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曾从龙可除枢密使督视江淮军马加食邑食实封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六、《平斋集》卷一六
门下:朕祗承洪业,远慕骏功。
江左之军而国势张,晋赖谢安之略;
视淮右之师而皇威畅,唐资裴度之筹。
顾《采薇》治外之孔严,宜《烝民》任贤之尤急。
妙简元枢之望,尽提诸将之权,肆诹刚辰,式涣孚号。
具官某学醇而识邃,德厚而器闳。
蚤擅两都之伦魁,蔚为三代之王佐。
炳谋国之智,先见洞乎蓍龟;
励事君之忠,精诚贯乎金石。
再践政涂之峻,独颛宥府之崇。
一念虑必图乂于邦家,一吁谟必思安于社稷。
气塞乾坤之大,志期宇宙之清。
蠢靺鞨之黠戎,乘女真之末绪。
并吞诸郡,莽万里之丘墟;
蹂躏中原,惨兆民之涂炭。
不顾夷夏大分之定,不思帝王正统之尊,敢啸馀凶,自干显讨。
况太之一神来格,久占福曜之临;
而甲子之历有开,适应初阳之复。
趣迎善气,特命元戎。
皇天付予有家,莫重要冲之守;
宁王遗我大宝,适资艰运之扶。
维文武之全才,蕴沉深之大略,就升使领,仍衍井畬。
总表撑里拓而建规摹,合前茅后劲而受节度
风生草木,声震山川。
圣策定则有功,可必应兵之胜;
真儒用而无敌,何难贼虏之平?
注倚非轻,延登有待。
于戏!
义问之拒逆亮,收万全于指顾之间;
张浚之却伪齐,奏三捷于谈笑之顷。
方恢于祖烈,尔宜迈于前修。
众思集则精神彊,列戍睦则首尾应。
亟菑攘于外侮,用劢相于中兴。
可。
帝王仁祖义论乙丑乡试)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九八、《铁庵集》卷二七
人主有一旦之言而求复其初,是必有所见而发也。
昔之圣人与道周旋,有终身履之而不自知者,安有跃然一悟之顷,而后求其所谓要指者哉?
圣人安行之事,不敢以望后世。
或者慨然有慕古之心,而又窃闻吾道之名而嘉尚之,遂欲借行道之名以遂其慕古之志。
然圣人之道安有一蹴可致之理?
用志愈力,而去道愈邈。
终身驰骛,而茫然莫得其所归,然后反而思圣人之于道殆不若是泛然也。
发之于心,体之于身,其要指若是而已。
使一念之加力,则圣人之道未必不自跃然一悟者得之。
武帝元朔之诏曰「帝王仁祖义」,盖十二年而后有是言,帝之见略定矣。
吾常求之于古帝王矣,有曰行仁者,有曰性仁者,无所谓本之名;
有曰由义者,有曰遵义者,无所谓祖之名。
武帝何见而创为此名耶?
岂万世不传之旨而帝骤得之耶?
然而帝外施仁义之主也。
外施者,以名求仁义也;
本祖者,以实求仁义也。
是二者正相戾也,帝何以发此言?
吁,孰知本祖之论正自外施者得之?
