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唐论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二、《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太宗文皇既受内禅,孜孜求治,勤劳万机。
听纳谏诤,宽恤刑狱,平壹征赋,减省用度,驾驭中外,抚养生聚,不以大宝为贵,不以黄屋为心。
谦虚以接群臣,果断以决大事,恐惧丕业,务成太平之治。
内有房、杜以经纶庶政,外有英、卫以征讨四方。
有魏公、王圭之启沃,有马周刘洎之议论,有无忌、士廉之保祐,有季辅、行成之正色,有文本、正伦之维持,有戴胄、伏伽之执法,有世南、百药之经术。
听政之暇,则引文学之士更直阁下,以商榷古今是非,咨访治道之得失。
此天下不得不治也。
高宗之初,承贞观之遗迹,耆儒硕臣,尚布中外,故永徽之初,亦克乂宁。
及夫无忌、遂良、韩瑗来济上官仪之徒继遭窜戮,忠义之士结舌避祸,诡诞之臣攘袂而进,而李义府许敬宗之伦,倒持国柄,尤为巨蠹。
复有武媪悍妒,恣穷妖淫,僩然自得,不复愧耻。
此不得不乱尔。
中、睿之朝,武三思太平安乐公主倚恃城社,竞为狐鼠,号令刑政,棼然无纪,朝廷乃市道之薮,刑赏乃权倖之柄。
明皇帝跃于艰危之际,目击衰敝之政,即位之始,铲除污迹,一新王道,摈绌奸诡,登用贤俊,讲求治体,尊尚儒术。
姚崇宋璟忠正而用,张说、二苏以文雅而进,李元纮卢怀慎以清俭而任,魏知古源乾曜以吏术而升,张九龄韩休以方正而选。
此不得不治尔。
及夫天宝之间,骄于承平,游心于神仙之妄,肆情于嬖倖之宠。
周子谅直言,而扑死于文陛;
李适之介讦,而贬死于宜春
内则杨、李紊坏国体,外则哥、牛邀求边功。
社稷已危而未悟,奸雄已萌而不知,遂使草鞠繁华之地,兵屯宫禁之下。
至于肃宗之时李辅国用事,而有南内之变。
代宗之世,鱼朝恩持权,而有陕州之幸。
德宗以雄略之才,欲刷多难,然而炎、杞以憸巧之才,取怨四方,以至泾原之兵,窃发辇下,匆遑奉天之狩,窘迫兴元之幸。
外臣由是倔彊,帝祚由是渐弱。
顺宗之朝,伾文、执谊之徒,凡所施设,尤可嗤笑。
宪宗中兴,欲洗宿愤,任用武元衡杜黄裳裴度崔群权德舆韦处厚、裴等,取蜀、,平淮、蔡,收冀、郓,然望开元已邈然不及矣,况贞观乎!
穆宗昭悯、文、武、宣、懿而下,忽治忽乱,忽得忽失。
注、训以小器而大谋,牛、李以私怨而公报,盗贼由是蜂起,藩镇由是跋扈,灾连祸踵,遂失天下。
每观其史,未尝不痛心疾首,以至泣下沾襟,而不能止也。
武三思修史 初唐 · 高宗武皇后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六
敕。宜令三思纳言李峤正谏大夫朱敬则司农少卿徐彦伯凤阁舍人魏知古崔融司封郎中徐坚左史刘知几直史馆吴兢修唐史。
采四方之志。成一家之言。
长悬楷则。以贻劝诫。
从猎渭川献诗(《旧唐书》本传云:“先天元年冬,上畋于渭川,知古献诗以讽。手诏褒之曰:‘予顷向温泉,观省风俗。时因暇景,掩渭而畋。方开一面之罗,式展三驱之礼,躬亲校猎,聊以前禽。岂意卿有箴规,辅余不逮。今赐物五十段,用申劝奖。’”) 初唐 · 魏知古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引用典故:非熊 如棠 陈羽猎 五弟训禽荒 禹汤
尝闻夏太康五弟训禽荒
我后来冬狩,三驱盛礼张。
顺时鹰隼击,讲事武功扬。
奔走未及去,翾飞岂暇翔。
非熊从渭水,瑞翟想陈仓
此欲诚难纵,兹游不可常。
子云陈羽猎僖伯谏渔棠。
得失鉴齐楚,仁思念禹汤
雍熙亮在宥,亭毒匪多伤。
辛甲今为史,虞箴遂孔彰。
孔补阙集序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五
会稽孔季翊。
字季和
识真之士也。
弱冠制举。
校书郎
转国子主簿
年三十一。
卒于左补阙
祖绍安。
