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九日 南宋末 · 李希周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醺醺终日醉酕醄,一阵西风解浊醪。
归去来辞吟未足,倚门还仰二山高(清杨文峰乾隆《新昌县志》卷一六 《新昌县志》:李希周于宋末建溪书屋数十间,聘名宿为师。置田二百馀亩,以赡四方来学者。高安进士姚云为之记。其《九日》诗。盖借登高而志文山、叠山也,可以想见其风节矣。)
自撰墓铭开禧二年 南宋 · 陈世昌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二六
宋高安陈氏正卿,老农为号兮世昌为名。
内拙以真兮外正以平,学颇有得兮文颇有声。
无颇僻兮家无馀赢,心虽慕道兮口不诵经。
年甫六十兮致政归耕,七十有五兮终吾齿龄。
不延黄冠兮亦不饭僧,卜葬荷塘兮预自为铭。
按:《幸清节公松垣文集》卷一○附录明幸鸣鹤按语引,清抄本。
发解谢新昌赵判县启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雪坡舍人集》卷二三
芝亭布政,文星依临照之光;
桂籍浮香,化雨沐沾濡之赐。
倘匪作成之有地,谁其吹送之上天。
认叶寻根,饮泉知脉。
窃以宜丰之邑,实为多士之林。
锦水发源,春动墨池之浪;
峰拔秀,霄峥文笔之尖。
英气攸钟,异人间出。
至近时之西府,尝首选于南宫。
有若寒宗,尤为著姓。
粤自瀛洲之学士,肇开剑水之国封,由子而孙,遂家是邑。
南唐仓监当五代之乱世,首避地于灵源;
江西夫子以七举而伦魁,益有声于乡郡
为弟子以千数计,至今日仅百馀年。
试询竹楼书院之基,犹在梓里故山之侧。
继以八行状元之名子,尝都三舍释褐之上游。
高传而曾,儒益以世。
如王大父生三期而失怙,以奇童子十四岁而荐名。
官虽初至于泛莲,文则愈昌而未艾。
在我书厨之祖,方徒附庸;
然而天府之名,尚仍故邑
惜以世传之再,各地安著之拘。
两岐之派既分,一线之脉几断。
北宗禅析二兄,犹继捧于乡书;
阮家贫诸父,乃不收于文效。
虽以椿庭之老隐,仅于槐市以先鸣。
某也小生,念此重事,上欲继六百年之书种,下欲为千万人之儒英。
力加黄卷之功,冀大青箱之学。
苏之一派,得坡老乃能兴味道之家声;
韩之两世,惟退之若为扶安定之门地。
每痛心而疾首,至尝胆而卧薪,作赋拟黄门郎,抱经如玉川子
抟鹏九万里,锐欲图南;
梦翼八重天,每成战北。
方当丁岁踏槐之始,几成甲戈鏖敌之功。
偶因新昌壮邑之无人,竟以高安小子而败绩。
使早仍于本籍,当已策于隽功,人事偶缪于差毫,天意殆嫌其背本。
之皆在,而葛藟之尚蕃。
苟不溯源,岂其徼福。
噬脐虽悔,强项不回。
逮两科之在乡邦,如前之失;
先二年之居京泮,方旧之思。
久塞复通,随试辄效。
虽报罢公闱之旅进,亦尝魁天邑之类申。
仍旧贯则如之何,人有言而必中;
操土风不忘其旧,事虽大以可成。
然与其左亲戚,去坟墓而远游,又不若乡井,崇孝悌之计得。
自念充宾之未晚,乃先逐客以来归。
读书著文,仰父俯子。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奚烦无益之谋;
病乎在己,顺乎在天,是为速化之术。
达则用伊洛诸公之学而及于物,穷则以河汾六世之书而淑诸人。
均为无忝于尔生,但欲勿忘其所始。
首随群而应举,初无意于求名。
偶然寒谷之生,遂作冷灰之豆爆。
或者先祖矜孙枝念旧之意,抑亦造物慰老亲教子之心。
岂伊鲰生,能取鹗表。
人以为快,我则未然。
正学以言,尚欲陈敬王之仁义;
救时以道,方将拯犹己之溺饥。
此但功名之路,于是乎开;
可如世俗之器,易至于满。
独惟在邑,多号通经。
令二士皆以赋而登,此一榜盛得人之兆。
先达尊吁俊之举,将复见之;
令尹作人之功,有自来矣。
兹盖恭遇判县公族麟角,帝家龙驹。
笔粲五花,烨长庚之绚彩;
眼空万卷,凛太乙之垂青。
香名曾满于杳园,政最今腾于花邑。
圭璋儒宝,砥砺文锋。
是虽侨寓于邻邦,亦若亲聆于道韵。
爱日容光之必照,景星快睹之莫先。
有澹台,虽不至武城之室;
秦用士会,实旧为晋国之人。
终借吹嘘,神变化。
某敢不操修力,远大自期。
继乡枢兰省之先登,更高一步;
进先祖枫宸之独对,移在正科
不辱大夫之知,是为国士之报。
心声欲写,手迹奚殚。
毛霆甫诗集序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四、《雪坡舍人集》卷三七
「白云涧里结鸥盟,想得诗肩太瘦生
思入江梅横雪骨,吟成风竹落冰声」。
三衢诗人毛霆甫集中诗也。
予杜门空山,日与蹲猿梦鹤俱,无俗人影到门外,到亦不纳。
霆甫不远千里,以诗寄,乃开门受而读之。
稿中得此诗,欣然如道余心者。
霆甫之心,予之心也。
心既同,故不待识而知霆甫之人,盖独立尘埃万物之表。
诗十之八为梅花,而韵远思清,真与同一清格。
「小春访梅摘其花」,咽霆甫诗,尘襟一日消尽。
清矣哉,霆甫之诗也。
稿中之诗有曰:「阳刚将泰长,君子未屯亨」。
又曰:「茧成丝出空欢喜,旧债新逋不了偿」。
霆甫之诗,其所兴矣。
毛公三百篇,可讽可怨,先儒谓汉儒惟毛公仲舒知道。
君家谏议毛公,又以忠鲠著名。
霆甫岂徒诗哉,岂止欲为诗人而已哉!
