乱不仕。
父崇,幼以文行称,值孟氏据蜀,耻就伪禄。
乾德三年太祖平两川,乃尽室来京师
未几,以疾亡。
公登朝,累赠尚书屯田员外郎
公倜傥有大志,涉猎经史,好读《左氏春秋》,孙、吴兵书。
进士,两上,不中第。
常谓人曰:「大丈夫当学文武之道,立大功以取贵仕,章句篆刻,不足为也!
景德初契丹犯塞,真宗皇帝议亲征,将幸澶渊
公曰:「此吾时也」。
乃携所著《禦戎策》诣阙以献,大抵举汉唐制虏之失,以质当今之宜,且言契丹可屈之状。
上览而奇之。
翌日,以褐衣诏对便殿,公又面进十奇,河北用兵形势,上大嗟赏,将试以官,且问其欲。
公以母老,寓居寿州寿春县,愿便于就养。
于是特赐进士第,授寿春县主簿以荣之。
公至县,属岁大歉,乃出家财,犒亲旧,尽率其赢以哺饥者,为诸县倡。
旁邑豪闻风,始竞纳粟,民赖以济。
郡守周公绛表称其能,自以为不及,公繇是益知名。
再调越州山阴
满岁,补舒州江令
县之丁版,自李氏纳土五十年间,数登者增其赋,亡者不除籍,民甚苦之,而不敢诉。
公以非国家意,悉蠲除之。
又以大水害民田,流殍者众,即发县廪以赈民。
既而白州,自劾其专,州将愧而不敢诘,远近称之。
秩满,授静江军节度推官
丁太夫人梁氏忧去职,服除,用文静吕公夷简荐章,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蕲州蕲春县事。
在县疏治坏塘,溉田数千顷,民感其惠。
县有唐史君杜公生祠,乃图公像于庙而配食焉。
今上即位,迁秘书丞,赐五品服。
寻以谋葬寿春,请换近邑,徙知濠州定远县事。
俄转太常博士通判兴元府事。
代还,进秩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宿州事。
尝与郡守因议事不相合,时章献皇后临朝,中贵人过郡,知而奏之,乃与郡守两得罪,公即授海州监税
明道改元,以恩迁尚书都官员外郎通判信州事。
途次杭州,览湖山之胜,喜谓家人曰:「吾得终焉之所矣」!
亟上章请老,未报感疾,终于杭州之碧波亭,享年七十二。
公素负器业,以功名自许
当草泽赐对之辰,首乞复有唐识洞韬略等科以拔异材,后卒施用。
山阴,又上书言和戎之利,不可以恃而安也,愿益讲武备,为长辔远驭之策。
会时方承平,不克伸其志,乃屈于郡县之治,故其善政遗爱及民者多矣。
昔汉文李广之才,以为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其命也夫!
公娶杨氏,故礼部尚书昭俭之孙,殿中丞正之女,累封永安县君
事夫治家,动有法度,后公再月而亡。
子昉,博学能政,初叙公致政恩补郊社斋郎,今为太子中舍
女三人:长适进士穆震;
次适左侍禁閤门祗候王中立
次适屯田员外郎于房
孙五人:曰伟,中进士乙科泉州清溪县
曰仪,郊社斋郎
曰僎、曰伾、曰偕,悉举进士
中舍君登朝,赠公工部郎中,夫人追封天水县太君
皇祐三年八月六日中舍君自杭举公与夫人之丧归寿州,以十一月二十五日葬于寿春县仙乡张直村,从先屯田之兆。
葬之前,中舍君具述先烈,请铭其实。
予以友婿之分,义不可让,乃为铭曰:
呜呼杜公,何材业之备兮,位则不充。
岂所蕴者大兮,不时之逢。
著其事于官政兮,挹循吏之高风。
有子克家兮,命则考终。
庆流厥后兮,与休声而曷穷。
尚书祠部郎中集贤校理致仕赵君墓志铭熙宁四年十一月1071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八、《安阳集》卷四九、《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三、《洛阳存古录》卷七、东都冢墓遗文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熙宁四年夏六月赵君子渊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引年得谢,退处于修善坊之私第。
未几,病且逾月,度必不起,遽取笔自书,命其子咸以志文属余。
七月二十九日果卒。
咸亟遣人持其所书,号诉来请
余泣而视之,知子渊所以属余者,以友婿之分,又悉其平生操守施设,使书其实,足信于后世,此奚可辞?
