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议大夫国子司业上柱国金乡县开国男颜府君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一
君讳允南
字去惑
京兆长安人也。
高宗侍读华州刺史昭甫府君之孙。
王友赠太子少保惟贞府君之第二子也。
少以词藻擅名。
兼工草隶书。
尤善五言诗。
深为伯父濠州刺史元孙府君之所赏爱。
开元十五年
挽郎选糊名考。
判入高第。
鹑觚
后与从父兄春卿杲卿曜卿调集。
皆为吏部侍郎席建侯所赏重。
时论荣之。
寻授右武卫兵曹
二十六年丁内忧。
以毁闻。
服阕。
右领军录事参军
与从祖姑子刘同升齐名。
长又相善。
尝寓书与之。
中书舍人孙逖见而惊叹曰。
古人之作。
寻为同升江南经略判官
大理评事
从调吏部
侍郎达奚珣以书判超等。
荐为朝廷左补阙
元宗尝撰华岳碑并书。
天宝九载
御史大夫王鉷打百本以赐朝臣。
家获二本者四族。
而君以两省官真卿殿中侍御史居其一焉。
每正至朝贺。
宰相以下登殿者不过三十人。
而君与真卿王鉷法服于含元殿蹈舞。
而衣接焉。
朝觐宴集。
必同行列。
故君赋诗云。
谁言百人会
兄弟皆沾陪。
谏议大夫郑审郎中祁贤之每应制及朝廷唱和。
必警绝佳对。
人称说之
俄迁殿中侍御史
以忤杨国忠襄阳丞。
河东司户京兆士曹
十五年。
长安陷。
舆驾幸蜀。
朝官多出骆谷兴道
房琯李煜高适等数十人尽在。
中丞田良邱为哥舒翰行军司马
既败。
犹自振矜。
因诵表云。
翰北行师。
未当挫衄。
盖缘运数潜迫。
人神同弃。
职之人故。
匪翰之由。
众皆默然。
君独抗声叱之曰。
公何得尚为贼说徵祥乎。
峘等因欲殴击魏仲犀与之同罪。
逊词引去。
不敢枝梧。
一座皆壮之。
恩诏召拜尚书屯田员外郎
朝散大夫
司膳郎中
真卿至自河北
元宗给君驿至凤翔。
令相见。
肃宗西京
司封
真卿尚书大夫
弟允臧又为殿中。
兄弟三人。
同时台省
当代无比。
时人钦羡焉。
封金乡县开国男
累加正议大夫上柱国
国子司业
宝应元年冬十一月
真卿利州蒙召至上都
君遇疾巳革。
□而泣曰。
吾忍得见汝。
因哽咽不自胜。
其十日
倾逝于私第。
享年六十九。
呜呼。
明日庚申
于万年凤栖原先茔之北。
祔也。
二子。
颖。
频。
皆好为五言诗。
真卿使奏事彭原
上文章。
蒙擢校书郎
早卒。
颖简直洁巳。
左卫兵曹选。
侍郎崔器所赏。
累授河南府士曹
噫。
君幼而聪明。
长而美秀。
仁恕形于造次。
清识冠于当时。
善与人交。
笃于僚友。
故父执侍郎寇公泚相国陆公象先尚书陆公景融重君才名。
相见未尝不移日也。
相国房琯尚书韦陟张倚皆笃忘年之。
河南陆据彭城刘餗刘秩陇西李揆河东裴士淹特敦莫逆之欢。
河东敬括陇西李华李涵范阳卢允毕尽常僚之好。
非夫亲仁诚物。
泛爱虚巳。
则何以广而能周。
久而益敬者矣。
家常有折胫鹤。
真卿小年时戏书其背。
君切责曰。
此虽不能奋飞。
竟不惜其毛羽。
奚不仁之甚欤。
其恻隐者如此。
真卿终身志之。
于戏。
以君之才之美之德之义。
方当翼亮盛时。
仪型宗国。
道之祝丧。
顿我远图。
悲乎痛哉。
真卿孩而不天。
太夫人兰陵郡太夫人殷氏亲自鞠育。
实赖慈训。
粗兹有成。
至若发虑学文之亲。
立身复礼之道。
非仁兄之规诲。
曷暨所蒙。
且有师训之资。
岂惟孔怀之戚。
布哀金石。
未究万分。
铭曰。
庄岳熊浑。
清沂骏奔。
英灵孕育。
生我仲昆。
维我仲昆。
邦家之藩。
孝仁是履。
恺悌是惇。
清识冰澈。
韶仪玉温。
词华藻绚。
翰墨云繁。
通究理体。
精详政源。
爰初发迹。
屡振瑶琨。
尉邑何陋。
评廷不冤。
衮衣补阙。
绣服荣敦。
神州列掾。
会府掌屯。
司膳王封。
回薄飞骞。
乃佐教冑。
载光儒门。
未登鼐鼎。
奄谢鸿鸳
伊昔不造。
实赖能存。
下光花萼。
上洁晨飧。
微君教导。
曷惠拯援。
今既绝矣。
哀摧忍言。
何以寘怀。
勒铭弗谖。
垂诸来裔。
翼子谋孙。
李岘吏部尚书李揆中书侍郎第五琦户部侍郎平章事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出纳帝命。经纶王言。
兆若见于非熊。位必登于仲虺
御史大夫京兆尹李岘。朝廷硕德。
宗室荩臣。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李揆
文房学府。命代挺生。
户部侍郎御史中丞第五琦。武库智囊。
应期閒出。皆中和秀气。
维岳降灵。可以宣畅谋猷。
阐宏体要。庶得道光风力。
名重。俱当入梦之辰。
共举从绳之直。既用立汝。
宜其弼予。可行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揆袁州长史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三
持衡当轴。体备股肱。
若鼎餗之不知。虑鼓妖之有□台司稍紊。
王度则乖。宜峻彝章。
以惩不道。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上柱国姑臧县开国伯李揆
本以艺文。累阶资序。
周旋近密。参掌丝纶。
庶其翼亮之勤。列在吁谟之地。
任惟过力。诚匪奉公。
无闻忧国之心。不惧旷官之责。
具瞻何取。进退求容。
仍怀罔上之谋。更漏省中之语。
端居相府。潜搆祸胎。
湖南之八州。阻江陵之节制。
将图不轨。俶扰方隅。
考验甚明。发奸斯在。
私乘驿传。自越章程。
式按秋官。合从徽纆。
但以位叨宰辅。久侍阶墀。
特宽丹笔之书。犹任朱轓之职。
俾从远黜。以肃朝伦。
袁州长史员外置同正员。仍即驰驿赴任。
收复两京大赦文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四
轩辕有版泉之战。尧帝丹水之师。
汤有葛伯不祀。周有猃狁孔炽。
古之王者。奉若天命。
违道不敢不正。干纪不得不诛。
日者逆胡猖狂。敢行称乱。
朕嗣守鸿业。钦承睿图。
枕戈尝胆。抚剑泣血。
罔不夙夜。若涉春冰。
赖天地疾威。社稷凭怒。
上皇丕烈。万国永怀。
因时致讨。为人请命。
由是义夫奋发。回纥籍兵。
邦圻关辅之士。汧陇河湟之众。
沙朔羌戎之骑。微卢蛮貊之人。
万里云趋。四方雾合。
既张我伐。咸乃一心。
蠢兹虿之馀。尚负螳螂之力。
自京南合战。雒北追奔。
百万摧锋。一戎而定。
昔夏以有穷之乱。克之者四十年。
