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新安吴长公与予有卜邻之约将以明春携家武林索赠四首用旧韵 其一 清 · 厉鹗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四
一区河曲地还馀,同巷初欣有定居。
自比晏婴知近市,非关王播羡临渠。
名泉秀嶂兼幽躅(时长公寓家锡山,落叶高窗似故庐。
为说西湖好烟景,长竿移得昉溪渔。
黎明府移治平乐 明 · 卢龙云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古来良吏独称难,宦拙那能走上官
改道方知齐晏子,求名应薄汉倪宽。
行过桂岭闻猿狖,别后邾城忆凤鸾。
从此治平堪第一,徵书早拟下长安
挽族祖(讳)执钧二首 其一 清 · 缪重熙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少时入幕老来还,游屐争迎挹笑颜。
仁是晏婴周族党,才如王粲爱溪山。
已看独行垂型远,自觉和光步武难。
只我更深知己感,每怀高谊涕将潸。
遣怀四首 其一 1208年9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息倦登耕陇,乘闲弄钓舟。
安能书咄咄,且复送悠悠。
穷巷谁来往,村醪自献酬。
何妨晏平仲,岁晚一狐裘。
儒学二贤祠堂记 南宋 · 危和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七、光绪《抚州府志》卷一七、《飘然集》卷七、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六
崇仁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二人焉,其一秘阁脩撰欧阳公彻,其一环溪居士吴公沆也。
脩撰自少慷慨尚气,言不少屈。
靖康初应诏条弊政五十馀事,为三巨轴,厩置卒不能举,州为选力士负以行。
会虏大入,要盟城下而去,公毅然以口伐可汗自任,愿杀身以安社稷。
恐上不之信,则请质二子一女,身使穹庐,驭亲王以归,不报。
建炎初黄潜善、汪伯彦秉政,公伏阙上书,力诋其短,汪、黄不胜愤,以其及宫禁事,遂加公矫诬之罪,与陈东俱死东市。
未几,高宗皇帝深悔之,斥汪、黄于散地,赠公承事郎,仍官其子。
继又痛念不已,引咎责躬,至有「八年于兹,一食三叹」之语,加赠朝奉郎秘阁脩撰,且官其亲属二人,赐田十顷以恤其家。
居士少年结庵读书,已有高世志。
惟以母故,将求禄仕以为养迎,就试有司,且献所著书于朝。
既一再不遇而母卒,即庐于环溪,为终焉之计。
蓬户蔬食,处之晏如,动止语默,皆可法象。
阖门千指,雍雍以和,而乡闾之间薰其德,而善良者盖多也。
于书无不通,下至百家九流,莫不贯穿。
其所著述殆数十万言,《易》有《璇玑》,《语》有《发微》,《礼》有《本志图论》,《老子》有《解》,《易》又有《通解》,有《文集》,有《通言》,而《通言》尤其主教之书也。
二公忠义隐逸,制行不同,而皆切于名教,有关于风俗,天下之人闻而高之,而况于其县乡乎!
然脩撰止祠于郡庠,县则未举,环溪虽祠于县学,顾位偪而隘,于礼未宜。
嘉定十六年豫章范君应铃县政告成,乃新学宫,即讲堂西偏为屋四楹,翼以两庑,中肃二公像而祠焉。
于丁祭明日,则帅其僚与诸生陈三献之礼。
百年阙典,一旦兴行,畴昔权宜,今正厥位。
邑之人士顾瞻咨嗟,激厉奋发,咸以记请君。
君辞不自为,则以命其同年生临川危和
窃惟脩撰以布衣之贱,非官守于朝,而愤世疾邪,之死靡悔。
居士学成道存,宜以用世,而韬光不耀,自全其有。
死生大矣,贵贱殊矣,而不足为之变,何为其然哉?
安而生,不若忠而死;
有所亏而贵,不若无所亏而贱。
方其引颈就戮,老身厄穷,他人处之诚若未易。
由今以观,汪、黄之恶,人谓斯何,而修撰被国宠荣,立节万世;
同时辈行仕宦者岂无显官,类多名随身尽,而环溪之学往往与河汾并传。
畴得畴失,必有能辨之者。
范君为邑,特表而出之,以风厉其民,可谓知所先务矣。
于二公实桑梓后学,虽其生晚,不得执鞭晏子,为御李君,然诵读诗书,不无尚友之志,乃今得以无似之文荐公祠下,独非荣耀乎?