子渊讳宗道开封封丘人
给事中、赠司空贺之子,赠左卫上将军正德之孙,赠左屯卫将军󷻿之曾孙。
司空仁宗朝,更任显要,为时名臣。
子渊幼警拔自立,力学能文,屡举进士不利,始从父任补将作监主簿,监舒州盐酒税,汝州稻田务。
执政荐其材,召试学士院,得馆阁校勘,改集贤校理
累迁大理寺丞,主宗正寺簿通判河阳,以太子允同判登闻鼓院
丁司空忧,服除,同知太常礼院,出知宣州,改太常丞
子渊为政,知所先后。
下车首兴学校,招广生员,起市桥屋,取资以充其用,又选良师以讲劝之,人人乐于为善。
宣民素尚巫鬼,病者不医,以事祈禳。
子渊为择方书之验者,刻石示之。
复出公帑缗为药剂,以时拯救,民脱横夭,因变其俗。
泾邑豪刘氏殴死人,厚用赂,冀以死者缘他疾获免。
子渊察其奸,卒置于法,吏受赂者悉黥窜之,一郡肃然。
岁满,得郭辅之者求代。
始,辅之以所迓兵舟不如意,及至郡,会子渊居式假不能出,遂大忿恚。
子渊去,搜剔玼累,穷极纤悉,无所得,因摭疑似之事,缘饰以闻。
子渊不堪其诬,即奏辨之,朝廷为置司推究,事尽白。
犹以奏牍中一二语差,在律,以身事诉,止坐杖,法官深文,以诈不实论,夺一官,落职。
既而御史中丞鱼公周询极陈其冤,得复中允,监亳州酒税,物论犹不平。
继得今太子少师赵公槩暨两禁台宪官十数人交章荐雪,始还官与职。
知宗正丞事、兼判登闻鼓院,知滨州
会河决六塔,郡界有遥堤,监司欲决以酾其流,子渊执不可,虽督之愈急愈不夺,民赖以全。
又立保法检制奸盗,比户以安。
代归,为群牧判官,迁太常博士权开封府推官
嘉祐四年京西大饥,转运使请择列郡守以济灾馑,子渊被选知颍州
子渊于救荒之术,素已经虑,赈给存劳,无所不至,寇盗屏息,流庸以复。
权三司户部判官,出知晋州
时营奉永昭,方中诸郡皆严期赋民,物价翔而费益倍。
子渊独取帑中物,官自营致,使民徐偿之,境内寂然无所扰。
民既饱其德惠,相率走阙下请留。
朝廷知其能,就徙陕州
晋人号呼遮道子渊不得前,为驻留弥日,得间道驰去。
陕素以土厚,水脉深,不为井,唯橐山泉贯城中以资众用。
岁雨数坏堤,渠绝流,则民永定涧,既远且劳。
子渊曰:「今边州岩堡,往往皆井,此平地反不可耶」?
亟选匠者相庐巷便民之所,浚三十井,皆未数仞得美泉,民歌喜之未足,与甘棠同永其思也。
子渊博士四迁尚书祠部郎中,知蔡州
郡城北直门东西有二桥,跨汝水上,岸高峻,非得巨材不能立,数岁辄坏。
每一易,费民赀几万缗,俚谚目为「害民桥」。
子渊恤其久弊,思力去之,募工取确山石,先易其东者,众论嚣然难之。
子渊不听,至闻于朝,有诏问状。
子渊别白利害,保于必成,朝廷从之。
已而桥成,患绝,为利无穷。
子渊自年及从心,日思退去。
会秩满,恳求西台
既得请,须期岁馀,新第完美,日谈笑其间,无复以轩冕为意。
未踰时即还君事,方且放怀林泉,以造羲皇之域,而天啬遐福,遽夺之年,悲夫!
子渊性方重,不妄进止,外嶷嶷若不可犯,而内极乐易,即之益温。
与人交,笃于风谊,澹泊寡欲,至老无声色之惑。
为政详敏,得其纲要。
当事剧讼挐,他人虽劳精竭虑不能判者,子渊视若閒暇,处之无不中理。
笔札,长于诗弈,公退必引宾属以此为乐,其他不好也。
庆历中杜正献公范文正公与诸贤以忠义并进,天子方虚心仰成,诸公亦锐于为报,而俱知子渊之才,未及荐擢,为侥倖者所沮,相继罢去。
子渊义之所激,时上书开陈得失,当涂者闻而恶之,故辅之因得希合奇中。
事虽获辨,而淹回者十年,不得乘时奋其所长。
子渊亦明于义命,居常泰然,未尝少动其心也。
事二亲孝,执丧过毁,几不能生。
同宗五世族大,爱周内外,疏属孤无依者,必收鞠成人,为毕婚嫁
先茔在封丘,地颇卑下,会邻有葬者,穿地未及寻而泉已出,子渊视之大惊曰:「近岁京师雨水多,沮洳使然。
吾亲葬此,岂得安耶」?
