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狮子赋 唐 · 牛上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上士曾读实录。贞观九年西域进狮子。秘书监虞世南献赋。前史美之。窃谓虞公博物洽闻。诚则可重。瑰玮倜傥。或非所长。欲精体物。乃赋其事。
穷汗漫之大荒。当昆崙之南轴。
铄精刚之猛气。产灵猊之兽族。
指千里于崇朝。逾铁山而往复。
非取俊于熊豹。岂方姿于甝虪。
故其方颐蹙额。隅目高眶。
攫地蹲踞。腾空抑扬。
簇拳毛以被颈。缕柔毳以为裳。
逢之者碎。犀象闻而顿伏。
值之者破。雕鹗不敢飞翔。
哮呼奋迅。睒瞲腾振。
掌擭攒铍。口衔霜刃。
怒双睛以电射。揭一吼而雷震。
乌获之摧锋。疑项王之入阵。
及夫朝晡未食。鼓髯奋力。
后劲双瞬。前张阔臆。
蹉殊以傲睨。跳绝梁而翕赩。
倏横噬而风驰。乃掉尾而雷息。
口裂奔貙。足捎狂兕。
猛虎摧于掌握。豪猪碎于牙齿。
既饱饫而心和。乃宛颈而帖耳。
彷徨于金河之外。生长乎葱山之里。
嘉此兽之奇杰。邈蹻劲而殊材。
随马牛而内向。顺讴歌而朅来。
逾乌城之积阻。献龙阙之崔嵬。
资译人之纳贡。弭雄心以效能。
何虞者之维絷。惊牙爪之可怖。
顿金锁而长縻。闭铁牢而永固。
悲此生之窘束。怀旧国而愁慕。
虽食肉于当年。思尽力而无路。
羡文豹之掎鹿。美韩卢之逐兔。
伊薄技之见收。而伟材之不顾。
闻夫天以煦育为施。草木皆春。
帝以惠训为施。猛戾皆仁。
夏后氏扰骊龙而伏皂。轩辕氏熊罴以佐人。
此奇兽之为用。岂无用而来驯。
何不校之于搏击。投之于绝伦。
而使之郁郁于穷槛。区区于后尘者乎。
新乐府 七德舞 美拨乱,陈王业也武德中,天子始作《秦王破陈乐》以歌太宗功业。贞观初太宗重制破阵乐舞图,诏魏徵虞世南等为之歌词,名《七德舞》。自龙朔已后,诏郊庙享宴,皆先奏之。)809年 唐 · 白居易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新乐府,并序:元和四年左拾遗时作。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覈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一作王)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贞观初,诏收天下阵死骸骨,致祭而瘗埋之,寻又散帛以求之也),饥人卖子分金赎贞观二年大饥,人有鬻男女者,诏出御府金帛尽赎之,还其父母)
魏徵梦见子夜泣魏徵疾亟,太宗梦与别,既寤,流涕。是夕卒,故御亲制碑云:昔殷宗得良弼于梦中,今朕失贤臣于觉后),张谨哀闻辰日哭张公谨卒,太宗为之举哀,有司奏:“日在辰,阴阳所忌,不可哭。”上曰:“君臣义重,父子之情也。情发于中,安知辰日。”遂哭之恸)
怨女三千放出太宗尝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悯,今将出之,任求伉俪。”于是令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于掖庭宫西门拣出数千人,尽放归),死囚四百来归狱贞观六年,亲录囚徒死罪者三百九十放出归家,令明年秋来就刑。应期毕至,诏悉原之
剪须烧药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李绩尝疾,医云:“得龙须烧灰,方可疗之。”太宗自剪须烧灰赐之,服讫而愈,叩头泣涕而谢)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一作身)乞效死李思摩尝中矢,太宗亲为吮血)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一本无则知二字),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一作祚)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姚元康等授官充推官掌书记822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朝散郎行秘书秘书郎姚元康儒林郎太常寺协律郎郑懿等。
益部浮阳。皆大征镇也。
文昌全略。皆贤将相也。
而能以礼聘士。以职任才。
多闻得人。咸乐为用。
况尔等筹谋文藻。各负所长。
苟能赞察。兼掌奏记
孜孜不怠。翩翩有声。
慰荐褒升。其则不远。
元康可试左武卫仓曹参军剑南西川观察推官散官如故。
可试左金吾卫兵曹参军横海军节度掌书记散官如故。
许季同秘书监821年4月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大理卿许季同
国朝以来。
有刘得(一作德)张文瓘唐临大理卿
魏徵虞世南颜师古秘书监
设官之重。
得贤之盛。
人到于今称之。
季同以明慎钦恤理刑狱。
文学博雅掌图籍。
廷尉而掌秘府
论者荣之。
宜自重其官。
自远其道。
又思与刘张唐魏虞颜为比。
不亦自多乎。
秘书监
凌烟阁勋臣颂 其一 河间元王孝恭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九
