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祖绍”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秘书丞冯君墓志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丹渊集》卷三九
君讳某,字某
其先始平人,在僖宗朝,有官于蜀者。
广明之乱,唐统紊裂,视世浊溺,留避于此。
子孙蕃衍,有居于普者。
五世祖绍卿,于五代时,以宗族门地雄于一州;
高祖讳光伟,佐东川节度
曾祖讳峤,祖讳元晏,并潜隐不仕。
父讳某,少举进士,以苦学被病,遂不顾旧业,专治养生之术。
作诗百章道其事,自号丹珠子
年过八十,无疾而终。
子三人,君其长也。
君生而颖慧,不憙他技。
未冠,求师于成都
是时,任玠温如李畋渭卿,皆以道义文章教授诸生,君执业门下,并为其高第。
归,将试艺于其郡廷,以干荐书,而豪士恶子竞以财赂占压,寒素不得一步进于其下。
乃退而叹曰:「是等也,我安能与之以力相较耶」?
于是收歛退缩,芟去仕意,僻居静处,讨究群策。
经深史隐,钩擿藏诣;
驰词吐论,坐者常屈。
闾里讼诉,槩先诣君所平决,以至不复更由官治,而两讲解矣。
教诸子事业,悉有端次。
庆历中,其子、今中都外郎如晦,用其法一举中进士
君曰:「是吾门户之大望,自此子尔」。
嘉祐初,以子官授大理评事致仕,三迁为秘书丞赐绯衣银鱼。
尝即其居,盛创亭宇,榜之曰「荣恩」;
自作记,道其所以获当世为人之甚幸者。
乡人景慕之。
治平二年春中都晋原宰,君以双舆就其养。
晋原之治,高出一道,君实有所诲助。
间则吟诗饮酒,日日不倦。
一旦,召中都语之,曰:「官居之乐,诚乐矣!
然而吾之旧庐,近常往来于吾怀也。
汝当具吾归装,宜无吾留」。
十月,促就道,中都遂假檄侍还其家。
既至,亟遣去,曰:「汝速往,无以吾累汝;
汝当忧民,慎毋吾忧也」。
自是,日召乡里故旧聚饮,欢嘑啸歌,愈益精健。
诸子立左右,忽顾之,曰:「父母之年,古人谓可以喜惧者,汝等当知之。
吾受禄养几二纪,名复挂朝籍,人能如吾者几何?
此可喜也。
然吾春秋已高,汝能无所惧乎」?
家人闻之,错遌皇惑,问:「何以及此?
体中有觉不如平时者何所」?
但俛首嘻笑,不答。
又数日,食饮渐不进,求就枕,瞑目良久。
以纩候其气,已不属矣,遂终焉,十一月十二日也。
享年七十五。
夫人赵氏,同郡之甲族,婉懿有善誉,宗党模其闺法,四封为寿光县君
生男六人,三早夭;
次,中都也;
次,处晦用晦,并举进士,有文行闻其朋流。
女五人:适昌元解惟正,都官员外郎景思问,郡人周著,进士景思永。
归思问者,先卒;
后继之以其娣,封永寿县君
孙男十人,某某,皆向习文艺。
孙女九人。
其一始嫁河南赵仲遘。
其孤将以三年二月某日,葬君于乐至县普安乡西山,从先茔也。
中都与同有场屋之旧,走仆诣同,求铭其墓,为之铭。
铭曰:
孰不种善,君穫其多。
奄然而归,所少谓何。
子官曰荣,学者愈侈。
君所常望,久焉益伟。
人生世中,起跌百端。
如君初终,十八尤完。
老安先庐,没集旧兆。
更万千年,铭永其诏。
孟州节度推官妻田氏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九、《范太史集》卷四八
君田氏。
曾祖承谓,赠左骁卫将军
祖绍渊,赠右金吾卫将军
良佐西京左藏库副使
旌德县赵氏。
君既笄,适冯翊侯之子孟州节度推官子栎。
初,君在提孩,赵君祖母柴夫人尝谓其女旌德君曰:「我孙子栎当娶此女」。
后柴夫人卒,冯翊侯亦卒。
君父母以赵君孤幼,欲求昏它族,察君意不可,故卒归赵氏。
是时,赵君补三班奉职,未几,以词学登科,赐进士出身,改授文资,亲族以此多君。
随夫寓于博州
元祐六年八月卒于博,年二十有一。
男女各一,皆幼。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凤得其凰,和鸣锵锵。
会日苦短,别日苦长。
安化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密郡德安县郭氏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一、《范太史集》卷五○