于是专意改卜,卒得地于伊阙之府下村,遂迁祖考二世之丧以安厝之,决谋居洛,以便子孙之奉。
前后奏疏,论说时事,多见采纳。
如与皇族结亲,必取三代告身按验,以绝富民妄冒之弊;
经科增对大义;
弛茶禁通商;
流外官不为县令
编论政体书,资训鉴之益,皆自子渊发之。
子渊年七十三,娶崔氏,尚书工部侍郎立之女,封安平县君
事舅姑尽孝,睦宗族尽勤,柔懿之行,亲党称之,先子渊而亡。
五男:长曰随,将作监主簿
次未名,俱早世;
次鼎,太子中舍、知江阴军江阴县
次咸,大理寺丞
次济,太子中允权发遣淮南同提点刑狱公事
皆谨蹈门法,以材自奋。
而咸向任三司编修令式,恳请宰邑河南,以便亲养。
子渊疾,得朝夕省侍,奉遗语,干后事,罔不如素。
三女:长适尚书屯田员外郎张仲,次适尚书比部员外郎吕昌晖,次适赞善大夫德源
其年十一月五日,诸子举子渊之丧,葬于司空之兆次。
铭曰:
夫惟有才,始可言命。
吾蕴有馀,用焉弗罄。
系偶不偶,命也谁竞。
己或无有,奚取命證。
噫嘻子渊,其才孰肩。
畜不大发,匪命胡然。
少施郡治,功畴与先。
进平退勇,始终茂焉。
伊洛之间,地环胜势。
既安祖考,遂我素志。
今兹卜宅,又从而竁。
敦椁虽藏,令名不閟。
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1074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九、《安阳集》卷五○、《乖崖先生文集》附录、《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以魁奇豪杰之材,逢时自奋,智略神出,勋业赫赫,震暴当世,诚一代之伟人也。
某向守大名,其孙尧夫主簿元城,一日具书来告曰:「尧夫之曾祖,昔事太宗、真宗朝,勤劳内外,有大名于天下。
而自葬距今,历年久矣,墓碑之刻,阙然未立,请书其实,以表神道,固祖烈之益光也」。
某尝总领史局,观所载公文武大节,颇亦详矣。
然其绝异之政,与夫遗爱之迹,较然著于人听者,犹未完悉。
今得与钜贤论次而发扬之,以昭示于后世,诚所愿已。
公讳咏,字复之,世本邺人,后徙居澶之临黄。
及公葬其先于鄄城,故为濮之鄄城人
曾祖讳立,祖讳铎,遭唐末与五代之乱,皆潜养德业,退处无闷。
父讳景,以儒行自富,乡里称之。
公登朝,授大理评事,累赠太常卿
公少倜傥有大志,尚气节,重然诺,为学必本仁义,不喜浮靡。
太平兴国四年秋,与忠悯寇公同赴大名举,议将首荐公。
公以同郡张覃素有文行,即率寇公上书,请以覃为冠,一府钦叹,遂如公言,士论多之。
明年春,擢进士第,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事。
六年,遇郊恩,改将作监丞
雍熙初,迁著作佐郎
岁满,擢太子中允通判麟州事。
端拱籍田恩,转秘书丞
代归,通判相州事。
公以亲老辞,得监濮州税,俄选知开封府浚仪县事,赐五品服。
时寇公与文靖李公、故枢密副使宋公湜连荐其才,擢荆湖北路转运使
淳化初,就改太常博士
制置使称其能,诏褒美之。
太宗知公可用,召还,超拜虞部郎中,赐三品服。
未逾旬,擢为枢密直学士知通银台司兼门下封駮事勾当三班院
张永德为并、代帅,小校犯法,杖之而死,有诏按罪。
公封还诏书,曰:「永德方被边寄,若责一小校遂摧辱之,臣恐帅体轻而小人慢上矣」!
不纳。
既而果营卒胁诉其大校者,上始寤公言,面加慰劳。
四年,东、西两川旱,民饥,吏失救恤,寇大起。
五年正月,贼首李顺成都府,诏遣昭宣使王继恩招安使,率兵讨之,复命公知成都府事。
五月继恩破贼收成都,上留公至秋始遣行。
关中率民负粮以饷川师,道路不绝。
至府,问城中所屯兵尚三万人,而无半月之食。
公访知盐价素高,而廪有馀积,乃下其估,听民得以米易盐,于是民争趋之,未踰月,得米数千万斛。
军中喜而呼曰:「前所给米,皆杂糠土,不可食,今一一精好,此翁真善干国事者」。
公闻而喜曰:「吾令可行矣」!
时益虽收复诸郡,馀寇尚充斥,继恩恃功骄恣,不复出兵,日以娱燕为事,军不戢,往往剽夺民财。
公于是悉擒招安用事吏至廷,面数其过,将尽斩之,吏皆股栗求活。
曰:「汝帅聚兵玩寇,不肯出,皆汝辈为之。
今能亟白乃帅分其兵,尚可免死」。
吏呼曰:「唯公所命,兵不分,愿就戮」。
公释之。
继恩即日分兵邻州,当还京师者悉遣之,不数日减城中兵半。
既而诸军请食马刍粟,公命以钱给之。
继恩诟曰:「马不食钱,给钱何也」?
公闻,召继恩谓曰:「今贼馀党,所在尚多,民不敢出。
招安使顿兵城中,不即讨,刍粟民所输,今城外皆寇也,何由得之」?
继恩惧,即时出城讨贼。
公计军食有二岁备,乃奏罢陕西运粮。
上喜曰:「向益州日以乏粮为请,咏至方踰月,已有二岁备,此人何事不能了?
朕无虑矣」!
公以党始皆良民,一旦为贼胁从,复其间有疲弱,偶挂盗籍者,当示以恩信,许其自新,即揭榜谕之。
已而首者相踵,公皆释其罪,使归田里。
一日,继恩械贼数十人,请公行法。
公询之,悉皆前所自首者,复纵之。
继恩恚而问公,曰:「前日李顺胁民为贼,今日仆化贼为民,不亦可乎」!