我二后受成命。抚兴运。轧坤轴。撼乾枢。鼓元气而雷域中。腾百川而雨天下。云收雨霁。如再开辟。荡荡焉与太极同功。贞观十七年太宗以功成理定。秉为而不有之道。让德于祖考。推劳于偫臣。念匡济于艰难。感风云于畴昔。思所以摅之无穷。乃诏有司。拟其形容。图画于凌烟阁者二十有四人。盖象乎二十四气之佐天。昭勋德也。昔者舜以九官致理。周以十乱反正。高皇以三杰祚汉。光武以二十八将中兴。若夫错综勋贤。牢笼今古。雄四代而高视者。其唯圣唐乎。至若唐莒公刘渝公之伦。探元符。建帝图。首戴神尧晋阳而活天下。此则大禹之拯溺也。魏郑公以致君为已任。谏若不及。謇謇左右。秉心宣猷。此则咎繇之飏言也。虞永兴纠合偫儒。旁求百代。明备王礼。克谐帝乐。使我大国焕乎其有文章。此则夷夔之制作也。长孙赵公大义。除二凶。安宗庙。定社稷。以振我丕赫无疆之休。此则周公之匡救也。英卫受天勇智。雄武佐圣。鼓行海内。麾定四方。此则太公之鹰扬也。房杜元机朗识。并运帷幄。神发响效。谟成天功。此则萧何之指踪。子房之决胜也。尉迟秦程。刚毅木讷。气镇三军。力崩大敌。匹马孤剑。为王前驱。此则吴汉之朴忠。贾复之雄勇也。其馀皆榱栋殊材。黼黻异制。俦诸古烈。罔有惭德。皇王之业。于斯为盛。其始也。文为经。武为纬。智斯作。忠斯述。其末也。大不偪。小不遏。退者全。来者达。控而纵之。使自用之。推而引之。使自尽之。不设笼槛。以观寥廓之致。不顿缰锁。以极权奇之变。执一德而众力展。悬大信而偫情竭。高祖取之以义。太宗用之以道。高宗终之以仁。传圣万代。享其功利。此非盛欤。昔陆机袁宏晋人。而歌功于汉魏。作者犹或称之。况乎游圣代。观国光。目睨凌烟。而颂声不作。某不揣贱劣。有亹然之志。辄尽所蓄。各为赞一章。上以见王业之艰难。中以明圣贤之相须。次以朗前哲之光韵。末以耸后人之盛节。侯君集张亮。负勋跋扈。自陷大逆。敢没其名。用彰天罚。使伐劳怀贰者惧。春秋之义。异姓为后。故以河间元王为赞首云。
太极构天。
本由一气。
大人创业。
资我族类。
堂堂河间
仁勇是经。
遹骏有声。
为唐宗英。
暴隋天亡。
偫盗猖狂。
我伐用彰。
时维哲王。
武有烈光。
为爪翼肺肠。
经纶八方。
自南徂东。
晏海澄江(平萧铣辅公祏
使父兄帝天下。
化家为邦。
用竭尔力。
宠臻其极。
言不伐。
色不德。
以逊以默。
柔嘉维则。
佐高祖建大绩。
如周
太宗守大成。
如汉间平。
宜君宜王。
盘石无疆。
凌烟阁勋臣颂 其十二 虞永兴公世南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九
英英永兴,华德素行。
以文富国,以道佐命。
天下既定,为唐儒宗
东观石渠,始生古风。
秉精绎思,假道书圃。
驱驰百代,出入三古。
羲皇心,听语。
归来帝侧,献可替否。
帝告永兴,与鸿硕之伦。
阐六籍三坟,建乐章礼文。
先师是宗,于廓辟雍
辟雍沈沈,天子所临。
或弦或歌,讲古述今。
其从八千,缨弁森森。
獩貊羌髳,咸咏德音。
羽林孤儿,亦垂青衿。
洋洋声教,无远不暨。
日月所临,皆成文字。
郁开古始,扫荡浇季。
实我偫儒,成太宗之志。
英英永兴,宜曰文懿(公谥)
翰林院故事记 唐 · 韦执谊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五
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麟德殿西重廊之后。
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学士院者。
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之南。
别户东向。考视前代。
即无旧名。贞观中
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寮。
或当时才彦。皆以宏文馆学士会于禁中。
内参谋猷。延引讲习。
出侍舆辇。入陪宴私。
十数年间。多至公辅。
当时号为十八学士。其后永徽中
黄门侍郎顾琮复有丽正之称。开元初
中书令张说等又有集贤之目。皆用讨论。
未有典司。元宗以四隩大同。
万枢委积。诏敕文诰。
悉由中书。或虑当剧而不周。
务速而时滞。宜有偏掌。
列于宫中。承导迩言。
以通密命。由是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
入居翰林。供奉别旨。
于是中书舍人吕向谏议大夫尹愔首充焉。虽有密近之殊。
然亦未定名。制诏书敕。
犹或分在集贤。时中书舍人张九龄中书侍郎徐安贞等迭居其职。
皆被恩遇。至二十六年
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由是遂建学士
俾专内命。太常少卿张垍起居舍人刘光谦等首居之。
而集贤所掌。于是罢息。
自后给事中张淑中书舍人张渐窦华等相继而入焉。其外有韩翃阎伯玙孟匡朝陈兼蒋镇李白等。
在旧翰林中。但假其名。
而无所职。至德以后。
军国务殷。其入直者。
并以文词共掌诰敕。自此北翰林院始无学士之名。
其后又置东翰林院金銮殿之西。随上所在而迁。
取其便稳。大抵召入者一二人。
或三四人。或五六人。
出于所命。盖无定数。
亦有鸿生硕学。经术优长。
访对质疑。主之所礼者。
颇列其中。崇儒也。
初自德宗建置以来。秩序未立。
廷觐之际。各趋本列。
贞元元年九月。始有别敕。
令明预班列。与诸司官知制诰同列。
故事。中书以黄白二麻。
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出。
独得用黄麻。其白麻皆在此院。
自非国之重事。拜授将相
德音赦宥。则不得由于斯。
稽夫发挥大猷。藻绘上命。
只简片削。可以动乎人神。