汉以新莽之篡。复之者六千日。
今环周未载。氛祲廓清。
风振海而波荡。雷破山而石裂。
区宇重辟。日月增辉。
此皆三灵叶赞。累圣垂祉。
岂予小子。能集大勋。
顷以先扫宫室。奉迎銮驾。
紫宸初正。黄屋未归。
耆老之望则深。庭闱之恋犹积。
所以自天之泽。必奉于承颜。
作解之恩。尚稽于命。
今六飞届止。万姓昭苏
义奉君亲。庆深家国。
不失旧物。与俗惟新。
宜宏肆眚之典。共喜以康之福。
可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免者。
咸赦除之。其逆人能自投降。
率众款附。及杀获逆人。
以所部郡县军城降者。并加超赏。
应与安禄山同谋反逆支党。及李林甫王鉷杨国忠等一房。
并不在免限。武德开元蜀郡灵武元从功臣
有先巳殁死王事者。并加优赠。
各与子孙一人官。乘舆幸蜀。
天步多难。人心且摇。
臣节斯见。太子太师豳国公韦见素开府仪同三司内侍监国公高力士开府仪同三司龙武大将军颍川郡元礼开府仪同三司龙武大将军田长文开府仪同三司龙武大将军张崇俊右龙武大将军特进杜休祥等。
勇不顾死。危能致命。
或竭诚羽翼。仰北辰而环拱。
或叶契心膂。聚东井以全归。
畴兹锡社之封。永以誓河之义。
见素加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三百户。
力士加实封三百户元礼进封蔡国公
封三百户长文进封雁门郡公
崇俊进封南阳郡公。休祥进封冯翊郡公
各实封二百户。朕龚行天罚。
誓兵朔野。幸以一旅之众。
遂成九有之师。言念经纶。
岂忘缔搆。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裴冕
识宇冲深。体局贞固
输忠佐命。肇启兴王。
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冀国公
食实封三百户。光禄大夫殿中监同正员判行军事李辅国
志除奸恶。忠诚济危。
加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依前判行军事。
封成国公。实封五百户
银青光禄大夫宗正卿工部侍郎李遵。义切维城。
勋参定国。加特进
封郑国公。实封二百户
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同正中军都知马副大使管崇嗣。能训戎律。
以佐兵权。进封钜鹿郡公
封二百户中军都虞侯特进鸿胪卿同正李鼎
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保定郡公
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左羽林军宿卫内供养王兟。加特进太原县
仍各实封一百户。自寇贼奸宄。
王师未振。瞻言京国。
尚聚犬羊。广平王俶
循学好古。令德孝恭。
志存邦家。誓雪雠耻。
爰鞠其旅。元戎启行。
封为楚王。实封二千户
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灵武大都督府长史单于安北副都护持节充朔方节度使关内支度营田盐池押诸番部落副大使知节度事六城水运朔方管内采访处置使郭子仪。才光三杰。
功格十臣。克焯皇威。
载昌大业。加司徒尚书左仆射
进封代国公食实封二千户
平章事巳下并如故。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同正方左厢兵马使节度副使姑臧县仆固怀恩
进封丰国公。实封二百户
开府仪同三司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充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李嗣业。履险忘躯。
破敌定难。可兼卫尉卿同正
封虢国公食实封二千户
银青光禄大夫司徒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御史大夫鸿胪卿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副大使蓟国公李光弼。全德挺生。
英才閒出。干城禦侮。
坐甲安边。可司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进封魏国公食实封八百户。
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工部尚书持节招讨西京定武威武兴平等军兼关内节度河西陇右伊西四郡行营兵马使王思礼。养锐先鸣。
蓄奇后殿。可开府仪同三司工部尚书御史大夫
封霍国公。实封六百户
光禄大夫太常卿同正御史大夫淮南西道节度采访使颍川太守来瑱。可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
封颍国公。馀如故。
特进太仆卿南阳太守御史大夫权知襄阳金乡县鲁炅。蕴是韬略。
副兹节制。可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
封岐国公。仍各食实封二百户
京兆尹持节京畿采访计会招讨宣慰处置事崔光远。毁家成国
致命前茅。可特进礼部尚书
封邺国公食实封三百户。
开府仪同三司李光进。慎固封守。
克献殊勋。封范阳郡公
食实封三百户。贤非后不享。
后非贤罔乂。社稷之固。
必在良臣。左相苗晋卿
忠不忘君。才惟济代。
弼成大业。保乂王家。
特进侍中封韩国公
食实封五百户宪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麟
蕴德成务。含贞轨物。
发挥帝业。润色皇猷。
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褒国公
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崔圆。允釐庶绩。
康济多难。一正天下。
大庇生人。可特进中书令
封赵国公食实封五百户
朝散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河南节度采访处置使赐紫金鱼袋张镐。谋猷惟允。
纲纪立程。总兹戎律。
懿是谋府。封南阳县公