公度继恩日横不能改,亟以状闻,愿选忠实可倚者,与继恩共事,庶不敢独任。
上乃命入内内侍省押班卫绍钦招安使,自是继恩凶势为屈。
未几二人者皆召归,就以剑门关总管上官正招安使。
顺之馀党,公抚安于内,擒讨于外,再阅月而两川平。
至道二年,改兵部郎中
继丁父与母新昌郡太夫人谢氏忧,皆起复。
三年西川都巡检使韩景祐为所部广武卒刘旴所逐,率众掠怀安军,破汉州
公方与僚属会大慈寺,报至,饮燕如故,举城忧之。
贼又掠邛、蜀,将趋益,公适会客,报者愈急,复不问。
其夕,始召上官正谓曰:「贼始发,不三四日破数郡,势方锐,不可击。
今人得所掠,气骄,敢逼吾城,乃送死耳。
请出兵北至方井,当遇贼,破之必矣」。
即受教,及行,为出送于郊,激其尽力。
至方井,果贼,一战斩旴首,馀党尽平,众益服公料敌制胜,人所不及。
真宗即位,迁左谏议大夫
咸平初,召拜给事中部使,改御史中丞
承天节大臣主斋会,被酒不如礼,公弹奏之,无所惮。
二年,与温公仲舒同知贡举,俄以工部侍郎杭州事。
时岁饥,民冒禁贩盐,捕获者数百人,公悉宽其罚。
官属执言不可。
曰:「钱塘十万家,饿殍如此,若盐禁益严,则聚而为盗,患益甚矣。
俟秋成敢尔,当痛以法绳之」。
境内卒以无扰。
时岁满,人诣阙请留,有诏褒其善政。
五年,改知永兴军府事。
初,公之自蜀还也,诏以谏议大夫牛冕代公。
公闻之曰:「非抚御才,其能绥戢乎」?
始踰年,果致神卫大校王均之乱,逐益州
后虽讨平之,而民尚未宁。
会益守马公知节延安,上以公前治蜀,长于安集,威惠在人,复以公为枢密直学士,迁刑部侍郎、知益州事。
蜀民闻之,皆鼓舞相庆,如赤子久失父母,而知复来鞠我也。
公知民信己,易严以易,凡一令之下,人情莫不慰惬,蜀部复大治。
转运使黄观以政迹闻,赐诏加奖,就改吏部侍郎,命谢涛巡抚于蜀。
上遣曰:「得卿在蜀,朕不复有西顾之忧」。
因诏公与议铸景德大铁钱于嘉、邛州,一当小铁钱十,铜钱一,于今便之。
景德三年,召还,复掌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
中岁,疡生于脑,不能巾栉,求知颍州
上以公名臣,有人望,两守益部,政无及者,不当屈于小郡,以真定府青州皆大镇也,听公自择。
公皆不就。
上曰:「升州可乎」?
公即拜命。
大中祥符元年,东封恩转尚书左丞
金陵多火灾,居者不安,公廉知皆奸民所为,潜捕得之,乃命先折其胫,斩之以徇,火患遂绝。
中使茅山还,言城中有黄雀蔽日而坠,空中闻水声。
上视占书,主民劳,谓辅臣曰:「但守臣得人,此固无患,今咏在彼,又何虞也」。
三年,秩满,升民请留,迁工部尚书,再任。
俄以江东旱,命兼升、宣等十州安抚使
󲁧汾阴恩,加礼部尚书
以疡疾甚,上章求分司西京,上闵之,亟令代还。
不能朝,恳请便郡,差知陈州事。
终于八年八月一日,年七十。
上尝称公有将相器,以疾未及用,至是大痛惜之,命优赠官。
仁宗追谥忠定
公天赋正直,济以刚果,始终挺然,无所屈挠。
自力学筮仕,则有泽及天下之心,而以富贵为薄。
逸人傅霖,高蹈之士,与公素善,公尝与夜会剧谈,时诸邻多病疟者,一夕顿愈。
逮登第,与傅诗有「莫相笑,心不为轻肥」之句,此见公之志也。
尝访三峰陈先生抟,一见公,厚遇之,顾谓弟子曰:「此人于名利澹然无情,达必为公卿,不达则为帝王」。
其为高人推重如此。
早学击剑,遂精其术,两河间人无敌者。
生平勇于为义,遇人艰急,茍情有可哀,必极力以济,无所顾惜。
当官凡所施设,动有远识。
始时人或不能测,其后卒有大利,民感无穷。
至自奉养,逮于服玩之具,则寡薄俭陋,虽寒士不若也。
公退辟静室,焚香燕坐,聚书万卷,往往手自校正,旁无声色之好。
临事明决,出人意外。
凡断罪以辞者,人皆集录,于今传之。
馀杭,有富民病将死,子方三岁,乃命其婿主其赀,而与婿遗书曰:「他日欲分财,即以十之三与子,而以七与婿」。
子时长立,果以财为讼,婿持其遗书诣府,请如元约。
阅之,以酒酹地曰:「汝之妇翁,智人也。
时以子幼,故以此属汝,不然,子死汝手矣」。
乃命以其财三与婿,而子与其七,皆泣谢而去,服公明断。
前后治益,爱利之政不可悉纪。
举其大者,则公尝以蜀地狭,游手者众,事宁之后,生齿日繁,稍水旱,则民必艰食。
时米㪷直钱三十六,乃按诸邑田税,使如其价,岁折米六万斛。
至春,籍田中细民计口给券,俾输元估籴之,奏为永制。
逮今七十馀年,虽时有灾馑,米甚贵而益民无馁色者,公之赐也。
蜀风尚侈,好遨乐,从其俗,凡一岁之内,游观之所与夫饮馔之品,皆著为常法。
后人谨而从之则治,违之则人情不安,辄以累罢去。
尝写其真,自号「乖崖子」,复为赞曰:「乖则违众,崖不利物。
乖崖之名,聊以表德」。
及公之亡也,蜀民闻之,皆罢市号恸,得公遗像,置天庆观仙游阁,建大斋会,事之如生,至今不懈。
召公分陕而治,民爱而思之,尝听讼于棠下,戒勿剪伐。
羊公襄阳,立碑岘首,民戴遗德,过辄堕泪。
后历千馀载,能继其风凛然如存者,独公一人而已!