凡人之情,趋向之穷而后归根之论兴,志虑之衰而后悔悟之机动。
外施而不获遂,然后退而寻其本矣,此理也,亦势也。
大抵后之人主有终身力行仁义者,则本祖之论固隐于不言之中;
有素不屑意于仁义者,则本祖之论将置于念虑之外。
而未有名慕而实违,外似而中不可如汉之武帝者。
盖帝也见高而意锐。
见高则不肯俯伏于帝王之下,意锐则不能舒徐以求仁义之实。
其所以为是崇儒重道者,君子知其非出于本心。
使仁义之名可以求而得,帝王之盛可以企而及,则本祖之论不复见于元朔之初矣。
十二年间,咸五登三之意无日无之,非不知仁义之实皆自其内心以生,然好名之念驱于其中而不暇,屈意于践履之地,直欲乘方锐之气以外窃仁义之名而已。
固尝奉高年,恤孤寡,然而仁之末也,而非本也;
东瓯,伐匈奴,然而义之小也,而非祖也。
执其小者末者,而欲遂帝王远大之事,不独群臣疑之而不敢言,虽帝亦自疑之,而姑庶几其获遂焉。
惟其不可遂也,则本祖之论欲无发而不可得。
向者上嘉下乐之言不绝于口,一旦乃能回思却顾,而求帝王所由昌之道;
向者外施之意茫然无据,一旦乃能探本寻源,而求所谓本祖之地。
亦其世故熟而至理明,锐气衰而本心见,脱去人欲而窥见帝王之本真,君子亦幸其有归宿之地矣。
前乎是者建元之策,帝虽非以仁义问,而或者觇大道要极之,意帝其知之耶?
仲舒历举仁义之端,而勉之以加意,言虽急而帝则缓,是帝未知本祖也。
继乎是者元光之策,至有仁义何先之,帝今其知之矣;
然公孙分析仁义之条,帝采其辞而略其意,是帝犹未知本祖也。
欲效唐虞之言昌发于庭,若将以是为臣下誇诧。
汲直「外施」一语,深切帝病,而艴然之色随见,是帝正在迷而未复之中也。
当是时,志刚气炎,谓帝王之道可以立谈致,虽使数子历举其所谓仁义者,曰如是而为本,如是而为祖,其如帝之不听何?
迨夫精神志虑鼓舞倦矣,徬徨四顾,莫得其指归,而后知畴昔艳慕之情皆不足据,本祖之论不待人发之而帝自发之,元朔之初异乎前日之武帝矣。
虽然,仁患于不知所本,义患于不知所祖,果知之矣,则终身践言可也。
元朔之初观之,火然泉达之始也;
由元朔之后观之,蘧庐之一宿耳。
穷兵黩武,仁者不为而帝为之;
神仙土木,义者不为而帝为之。
帝岂忘向者本祖之论耶?
宣帝终身严毅,而宽大一诏,君子许焉,曾谓本祖仁义之言不足以裨武帝之万一?
然而有由也。
宽大之诏,宣帝之末年也,则一见而遂定;
本祖之论,武帝之中年也,见识之高则有时而能悟,信道未笃则未几而转移。
故始者之不念,而元朔之诏是一悟也;
继者之不力,而轮台之悔又再悟也。
帝方心平气定以求归根之地,可以直造帝王无难也,然而仅止是者。
故尝论之,元朔之诏,此正回心以复仁义之机也,而恨其不坚;
轮台之诏,此正虚心以行仁义之时也,而恨其已晚。
遂使上嘉下乐之叹,终为武帝之空言,悲夫!
第二表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九、《秋崖集》卷一七
事君之谊,唯命东西;
董戍之权,以人轻重。
初不在班联之峻陟,使之溢涯分而疾颠。
未格四聪,用忘三渎中谢。)
伏念臣锱铢之福易尽,瓶罂之量已盈。
虽一夫向隅为己忧,何堪任大;
四郊多垒则臣辱,敢复辞难!
故枕戈不惮于驱驰,而出綍过忧于假借。
若稽督视,厥有故常。
绍兴时义问知院行,在隆兴时汪澈参政往。
要皆下丞相之一等,安得与同日而并除。
臣实何人,辄干公议。
伏望皇帝亟收涣汗,以绎师虞。
惟明主可与言,当无负出师之表;
仍旧贯何必改,觊仰循列圣之规。
此臣至情,惟天从欲。
陈丞相 宋末元初 · 区仕衡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七、《九峰先生集》卷一
景定以来,北兵自大理至广,刘帅逆战于道,捷音上驰,四方吐气,兵非脆也。
数年息肩,吾广州郡乡兵操练待战,岭外无不思保城池者。
德祐初鄂州始破,帅臣开府督战。
孙虎臣丁家洲败,驾走海上,谁为策耶?