馀并如故。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师房琯
尝以经术。辅导朕躬。
金紫光禄大夫少保虢王巨。
顷以宗枝。居守京邑
光禄大夫御史大夫越国公峘。
总兼元戎。克宁全蜀。
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郇国公韦陟
持衡流品。式序百工。
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李岘
馈运周给。开物成务。
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京兆尹封梁国公
太中大夫吏部侍郎赐紫金鱼袋苏震。供亿烝徒。
临事益办。可银青光禄大夫吏部侍郎
其赴蜀郡灵武元从官。及在路扈从官。
三品巳上与一子官。四品巳下与一子出身。
六品巳下量与进改。功臣将士勋业高者。
别有处分。应见任五品巳上。
当别与一品阶。其阵亡人。
令所在郡县。收骸骨瘗埋。
具酒食致祭。各与追赠。
其家给复二载。诸郡县牧。
或隔绝贼境。则困于幽残。
或犒宴官军。则弊于赋敛。
其来载租庸。三分放一。
其天下百姓。应诸色人勾徵。
及欠负官物。一切放免。
宜令中书门下使。即分道宣慰。
所至郡县。审问百姓閒利害。
有须釐革处置者。一一闻奏。
其园苑内有闲厩使总监。各据所管地界。
耕种所牧草。以备国马。
其宫女及狗豽鸡鹰鹞之类。宜即停减。
屋宇车舆。衣服器用。
并宜准式。珠玉宝钿平脱金泥织成刺绣之类。
一切禁断。学官即宜精选。
讲习。择郎官
有堪任太守县令者。委京清资五品巳上及郎官御史闻荐。
其郡县官。有灼然清白。
理行尤异。百姓中孝悌力田。
不求闻达者。委采访使闻奏。
其有文经邦国。学究天人。
博于经史。工于词赋。
善于著述。精于法理。
军谋制胜。武艺绝伦。
并任于所在自举。委郡守铨择奏闻。
不限人数。其律令格式未折中者。
中书门下通明识事官两三人并法官两三人删定。近日所改百司额。
及郡名官名。一切依故事。
顷以上皇在蜀。朕亦居岐。
蜀郡宜改为南京。凤翔宜改为西京
西京中京蜀郡改为成都府
凤翔府以下官寮。并依三京名号。
吴山为吴岳。其祠享官属
并准五岳故事。天柱山老君庙改为启圣宫。
五品巳上清资官。及三品巳上官
上郡太守。父见在无官及官卑。
并与五品官。父母先亡殁者。
赠一人官。祖母亡殁。
亦赐邑号。忠臣事君。
有死无二。烈士徇义。
虽灭犹存。其李憕卢奕颜杲卿袁履谦许远张巡张介然蒋清庞坚等。
即与追赠。访其子孙。
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赏。
其内外文武官。有枉遭逆贼杀害。
及身赴朝廷。并逃难山谷。
其父子兄弟伯叔等。为贼捕捉损害。
及谋反城人言语泄漏。因遭杀戮。
并勘实闻奏。当以追赠。
天下侍老。八十巳上。
版授有差。并赠绯鱼袋。
太原久遭逼围。给复三载。
上党三度被攻。给复五载。
南阳颍州灵昌雎阳雍邱等郡县。坚壁多时。
力穷方下。绝食尚守。
情亦可矜。各给复三载。
好畤奉仙两县。进退禦寇。
徵求复多。各给复三载。
蜀郡上皇亲幸。万乘久居
明年租赋。宜依常式。
起后载给复三载。良娣张氏。
既望气知归。亦当熊见节。
可册为淑妃。进封南阳王系赵王
新城王仅为彭王颍川王僩为兖
东阳王侹为泾王。第九男僙为襄王
第十男倕为王。第十一男偲为邵王
第十二男佋为兴王。第十三男侗为定王
淑妃以下。所司择日。
即行册命。虽知人之明。
惭于则哲。而睦亲之义。
盖所随时。持盈尊师
仪王巳下。各赐五百匹。
长公主各与一子官。嗣王及郡县主各与一子六品官。
皇五等巳下及九庙子孙。及亲等人见在者。
并与转改。内外文武官。
三品巳下各加一阶。应叙三品五品量加。
减两考。蜀郡凤翔扈从从官。
九品巳上赐勋两转。溥天下赐酺五日。
司空李揆谥议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八
议曰。
李揆端庄粹温。
洁廉淑慎。
用文章术学。
资适逢时。
奋其英华。
以取贵达。
如良庖投刃
无复肯綮。
历谏曹左史
司王言。
贰春官
以至于平章大政。
在帝左右。
必以文谊藩身。
奉法遵职。
官曹无秕政。
姻族无倖人。
束带山立。
敷陈前志。
俨然而温。
有硕儒大臣之度。
或起或废。
其道甚夷。
观射父能作训词。
以行事于诸侯。
左史倚相能道训典。
以叙百物。
实有之。
建中中
西戎乞盟。
以旧齿宿望。
将命殊俗。
结华夷之信。
董衣裳之会。
已事回车。
岁当兴元
匪躬靡盬。
河池而殁。
追锡司空
恩礼有加。
谥法曰
率事以信曰恭。
不懈于位曰恭。
果行求已。
致位台司
历官陟降。
十有八次。
周旅敬慎。
以扬职业。
不曰率事以信乎。
及逾悬车之年。
奉绝域之使。
受命即路。
视险若夷。
贞厉尽瘁。
复于左毂
不曰不懈于位乎。
昔韦元成翟方进以经明为汉相。
而皆谥曰恭
所履。
节以一惠。
勤官死事。
炳然昭明。
有司易名。
请以恭谥。
谨议。
李揆谏改葬杨妃986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小畜外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臣闻天极之后,有四星焉,盖后妃之象也。
是以帝喾四妃,法乎天也。
后代帝王因之,王后之下,复立三妃。
俾坐论妇道,以助内治,亦犹王者三公,辅道经邦之义也。
所以章明妇德,以顺天下,内和而家理焉。
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声,哀窈窕而不淫,进贤才以辅佐。
以宣阴化,以修内则,书在女史,贻于后昆。
故不取端正,但合法相而已。
立则有册命之礼,没则有丧葬之仪,斯乃有国之彝典也。
伏以杨贵妃始以姿色召居掖庭,颇肆奸回,不循法度。
以歌舞取媚,则《采蘩》之职不修;
以珠翠饰身,则褕翟之衣不御。
竭百家之产,奉脂泽之资;
枉万金之费,为汤沐之具。
请托则府县响答,遗赂则远近云屯。
土木劳人,崇丰蔀之屋,技巧尽妙,资耳目之玩。
娣妹窃夫人之号,昆仲尸列土之封。
内乃帷箔不修,衽席无别,遂使帝心荡于上,人心怨于下。
尚赖邦家有幸,宗庙降灵,故用禄山之乱,以警于陛下也。
是以六师既诛国忠,又指贵妃为贼本。
及妖姬朝毙,圣祚夕安,岂非天人共怒之验乎?