公有清鉴,善臧否人物,凡所荐辟,皆方廉恬退之士。
尝曰:「彼好奔竞者,将自得之,何假吾举」?
益不贡士者几二十年,学校颓替。
公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乡里所服,遂延奖加礼,敦勉就举。
后三人悉登科,历美官,于是两川学者知劝,文风日振,由公之诱掖也。
文章雄健有气骨,称其为人。
尝为《声赋》,梁公周翰览而叹曰:「二百年来不见此作矣」!
有文集十卷。
公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陈州之某地。
夫人唐氏,先公而亡。
继王氏,故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显之女,封太原郡夫人天禧三年终于陈之私第。
子从质,卫尉寺丞,公亡未踰月,哀毁而卒。
一女,适故翰林学士王公禹偁奉礼郎嘉祐。
孙几人,某为某官。
铭曰:
太行峙朔,洪河泻天。
河山之间,实生大贤。
贤不徒出,惟圣偶焉。
发为事业,文武之全。
两治西蜀,荐绥南夏
易乱以宁,即荒而化。
夫惟,尚足王霸。
如公之才,不宰天下,而俾惠泽,止濡一方。
锡民父母,遗国栋梁。
有炜公迹,日星之光。
何假斯文,始传其芳。
祭致政学士赵君子渊熙宁四年八月1071年8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一、《安阳集》卷四四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维熙宁四年岁次辛亥八月癸丑朔某日,具官某谨遣三班奉职、随行指使张世昌,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致政学士赵君子渊之灵。
呜呼!
仆与君交,心照莫二。
论契之深,同门之婿。
明道初,禁林并试。
联陟道山,日亲高谊。
直则同舍,分则同气。
譬若骥騄,方驾平地。
欲骋千里,自当齐至。
如何迟速,半涂而异。
君知命者,未始较计。
嗟君之才,畜不大施。
历殿藩府,所在循吏。
晚求西台,亟谢君事。
惟洛之都,有完者第。
方期优游,遂我高志。
不虞安休,乃失颐卫。
使人远来,谕我疾势。
骇而驰医,往道勤意。
医才及门,而君已逝。
呜呼哀哉!
年踰七十,寿足为贵。
诸子宦达,实昌而炽
进扬令名,退绝纤累。
君之始终,可谓无愧。
而余悲者,义切亲懿。
声颜永绝,翰墨徒秘。
绋不亲执,奠不躬致。
临风长号,涕泗交坠。
惟凭一介,具此薄祭。
冥冥有知,为我来暨。
尚飨!
研记皇祐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蔡忠惠集》卷二五
端州崔生之才居端岩侧,家蓄石工百人,岁入砚千,数十年无可崔意者。
一旦,工者于后岩百丈坑剖石,得紫龙卵,其里人来观者持羊酒贺。
造成研,长尺,广减十之四,厚重宽平,开匣粹润,若有德君子。
上下眼各四,当中晕七重,又其文,表里无有纤瑕,微近手,则润泽可劘墨矣。
崔抱研辄忘寝食者久之,念奇宝不可私藏,谁其当之?
不远千里,授使者以来遗予。
斋戒发封,诹吉日,以澄心堂纸、李庭圭墨、诸葛高鼠须笔为之记。
皇祐癸巳十二月二十八日
推忠佐理功臣正奉大夫给事中参知政事上护军鲁国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质肃唐公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一
熙宁元年正月,制以权三司使给事中唐公参知政事
明年三月,遽寝疾不朝,上遣太医日夜视公疾。
四月乙未,幸其第临问,公寝剧不能言。
上泫然出涕曰:「能复为朕起乎」?