又从而系之词曰:
巴山兮青青,巴水兮泠泠,钟为伟人兮一世之英。
出以死节兮处以道鸣,无禄于国兮无列于庭。
有关于宗社之安危兮,有系于斯文之重轻。
身虽韦布兮名踰公卿,为行不同兮,同归于伯夷之清。
廉顽立懦兮闻者为兴,社而稷、尸而祝兮,犹未足以既邑人之诚。
岩岩宫兮有觉其楹,乃正厥位兮乃妥厥灵。
苦节春秋兮祀事孔明蕙兰兮苾芬其馨。
齐高嵩华兮争光日星,千秋万岁兮尚其典刑。
齐司寇 唐 · 程晏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一
齐境多寇。司寇不理。
景公司寇让之。反诤公曰。
请理君朝廷之寇也。公曰。
君废其职。反责我。
欲辞其责也。曰不然。
君不闻鼷鼠之牙乎。食人与百类。
虽齧尽而不痛。俗谓之甘口鼠也。
鲁国之牛。闻食其角矣。
请以是讽焉。牛之寝龁。
有蚊蚋挠其肤毛。必知鼓耳摇尾以挥之。
及鼷鼠食之。即不知痛也。
鼠之一牙。岂不甚于蚊蚋千噆乎。
以其口甘。虽贯心彻骨而不知也。
况其角乎。公诚职臣以司寇
请司朝廷之寇。然后司封疆之寇也。
朝廷之寇。其鼷鼠乎。
食君之角矣。又将贯骨与心也。
是患大而君不知也。封疆之寇蚊蚋乎。
但挠君之肤毛耳。君将鼓耳摇尾而挥之。
是患小而不知大也。臣所以急其大而不知。
漫其小而得知也。景公不喻。
竟坐司寇以不事。晏子曰。
司寇死。田氏为鼷鼠于齐矣。
桂州新修尧舜祭器碑 唐 · 赵观文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八
皇帝御宇。大顺壬子季冬十二月。
故府司空颍川陈公自桂州观察使膺制命。建静江军号。
仍降龙节。明年春二月
准敕有事于尧舜二祠。礼毕。
顾谓府长史朱韫曰。吾军旅之事。
则尝闻之。俎豆之事。
未之学也。子尝知书好古。
试详此礼。得合于经乎。
韫惕然而对曰。韫尘走下僚。
安敢辄议祀典。公谕之曰。
古有绵蕞定大礼者。皆草莽之士。
尔今为上佐。佐于郡政。
何谦而不言。韫辞不获已而对曰。
尝见开元礼有祠古帝王之制。今请求知礼者共为删定。
帝舜南巡。标乎古典。
惟兹法物。岂可不周。
由是命有司撰三献官冠衣剑佩三十有九。赞引礼生衣帻一十有六。
笾豆簠簋洗樽爵幡鼓七十有七。仪品斯毕。
具表以闻。帝曰俞哉。
褒称纶言。不载于此。
仆射彭□两两使可继巨屏。守简子至言者九。
关西不惑者三。追念前功。
若已有之。以观文明廷擢第。
故里远归。有陈蕃下榻之知。
有智伯国士之遇。有鲁肃指囷之意。
平仲脱骖之义。授书诘旦。
猥属斯文。观文谬以二雅得名。
实未造轲雄之旨。克让未果。
是敢直书。庶几正教。
传乎不朽。作颂曰。
大哉尧舜。真风不弭。
以圣禅圣。不子其子。
举贤登庸。投凶禦魅。
化匪逆人。膻宁慕蚁。
大功渐著。南巡脱屣。
九疑雨沉。苍梧云起。
伟欤元踪。遗于桂水
苍生思之。牢醴千祀。
俎豆礼缺。元侯克备。
发挥古典。骈罗雅器。
三献得仪。雍容剑履。
教人为臣。可达深旨。
翠巘稽天。红轮出地。
得君皋陶。千载意气。
中兴有常。无令伊耻。
二贤论 唐末至五代 · 杨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七
子贡管夷吾之奢。晏平仲之俭。
质于宣尼宣尼管仲之奢。
大夫也。而难为上。
晏平仲。贤大夫也。
而难为下。盖讥其僭上偪下之失。
或谓无所轻重。予敢继其末以论先后焉。
夫齐桓承襄公之失政。接无知之乱常。
久亡于外。自先入。
有国之后。锐心以求其治。
叔牙夷吾之能。脱囚服。
秉国政。有鲍叔之助。
隰朋之佐。遂能九合诸侯
以成霸业。此逢时之大者也。
平仲者。立于衰替之朝。
有田国之彊。有栾高之侈。
时非曩时。君非贤君。
崔杼之弑也。能挺然易其盟。
陈氏之大也。能晓然商其短。
独立于谗谄之伍。自全于纷扰之中。
人无间言。时莫与偶。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夷吾之力也。使晏子桓公之世。
有鲍隰之助。则其尊周室。