臣向谓陛下必暴贵妃之尸,以示天下,且以为子孙之戒,则宗庙之礼也;
岂可尚念旧恩,复行改葬,以取笑千古乎!
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
名位礼数,自有降杀。
茍生有懿德,或厚葬之犹曰不可,况乱国之妇人乎?
臣位居宗伯,惟礼是掌,伏闻成命,不敢失职。
谨昧死上言,伏望睿明,寝兹葬礼,则军民之幸也。
臣顿首。
司封员外郎蔡公墓志铭嘉祐二年十一月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七、《元丰类稿》卷四三、《曾文定公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公讳充,字公度天圣二年进士及第,为邵武军之邵武尉,又为应天府下邑
丁母夫人河间县太君周氏忧,服除,为越州司理参军天平军节度掌书记,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洪州奉新县秘书丞,知遂州小溪县,改通判戎州,累迁太常博士尚书田度支司封员外郎,历监在京都进奏院群牧判官,知绛州,又为提点荆湖北路刑狱公事。
至和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以疾卒于澧州之官舍,享年七十有一。
嘉祐二年十一月十三日葬于建昌军南城县太平乡西原
公为人好自洁清,平居衣冠容貌肃然,及其临事,以沉默慎静为主。
故自起家至于其终,凡三十馀年,历内外官,无纤介之失。
其与人游,始若淡然,无足动其意者。
及其久,人人皆退自喜,谓公真长者也。
其为尉、参军、掌书记,人始以廉节知公。
及为奉新小溪绛州,其政又以平恕不扰闻。
至其在群牧荆湖,数更置诸事,人皆服其能。
其于越州,属将佐交恶,府中多向背,公独挺立无所与。
后将又以贪坐法,官属多不能自全,事亦卒无污公者。
戎州,属泸州叛蛮攻淯井监转运使用公调兵食禦之,兵遂以济。
绛州,州岁市羊数万供京师,公奏减之,至今赖其法。
荆湖,既周知官属善恶,于善人多荐籍成就之,而于恶人无所贷其法。
公既能自彰显其材,故荐公者尤多。
王沂公曾、王邓公诒永与今富丞相弼之居郓也,皆荐之,而邓公之为枢密使群牧制置使也,又奏公为其判官
其为当世之大臣所知如此。
初,公年十三丧父,家贫,尤自克苦,养其母。
及仕,未尝广田宅。
丧归,借屋以居。
曾祖讳恭。
祖讳道隆
父讳旦,以公恩赠尚书屯田员外郎
世家南城,故为南城人
娶郑氏,累封宋城县君
子八人:曰冠卿,秘书省著作佐郎
端卿郑州原武
文卿,曰徽卿,曰宋卿,曰秀卿,曰子卿,曰孺卿
公殁,诏官其一子。
盖公不独能以其有施于身,又能力以其馀教于家,故公之殁也,冠以材尤知名,端卿而下,皆谨严能世其家者也。
女二人,嫁邵武尉陈涉进士陈之邵
等将葬公,以铭属公故人子曾巩
铭曰:
司封抱能屈初龄,秉旄怀绂晚始亨。
沙墟莽崖肆经营,马羊茁肥狱讼平。
凛然气志洁以清,自微讫用兢兢。
风流馀美被家庭,子多以才后方兴。
李揆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一、《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李揆吕諲同相肃宗才居之上。
以事出守荆南,而政誉甚美,再入为相,密遣直省官江陵求諲之事,乃奏之,袁州刺史
噫!
欲陷,乃自陷也。
且执大政于岩廊之上,当思所以辅翼人主之道,以泽天下,而不误苍生。
不以喜怒私国家之法,不以亲雠坏朝廷之公,贤有雠必擢拔而用之,不肖而亲者必摈斥而去之,庶几上不负于君,下不愧于人。
而反恶其有美政,而恐得用,欲求其瑕,阴肆倾陷,此岂有心于天下哉?
盖笔札之士,非廊庙之器。
其始进也,不考其实,如南郭先生之徒;
及得位,而不知所以为大臣之道,而恃居中制外、有临高走丸之易,而欲害外臣,岂不愧于古之祁奚哉!
真怀腐而欲香,入水而求不濡之人也。
噫!
身为大臣,而父事中人李辅国,而复嫉害正人,其后元载用事,而置之散地,卒至流落,盖亦有所召也。
跋小重山词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二、《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姑溪题跋》卷一
右六诗,托长短句,寄《小重山》。
是谱不传久矣,张先子野始从梨园乐工花日新度之,然卒无其词。
异时秦观少游谓其声有琴中韵,将为予写其欲言者,竟亦不逮。
崇宁四年冬,予遇故人贺铸方回,遂传两阕,宛转䌷绎,能到人所不到处。
从而和者凡五六篇,独得游酢定甫一篇,并予所继者次第之。
会沈端卿彦国六人于瑞竹方丈,彦国出此纸,因以识之。
诸上善人,随喜作,定似天津桥上看弄猢狲,不知忠国师见之如何下语?
朝奉大夫渠州使君季公行状1110年10月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六、《溪堂集》卷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公讳复,字晞颜姓季氏
鲁三桓公子友之后也。
文子行父武子宿、平子如意、康子肥,皆秉政于鲁。
布、心兄弟,有声于汉,布以诺闻梁楚,心以勇闻关中
广陵太守广琛太学生偿,皆著籍于唐。
其后或居江左,或居浙右,处之龙泉,荆之江陵,皆其族也。
曾祖讳光,祖讳肃,考讳真,累赠奉议郎
其先自金陵旋居临川,遂为临川人
始季氏以资财雄里中,至奉议时生事犹裕。
尝有负数缗欲遁者,奉议公焚其券而厚赆之,其人愧谢而去。
君子曰:「季氏其有后乎」!