明曰公薨,乘舆复临奠,哭之恸,废朝二日,赠礼部尚书
其家上状于太常,而博士安焘议,以公正而不阿,刚而能断,请谥曰「质肃」。
既而判尚书都省司马光,与其属一百五十有七人,皆请如其议。
四年二月辛酉,葬江陵龙山之东原。
前此,其孤以余职在太史,使人来京师,求铭以纳其墓中。
且余观公之所以进、所以黜,其节皆有足以动后人,故为序而铭之。
公讳字子方,其先晋昌人
唐末避乱于馀杭,自其祖始徙家江陵,今为江陵人
年甫十三,父卒官漳州,家贫,州人有欲赙助之,公皆辞不受。
及归江陵,闭户读书者七年。
其为学务穷圣贤大原,不以辞律自羁束也。
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为鼎州武陵,又为岳州沅江
州民李氏钜有赀,吏数以事动之,既不厌所求,乃言其家岁杀人祠鬼。
知州事孟合喜刻深,悉捕系李氏,家无少长,榜笞久莫伏。
以公治县有能名,命更讯之。
公按劾无他状,合怒,以其事闻朝廷,诏遣殿中侍御史方偕徙其狱于澧州,已而不异公所劾。
其后州吏皆坐罪去,以活死者得官,公终不自言也。
武康军节度推官、知夔州奉节县
陕西用兵,诏举三路知县,公用荐者得迁著作佐郎,徙莫州任丘县
契丹约和,遣使往来岁不绝,凡诛索百出,驿吏比多破产而去。
公尝坐驿门上,戒曰:「自今非当所馈物,一切毋得供。
有辄坏什器者,执之必以法」。
繇是过公境者,无敢有所扰。
缘边塘水夏秋害民田,中人杨怀敏用事,欲取县西十一村之地以潴涨水,吏畏埶不敢言。
为募丁夫,自高阳筑堤以障之,至今以为利。
丁光国太夫人忧,服除,以秘书丞相州安阳县,徙通判德州
河决商湖,大为河北患,前宰相贾魏公大名,上《漯川图》,请复河故道,朝廷适遣使行视其地,众莫敢辄议。
公独抗言曰:「故道之堙久矣,尚可复邪」?
听者皆蹴然。
转运使崔峄以库帛配民,而过估之。
公即移书安抚司曰:「河北仍年被水灾,民困不聊,转运使不为之恤。
然则为上存民者,不在安抚使乎」?
闻,怒,按其留牒不即下,公终不从,亦不能果行。
太常博士,又徙通判广信军,召为监察御史里行,改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赐五品服。
内侍卢昭序造龙凤车于启圣院,内出珠玉为之饰。
言太宗神御在启圣院,不可慢,况为后宫绮靡之器哉?
帝趣令毁去。
三司使张尧佐一日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公与谏官包拯等七人力争上前,既又请御史中丞留百官班,卒夺尧佐宣徽、景灵二使。
顷之,复除宣徽使,公独争之不可得,求全台上殿不许,自求贬亦不报,于是劾奏宰相,并言谏官附会事,其言无所避。
帝怒,急召二府,以其章示之,公犹立殿上不去。
枢密副使梁适叱公下殿,即贬春州别驾
明日,改英州
又明日,罢宰相,逐谏官
当是之时,公卿大夫莫不相顾惊动,而天下之人识与不识,皆咨嗟称咏而不能自已。
公虽斥,其名遂重于一时。
踰年,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全州团练副使、监郴州酒税。
秘书丞主客员外郎通判潭州
又复殿中侍御史里行、知复州,道改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帝特遣内侍赍告敕赐之。
至,不以一语自明。
帝曰:「卿被谪以来,未尝以私书至京师,可谓不易所守矣」。
公第顿首谢。
他日因对,曰:「臣言不行,将固争,争之,重以累陛下德」。
以言职辞,乃以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权开封府判官
出知扬州,赐三品服,徙江东转运使
御史里行吴中复上言,公方正有守,不宜久在外。
文潞公复为宰相,因奏曰:「唐某之疏臣事固多中,初以贬太重,而未得蒙显擢,宜复召用之」。
止改户部员外郎河东转运使
西人盗耕河西田,而知麟州武戡谋筑堡以限其侵地。
会西人兵猝至,官兵皆战殁,既罢太原帅,以公权领帅事。
于是大发兵境上,以张军势,且戒边吏毋得与互市。
西人数窘,果遣人来,愿得更定封土,实出公策。
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三司度支副使,遂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同提举万寿观、同详定礼仪。
奉使契丹还,进礼部郎中权发遣开封府事。
尝援天禧故事,请增置台谏员以广言路。
又言:比诏诸路监司举人,而多得文法小吏,无以裨盛化。
请令中书门下慎择端良敦朴之士,毋令与憸薄者并进,乃称明诏。
凡内降恩泽,事不关中书,此皆妇人女子甘言悲辞之托,以乱圣听,宜早抑绝之。
宫禁嫔御赐予之费,多先朝时十数倍,且日加无穷,亦当有所损减。
兖国公主夜开皇城门,昔汉光武帝出猎还,从中东门入,明日贬中东门候,盖宫门之禁,以备非常,今公主所过内外宫殿门主吏,宜重劾罪以闻。
夫赏罚不可私于人,孙沔吕溱,前坐纵侈不法,而皆过贷之。
若尔,在下者恐未易惩也。
天下刺配人日益蕃,至死不得赦,在例则不然,可量所犯轻而数更赦者,听自便,庶几广上恩。
仍令有司,更议刺配法。
帝多开纳之。
御史中丞言宰相宰相方就第待罪,御史中丞辄自去官号,召不出。
公乃与台谏官连章请辨是非,既黜御史中丞,公亦自请外,乃以知荆南,知门下封駮事何郯封还所下敕。
未几,又论新除枢密副使不当进,其事久不决。
公论列不已,卒罢新枢密副使,出公知洪州
翰林学士胡宿等七人皆上书,愿留公,不可得。
明年,拜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英宗即位,迁吏部郎中,以枢密直学士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瀛州,召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理检使
英宗面谕曰:「卿在先朝有直声,今出自朕选,非繇左右言也」。
曰:「臣无状,蒙陛下过听。
臣窃思自昔欲治之主,亦非求绝世惊俗之术,要在顺人情而已。
祖宗之遗德馀烈,在人耳目固未远,愿陛下览已成之业以为鉴,收群虑之策以为知,则天下不胜蒙福」。
居数月,又以为龙图阁学士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
代州岢岚军敌骑时入钞边,公则大合诸将兵尽驱之,使远去,毁敌所置堡寨。
西人寇大顺城,环庆路檄出兵以牵制贼势。
曰:「敌小入,一方顾自可支,若此道遽出兵,又生一边患不息也」。
太原三年,尝戒边吏务从容持重,毋得轻出兵,故终公之去,塞下无少事。
今天子嗣位,迁给事中权三司使
京师增官屋僦钱,复汴河漕舟,以转江湖之
其与言政事议论,益有所感发。
上或以某事为是,辄曰非。
进退天下士大夫,皆直言其可否,不避怨,不立恩。
其年上欲亲祀南郊,议者或以居丧为不可,上未知其所从,以问大臣。
公对曰:「古者天子谅闇之礼,与下不同,况郊有岁,其可以卑而废尊」?