风行四方。万里始觐。
制诰之谓欤。盖人君深拱端默于穆清之中。
茫茫九区。视听不及。
虽尧德舜智。汤明禹哲。
不能庭策以朝告。不能家阅以户臻。
必欲忘典谟。掩训誓。
阴谕于天下。密符于胸襟。
洪荒以还。所蔑闻也。
故议定于内。而事修于外。
言发于上。而旨达于人。
微乎斯。百度阕矣。
况此院之置。尤为近切。
左接寝殿。右瞻彤楼。
晨趋琐闼。夕宿严卫。
密之至也。骖镳得御厩之骏。
出入有内司之导。丰肴洁膳。
取给大官。衾裯服御。
资于中库。恩之厚也。
备侍顾问。辨駮是非。
典持缣牍。受遣偫务。
凡一得失。动为臧否。
职之重也。若非谨恪而有立。
秉贞而通理。俾乂枢要。
简于帝心。言不及温树之名。
慎不遗辕马之数。处是职者。
不亦难乎。至于强学修词。
刀笔应用。或久洽通儒之望。
或早升文墨之科。虽必有之。
乃馀事也。自立院已往。
五纪于兹。连飞继鸣。
数逾三十。而屋壁之间。
寂无其文。遗草简略于㭊编。
求名时得于邦老。温故之义。
于斯阙如。偫公以执谊入院之时。
最为后进。纪叙前辈
便于列词。收遗补亡。
敢有多让。其先后岁月。
访而未详。独以官秩名氏之次。
述于故事。庶后至者。
编继有伦。贞元元年龙集景寅冬十月记。
李巽相国尚书右仆射郑珣瑜谥议 唐 · 徐复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四
郑珣瑜令德清规。
坐镇风俗。
理人而善政浃洽。
作相而谋猷密勿。
其终始事迹。
当时罕俦。
所以表贤易名。
实曰文献
夫文者焕乎大行。
献者轩然高名。
今而褒之。
厥有经义。
亦犹贞惠文子累数其功。
至于再三。
以劝事君者。
今奉驳议。
议其无进拔。
无是非。
无赈施。
无謇谔。
且曰二字之谥。
非三代两汉事。
愚以为巽之驳。
所谓进拔者。
岂不推择偫萃致之于庭乎。
珣瑜往司铨衡
暨当钧轴。
流品式叙。
英髦在朝。
若无奖拔之明。
则何以至此。
但如来议寡言慎行。
故其端兆不可得而窥也。
当先朝之日。
上体不平。
奸臣王叔文招权作朋。
将害于国。
其视丞相如无也。
轻诣相府。
不循旧章。
珣瑜意虽能诛。
力固不足。
移疾高谢。
万情所归。
则是非之明。
孰大于此。
夫所谓赈施者。
在礼。
家施不及国。
贤人君子。
广爱为心。
莫不开称物之源。
布厚生之政。
曩者恤灾患。
免逋租。
亦既当之矣。
其于笃亲庇族。
衣无常主。
践名教者。
谁则不行。
若以分孤寡之资。
同于赈施。
珣瑜所羞言也。
奚谓无哉。
至如謇謇匪躬。
前议已书其微婉矣。
承高论。
敢不指明。
德宗季年。
李实京兆尹
殊恩昼接。
贵幸无比。
羡馀称贷。
莫之敢非。
珣瑜众诘所繇。
上陈利害。
且曰。
取于人而未酬其直。
焉得有馀。
是其言不可谓之无謇谔矣。
伏以国朝宰辅。
谥文而兼字者
代有人焉。
房玄龄谥曰文昭
狄仁杰谥曰文惠
魏徵陆象先苏瑰宋璟张说崔祐甫谥曰文贞
刘仁轨刘幽求姚元崇裴耀卿张九龄谥曰文献
李元纮韩休并曰文忠
薛元超文懿
卢怀慎文成
苏颋文宪
杨绾文简
其馀不可悉数。
若以文包美。
不宜以他字配之。
房玄龄狄仁杰以降。
昭惠贞献忠懿成简。
皆不得正矣。
我唐声名文物二百年。
更阅偫才。
发挥王度
岂拟名之典。
独未得中邪。
不然。
何轻沮之为。
驳正所设。
但当论谥之当否。
不宜诘字之多少。
苟有不当。
一字可乎
若皆允宜。
虽二字何害。
韦巨源附会凶党。
李北海夺其嘉名。
所言至公。
人则悦服。
今既曰贤相
而又非之。
君子于其言。
岂得苟而已乎。
若曰二字非三代两汉之规。
则又异乎愚所学者矣。
夫威烈慎靓。
周王之谥也。
文终文成
汉祖之佐命也。
霍光宣成
孔光为简烈。
中代之勋德也。
刘宽昭烈
杨赐为文烈。
东都鼎臣也。
安谓其无二字哉。
况文之为名。
其义多矣。
有经纬天地焉。
有忠信节礼焉。
立不慑。
坚强不暴焉。
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焉。
夫匪一端。
各有所当。
若皆西伯季孙之德。
然后可称文。
鲁侯文伯歜之类。
皆不为文矣。
故诔谥之制。
因时旌别。
前状议珣瑜之行。
曰为一代之名臣。
斯其旨欤。
谨上采礼经。
旁观旧史。
参诸国典。
以定二名。
请依前谥曰文献
大唐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户部尚书御史大夫梓州刺史鲜于公为故拾遗陈公建旌德之碑 中唐 · 赵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二
公讳子昂
字伯玉
梓州射洪县人也。
其先居于颍川
五世祖方庆好道。
墨子行秘书白虎七变。
隐于郡武东山
子孙因家焉。
高祖汤。
汤为郡主簿
汤生曾祖通。
通早卒。
生祖辩。
为郡豪杰。
辩生元敬
瑰伟倜傥。
弱冠以豪侠闻。
属乡人阻饥。
朝散万斛。
以赈贫者。
而不求报。
年二十二。
贡明经擢第。
文林郎
青龙末
天后居摄。
遂山栖饵术。
殆十八年。
元图大象。
无不达尝。
学术拟张平子
风鉴比郭林宗
公即文林元子也。
英杰过人。
彊学冠世。
诗可以讽。
笔可以削。
人罕双全。
我能兼有。
年二十四。
文明元年进士
射策高第。
其年。
高宗崩于洛阳宫。
灵驾将西归于乾陵
公乃献书阙下。
天后览其书而壮之。
召见金华殿。
因言霸王大略。
君臣明道。
麟台正字
由是海内词人。
靡然向风。
乃谓司马相如杨子云复起于岷峨之间矣。
秩满。
右卫曹。
每上疏言政事。
词旨切直。
因而解罢。
稍迁右拾遗
契丹营州叛。
建安郡王武攸宜亲总戎律。
特诏左补阙属之。
迨及公参谋帏幕。