霸诸侯。功岂减于管氏乎。
以其镂簋而朱纮。孰若豚肩不掩豆。
以其三归而反坫。孰若一狐裘三十年。
矧国之破家之亡者。以奢乎。
以俭乎。语曰。
奢则不逊。俭则固。
与其不逊也宁固。然后知圣人轻重之旨斯在。
齐晏婴和与同之对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七、《北海集》卷二二
《左传》: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
公曰:「惟据与我和夫」?
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公曰:「和与同异乎」?
对曰:「异。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
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同之不可也如是夫」!
臣尝谓大臣之事君,和而不必同;
嬖臣之事君,则同而以为和。
齐景公梁丘据曰:「唯与我和夫」?
晏子以为亦同也,焉得为和,因推言曰:「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此之谓和,大臣之道也。
又曰:「今不然,君所谓可,亦曰可;
君所谓否,亦曰否」。
此之谓同,嬖臣之道也。
盖嬖臣之道,先意承志,以从命为敏,唯恐有违,是非可否,无敢异也,同焉而已。
是可与谋国事也哉?
若夫大臣之道,则佐佑丞弼,以责难为恭,唯恐有阙。
虽君臣势隔,上下分殊,然事之是非,理有所在,抑将引义固争,守正不渝,必归于是而后已,敢以君意所向,而使政令之出失其平哉?
兹其所以贵于可否之相济也。
裴垍,贤相也,奏事至于三,而宪宗不从,盖其可否之间有未契耳。
然大臣论事,要当是非先定而后进,所论是矣。
而人主听断出于一时,或未能周尽事情,开陈再三,其宁终拒,岂以屡拂而遂中止?
韦贯之激使以进退坚请,而事果听,其知义乎!
宪宗之屈己尽下乃如此,信乎其中兴主也。
臣闻赵普艺祖,尝奏事,不从其请,又以进,上怒,裂其奏掷于地。
跪取怀之而退,复补缀以进,上遂从之。
臣谓人臣有犯无隐,当以为法;
而人君舍己从人,当以艺祖为心,则国家无不济矣。
闭閤 宋 · 张纲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闭閤静无寐,观书空复愁。
虞卿双白璧,晏子一狐裘。
万事等归尽,百年谁得留。
还将句中眼,为问贾长头。
再用喜归亭韵 宋 · 张纲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晏子区区惜敝裘,吾衰亦恋故山幽。
得归更喜诗盈轴(四库本作袖)任达宁须酒拍浮。
已纵虚名身外去,肯将俗物眼边留。
只惭老负君恩重,结草他年报未休。
表上封事七条 北魏 · 李彪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二
臣闻昔之哲王,莫不亹亹孜孜,思纳谠言,以康黎庶。
是以访童问师,不避渊泽,询谋咨善,不弃刍荛,用能光茂实于竹素,播徽声于金石。
臣属生有道,遇无讳之朝,敢修往式,窃揆时宜,谨冒死上封事七条。
狂瞽之言,伏待刑戮。
其一曰:自太和建号,逾于一纪,典刑德政,可得而言也。
立圆丘以昭孝,则百神不乏飨矣。
举贤才以酬咨,则多士盈朝矣。
开至诚以轨物,则朝无佞人矣。
敦六顺以教人,则四门无凶人矣。
制冠服以明秩,则典式复彰矣。
作雅乐以协人伦,则人神交庆矣。
深慎罚以明刑,则庶狱得衷矣。
薄服味以示约,则俭德光昭矣。
单宫女以配鳏,则人无怨旷矣。
倾府藏以赈锡,则大赍周渥矣。
省赋役以育人,则编户巷歌矣。
宣德泽以怀远迩,则华荒抃舞矣。
垂至德以畅幽显,则祯瑞效质矣。
生生得所,事事惟新,巍巍乎犹造物之曲成也。
然臣愚以为行俭之道,犹自(阙)如。
何者?