霆甫有弟分教高安,风裁峻洁,又有以南宫魁天下人物,不苟仕于时者。
予以是知其家学端矣,以是益知霆甫之为人矣,诗何足以尽之。
邓仲翔墓志铭宝祐四年十一月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三、《雪坡舍人集》卷五○
昔石庄范先生尝为某言邓君仲翔之贤也,心已愿识之。
嘉熙丁酉,乡秋赋,揭姓名于郡城楼。
乡贡额仅八人,邓氏乃都其二,一则仲翔也。
当时一门盛事,歆艳井里,愿识之意愈深矣。
既乃获诣其家,俊秀之林而拜焉,信矣,石庄先生之不诬也。
仲翔为人,意气自然,谦恭下士,乐施好客。
博学强记,历代诸史,烂然蟠其胸襟。
酾酒对客,纵饮剧谈,古今治乱成败之原,君子小人正邪之辨,举数十行不遗一字,千数百年如在目前,音节清亮,首末该贯,听者忘倦。
性尤爱友,与其弟某埙倡篪和,未尝有违言忤色。
阖门千指,雍如晏如。
虽家有馀赀,若不自知其富。
其视世之粟奴钱虏、吝骄鄙俗之气浮于颜面者,相去不啻穹壤千万。
接物和,处事得,与人信,下至田夫野老,婴儿孺女,皆得其驩心。
盖尝评其为人,雅好宾客,似陈孟公
议论精博,似习凿齿
兄弟友爱,似江伯淮;
处乡公正,似王彦方
合古数人为一人,今人未易多得也。
仲翔丁酉登荐书,明年,试礼部不利。
宝祐丙辰,且误恩再试,方筑室读书,益自磨励,而先二岁,仲翔殁矣。
赍志饮恨,闻者为之惜。
呜呼!
乡举可能也,乡评不可能也。
仲翔虽不及取高科入仕,以行其欲为之志,然而生为人所称,殁为人所惜,是不殁矣。
仲翔讳某号南斋,其先建昌人
九世祖某始家高安
曾祖某,祖某,父某,皆隐不仕。
仲翔生于丙辰之三月,殁以甲寅之十月,仅年五十有九。
先娶陈氏,生子士达
继赵继徐,皆前卒,又继袁,皆宦族。
孙男二,孙女三。
丙辰十有一月壬寅,葬于吴塘东山之阴。
使来请铭,为之铭曰:
呜呼噫嘻,仲翔已矣!
辨博之论,不可闻已。
一封之土,藏其胸中千数百年之史。
若人而不仕,若人而遽死。
既不在其身,尚福其子孙孙子。
朝奉致政圹志宝祐二年十月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二、《雪坡舍人集》卷四九
呜呼!