奉议公既捐馆,寿安太君潜夫人在堂,兄弟拙于生事,家无甔石之储。
公于是肄业乡校,折节读书,穷日之力而继之以夜,膏不足而续之以薪。
既而文章学问暴耀一时,其弟中复亦有场屋声,号为二季
自是,从其学者屦溢户外,故潜夫人甘旨之养无阙焉。
未几贡于礼部元丰八年进士第释褐,调歙州司户参军、摄休宁县
大抵六县事皆烦剧,士大夫畏之如沸鼎之汤,不可向迩,而休宁尤甚。
公以掾曹摄县事,又少年初宦,老胥皆易之。
至则据案听事,神观静深,剖析是非,有条不紊,四境大服,狴犴为之一空。
词人有作诗以声其美者,至今父老能诵之。
每日未晡,胥吏休于舍,讼庭寂无履声,往往与文人胜士赋诗饮酒,未尝怵迫于吏事也。
岁馀,又摄黟县,锄治强梗,严而不苛。
奸民有不便者,诉之部使者,诬罔甚危,休宁之民相率数千人,间道遮部使者,号泣于马前,曰:「愿还我旧治」。
赖提点刑狱高官复辨其诬罔,又按郡入境,见其邑事整肃,乃叹曰:「民言可谓无私矣」。
用荐者六人,改兴国军通山县
杨翰林绘谪于是邦,翰林前辈自居,视僚佐无可人意者,独与公开怀握手,为忘年之契。
每称其忠厚爱民,有古循吏之风。
未阅岁,丁潜夫人忧,服除调达州巴渠
蜀中阻远,而巴渠尤穷僻,前为令者例以为不足治,而民事一切灭裂。
公不鄙夷其民,而化以礼义,风俗大变。
节度推官知南康军建昌县
时自夏五月至于秋八月不雨,大田之稼穑槁死殆尽,民皆号泣以待馁死。
公恻然悯之,尽心竭力,推行赈济之法。
穷冬洹寒,风饕雪虐,驱驰村落,未尝暂憩,以至岁时享祀,不暇还舍。
其孤儿弃于野者,俾耆保大姓收养之
公每行村落,累累然迎于道旁者数百人,盖老幼赖公而活者,仅万人也。
江左诸县皆旱,有司或不躬亲赈济,而强壮者得之,老弱者不及也。
公先籍民以什伍之法,计口而给粟,故老幼无不均之患。
江西部使者闻其经画有理,密遣人录其条目,颁之所属,不知所活又几人也。
宣德郎、知鄂州崇阳县事。
崇阳民悍吏奸,素号难治,凡为令者多以罪去。
张尚书咏在任六年,善政可纪,民绘其像而祠之。
其后为民之所称者,唯应通与公而已,民于是以二公配张尚书之祀焉。
太守性褊急,御下如束湿,民非辜得罪者噤不敢诉,公力为营救,多获全宥。
每上府计事,必祷曰:「宁得罪于太守,不可得罪于皇天」。
其至诚不欺多此类也。
有客死崇阳而寄旅榇于佛寺者,亲戚不闻问十馀年矣,公为出力,营葬于寺之西偏,揭其姓氏于冢上,以俟他日有考焉。
今上即位,迁奉议郎赐绯衣银鱼。
磨勘法转承议郎,差通判南剑州事。
待次乡邦凡三年,营构地宅,高明爽垲,殆甲一乡。
亲旧或献疑曰:「公年甫五十,自此登禁从、镇巨藩,未可量也,何遽为家居计耶」?
公笑曰:「吾郭外有田,可以供饘粥,又有宅一区,以御风雨,盈吾志矣。
嵇叔夜有言:『今但欲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故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意毕矣』。
万一倦游不仕,兴尽而归,不失为嵇叔夜
若必待暮年,血气既衰,不得已而引退,然后求田问舍,吾不为也」。
通守延平,凡佐二守。
前守责大指而失于阔略,后守严笃责而失于烦苛,公赞协郡事,各因其弊而救之,吏民皆以为便,而二守亦获助焉。
会有以从官迁谪闽中,而子弟以不谨贾谤者,部使者捃摭细故,傅致于法,兴大狱于延平,命公治之,文移逮捕,急于星火。
公尽诚推究,无所观望,遂平其狱。
朝奉郎,加云骑尉,以宝玺赦转朝散郎
受代赴部,以劳并转朝奉大夫,加飞骑尉,差知渠州军州事,借紫。
京师来归,优游里闬。
久之,遂有拂衣之兴,一日谓其亲族曰:「吾仕宦三十年,世味厚薄断可知矣」。
因作诗以见志,其略曰:「静中有高志,难与俗人言。
愿收朝市兴,归此一亩安」。
乃上章乞以本官致仕。
俄以疾卒于家,大观四年八月某日也,享年六十。
其年十月某日,葬于某乡某原。
先娶杨回之女,累赠金华县
继室张氏,故朝奉大夫维之女,累赠长安县
男女四人:端卿以目疾废,清卿奏补将仕郎,一男、一女尚幼。
孙男二人:天惠、天叙。
孙女三人:长嫁陈之永,次嫁谢迈,皆应进士举
一未嫁。
公平生岂弟风流,所至有惠爱,天资鲠介,嫉恶而好善,故悦公者少,而不悦公者多。
公亦自负其志,不妄与人交游。
晚得左司都公贶给事谢公文瓘,一见倾盖如故,待以国士。
每论及前朝伟人钜公,如韩忠献范文正富文忠,未尝不抵掌慨慕,想见其为人。
至于始终出处之际,又参究而详考之,订其行事以为楷式。
建中靖国初,诏内外官言事,公历陈十事上之,皆当时利病,不报。
门下侍郎吴公居厚与公同乡里,尤爱公之才,欲引用之。
发运江淮,以京状荐公,及为户部尚书,辟公监榷货务,不就。
参大政,公未尝辄通书。
既而吴公罢政领宫祠,公乃遣使一伸乡曲之好而已。
公之恬于进取,大抵如此。
初居约时,士人蔡承昭导公游乡校,又同舍颜具微与公同砚席。
其后承昭贫寠,无以糊其口,乃挈家依公于通山,公为料理生事。
具微鳏居穷巷,父子以疫病相继而死,公为买棺瘗之,又育其二女,备礼择婿而嫁之。
平生笃于学问,六经、子史、百家小说、医药卜筮之书,无所不窥。
自幼至老,未尝一日舍书不读。
虽王事鞅掌,昏暮而归,必秉烛观书,夜分乃寐。
或与子弟商论古今,吟讽歌诗,了无倦色。
每对宾客,清谈亹亹,一座尽倾。
询以历代人物、本朝典故者,必探其本末,穷其端绪,论议锋起,听者不知其膝之前也。
其为文章则学西汉之法,而步骤规摹以韩退之欧阳永叔为师,尤酷爱永叔所作《为臣难论》,把玩不释手,读之成诵。
每叹曰:「吾恨不一瞻清光,搢笏跪诵于上前」。
其爱君忠切,亦天性然也。
其为诗略备诸家之体,而尤爱杜子美,以谓唐之治乱备见于此。
尝训释其义,未绝笔而公已没矣。
家藏书数千卷,皆手自雠校,亦有亲录者。
有文集十卷,藏于家。
公恢宏疏达,不为龌龊细谨。
每用度施予,不计家之有无,故月俸所入随手而尽,虽亲戚朋友不知其贫也。
既殁之后,橐无剩金,识者以谓清而畏人知,不愧古人矣。
呜呼!