夫人郭氏。
曾祖贽,中书令襄国文懿公
祖绍升,光禄卿
父肃之。
母陈氏夫人。
安化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密郡公令教。
性静专愿顺,历三十年,其终如初,门中无愠色、无怨言。
治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丰侈,而必精以旨;
其衣无故新,浣濯缝纫,而必洁以完;
其语言周旋,容止进退,必从容以和。
元祐四年三月壬午卒,年四十有四。
九男:曰子云右监门卫大将军
子思右班殿直
子泰三班奉职
子才
馀幼。
九女,长适右侍禁向子平,次适右班殿直钱岵,馀在室。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易》在中馈,妇无外事。
《诗》美鹊巢,德如鸤鸠。
起家而有,可配公侯。
夫人宜之,是以似之。
长松长老显禅师语录序 宋 · 杨天惠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一、《成都文类》卷二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六
顷岁,吾蜀佛教惟讲席律坛之为尚,盖人自以为无等等法矣,而未始知有祖道之高。
晚得真觉胜禅师自黄蘖归,阐化于成都昭觉寺
初会易之广大变动周流六虚者,又圆道之微妙混成先天地生者,遂言曰:「吾之法函盖乾坤不为大,消殒虚空不为难,当体见成,随用立具」。
于时西南缁素之士骤闻之,率多听莹瞪瞢,不入久之,各怃然为间曰:「异哉!
此故吾家物也,胡历劫遗之,乃今获之」?
莫不失喜落涕,恨遭遇之晚。
胜禅师既殁,绍禅师继之,其法犹胜禅师也,而化度之众加多焉。
绍禅师既殁,显禅师继之,其法犹绍禅师也,而缘法之合加盛焉。
前住长松,今住保福,其归依之侣未可计,而济拔之功未有艾也。
时会下高弟有法安者,尽能记禅师两地为人言句,录而刊之,离为二通。
其保福之语则平等居士已为冠篇矣,而长松之录猥诿某丞乏。
呜呼!
释迦别传,迦叶亲授,西天祖师之所护念,中华耆宿之所承袭,邈哉遐矣,不图今日及吾身亲见之。
然以吾观于禅师微言奥句,关键幽密,假令合天下禅尽眼微睇窥之,吾知其不得髣髴,直羞涩匍匐归耳。
顾某何敢妄谈,聊举其觕,以晓吾党。
新发意者,蕲与之交臂作舞,同趣师门云。
起复镇潼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醴泉观使孟忠厚曾祖任内殿承制閤门祗候太师追封秦王随追封魏王制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六、《北山小集》卷二五
敕:朕展寀合宫,肇修宗祀,荐见上帝,方熙事之既成;
敷锡庶民,肆湛恩之广被。
矧繄戚苑,可后彝章。
具官曾祖绍服忠勤,躬持廉恪。
积是馀泽,委于后人。
既膺长信追贲之荣,复被奕叶褒崇之渥。
维垣一品,极周汉之官仪;
列国三公,更秦之土宇。
易兹旧服,式表大名
惟纶綍之有加,庶丘原之增焕。
可。
长松长老显禅师语录序 北宋 · 苏元老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二、《蜀中广记》卷九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三五
顷岁吾蜀佛教,惟讲席律坛之为尚,盖人自以为无等等法矣,而未始知有祖道之高。
晚得真觉胜禅师黄檗归,阐化于成都昭觉寺
初会《易》之广大变动、周流六虚者,又圆道之微妙混成、先天地生者,遂言曰:「吾之法,函盖乾坤不为大,消殒虚空不为难,当体见成,随用立具」。
于时西南缁素之士骤闻之,率多听荧,瞪瞢不入,久之各怃然为间,曰:「异哉,此故吾家物也!
胡历劫遗之,乃今获之」?
莫不失喜落涕,恨遭遇之晚。
胜禅师既殁,绍禅师继之,其法犹胜禅师也,而化度之众加多焉。
绍禅师既没,显禅师继之,其法犹绍禅师也,而缘合之法加盛焉。
前住长松,今住保福,其皈依之侣未可计,而济拔之功未有艾也。
时会下高弟有法安者,尽能记禅师两地为人言句,录而刊之,离为二通。
其保福之语,则平等居士已为冠篇矣;
而长松之录,猥委元老承之。
呜呼!