皋亭遁避,闻江淮兵尚有一万,诸路民兵尚有二十万,正军尚有十七万。
温州非用武地,势不得不航海;
福州非驻足地,势不得不入广。
上初即位,丞相首登台席,式百辟,宪万邦,天下喁喁望焉。
文右揆张少保陆枢府苏殿帅义问壮猷,方叔召虎,非江左夷吾,可骖车乘。
况黄摧锋、赵制使兵有纪律,所向无前;
吴、李、朱、毛十一将军分道而出,楼船飞集海上。
丞相壹以兴复为计,贾勇决战,先护六飞,据广为行在,一军为前锋,四军为左右翼,两军为游兵。
一军向浙,一军向闽,皆由海往,一军由浈江向岭,一军由湘漓备楚蜀。
北兵虽强悍,远来野战,行无宿粮,驱无休息。
绝海风涛,非大漠之熟途;
粘天帆柁,非铁马之长技。
咸食湿蒸,半多呕泄,春夏渐迫,不能耐暑。
吾之水军、蜑子,惯习鲸波,足以敌之海上。
万一散而惰归,诸港口哨舟且守且战,彼久必溃,我得养锐。
今尚未如少康一成一旅,勤王之兵旦夕四集,天下事尚可为也。
苻坚百万远临淝水,晋已急矣,谢安石密筹制胜,遂遏氐羌。
炎运犹炽,人心方愤,惟丞相决策而已。
周瑞节铭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二、《玉海》卷二○四《辞学指南》
周王抚万邦,征不庭,旁作迓衡,治定制礼。
谕志以使,遣使以节,制节以瑞,重命令、昭德信也。
若稽《周官》,掌节有职,行人攸达,厥制惟六:金有虎人龙之别,有旌符管之异。
都鄙货贿,曰角曰玺。
胪分殊事,用各有宜。
惟时邦节,琢以良玉,庸辅王命。
珍圭召守,牙璋治兵。
谷圭七寸,和难聘女用焉;
琬圭、琰圭九寸,治德易行用焉。
典瑞辨其名,玉人著其法。
康成释经,兼述五者,谓之瑞节。
想夫井里之璞,禺氏之珍,追琢其章,虹气孚达。
张旃濡辔,肃将明指,执而致命,拭而展币,燀威彰信,风动霆行,文告义征,罔敢不率。
觐圭贽宝,胪凑群辟,钦我王度,如玉之纯。
十有一岁,则命广行而达之;
和难弗辟,则与调人而执之。
远扬迩昭,德鬯礼洽,皇虖美哉,其守邦国之大宝与!