此先君子先生之墓也。
姓姚氏讳某字行简瑞州新昌人,寓高安
高大父曰特奏状元进贤府君,曾大父曰释褐状元黄州府,大父曰汀州府,考曰学正存斋先生,妣曰周夫人,生母曰杨太君
辛亥五月十有八日生,宝祐癸丑十有一月十有五日没。
明年二月十有七日,葬于隆兴府新建县西山之云峰。
男二人,介先卒。
女四人。
将窆,勉泣血志曰:先君子生时,鬻田而教子,损己以益人,为善孳孳,老而益笃。
勉既窃第,书来曰:「尔毋贪好爵,当损秩增贡,以利无穷」。
十月,勉至自京师,仅一月而先君子没矣。
欲养不俟,哀哀苍天。
百日卜葬,西山之巅。
呜呼陵谷,后或变迁。
仁人我哀,尚封斯阡。
陈判府昌世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一、《雪坡舍人集》卷二六、《永乐大典》卷一一○○一
某伏以薰时入夏,爽润如秋。
恭惟判府删修判部侍郎植德公清,秉心恺悌,开藩有俶,穹垕棐扶。
台候动止万福。
某谨东乡九顿首,奏记旌麾之下,伏几财幸。
某窃惟朱幡照临,境之山君川妃,骏奔翼卫,孰非献祥奉祉者,奚事文玉鼎之劼。
《毖》诗曰:「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
某三赋此章以颂。
某仰惟圣皇矜恤远民,谨择良牧,顾瞻周行,孰为廉平
谓公前在江东,治有异等之效,爰自省闼,往绥高安
高安,先正旧治也。
民举手胥庆曰:「先正,吾父母也。
今象贤又为吾父母矣」。
是庆也,某实同之。
某尝谓高安蕞尔之郡,然地小而实允为赋渊。
第近年来公之裕而私之枵,收者薄而歛者厚,重籴良苦,民食孔艰,老弱沟壑,壮者四方矣。
为邦者往往外掠赒阨之虚名,内为肥橐之实计。
欲政平讼理而无叹息愁恨之声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钦惟某官廉足以律百掾之贪,清足以涤群吏之浊,而不扰,肃而不严。
荷山锦水之民,慕玉山冰水之化久矣。
自今以始,庶其有瘳。
独恐增秩玺书与选表入为三公之命俱至,又当溥而天下用耳。
某不佞。
某自丙辰之冬,迹抚封之旧,获拜履舄,伏辱隆遇,越于彝当。
假郡章以达其驿奏之囊封,给官舸以济其道还之孥累,而又重之以宴以示慈惠,厚之以馈以赆远行。
礼意勤渠,眇眇晚末,其何以登此。
拜别以来,倏四其载。
杜门藏拙,翻味故书。
天惠仁侯,来为邦君,乃前是尝得挹其馀光者,某何幸得以民事。
某林栖渊潜,人事罕接,不能操便驶恭贽函。
兹传千骑压境,念不可不下道左之拜,乃始拔蓬蒿之塞径,荷蓑笠而出山。
引睇车尘,一遂瞻仰。
僭俪拙语,少鸣贺私。
布鼓雷门,流汗竟趾。
某廛氓也,仰止随轩,月璧星珠之眷,巍在崇霄,岂蛰泥壤者之所敢躐问。
庶人召之役则往役,义也,愿奉先甲。
新昌应判县书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三、《雪坡舍人集》卷三二
某为邑受廛氓,乃不获一识执事
虽不识于目,而已识于心。
执事盖孝而忠,仁而勇者也。
今年春,虏自富川突至我瑞阳,自太守而下,至佗邑令簿尉,莫不委而去。
寇退则归其官,谓已收复,至有以是求赏。
独闻执事毅然弗去其邑,誓以身死官,邑民恃以安堵。
虏后二邑,寇蜂起,独新昌无之。
间有鼠窃狗偷,警其一即百惧,环境帖息。
此非德化之素洽,爱威之相济,安得至此。
执事又闭口绝不言功,尤甚盛德。
某平日心敬执事,及闻此益信所钦。
右相初坐庙堂,某即以告,愿先赏以为天下劝。
右相甚然之,独以郡三易守臣,未有以闻者。
亦尝以书告之族党乡里朋友,新侯陈监簿至,必有以请者也。
执事未尝求以是为功,某亦非以此内交要誉于执事,顾天下公是之理如此。
某故不敢以此闻左右,遂久阙书。
使西来,反辱翰墨赐,益使人重愧也。
某族党与先垄在新昌者,蒙庇佑幸得存全。
庐在高安,虽不为虏所燬,而从父从兄出避于乡者,乃为强豪之寇所贼。
似此况味,误除何荣,深恨不尽被二天之赐也。
邑士民德执事深,有社稷尸祝之意。
近有书来,俾某记其事。
虽笔拙不敢辞,非久当有以求教。
使旋,姑此具覆。
冗不能细,伏祈矜照。
陈允中墓志铭宝祐二年十一月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二、《雪坡舍人集》卷四九
