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荆州刺史度尚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九
君资天地之正气,含太极之纯精。
明洁鲜于白圭,贞操厉乎寒松。
朗鉴出于自然,英风发乎天骨。
事亲以孝,则行侔于曾、闵;
结交以信,则契明于黄石
温温然弘裕虚引,落落然高风起世。
荆山之良宝,灵川之明球也。
爰在弱冠,英风固以扬于四海矣。
拜为荆州刺史,仗冲静以临民,施仁义以接物,恩惠著于万里,诚信畅于殊俗。
由是抚乱以治,绥扰以静也。
帝嘉其功,锡以车服。
方将扫除寇逆,清一宇宙,廓天步之艰难,宁陵夷之屯否(《艺文类聚》卷五十,《文选·袁宏三国名臣赞》注)
太尉杨次山食邑实封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七、《后乐集》卷三
门下:朕宪皇祐之旧章,秩宗祈之明祀,卜秋之辛而蒇事,当日之午而回车。
风马顾歆,彷佛灵斿之下;
星鸡飞动,滂洋惠泽之流。
眷言茂属之良,克相祲容之举,爰颁制綍,亶告朝伦。
具官某厚重而方严,耆庞而福艾。
龙韬豹略,心传黄石之编;
翟茀翚衣,家衍曾沙之庆。
袭龟紫而蹈布韦之习,居膏粱而无气体之移。
闺门之训尤严,子弟之率唯谨。
夙宵匪懈,誉处深隆。
属神鴹右飨之庭,乃山立骏奔之列,暨蕃釐之布护,宜茂祉之函蒙。
益以多田,实之真采。
于戏!
用休申命(原缺)
昭江黄牛滩得黄抑公同年书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十五
抑公拜广西太平守,地邻交阯,居无廨,出无舆,寄食军中,若逋客然。施子闻而悲之。
黄牛滩前风色恶,怪石崚嶒森剑锷。
平头致我尺一书,十年枯泪千行落。
天南瘴疠多故人,屈指黄生最苦辛。
一官三载无处所,寄食羁縻似逐臣。
阳衽席连交阯,日夕豺狼砺其齿。
甑尘不敢留僮仆,路断无由诀妻子。
平生卓荦黄大夫,跼蹐甘为辕下驹,低头侧足幕中趋。
悔不早读黄石,安知虎头燕颔非吾徒。
次韵寄杜玉泉昆仲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龟巢稿卷三
授书不逢黄石公,采药不遇庞眉翁。
杜陵名家好宾客,客裾来曳梅花风。
德哉若人气冲融,涣然释我心怔忡。
张灯为展风月宴,坐客总开冰雪容
火蛾荧煌吐星斗,金鳌赑屃移方蓬。
高年垂及绛县老,合欢要策青州功。
唾壶击折玉如意,臂鞲珠脱携歌童。
觥船浪翻翠袖湿,笑绝如举骊山烽。
紫云一曲歌未了,阳乌飞出扶桑东。
明朝仲氏复迎客,百花潭边收钓筒。
长鱼斫鲙白于雪,葡萄新酿青如空。
高堂坐拥肉屏暖,寒士无复鸣秋蛩。
溪山相映色俱喜,埙篪迭奏情无穷。
老夫生长近吴下,所恨白首方游从。
频年坐我涂炭苦,此日置身仙子宫。
已令沈湎恣为乐,尚论古人容折衷。
赋归既无田种术,独醒敢誇衣集蓉。
衔杯乐圣非易得,良辰美景真难逢。
论交不以车笠异,忘形且喜襟期同。
咄彼贪夫逐名利,何异粪壤蜣螂虫。
蛮争触战更堪笑,要于蜗角称蚕丛
边隅风尘莽浩浩,天门烟雾深重重。
世云酒为知己饮,可不罄尔琉璃钟。
扁舟往还渡吴淞,泗桥且喜春潮通。
兴来径去造竹所,碧湾树下维孤篷。
祗惭诗债偿未了,毛颖为我长匆匆。
此诗𦕅寄前日事,此韵乃和前年冬。
分柑与君细说项,眉案坐对如梁鸿
谢赐腊药表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三、《后乐集》卷七
守潜邸之铜符,再逢清祀;
分禁庭之珍剂,又赐细书。
帝有恩光,臣无治状。
臣某中谢。)伏念臣一寒晚出,多病早衰。
夙夜服劳,恐负洪都之新府;
烟霞成痼,愿修黄石之旧祠。
气方凛于折绵,言已温于出綍。
兼金百两,直东海之烂银;
五色一丸,殆西山之仙药。
岁云暮矣,欲并成哉。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体视群臣,躬持八柄。
虽尔身在外,曾微横草之功;
续乃命于天,庶免负薪之疾。
臣敢不望咫颜而下拜,誓九殒以为期?