释迦别传,迦叶亲授,西天祖师之所护念,中华耆宿之所承袭,邈哉遐矣,不图今日及吾身亲见之。
然以吾观于禅师,微言奥句,关键幽密,假令尽合天下禅眼微睇窥之,吾知其不得髣髴,直羞涩匍匐归耳。
顾某何敢妄谈,聊举其觕,以晓吾党新发意者,蕲与之交臂作舞,同趣师门云。
和众辅国功臣太保护国镇保静军节度使刘光世故曾祖绍能可特追封鲁国公制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紫微集》卷一四
敕:朕钦柴宗祈,以严祖考之侑;
锡福四海,以广上帝之仁。
经略所逮,靡不普洽
怀生之类,靡不闿泽。
眷吾贵宠之臣,可后追褒之典?
其施名命,以及曾门。
具官某故曾祖某,天资鸷勇,辅之韬略,威名振乎敌邻,功绩藏于盟府。
虽登勇爵,未极显荣。
三世其昌,遂跻公保
其以曲阜之号,冠于五等之封。
若节春秋,来慕黍稷。
施及孙子,尚永赖之。
可。
文林郎刘君令猷墓志铭乾道六年秋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四、《省斋文稿》卷三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绍兴辛未春庐陵郡贡士对策集英者四人。
予与辰告刘君齿齐而志合相好也。
既唱第,予注徽掾,君亦得尉外邑,将同寮焉。
未几,予易中都官,而君丁外艰
或离或合,率数岁一见。
隆兴改元,予自左掖奉祠归,君方筑室治园圃,教侍女吹竹弹丝以娱太夫人。
予数过之,相得益欢。
乾道三年,君去佐武陵幕,予计日需其归。
五年冬,乃闻君遭母丧,才浃旬,以毁卒。
予哭之恸。
明年春,诸孤持道州永明主簿彭恪状来请铭。
予方以使闽奏事,未暇作也。
秋八月,书来告曰:「塴期迫矣,幸赐之铭」。
噫,尚忍铭吾亡友也夫!
君讳令猷,辰告字也,其先自金陵徙家吉之泰和县
祖绍,不仕。
及甫,赠右宣教郎
考讳獬,左承议郎通判德庆府号通明吏
其卒也,侍读胡先生为志其墓。
母欧阳氏。
君少颖悟,年十四,别驾公令东流,君一试池校,辄魁诸生
自是益刻意问学,文采日新。
初,别驾年二十五由乡举登科,君亦如之,归拜二亲,里闾嘉叹。
婺源,不克赴,主赣州兴国簿。
吏以例赍银若干来迓,君曰:「例可承耶」?
却之。
或曰:「如他人何」?
君悟曰:「簿廨寓僧坊三十年,盍斥卖为土木费乎」?
役遂以成,后人赖之。
邑令同里刘公子昂健决能治剧,得君大喜,相与通谱系,君悉心佐之,政遂为一路最。
秩满,循左文林郎,调常德府观察推官,一府咨赖。
他郡有疑事,部使者必付君平决,无不中理,诸公交荐之。
湖北控川峡,岸洞庭,连辰沅,号险阻荒绝,沿檄者率规免,惟君未尝辞,奔走殆无宁岁,竟以此病,然犹自力,恐贻亲忧。
会太夫人卒,君病遂剧,以十一月十八日亦卒,享年四十四,归葬于庐陵县连山桐木冈,元配易氏祔,实六年十月二十六日也。
君再娶曹氏,慈圣光献皇后曾侄孙。
易夫人生五男:召孙、于孙、宜孙、耆孙、吉孙,皆力学有父风。
孙男、女各二人。
君天资孝友,心计精密。
别驾生平乐施喜客,家无馀资。
君未冠,干蛊已有闻,尽贸妇财易良田,约用而丰施,以养父之志。
父殁,庶弟诸妹婚姻无失时者。
经纪嫠嫠家,使其幼稚有立,常产不隳,人皆义之。
姻党有狱,吏卒方围捕,亲属骇散,君奋身当其门,众帖帖无敢暴,家赀以全。
其急病好义,大率类此。
尝考试宜春江陵,解进士昌明彭大年商刚中、高岑,明年皆擢第,两邦称为知人。
呜呼!