中书舍人
考桢。
绛州刺史
季和清规素业。
有奕代之训。
依仁游艺。
其圣者之后。
永昌之始。
接迹书坊。
广汉陈子昂
钜鹿魏知古
高阳许望。
信都杜澄。
昌乐谷倚
广陵马怀素
东莱王无竞
河南元希声
临淄李伯鱼
谯国桓彦范
佥谓季和神清韵远。
析理探微。
卫叔宝之比也。
呜呼。
人斯云亡。
世阅多故。
十年之外。
零落将尽。
而后来者皆首华金。
步鸣玉。
负玺丹地。
挥毫紫宸
何尝不拜职之日。
叹在刘王乔
临坛之时。
恨无谢益寿者矣。
顷见许州之子。
风裁可观。
潘子之门有尼。
夏侯之学传建。
集作者五卷以示子。
称从弟四人。
良器
相如之遗草。
公业之不亡。
因叙曩意。
存之篇首云尔。
魏知古进诗手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卿所进猎渭滨十韵。三复研精。
良增叹美。夫诗者志之。
所以写其心怀。实可讽谕君主
是故扬雄陈羽猎。马卿赋上林
爰自风雅。率由兹道。
予顷向温泉。观省风俗。
时因暇景。掩渭而畋。
方开一面之罗。式展三驱之礼。
躬亲校猎。聊以从禽。
岂意卿有箴规。辅予不逮。
自非款诚夙著。其孰能继于此耶。
今赐卿物五十段。用申劝奖。
魏知古手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卿以宰臣。往知大选。
官人之委。情寄尤切。
遂能端本革弊。忘私徇公。
正色而行。厝心不挠。
镜巳澈则妍媸必鉴。衡巳举则轻重罔违。
朕远闻之。益用嘉叹。
今赐衣裳一副。以示所怀。
加封魏知古陆象先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侍中太子左庶子梁国公魏知古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陆象先
顷属艰虞。
歼殄凶丑。
咸能仓卒之际。
志不顾身。
吁谟之初。
邪莫干正。
有罪斯服。
抑惟王典。
无言不酬。
以劝臣节。
俾加茅土。
式宠盐梅。
知古食实封二百户
物二百段。
象先封兖国公
食实封二百户
赐物五百段。
魏知古实封敕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四
魏知古去年七月巳前。屡申启沃。
每竭忠诚。奸臣有谋。
先奏其兆。事君之忠。
良可嘉叹。可更赐实封一百户
赵普雍熙四年十二月 北宋 · 赵元僖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二
臣伏见唐太宗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姚崇宋璟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社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用得人也。
今陛下君临万宇,焦劳庶政,宵衣旰食,以民为心,历选前王,诚无所贬,而辅相之重,未偕曩贤。
况为邦本于任人,任人在乎公共,公共之道莫先于赏罚,斯政之柄也。
茍赏罚匪当,即淑慝莫分,朝廷纪纲,渐致隳紊。
必须公正之人,典掌衡轴,直躬敢言,以辨其得失,然后彝伦式序,庶务康济。
开国旧老,得参帷幄,厚重有谋,忠诚言事,不苟求恩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此真圣朝之良臣也。
窃闻憸巧之辈,朋党比周,众口嗷嗷,恶直丑正,恨不斥逐遐徼以快其心。
何者?
盖虑陛下之再用也。
然公谠之人,咸愿陛下复委之以政事,启沃君心,羽翼圣化,国有大事使谋之,朝有宏纲使举之,四目未察使明之,四聪未至使达之。
官人以材则无窃禄,致君以道则无苟容,贤愚洞分,玉石殊致,当使结朋党以驰骛声势者气索,纵巧佞以援引侪类者道消,沈冥废滞得以进,名儒懿行得以显,大政何患乎不举,生民何患乎不康?