今四人豪富之家,习华既深,敦朴情浅,未识俭素之易长,而行奢靡之难久。
壮制第宅,美饰车马,仆妾衣绫绮,土木被文绣,僭度违衷者众矣。
古先哲王之为制也,自天子以至公卿,下及抱关击柝,其宫室车服,各有差品,小不得逾大,贱不得逾贵。
夫然,故上下序而人志定。
今时浮华相竞,情无常守,大为消功之物,巨制费力之事,岂不谬哉!
消功者,锦绣雕文是也。
费力者,广宅高宇、壮制丽饰是也。
其妨男业害女工者,焉可胜言哉。
汉文时,贾谊上疏云「今之王政,可为长太息者六」,此即是其一也。
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故越王好勇而士多轻死,楚灵好瘠而国有饥人,今二圣躬行俭素,诏令殷勤,而百姓之奢犹未革者,岂楚越之人易变如彼,大魏之士难化如此?
盖朝制弗宣,人未见德,使之然耳。
臣愚以为第宅车服,自百官以至于庶人,宜为其等制,使贵不逼贱,卑不僭高,不可以称其侈意,用违经典。
今或者以为习俗日久,不可卒革,臣谨言古人革之之渐。
子产为政一年,百姓歌之曰:「我有田畴,子产伍之,我有衣冠,子产贮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及三年,乃改歌曰:「我有田畴,子产殖之,我有子弟,子产诲之,子产若死,其谁继之」。
然则郑人之智,岂前昏而后明哉?
从政者须渐,受化者难顿故也。
今若为制以差品之,始末之情,魏士与人同矣。
既同郑人,是为卒有善歌,岂可惮其初怨,而不为终善哉?
夫尚俭者开福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然则俭约易以教行,华靡难以财满,是以圣人留意焉,贤人希准焉。
夏禹卑宫室而恶衣服,殷汤寝黄屋而乘辂舆。
此示俭于后王,后王所宜观其意而取折衷也。
孔子鲁司寇,乘柴车而驾驽马;
晏婴为齐正卿,冠濯冠而衣故裘。
此示俭于后臣,后臣所宜识其情而消息之也。
前志云:「作法于凉,其弊犹贪」。
此言虽略,有达治道。
臣之瞽言,傥或可采,比及三年,可以有成。
有成则人务本,人务本则奢费除,奢费除则谷帛丰,谷帛丰则人逸乐,人逸乐则皇基固矣。
其二曰:《易》称:「主器者,莫若长子」。
《传》曰:「太子奉冢嫡之粢盛」。
然则祭亡主则宗庙无所飨,冢嫡废则神器无所传。
圣贤知其如此,故垂诰以为长世之法。
昔姬王得斯道也,故恢崇儒术,以训世嫡世嫡于是乎习成懿德,用大协于黎蒸
是以世统生人,载祀八百。
建嬴氏之君于秦也。
殆弃德政,坑焚儒典,弗以义方,教厥冢子,于是习成凶德,肆虐以临黔首。
是以享年不永,二世而亡。
亡之与兴,其道在于师傅,师傅之损益,可得而言。
益者,周公傅成王,教以孝仁礼义,逐去邪人,不使见恶人,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为卫翼。
卫翼良,成王正,周道之所以长久也。
损者,赵高胡亥,教以刑戮斩劓及夷人族,逐去正人,不得见善士,谄佞谗贼者为其左右。
左右邪,胡亥僻,秦祚之所以短促也。
夫皇天,辅德者也,岂私周而疏秦哉?