宝祐元年癸丑秋九月高安陈君卒。
一月,某归自京。
君长子之子宝孙以书来言曰:「先大父不幸弃诸孤,家君暨二叔父斩焉衰绖中,不敢书,使宝孙告于下执事
惟先大父将没时,进诸孤而语之曰:『我死必合于浮塘之葬,铭必于姚子成一,请之当不吾靳也』。
诸孤奉遗言弗敢坠,谨使宝孙请。
子是从政于吴,远将不暇及,幸早为我铭之」。
某与君诸子游,知君为悉也,宜铭。
某观《洪范》之次九畴以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为五福,求之世不多见,间见亦罔克备,某所知独君能兼之。
淳祐丁未,某闻君有泉石之胜,造焉。
圃曰依绿,一溪缭其中,潴之为池,环之为洲,临之为亭榭,引之为流觞曲水。
时春且半,花木层出如锦绣。
领客觞咏,幅巾杖屦,毫眉玄发,出入桃蹊隧间,如世所绘老人星、地行仙者,某亦甚羡之也。
君平生不殖货而财自裕,不豪夺而产自丰。
十数年不一至城府,丘园宴适,延儒教子之外,无所事,可谓寿、富、康宁矣。
静惟其故,则攸好德一念实为之。
先是,陈宜都王子孙家九江,累世不异爨,号义门
其后徙高安,君之族,其别也。
君讳大用字允中,曾祖某,祖某,父某,皆世隐德。
君少孤,事母、兄以孝弟著。
性好学,求师数百里外。
习《诗》,通大义,遂以儒倡其族,至今文物彪炳,家人人儒,登贤能书者相继。
壬子岁,君仲子偕族孙凡三人,同时领江西、湖南北举。
今年,其孙又以通九经擢童子科,君之教也。
君诸兄殁,行于族为长,率以礼,训以义,患难疾病,萃力相援扶,毋敢后者。
教育兄子某如己子,迄有立。
姻戚乡党或有争,不诣官府,咸之君取决焉。
君曰某是,曰某非,皆悦服,愿释争以去。
武断讼健见君,皆黯有愧色。
尤乐周急,岁饥,捐以赈。
提点刑狱使者翟公常平使者杨公常以其丁未、壬子之粜溥上之朝,乞旌其子以官,而君不愿也。
君又谓谷以养生,药以愈病,皆活人事。
患药市多伪,甚病而速死,戚不忍,乃即旁舍为药室,选良医,如古方制善药以济人,而不牟利,赖全活者甚众,可谓「攸好德」矣,寿、富且康宁宜也。
君自中年场屋不偶,即弃弗事,聚书聘师,付功名于子若孙,营壶春老焉。
有别业二,曰鹤岭,曰广城,去家各数里,皆筑室,将俾孟仲二子处之。
今年九月九日,君在鹤岭泛菊觞。
越四日戊子,得微疾,谓家人曰:「我未尝有疾,今疾,殆不可起」。
遂召子孙诀而殁,可谓「考终命」矣。
君娶王氏,先二十年卒。
子三人:长绩,贡为博士弟子;
次应炎,即江西漕举进士
次绂,亦进士业。
女五人,长适胡日升,次邓震龙,次晏灿,次胡鼎来,次李元龙,皆为儒。
孙四人,宜孙、振孙、宝孙、隽孙,宝孙则擢童子科者也。
孙女三人,长适邹淮,次许邓子彪,未嫁,次尚幼。
君平时为义方训,晚年竟及见其子若孙之效验以殁,天之福善也。
后有兴者,当未艾,又《范》所谓「子孙其逢吉」者欤。
君以淳熙癸卯二月乙亥生,年七十有一。
诸孤将以明年甲寅十有一月,奉柩如浮塘,合母王氏葬,从治命也。
某亦感君将殁之言,不敢负所托焉,即为之铭,俾葬而刻诸石。
铭曰:
呜呼陈君义门,天资粹静如玉温。
五福兼备德所根,壶中之自乾坤。
儒倡其族卑从尊,椿茂昌孙。
吁嗟德人不复存,善积未报裕后昆,不其身于其子孙。
菊花岩记景定元年十月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雪坡舍人集》卷三五
饶别驾新安刘君良叔于所居读书之堂,假石为岩,种菊满焉。
既以字其堂,又为赋赋,文辞甚工。
余君道上饶,君为余言之,且请岩记。
,殿而芳者也,惟君子能爱菊。
君子曷爱乎
以菊后之无花者,且池台苑囿皆可,然非其素,独于岩乎宜。
濂溪先生曰:「,花之隐逸者也」。
方春荣时,红媚紫妖,不十日而委尘土。
独不尔。
秋高乃华,风凌霜侵,愈凛愈劲,宁有槁而无陨,盖似乎独立独行,临大节而不可夺者,故惟君子能爱之。
饮之可以禦大灾,药之可以远明视,粮糗之可以制颓龄,有功于世不细,盖非有体无用者。
青蕊珍丛,幽姿晓露,初则武夷山朱夫子
秋容老圃,晚节塞香,终则昼锦堂韩魏公也。
别驾君方骎骎世用,而爱菊之志,穷达不渝。
名岩以,其是之取乎?
