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遗训 其一 宋 · 大宁夫人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六、《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八
珂子暇日谓予佞佛,予曰:「非也,非佞其佛也,爱其说也」。
忆予年十二三时,博取而易信,于道、释高深惝恍之论,辄皆谛听心服之不疑。
辟一室事二氏,像设甚谨。
予母杨宜人雅不甚乐,谓予曰:「尔必好此,当择一以休其心,毋多歧以滋惑也」。
予固泛爱,不知所从。
一日读《圆觉经》,有曰:「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则释卷而叹曰:儒不言生死之际,予不得闻,道则言之矣。
上焉全形以超升,不敢言而敢疑也;
中焉鍊真以尸假,不敢知而敢议也;
下则掇屮木实,谓可幸延,盖有不足议者矣。
人一身皆不能有所思,有所为,惟心之恃。
身恃心,心生尘,动息举作皆尘也。
有尘必有灭。
动者尘也,灭之者非尘也,无以别之,强名曰灭。
凡平日所以收其放心,制其轶情,约而归之正,有所愧而不为,有所慕而愿为者,皆是物也,而皆托于幻。
譬之寐然高枕而卧,百无营为,湛然若虚,不梦不觉,是心灭也。
金珠在前而不顾,刀锯在后而不怵,是尘灭也。
有喜有怒,以心制之,泊然无思,亦无以制,是灭灭也。
而尚存出入息,何也?
非幻之比也。
能存出入息,则形不死;
能存非幻,即性不死矣。
此佛之所谓法身常住,如海湛然者,非是经其孰能预于此哉。
世之人有二说。
弗之信者,以为人受体父母,以五行之禀,为五官之用,气尽而死,如膏竭灯烬;
信之者以为人之死形而已,智愚仁鄙,其禀不同,其所以用是者,出入死生而莫之竟。
观之人生,幼则无所知,老则耄于识,是随形而生者,必随形而灭,则前之说理也。
有所思而兆于梦,无所感而息焉。
死生大梦也,恶知其不出入于或兆或息之际哉?
则后之说亦理也。
形为性之消长,既耄矣,而不还于幼之无知,则形尽耳,性何预焉。
心有疾则不能思,今刳而出之,一脔肉耳。
所谓用其思者,何所托以出入耶?
二说至此皆穷。
予所以有感于非幻之妙,而未能至也。
予既爱其说,而求其至,则固将尊其人。
他日翻经问,有会心,辄为之喜而不厌。
老勌难概陈,特诵其一二,以释汝惑。
补陀山 南宋 · 陈允平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茫茫东海东,古洞石玲珑。
蓬岛三山近,华夷一水通。
鱼龙多变化,日月自虚空。
此境元非幻,人心隐显中(同上书页二○八三)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重建碑至元三十年 南宋 · 家之巽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二、《径山志》卷七
径山名为天下东南第一释寺,寺何以重?
以道重也。
盖自唐世,至人指径以知津,神龙奉地以启宇,异僧辈出,驻锡谭道,顾盼叱咤,明心阐性,超越生死,足以指南禅流,莆勺真乘。
见知累朝,醲恩渥赐,龙文虹气,照耀林谷,尚矣。
驯至近代,崇极而圮,变故凡五,一燬于庆元己未,住持元聪新之;
两灾于绍定癸巳淳祐壬寅,师范载营之;
又厄于至元乙亥
更二住山,而云峰师妙高至,披榛扫砾,竭蹶重建,粤五期,寺如旧,轮奂过侈。
己丑正月,刹那复烬,寺众骇惧,师喟然曰:「吾宿生负此山,吾偿之。
吾不忧亡寺,忧诸人不解狗子无佛性耳」。
众悚然。
林栖庵潜,法社如故,择人受事,度材虑庸,瘠己首公,再捐衣盂,施者踵至。
及更旧规,汇大殿为龙渊,而从殿稍北,直池南为照殿,潮音之堂,丈室正寝,无垢不动,二轩东西对扁。
迁大觉寮于布金,移祖庭复归于宴坐峰上,宅毗卢顶,灵泽祠宇,下瞰幽窦。
翼以廊庑,纲维职掌,云栖前序,行署宾馆,庖湢帑廪,多所更定。
宽平深稳,倍胜畴昔,僮隶工艺,咸有宁栖。
寺东刬积壤为三门,选佛场最后建,益壮丽。
范钟千石,像设严具,金碧交绚,如在佛国。
朝家钦崇护持,恩礼有加。
壬辰十月落成,为屋千楹,计工百万,皆有奇。
创祝釐库,市苏湖田,岁阅藏典,效华封,上衍帝祝,其赢接待云水。
其徒宣力者,淳畅、法瑞、心开也。
师虽治土木,而晨夕唱道,云衲奔凑,瓶锡兀兀,宴若无事。
甫十年间,两建钜刹,如探诸怀,功亦伟矣。
论者或曰:佛果灵耶?