匪踰期月之间,可臻清净之治。
臣智虑庸浅,发言鲁直,伏望旁采群议,俯察物情,苟用不失人,实邦国大幸。
宝积经述 唐 · 徐锷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五
夫日月出矣。
而辉耀十方。
时雨降矣。
而澡漉万物。
况我身常乐
湛虚空之相。
妙觉圆明。
融心行之本。
唯皦唯昧。
不生不灭者哉。
是以辟无学之地。
聿修伽蓝。
启息言之津。
亶作罗
智胜菩萨起方便之缘。
净居天人发成就之力。
称谓所绝者。
其第一义乎。
自恒星夜掩。
仙虹昼烁。
青钵传其睟容。
宝棺现其金臂。
法山摧仞。
拂魔箭于危屏。
直水横流。
系慈航于彼岸。
乌虖。
妙藏不可以常秘。
戒轮不可以终盩。
虽双林下𥒐示于泥洹。
逮一千年遹被于声教。
龙持贝叶。
亟傅摩竭之城。
象负莲华。
遂满真丹之境。
三十七品慈悲于火宅。
一十二经引喻于妙界矣。
宝积经者。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及今朝元奘法师菩提流志等咸自西天竺所致也。
如来昔在鹫峰
利建平等。
金口注海。
酌之而不竭。
宝言如纶。
振之而有绪。
炯兹瑞宪。
久翳鸿都。
原壑屡非。
市朝多变。
历代徇齐之主。
竞兴参译。
跋陁授记之言。
罕能丕就。
洎我唐之有天下也。
功横铁围。
化绵忉利。
苑禦千界。
提封万刹。
张四摄之扉。
广纳诸有。
骋六通之骥。
冥济偫惑。
太上皇以泽深智海。
掌耀禅珠。
神皇帝以勋格梵宫。
胸悬法印。
肃敷元诰。
昭洒鸿波。
历选缁徒。
明扬列寀。
博考同异。
聿兴刊缉。
勇振颓纲。
严持绝纽。
爰有沙门大德思忠东天竺国婆罗门大首领臣伊舍罗等译梵文者。
求善住缘。
悟无生忍。
博闻强识。
精而译之。
复有天竺沙门波若屈多沙门达摩證梵义者。
开忍辱场。
破烦恼众。
弼谐神侣。
明而辨之。
复有沙门大德履方宗一普敬慧觉等笔授者。
令问孔昭
威仪不忒。
手渥仙札。
受而字之。
复有沙门大德深亮庄尘外无著慧迪等證义者。
国之大师
佛之右臂。
探诸了义。
演而證之。
复有大德沙门承礼云观神暕道本等次文者。
庇影多林。
息肩香窟。
勤修精进。
纂而次之。
复有润文官银青光禄大夫邠王傅上柱国固安县开国伯卢粲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崇文馆学士修国史上柱国东海县开国公徐坚朝议大夫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上柱国野王县开国男苏晋朝议郎给事中内供奉崔璩等。
位列凤池。
声流鸡圃。
分别二谛。
润而色之。
复有银青光禄大夫侍中太子左庶子修国史上柱国钜鹿县开国公魏知古兵部尚书上柱国郭元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中书令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张说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上柱国兴平县开国侯陆象先等。
朝践琐闼。
夕游珠域。
护持四法。
总而阅之。
尔乃杖锡之士。
端圭之俊。
麻列定筵。
林攒乐土。
荫祥云而演译。
倏换炎凉。
吸甘露而勤求。
载淹衡晷。
大乘章句。
义不唐捐。
小品精微。
拯无遗溺
能事毕矣。
佛何言哉。
今所新翻经凡有四十九会七十七品。
合一十二帙。
以类相从。
撰写咸毕。
先天二年六月三十日太上皇
八月二十一日进皇帝。
禁闱晓辟。
真教上闻。
仙宁克怡。
宸襟允穆。
竦钩陈于白日。
亲御灵台。
落云雨于彤霄。
荐加殊尉。
贤愚稽首。
以为利见仁主。
真俗归心。
以为潜登觉道。
次有清信佛弟子前少府监丞李式颜等。
皇朝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侍中陇西公迥秀子也。
复有清信佛弟子前右拾遗徐鐈等。
皇朝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昭文馆学士平公子也。
咸属彼穹降祸。
私门坠构。
陟遥岵而崩心。
瞻冥途而献福。
于是胠箧探笥。
波罗蜜
广叠笺。
首崇书写。
不变槐火。
遽盈苔袟。
然后装之镂轴。
缀以琼签。
罗䌽簟而霓舒。
播珠函而锦缛。
方使猛风吹岳。
长存妒路之文。
劫火烧天。
不坏多罗之典。
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六
吕諲宰相日浅。当时会肃宗躬亲万几庶政。
偫臣畏威。奉职而已。
虽有谟谋于岩廊之上。莫由有知之者。