人才之难,自古然矣。
士固有博闻强记,贯穿坟典,文章学问为一世所宗者,然迂缓坚僻,不达世务,不过为腐儒而止耳。
其有商财较利,洞见毫发,烦剧之务赖之以济矣,然不学无术,昧于大体,不过为一俗吏而止耳。
苏威尝谓隋文帝曰:「江南人士有学术者多不习世务,习世务者又无学业,能兼之者不过柳庄」。
盖叹人才之难也。
公虽生于江南,笃于学问而通当世之务,敏于政事而明古人之大体,其贤于柳庄远矣。
余从公游甚久,知公最详,姑叙其平生大节以为行状,而小者皆略而不书,惟执事裁择焉。
谨状。
彭夫人墓志铭大观三年十二月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八、《溪堂集》卷九
余尝谓陈端卿曰:「君两亲垂白,游太学七八年,业精行成,广文先生称之,未尝有喜色。
时命大谬,不利于有司,徒步南归,未尝有忧色。
岂非知道者耶」?
端卿曰:「义命之说,吾既知之矣,抑有内助焉。
吾未游太学也,吾妻勉之曰:『得不得有命,而在我者不可不修也。
与其卑栖于燕雀之群,孰若仰首一鸣于鸳鹭之侧乎』?
游太学也,吾妻又勉之曰:『子亲虽老,吾能事之如父母。
甘旨之奉,子无忧也』。
故吾得以申其平生之志,而沈于文艺,得失未尝少置于怀也」。
未几而端卿之妻死,将有事于窀穸,状其行丐余铭。
余叹曰:「曩所谓内助者今亡矣,其可不铭耶」?
夫人姓彭,抚之金溪人
曾祖某,祖某,父某,皆家居不仕。
夫人之生也,听其声美而和,父母知其必贤,定婚于襁褓之间。
年十有八归陈氏。
陈氏大族,合堂同食者不啻数百指,夫人事舅姑,睦娣姒,抚媵妾,和而有礼。
待内外宗族,一以忠诚,不以贫富轻重其心。
其尤贫而不能自存者,解衣推食以济之。
故死之日,哭者声色相属也。
大观三年十月某甲子卒,年若干,十二月某甲子葬于某乡某原。
子男二人,尚幼。
铭曰:
恐学术之中废,当观乎机轴;
欲霸功之速成,岂惜乎蚕妾?
不敢仰视者梁鸿之案,相待如宾者冀缺之馌。
自古迄今,岂无贤妇?
惟今之人,与古是协。
汪伯更教授政和元年二月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八、《溪堂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一四○四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维政和元年岁次辛卯二月甲午朔十八日辛亥,友人濮阳吴琛、弟贺、侄舆、谢逸、弟薖、颍川陈之奇、弟彦国江夏黄洙、渤海端卿济阳江野,谨以清酌之奠,昭告于亡友伯更教授之灵:呜呼哀哉!
天之生贤,疑若甚艰,何生之艰而夺之速!
孰若初不生贤而皆生不肖,庶几享其寿考,而保其爵禄。
彼不肖者何德于天,而畀之以富贵,辅之以康强;
彼贤者何负于天,而撄之以疾病,申之以困辱。
岂福善祸淫者,古人之我欺,而苍苍者天,终不可卜耶?
呜呼哀哉!
廉耻道丧,忠义气塞,乘时射利,变节从俗者,滔滔皆是;
乞食墦间、舐痔得车者,面有德色。
故谗邪如山,贪墨成市,而莫之救药。
正人端士,无辜吁天,而无以明白。
呜呼哀哉!
孰有记问该博,文章敏赡,如吾伯更之学?
孰有忠孝纯全,操守坚正,如吾伯更之德?
孰有贫贱困厄,而不为利势所回,如吾伯更之勇决?
孰有居稠人广众中,而防患周身,如吾伯更之慎默?
人谁无兄弟,孰有如我伯更之爱敬?
谁无朋友,孰有如吾伯更之谅直?
至于晚闻祖师之道,而知生死之说,则伯更之高妙超逸,又非寡闻浅见者之可测。
奈何家贫母老,而益之以忧患;
妻死无后,而困之以奇疾。
一卧不起,奄忽以逝,而遂有幽明之隔也。
呜呼哀哉!
岂其信然耶,岂其传之妄耶?
以为信然,则伯更之贤不应至此;
以为传之妄,则叔野之讣不吾诳也。
今舟次于水滨,而旅榇寄于浮屠,信乎其然矣。
则想其生平,思其出处,不知其所往也。
呜呼哀哉!
胡不为吾少留乎,胡为遽舍我而去乎?
岂不念风棂牖,青灯夜寒,读书而饥吟乎?
岂不念野步水东,濯足南湖焚香清坐于萧寺乎?
岂不念谈论古今,讥评得失,慷慨激昂以为壮乎?
岂不念夜饮达旦,抵掌笑歌,诙谐嘲诮,以为戏乎?
岂不念致君泽民,激浊扬清,相期为立朝之事乎?
岂不念买田筑舍,凿池种竹,相约为隐居之计乎?
若此事之小者,固伯更之所不念,岂不念弟妹婚嫁,何以为成礼乎?
岂不念父母垂白,何以奉甘旨乎?
朋友固不足道也,何忍弃其母弟而不顾乎?
呜呼哀哉!
贺将以城南之地葬伯更,而助其生事;
而逸又状伯更之行,而乞吕氏铭其墓。
叔野被荐,而逸与之俱行。
弟妹婚嫁,琛与其诸友皆为调护。
诸弟皆欲砥节砺行,种学积文,期有所建立。
苟怠惰荒嬉,则朋友交攻而聚骂之,而伯更之灵阴有所诉。
居仁书来,欲为伯更立谥如孟东野,而逸以谓私立名号,递相标榜,恐其祸有不测,如东汉之党锢。
况韬光晦迹者,伯更平昔之心,而声名暴耀者,亦伯更之所恶。
伯更之德行卓卓如此,虽不立谥,而名自垂于万古。
琛等与伯更相别之后,发益白而齿益摇矣,尚有此身,复不知其几寒暑矣。
人皆一死,先后不同,伯更之死,已安其死矣。
呜呼哀哉!