由所行之道殊,故祸福之途异耳。
光武议为太子置傅,以问其群臣,群臣望意,皆言太子执金吾、新阳侯阴就可。
博土张佚正色曰:「今立太子,为阴氏乎?
为天下乎?
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光武称善,曰:「置傅,以正太子也。
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
即拜太子太傅,汉明卒为贤主。
然则之傅汉明,非乃生之渐也,尚或有称,而况乃训之以正道,其为益也固以大矣。
故礼曰:「太子,因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于南郊」。
明冢嫡之重,见乎天也。
「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明孝敬之道也。
然古之太子,「自为赤子,而教固以行矣」。
此则远世之镜也。
高宗文成皇帝慨少时师不勤教,尝谓群臣曰:「朕始学之日,年尚幼冲,情未能专,既临万机,不遑温习,今而思之,岂唯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
尚书李䜣免冠而谢,此则近日之可鉴也。
伏惟太皇太后翼赞高宗,训成显祖,使巍巍之功,邈乎前王,陛下幼蒙鞠诲,圣敬日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
今诚宜准古,立师傅以训导太子训导正则太子正,太子正则皇家庆,皇家庆则人幸甚矣。
其三曰:臣闻国本黎元,人资粒食。
是以昔之哲王,莫不勤劝稼穑(《通典》十二作「充勤稼穑」。),盈畜仓廪。
故尧汤水旱,人无菜色者,盖由备之有渐,积之有素。
暨于汉家,以人食少,乃设常平以给之;
魏氏以兵粮乏,制屯田以供之。
用能不匮当时,军国取济。
又《记》云,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
光武以一亩不实,罪及牧守。
圣人之忧世重谷,殷勤如彼,明君之恤人劝农,相切如此。
顷年山东饥,去岁京师俭,内外人庶,出入就丰,既废营产,疲而乃达,又于国体,实有虚损。
若先多积谷,安而给之,岂有驱督老弱糊口千里之外?
以今况古,诚可惧也。
臣以为宜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京都度支岁用之馀,各立官司,年丰籴积于仓,时俭则加私之二(《通典》十二作「则灭私之十二」。粜之于人。如此,民必力田以买官绢,又务贮财,《通典》十二作「贮钱」。),以取官粟,年登则常积,岁凶则直给。
又别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民(《通典》二作「屯田人」。)
相水陆之宜,料顷亩之数,以赃赎杂物馀财市牛科给,令其肆力。
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蠲其正课,并征戍杂役
行此二事,数年之中,则积谷而人足,虽灾不为害。
臣又闻前代明主,皆务怀远人,礼贤引滞。
汉高过赵,求乐毅之胄;
晋武廓定,旌吴蜀之彦。
臣谓宜于河表七州人中,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
一可以广圣朝均新旧之义,二可以怀江汉归有道之情。
其四曰:昔帝舜咎繇,惟刑之恤,周公成王,勿误于庶狱,斯皆君臣相诫,重刑之至也。
今二圣哀矜罪辜,小大二情,谳决之日,多从降恕,时不得已,必垂恻隐,虽前王之勤听肆赦,亦如斯而已。
至若行刑犯时,愚臣窃所未安。
汉制,旧断狱报重,常尽季冬至孝章时,改尽十月,以育三微。
后岁旱,论者以一月断狱,阴气微,阳气泄,以故致旱。
事下公卿,尚书陈宠议,冬至阳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射干、芸、荔之应,周以为春;
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雊鸡乳,殷以为春,十三月阳气已至,蛰虫皆震,夏以为春。
三微成著,以通三统,三统之月,断狱流血,是不稽天意也。
《月令》:仲冬之月,身欲宁,事欲静。
以起隆怒,不可谓宁,以行大刑,不可谓静。
章帝善其言,卒于十月断。
今京都及四方,断狱极重,常竟季冬,不推三正以育三微。
宽宥之情,每过于昔,遵时之宪,犹或阙然,岂所谓助阳发生、垂奉微之仁也?
