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陆机 宋 · 何去非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六、《何博士备论》卷下、《唐宋名贤确论》卷六、《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九
扫境内之众而属人以将,持疏远之身而将人之兵,于君臣授受之际,皆危机也。
善任将者,不以其兵轻属于人;
善为将者,不以其身轻任其寄。
君必有以深得于臣而使之将,臣必有以深得于君而为其将,故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君臣皆获令名于天下。
古之人有行之者:孙武之于吴王阖闾田穰苴之于齐景公周亚夫之于汉文帝是也。
始,以兵法干吴王也,王试之以妇人。
即因其所以试我者探其心而占之,其意已在乎二姬之首也。
二姬,王之所甚爱者。
固知乎深宫之妇人且安王之宠,岂尝知枹鼓之约束而严将军之令哉,然必斩之而不释者,非有怨夫二姬者也,且藉其首以探王之诚心所以信我者固与不固也。
王果不恤二姬之死,而知孙武之善兵,遂卒将之。
亦知王之所以任我者固,而安为其将,故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而吴以霸强。
齐景公田穰苴之为将军也,受钺之始,因请其宠臣庄贾以监其军。
穰苴岂真以人微权轻而有赖于哉,其意固已在乎之戮也。
顷刻之约,可以情免也,然卒不置其诛者,非有忍于也,姑借其死以探齐君之诚心,而占其所以任我者笃与否也。
景公贤其人而任之不疑,故能大却燕、晋之师而还其所侵。
汉文严三将军之屯以备胡,躬劳其军,至于细柳之亚夫,虽天子之诏,而屈于将军之令。
方是之时,细柳之士徒知亚夫之威而不知汉文之尊也。
亚夫于此悖君臣之分而为是不可犯哉,亦以探孝文之诚心,以占其待我者至与未至也。
汉文高其才,属于景帝,以为可以重任,而亚夫亦以阃外之事自专,故七国之反,总制其军,遂能固拒救梁之诏,而平关东之变。
世之浅者,徒见夫三人得徇众立威之道,曾不知其为术之微,非特主乎徇众立威而已也。
至于君臣所以相得之始,固结其心,不可以间离毁败,而以勋名自全者,皆出乎此故也。
甚矣,陆生之不讲乎为将之术也!
以亡国羁旅之身委质上国,于术无所持,于气无所养,徒矜才傲物,犯怒于众。
司马颖强肆不君,举犯顺之师,岂足为托身之主哉。
以怨雠之府,一朝身先群士,都督其军,而众至数十万;
汉魏以来,出师之盛,未尝有也。
彼既失所任矣,而内无术以探其所以任我者之心,外无权以济其所以属我者之事,乃方掀然自拟管乐。
临戎之始,孟超以偏校干其令而辱之,若遇仆虏,而不以为戮而舍之。
以是而将,用是而战,虽提师百万,孰救其败哉!
鹿苑之溃,死者如积,众毁因之,遂致其诛,为天下笑。
曾不知才不足胜其所寄,智不足酬其所知,一投足举踵,则颠踣随之,乃归祸于三代之将,岂不缪欤!
或曰,世将,而儒者也,军旅之事非其素所长者,遂丧其师。
王衍、房琯之徒皆以招败也。
嗟乎!
以儒而将,至乎丧师者,才不足以任将故也。
必曰儒不可以将,将不可用儒者,非也。
才之所在,无恶其儒也。
使儒而知将,则世将有所不能窥也。
至若者,适足以杀其躯而已,何足道哉!