军次渔阳
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
三军震慑。
公乃进谏。
感激忠义
料敌决策。
请分麾下万人。
以为前驱。
奋不顾身。
上报于建安
建安愎谏。
礼谢绝之。
但署以军曹掌记而已。
公知不合。
因登蓟北楼
感昔乐生燕昭之事。
赋诗而流涕。
及军罢。
以父年老。
表乞归侍。
至数月。
文林卒。
公至性纯孝。
遂庐墓侧。
杖而后起。
柴毁灭性。
天下之人。
莫不伤叹。
年四十有二。
葬于射洪独坐山。
有正声集十卷。
著于代。
友人黄门侍郎范阳卢藏用为之序。
以为文章道丧。
五百年得陈君焉。
由是太冲之词。
纸贵天下矣。
有子二人。
进士及第
长曰光。
官至膳部郎中商州刺史
仲曰斐。
河东蓝田长安三尉。
卒官。
光有二子。
其长曰易甫。
监察御史
次曰简甫。
殿中侍御史
斐生三子。
长曰灵甫
次曰兢甫众甫。
皆守绪业。
有名于代。
剑南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梓州刺史鲜于公自受分阃之征也。
初年谋始立法。
二年人富知教。
三年鲁变于道。
乃谓幕宾曰。
文林万斛。
以赈乡人。
得非司城子罕贷而不书乎。
拾遗之文。
四海之内。
家藏一本。
得非臧文仲立没而不朽乎。
于戏陈君。
道可以济天下。
而命不通于天下。
才可以致
而运不合于
悲夫。
孔文举郑元署通德门。
蔡伯喈陈寔立大邱颂。
异代思贤之意也。
况陈君之行。
之材。
而守牧之臣。
久阙旌表。
何哉。
爰命末学。
第叙丰碑。
表厥后来。
是则是效。
其颂曰。
有妫之后。
封于陈国
根深苗长。
世载明德。
文林大器。
质非雕刻。
学术钩深。
风鉴诣极。
代公耿光。
乔元藻识。
施不求报。
退身自默。
岷峨降灵。
拾遗挺生。
气总三象。
秀发五行。
才同入室。
学匪猎精。
明明天后
偫龙效庭。
矫矫长离。
轩飞梁益。
封章屡抗。
矢陈刑辟。
匪君伊顺。
惟鳞是逆。
九德未行。
三命惟锡。
帝命建安
远征不伏。
咨公幕画。
骋此骥足。
唯王玩兵。
愎谏违卜。
忠言不纳。
前军欲覆。
遂登蓟楼。
冀写我忧。
大运茫茫。
天地悠悠。
沙麓气冲。
太阴光流。
士食薇
人谁造周(嗟乎道不可合运不可谐遂放言于感遇亦阮公之咏怀已而已而陈公之微意在斯)
表辞右省
来归温凊。
如何风树。
不宁不令。
庐墓之侧。
柴毁灭性。
管辂之才。
管辂之命。
惟国不幸。
非君之病。
我鲜于公。
忠肃恭懿
光明不融。
为君颂德。
穆如清风。
日月运安。
江汉流东。
不闭其文。
永昭文雄。
石贺除义武军书记崔涓东川推官等制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九
朝议郎行秘书著作佐郎石贺等。朕寄诸侯之事重矣。
大者教化风俗。小者惠养黎庶。
环千里之疆。绾三军之众。
讲求倚用。不五六人。
守臣公度所请贺等。各以文学决科。
恺悌干禄。观其褒举。
皆是才名。能报所知。
能用可用。在尔宾主。
予不与焉。暨镶与钧。
亦称智敏。神州作掾。
库掌财。足展干能。
无惰官守。可依前件。
唐故东川节度检校右仆射御史大夫司徒周公墓志铭852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周平王子烈
封汝坟侯
秦以汝坟汝南郡
侯之孙因家焉。
遂姓周氏。
自烈十八世至西汉周仁
继烈封侯。
其后逃西晋乱。
南去黄冈
灵起仕桂州剌史。
生炅。
在陈为车骑将军
炅生法明
年十二。
一命为巴州剌史。
陈灭臣隋。
真定
隋乱归黄冈
起兵取蕲安沔黄。
武德中
籍四州地请命。
总管蕲安十六州军事光禄大夫
封国于道。
太宗虞世南铭书墓碑。
相国为六代孙。
曾祖恽。
汝州梁县
祖沛。
左拾遗
皇考颋。
右骁卫兵曹参军
礼部侍郎
公少孤。
奉养母夫人以孝闻。
进士登第
始试秘书正字湖南团练巡官
母夫人亡。
哭泣无时。
里人过公庐。
曰无惊周孝子。
后自留守府监察真拜御史集贤殿学士
李公宗闵宰相汉中
辟公为殿中侍御史行军司马
后一年。
复以殿中书职徵归。
时大和末
注训用事。
夏六月
始逐丞相宗闵
立朋党语。
钩挂名人。
凡百日。
朝士三十三辈。
天下悼慑。
以目受意。
附凶者屡以公为言。
注训曰。
如去周殿中。
恐人益惊。
竟不敢议。
注训取公为起居舍人
文宗复二史故事。
公濡笔立石螭下。
丞相退。
必召语。
旁侧窥帝每数十顾。
考功员外郎
帝曰。
周某不可不见。
宜兼前官。
数月。
考功掌言事。
谢日。
帝曰。
就试翰林
公辞让坚恳。
帝正色以手三麾之。
遂兼学士
职方郎中中书舍人
政事细大。
必被顾问。
公终身不言。
事故不传。
武宗即位
以疾辞。
出为工部侍郎华州剌史。
八禁军二十四内司居华下者。
籍役等百姓。
不敢妄出一辞。
李太尉德裕伺公纤失。
四年不得。
知愈治不可盖抑。
迁公江西观察使御史大夫
公既得八州。
施展教令。
申明约束。
发虔守陈弇赃。
以法死。
吏手胶拳。
穷乡远井。
如公在旁。
缚出洞寇刘大朴。
大朴徒数百人。
斸拨根脉。
无有遗失。
彭蠡东口戌五百人。
上下千里。
无一贼迹。
礼部尚书郑滑节度使
老将某项领不如教约。
公鞭背降为下卒。
声北入魏。
皆曰。
尚书文儒。
能治百姓。
仁爱兵士。
而复敢尔。
是岂可一犯。
九岁。
入拜兵部侍郎度支户部吏曹事。
积边粮谷九十万石。
今天子即位。
二年五月
以本官平章事
后一月。
正位中书侍郎
监修国史
就加刑部尚书
因河湟事议不合旨。