臣无任。
私试策 其四 六韬与诗书异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九、《莲峰集》卷五
愚尝读汉史至《张子房传》,观之为人,画阴谋则不如陈平,善征伐则不如淮阴,攻城野战则不及曹参,供饷给馈则不如酂侯
然卒能掉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而四人者不及,尝读至此,未尝不叹惜也。
及推考其事,然后知汉之兴,皆子房之功焉。
何则?
下邳,有一父老授以兵法,曰:「读是则为王者师」。
视之,乃黄石公之《三略》也。
高祖用之以西定关中,南取蜀汉,约三章,诛暴秦,破强项,而天下服其仁义;
鸿门之阨,陈灞上之师,裂韩、彭之地,散垓下之卒,而天下服其权谋。
虽曰高祖之治,而实留侯之策;
虽曰留侯之策,而实出于黄石公之书。
因徐考《三略》,乃知上略设礼赏,别奸雄,差德行,审权变;
下略陈道德,察安危。
仁义权谋之道相为表里参用之,黄石著之于前,子房行之于后,皆二道之相济也。
幸承师问,请因是而论太公《六韬》之法焉。
呜呼,郁郁乎,洋洋乎,洸洸乎,周文王、武王之治也!
纪于《书》,咏于《诗》,杂出于传,百家之言昭如也。
有道德焉,有仁义焉,有礼乐焉,有教化焉,有法度焉,其休功骏烈裕如也,其深恩美泽蔼如也,其典章文物灿如也,其纪纲制度炳如也。
其所以治天下之法何其仁,其所以除天下之暴何其义!
虽寥寥千百载之后,可端拜而议焉。
然尚有可疑者。
今兵家者流有《六韬》之书,文、武、太公答问之辞也。
有《文韬》,有《武韬》,有《龙韬》,有《虎韬》,有《豹韬》,有《犬韬》,自《文师》,至《战步》,其二君一相军旅答问凡六十篇,以至兵车楼橹、粮草器械、山川险要、风云天象,无不备论而详说,其间又杂以权谋之言。
夫《诗》、《书》亦文、武之书也,《六韬》亦文、武之答问也。
《六韬》与《诗》、《书》相反戾之若是耶?
岂文、武之功兼权谋而用乎?
抑非太公所作,而后世好事之人妄传乎?
试折衷之。
夫仁义者常行之道,权谋者辅助之术。
时可以用仁义则用之,时可以尚权谋则尚之。
譬如造大厦焉,其柱石栋梁既已具矣,而榱椽楹桷亦存之,岂以其微小屈曲而遽废其用哉?
仁义者,栋柱也;
权谋者,榱桷也,两不可废也。
然而仁义为其本,权谋为其末,是故三代之君有以行仁义之兵而亦参用焉。
何者?
成汤之伐桀,民有来苏之望,亦可谓仁义之兵矣。
然《汤誓》之篇乃曰「升自陑」,而孔安国谓「从陑出其不意」,则权术亦用焉。
商高宗荆楚,克鬼方,与天下除残暴之害,岂非仁义之兵乎?
而《商武》之诗乃曰「罙入其阻」,而郑康成谓「冒入其险阻」,则权术亦用焉。
周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劳徕万民,岂非仁义之兵乎?
而《常武》之诗歌曰「如飞如翰」,而郑康成以谓「啴啴然疾如飞,鸷如翰」,则奇兵亦用焉。
盖其以仁义为本,而以权谋辅之焉。
推是三君之事,则文、武从可知矣。
今取《六韬》之书而观之,无非出此也。
盖王者之兵专用仁义,故必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源,赏功罚罪以修其政,利而无害,成而勿败,惟以爱民为心,此仁义之术也。
不然,何以《六韬》之篇,独首之以仁义耶?
及不得已而用兵,方且选将练卒,料敌应变,上得天时,中得地利,下得人和,深思而熟计之,此权谋之术也。
不然,何以《阴符》之篇,独首之以权谋耶?
则其兼而用之亦明矣。
噫,向使文王、武王非仁义,则何以退修文德,崇虎来降,八百诸侯不期而会,云合响应哉?
向使非权谋,则何以破牧野之旅,降崇墉之人哉?
意其必出于太公之言也。
夫兵,凶器也;
战,危事也;
戎,国之大事也。
故古人必审谨而用之。
一举而有功则禁暴除乱,安民和众,混一区宇,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用而无功,则海内虚耗,人民流离,大兵之后,必至凶年,而民受其殃。
故善人教民七年,然后即戎,盖如是审也。
文、武当虐君之时,思欲有以拯天下之溺,而除天下之残。
然而知兵之不可轻用也。
故丁宁反覆,问于太公,详悉细究,知其必然,故方举兵以除暴。
孰谓《六韬》而后人妄传乎?