有酒在觞,有殽在俎,倾写怀抱,寓此毫素。
不知伯更尚能知否?
一恸肠裂,泣涕如雨。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承议郎束君墓志铭大观三年十二月 宋 · 刘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二、《学易集》卷七
大观三年九月庚戌承议郎束君端卿字表臣,卒于京师
十月戊寅,返柩于中都
十二月壬申,葬东阿鱼山乡挂剑里祖茔之左。
伯氏(下缺。)大夫正卿持其季文林郎斌卿之子僧孺所状公行实以来请铭,为之铭曰:
维束有原,汉傅之裔。
莽未散迁,去足为氏。
著作,阳平是居。
唐季避乱,占鲁中都
曾祖讳勍,潜晦弗昭。
祖颙赠官,贰卿兵曹
考庄膴仕,奋以儒服。
列大夫,褒赠光禄
母荣夫人,追郡永嘉
俪行相成,实大厥家。
君由父任,历典二尉,登封高邑,辄著威惠。
主簿河沙,录事蕲春
交章尉荐,去长斯民。
能令谓何,冯翊、白水。
满岁为郎,阶曰宣义
惟大镇聚,齐有孙耿,爰畀之监,流亡绥定。
今上御极,沛泽维均,加命一等,锡服朱银。
信安入幕,军事用康。
通直于朝,遂登议郎
上膺大宝,例进官序。
归赴铨曹,入趋班署。
云胡弗淑,奄然徂迁,七十有二,亦克有年。
娶郭暨,张又继室,国恩褒宠,咸有封秩。
七男二女,仪然肖似。
禀植攸同,多或蚤世。
直孺德孺,二子服丧。
孙曰元矩,亦颀而良。
女及女孙,皆适士族,宜于其家,著称雍睦。
吁嗟束君,命实何尤,出无利势,归有先畴。
岁晚道衍,邅回末路。
何以息我,鱼山之下。
刻诗幽石,以慰其灵。
及后之人,尚其永宁。
秦参政1131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四、《梁溪集》卷一三○
伏审祗奉帝俞,入参政柄。
方正人之登用,知善类之有依。
纶綍既颁,中外胥庆。
恭惟参政太中秉心克一,经德不回。
金百鍊而弥精,草疾风而知劲。
奉銮舆以北狩,岂人能为;
汉节而南归,殆天所相。
宜有褒崇之典,式彰卓荦之忠。
果被眷求,进陟廊庙。
吉甫用而周邦咸喜,士夫亦与于荣观;
汲黯在而淮南寝谋,寇盗不难于销弭。
伫嘉猷之入告,致中兴之可期。
天意将回,人心攸属。
而某披风惟旧,慕义素深。
端卿绝域之行,虽云无补;
子仪未遇之日,庶或当仁。
属久困于谗波,幸生还于瘴海。
天地之恩厚矣,蝼蚁之报蔑然。
丘壑养痾,嗟病牛之卧垄;
岩岫散发,遂脱兔之投林。
然而王室安则天下安,四海定则此身定。
方国步艰难之际,可谓曰忧;
闻荩臣汇进于朝,云胡不喜
愿展尽于底蕴,以扶持于颠危。
垂老山林,亦受帡幪之赐;
大书竹帛,行观柱石之勋。
尚慎鼎茵,益绥福履。
仰以副于注倚,俯以慰于具瞻。
颂咏之诚,倍万常品。
迂论四 其四 宰相1127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宰相,以道事君者也,故以固宠谋身为深戒;
以荐进人材为职者也,故以妒贤嫉能为最忌。
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又曰:「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宰相佐天子以治天下,一物不得其所,乱之阶也。
操规矩绳墨陈于前,而君不能用,则当去;
苟有患失之心,则阿谀取容,妄作生事,亦无所不至矣。
《传》曰:「人主之职论一相,一相之职论百官」。
又曰:「使卿大夫各任其职」。
宰相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一夫不获自尽,则罔与成厥功。
进贤使能,持众美而效之君,乃为善。
苟有嫉妒之心,则高材美器悉摈弃之,失职者多矣。
李林甫之相明皇也,善刺上意而养君欲,每奏请必先饷遗左右,密伺微旨,以固恩信,以故当国几二十年。
开元中,大臣多由节度使相天子,林甫请用蕃将主边,则夷狄可灭,利其虏也,无入相之资,以久己权。
安禄山则专三道劲兵,卒荡覆天下,而王室遂微。
卢杞之相德宗也,率众裒歛以中帝欲,恨悱之声满天下,及泾帅乱呼于市曰:「不夺而商人僦质矣,不税而间架除陌矣」。
其倡和造作,召怨挻乱,皆为之,朱泚奉天李怀光赴难,解去。
惧其见帝斥己短,即谲奏曰:「怀光勋在宗社,贼惮之破胆,若许来朝,则犒赐留连失机会,不如席胜使平京师,破竹之势也」。
帝然之,诏无朝,怀光怏怏遂叛,帝跳幸梁。
由是观之,宰相固宠谋身,其祸至于如此,岂非深戒哉!
林甫阴密面柔令若可亲,近崖阱深阻卒不可得,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
时相若张九龄李适之皆遭逐。
帝尝御勤政楼,见兵部侍郎卢绚按辔绝道去,爱其蕴籍,称美之。
林甫即谲令请老,遂坐废。
于时有以材誉闻者,皆能得于天子抑远之,以故在位恩宠莫比。
险贼阴狡,贤者媢,能者忌,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
颜真卿挺正敢言,恶之,即令宣慰李希烈,竟为贼害。
宰相李揆有雅望,畏复用,遣为吐蕃会盟使,卒于行。
帝出奉天崔宁自贼中来,以播迁事指,即诬杀之。
矫谲害物,虽国屯主辱,犹謷言自肆。
由是观之,宰相妒贤嫉能,其害至于如此,岂非最忌哉!
明皇在蜀,与裴士淹宰相,至林甫,曰:「是子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士淹因曰:「陛下诚知之,何任之久邪」?
帝默不应。
德宗尝从容语李泌曰:「卢杞敢言,人皆指为奸邪,而朕不觉,何也」?
曰:「陛下能觉之恶,安致建中祸邪?