及其荆门之政。为仁由已。
其略见于事。其惠被于物。
其风谣存乎人。故得而称之。
议名之际。敢不阙其所疑。
而录其尤著者。有司之职也。
其阅实诏狱。在未执政之前。
已议之详矣。敢辱再告。
至若推进名贤。使当大任。
既同温室之树。且行状所不载。
孔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故不书。
奉符。必用二字。
且以忠配肃。谨按旧仪。
凡殁者之故吏。得以行状请谥于尚书省
而考行定谥。则有司存。
朝廷辨可否。宜任众议。
今駮议撰谥异同之说。并故吏专之。
伏恐乱庖人尸祝之分。违公器不私之戒。
且非唐虞师锡佥曰之道。昔周道衰。
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代。而乱臣贼子惧。
谥法亦春秋之微旨也。在惩恶劝善。
不在哀荣。在议美恶。
不在字多文王伐崇。
周公三监。诛淮夷。
晋重耳一战而伯诸侯。武功盛矣。
而皆谥曰文。以冀缺之恪德临事。
宁俞之忠于其国。随会之纳谏不忘其师。
谋身不失其友。其文德岂不优乎。
而并谥曰武。固知书法者。
必称其大而略其细。故言武不言文。
言文不言武。三代以下。
朴散礼坏。乃有二字之谥。
二字谥非古也。其源生于衰周。
施及战国之君。汉兴
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俱以文武大略。
佐汉致太平。其事业不一。
谓一名不足以纪其善。于是乎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
虽渎礼甚矣。然犹褒不失人。
唐兴。参用周汉之制。
魏徵以王道佐时。近文。
极言直谏。爱君而忘身。
近贞。二德并优。
废一莫可。故曰文贞公
萧瑀端直鲠亮。近贞。
性多猜贰。近褊。
言褊则失其謇正。称贞则遗其吝狭。
非一言所能名。故曰贞褊公
其馀举凡推类。大抵准此。
皆有为为之也。若迹无殊途。
事归一贯。则直以一字目之。
杜如晦谥成封德彝谥明
王圭谥懿陈叔达谥忠
温彦博谥恭岑文本谥宪
韦巨源谥昭唐休璟谥忠
魏知古谥忠崔日用谥昭
其流不可悉数。此并当时赫赫以功名居宰相位者。
谥不过一字。不闻其子孙佐吏有以字少称屈者。
由此言之。二字不必为褒。
一字不必为贬。若褒贬果在字数。
则是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不如周威烈王慎靓王也。
齐桓晋文。不如赵武威魏安秦庄襄楚考烈也。
杜如晦王圭以下。或成或懿或宪。
不如萧瑀贞褊也。历考古训及贞观以来制度。
似皆不然。今奉所议云。
国家故事。宰相必以二字为谥。
未知出品式。谨请具示。
当以为按据。若忠者。
臣事君之常道。苟靖恭于位。
谁则非忠。非有炳然之异。
则不必以为谥。至如议狱缓死。
任贤举善。德之美者。
然肃者。威德克就之名也。
亦足以表之矣。且月令有之曰。
时及孟秋。天地始肃。
诗言之矣。曰曷不肃雍。
又曰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肃严也敬也。忠之属也。
天地不肃。则岁不成。
宗庙不肃。则礼不立。
军旅不肃。则人不服。
肃之时义大矣哉。若夫以諲之从政也。
威能以闲邪。德可以济众
故以肃易其名。而忠在其中矣。
亦犹夫随会宁俞之不称文。岂必因而重之。
然后乃为美也。魏晋以来。
贾诩之筹算。贾逵忠壮
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
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
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
彼八君子者。方之东平
宜无惭德。死之日并谥曰肃
当代不以为贬。何尝一字二字为之升降乎。
谨上稽前典。下据甲令。
参之礼经。而究其行事。
请依前谥曰肃。谨议。
唐旧书杂论二 其二十一 姚崇魏知古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五
魏知古改紫微令,姚崇深忌惮之,阴加谗毁,罢知政事,三年卒。
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之遗直;
子产,古之遗爱。
能兼之者,其在魏公」。
右《魏知古传第四十八》。
知古彊谏守节,不愧广平之称。
方劲虽不及,然当时同称贤相。
言忌惮知古,人情不相若,或者有之;
至阴加谗毁,则不应尔也。
谗毁必有言,何得不载?
故凡史臣书事,欲信于后世者,必著其事之实,不然,谁不可以加诸耶?