九十年而五隳其宫也,随仆随起,易于折枝,又何神耶?
吁!
是一谛义,学者未之思耳。
天下莫大乎道,而物为小,莫寿乎道,而物为夭。
天地、山川、人物、宫室,何莫非物,何莫非道?
道即理,理即释氏之禅,非耶?
物有器形,理超器形;
物有数量,理无数量;
物有成毁,理无成毁。
未有天地,此理先具;
人物销尽,此理固存。
常人见物不见理,圣贤见理即见物,无在而无不在,物物而不物于物。
主宰群动,圆裹十方,不假一木,不烦一斤,不动道场。
清净法栖,瞠乎俨乎,常在目睫,兵戈不能斩杀,水火不能焚溺。
施者何施,受者何受,毁者何怒,营者何求?
彼假借之云,半千之期,何异鸴鴳之量大鹏,井蛙之议海若也哉!
癸巳四月,师过予,以寺碑请,且作别语甚异。
未几,师果示寂。
弟子正宗、宗岳清泰,耆旧行哲,奉遗言,申前请益力。
予事理学,不解禅义,理者天下公共,非释氏得私也。
乃具著于篇,而重宣偈言:
吾观世间物,有相皆幻妄,空华及空果,起灭相轮回。
惟有金刚身,遍满于法界,得大坚固力,常住永不堕。
云何众宝山,诸佛演法地,人天所聚会,而现五衰相。
世尊说经教,天地及日月,凡丽四大者,时皆有劫坏。
其间有一宝,不属诸有形,湛如太虚空,皆为万象主。
万形皆有尽,而此独不朽,强名理与道,而宇曰禅那。
非性亦非相,而不离性相;
非空亦非有,亦不厌空有。
不生故不灭,谁舍复谁取。
是故观此山,不落成坏境。
何处四禅天,即此伽蓝是。
佛子净觉场,了达无上义。
能證无住法,即见常住性。
以此祝圣人,等物无量寿。
下及恒沙众,同住安乐国。
云何得福多,非幻不灭故。
慈应塔 宋 · 文及翁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杭州上天竺讲寺志》卷八
台山苍苍,佛国相乡。
万八十丈,钟秀发祥。
挺生晦岩,巍巍堂堂。
禅宗教旨,律检精详。
总归一乘,纯挈众芳。
游戏三昧,舌吐广长
法嗣北峰,此一瓣香
洋洋觉海,我为津梁。
及其示寂,破钵空囊。
是幻是灭,非幻不忘。
慈应之塔,玉立东冈。
山君川后,拥护塔旁。
经百千劫,古佛放光。
野翁禅师塔铭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六、《陵阳先生集》卷二四、《雪窦寺志》卷六上
始予闻野翁为《本论》,疑焉。
及观其所谓本,则曰「吾宗本漕溪,漕溪本达摩,心传面命,具有先后,其传愈远,支派互分,然本未尝不一也」。
野翁一本乎禅,故有此论。
且深以竞华逐末为世戒,在其法中,庶乎知本矣,其何疑于是?