内史过曰「瑞节以镇之」,秦西乞术曰「瑞节以结好(《聘礼》「圭缫九寸」,康成亦以为瑞节宜在铭典,匹休嘉量。敢为补亡之辞,曰:)」。
于皇时周,王度如玉。
宣昭义问,函夏砥属。
节传四驰,法式鼎新
侯角侯玺,或或金。
皇皇者华,有严遣使。
追琢虹璞,犆名曰瑞。
守以掌节,达于广行。
玉人裁模,典瑞辨名。
瑟彼珍圭,镇安方国,召尔封守,惠尔艰阨。
七寸锄牙,起旅之璋,和聘有圭,谷文孔彰。
群辟承德,时聘岁觐,曰琬九寸,要结好命。
彼不庭方,慝行未除,判规之琰,乃谕乃诛。
咨尔玉人,所宝惟信,来旬来宣,圭璋其闻。
宝不踰把,光溢周原,以瑞等邦,式礼莫愆。
轶汉虎符,异鲁龙辅
舜玉汤球,参美前古。
侯氏奉璧,蛮方献琛,不令而行,佩我德音。
瑞虽有五,王心惟一。
钦哉肤使,视此瑑刻。
义门诗 元末明初 · 苏伯衡
四言诗
王氏自宋淳熙间忠惠公大父讳起府君义乌凤林浦江之峻岭至忠惠公从弟讳茇府君始家深溪世载其美萃于后昆则有若善渊翁焉翁隐居不仕勇于为义与其弟汶同财而共爨其子三人曰士觉曰士麟曰士伟才皆克肖又能随事立则为防范计躬率群从由乎礼节本之以忠信文之以威仪习之于朝夕旦望行之于冠昏丧祭盖至于今垂五十年男女百数十人莫不唯唯致谨以敦享谦恭自牧而以浮骄傲为耻以慈爱和孺自奋而以乖争凌犯为戒遂与郑氏并以孝义著称一邑可不谓之能为人之所难者乎余尝过其门睹其事因咏歌之不惟美善行示风厉将使其子孙由是益亢其宗也诗曰之世民莫不谷其可以封至于比屋降及叔季风颓俗敝可封之人万无一二顾瞻浦江百里之邑乃有义家后先迭出昔则氏郑今则氏王有阅其门相望一方奕叶王氏族蕃且硕诗书缵承衣冠引翼大合其族自善渊君临终之言抑何谆谆尔财母分尔居母析尔母骨肉化为仇敌尔曷于郑是则是效厥初本同母自弃暴我言孔善惟尔当受以成我志以启尔后三子受命罔不蹶蹶既䔍其恩亦隆厥谊冠昏丧祭以塈百为无细无巨悉立之规匪直也规以训以教曰自其身实践允蹈敢劳于勚而谓黄发乃综乃理乃赏乃罚在左在右有子有孙有童有冠其多如云朝濡暮染日引月升众志大定不同戒惩冠带裳衣周旋堂所有闻无声出规入矩油油秩秩婉婉怡怡一门之内盎然春熙服有隆杀情无疏戚甘兮同饮干也共食兄弟欣洽娣姒具宜畴能闻之无隙可窥人亦有言无行不至义问四徂于郑何愧
圣神在御,迪下以德。
风教攸系,亟用褒锡。
倬彼郑门,有命蠲复。
蠲复之加,式化国俗。
国俗是化,匪私于郑。
命书下贲,宁独此
凡百士庶,聿来仪刑。
况也曾玄,不敬而承。
承之伊何,祖训是式。
享祉绵绵,百世无数。
仪真舟上。遇其卫郑(郎只夕),金义二指挥。立谈而别(自注。二人皆本国人也。郎只夕尝在前元。与崔濡等谋立本国庶孽为王。来侵边境。兵败而足。金义杀朝使蔡斌而逃。皆投纳哈出。又从归朝得为指挥。征蛮之役。二人皆赴。时义母在本国。义问之无戚容。) 明 · 权近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邂逅河堤上,乡音尚自存。
鬓华霜雪落,身事雨云翻。
万里成劳败,三韩有故原。
立谈犹问母,曾是孝心敦。
步出夏门行四首 其三 土不同 明 · 王世贞
四言诗
西游秦中,板屋以处。
东折宋鲁,逢掖章甫。
断发文身,以凌句吴
燕赵慷慨,弹铗歌呼。
八方异施,等若五时。
义问休畅,所底如归。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孝德诗为泰和周铨部 明 · 郑学醇
 押先韵
哲后崇化理,百行孝为先。
简扬与徵辟,一一垂青编。
班书纪蔡顺,怙恃早相捐。
寝苫值邻火,泣血号苍天。
精诚遂感格,火灭亲乃全。