诚宜远稽周典,近采汉制,天下断狱,起自初秋,尽于孟冬,不于三统之春行斩绞之刑。
如此,则道协幽显,仁垂后昆矣。
其五曰: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之不廉,乃曰簋簋不饰。
此君之所以礼贵臣,不明言其过也。
臣有大谴,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死,此臣之所以知罪而不敢逃刑也。
圣朝宾遇大臣,礼同古典。
太和以降,有负罪当陷大辟者,多得归第自尽。
遣之日,深垂隐悯,言发凄泪,百官莫不见,四海莫不闻。
诚足以感将死之心,慰戚属之情。
然恩发至衷,未著永制,此愚臣所以敢陈末见
昔汉文时,人有告丞相周勃谋反者,逮系长安狱,顿辱之与皂隶同。
贾谊乃上书,极陈君臣之义,不宜如是。
夫贵臣者,天子为其改容而体貌之,吏人为其俯伏而敬贵之。
其有罪过,废之可也,赐之死可也。
若束缚之,轮之司寇,榜笞之,小吏詈骂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
及将刑也,臣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
天子曰: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
上不使人抑而刑之也。
孝文深纳其言,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
孝武,稍复人狱,良由孝文行之当时,不为永制故耳。
伏惟圣德慈惠,岂与汉文比隆哉!
今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之时,臣安可陈瞽言于朝,但恐万世之后,继体之主有若汉武之事焉。
夫道贵长久,所以树之风声也。
法尚不亏,所以贻厥孙谋也。
焉得行恩当时,而不著长世之制乎?
其六曰:《孝经》称「父子之道天性」,《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二经之旨,盖明一体而同气,可共而不可离者也。
及其有罪,罪不相及者,乃君上之厚恩也。
至若有惧,惧应相连者,固自然之恒理也。
无情之人,父兄系狱,子弟无惨惕之容,子弟逃刑,父兄无愧恧之色。
宴安荣位,游从自若,车马仍华,衣冠犹饰,宁是同体共气、分忧均戚之理也?
昔秦伯以楚人围江,素服而示惧,宋仲子以失举桓谭,免冠而谢罪。
然则子弟之于父兄,父兄之于子弟,惟其情至,岂与结盟相知者同年语其深浅哉?
二圣清简风俗,孝慈是先。
臣愚以为父兄有犯,宜令子弟素服肉袒,诣阙谢罪。
子弟有坐,宜令父兄露板引咎,乞解所司。
若职任必要,不宜许者,慰免留之。
如此,足以敦厉凡薄,使人知有所耻矣。
其七曰:《礼》云,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
此圣人缘情制礼,以终孝子之情者也。
周季陵夷,丧礼稍亡。
是以要绖即戎,素冠作刺,逮于虐秦,殆皆泯矣。
汉初,军旅屡兴,未能遵古。
至宣帝时,民当从军屯者,遭大父母、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弗徭役,其朝臣丧制,未有定闻。
后汉元初中,大臣有重忧,始得去官终服
魏武、孙、刘之世,日寻干戈,前世礼制,复废而不行。
晋时鸿胪郑默丧亲,固请终服武帝感其孝诚,遂著令以为常。
圣魏之初,拨乱反正,未遑建终丧之制。
今四方无虞,百姓安逸,诚是孝慈道洽,礼教兴行之日也。
然愚臣所怀,窃有未尽。
伏见朝臣丁大忧者,假满赴职,衣锦乘轩,从郊庙之祀,鸣玉垂緌,同节庆之宴,伤人子之道,亏天地之经。
愚谓如有遭大父母、父母丧者,皆听终服
若无其人有旷庶官者,则优旨慰喻,起令视事,但综司出纳,敷奏而已,国之吉庆,一令无预。
其军戎之警,墨缞从役,虽愆于礼,事所宜行也。
如臣之言,少有可采,愿付有司,别为条制(《魏书·李彪传》)
赠表弟黄校书(一作较,昔居临溪,今居近市,入市五里。) 唐末至五代 · 徐夤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引用典故:晏子近市居
产破身穷为学儒,我家诸表爱诗书。
严陵虽说临溪隐,晏子还闻近市居。
佳句丽偷红菡萏,吟窗冷落白蟾蜍。
闲来共话无生理,今古悠悠事总虚。
褚渊碑文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十一、文选卷五十八