斗鸡坡 清 · 顾万祺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红粉宫中小队齐,花痕凝碧草萋萋。
一从孙武归山后,不教三军教斗鸡(武备不修意,借斗鸡想出,可云浚发巧心。)
得胜令 元 · 佚名
 出处:元曲选 百花亭 第四折
孙武少神思。病白起不仁慈。
韩信十功立。胜孔明八阵施。
无半点瑕疵。展万里鲲鹏翅。
真一表英姿。建千年龙虎祠。
老将行 明 · 张楷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五
少侍武皇亲幸时,天闲赤骠寻常骑。
当围一箭落双隼,万口啧啧称男儿。
天山夜捣单于垒,茐岭朝倾颉利师。
琵琶帐底金凿落,刁斗营前铁蒺藜。
穰苴岂解知合变,孙武何曾识偶奇。
当时只拟名不朽,誓向藁街悬贼首。
相如白璧还奉君,晋鄙兵符夺悬肘。
谩说三徵出草莱,谁誇百步穿
运筹不数张文成,决计浪传陈户牖。
长笑廉颇惟善饭,也知樊哙徒誇酒。
蹉跎世事若浮云,阃外传喧寂不闻。
帐下争趋新号令,道傍谁识旧将军
对客龙钟羞讲武,逢人磬折学谈文。
壁上蟏蛸翳双剑,门前鸟雀散三军。
愿得子方怜老马,还同魏尚叙前勋。
高阳台 元 · 佚名
 出处:六十种曲 白兔记 第二十四出
生:权统雄威。
兵分八阵。
名镇四方威势。
吕望六韬。
更兼孙武兵书。
张飞
喝水断桥声似雷。
论军令不斩不齐。
合:奏到凯歌回。
管取凌烟阁上。
姓字名题。
点绛唇 明 · 张四维
 出处:六十种曲 双烈记 第二十七出
净扮金兀朮上:孙武神谋。
项籍威武
谁为伍。
笑俺单于
曾占中原否。
兵权(下)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四、《水心别集》卷四、《贤良进卷》卷四、《十先生奥论注》前集卷一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五、《右编》卷三七
言之实者无奇,无奇则难听,故天下多奇言,而言兵为尤奇。
人主慨然欲闻天下之言,则奇言得以入,而言兵者入之为最深。
奇言漫衍于天下,而天下反皆以奇为常,是以下未知兵而习为多杀人之术,上未用兵而先有轻杀人之心。
呜呼!
孰能知其为天下之大祸耶!
平居无事,常言兵计。
某众可袭,某城可攻。
某地最利,宜先取以制敌,敌有上中下计,当出于某,吾以何道应之。
其将某为良,可反间以疑之,可死士以刺之。
某兵可乱,半渡以薄之,倍道以掩之。
某处葭苇蔽亏,林麓深阻,可用伏兵。
某为奇道,可用以出敌不意。
或欲为辩士,说下其心腹大臣,或使内溃,或使来降。
或自请为将,用其术以制胜。
或乞乘传招集豪杰,不费粮糗甲兵,自以义民杀虏。
古阵法兵法凡几家,今不可循用,宜悉损益何事。
刀槊弓弩,今未精者有几,更为击伐之技,或乞试上前,或请颁其法于诸将。
或言时不可失,坐论无益,今当并进,益取敌地,以自为守,因事观变。
或言臣岁月浸晚,恨不及功名,乞一死敌。
或言古者取天下凡几,其故术犹在,今当何所用,虽始若少缓,终当有成。
其言边亭敌地,风沙苍莽,雨雪冻饥,战士哭声,器械解弛,使人忧悲恐惧。
至论仇耻愤激,瞋目按剑。
或广大其意,下城得地,所过牛酒迎劳王师,复故境土,天下一家,使人尉喜,洋洋然欲不计胜负存亡而为之。
其人或已在亲要,朝夕开说,素所狎昵,纵言不顾。
或疏远求进,尝试上心。
或山林草泽之士,请来献见。
或在外之臣,无以固结恩宠,走马面论,密疏入中。
或因缘称荐,无以为名,必挟兵说以自重。
且其开口论议,容止不动,声音伟然,问答纵横,不可穷诘。
至于超乘负矢,意气敢决,而其上固已壮之矣。
凡此者,皆奇言也,人主慨然而乐听之,虽未必用,而其轻杀人之念已动于中矣。
凡此者,其意非真以为见于事也,以为言之不得不奇也;
非谋国也,非虑患也,中一时之欲而已者也。
然而未必用者有时而用矣。
汉武帝王恢计欲擒单于单于不可得擒,而汉首事,结祸无已,天下几亡。
宋文帝江湛、徐湛之、王元谟言伐魏,一旦魏氏临江,秣陵之人荷担而立者累月,元嘉之政衰焉。
夫不顾计天下之利害,举而听一夫之奇言者,彼其初固不知其患之将至此也。
今天下之士,好为奇言,而言兵为尤奇者,十年于此矣。
好恶之相形,权利之相诱,奇言盛而实言息矣。
凡向之能为实者,今未有不转而为奇者也。
虽然,臣有忧于此,而亦窃以为贺焉。
何者?