检校刑部尚书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明日入谢。
面加检校右仆射
公自举进士第
非其人不交言。
旁睨后进。
镌心镂志。
及为将相
近取远挽。
悉置于位。
李太尉德裕会昌中以恩撰元和朝实录四十篇。
溢美其父吉甫为相事。
公上言曰。
人君惟不改史。
人臣可改乎。
元和实录皆当时名士目书事实。
今不信。
而信德裕后三十年自名父功众所不知者而书之。
此若垂后。
谁信史。
竟废新本。
并帅王宰铲所部财货。
承事贵倖。
自请来朝。
声言我取平章事大梁
公上言曰。
宰破太原汴梁
不知天下治所凡几。
得如太原汴之大者。
可饱宰欲。
乞宰还镇。
自补其残。
后二日。
还宰诏下。
驸马都尉韦让求为京兆尹
公言曰。
尹坐堂上。
阶下拜二赤县令
属官将百人。
悉可笞辱。
非有德者。
京兆不可为。
岂止取吏事。
议竟寝。
自此非道求进者。
鼠遁自屏。
及镇东蜀一岁。
欲归闲洛师。
微得风恙。
公曰。
我今去。
是以疾去。
疾愈去非晚。
大中五年岁在辛未二月十七日
薨于位。
享年五十九。
讣至。
废朝三日。
册赠司徒
谏议大夫卢懿吊恤其家。
公信于朋友。
公于为官。
事嫠姊出告反面。
家事不敢自专。
同曾祖兄弟入门。
呵笞奴婢。
衣服饮食无二等。
免相位西去。
送公还者。
虽武将散秩
叹息咨嗟曰。
周相公无私。
我惜其去。
岂有私乎。
夫人义兴蒋氏。
先公某年终。
生二男一女。
长曰宽饶。
崇入校书
次曰咸喜。
京兆参军
皆孝谨有文学
女嫁起居舍人薛蒙
大中六年岁次壬申二月十三日
归葬先茔河南府河阳县谷阳乡立行里。
铭曰。
姬之支封。
国自为姓。
以周为氏。
入唐不盛。
烈后几世。
厥生贤孙。
当唐中兴。
为唐相臣。
文思天子。
跨古为治。
提起王道。
以公为倚。
迒蹊隙窍。
去者鸟驶。
谁塞谁。
劳公评指。
三屏大邦。
骏壮武事。
哺抚稚老。
父母赤子。
曰将曰相。
公其愧几。
指古为比。
公其无愧。
以公遗唐。
而后公死。
不锡寿考。
谁其辨之。
论书 唐 · 僧亚栖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凡书通即变。王变白云体。
欧变右军体。变欧阳体。
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
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
俱得垂名。若执法不变。
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
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
郭彦夔不许改名疏 五代 · 安重诲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九
伏以凡是人名。皆繇父命。
侍侧者称以荣左右。为后者称以奉蒸尝。
犯庙讳须更。同御名亦改
降此以外。回避无闻。
以春秋论之。卫侯名恶
大夫有齐恶。太宗朝有虞世南
君不听臣易名。皆所以重人父之命。
郭彦夔长在青州霍彦威有时移镇。
宁将私敬。上渎圣聪。
若便允从。恐多援引。
只宜如故工部郎史于邺奏。名是卢文纪私讳。
傥许更名。即不至尤违。
郭彦夔请在本道宜令权称致雍。在告敕内即须仍旧。
诚为至论。永作通规。
书评 南唐 · 李煜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善法书者。
各得右军之一体。
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
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
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
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
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
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
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
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
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
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
无蕴藉态度。
王郎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七、全宋文卷三七、《徐公文集》卷二○、《全唐文》卷八八七
维年月日,朝议郎行秘书秘书郎直门徐铉,谨以庶羞之奠,昭告于故郎中丈人之灵。
惟灵立身行己之规,理职奉公之节,闻于士友,著在官司,今以衔悲,岂容繁述?
伏思顷岁,独奉深知,获承子妻之恩,追序通家之旧。
邕和二族,出入十年,情不间于初终,义实敦于骨肉。
去岁天恩举善,右掖登贤,幸以王事仅同,省垣不隔,陪侍靡违于旦夕,兴居常在于见闻。
虽无光益之期,且慰因依之望。
岂谓悲欢迭代,光景须臾,才周旬岁之间,奄遘终天之痛,追攀靡及,哀慕何穷!