宣州高大夫846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
某顿首再拜。
自去岁前五年。
执事者上言云。
科第之选宜与寒士。
凡为子弟。
议不可进。
熟于上耳。
固于上心。
上持下执。
坚如金石。
为子弟者。
鱼潜鼠遁
无入仕路。
某窃惑之。
科第之设。
圣祖神宗所以选贤才也。
岂计子弟与寒士也。
古之急于士者。
取盗取雠。
取于夷狄。
岂计其所由来。
况国家设取士之科。
而使子弟不得由之。
若以科第之徒。
浮华轻薄。
不可任以为治。
则国朝自房梁公已降。
有大功立大节。
率多科第人也。
若以子弟生于膏粱。
不知理道。
不可与美名。
不令得美仕。
则自尧已降。
圣人贤人。
率多子弟。
凡此数者。
进退取舍。
无所依据。
某所以愤懑而不晓也。
尧。
天子子也。
禹。
公子也。
文王
诸侯孙与子也。
武王
文王子也。
周公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也。
夫子。
天子裔孙宋公六代大夫子也。
春秋时
列国有其社稷。
各数百年。
其良臣多出于公族及卿大夫子孙也。
鲁之季友季文子叔孙穆子叔昭子孟献子
皆出于三桓也。
臧文仲武仲出于公子彄。
柳下惠出于公子无骇(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称公族以王父字为氏展禽是也)
宋之良臣。
多出于戴桓武庄之族也。
举其尤者。
华元子罕向戌是也。
卫之良臣。
亦公族及卿大夫之裔也。
举其尤者。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
皆公族也。
子鲜
公子也。
史狗史鱼宁武子
卿大夫之裔也。
齐之晏婴
晏桓子子也。
曹之子臧
公子也。
吴之季札
王子也。
郑之良臣。
皆公孙公族也。
举其尤者。
子封子良子罕子展子皮子产子张子太叔是也。
楚之良臣。
子囊子西子期
皆王子也。
子庚
王孙也。
其卿大夫之裔。
斗氏生令尹子文
后有斗辛斗巢斗怀昭王反国皆有大功)
蔿氏生蔿贾孙叔敖薳启疆薳子凭薳掩薳罢
屈氏生屈荡屈到屈建
六国时有昭奚恤
公族也。
屈原
诸屈后也。
皆其祖先于武王文王时。
基楚国为霸者。
用其子孙。
其社稷垂九百馀年。
至于晋国最为强。
其贤臣尤多。
有赵氏魏氏韩氏狐氏中行氏范氏荀氏羊舌氏栾氏却氏祁氏。
其先皆武公献公文公勤劳臣也。
用其子弟。
召诸侯而盟之者。
仅三百年。
在六国。
齐之孟尝
赵之平原
魏之信陵
皆王子王孙也。
齐复有司马穰苴
亦王族也。
其在汉魏已下。
至于国朝。
公族之子弟。
卿大夫之冑裔。
书于史氏为伟人者。
不可胜数。
不知论圣贤才能于子弟中。
复何如也。
言科第浮华轻薄。
不可任用。
则国朝房梁公元龄。
进士也。
太宗二十一年
为唐宗臣。
比之伊吕周召者。
郝公处俊
进士也。
宰相时。
高宗欲逊位与武后
处俊曰。
天下者。
高祖太宗之天下。
非陛下之有。
但可传之子孙。
不可私以与后。
高宗因止。
来济上官仪李元义。
进士也。
后为宰相
助长孙太尉河南共摧武后者。
突厥入塞。
免冑战死。
革废武后召。
元义助处俊言。
不可以位与武后
娄侍中师德
进士也。
吐蕃强盛。
监察御史
以红抹额
以猛士诏衣皮裤。
率士屯田。
积谷八百万石。
二十四年西征。
兵不乏食。
荐狄公为相。
中宗房陵
立为太子
汉阳王张公柬之
进士也。
年八十为相。
驱致四王。
手提社稷。
上还中宗
郭代公元振
进士也。
凉州仅十五年。
北却突厥
西走吐蕃
制地一万里。
握兵三十万。
氏惕息。
不敢移唐社稷。
魏公知古
进士也。
宰相
太平公主谋以佐元宗
及卒也。
宋开府哭之曰。
叔向古之遗直。
子产古之遗爱。
兼而有者。
其魏公乎。
姚梁公元崇登第。
下笔成章举首。
元宗起中兴业。
凡三十年。
天下几无一人之狱。
宋开府璟
进士也。
与姚唱和。
开元太平者。
刘幽求制策科
元宗徒步诛韦氏立睿宗者。
苏氏父子。
进士也。
大许公为相于武后朝。
酷吏中不失其正。
中宗朝诛反贼郑普思于韦后党中。
小许公元宗朝。
号为苏宋
张燕公说制策科
张易之兄弟。
睿宗元宗监国
竟诛太平公主
招置学士
开内学馆。
元宗好书尚古。
封中太山祀后土。
因燕公也。
张曲江九龄。
进士也。
李林甫牛仙客
张守圭不斩安禄山
谪老南服。
年未七十。
张巡进士也。
凡三入判等。
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
拒贼十三万兵(出天宝杂记)
使贼不能东进尺寸。
以全江淮。
元和中宰相河东司空中书令裴公。
进士也。
裴公仍再得宏辞制策科
贞元时
河北叛。
齐蔡亦叛。
阶此蜀亦叛。
吴亦叛。
其他未叛者。