野翁之葬且三四年,其徒即是、因是来自鄞越,以觉恩上人所次遗事,求铭厥藏。
按师讳炳同野翁字也,越新昌张氏。
嘉定癸未,年十一出家,投邑之大明寺僧大轰为师。
端平乙未,祝发受戒。
夙具聪敏,有志于道,负笈从台东宪法师天台教。
居数岁,弃所习,复从大轰。
轰课之特严,其长而克有成者,轰之教也。
端、嘉以来,吾蜀痴绝冲公无准范公倡道东南,学者倾向,皆愿为之徒。
师首从痴绝于天童,一见刮目。
坐数岁,有警发,乃之径山无准
时问道者肩相摩,师年最少,机最捷,无准亦骤进之。
又数岁,往造济大川
之宣明,举腊月火烧山话拟对,竹篦杖之,当下有省,因留不去。
川本灵隐,以为书记,力辞,且荐归云度、禅云盛有词藻,人多师焉,让焉。
掌记
履斋吴公判郡,知其人,俾出世。
自大慈迁延寿,又迁香山
丙子,屏迹雪窦,静阅世故。
会杖锡逊席,不得避,一住十二年,靡怀不在乡里。
剡川自更兵火,积骸满野,即收聚焚化,殆有万数。
设水陆大斋于石佛寺前,广为说戒,惠及枯骨矣。
山多虎豹,人家小儿,横遭咀咋,作《驱虎行》,声其恶而去之。
虎岩灵隐愿以师补藏,至则大新僧堂及诸寮舍,学徒四来,振起遁庵密庵时气象。
无锡官河,客舟一日而覆,溺者三十八人。
师悯之,斲石为尊胜幢六级,其长一寻有半,自为铭,刻而立之洲渚之上,施食设以拔沉冤。
三年东归,游双径、云峰,有遁堂舍盖意。
亟微服还杖锡,扁其室曰「晚泊」,闭户书《法华经》,有「老来非厌客,静里欲书经」之句。
雪窦虚席,众谓无以易师,因共举师。
育王亦争欲得师,不能夺。
寺榜「应梦名山」,昭陵所感,穆陵所书,号为胜处
师益喜得此,虽岁苦缺食,两持钵浙右,不惮也。
用宾礼延致东岩石公,相得欢甚。
它日行寺东偏,岩谓师:「盍遂即此营菟裘」?
既成,家性存之巽书「寄幻」二字揭之。
挹乳峰珠树雪瀑,映带左右,师往来游憩,禅宴其间,随化委顺,意甚自适。
壬寅八月十一日,升堂语众,劝厉极慈切,盖自别也。
众请留偈,笑而不答,至夕而逝。
越七日,奉全身葬寄幻,遂塔焉。
寿八十,腊六十八。
度弟子若干人。
师为人宽厚笃实,病者与药,贫者周之,随意作佛事。
不藏人善,片言只字,称道不容口。
文集十卷,该淹经史,诗偈尤洒落。
每升座记禅人骚语,联络贯穿,总为一说,而条分缕析,各中肯綮,颇效痴绝云。
如周伯韬、家则堂文本心黄东发舒阆风,咸与之游。
予谓:「野翁立谈不忘本,临行不留偈,遗戒不茶毗,塔而铭之,岂师意乎」?
其徒曰:「是之谓寄幻」。
铭曰:
一切世界,及一切法,无有坚固,幻依幻灭。
幻既俱空,所寄何地?
而复于何,寄于所寄。
幻则非寄,寄则非幻,强立名字,未离二患。
欲问寄幻,寄幻久寂,瀑流千丈,雪峰之侧。
幻为奇观,砰处溅雹,凡有耳目,如梦斯觉。
乃刻坚珉,与寄幻对。
幻身何在?
