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崔寔引里语 汉 · 无名氏
押锡韵
崔寔政论曰:今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出入。故里语曰:
州郡记,如霹雳。
得诏书,但挂壁(○《初学记》二十四。《御览》十三、四百九十六、五百九十三。诗记九。)。
崔寔引农语(《诗纪》作四民月令引农语二章。) 其一 汉 · 无名氏
押陌韵
二月昏,参星夕。
杏花盛,桑椹赤(○齐民要术二。古谣谚三十七引齐民要术。○逯案。齐民要术引崔寔。非农语。)。
崔寔引里语 汉 · 无名氏
政论曰:顷间以来。岁且一赦。百姓妞妖。轻为奸非。谚曰:
一岁再赦,奴儿喑恶(《御览》或作喑哑。《诗纪》同。或作噫唶。○群书治要四十五。《御览》四百九十六、六百五十二。)。
与崔子贞书(崔寔字子贞) 其一 东汉 · 张奂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仆以元年到任,有见兵二百,马如羖羊,矛如锥铁,盾如榆叶(《御览》三百五十三,又三百五十七)。
与崔子贞书(崔寔字子贞) 其二 东汉 · 张奂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人生实难,所务非此(《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注引《与崔子书》,各本「子」下脱一字,依文疑当是「子贞」也。)。
与崔子贞书(崔寔字子贞) 其三 东汉 · 张奂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匈奴若非其罪,何肯吞声(《文选》)。
附录·唐孙思邈齐人月令四事免与崔寔书混 其一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七
凡立春日,食生菜不可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乃进酱粥,以导和气(《御览》二十,《事类赋·春》)。
附录·唐孙思邈齐人月令四事免与崔寔书混 其二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七
春分不杀生,不吊疾。君子斋戒,衣夹衣,导引不食生冷(《御览》二十)。
附录·唐孙思邈齐人月令四事免与崔寔书混 其三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七
四月八日,不宜杀草木。始服生衣,宜进温酒,服温药。是月也,无坏麛卵,无伐大树。是月也,宜以夙兴(《御览》二十二)。
附录·唐孙思邈齐人月令四事免与崔寔书混 其四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七
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迥,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御览》三十二,《事类赋·秋》。案:王谟辑本以此前三事当《四民月令》,误也。重阳事,王本漏落。)。
崔寔引农语(《诗纪》作四民月令引农语二章。) 其二 魏晋 · 无名氏
河射角,堪夜作。
犁星没,水生骨(○古谣谚三十七引齐民要术。○逯案。齐民要术无此条。)。
谢赐御书汉崔寔政论疏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五六
臣伏蒙圣恩,特遣中使赐臣御书汉崔寔《政论》,既表出其要,申之以大哉之王言,曰:「寔之说切中今世士大夫之病,有会于朕心,因书此为赐,且见朕修政救弊不敢怠忽之意。卿亦宜广朕意,以风励卿士大夫」。臣下拜伏读,感慨奋厉。深惟陛下之心,以公生明,故于人之情伪无不见;以古鉴今,故于时之蠹弊无不革。翰墨游戏之间,日月其照而风霜其严也。顾臣愚闇浅软,不足以仰承大赐,然臣之皇皇鳃鳃,有感于寔之说岁月久矣。意者陛下亦悯臣之孤忠,迹臣之素履,而忧臣日堕于掎夺摈弃之间,故隆此异恩,委曲训导,使之两目开明,一心安舒,迄能有所建立,以报不凡之遇乎!寔不幸生于桓、灵之季,徒能托之空言,千岁之后,乃有取于英睿之主,寔固幸矣。而臣亲逢于今日,其为幸又何止相十百相千万也!虽然,寔之忧谓寡不敌众,犹能困稷契之复存,如臣么微,方漂流出没于惊风怒浪中,其欲自勉自策,以一力而障百川,臣之愚亦自知其必不可也。盖尝究观寔之论,乃归之以人主师五帝,式三王,弃苟全之政,蹈稽古之踪,伏维陛下之全德著焉。又曰选稷契为佐,伊周为辅,不然则多为累而已。臣久妨贤路,亦惟陛下旁求而更图之,不胜大愿。
代宰臣虞允文恭书皇帝御书崔寔政论下方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二、《东莱吕太史文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皇帝临御之九年,恩浃教孚,方内顺适。小大之臣,既材诸位,欢曰:「天下事今治,宜勿复有为」。皇帝曰:「嘻,是乌足究其极!维予九年于兹,夙寝晨兴,将笃我祖宗成烈。凡奔走先后,以就予事,惟时公卿大夫,而安习所见,谓足以止,其何以底于大宁」!于是数用「治道不进」谯谕一二大臣。已乃亲御宸翰于汉议郎崔寔《政论》,幸赐臣允文。若曰:士俗流失,使天下事格而不得为,如崔寔所指,臣允文当任其责云耳。臣允文承受震悸,自惟驽散,幸以际遇待罪宰相,日闻德音,弗克以时风晓在庭,俾谕上旨。而恬于积习,节趋不立,以仰烦云章奎画,明示大训,使知今日急政所在,其何以为报?