皆高下其目。
熟视朝廷希向强弱而施其所为。
司空公始相宪宗
废权倖之机牙。
令不得张。
收敛百职。
归于有司。
节度使出朝廷。
不由兵士(始自抚州除袁相为滑州三月无帅三军无事宪宗始信之自此不用贞元故事以行军副使大将军节度使
拔取沉滞。
各还其官开州唐舍人职方郎中知制诰饶州李赵公考功郎中知制诰贞元中皆十馀年迁逐其他似谪者亦皆当叙用也)
然后西取蜀。
东取吴。
天下仰首。
始见白日。
裴公抚安魏博。
使田氏尽归六州。
元和中剪蔡剧贼。
于洛师胁下招来常山
质其二子。
以累其心。
取十三城。
使不得与齐交手为寇。
因诛师道。
河南尽平。
当是时。
天下几至于太平。
凡此十九公。
皆国家与之存亡安危治乱者也。
不知科第之选。
复何如也。
至于智效一官。
忠立一节。
德行文学
不可悉数。
董生云。
春秋之义。
变古则讥之。
傅说高宗曰。
监于先王成宪。
其永无愆。
故殷道复兴。
鸿雁美周宣王能复先王之道。
西汉魏相汉宣帝为中兴。
但能奉行汉家故事。
姚梁公元宗
亦以务举贞观之法制耳。
自古及今。
未有背本弃古而能致治者。
昨获览三郎秀才新文凡十篇。
数日在手。
读之不倦。
其旨意所尚。
皆本仁义而归忠信。
加以辞彩遒茂。
皎无尘土。
况有诚明长厚之誉于千人中。
傥使前五六年得进士第
今可以出入谏官御史
助明天子为治矣。
古人云。
三月不仕则相吊。
安有凡五六年来选取进士
施设网罟。
如防盗贼。
言子弟者。
噎哑抑郁。
思一解布衣。
下士齿。
厥路无由。
于古未前闻也。
某因览三郎文章。
不觉发愤。
略言大槩。
干触尊重。
无任惶惧。
某再拜。
北宋 · 石介
五言排律 押阳韵
骑士千人集,绥旌四面张。
凝阴惨群物,杀气结飞霜。
雉守一节死,兔缘三穴藏。
石惭羊质见,狐叹虎威亡。
兽困犹思斗,鸿惊不乱行。
唯当纵猛鸷,尽使食贪狼。
意务除田害,谁言事外荒。
非熊得吕望,祝网遇成汤
近念魏知古,深思夏太康
吾君戒驰骋,缵事合经常。
魏徵孙可则等官诏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一
武德巳来。
辅相之臣。
以道致君。
以劳定国。
若赠司空徵
侍中知古
太尉冕。
语其功次。
皆在第一。
清风馀祉。
宜及乎后昆。
尔等乃其曾孙。
式叶搜奖。
俾奉贻谋之庆。
用覃延赏之恩。
各命以官。
勉思祖德。
汉唐故事 其九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
唐明皇先天元年,大猎于渭川。
侍中魏知古献诗一篇曰:「常闻太康,五子训禽荒。
我后来冬狩,三驱盛礼张。
顺时鹰隼击,讲武事功扬。
奔走未及反,翻飞岂暇翔。
非熊从渭水,瑞雀想陈仓
此欲诚难纵,兹游不可常。
子云陈《羽猎》,僖伯谏渔棠。
得失炮齐楚,仁恩念禹汤。
咸熙谅在宥,亭毒匪多伤。
辛甲》今为史,《虞箴》遂孔彰」。
明皇嘉之,手制诏曰:「夫诗者,志之所之,以写心怀,实可讽谕人主。
是故扬雄陈《羽猎》,马卿赋《上林》,爰自风雅,率由兹道。
朕顷至温泉,视省风俗,时因夏景,掩渭而畋,方开一面之罗,或示三驱之礼,躬亲校猎。
遂有箴规,正予不逮,自非诚款夙著,孰能继于此邪」!
赐物五十段。
巧宦论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四、《方舟集》卷九
君子之仕也,其进曰有道,其退曰有命。
道在人则审己之道深浅大小,以为仕之所得,于世之轩轾不苟进也。
命在天则安于天之所以予我者厚薄,不自执以为己之累,曰「斯天也,我何预焉」?
如是则君子之仕、进退之分决矣。
若夫小人之仕则反是,以进为命而以退为道。
命则曰我当得之,道则曰不合则去,故为伪为佞,为倾为险,为幸为术,皆巧于宦者也。
饰虚诞以为真曰伪,崇谀媚以为智曰佞,掩众人以取名曰倾,启祸害以自利曰险,多端倪以有卜曰幸,立机数以罔上曰术。
六者异名而同巧也,得其一二者已足为名世小人,矧兼六巧之全者,其祸害可胜讳哉?
何谓伪?
饰其外而忘其内,陟其华而无其实,衒死鼠以为璞,售蜡箠以为鞭,鲧以象恭欺尧,少正卯以伪行欺鲁,此饰虚诞以为真也。
何谓佞?
顺适逢君而自以为智,乏骨鲠之操,无忠亮之节,祝鮀求容于卫而幸免祸害,梁丘据取嬖于齐而无所可否,此崇谀媚以为智也。
何谓倾?
陷人之尤以争名于朝者,美锦覆阱而欲人不知,含沙射影而欲人不寤,王导周伯仁以博金印,褚渊袁粲以取富贵,此掩众人以取名也。
何谓险?
面狠而愎,心凶而戾,人知恶之而无以胜之,人欲杀之而无以先之,如蝮蛇之含毒,鬼车之煽怪,卢杞奸诡而主不知,王莽篡逆而主不寤,此启祸害以自利者也。
何谓幸?
其说之晦昧于中,其气之凌蔑于外,如甘酒之适口,如美色之悦目,公孙弘多陈事端,冯道之脱兔备位,此多端倪以有卜也。
何谓术?