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
所以子产云亡,宣尼泣其遗爱;
随武既没,赵文怀其馀风。
文简公见之矣。
公讳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
微子以至仁开基,宋段以功高命氏。
爰逮两汉,儒雅继及;
魏晋以降,奕世重晖
乃祖太傅元穆公,德合当时,行比州壤。
深识臧否,不以毁誉形言;
亮采王室,每怀冲虚之道。
可谓婉而成章,志而晦者矣。
自兹厥后,无替前规,建官惟贤,轩冕相袭。
公禀川岳之灵晖,含圭璋而挺曜,和顺内凝,英华外发。
神茂初学,业隆弱冠。
是以仁经义纬,敦穆于闺庭;
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宇。
孝敬淳深,率由斯至;
尽欢朝夕,人无閒言。
逍遥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
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
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汪汪焉,洋洋焉,可谓澄之不清,挠之不浊。
袁阳源才气高奇,综覈精裁;
宋文帝端明临朝,鉴赏无昧。
袁既延誉于遐迩,文亦定婚于皇家。
选尚馀姚公主,拜驸马都尉
汉结叔高,晋姻武子,方斯蔑如也。
释褐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
濯缨登朝,冠冕当世;
升降两宫,实惟时宝。
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
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光昭诸侯,风流籍甚。
以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将毁灭。
有识留感,行路伤情。
服阕,除中书侍郎
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恪居官次,智效惟穆。
于时新安王宠冠列蕃,越敷邦教,毗佐之选,妙尽国华。
出为司徒右长史,转尚书吏部郎。
执铨以平,御烦以简,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复存于兹
泰始之初,入为侍中
曾不移朔,迁吏部尚书
是时天步初夷,王途尚阻,元戎启行,衣冠未缉。
内赞谋谟,外康流品。
制胜既远,泾渭斯明。
赏不失劳,举无失德。
绩简帝心,声敷物听。
事宁,领太子右卫率,固让不拜。
寻领骁骑将军
以帷幄之功,膺庸祗之秩,封雩都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久之,重为侍中,领右卫将军
尽规献替,均山甫之庸;
缉熙王旅,兼方叔之望。
丹阳京辅,远近攸则;
吴兴襟带,实惟股肱;
频作二守,并加蝉冕
政以礼成,民是以息。
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贻厥之寄,允属时望。
徵为吏部尚书,领卫尉,固让不拜。
改授尚书右仆射
端流平衡,外宽内直
弘二八之高谟,宣由庚而垂咏。
太宗即世,遗命以公为散骑常侍中书令护军将军
送往事居,忠贞允亮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君子以为美谈,亦犹孟轲致欣于乐正,羊职悦赏于士伯者也。
丁所生母忧,谢职。
毁疾之重,因心则至。
朝议以有为为之,鲁侯垂式
存公忘私,方进明准。
爰降诏书,敦还摄任。
固请移岁,表奏相望。
事不我与,屈己弘化
属值三季在辰,戚蕃内侮;
桂阳失图,窥窬神器。
鼓棹则沧波振荡,建旗则日月蔽亏。
出江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
鸣控弦于宗稷,流锋镞于象魏。
虽英宰临戎,元渠时殄;
而馀党实繁,宫庙忧逼。
公乃揔熊罴之士,不贰心之臣,戮力尽规,克宁祸乱。
康国祚于缀旒,拯王维于已坠。
诚由太祖之威风,抑亦仁公之翼佐。
可谓德刑详,礼义信,战之器也。
以静难之功,进爵为,兼授尚书令中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
功成弗有,固秉撝挹。
改授侍中中书监护军如故。
又以居母艰去官。
虽事缘义感,而情均天属。
颜丁合礼,二连之善丧,亦曷以踰!