若余也,则岩栖之素者也。
方将食夕英,问荒径,求见吾而无愧。
愿以君之赋,与灵均之《离骚》,靖节之《归去来辞》,对霜月并歌之,而嚼以咽。
景定元年庚申冬十月朔日,高安雪坡野客姚某记。
高安洪侯生宝祐三年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九、《雪坡舍人集》卷三三
宋德肖天,本支百世,丕显多士,亦惟世贤。
维端平初年,天开日明,忠正汇集。
平斋洪公首擢言路,正色极诲,为国荩臣,以德谏君,天畀有后。
子令孙懿,茂其家传,乃高安令尹洪侯起畏,则公之嫡长孙也,夙有颖姿,公特钟爱,见者咸曰:「是它日有祖风烈者」。
既长出仕,英称著闻。
暨来高安,烨有异政。
先是,邑吏鹰健虎暴,猱猾狼贪,靡所忌惮。
侯至,一犍以严,吏喘不敢息,由是讼已听,狱已决,民始得以情自达于令。
洞开重门,塞其旁蹊,投牒无所壅,教讼无所匿,曲直立剖。
民举手加额,虽受笞罚者,亦莫不悦然以去,谓侯为神明,相戒勿欺。
政声大传,愬者不之郡而之邑,他邑民亦越境至。
每听讼,庭下至无所容。
侯亦人谕以理道,星而出,星而未入,靡倦也。
迨俟去,讼日已希矣。
乡胥素弄民役,侯闭之一所,不使与外接。
按籍穷并挟诡,一洗飞田走户之弊,等税命役,民罔有辞,吏不得纵手,且役户无费,皆争先愿为之首。
易俗一乡,民最贫,不任役。
侯市田为助役,庄给之,民始不病。
愚俗负逋,辄茹毒草,戕婴儿以死,诬所怨,官诛吏求,多至破家。
侯遇此辄不理,杖而令其所讼者杖,而所讼者盖未之知也。
由是民相告语,毋敢自贼,躯活家全者,实阴拜侯之赐。
侯为邑,务以教化为大,旌义乡有郑女偕邻道士奔,谖为仙去,远近翕然仙之。
侯曰:「是安有是理」。
密迹得之,论如法,遂祛民惑。
侯曰:「异端之能惑,吾道之不明也。
明诸,其必由学」。
邑学古附于郡名焉,侯始鸠工度材,不一月而具。
讲有室,给有廪,冠规履矩,蹈德咏仁,昔无今有,诵弦之声蔼如也。
侯之初至也,或歌之曰:「聚我胥攒而拘之,举我仙庐而潴之。
我有奸蜮,曷其锄之」。
其既去也,则歌之曰:「我有役田,洪侯市之。
我有学宫,洪侯始之。
养我教我,谁其继之」。
侯去之一年,民思之愈至,相率为侯生,以祝侯寿。
既毕,来谒记。
余曰:「侯去且期矣,而民思之不释,岂非苦吏之纵,而思侯之戢乎?
患役之颇,而思侯之均乎?
抑讼者之不获理,而思侯之得其情乎?
诬人以死者之为民害,而思侯之全其生乎?
又否则士思其教,民思其养乎?
邪说思其息,人心思其正乎?
是祠之有无,于侯初无损益也,而祠之,可以见民之忱爱。
有仕于此者,捐帑藏为继富之政,以媚豪民,豪民亦或为之祠以媚。
去未几,而祠即废,上下之交媚者胥伪也。
今是祠也,不作于侯在高安之日,而作于去高安一年之后,驩然攻成,不戒以孚,夫岂有所媚而为之哉,是可以言遗爱矣。
《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去思也。
高安之士相与扶植侯之新学,高安之民相与增广侯之役田,是即侯之甘棠矣,不祠亦祠矣,况有此祠以旌其思哉。
余因是而有感焉。
侯之在高安也,吏戚而臞矣,民怿而腴矣。
使侯在,是民安之,而不知思,未必动思,正以其去也。
民方安其长之教化,为之长者已去之,治何由致,则官不久任之弊也。
天下不难治,内有贤公卿大夫,外有贤部刺史刺史县令且久任以成之,治矣。
今如洪侯,贤也。
洪侯之治,岂可邑而已哉。
刺史,为部刺史可也,为大夫为卿为公可也。
洪侯他日,其信有祖风烈乎!
洪侯之治,一犍吏耳。
今天下上台省,下郡邑,皆弊于吏。
使人人犍吏如洪侯,庶几治乎。
士大夫之纵吏者,吏未尝不怿且腴也,然私则必笑其主之闇,己得以售其欺。
犍吏者,吏虽戚且臞,而心则服之已。
不然,吏之过是祠者,何以曰:「此洪侯也,不可欺者也」。
噫,吏且有是言,民爱信然。
端蒙单阏祝黎赤奋若焉逢涒滩,邑人姚某记。
与蔡佑神公亮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二、《雪坡舍人集》卷三○
某久不拜君子动静之问,仰心渴如。
中间甚欲一造门墙,谒侍尊公大参相公先生,就访南轩于魏公之侧,以遂承师亲友之志。
念此久矣,薄命多蹇,厄会日殷。
去年春而有悼亡之悲,今年春而有哭弟之戚。
家素贫,嗷嗷数百指,待食于某,而又罹此患苦,身单子幼,叔出而无季处,安可远役。
于是此愿未克即偿,遐想尊年契兄,于家庭父子唯诺之间,皆圣贤道德性命之奥,其乐不可量也。
时事日异于前,惟有掩耳不敢闻,闭口不敢语,而忧则不少忘而已。
在畎亩间,惟知农事。
春旱久,种几不入土。
初夏之末方雨,秧苗已老,入田穟不复长,颖栗甚稀,秋穫可十分之五。
籴五百万石在江西,乡间乃当四十万。
常岁苗斛七万耳,必六其七乃可足,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不能也。
明年殆无可食矣。
某若不为饿殍,必亦流民之一也,能无忧乎。
杜门林栖,不敢交人事,然时报亦窃闻一二。
向睹除目,见尊年兄有泉台干官之命。
尊年兄其亦肯屑于一出乎?