呜呼哀哉!
昨闻讣之初,方当卧病,不得亲临易箦,躬奉遗言,徒奄泪于漳滨,但痛心于夜壑。
呜呼哀哉!
家存馀庆,念属帝心,有后之期,自符公议,不孤之任,岂在他人?
呜呼哀哉!
故国方遥,良时未卜,王畿寓殡,远日将临。
雾昏而丹旐悠扬,月落而繐帷萧索。
凉风助惨,行路同悲,瞻望灵筵,酸辛无地。
敬陈薄奠,少道深怀,髣髴明灵,一赐临降。
尚飨!
扬州建隆寺997年4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小畜集》卷一七、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八、光绪《甘泉县志》卷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唐贞观中,制以天下战阵处为寺,且命虞世南李百药岑文本之徒,刊勒碑铭,纪述功业,传诸简册,灿然可观。
盖圣人不欲无罪而杀一夫,无名而荒寸土。
及乎诸侯阻兵,百姓徯后,驱人以战,事不获已。
矢石之下,死伤则多,徇义效忠,有足哀者。
虽复赠官爵,禄子孙,诚有劝于生,惧无益于死。
以为汉明之后,释教诞兴,谓冥寞之中,有轮回之数,能使精魄复生人天。
其道如何?
事佛诵经而已。
繇是交兵之地,舍为梵宫,田不耕而有名也;
死事之人,尽离鬼趣,士揖生而无恨也。
帝王所尚,今古攸同,虽有服儒冠而执名教者,又安知其果不然邪?
太祖皇帝受禅于周,启封在宋,朱旗所指,黔首乂安。
李重进作帅江都,婴城构逆,时建隆元年九月也。
乃命故中书令石公,统王师以讨之。
十有二月,傅于城下,于是建行宫,迎法驾。
是月十一日太祖至大仪驿,距广陵六十里。
夜半而城陷,诏宣徽北院使李公知军府事
寻以行在立为梵宫,取僧之有德行者处焉。
是时,先寺主道晖本居孝先,众所推择。
李公列状以闻,即可其奏,仍改法名为道坚,以纪年为寺额;
垦田四顷,隶省一庄,咸以赐之,供香积而饭缁流也。
道坚既没,智速嗣之。
智速又没,义幽嗣之。
义幽,超化大师也,以淳化二年归寂,义隆、颢仁监而主焉,皆超化大师之弟子也。
自国初至今凡四十载,日供僧不减六十人。
像设庄严,经教具备,礼佛有殿,演法有堂,斋庖在东,僧寝在右。
奥有室供汤沐焉,外有亭给登眺焉。
廊庑翼舒,门扉洞启,修竹交映,碧流萦回,实藩服之胜游,淮海之福地耳。
先是,太祖将返銮舆,留其御榻,忌晨供帐,于今尚存。
呜呼!
战伐所亡,人骨已朽,乘兹善果,皆出冥涂,岂知不再事朝廷,复为臣子欤?
义隆等谓,修建已来,碑志未立,以某出从翰苑,守是郡条,宜为斯文,理不可让。
是时大行晏驾,圣主承祧,至道三年四月也。
铭曰:
神道设教儒所崇,佛法度人释之宗。
王者草昧多屯蒙,乃有征伐扬武功。
野必死战城必攻,出入矢石岂梯冲,殒首丧元争效忠。
圣人念尔心所恫,诏舍战地为梵宫,游魂精气或感通。
拔尔出离冥涂中,恩异文王枯骨丛,事殊楚子京观封。
香灯钟磬飘天风,四十馀年僧憧憧。
止戈偃伯文轨同,三叶重光自建隆,祐我圣祚垂无穷。
尚书祠部郎中胡旦可银青光禄大夫行秘书少监致仕诰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文庄集》卷三
敕:国家大庇中区,实右文治。
思皇多士,粉泽时政。
况夫披蓺该洽,属言典要之臣,故当宠异而优假之。
以尔具官某学必传经,文皆约史。
早冠群彦,声华籍甚,爰在西掖,诏令敏赡。
久次于外,朕常念之。
而疾疹所婴,封奏来上,辞语恳激,览之依然。
特迁三品之阶,仍副中秘之任。
服此荣宠,勉自养颐。
可。
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劄子1047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范文正公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臣闻国家求治,莫先于擢才;
臣之纳忠,无重于举善。
臣窃见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新差知徐州王洙,文词精赡,学术通博,国朝典故,无不练达,搢绅之中,未见其比。
唐之虞世南、先朝之杜镐方之,不甚过也。
臣在中书日,曾求知越州,时章得象以下并言朝廷每有典礼之疑,则问此人,必见本末。
岂当许就外任,遂不行所请?