法身不坏。
海棠 元 · 马祖常
七言排律 押虞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八 花卉类、石田文集卷三
石家五尺珊瑚树,海国千房火齐珠。
风雨春寒围锦护,艳阳天暖倚阑扶。
浣时应贮芙蓉水,香处重熏翡翠炉。
红腻不随蜂觜蚀,粉匀终为蝶身敷。
葳蕤䌽缬盘仙绶,襞积云罗络舞襦。
青帝化成非幻有,杜陵吟老却知无。
催开每赖斟鹦鹉,吹落还因唱鹧鸪。
曾见赤城花亚蕊,丹铅此去不须图。
道初和尚悼偈 元末明初 · 无愠
 押庚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六
人谓真际死,我谓真际生。
真际本非幻,幻生真际名。
禅房夜月冷,石塔春雨鸣。
宗纲正落纽,伫立徒含情。
朝云(底本原无小序,据弘治本补入。 ) 元末明初 · 孙蕡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七部
庚戌十月,余与二客自五仙城泛舟游罗浮,道出合江,访东坡白鹤峰遗址还,舣舟西湖小苏堤下。夜登栖禅寺,留宿精舍。时薄寒中人,霜月如昼,山深悄无人声。二客醉卧僧榻上。余独散步东廊,壁光皎洁若雪,隐约有字,急呼小奚童篝灯读之。字体流丽飞动,似仿卫夫人书法。诗凡十首,皆集古语而成者。其一曰:“家住钱塘东复东,偶来江外寄行踪。三湘愁鬓逢秋色,半壁残灯照病容。艳骨已成兰麝土,露华偏湿蕊珠宫。分明记得还家梦,一路寒山万木中。”其二曰:“妾本钱塘江上住,双垂别泪越江边。鹤归华表添新冢,燕蹴飞花落舞筵。野草怕霜霜怕日,月光如水水如天。人间俯仰成今古,只是当时已惘然。”其三曰:“三生石上旧精魂,化作阳台一段云。词客有灵应识我,碧山如画又逢君。花边古寺翔金雀,竹里春愁冷翠裙。莫向西湖歌此曲,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四曰:“东望望春春可怜,江蓠漠漠田田。绕篱野菜飞黄蝶,糁径杨花铺白毡。云近蓬莱长五色,鹤归华表已多年。梦回明月生南浦,泪血染成红杜鹃。”其五曰:“浮云漠漠草离离,泪湿春衫鬓脚垂。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如眉。钟随野艇回孤棹,蝉曳残声过别枝。青冢路边南雁尽,问君何事到天涯。”其六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恼断苏州刺史。猿带玉环归后洞,君骑白马傍垂杨。鹤群长绕三株树,花气浓如百和香。惭愧情人远相访,为郎憔悴却羞郎。”其七曰:“孤月无情挂翠峦,金炉香烬漏声残。云收雨散知何处,鬓乱钗横特地寒。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明朝有约谁先到,青鸟殷勤为探看。”其八曰:“杏花疏雨立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短鬓欲星愁有效,此身虽异性常存。关门不锁寒溪水,环佩空归夜魂。倚柱寻思倍惆怅,夜寒皱玉倩谁温。”其九曰:“万紫千红总是,登临一度一思君。舞低杨柳楼心月,香湿梨花梦里云。风景苍苍多少恨,阴虫切切不堪闻。思君今夜肠应断,书破羊欣白练裙。”其十曰:“零落残魂倍黯然,一身憔悴对花眠。南园绿草飞蝴蝶,落日深山哭杜鹃。