及下议两制,莫不如其言。
公天资刚直,其在言路久,名敢言,自非有益于朝廷,亦未尝言,其为政则宽静而有体。
位显矣,奉养犹若平素时。
始公薨,上至其家,见画象不类公,即命中使取禁中旧传本赐其家,素见重如此。
享年六十。
曾祖讳仁恭,赠太子太保
妣盛氏,追封英国太夫人
祖讳渭,赠太子太傅
妣夏侯氏,追封崇国太夫人
父讳拱,赠太子太师
妣二崔氏,追封嘉、国太夫人
娶杨氏,封京兆郡夫人,正家有贤德。
五男子:淑问,殿中丞监察御史里行
义问大理评事
待问,早卒;
嘉问、之,并太常寺太祝
二女子,以归淮南转运使屯田郎中谢景温卫尉寺丞王泰
六孙男子:懋,太常寺奉礼郎
愿、恕、意、愚,并秘书省校书郎
冯,未仕。
铭曰:
唐初晋昌,晚徙于荆。
代虽继食,未侈厥声。
有声辉皇,实公自发。
其蓄有来,发莫遏。
凡位在下,难见节义。
公独崭崭,言骇众视。
谁荐诸朝?
御史中。
以卑犯颜,万死不容。
繇天子明,卒起荒陋。
历凌阻夷,岂不一守?
乃贰政事,其心益丹。
天子曰可,曰未安。
进退贤否,不问党雠。
人莫我私,我德不求。
谁其中止?
犹未大施。
帝心念公,趣驾再之。
既见公象,曾莫公及。
出图殿中,嶷若廷立。
其孰如公?
誉荣初终。
葬岂云远,祖考是从。
南望章华,左云土梦。
名不亡,万世之重(《华阳集》卷五七。又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九。)
者:原无,据殿本补。
赐大辽贺正旦人使茶药诏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四、《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八
敕:卿以肤使之才,将善邻之礼,川涂悠远,风气冱寒。
永念驰驱,当加劳赐。
翰林学士三司使(召试)1061年6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五、《临川先生文集》卷四九、《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三司使,天下之盛选也。
尚书六官名存实去,而三司之职事所总居多。
则非夫仁明肃艾足以辅世济物者,奚宜任此哉?
具官某,有疏通之才,有直亮之操。
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
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遂以人望,扬于禁林。
若夫施政之后先,生财之本末,盖尝深思而熟讲,殚见而洽闻。
则居天下之盛选,主朝廷之大计,询考在位,孰如汝宜?
夫聚天下之众者莫如财,理天下之财者莫如法,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
维予任汝,其听勿疑!
法之不善者汝得以议而更,吏之不良者汝得以察而去。
则夫调度之不时,费出之无常,邦用之不给,元元困于征求而愁怨于下者,直汝之耻也。
夫行己有耻而后可以为士,矧吾左右信任,询谋所同,而观听之所在者乎?
往祗厥官,其亡以宠利而为士耻。
可。
王介秘书丞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七、《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
敕某:朕设科以来异能之士,而亲发策问之,尔言不阿,而学问多中乎义理。
其迁厥位,以嘉尔之能言。
夫士无不能,有不为尔。
若尔之修洁有志,而济之以明敏之才,惟所施焉,将无不至。
况于一官之小,岂以不称为患也哉!
可。
黄汾太子中舍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八、《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
敕某:吾擢天下之才而立民长伯,万家之县,又有戎马之任焉,其称甚难。
而尔能其事,有劳迁秩,毋废尔成。
可。
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大理评事1061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八、《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王荆公年谱考略》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某: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矣。
其使序于大理,吾将试尔从政之才
夫士之强学赡辞,必知要然后不违于道。
择尔所闻,而守之以要,则将无施而不称矣。
可不勉哉!