天下之能为奇言者众也。
昔日之奇,今日之腐坏而无用者也。
朝对暮论,耳目烦矣,听闻熟矣,庶几其厌之乎!
庶几其可以实言乎!
虽然,实言不足听也。
五谷之味澹然,不与众味俱,嗜味者不能食也;
其所以食之而不敢废者,以畏其不食则饥而死,而众味不能救焉耳。
故夫有闻实言于今世,如畏不食五谷之死者,而后其言可得而听也。
何谓实言?
今世或有以为兵端可畏,易开难合,厚赂请和,可以持久,此偷安姑息之论也。
兵何尝一日而不可用也,顾其用如何耳!
故不多杀人,则兵可用;
邦本不摇,则兵可用;
不横敛,不急征,则兵可用;
将非小人,则兵可用;
天下虽不畏战而亦不好战,则兵可用;
视北方如南方,则兵可用。
功成而患不至,外斗而内不知;
虽不免于用诈而羞称其术,虽大启旧国而能不矜其事:若是者,其兵无不可用也。
夫水居者好游,崖居者好缘,此其势也。
游而不溺,虽游可也;
缘而不坠,虽缘可也。
故凡今世为用兵之奇言者,未有不犯是数患者也。
犯是数患,如游者之必溺,缘者之必坠,而曰「吾不顾而自为也」,而可乎?
孙武、吴起、穰苴、孙膑,巧于用兵,今虽无之,不足虑;
伊尹、太公、管仲、诸葛亮,智于谋国,今虽未有,不足忧。
其实言之不可乱者,止于如此。
管子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六、《水心别集》卷六
王政之坏,非一人之力;
及其复之也,亦非一人之功。
夫暑者,阳之盛也;
寒者,阴之极也;
阳之复也,不能为暑而能听于寒。
几死之能生也,其于平日之膏粱,非恶之也,苟欲生之,曾不如淖糜药石之为美也。
天下之士,理经援古,皆欲一举而尽复三代之治,其意非不善也;
其言之也遽,其为之也略,不植其本而求艺其末,上不为时君之所信,下不为愚民之所安,此其所以久而无成者也。
王政之坏久矣,其始出于管仲
管仲非好变先王之法也,以诸侯之资而欲为天子,无辅周之义而欲收天下之功,则其势不得不变先王之法而自为。
然而礼义廉耻足以维其国家,出令顺于民心,而信之所在不以利易,是亦何以异于先王之意者!
惟其取必于民而不取必于身,求详于法而不求详于道,以利为实,以义为名,人主之行虽若桀、纣,操得其要而伯王可致。
此其大较而已矣。
昔者先王畏兵之为祸也,是故多其节目而为之法制,使之可以自卫而无以求胜,繁重委曲而不能深晓其义。
盖以为吾之仁义行于其间,而讨除天下不仁不义之人,而何忧知利之为患也,是故放绝屏远而不言。
其言者,明之以不齿之罚,使虽酒食之微而皆不得以自肆。
故其上下习为辞逊而不可争,以为如是而天下之大利何求而不成。
夫此二者,先王治天下之大权也。
故凡为管仲之术者,导利之端,启兵之源,济之以贪,行之以诈,而天下之乱益起而不息。
咎犯、先轸之于晋,范蠡、大夫种之于越,孙武、吴起、申不害各于其所辅相之国,讲明其说而增益其意。
数百年之间,先王之政,隳坏亡灭,至于商鞅破井田,立槩量,李斯废封建,燔诗书,而后荡极而无遗。
盖王政之坏,始于管仲而成于鞅、斯。
悲夫!
天下之才,未有过于管仲者也,皆不若而已矣;
皆不若,则皆师其故智而拾其遗说。
然其所以使后世廓然大变于三代者,岂其一人之力也?