仁义譬之五谷,可以养生而不可以伐病;
权谋譬之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
文、武之时,海内未宁,知权谋之可以伐病也。
故以仁义为本,以权谋为末,而参用之。
及天下已,四方无事,知权谋之不可以养生也,遂偃武修文,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干戈包以虎皮,将帅使为诸侯,示天下不复用武,亦《六韬》之微意也。
自斯以降,宋襄公弃权谋而行仁义,故卒败于泓,秦始皇舍正道而专诡谲,故二世而亡。
向使二君知太公之书,仁义权谋兼而用之,则乌得为三王之罪人乎。
张子房之用黄石,亦可谓造其阃域矣。
承学荒残,姑诵所闻,以塞明问,幸执事裁之。
邳州 清 · 姚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六
辽阔山川纵远游,又欹风帽过邳州
千秋遗迹寻黄石,一片寒阳下白楼
难得真龙逢汉帝,易将穷虎缚温侯
英雄潦倒寻常事,惜与曹暪作画筹。
九华山歌送施幼淳省元南还青阳省觐 明 · 于慎行
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
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
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
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
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谷城
经术远宗燕太傅,门墙半列鲁诸生
忽登泰岱看乡陌,望见江头云气白。
愁心一夜渡淮阳,不为莼鲈秋兴迫。
千里宁亲愿不违,西风萧瑟送将归。
尊前落木浑成雨,马上微霜欲点衣。
为君长歌劝君酒,便是别离未应久。
去日聊随朔雁飞,来时莫在春鸿后。
玉树青荧上苑栽,君王正忆子虚材。
好将九朵芙蓉露,泻向仙人掌上开。
徐田东见遗石溪偃松图盖摹东坡墨本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二
高人挥秃笔,天地为轩轾。
君不见此偃松画者谁,郁盘转作干霄势。
前有东坡后石溪,胸中同此磥砢意。
官家宫阙童千山,尔独长留岩壑间。
诘曲杈枒饱霜雾,神全节密多古颜。
于乎,石公生前好画与余善,惜我未致鹅溪绢。
爱君古人心一片,但愿守此数相见。
石公种松图歌(画是梅渊公笔。)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二
梅翁石公皆画,倔强不与时人同。
石公飞锡腾黄岳,万松诡异罗胸中。
朅来黄檗袈裟地,便拟手擎双塔寺广教寺黄檗禅师道场,俗称双塔寺。)
茎草拈成丈六身,旧时云鸟来依人。
金鸡舞罢吼龙象,种松欲遍无荒榛。
上人逸兴多如此,黄岳千峰归眼底。
高坐松阴自在吟,役使神猿及童子。
客来笑把种松图,看取新松种几株。
俄顷空中声谡谡,青天万树齐浮屠,为问西飞黄檗归来无。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十五 明 · 于慎行
六言诗 押尤韵
家住谷城山下,行踪半慕留侯
初无黄石公授,但从赤松子游。
张良进履图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陋轩诗卷一
大怒椎秦博浪中,壮心急遽笑英雄。
人前双履殷勤进,喜杀桥头黄石公
客怀诗三章示别金广文士奎厉山人志陈明经福熙茂才昆季 其三 清 · 姚燮
 押尤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一
凉飔满襟带,可御蓬莱辀。
胡然君子心,为我生烦忧。
且骑大宛马,并辔南城头。
万山为芙蓉,高拥金翠楼。
中有玉女鬟,俯避落日羞。
群象耿元精,蓄尔烟心秋。
洪波逝不返,未逝名当修。
昔年超览堂,凄已成荒邱。
此誓有神鉴,莫向行路谋。
区区一勺浆,何补东方虬
归矣明别君,别君归且休。
倘遇黄石公,招我重来游。
谢都尉山游二首 其一 明 · 张元凯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山水逢皆胜,冠裳见自疏。
白莲同结社,黄石未传书。
东郭贫非病,西林樵可渔。
为君容借屐,不问出无舆。
席上重遇钱郎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四
金乌不驻颜,欢心亦何久?