可。
刑部侍郎致仕崔峄遗表亲孙男俞将作监主簿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二、《永乐大典》卷一四六○八
敕某:尔祖尝服高位,考终于家。
以尔为言,朕其甄序。
工官之属,往矣懋哉!
可。
苏州长洲县富翱润州丹徒县令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二、乾隆《镇江府志》卷四四、光绪《丹徒县志》卷五四
敕某:朕布爵赏之令,以待吏之有劳。
尔能举其官,以除盗贼。
迁以为令,使之牧民。
又将试尔为政之才,非特示朕报功之信。
可。
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崔峄刑部侍郎致仕制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三、《皇朝文鉴》卷三八、《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七、《骈语雕龙》卷二、《古文渊鉴》卷四七
敕:仕焉而告老者,自一命以上,必有以慰其归。
况吾迩臣,恩纪所厚,宜增位序,以示褒优。
以尔具官,比以明扬,久于烦使,入参侍从,出备藩维。
践更滋多,寄属惟允。
引年辞位,得礼之宜。
进贰秋卿,以营居息。
古之老者,非茍自佚其身,唯慎行祗法,以助成王德,尔所知也,往其懋哉!
可。
进熙宁编敕表1073年8月7日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四、《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等言:窃以观天下之至动而御其时,辅万物之自然而节其性,匿而不可不为者事,粗而不可不陈者法,厥惟无弊,乃以不胶。
故造象于正月之始和,改礼以五载之巡狩。
一代之典,成于缉熙;
百世可知,在所加损。
方裁成辅相之休运,宜修饰润色之难能,顾匪其人,与于此选中谢。)
盖闻道有升降,政有弛张,缓急详略,度宜而已。
使民不倦,唯圣为能。
伏惟皇帝陛下天德地业,体尧蹈禹,永念宪禁之旧,或失防范之中。
选建有官,付之论定,具惭浅学,莫副详延。
屡弥岁年,仅就篇帙,删除烦复,蒐补阙遗。
趣时因民,则粗救抗敝之实;
以方古垂后,则或俟新美之才
冒昧天威,姑塞明诏。
赐弟安国及第谢表1068年7月7日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四、《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六、《皇朝文鉴》卷六六、《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伏蒙圣恩召试臣弟安国,赐进士及第,注初等职官者。
俊乂之求,外覃草野;
龙光之施,首逮门庭中谢。)
窃以躬国论听断之烦,而察知孤远之行;
略门资贡举之法,而拔取滞淹之才
山林之所诵说而难遭,闾巷之所惊嗟而罕见。
伏惟皇帝陛下协德穹昊,比明羲皇,博临四方,洞照万物。
如臣同产,为世畸人,少遭闵凶,自奋寒苦。
虽强学力行,粗有时名;
而少偶寡徒,几绝荣望。
岂期圣听,俯及幽潜,遂使穷途,坐阶华宠,奖以诏书而试艺,赐之科第而命官。
禄不逮亲,既永乖于养志;
仕非为己,当共誓于捐躯。
臣无任。
翰林学士谢表1067年9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四、《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六、《皇朝文鉴》卷六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文翰类选大成》卷一四二、《文章类选》卷二七、《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二七七、康熙《西江志》卷一四三、《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一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臣闻人臣之事主,患在不知学术,而居宠有昧冒之心;
人主之畜臣,患在不察名实,而听言无恻怛之意。
此有天下国家者,所以难于任使,而有道德者,亦所以难于进取也。
学士职亲地要,而以讨论讽讥为官,非夫远足以知先王,近足以见当世,忠厚笃实廉耻之操足以咨诹而不疑,草创润色文章之才足以付托而无负,则在此位为无以称。
如臣不肖,涉道未优,初无荦荦过人之才,徒有区区自守之善,以至将顺建明之大体,则或疏阔浅陋而不知。
加以忧伤疾病,久弃里闾,辞命之习,芜废积年,黾勉一州,已为忝冒,禁林之选,岂所堪任?
伏惟皇帝陛下躬圣德,承圣绪,于群臣贤不肖已知考慎,而于言也又能虚己以听之,故聪明睿知神武之实,已见于行事。
日月未久,而天下翘首企踵,以望唐、虞、成周之太平。
臣于此时,实被收召,所以许国,义当如何?
敢不磨砺淬濯已衰之心,䌷绎温寻久废之学,上以备顾问之所及,下以供职司之所守?
臣无任。
辞免平章事监修国史 其一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五、《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七
材薄位高,恩隆责重。
辄敷悃款,仰渎睿明中谢。)
臣闻大有为之君,必考慎厥相,趣舍施设,相与如一,乃能协济功治,永绥黎元。
伏惟唐、虞、三代之迹,灭熄久矣。
天锡皇帝陛下以上圣之才,修身齐家,外正天下。
典谟所纪,风雅所歌,以今揆古,未有惭德。
宜求硕辅,朝夕左右,率励众志,辅成太平。
如臣区区,孤陋浅拙。
知学以为己,而昧于趣时;
以道事君,而谬于合众。
与闻大政,已积疵瑕。
伏望皇帝陛下量能赋任,使无谴尤,追还误恩,以协公议。
臣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