挟主以为市,不顾主之利害而以身试术也,小者乱一国,大者乱天下,操术之不仁也,踊贾则利人之刑,棺肆则祈人之疫,皆凶术也,苏秦以术乱六国,张仪复以其术而轘之于燕,晁错以术削七国,袁盎用其术而戮之于汉,此立机数以罔上也。
嗟夫!
禄仕者名之所在,君子小人之所同欲,君子则有道以定命,小人则巧以自致而唯六者之趋,患得患失,不顾利害是非,营营求所以为干进之涂,必有一于此者,真天下之小人也。
孔子致严于惩小人者,亦懔懔矣。
战国游说,大抵多六巧之志,思有以大矫拂之,曰先进于礼乐如用之,则宁为野人,不为君子,利害是非徇吾道,死生以定天命而已。
其以史鱼为直,以蘧伯玉为君子。
又曰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专以惩小人之巧于仕也。
或曰有君子而犹不免于巧者,是亦小人也。
巧于杀人以争名,当世岂直道君子哉?
孟子所谓枉寻直尺可也。
叔孙通以五百弟子自援,不能盖二生之愧;
董生以儒学名世,不能掩杀主父偃之羞。
姚元崇不死武氏,既为宰相,伪疾以陷魏知古,其巧尚何求?
故备论之,以为小人之戒。
姚崇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三、《跨鳌集》卷一五
天下之议,谓明皇帝姚崇于即位之初,以成中兴之太平,故开元之盛,皆姚崇之功也。
吾窃谓非崇之功,乃崇之罪也。
然则何以为见崇之罪?
愚将申其说而明之。
夫天子择宰相之才以有为,而宰相择天下之才以报天下。
使宰相而不用才,则凡鄙默不言、兀然无能为者,举皆可为之也。
则将何以服役豪杰之心,而驱别分任之乎?
虽然,宰相而有才则可也,自用其才,渺然视天下有竞长绝物之情不可也。
天之赋与于人,不使之兼全久矣。
以难全之才,而欲独任天下之事,决万万无此理也。
惟其能屈己之才,以伸天下之才于进贤退不肖之际,了无容心焉。
谓若人也可任若事,彼其过我耶,其或不及耶,吾之仇耶,平生之雅善耶,吾举皆若不知焉,惟知若事非若人则不以济也。
能各因其一长而委任之,然后纷纷之务,无大小,无难易,群才奏功,而宰相集其成以献于天子。
天子垂拱仰成,而四海毕治。
若此,惟无心者能之,真王佐才也。
伊尹于商曰阿衡周公于周曰太宰
惟衡也,不以其能辨物而忌天下之物;
惟宰也,不以其能别味而忌天下之味。
伊尹周公,不以其能用才而忌天下之才,故能使成汤太甲擅美于商,而武王成王独高于周也。
惜乎不能总之,以道其所养,非伊周之量,反乃喜于自用,而忌天下之才,举天下之豪英率为雠敌焉。
明皇帝之治所以止于开元,而有愧于成汤太甲武王成王之为君也。
开元之初入为同三品,帝锐意求治,与饥渴同。
史臣谓他宰相畏其威决,皆谦惮而不敢进,其独佐裁决,得专任者,惟一人而已。
且是时,与并执国柄者,止刘幽求张说魏知古源乾曜卢怀慎五人。
薛讷不预也。
者宜乎协谋共虑,从容为帝言诸公之长,俾其无谦惮之失,然后共广耳目,招来天下之英。
此千载一时,孰谓不能出此。
幽求反以其言而贬守睦州矣。
幽求虽以怨望逐,然黜之太过,因崇素忌之故耳。
至于也,久憾不平,则诡足疾以中之。
至于知古也,本其所引,及同列则轻之,故不免相州东都之迁者,皆崇发之也。
乾曜最后进用,每遇移告则就咨焉,其不合上意亦必问也。
怀慎于事又且推而不专,委其独任,而时有伴食之名。
卒之怀慎以善终而乾曜同罢。
是则知五人之间不协者三,则窜身流落之不暇屈下者二,则遂免于祸而不失。
夫保位之安,无心之人,固如是乎!
其后因赵诲事,惶惧以避位,始不得已而荐宋璟于朝。
然荐之章,因齐浣数讽之而后为,非其素志也。
又若不喜钟绍京,恶张鷟而疾李邕,坐是皆贬出,益何其不洪也。
三子虽非全节之士,然如绍京者,姑务恤之,缓急或有可用也。
临事而求,将无及矣。
才如,就其一长,则庶位群司宁无可置之地乎?
尝荐严挺之齐浣矣,终为相之日,挺之不过为考功给事止一中书舍人
彼刘、张之与魏,则去之而不喜其用。
源与卢也,则存之而不尽其用。
惟宋也则知之而不欲用。
钟、张之与李也,则短之而不足用。
严与齐也,则爱之而不能用。
是天下将何人而可用也?