将朝家不欲使贤者久閒邪?
人皆山林,谁其为国家办事,固不可皆不出。
然今日风俗澜倒甚矣,所赖为君子者立脚坚牢,少为之砥柱,庶几犹可以救贪得嗜进、顽钝亡耻之风。
此某之拳拳仰望于兄者,惟执事谨之重之。
天下宗师之家,大贤执政之子,甲科名胜之流,举世之所瞻望焉者,恐不假乎禄仕也。
某极贫,为贫固亦可仕,然决不敢枉道以信身。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
高明察之。
尊年契兄识见超然,必有以处此,乌用某僭。
爱而莫助,聊复覼缕耳。
游之道久客高安,闻其归赴秋试,因便奉书,以溷执事,恨不能细。
有便风幸乞时有以教之。
回王倅启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雪坡舍人集》卷二四
市朝懒到,自甘山人姚合之穷;
邦国不空,喜有别驾王君之至。
风月平分之自始,云天覆帱之有归。
贽名未彻于记曹,委牍忽先于编户。
恭惟某官英声震地,峻阀倚穹。
留耕之诸孙,所闻已异;
会稽之群从,厥誉尤佳。
瑶林琼柯,无尘俗之姿;
栝柏豫章,有廊庙之器。
故象贤崇德,求忠必于其门;
而事君立身,观远以其所主。
惟是淮堧之幕府,独收天下之英才。
王通登将军之门,以奇自著;
元琳在司马之府,见器尤深。
发硎以还,脱颖而出。
自合听履于星辰之上,胡为岸帻于山水之间。
盖不欲同流而合污,是以若轻内而重外。
眷此高安之郡,事简俗淳;
第非中熟之年,民贫赋重。
吁旱苗之已槁,慨籴数之甚繁。
嗟我人其谁生,恃贤者以为命。
仁人之言其利溥,宽尚拜于一分;
大贤之德在民深,是当先于百姓。
若时先正,嘉惠清江。
世于此而具瞻,民到今而受赐。
缵戎旧服,追配前人。
此时相郡之规模,他日济时之事业。
沂国句,知梅鼎之必调;
视晋公家,觉槐阴之已满。
某学惟好古,样欠入时。
徒能畎亩之不忘,有怀莫吐;
非敢山林之益密,求志所
第知扫轨于闭门,罔觉乘轺之及境,遂失前茅之拜,且稽右椟之恭。
如愧恧何,幸矜赦尔。
随州里之民而往役,毋敢不钦;
举家庭之学以砭愚,庶终有立。
其为庆抃,靡极倾殚。
上大参徐意一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二、《雪坡舍人集》卷二八
某不避谴呵,僭有由衷之恳,干溷钧听,仰祈矜察。
某生长瑞阳维邑之高安,实先正太师国公旧治之境。
台星聚照,今人仰望其馀光而歌咏之。
甘棠蔽芾之阴,大参必惠而念之也。
某敢僭有请焉。
某之乡邦,解额素狭,终场共三千人,而贡之数仅八。
六经而缺其二,诗赋二千馀人而取其四,以是人才多困。
瑞距临江止九十里,临江贡士三十二人,多瑞三倍。
端平初,天下增贡士额,江西诸郡,袁首增其二,洪继增其三。
瑞独不能请,每岁大比,惟有四散溢出,而试于诸路耳。
瑞之士所以为甚可悯也。
某来奏对时,父某谓某苟在前名,当折资受官,而以一官为乡邦易增一解。
某今叨忝首第,何敢背父之教,徒求己荣。
某今得承事郎出身,愿从第二人恩例,止受文林郎,而以承事郎至儒林四资,易增本州四名文解。
庶几六经可全,而词赋亦不至重困。
谨已纳劄庙堂,蒙大丞相钧判聚呈候奏。
用敢再渎钧严,欲乞合处会言之际,推天地造化之仁而成就之,则乡邦拜赐,某不胜幸甚。
或者谓某曰:「恐如此是乃后人不可援之例。
朝廷必难其后」。
是大不然。
使第一人而必增解,是坏例也。
今某欲以减官而增之,他日为第一人者,承事郎之恩例自若也,而何坏例之有乎?
又前此固有不愿受官而乞回授父祖者,朝廷每从其请。
倘乞以官回授其亲,朝廷固有例可从也。
然某之父欲为乡里计,而不为己计,纵以官乞回授,必非所乐也。
某近得家书,又蒙父训曰:「增解事不可不力请,莫问做官,但须行好事」。
则父之意可见也。
大凡孝在养志,以官易贡,父意如此,是亦以官回授其亲之例矣。
朝廷以孝治天下,能无念之乎?
一可以惠远方穷阨之才,二可以遂人子养志之请,幸图利之。
倘或不然,某将无辞以复于大人,惟有不受阙而去耳。
某又窃念乡邦旧号近上嫌名,上即位初,瑞产神芝,以昭文命,于是易赐今名,以瑞上绍宝图。
今三十载,仁治天下,瑞倘可因是而拜上之仁乎!