君有绝人之才,宜为世用,而赋命止此。
予既悲而怜之,且自愧昔者不能推贤扬善,负朋友之责也,故追叙情好,而系之以铭,曰:
嗟维君,才且良。
富术业,耀辞章。
如用我,何不臧?
剑发硎,折其刚。
彼苍天,命靡常。
尚无憾,嗣方昌。
宜人黄氏墓志铭1191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四、《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宜人黄氏,今宣义郎致仕陈君衡之配也。
世为福州侯官人
祖绍、祖迁、父仲文皆不仕。
宜人性淳质,不解世俗机事,数见欺不自悔。
既嫁,事舅姑夙夜唯谨,相其夫理家事甚饬,躬勤俭以衣食,抚教诸子甚恩。
故诸子皆得以自力于学,而仲氏遂以进士中第,补婺州户掾
宜人见其阅具狱,必戒曰:「人命至重,毋使有冤」。
闻当笞人,必戒曰:「轻之,毋使重伤」。
见其被檄考贡士,必戒曰:「详之,毋忘汝为举子时也」。
初好佛书,读诵拜跪,终日忘倦。
一旦忽屏不事曰:「不在是也,无愧心足矣」。
以庆寿恩三锡至今号。
绍熙二年七月乙卯卒,年□□。
子男六人,孔夙,尝贡于乡。
孔硕,文林郎处州州学教授
孔易,亦尝预贡籍。
孔时,先八年没,女五人,长婿潘子修,蚤世。
次适修职郎泉州司户参军赵彦夔,季尚幼。
而二男二女皆夭。
孙男四人,女一人,而女亦夭。
诸子以宣义君之命,将以明年某月某日葬宜人某县某乡某里某处,而孔夙、孔硕皆尝从予游,状其行事如此,来请铭。
不得辞也。
其铭曰:
有妇之德,为母之则。
无愧其心,反此真宅!
乞将史卫王配享宁宗奏劄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安晚堂集辑补》(四明丛书本)
臣窃观古今天下之事,不早正于一时,而贻患于数世者,独见之主忧国辱之臣,所当深思而逆虑之。
国家自肇造以来,圣君代生,贤后世出,太祖太宗兄弟相逊,高宗孝宗父子相逊,此于仅见而三代所无有也。
是以家法治法远过前代,相臣将臣谨守忠节。
迨至元祐,哲宗御极,宣仁临朝,母子之间,初无异意,新法之改,实当人心,亦神宗之素志也。
未几而小人惎之,倡为绍述之说,自诡援立,厚诬先朝,遂致京、黼交毁我室,岂真风雨漂摇之变哉!
盖当是时,正人□□,国无仁贤,不能早正明辨,绝履霜坚冰之渐,弭束蕴燎原之害。
靖康噬脐,亦何及矣。
恭维艺祖皇帝在天之灵,系隆正统,使孝宗既作于前,而陛下复启于后,万世无疆之休,方自此始。
初潜之建继照,虽出于宁考之定见,陛下之无心,而实基于故相史弥远之忠虑,培根沃膏,非一日矣。
至于茂陵凭几,慈圣垂帘,当中外危疑之时,有风雨呼吸之悲,乾龙御天,朝野爱戴,直顷刻间耳。
所谓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弥远有焉。
使事几未判之前,有毫发几微之露,将如李泌所言,必有就舒王求定策之功者。
臣自聆弥远净慈佛阁之言,横经潜邸,日夜兢业,惟恐于魔寐泄之。
况是时臣于济府讲官卢子章并居,臣恐其密有启白,俾臣男易服来往于济门之外,伺察动静,忽以赫递报济,将入禁中,已促前马矣。
弥远亟遣人谕以朝廷方举行奏告礼,不宜深夜骇惊睹听,济乃掩关就寝,弥远始获一意区处。
诘旦,事节惧有属垣者,即撤去屏障。
今四面洞然,就坐中堂,儗定进封节次指挥,讨论垂帷典故,商确诏文语意,虽韦蝇莫知也。
晓钟动,弥远趋朝如常时,密疏椒房集禁,乞于帘前有所陈说。
既见,力请舍昏立明,以决大计。
慈圣答曰:「此先帝素志也」。
当时帘前所奏之语,臣尝见弥远录本,自合进呈,付之史馆,而弥远以言功为嫌,止藏于家。
臣端平去国,乃有忌贤嫉功之相,诱他执政子凿空傅会,妄饰匦函,夤缘以进。
而宿奸诡智又为之羽翼,诬言簧鼓,圣听虽聪,一时之褒赠,不顾百世之是非,亟取正史,勒之事实,归功政地,使弥远若无预者。
臣尝观《时政记》,无一语及当日时事,为之短气拂膺而冲冠也。
韩愈有云:「天地神明,昭布森列,不可诬也」。
代邸一节,在下者独弥远宅之与臣知之,而谓执政先时与闻者,实为欺天罔人之说。
陛下笃念弥远,岂以私恩为哉!