治变而世变,世变而俗成。
然则后世之事,有望管仲而不可及者矣,而况于三代乎!
桑弘羊之于汉,直聚敛而已耳,此则管仲、商之所不忍为也。
盖至于唐之衰,取民之具无所不尽,则又有弘羊之所不忍为者焉。
然则居今之世,理经援古,欲一举而尽复三代之治者,以寒致暑而进病者于膏粱,不知其不能食而继之以死也,而何以为之哉!
其欲为之者,植之有本,复之有渐,因今之弊政而行之,足以为之兆也。
其继益久,其变益狎,将有待于后,则其复者固非一人之功也。
虽然,可谓难矣。
圣人不千岁而一起,圣人不继世而皆遇,夫安得而俟焉!
以陋俗而激高论,指王政而为迂学,终不合矣。
故具论其意,使学者得详焉。
噫!
其毋以为空言而已矣。
滚绣球 元 · 郑德辉
 出处:元曲选 王粲登楼 第二折
我不让姜子牙兴周的显战功。
荆王云:你谋策如何。正末云:论谋策呵。唱:我不让张子房佐汉的有计画。
荆王云:你扎寨如何。正末云:论扎寨呵。唱:我不让周亚夫屯细柳安营扎寨。
荆王云:你点将如何。正末云:论点将呵。唱:我不让马服君仗霜锋点将登台。
荆王云:你胆气如何。正末云:论胆气呵。唱:我不让蔺相如渑池会那气概。
荆王云:你才干如何。正末云:论才干呵。唱:我不让管夷吾霸诸侯那手策。
荆王云:你行兵如何。正末云:论行兵呵。唱:我不让霍嫖姚领雄兵横行边塞。
荆王云:你操练如何。正末云:论操练呵。唱:我不让孙武子用兵法演习裙钗。
荆王云:你智量如何。正末云:论智量呵。唱:我不让齐孙膑庞涓则去马陵道上施埋伏。
荆王云:你决战如何。正末云:论决战呵。唱:我不让韩元帅霸王九里山前大会垓。
胸捲江淮
巢梧先生挽歌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押支韵
万物有成毁,帝乡安可知。
飘风吹白杨,蔓草易成丝。
圣代有贞士,姓巢讳凤宜。
宦游事浙皖,望位匪云卑。
一朝陵谷迁,晚家胥江湄。
八年避要津,豹死愿留皮。
白石何磷磷,野水何差差。
言过孙武桥,怆恍难为辞。
壑谷一以闭,送君从此辞。
累旧作宾游,回头有馀悲。
知音难再逢,千载以为期。
醉扶归 元 · 郑廷玉
 出处:元曲选 楚昭公 第一折
你道是伍盟府能雄悍。孙武子又非凡。
只要我高垒深沟紧闭关。专等待秦邦返。
我只怕你人疲意懒。早淹的过了程期限。
越调斗鹌鹑 元 · 郑廷玉
 押有韵 出处:元曲选 楚昭公 第二折
他走樊城兀自红颜。过昭关早成皓首。
只道他暮景萧萧。依还的雄威赳赳。
他本为楚国萦心。权借这吴兵应手。
现如今太宰嚭敢突前。孙武子为合后。
只待要投鞭儿截断长江。探囊儿平吞了俺这夏口
平安南歌为补山尚书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二
安南国王黎某为臣阮惠所篡,其国母率族众逃至南宁求救。杭州孙补山先生督两广,奏请讨之。诏命领兵前往,大破之,阮惠逃窜。入其城,立国王嗣孙黎淮而护送其逃人归国。上嘉之,赐爵谋勇公。
尧之南交周越裳,年年贡使日相望。
忽然国母款关至,诉有篡臣乱纪纲。
乞赐天朝师一旅,远为耎国扶孱王。
尚书拜疏臣请往,一奏便闻天子奖。
伐叛安边圣主心,兵符玉节将军掌。
朱鸢之山形崎嵚,市球之江水毒淫,一江才过一江深。
贼兵冒死争抵敌,螗螂怒臂张如林。