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长圆。此声肠断非今日,风景依稀似往年。”其后复书罗浮王仙夜过此有感而赋。余惊曰:“此非语,乃人间意态也。”方欲再谛视,而灯为北风所灭。亦烟晦,林木淅沥作山鬼声。余毛发森竖,不敢久立,即还室掩户,踉蹡而卧。梦一美人,上衣红绡衣,下系荷丝裙,从花阴中来。年可二十六七,奇葩逸丽,光夺人目,风鬟雾鬓,飒然凄冷,原不类人世中所见者。仿佛有金支翠蕤,导从其前后。隔先闻歌声,似吴人语。余侧足倾耳,竦而听之,则悠扬宛转,欲断还续。半空作笙箫声,助其清婉,而螀蚓唧唧,为之击节也。其词曰:“舞衫歌扇旧因缘,万事伤心在目前。云物不殊乡国异,夭桃窗下背花眠。”“烟笼寒水月笼沙,谁信流年鬓有荜。燕子衔将春色去,梦中犹记咏梅花。”“青山隐隐水迢迢,客梦都随岁月消。惟有别时今不忘,水边杨柳赤阑桥。”“杜陵寒食草青青,长诵金刚般若经。雨冷云香吊书客,梦中同蹑凤凰翎。”“远上寒山石径斜,宫前杨柳寺前花。红颜未老恩先断,莫怨东风当自嗟。”“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屈指别来经几载,愁心一倍长离忧。”“旅馆寒灯夜不眠,湘波冷浸一枝莲。何时最是思君处,月落乌啼霜满天。”“欲写愁肠愧不才,依稀犹记妙高台。问余别恨知多少,巴蜀雪消春水来。”“紫烟衣上绣春云,一树繁花对古坟。辛苦无欢容不理,半缘修道半缘君。”“春愁冉冉带馀酲,珍簟银床梦不成。知子远来深有意,酷怜风月为多情。”“光阴卒卒一飞梭,怨入东风芳草多。旧枕未春容梦断,秦云楚雨暗相和。”“身前身后思茫茫,秋菊春兰各吐芳。惭愧情人远相访,为郎憔悴却羞郎。”歌已,复续拗体诗三首:“白袷玉郎桃叶,金鞍骏马换小妾。翠眉蝉鬓生别离,南园绿草飞蝴蝶。”“野棠开尽飘香玉,细柳新蒲为谁绿。忽忽穷愁泥杀人,逢人更唱相思曲。”“瞿塘嘈嘈十二滩,绕船明月江水寒。欲随郎船看明,游丝落絮漫漫。”其声哀而不伤,怨而有容,亹亹而不穷,如孤凤之鸣梧桐,雌龙之吟水中也。歌阕,余不觉泣下,亟趋见之。环佩沥落,馀音犹泠然。异香馥郁袭人,沁入肌骨。含涕作羞态。已而,谓余曰:“君知妾之来意耶?妾乃钱塘歌者,眉山苏长公妾也。公昔南迁,诸侍姬皆云鸟散去,独妾结衣从之。巾栉之馀,吟弄笔墨,粗识其风致。晚得泗上比丘尼教诵金刚释典,颇悟佛法。今沦落于兹,无所复恨,但幽情婉意,郁郁无相知者。方将镕金而铸子期,买丝以绣平原,江波悠悠,岁月延伫。君富有文采,思如流泉,独弗能一吐胸中华藻,少慰妾之岑寂耶?古人有云:心诚同,隔世通。不投机,促膝离。千载而下,君之情思,惟妾知之耳。”言讫,因忽不见。余亦惊觉,莽莫察其繇。诘旦,寻壁间字,已漫灭不可复辩。询之寺僧,则曰:“寺南有王氏朝云之墓,今数百年矣。焄蒿悽怆,时露光景,岂或其馀魄也耶?”余为怛然自失者累日。既陈椒浆酹之,复窃高唐洛神之意为诗,用纪其事,凡一百韵。悼粉香之零落,写冥漠之幽姿,缠绵凄惋,宛然思妇呻吟之声,非独以慰朝云,亦聊以自解云尔。
思断兰台路,愁填濯锦川。
钱塘清楚会,金谷狭斜联。
少负倾城誉,名居弄玉先。
十三工写月,二八擅韶年。
束素官腰怯,凝脂国色鲜。
倚风杨柳弱,炙日海棠嫣。
跳脱龙腕,琵琶重妥肩。
涂黄匀汉靥,安雁破秦铅。
绿水酣潘岳,红颜恼董贤
流霞红错落,娇燕掠鞦韆。
舞压梨园社,歌翻乐府编。
彩云生袖底,璧月堕楼前。
镜掩三星曙,春随五马鞯。
青楼辞女伴,琼佩挹诗仙。
蜡炬催传赐,乌孙待草玄。