此数君子者,既崇之所不取矣,然以其子赂谢之故,乃迁崔沔著作郎,是复何哉?
不免贻笑正人也。
则虽得百卢藏用,曾何益人国乎?
推此以观,则知当开元时,天下英伟适用之才,崇之不能进用者,复又几何人!
惟其不能尽用天下之才,故开元之治,尚有愧于三代。
愚故曰,非相崇之功,乃相崇之罪也。
深叹崇之得君以骋其才,而隘浅如此,故论之以告后世之君,庶得者而用之,则期以伊尹周公之量,而为者亦充其所养哉。
又奏新宫事 南宋 · 赵顺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一、格庵奏稿
臣迩者以新宫当崇俭约、免拆民居,为圣明告。
陛下从善如流,诏仍旧路,务在从俭。
臣伏读再三,惊喜过望,以至感泣。
自古论帝王之盛,于尧曰「舍己从人」,曰「不废困穷」;
于舜曰「取人为善」,曰「解民之愠」;
于禹曰「时听箴规」,曰「民惟邦本」;
于汤曰「从谏弗咈」,曰「于惠困穷」;
文王曰「谋猷率从」,曰「视民如伤」。
陛下虚心听受,实念爱民,匹休往古。
有君如此,其忍负之!
然直言敢谏、力争坚挽于事将形之初者,耳目官之责也;
阴消潜格、密勿救正于人不知之中者,则有股肱之大臣在焉。
孟轲有言:「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矣」。
房玄龄问有司「近何营缮」,为太宗所诘,魏徵进曰:「股肱之臣,中外事无不应知。
使所营是,当助成之;
非,当请罢之。
其问不为过也」。
非大臣所当问者乎?
李沆尝言:「人主当使知民间疾苦,不然,则土木祷祠之事作矣」。
非大臣所当虑者乎?
今之师臣、相臣,曾有谏玉清、昭应王旦之密疏乎?
造膝而请,臣固不得而知之。
今宸奎炳炳,一则曰「仍旧路」,二则曰「务从俭」。
二三大臣,盍亦仰体圣明实意,虑臣之所虑,问玄龄之所问乎?
若付之拱默,则臣徒尔强聒,而圣意终归于虚文而已。
此臣之所大惧也。
乃若两司,则尤有不容诿其责者。
天笔曰「仍旧路」,则是不欲拆民庐以开新衢矣;
曰「务从俭」,则是不欲侈土木以骇物听矣。
其事一言可决,臣前所谓「所度之址有限,所建之楹不多,所入之途由旧」,如是而已。
帅漕犹持两端之说,以待圣意之自择,何也?
且拆庐之与拆檐孰轻,三尺童子孰不知之?
与其直进而拆庐,宁若稍摺而仍旧,三尺童子亦孰不知之,何必为首鼠之说哉!
天语丁宁,亦明切矣。
两司必以撤屋广路为能,岂其自处,甘与佞臣伍乎?
此又臣之所大惧也。
昔唐造金仙观魏知古谏曰:「造观将以祈福,而逼令百姓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路衢,群心震摇」。
知古者,可谓知忠爱者矣。
臣虽无能,不敢不以知古之所以告君者告陛下,唯圣明其深念之。
高子为予绘山堂图觉湖山烟树宛然目中赋答(以此入峡) 清 · 龙燮
五言排律 押覃韵
卑微今不偶,奥异旧曾探。
苦战嗟莽北,遗经抱指南王元感撰书数十篇,魏知古日“五经指南”也。)
沈香虽召白,汁不成蓝。
自幸窥中秘,翻移列簿参。
何年垂紫绶,畏路过黄龛。
讵慕疲扬戟,还愁放屈潭
腰支从曲折,唾骂只包含。
杯底狂歌减,镫前瘦影毵。
园林宜腐朽,廊庙富楩楠。
止有琴书载,宁须左右骖。
德公仍唤妇,元亮亦携男。
粗解炊鸡黍,应教种橘
优哉聊卒岁,逝矣会投簪。
白帢辽东客,青牛柱下聃。
家山犹梦想,尺幅竟濡涵。
妙手挥霜兔,华笺夺雪蚕。
江流森石壁,峰顶踞茅庵。
钓舫才如叶,窊樽略似甔。
别开丘壑面,一洗涧林惭。
负郭荒田在,升堂曲径谙。
当楣县凤字(中为敕书堂。),开牖接鸡谈。
风月寻常有,禽鱼老癖耽。
壶天留岁月(堂之西为园曰“壶隐”。),黛色想烟岚(堂后远山亭素君建也。)
细著丹青写,如逢异宝贪。
蛟腾空鰋鲤,鹘起扫鹑鹌。
失路回狂阮,临池挽𦕈堪。
百金奚足寿,杯酒莫辞酣。
他日扁舟过,鲈肥笋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