寻以撰成《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蒙恩进直龙图阁,依旧天章阁侍讲,仍赐金紫,以旌稽古之能也。
后以赴进奏院筵会,乃在京诸司常例,得从一日之休。
徒以横议中伤,例谴居外,三经赦宥,未蒙召还,恐非圣朝弃瑕采善之意。
臣近见此人来知襄州,复能精勤政治,庶务修举,清简和恕,吏民乐康,乃知其才内外可用。
自任工部员外郎,已及六考,不求磨勘
直龙图阁亦又四年,未曾迁改。
伏望圣慈,不以人之小累而废其大善。
如朝廷采鸿儒硕学以备询访,则斯人之选,为中外所服。
矧有懿文,可以发明议论,润色训谟。
欲乞特赐召还,仪表台阁
傥朝廷意切生民,重其外补,则乞就迁近职,别领大藩。
使搢绅之列,知稽古有劝,为善弗掩,实圣政之端也。
臣尝叨近辅,知无不言,况襄、邓邻封,稔闻善治。
或不如举状,臣受上书诈不实之罪。
如朝廷擢用后犯入己赃,臣甘当同罪。
取进止。
杨太尉行状1045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宋景文集》卷六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杨崇勋字宝臣,年七十。
公之曾高,燕蓟人也。
家习武经,世封勇爵
暨先正令公,事太宗皇帝,亲信甚笃,谨干见称。
济美流芳,至公而盛。
公气貌温伟,志怀沈毅。
由弱龄而遇主,逮晚节而还政。
休有令闻,谱牒存焉。
公年十一,以父故,补东班承旨
真宗皇帝方居潜邸,须忠实聪悟者以充左右,公与李永力同日中选,特赐今讳。
至道三年三月太宗上仙,真皇缵极,公授右侍禁
咸平元年二月,改西头供奉官
七月,充寄班祗候
三年春,均寇乘间,益部罹患,命公驰传被受公事。
四年正月,贼平,授内殿崇班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骑都尉
五年,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王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景德元年八月,授供备库副使
二年冬,加检校左散骑常侍,进封开国子
十二月,授香药库使
四年春,驾幸西洛,恭款诸陵,命公为行宫四面同巡检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进封宏农郡开国侯食邑五百户
十二月,升功日观,熙事既成,授东八作使,加食邑三百户
三年,顺祀蒲中,精禋脽上,回銮卫阙,推恩绵宇,授尚衣库使,差勾当翰林司
六年,天子按跸涡曲,恭款道宗,又命公为行宫四面巡检
七年六月,充群牧都监
十二月,授西上閤门使群牧副使
天禧元年二月,旅款群真,对越世庙,严祀云毕,恩章载举,加检校工部尚书上轻车都尉食邑三百户
十月,授依前检校工部尚书左武卫大将军使持节恩州诸军事恩州刺史,充枢密都承旨群牧副使
寻差提举点检枢密院通进银台司公事
且国家设鸿枢银台之司,素称繁鞅,自公之兼干也,日无留事,时称得人
三年十二月,授检校刑部尚书左骁卫大将军上柱国食邑三百户
四年二月,授英州防禦使,充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并代州管内马步军副都部署
即日改授客省使,依前英州防禦使群牧副使勾当三班院皇城司、兼管勾閤门四方馆公事。
真宗皇帝初以兵寄之重,无甚并代,公既受帝命,以潜邸心膂之臣,公实一二焉,故左右侍对,必藉其良。
即日故有典客之拜,庶令日侍轩陛,用为腹心。
时今上方正重明之位,实居继照之盛,有皇城司联事者周怀政,窃搆邪党,将危大宝。
阴谋已成,凶言遽露,公尽忠是务,密疏其由,逆竖就擒,禁闱不扰。
非先帝知公之忠厚,置公于左右,则何以得凶悖彰败,宗社延永!
故奖诏温密,增秩优隆。
八月,以功授邓州管内观察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邓州诸军事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宏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八百户。
公屡陈让奏,冀寝恩章。
寻改桂州观察使,充内客省使,兼群牧使
乾兴元年,加食邑七百户
会上出震居尊,庆泽流布,加检校司徒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三月,差知陈州军州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
十二月,除殿前都虞候,充真定府真州路马步军都部署
天圣二年二月,敕差权定州军州事。
二月,召还,授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三年十月,授殿前都指挥使振武军节度胜州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十一月,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忠果雄勇功臣
五年十二月,侍祠园丘,回舆广内,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加忠果雄勇宣力功臣
七年九月,加检校太保,充镇南军节度洪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依旧殿前副都指挥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八年十二月,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加忠果雄勇推诚宣力功臣
十年八月,授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定武军节度定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改赐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
盖公之总禁旅也,前后十稔,军政日新,宸眷弥渥,朝议惟允,乃有是拜,以旌其能。
是月,命公充修葺大内副使,公督兹大役,曾不愆素。
落成之日,赏典遂举。
明道元年十一月,授检校太尉山南东道节度襄阳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依前宣徽南院使枢密副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赐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
公帘前曲谢,庄献皇太后谕以先帝言:「杨崇勋忠直,堪于大用」。
十二月,授枢密使
二年正月,加光禄大夫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十月,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河阳三城节度孟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判陈州军州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推诚保德崇仁忠亮翊戴功臣
景祐元年八月,罢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河阳三城节度使寿州,以怀政仲弟累陈雪奏故也。
二年十一月,加特进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十二月,移知亳州
蕃锡之目,倍越常钧,仍给帑金,以增公费。
五年四月,移知陈州
时元昊大为边梗,公屡贡囊封,罄陈方略,上以公先朝心膂,多所采纳,以手诏嘉奖,练将之盛,实有力焉。
宝元元年十二月,加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庆历元年十二月,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赐推诚保德崇仁忠亮守正翊戴功臣
二年三月,上以夏寇未息,朔人颇骇,敌众恃强,寖违誓约,驿诏归阙。
召对之日,上曰:「以卿谙练师律,素推威望,付以兵寄,属于老成」。
乃授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河阳三城节度使,判定州真定府定州等路驻泊马步军都部署
下车之日,朔人聿宁。
讲练周严,器甲精设,北鄙传闻,族众惊慑。
十二月,以诸羌纳款,二边彻警,移判郑州
公夙有末疾,艰于起居,因抗疏引年,乞骸归第。
上优诏从之。
三年五月,授依前检校太尉左卫上将军致仕。
四年十二月,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改太子太保致仕。
五年闰五月二十四日,疾终于清平坊之私第。
上闻讣恻悼,亟选中贵人监护葬事,诸孤以公当属纩之辰,有厚葬之戒,由是泣愬,获寝其命。
翌日,遣内司宾至第恤问,厚加赙赐,特辍视朝二日,仍赠太尉
某月某日葬于祥符县邓公乡公家原,祔于先茔。
公凡三娶,始嫡夫人王氏,次娶夫人姚氏,次娶夫人田氏,皆先公而亡。
男十二人:长宗让,崇仪使
次宗诩,右班殿直,早亡;
次宗说,閤门通事舍人
次宗诲,内殿承制
次宗识,内殿崇班,早亡;
次宗谨,内殿崇班
次宗谔,东头供奉官
次宗诱,内殿崇班
次宗谊,东头供奉官
次宗谏,东头供奉官,早亡;
次宗诂,东头供奉官
次未名而夭
公凡五加功臣,至推诚保德崇仁忠亮守正翊戴,系阶至开府仪同三司,勋至上柱国,爵至开国公食邑一万四千二百户,食实封四千五百户。
公才谋周远,器识宏敏,生而羁孤,幼而惠悟。
尝私叹曰:「若目不识字,手不解书,至于成立,何颜自处」!