神骐骨朽燕台寒,太仆圉人与衰首。
天街谁复屯云车,莹莹春月寻枣花
香枝昔日抱雏燕,咿咿轧轧今啼鸦。
悲歌帘底泪成酒,朔风天外烟盘沙。
钱郎弱冠冠群玉,晰面乌鬈秀堪琢。
弱体难禁绮罗重,神光能使冰雪俗。
淡疑无影隔筵烛,四壁飞尘变明渌。
城南万柳开华堂,西山入幕明夕阳。
当时横管歌伊凉,绕筵抑遏声不扬。
四月沈沈入霉雨,五月六月荷花香。
七月衰草飞严霜,牵牛在渚鸿南翔。
断笺有字难成行,朔云如梦空郁苍,今兹对酒欢亦伤。
垂杨春暮复已絮,明日零落委道旁。
道旁蘼芜入天碧,照映钱郎好颜色。
东风自持已无力,荏冉韶华尔自惜。
我将荡舟走溟渤,安得御尔六铢之佩天孙裳,从我三山访黄石
与陈生 明 · 张元凯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绣甲雕弧走塞垣,翩翩策马猎平原
阴符一匣藏黄石,雄剑三军试白猿。
敢负陈卿今日酒,宁忘剧孟向时言。
偏裨涕泪功难建,常在行间说感恩。
任侯士洪屏风 其四 子房圯桥 明 · 姜希孟
 出处:私淑斋集卷之四
秦嬴虎视恣吞噬,刬除六国称始帝
张家一门世相韩,痛怨韩亡愤未泄。
偶然狙击博浪沙,误中副车气犹锐。
旋从圯桥受神诀,杖釰归汉行秘计。
一朝秦亡愿已酬,从来无心带砺誓。
韩成又毙项王手,雠楚同秦思一洒。
劝归成都畜神武,项氏终为垓下制。
从刘报韩足封留,一片黄石横道际。
显忠庙记建炎元年冬 北宋 · 鲁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五
大观庚寅冬,詹广陵秩满,腊中归省亲,道经吴江,寒甚,一夕震泽冰合,即抵家,乡人皆言曰:「昔湖中冰厚几尺,有物自东北趋西南,轰然有声,冰碎如粉,夕即还,如是三日乃已,此何异耶」?
詹曰:「异,我不得而知之。
第闻吴主孙皓尝被疾,时有神降于小黄门,云:『华亭咸塘风涛为害,非人力能防。
海盐县治一旦陷为湖,无大神护。
臣,汉之功臣霍光也。
臣部党有力,当镇之,可免』。
翌日疾瘳,立庙小金山
乡人盍相与筑宫湖上,竭虔昭惠,以镇此土乎」?
佥曰:「兹众所祈向者」。
即卜爽垲之地,占湖山之胜,乃营庙宇,乃严神栖。
自是远近翕然,结社会拜者舳舻相衔也。
窃尝谓生为伟人,则没为明神,必有大功德于民,随其所向,而追想世奉祀之,如大禹之于会稽泰伯季札之于姑苏伍子胥之于钱塘马伏波之于南海韩文公之于潮阳是也。
忠烈公策名孝武,拥昭立宣,厥功懋焉。
是时汉都长安,距吴会为远甚。
又公之没,更两汉,历三国,已数百年矣。
乃托主之疾,肇建金山之祠,敷锡阴贶,宏庇海邦,此何理耶?
噫!
人心神矣乎。
疾徐俯仰之间,再抚四海之外,生兮一世之杰,没兮有不亡者存,如月在天,有水则现,舟行月移,东西南北,随所向而见之。
黄石公之于仙州,张渔阳之于酂邑,民犹尸祝之,矧夫忠烈岩岩,精爽凛凛,发祥炳灵,感应如响,曾何久且远之间耶!
久而民之祀崇,道远而民之祀广,神妙莫测,讵容拟议哉?
公之勋业,青史焕然,而钱氏谓之冠军,非是。
我宋重熙,百神受职,宣和二年始赐额曰「显忠」,后三年,诰封「忠烈」。
公虽冠五等之爵,尚迟显册之颁,庶致崇极而侈神贶也。
丙午春,詹归自京师,祗款祠下,主未就绪,慨叹久之,而职其事者,舆议弗允,亟告县大夫而易之。
明年冬,阖郡司还朝,过家上冢,乃见庙宇屹然,拥以虚亭,翼以修廊,旁列攸司,各有次第,高明轮奂,庭殖翚飞。
徘徊谛观,目骇而心肃焉。
因裒始末书之石,式告来者。
按:光绪嘉兴府志》卷一一,清光绪四年刻本。又见光绪《平湖县志》卷九。
潮州弟五铜鱼符二首 其一 甲辰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八
潭州一符后潭州弟一鱼符近为石公所得。),弟五复分潮。
图借碑穿样(下有小孔。),苔难款记消。
海波馀旧绿,肤寸压生绡。
恐带文章气,韩公佩在腰。
黄子约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天台黄石老,茅屋冷如冰。
消息经年断,交游往日曾。
世人怜李白,今我孙登
骏骨篇应在,何时复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