李揆和蕃,真卿使希烈,其害旧德多矣。
天下皆以为奸邪,而陛下独不知,此乃所以为奸邪也」。
呜呼,其真知言欤!
通江制帅李尚书 北宋 · 李若水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忠悯集》卷一
上卿作牧,威震十连;
下里承流,任叨半刺
顾陆陆贫驱而至此,有恢恢宏覆以临之。
已遂合符,敢忘奏记
恭惟某官洼骥昆凤之瑞,隋珠和璧之珍。
出有其时,生之有地。
光足以连五星而合日月,志在乎驰千里而绝云霓。
端卿得之羽仪朝廷,赞皇惟此经纶天下。
盖三绝之兼有,何一第之足云。
克对前芳,信非凡种。
在荷橐论思之已久,宜藻旒眷注之弥深。
入则总喉舌之司,出则壮股肱之郡。
命令行乎鈇钺之下,颜色动于旗帜之间。
西清真学士之名,上不轻予;
平都制置之号,昔所未闻。
念边圉驿骚之馀,倚元戎镇抚之重。
肆裒异数,式懋远图。
惠爱流浃于江湖,声名播扬于边裔。
凡从容制胜,皆诗书礼乐之功;
使端委秉成,实社稷宗庙之福。
某诲规无取,学制奚堪。
驱牛上太行,愁绝欹危之步;
骑驴到京邑,难追英俊之游。
与其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之多忧,孰若逊畔而耕、逊路而行之为胜?
勉持弱植,来佐雄藩。
亦欲俾庶民相安田里之间,岂特与太守平分风月而已。
所幸托二天之广,或容效一日之长。
以时问大府之起居,礼其敢废;
每岁考诸州之能否,恩则有归。
比部员外郎致仕沈公墓志铭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五、《襄陵文集》卷一二
先太夫人既丧先太师,端忧襄陵汴水滨,伯外王父解官昭庆,过而省之,留止累月以镇抚其勤约,是时熙宁三年也。
某以童子扶携公侧,迄今尚能记公颀然而髯,朱服象简,和气欣欣也。
后六年而公卒,又四十一年而公葬,既葬七年,某始论撰公事。
盖距公之过襄陵五十四年之间,太夫人遗捐诸孤,伯氏、季氏随属即世,诸舅诸姨紒总衿缨,从公见客,相与纷哗于席间者,风流云灭无一在矣,而独馀某于此颓然伏几而铭公。
呜呼,岂不悲哉!
公讳昭逊,字道卿太康沈氏系大丞相恭惠王驾部郎中元吉者之元子也。
王有女孙,妃于定陵,膺保寿祉,绍王绝绪,以故拜公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公既少,以相家戚里胄嗣试吏,思自以其力能显,遂其躬所居,兴官嗜事,秋毫必振。
作尉湖州长兴长兴恃公以无盗;
监酒徐州,酒亦大市,三岁镪八万四千有奇以为剩息。
用擢卫尉寺丞,自是后凡再签书广德昭庆军判官公事,他官如常之无锡、秀之华亭、阆之南部、知云安军皆以艰故不行。
年六十七,即以朝奉郎尚书比部员外郎上骑都尉老焉,次年七月乙卯卒于私第。
公性温恭乐易,泛与人相从容,而多智强力,离绝匹伦。
越有兵官元用狱屡变,诏部使者择能吏鞫于馀杭,书被公即驰往,阅一二旬则具得其情,破械出数百人,讫无异辞。
馀杭太守沈公文通治行隽一,时见公狱决,击节奇赏。
凡公之为吏如此而多,事久远难质,故没不载。
传信阙疑,铭之著也。
公娶李氏,吕氏;
晚娶王氏,工部侍郎知枢密院、赠司空穆公鬷之孙,比部郎中、赠正议大夫正路之女,是封长寿县君
抚公之孤三男二女,使壮有立,毕其嫁娶,后公十有四年而卒。
三男,皆出王夫人,曰献卿蔡州新蔡主簿,早世;
端卿宣教郎,与其弟茂卿政和六年十一月壬寅葬公太康长乐乡城村驾部公兆。
端卿卒,刻公之铭者,茂卿与诸孙也。
当公过襄陵时,盖皆未生焉。
铭曰:
老身于官,考有十二。
其施堇堇,亦克有韪。
谁云岁久,绝迹莫追。
观凤一翎,五德之遗。
公为不亡,墓有信辞。
子孙琢石,而甥铭之。
浯溪题名 北宋 · 潘正夫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八、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六
吴国长公主荆湖驸马都尉潘正夫侍亲同来。
湘江,宿浯溪寺,观唐中兴碑。
亲属被旨从行者:舅赵子珊、子佩,兄节夫,弟尧夫。
长卿、粹卿、端卿、温卿侍。
乌石山题名绍兴二年二月 北宋 · 潘正夫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八、《闽中金石略》卷六、《闽中金石志》卷八
靖康之间,金人犯阙,二圣北迁。
建炎中兴,天子受命,吴国长公主始至睢阳
明年淮甸,遂浮江而南,避于钱塘
车驾幸建康还,复入觐。
继适江表,会胡骑奄至,循赣水湘湖,濒南海而达闽川,馆于福唐之神光。
因登乌石山,观李阳冰篆,乃得古人之遗意。
越五日而赴行在所
长卿、粹卿、端卿、温卿侍。
绍兴二年仲春十三日河南潘正夫题。
扬州钱帅 南宋 · 沈继祖
名世半千推硕德淮南第一是扬州
一尘不动边民乐,知有威声慑虏酋。
人谓儒生将略疏,世人元未识真儒。
天下武夫俱夺气,钱公赤手缚于菟。
丰水有芑岂不仕,论者以为数世仁
寿皇所以遗嗣圣,如此真材有几人。
夷虏久知唐李揆,近闻松漠抗毡车。
虏在目中馀事耳,不烦遥度扫穹庐。
天津桥上骑驴客,儒者知兵似晋公
五大在边非所称,谋谟合在庙堂中。
春风十里杨花路,天下花中独有琼。
樽俎折冲多胜赏,一时纸贵有诗声。
淮南好客词人盛,风雅而来大小山
旧客尚馀枚叟在,秋风零落鬓毛班。
联名雁塔终呈再,讨贼螺川又几年。
范叔一寒今若此,绨袍或有故人怜。
少陵去阆依彭泽还家太守贤。
北道主人天下士,何须羞涩问囊钱。
万事消磨独有诗,人言此派在江西
所期诵句百僚上,佳士由来经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