尚书儒者色不动,十万貔貅左右拥。
锦帐谈兵孔雀听,军门传箭蛟龙捧。
九天九地孙武谋,八战八克吴汉勇。
来嚼铁,李摩云,阵前奉命如严君。
浮桥诱,黑夜烧,出奇制胜谁能料。
指挥顷刻黎城定,三军出入无人境。
爨玩虽逃未授首,吕嘉终获难延命。
日南久不见王师,壶浆箪食争来迎。
尚书宣诏立黎淮,彼国君臣笑口开
不肯县陈贪尺土,敢忘朝汉立高台。
二百姎徒送出关,佛桑花唱刀环
单于内附争端息,陁利来归境土安。
屈指成功未匝月,鬼方何用三年克。
紫桂浓熏甲胄香,蛮溪红洗弓刀血。
蛮夷大长尽来宾,威德传呼到九真
共钦远国存宗社,端赖中华有圣人。
捷书飞报天颜喜,重叠恩纶加不已。
一个词臣上公,千秋佳话传青史。
君不见吾乡前朝三大贤,文成忠肃刘青田。
虽然社稷功勋大,尚未扬威海外天。
兕觥归赵歌戊申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二
觥为吾宗常熟文毅公劾江陵廷杖出都时许文穆赠行物,上有铭词所谓「羊一角」者也。后流转于黄端伯陈潜夫章藻功何蕤音诸家,近又在曲阜衡斋处。翁覃溪詹事以告文毅五世孙者庭。者庭将以玉杯易归,而乞覃溪为乘韦先,并遍丐诸名士作诗张之,以要必得。余故者庭父谨凡先生门下士,且群从行也,不可无诗,爰为作歌。
相公父死宜归哭,相公不归门生促。
白简才上赤棒来,午门前溅书生肉。
柴车一两削籍行,良友赠之青兕觥。
神羊一角理沉黝,铭词亲镌铁笔铿。
彝勺班中一礼器,朋酒丝衣肃宾祭。
胡为翻入累臣装,率彼旷野窜榛翳。
缘知馈赆寓意深,要写触邪力赑屃。
当日权门势炙手,虎豹当关谁弗避。
夺情疏忽出延陵,削牍继之亟奋臂。
薛孤延与霹雳斗,须发俱焦呼震地。
拜杖并不噙蚺蛇,家有浑身胆堪试。
此段铮铮百鍊刚,伉直岂惟杜蒉觯。
一株犀角斲成杯,恰肖透骨冰霜厉。
是宜什袭逾琼瑶,长与腊胔藏宗祧。
何年流转出人世,主虽屡易器尚牢。
颇闻魏公传家笏,近傍颜氏陋巷瓢。
神物将归有先兆,邂逅覃溪为介绍。
考古已同金石订覃溪先有《觥辨》一篇),数典兼向云礽告。
吾宗世德推常熟,文毅后人禀庭诰。
祖劾江陵孙武文毅孙士崇祯中又劾杨嗣昌夺情),青史一家两炳耀。
者庭今更念先绪,誓返故物弆家庙。
已琢玉卮为厚偿,复乞椽笔作先导。
杖疮忍痛祖宗烈,棬泽兴怀子孙孝。
此意应蒙觥主怜,会见完璧速归赵。
王逸塘五十生日丁卯 清末 · 郑孝胥
 押词韵第三部
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
岂无髀肉叹,自诡时未至。
时至当云何,奈此囊底智。
控弦虽不发,天下识猿臂。
世途无万全,欲取宜有弃。
以我之下驷,当彼之上驷。
一败而两胜,老算得深味。
中年惜精爽,勿使疲人事。
孙武诚难追,孰能比田忌
挽孙朝楷联 清末至现当代 · 倪星垣
对联 出处:联语粹编
读君家孙武书,光复勋高,铭绩鄂垣当不朽;
续唐李贺传,懋修气锐,呕心昌谷竟无年。
花蕊夫人孟昶 当代 · 张子樵
对联 出处:中国对联甘棠奖第二届联作选粹
二十二年,六十六日,儒经难救倾舟,悔当年红袖添香,未勖三更读孙武
生者如死,死者不生,酣睡岂容卧榻,致故国白衣垂泪,悲无尺地置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