娉婷惊世外,风度盖吟边。
霜扑罘罳画,阴横粉署砖。
逆鳞天咫尺,垂翅路三千。
黛减蛾眉翠,筝斜蜀国弦。
武林牵北望,庾岭入南迁。
白鹤峰千尺,黄茅屋数椽。
练裙参般若,彤管拓张颠
蜜鲫调苏合,边炉瀹海膻。
断霞丹荔屿,晴雪素馨田。
妾命真成薄,郎行底未旋。
尘蒙缨络串,珠亸步摇钿。
往事肠堪折,殊方瘴莫痊。
娃童占吉卜,邻媪访沉绵。
楚峡深秋气,罗浮澹晓妍。
巫阳招古些,下女泣新阡。
海气笼翘凤,岚光湿鬓蝉。
封囊留粉恨,长帽断尘缘。
陇树含栖绿,经文带泪镌。
雪儿低鹤驭,云母冻龙涎。
桃叶僧前渡,梅花梦里天。
蛾旋三昧火,鹦吊六如禅。
入道应偷药,凌虚想步莲
浴兰依静土,遗玦赠灵荃。
天路云和悄,瑶池脉望圆。
回鸾珠斗没,惊鹊玉绳偏。
木落山精笑,苔平石兽眠。
香魂啼子夜,慧魄闷重泉。
络纬停寒索,飞帘卷夕旃。
谱馀苏小曲,书暗薛涛笺
乱绪纷团结,新知永弃捐。
屏帏空孔雀,衿绣冷文鸳。
清吹群真下,丛林积水连。
幽扃萤扰扰,旧业草芊芊。
巴舞陈椒醑,吴歈裂楮钱。
霓裳飘蜀雨,斑竹点湘烟。
暮雨从渠湿,春冰敢自坚。
缟衣迷故国,华表竖层巅。
白纻行人唱,银釭傍舍悬。
芙蓉羞烂熳,蛱蝶舞联翩。
绣壤遮王嫱,勾栏倾
红颜多蹇劣,清涕莫潺湲。
在世谁非幻,钟情我独怜。
微生同坎壈,幽思久婵媛。
禁闼初通籍,儒林早备员。
词华翚五凤,帏幄饫三鳣。
眉目端如画,丰姿美且鬈。
銮坡披奏牍,驰道鞚飞駩。
雅誉倾时辈,清流冠吏铨。
宾筵陪有客,羽猎赋于畋。
绮席枚叟蒲车郑虔
天颜却下顾,云路快高骞。
昔似冲霄鹤,今如跕水鸢。
九关虎豹,平路落鹰鹯。
拜命沾三宥,归耕困一廛。
壮心徒激烈,长袖几翩翾。
倦泛张骞梗,虚弯李广弦。
古苔封片石,荒枥卧双騝。
草茇临丹壑,柴扉枕碧涟。
奚童开雀网,稚子缚鱼筌。
白雪潘郎鬓,青灯子敬毡
哀筝开缘蚁,雄剑搏乌犍。
雨露从枯槁,山林且静便。
朝真探玉诀,观妙解名诠。
丹鼎团龙虎,元龟卜涧瀍。
屋头隐隐,庭下涓涓。
薜荔裁秋服,枫香当晚饘。
关元存太乙,文火养纯乾。
七夕邀金母,三山偓佺
醴泉清似玉,瓜大如拳。
老去浑无赖,忧来独惘然。
有怀通尺素,何计索莛篿(“索莛”,底本误作“素筵”,据弘治本改。 )
孤况凭谁问,冲襟待子宣
莲飘知薏苦(“苦”,底本误作“芑”,据弘治本改。 )断识丝缠。
惨澹黄姑渚,玲珑织女躔。
交疏期屡爽,谋拙去何遄。
画饼文章贵,婴儿造化权。
宁劳褰短褐,端合掩真诠。
病骨相如在,劳心宋玉传。
韩凭春寂寂,杜宇月娟娟。
邂逅时将晚,淹留景莫延。
流星光晻霭,雄电动连蜷。
艳态千秋隔,羁肠百虑煎。
锦蕤空薄暝(“暝”,底本误作“幕”,据弘治本改。),绛节映重渊。
洛浦凌波袜,西湖罨画船。
佳人不可见,长诵法华篇。
赠僧还杭州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震泽集卷六
遍游雁荡与天台,少室灵岩五台
自是此身无系著,信于何处见如来。
高閒作字元非幻灵彻题诗漫倚才。
惭愧韩公长扰扰,穷年学道只空回。
叔度梦归韵 明 · 曹伟
七言律诗 出处: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退尽胭脂雨洗花,那堪客里梦归家。
溪山如昨元非幻,桂玉关心屡发嗟。
翁子辛勤要自贵(一作责)(一作扬)寂寞许谁过。
凭君试向邯郸觅,佩印归来计恐差。