盖安家所以宁天下,存我所以厚苍生。
圣明嗣历,乃洪宋亿万年之统,翳谁力是赖?
霍光虽非伊尹偶,而后日称之必曰,以其事同也。
弥远已没,宅之又亡,臣今日既无徇情缔交之嫌,独有忧深思远之虑,不早辩之,则异日使巴陵之邪党复祖绍圣之故智,变乱白黑,巧饰异论如邢恕辈,覆出为虐,我国家岂堪再坏耶?
爵位已极,光阴无几,凡世间事一无觊觎,独以国事为意,出于一念之烈,有不能自默者。
《平淮西碑》不言李愬功,一军士犹能诉之,臣受国厚恩,具知始末,可不直书其事为陛下告?
欲望圣慈以前日所亲历者隐之于心,验之以事,明绍统之公义,略报德之私嫌,特降御笔,以故相史弥远配享宁宗庙廷,取嘉定末年国史从公釐政,以正《春秋》谨始之元,以图绍兴诬上之祸,宗社幸甚!
宋故刑部侍郎蒋公圹志 宋末元初 · 尤煜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一
公讳重珍,字良贵常州无锡人
祖绍,祖端卿,父南式,皆隐德不仕,父以公贵赠奉议郎
嘉定癸未,公以进士第一人擢承事郎签书建昌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未上,丁太夫人顾氏忧。
服阕,除签书昭庆军。
莅官一考,引疾告归,改签书奉国军,需次。
绍定己丑,召除秘书省正字,入对,奏语剀切,执政者不悦,遂谒告还家。
就迁校书郎,力辞不拜,改通判镇江府,复以疾辞,遂以直宝章阁主管华州云台观
端平改元,上厉精更化,召为秘书郎庄文府教授,辞不得命,乃诣。
寻兼崇政殿说书,俄迁著作佐郎兼权司封郎官权起居舍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同知贡举
起居郎说书常如故。
以疾丐外,除集英殿修撰知安吉州
当上病甚,屡请祠宫,不允。
召为刑部侍郎,趋朝甚急,而公疾不可为矣,请致其事。
诏特赠两官,守权刑部侍郎致仕。
积阶朝散郎,享年五十四。
公少以隽异闻于乡,踰壮以高文魁天下士,入朝以直言名震天下,由是受上异知,入侍讲席,晋拜柱石,密勿严近,知无不言,而期年遂退处于家。
盖平生侃侃自持,不肯诡随流俗,少不得其意,则必奉身而退,于名位利禄,常若浼己。
上思其忠荩,方倚以大用,而公遽殁,朝野莫不叹惜焉。
公生于淳熙癸卯三月己巳,殁于端平丙申十一月乙丑
次年二月壬寅,葬于当县谢堰先茔之后,从遗命也。
娶水邱氏,承务郎介之女,封恭人
子二人,长仪,次似。
女一人,适登仕郎赵与可
孙一人遂孙。
公之清名劲节,殁而不朽,自有名儒钜笔任是责者,兹谨撮出处大略,书而纳诸圹。
朝奉大夫、除直宝文阁、差知吉州尤煜述书。
按:《无锡志》卷四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锡山尤氏文存》。
高安灵山寺开禧元年二月 南宋 · 幸元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三、《松垣文集》卷五
高安郡治之南三十里有钧山焉,其麓有寺曰灵山,距西涧先生刘公凝之故宅十里许,唐建山上人剪之草莱,驻锡以鬯宗风,故旧名建山。
宋治平间赐今额。
初,西涧未徙康庐,杖履来游,爱其川阜环拱,林木阴翳,枕寺傍半里,筑堂读书,以时其游。
予尝读苏栾城凝之之词、张宛丘《冰玉记》,慨慕其高情峻节。
嘉泰四年冬十月道钧山之阴,挹馀风逸韵于松萝缥缈间,因顿辔灵山释子师诚辂。
山径深窈,殿堂门庑,金碧霄汉,花竹杉桂,映带篱落,可憩可玩。
而书堂故址颓废,樵牧纵横,萧艾华只,杜衡瘁只。
予喟然触物以感。
时师诚俶考飞云阁,与予落之。
钧山前峙,望叠峰涌,浪云吐气,内愈感。
师诚意余志在青山白云,干予曰:「架层楼而金悬奏焉,辱漕使华文愈公为摘杜工部《游龙门寺》诗,扁曰『深省』已,独是阁与法堂之东有厅,未名,辱在执事,敢请」。
余怀此地西涧故里,阁取六一翁赠凝之庐山高》语,书曰「岚翠阁」。
阁下有轩,轩下有巨千挺,取东坡《送道原归觐》诗,书曰「古君子厅」,取山谷《拜凝之像》诗,书曰「清净轩」,将以存古,谅慰我心。
嗟夫!