天厌宋德,水运告谢。
嗣王荒怠于天位,彊臣凭陵于荆楚
废昏继统之功,龛乱宁民之德,公实仰赞宏规,参闻神算。
虽无受脤出车之庸,亦有甘寝秉羽之绩。
乃作司空,山川攸序;
兼授卫军,戎政辑睦。
既而齐德龙兴顺皇高禅。
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弼谐允正,徽猷弘远,树之风声,著之话言,亦犹稷契之臣虞夏,荀裴之奉魏晋
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大启南康,爰登中铉;
时膺土宇,固辞邦教
今之尚书令,古之冢宰,虽秩轻于衮司,而任隆于百辟。
暂遂冲旨改授朝端。
迩无异言,远无异望
茂庸重申前册。
执五礼以正民,简八刑而罕用。
故能骋绩康衢,延慈哲后。
义在资敬,情同布衣;
出陪銮躅,入奉帷殿。
仰南风之高咏,餐东野之秘宝。
雅议于听政之晨,披文于宴私之夕。
参以酒德,閒以琴心。
暧有馀晖,遥然留想。
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肃肃焉,穆穆焉。
于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太祖升遐,绸缪遗寄。
侍中司徒录尚书事。
禀玉几之顾,奉缀衣之礼。
择皇齐之令典,致声化于雍熙。
内平外成,实昭旧职。
增给班剑三十人,物有其容,徽章斯允。
位尊而礼卑,居高而思降。
徂秋,以疾陈退。
朝廷重违谦光之旨,用申超世之尚,改授司空,领骠骑大将军侍中录尚书如故。
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建元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薨于私第,春秋四十有八。
柳庄疾棘,卫君当祭而辍礼;
晏婴既往,齐君趍车而行哭。
公之云亡,圣朝震悼于上,群后恇动于下,岂唯哀缠一国,痛深一主而已哉!
追赠太宰侍中录尚书如故,给节羽葆鼓吹班剑为六十人,谥曰文简,礼也。
夫乘德而处,万物不能害其贞;
虚己以游,当世不能扰其度。
均贵贱于条风,忘荣辱于彼我。
然后可兼善天下,聊以卒岁。
经始图终,式免祗悔。
谁云克备,公实有焉。
是以义结君子,惠沾庶类。
言象所未形,述咏所不尽。
故吏某甲等,感逝川之无舍,哀清晖之眇默。
餐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于京国。
思卫鼎之垂文,想晋钟之遗则。
方高山而仰止,刊玄石以表德。
其辞曰:辰精感运,昂灵发祥。
元首惟明,股肱惟良。
天鉴璿曜,踵武前王。
钦若元辅,体微知章。
永言必孝,因心则友。
仁洽兼济,爱深善诱。
观海齐量,登岳均厚。
五臣兹六,八元斯九。
内谟帷幄,外曜台阶。
远无不肃,迩无不怀。
如风之偃,如乐之谐。
光我帝典,缉彼民黎。
率礼蹈谦,谅实身干。
迹屈朱轩,志隆衡馆。
眇眇玄宗萋萋辞翰。
义既川流,文亦雾散。
嵩构云颓,梁阴载缺。
德猷靡嗣,仪形长递。
怊怅馀徽,锵洋遗烈。
久而弥新,用而不竭。
春秋战国门 晏婴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正人徒以刃相危,贪利忘忠死不为。
麋鹿命悬当有处,驱车何必用奔驰。
庵中晨起书触目四首 其三 1198年11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赋形不使面团团,耸膊心知到骨寒。
晏子元非枕鼓士,杜生那有切云冠
时扶迁客桄榔杖,日厌诗人苜蓿
赖是平生憎阿堵,今年初解侍祠官
对名田判(乙为列侯名田县道有司纠云既违新制请没入县官乙诉云虽已受封实未之国不伏) 五代 · 韦建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锡社启土。开国建侯
惟彼占田。制无踰等。
瞻言县道。未可裂封。
乙实无良。不能幅利。
晏婴之辞邑。虽谢能贤。
丞相之出关。未宜加罪。
必也异萧何之穷僻。同王立之占求。
则汉典可遵。殷鉴斯在。
待于阅实。方正爰书。
闲味1204年1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身似枯禅谢世尘,岂容收敛强冠巾。
庾郎三不妨饱,晏子一裘何恨贫。
栖冷每怜鸡唱早,云开初见月痕新。
闲中有味君知否,熊掌驼峰未是珍。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廷鸾)挽词三首(并跋)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董卓荀爽,陈桓免晏婴
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赠移居 其一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九
一牖长开瓮,双轮且载书。
陶潜方卜宅,晏子又移居。
野隧通流细,邻墙凿照虚。
东西花外路,何处少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