瑞蕞尔邦,而圣君贤相发祥储祉之地,皆于此乎寓,信非他邦比也。
惟大参相公矜察先正太师甘棠之旧,因其亲以及人之亲,而惠顾之。
干犯威严,无任战慄俟命之至。
安义约序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五、《雪坡舍人集》卷三八
试有约,作胜气也。
请以战喻。
庾有粮则将勇,军有赏则士往。
矧提文阵之五兵,鏖词场之大敌者乎。
此义约之所以立也。
高安旧有《南宫义约》,今年邓君仲翊主之,且于约外捐金,捷者人致其助,意嘉矣。
周瑜之兵,鲁肃又济之也,士气其百倍乎。
拔帜而先登,吾知必皆吾高安之士矣。
赵司理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雪坡舍人集》卷二四
窃芘枌乡,久仰景星之耀;
升华李椽,幸依爱日之春。
岂特受廛而为氓,盖将就正于有道。
恭先弗果,贺后为惭。
恭惟某官地望穹隆,天姿粹润。
雄辞劲气,陈思王绣虎之才;
道骨仙风李太白骑鲸之韵。
自證慈恩之佛,合陪碧落之郎。
乃尔斜飞,甘于廉取。
亨衢筮仕,姑养望于珠曹;
当路贪贤,复借重于花邑。
便合飞双凫而东觐,胡为驱匹马以西来。
得非欲行其一片活人之心,故宁少迂此尺五近天之步。
乃眷高安之郡,实为美俗之民。
顷因扬秕之在前,每与刻木而为市。
攫金白昼,岂如杨震之畏知;
蒙雾青天,安得谢令之推去。
民其否往,贤者鼎来。
嗟我国人,真望叶公之如岁;
告之天子,愿留侯霸以期年。
第虞玉节之来,又趣金銮之召。
某懒于钓禄,愿此耕宽,亲养乖违,仕何敢问。
君恩深重,辞不获俞。
方强治装,忽聆及戍。
迟吾行也,尚能随负弩之迎;
适我愿兮,当早听驱车之叱。
左氏书庄记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九、《雪坡舍人集》卷三四
夜宴左氏庄,杜少陵诗目也。
庄不知何所矣,独其名与少陵俱存。
尝即其诗想像之,景物犹历然在目。
有草堂,有花径,有暗流水,有风月林,境之胜也。
检有书,烧有烛,看有剑,引有杯,张有琴,咏有诗,诗罢舟,济胜之具也。
济胜之具虽有七,而书可检,乃庄中之第一事。
尝谓何将军山林中架书建屋,左氏庄中烧烛检书,方与俗富贵家园池不类,人生有此差乐。
高安左氏季起家晋仙人黄万石之乡,庄焉,筑斋于斯,而教子于斯,子应宝亦颖然秀异。
今左氏庄视昔左氏庄,未见其异也。
,庭,园茂松修竹,傍屋溪斋视草堂,视花径,茂松修竹视落月,风林溪视花径流水,诗书琴剑、杯烛扁舟之乐,视昔皆具。
而独取检书一句名之曰庄,季起可谓知所好尚者。
谒记于予,予其曷敢辞,因为记其筑庄教子读书之役,而并为言书庄之义。
夫田畴庐舍之富,则曰庄。
今以书为庄,不于其田,于其书也。
耕固不如学也,而士之学,则当如农之耕,及时而修之,计日而课之,播于春,薅于夏,及秋而成矣。
士之学也,不当尔乎?
吾见夫世之学者,日玩月愒,积至岁而犹夫人也,可乎哉?
学之所谓成,非止能举子业,能墨客骚人诗文之谓也;
非止能决策发科,得名位爵禄之谓也。
亦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耳。
季起以是诏其子,可乎!
斋东之室曰崇德,西之室曰广业。
德者性之得于天者也,业者德之见于事者也。
崇德者其播且薅,广业者其成而获也。
书庄之收,固如此也。
左氏其懋之,所成必大矣。
左氏丘明,好恶与圣人同,身受圣人所修之经,而衍之以为《传》。
《传》所载如「民受天地中以生敬,必有德」等语,皆格言大训,非有得于圣门之大学者不及此。
《传》又有言曰:「夫学殖也」。
《左氏传》之所谓学殖,即今左氏之所谓书庄乎?
是又在唐左氏庄之上也。
故予愿左氏父子勿安于杜少陵诗中之左氏,而进于圣门之左氏。
刘秘书祝文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四、《雪坡舍人集》卷四七
曰:世尝以为高安未有魁天下者,先生年十八,以《春秋》对为第一,非魁天下乎?
虽然,此易能也。
温公则从,安石则忤,非不可夺之节乎?
力疏其蔽,自攻厥非,非克己之学乎?