由此励志向学,勤求师友。
一日,公与张侍中耆辈侍立次,真宗皇帝谓曰:「知汝等好学文字,若能如此,吾当亲为教授」。
公等对曰:「实有志矣」。
乃谢于庭下。
自兹命张侍中为学长,张景宗观察为副学长,公与夏太尉守赟为学察,安团练守中而下为学生矣。
帝授以《孝经》、《论语》、诗赋,又教以虞世南字法
公自此旁通经史,周知韬略,附云龙之会,亲日月之光,备四方之驱策,受四圣之简注。
戎夷之纳款也,则七命为馆伴副使
郊祀之展寀也,则屡擢为行宫巡检
其或风闻利病,时政阙失,莫不便殿请对,论列移晷。
相国王沂公吕许公深相器重。
公六艺之学,射御尤精。
每信使通欢,射圃锡宴,上必命公陪,其引满中的,边庭叹伏,至今称之。
公秉马政之年,会有上言者,愿以厩驷市取其直,以资国困,宰弼将从其说。
公耳闻矣,心画素周,独于当宁之前,语以忘战之理,帝深称赏,其言遂寝。
其不畏彊禦,面折廷诤,率多如此。
咸平景德中,敌骑南牧,宸舆北征,常委公传令边帅,协谋禦寇。
公乃戴星将命,间道徒步,达于诸垒,谕以机事。
涉兹危阻,人推其功。
又命公固守澶渊钜梁。
时朔方之民携老扶幼,昼夜南渡,恐在其后。
公繇是求善涉者数十辈,预防其溺,乃有坠河流而得拯者,不可胜纪。
公七岁时,已失岵屺,伯氏抚鞠,而得其所。
无何,腰足中寒,以至不举。
虽勤询医剂,且久而罔验。
一旦,有高僧自至其家,乃目公曰:「斯奇童也,而有斯疾也」。
于怀中出圭角之药,傅之苦所。
涉数日间,公蹶然下榻,趋走如昨。
后访其僧,了不可得。
故公喜蓄方书,用施汤剂,垂死之疾,获生者众。
部下官属有亡殁者,公悉以俸金备其襄事,孤遗还乡,道涂获济,其行阴惠也又如斯。
公家有藏书积万馀卷,修职之外,研味忘倦。
尤嗜《白翰林集》,公因诠次乐天自未三十岁至七十五所著歌诗凡八十一篇,目之曰《白氏编年集》。
公自制序,手写其集,传诸好事。
公凡历四镇,所至之邦,祗率教条,勤访民隐。
寿春富庶,号为难理,有积年狡讼,前后不断,公躬加裁决,共称平允。
曹事清简,吏民宜之。
宽中而多恕,在贵而能降,言不妄发,谈必谙理。
奉身以约,抚族以睦。
亲属孤露,必加周恤;
朋执故旧,不忘平生。
历事三朝,践扬二府,名遂身退,善始令终。
若匪负不世之才,遇非常之主,明诚事国,纯仁保位,其孰能至于此乎!
方就远而从吉,宜考行而易名,敢述令猷,用资清议。
谨状。
皇从侄全州观察使追封新兴侯墓志铭1044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宋景文集》卷五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侯讳从郁,字仲文昭信军节度使、英国公惟宪之子,母曰莒国和夫人。
英公之祢曰潭王德芳
自潭而上,昭穆严尊,玉牒史官书之,故不著,独著侯事。
侯幼悟警,有志行,群居而自修,佚安而不流。
既就傅,务学尤力。
虞世南隶楷绝工,射能命中。
景祐中,悉召宗室观书太清楼。
诏侯赋诗,应旨辄上,帝称善。
他日,有诏褒美,辇下荣之。
庆历元年夏六月遘疾,薨于第,享年四十有四。
上为废朝,敕中贵人护葬,所以赗含追恤之良厚。
留窆普济禅坊,卜兆之未从,且言怀也。
侯仕始右班殿直,十迁至左屯卫大将军文州刺史,爵阶勋邑称是。
配曰夫人河东薛氏,封丹阳郡君,甚宜其家。
六男子:世奕,太子右卫率府率
世褒,故太子右司禦率府率
世将太子右监门率府副率
世秩,故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世觐,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幼未名。
诸子皆孝谨以肥家,则侯之垂裕当有以致之者。
岁直涒滩,始诏鸿胪启殡,即河南永安之先茔,月舍己巳,日舍癸卯,克葬。
全州观察使新兴侯,礼也。
昔诗人之称文王,其辞曰:「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我祖宗受命而帝,德溥流长,过文王远甚,而其支胄蕃衍,虽千万世尚无有底止,则文字之传,可以已乎!
铭曰:
帝孙之子,焘我丕祉。
嗣而承者,何千万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