用三复寔言,冀万一服行少分,以称隆旨。窃尝究观汉自安、顺以降,天下荡然,无复典法。一世贤者,如杨震、杜乔、李固、陈蕃诸人,继起为辅,莫不欲整天纲、正官邪,以清四海。然志卒不遂而祸辱随之者,寔惟悠悠之谈,乐宽弛而羞法制,使当时国论靡有所定。此则寔之论所由兴也,而其大率不过以达权救弊,与俗士相上下,若切切于数君子之见掎夺者。故司马光论之曰:「汉法严矣,而崔寔犹病其宽,何哉?衰世之君,率常庸凡,愚庸之俗,惟知姑息。是以权倖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仁恩所施,止于目前,奸宄得志,纲纪不立」。谓寔之论以矫一时之枉也。光之言可谓尽寔之心矣。以陛下天德地业,皇帝王之事惟所欲用,顾于寔眷焉独有所求,遂使匹夫之遗言,一旦炜然震发于昭回之间。非圣哲独观,有以见天下之动,孰知夫寔之有味其言哉?然遭汉季,无复一君足望救时之敝,亦安能使之纯法八世致理于时?其曰参以霸政,其心盖有抑郁而未之尽者。至所谓大定其本,师五帝而式三王,弃苟全之政,蹈稽古之踪,此陛下圣学之缉熙,在今日所当讲明。特稷、契之佐,伊、吕之辅,曾未如卒章所云,此则臣之所甚惧也。惟陛下选建其人,必极于三五之隆,而后税驾,诚不胜老臣惓惓之义。敢以宸翰镂之乐石,昭垂训戒,于万斯年,为乡方砥节之劝,并昧死附见下方云。
崔寔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八、《水心别集》卷八
昔子产告子太叔曰:「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若猛。夫火烈,人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弱,人狎而玩之,故多死焉;故宽难」。子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子太叔悔之,于是尽杀攻萑苻者而盗少止。子产以为德不足而用宽,是诱人以轻犯法;待其乱而后大禦之,则人之得罪也滋多。故子产所谓猛者,将致重以省刑耳。然而夫子忧其说之偏,足以误世,故具论之曰:「宽猛相济,政是以和」;而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夫子产自言其为政之意以告子太叔,此岂一国之政所当然哉?而崔寔论天下之政乃推本于子产,以为严之则理,宽之则乱,累千百言,皆教人主以深刑,反失子产之意矣。至于考论汉事以信其说,甚多疏谬,盖申、商之所不忍言者。仲长统既以为当置于人主之右,而后世果从而好之。以疏论招实祸,无酷于此,不可以不辨也。夫宽严者,为政之势,而政不出于宽严;故善为政者,有必行之实而无宽严之名。人主谨操天下之大柄,使之无不在我,而天下惟吾之所欲为。当此之时,天下之从其君,若婴儿之赴慈父母也,虽宽且无所用之,严何施焉!天下之柄不幸有所分,则必自其分而收之;收之而不遂听,则或不免于用法,若宣帝之于霍氏是也。虽然,不度难易,不计浅深,而遽用法,则或以致乱者有矣,鲁昭公之于季氏,唐文宗之于宦官是也。夫不知其柄之所由分,而欲致区区之严刑以督责无罪之人,驱天下以叛己而助之决,则岂惟德不足之过哉?其愚闇而无智亦已甚矣。东汉自章帝而柄始分于外戚,和帝诛戮窦氏而柄始分于宦官。其后宦官、外戚迭相表里,盖北乡、顺帝之兴废,冲、质、桓、灵之更立,而天下之政在外戚、宦官者十九矣。当此之时,寔劝其君以严刑者,将何所用也?用之于内乎?则所以收外戚、宦官者有道,而非果于杀者之所能制。用之于外乎?则虽多杀长吏之贪奸者数十人,豪强大姓之不循法者数百人,平民缘以坐死者数千人,此何损于梁氏之权耶?而谓其可以兴汉乎?汉法苛重,而人主或不能尽持,故权臣因借以济其恶。李固、杜乔,天下忠义之望,累朝傅相之尊也,为梁氏相继陈尸于衢。其他以忤恨残灭者不知其几,而宦官、常侍之横,州郡轻以人命而资之者,弗称数焉。寔曾不见天下之势,而轻论天下之政,何耶?虽使其时君用之,用之于外而不能收其内,固不足有所救;而遗说著于后世,将遂从而深信之,岂不过甚矣乎!呜呼!人君其谨察天下之政而已。政柄无所分而法律不可乱,则不待为严而天下固已治矣。夫以宣帝之勤且明,足以治天下有馀矣,独恨其无人君之德而过于严耳;然且无妄刑滥杀之事,柰何诬之!元帝之衰,罪在用恭、显,杀萧望之、周堪、张猛耳;遽议其优游不断,可乎?孝文发仁政于一女子,是以变上世之肉刑。至于笞令之过,改法之失耳;乃谓其「以变法而行重刑,以严致平而非以宽致平」,其诬之也又甚于宣帝焉。夫文帝恭俭之福,岂不足以致治?今也必曰「其变肉刑以多杀人而后能有功」,何耶?寔不经如此,皆不足论。噫!欲治天下而必曰严刑而后治,亦见其无术矣。今天下计行轻刑日凡几人,行重刑月凡几人,行死刑岁凡几人。刑人相望,而奏报之书大半皆狱书也,犹曰「吾刑病不严」。呜呼!世有论政如崔寔者,可以痛哭之矣!
崔台甫家。有石假山。三朵峰峦。洞穴玲珑。可爱也。欲易其一。置之书室傍。仆之家。无一物可相直者。姑用东坡壶中九华韵呈台甫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十六
君家曾眄碧三峰,尘土襟怀忽已空。
万里仇池来脚底,千寻圆峤列庭中。
松杉隐隐岩崖响,烟雾霏霏洞穴通。
却恨吾无韩干马,轩窗那得对玲珑。
与李郡守,崔台甫三昆季。游直旨寺。是日。郡守还。独与台甫宿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十六
闲随皂盖历沟塍,晴日薰风麦已登。
款段载吾寻玉板,阇梨邀客撤金绳。
清泉入盎分晨粥,缺月窥帘替佛灯。
三十年前读书地,松杉依旧碧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