是难能也。
学其所难能,难能而不止其所易能,此后学之事。
简甫芳润阁记宝祐元年十月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九、《雪坡舍人集》卷三四
教子而不教之以圣贤,不爱其子也;
受教而学不至于圣贤,不爱其身也。
人亦孰不知圣贤之为美哉。
为人父者,知圣贤之为美,可不愿之于其子;
为人子者,知圣贤之为美,可不愿之于其身。
教与学交愿,而后教子者为爱子,爱身者为爱亲,止慈止孝之道始备。
西山简甫来告曰:「某有子大周年几冠矣,虽一子不敢不教。
某所燕息之室曰竹窗,环以而教子。
读书之室有阁焉,曰芳润。
阁之前杂莳四时花,使以序荣。
阁之外之外池,可以取名者甚夥,皆不之尚。
而顾扁之芳润,取陆士衡《文赋》所谓『漱六艺之芳润』者,将俾天周学于六艺,以芳润其身,愿得一言以为小子教焉」。
余曰:「君之欲使而子芳润其身,岂止如陆士衡欲为文章而已哉。
吾知君不过摘其赋之字,而意则有在矣。
试即君阁之所有格于物而观之。
其芳也,其润也,浮蘤不足言。
君嗜,尝试观阁外之乎。
英英青青,蒸蒸菁菁,如珩斯苍,如矛斯刚,如箦斯密,如膏斯泽,涵蕴乎风雨,荡摩乎云霄,凌盛寒而不摧,捍炎热而不受,四时一碧,生意滃浡,是之芳也。
然使根硗瘠而不腴,聚嵤确而常燥,则是败矣,帚焉而已耳。
之与池邻也,滋液寖溉,色泽映带,故干之穿沙也而净,筱之媚涟也而清,阴之荫于水也而幽,晔沃裛郁,常与他所之异。
故《诗》曰:『瞻彼淇澳,绿竹猗猗』。
以淇水之润而盛也。
卫武公所以为文章欤?
故《大学》以比道学焉,以比自修焉,以比恂慄威仪焉,以比盛德至善焉。
有斐君子之文章,岂陆士衡所谓文章而已哉。
《记》曰:『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和顺,润也。
英华,芳也。
诚于中,形于外,德之润身也,此圣贤之学也。
君曰昔吾尝抠衣于弘斋,其知此矣。
爱子而教也,当教此;
爱身而学也,当学此」。
宝祐元年癸丑十月高安姚某记。
重游骑冈记淳祐五年十一月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
淳祐乙巳仲冬望后之六日,至后之八日,予之高安东之丰塘,相立精庐,弥雨不可出。
越八日甲子,始晴。
天风吹霜,清旸行空,燠然有春意。
积郁既久,思豁以舒,相与二三友蹑屐策筇,欲谋观览。
问近地之胜,曰有骑冈,欣然同游。
自下而升,身远益高。
至山之,心目俱快,圜视林峦,一览俱下。
农居僧舍,若在画图。
马鞍、龙集诸山,皆奔放决骤,如走万骑,拱揖左右。
前视大江,际天一碧。
俯瞰深沼,湛然泓澄。
远望浮屠窣堵坡,轧霄峥挺,椽笔飞云在目,可摘以指。
清兴所到,身骨欲仙。
江差远不可舟,沼近乃下而玩。
沿莎岸,步松径,清飙抑扬,天籁微声,望沼中一小槎,鹭立其上窥鱼,雪影相照,可喜可爱。
立玩良久,循山看竹而归,清兴殊未艾也,思以翌日再游之。
天知此心,欲佐以景。
初夜明星有烂,后夜风动云合,恐复雨败游兴,至晓积雪乃欲尺,此殆天助以奇观,而博之雅趣也。
拥炉划灰,是负此景,乃复与二三友再游前所游之地。
木静不风,虽寒亦清,笑语后先,乐愈有味。
足瑶林,目琼柯,身水晶,域蓬莱,瀛洲虽未必有无,果有之,料亦不过是矣。
至山顶,景益奇。
向之林峦松竹,皆玉节银髯。
向之农居僧舍,皆琼田琳宇,白屋高下,炊烟独青。
向之诸山,皆偃蹇如玉龙,回翔如素凤。
近之江与沼,则冰壶表里,如凝瑶池。
远之窣堵坡,则峥嵘际空,如立银管。
槎鹭虽不复见,而低丛点缀,如鹤如鹳,如鹥如鹄,亦间有联拳如鹭者。
江山草木虽旧,而所以为江山草木则新。
喜极欲狂,殆不可奈。
乃命辊琼辇玉,立为假山,一食顷而就。
森然为峰,窈然为岩,洼然为洞,光彩照身,眩夺人目。
僮仆报午趣归,乃留兴不使尽而返。
噫!
斯游甚乐也,斯兴亦甚清也。
而岂徒为此游,徒乘此兴哉,将以博天下之奇观于胸中,而以助此文也。
人之胸中,必有云峦烟岩之秀,而后为文古而奇;
必有冰崖雪谷之清,而后为文光而洁。
前之晴之游,所以揽云峦烟岩之秀也;
后之雪之游,所以萃冰崖雪谷之清也。
而岂徒为此游哉,而岂徒乘此兴哉。
既有助为文,则不可不寓于文以为记,乃属笔以识此景。
同游者罗泾文甫、罗士元英甫,记者雪坡姚某字(《雪坡舍人集》卷三五。)
「雅」下原有「处」字,据库本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