四月七日约庵适斋太守东园鸿胪山都谏登超果一览楼望西隐堂有感还饮翠林精舍作时西隐火已一年而寺主杰峰亦化去矣是日翠林亦病出蔬馔延客故末句云云 明 · 顾清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予少读书寺中)
岁月不知青鬓改,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赖得远师容客醉,不教啼鸟怨春残
三荅文玉 其一 明 · 邵宝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十载胸藏万古珍,挥毫应待殿前春。
群龙变化知非幻,二鸟遭逢恐未真。
独夜坐醒云鹤梦,长风歌动石鲸鳞。
古人青眼如犹在,肥马宁教笑士贫。
次韵李宫允二首 其一 明 · 潘希曾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坐困炎蒸百事慵,对花犹觉野情浓。
亭亭不尽淩波意,淡淡初回晕酒容。
眼底西湖非幻景,尊前泰华有奇峰。
绿漪清浅香风细,爱护仍愁急雨舂。
元宵风雨 明 · 陆深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风雨无端妒早春上元灯火寂游尘。
此身天地谁非幻,何物阴晴解弄人。
台殿下方空怅望,星娥高处自精神。
强扶残病酬佳节,绛蜡银屏照座新。
中秋月下怀高进之 明 · 陆深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浦溆虚堂欲暮秋,故人青眼夜深留。
微风明灭渔舟火,四壁凄清戍角楼。
身世浑疑非幻境,心期千载有神游。
庭前忽报中秋月,踏碎花阴未肯休。
题画。为永元作(四首。) 其四 明 · 李荇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容斋先生集卷之三
岁晚穷庐雪正深,四山松桧压沈沈。
候门稚子能迎客,乘兴幽人更抱琴。
不可无诗供一咏,还应有酒要同斟。
对渠非梦复非幻,路断剡溪何处寻。
容斋先生身虽系于簪笏。神未尝不游湖海之外。梦之所发。固有自也。贱生十年尘土。剧被忧患所困。寸心灰死久矣。岂复有一兴。梦中之人恐非我也。聊依原韵。奉叙鄙怀 其二 明 · 朴訚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挹翠轩遗稿卷二
梦中诗画元非幻,世外江山思独依。
红蓼无心能唤我,白鸥有约肯相挥。
张公洞 明 · 吴仕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洞府青霞上,云屏仙掌开。
金支非幻影,玉女此香台。
白日天门皎,玄泉地底洄。
恍然鸾鹤驾,时与朗风来。
何岭见杜鹃花 明 · 郑善夫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少谷集卷八
青龙白虎非幻,石室丹厓路不赊。
一枕却成尘土梦,碧山开尽杜鹃花
神石(在回岐大燕水口,一石屹立如屏,高百馀丈) 明 · 王渐逵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孕铸神工肇二仪,祝融持护镇南离。
恨无智药开灵境,空使曹溪住鉴师。
自信阆丘非幻岛,谁将芥子须弥
武夷欲借虹桥去,待刻苍厓万仞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