李公择读书五老峰之白石庵,庵以山房名,天下实冯焉。
今阖高安境寺凡数百,独灵山寓西涧遗躅,揭而新之,久且不朽。
有玉在山,草木受润,惜也其父子之祠像未立焉。
明年仲夏,师诚如桂岩属余记,余悯其书堂故址荒芜,而幸其馀躅在寺,不可泯没,记是以不果辞。
师诚新塘人,游氏子也。
展力兴废,培其田亩,丰其入焉,寺宇之圮坏者,轮奂鼎新,周亘莳栽,缮费皆己力,不缘于人。
第寺上人启山林,衣钵为丞,至于道琳始孤,绍兴中告老于郡,太平兴国寺僧清彻因之,有子云超因之,子祖绍因之,而后子师诚因之。
规模弘于,而诚之功又倍也,诚不欲没其实,故总书以示方来。
题下原注:「宋宁宗嘉定乙丑年仲春月著」。按嘉定乙丑年,「嘉定」乃「开禧」之误,乙丑开禧元年,今改。
特封灵惠公孚济公敕宝祐元年八月六日 南宋 · 宋理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七五、《闽中金石略》卷一○
邵武军邵武县惠应庙神长子光世嗣庆崇济孚佑休宁侯、次子光祖绍应显济昭惠宁侯:尔父死而为神灵,德被乎宇内,上及二代,俱有封爵,尔长子、尔次子其易侯而公,往助尔父,调阴阴而育民物。
可特封灵惠公、孚济公
天禧编御集序(词科第三场题目)1256年2月14日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九、《四明文献集》卷一、《玉海》卷二○四《辞学指南》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宋受命于穆清,五纬集奎观,人文化天下。
维三叶重光,真宗章圣皇帝浚哲钦明,体尧蹈舜,游意艺圃,积思书林,睿藻天葩,轇轕元化,庆云在上,万物五色。
宜刻玉版,藏金匮,垂训姚远,以三二典、七六经。
天禧之元,月旅黄钟,日躔庚子,臣虚己裒次御集百二十卷,爰即禁庭,俯示承弼。
明年孟春,严储于继文殿。
四年季夏甲午,列局崇文,分命注释。
仲冬庚申,出圣制七百二十二卷畀辅臣。
五年季春庚子,钦奉御集,尊阁天章,定著为三百卷。
仲秋庚午,藏之名山,以副墨朌焉。
赫乎盛哉!
集有序篇,实出御制。
五年正月癸卯,偕圣政纪序,召迩列观之。
臣俟罪翰墨,衣被昭回之光,稽首书下方曰:帝王之文即天地自然之文,仰而观则七政三辰之炳耀,俯而察则山川卉木之彪列。
帝尧焕有文章,文王经纬天地,繇此其选,道心渊粹,发为英华,圣学精微,写为谟训,岂有意于文哉!
昔者黄帝丹书及铭,传至周汉,圣文裒集,其昉此乎!