泰和有周生,千载事同然。
雪焰丧厥明,毒痛尤堪怜。
嗟哉此纯孝,不愧参与骞。
卓行众所钦,义问昭宣
允宜表里闬,俎豆配先贤。
善积自流庆,簪笏今蝉联。
湖州康半刺 其一 明 · 沈守正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吴兴旧事足弦歌,争比康侯义问多。
地尽鄣西开化日,天移闽海作恩波。
夏日从大父参知伯兄明府仲兄孝廉江上宴集 明 · 韩日缵
 押先韵
閒居倦时燠,乐宴俯清川
云物多异状,水石有馀妍。
夕涨吞樵径,遥浦度村烟。
宾筵匪他人,骨肉相周旋。
我祖拥雄藩,义问著来宣。
勒碑漳水底,镌德峨眉巅。
伯兄蔚名彦,逸气吟芳荃。
有美花县,兼操萟圃权。
仲兄璠玙姿,抱朴含贞坚。
献赋待金门,郢歌时复传。
欣余纂花胤,朴遫亦骈肩。
清时赐休沐,归卧云窗眠。
灵根敷美荫,华萼郁相鲜。
金樽湛新醪,文义细与研。
进篑终为山,念之心悠然。
徘徊烟波夕,青冥迥远天。
幽抱复显豁,何以谢潺湲。
圣武乐歌三十章(谨序) 其七 己卯 清 · 钱载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一
义问通遐域,仁心辟正衢。
从来未臣者,以次奉章俱。
间使争稽颡,名王谨贡驹。
罗叉告冥殛,岂敢薮吾逋。
冬月怀军前十四韵乾隆乙亥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九
今年夏五月大兵定伊犁达瓦齐尽抚准噶尔之众振旅策勋燕诸台吉于避暑山庄阿睦尔撒纳迁延途次潜遣人绐取其孥约日飏去朕预有旨命驻乌里雅苏台大臣防备阿睦尔撒纳计不行乃独身窜煽其党断军台思乘间扰诸部爰命西北两路兵进剿诸部向应虽叛人可计日就缚而届此严冬劳我师旅中宵廑念惄焉不能安寝抚事抒怀以遣永夕
千军踰老上,五月伊犁
尽抚准噶(平声),生擒达瓦齐
成功真太速,居盛戒无倪。
天道满招损,人情利致迷。
樊崇降顿悔,哱拜志全携。
狼子心终野,鹰雏饱不栖。
伤心缘失楚伊犁既定阿睦尔撒纳觊得为总台吉朕以此人必不可使独据准噶尔因兮封四卫拉特为四汗彼遂萌叛志),嫌畏已连氐(阿睦尔撒纳初叛包沁等二三小部望风疑畏为所煽动旋为官兵所歼)
乌合知难固,蛮封况各提(阿睦尔撒纳叛无所归有谓欲奔哈萨克布鲁特者诸部稔知叛人反覆多诈当必不为所容)
王师因示讨,义问岂应稽。
念彼戈者,仍吟击鼓兮。
雪山经岨峿,铁甲卧寒凄。
为此心常恻,宁能乐独禔。
驰书怜驿马,问夜达晨鸡。
露布重殷伫,永清绥狄鞮。
余因腹疾久不出今日偶至湖上仍被雨促归适中丞叠韵诗至奉荅二章 其二 己未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
树馀无情碧,土有可怜焦。
蕴隆既太甚,民气不能骄。
天戈所指麾,义问宣昭
建业尚嵎负,维扬复绎骚。
馀氛至豫章,颇闻犯嶷潇。
土匪如饥鹰,得饱尚易绦。
京师资障蔽,齐鲁即坰郊。
或有俭收穫,何以纾旰宵。
欣兹瀀且渥,苏彼肖与翘。
遥知千里外,一静旱声嚣。
岱泽天下遍,烽烟寰海消。
忧时泪一洗,问天首罢搔。
小池近自筑,刚土正费挑。
快雨助绵力,活水明虚寮。
公馀傥有暇,煮茗不敢邀。
聊可竹梧阴,共听珠玉敲。
陈其美 近现代 · 待考
对联 出处: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
义问宣昭,式是邦国;
精灵归去,壮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