高、文有传,著在《七略》;
武帝有集,始析二卷。
贞观开元,成集并垂,理愧于辞,驳亡以议。
惟我艺祖绍天觉民,赞述,道统复续。
太宗继序,缉熙光明,皇文掞天,箫勺宇宙。
文仲编为三十卷,臣彭年编为二百十四卷,燕谋诒翼,用敷遗于章圣
厥既北詟荤允,西縻灵夏,幅员清谧,威械戢藏,升中岱宗,展采汾阴,礼叶乐华,葳蕤葱茜。
帝益思持盈制治,启迪化原,乃增讲员,乃御延阁,左右图籍,镕经铸词,绿字琼章,璧明奎灿。
歌有《念农》、《阅兵》、《奉先》、《为政》《、丰年》、《观》、《喜雨》、《瑞雪》之属,斯元首薰风之雅咏也。
论有《勤治》、《崇儒》、《祥瑞》、《解疑》《、思政》、《敧器》、《为君难》、《宽财利》之属,斯画卦重爻之邃学也。
《龙阁》有赞,《圣文》有颂,《元龟》有序,《泰山》有铭,《庇民》有述,《修河》有碑,三记五箴之作,《清景》百篇之制,经史遍咏,明良载赓,肆笔而成,戛切韶濩。
帝心谦巩,未议汇辑。
祥符四祀九月丙子,臣敏中请录宸章,袭藏渠观。
而文颂歌诗十五卷上于五年四月癸卯
号登天禧,遂金声玉振,而集大成。
臣窃从太史氏钦觌集目,凡颂、碑、铭、赞之卷二十六,诗歌、辞章、乐府之卷一百十四,论、述、序、箴、条记、文书其卷四十,《正说》、《承华要略》、《静居》、《玉宸》、《法音集》其卷四十有五,《春秋要言》五卷,胪分试题、表词卷别七十。
芸签钿轴,数盈三百,视滋福殿所观为益备。
云汉之章、风行水上之文,作者不可及已!
鸿生钜学,属词摛藻,有三代风,非金玉追琢之功,鸢飞鱼跃之化欤?
抑臣管窥国史,祥符丙辰之春,开资善,训元良,箴记歌吟,日赉月锡。
天禧四祀仲冬甲戌,臣殊编摹赐东宫御制成五十卷。
蒙泉之德,培丰水之仁,《帝》、《金镜》、《训戒》等书,方斯蔑矣。
文子文孙监先宪,酌祖道,至于万年永保民,罔不自斯文始。
臣谨表而出之。
乾兴初元八月辛亥,以是集锡该辅,并识于篇,以铺扬我宋重规叠矩之盛美。
臣谨序。
绍公忌供舍田记宝祐六年三月 南宋末 · 叶酉庆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八、《续括苍金石志》卷二
韩吏部不喜佛老,作《原道》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之义」。
以彼去仁义而利言,意者恶其爱不博、行不宜也。
今有人焉,名虽梵流,至于父作子述,爱能博以周,行能宜以当,名为暗合天理者,延昌绍公师弟子是也。
师自少侍太师祖主院事,尽诚翌赞,宽厚平直,有补常住,没,衣钵羡馀,造塔宇为报本地,置土田为岁斋粮,仁义已萌于是。
岁在宝祐乙卯总卿叶公孙请住集报庵,方清閒自适,寿不副德,甫三载而归寂
其嗣若彬、若洵俱善继述,戊午春,安厝师于塔之右穴中,连本师祖正公之位,左为师祖恭公之储。
别用𡌧地贸易塔基,乃以师田租捌石柒斗入院充忌供,复以师义父母叶氏夫妇侑供。
仍舍租叁硕馀入悟空院,为师所生二亲忌礼。
是乃亲疏远近如一,爱博而行得宜。
于此可见佛家所谓平等,儒家所谓絜矩,道家所谓不町畦,尽兼之矣。
余于师为契分,谨摭实纪事,庶使来者遵奉师名不朽尔。
噫!
忌租乃仁义心中流出,明默共知,固不以有记而显,亦不以无记而泯。
若夫三上人父子之懿、功□之美,必此可□而出之。
师名祖绍俗姓徐
二孙守诠、守律。
岁在戊午,乡贡进士叶酉庆谨撰。
一、竹田贰处计租玖硕。
一、北部田四处计租贰硕柒斗。
已上为师绍和尚三月十八日忌备供养。
舍碗楪斋食七品,附荐南阳干七承事叶公太君毛氏二位。
宝祐六年季春甲子日,当院小师比丘若彬、若洵立石,永嘉黄端仁刊。
师义父母男叶昱孙又舍北部田壹处计租壹硕伍斗为考妣师忌□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