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仙游郑氏家塾记跋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一、《崔清献公集》卷五
郑君学术纯正而有源流,天分疏明而不表襮,莅官行己,蔚有声称,一见知为老成笃实之彦也。
既而出示《家塾记》,名公之子,妙墨盈轴,得其平时躬行之素,尤所起敬。
世道既降,教法不存,古谊日益薄。
未仕之前,创义塾于家,聚族党食而教之,用心仁矣。
今问津仕途,以行所学,及物寖广。
即是心而充之,达业岂易量哉!
琴堂谕俗编序景定二年 南宋 · 应俊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五
昔郑、彭二令君知乡邑时作也,大意在于先教化、后刑罚,使风俗知劝,人皆为士君子之归。
然世之作邑者往往困于文书之期会,窘于财赋之煎熬,齐民之道,惟知有刑罚而已,奚暇以教化为先务哉。
如二令君之待斯民,亦可谓仁也已。
余学制宜丰,每念无以及人,而人之相欺、相陵、相斗、相夺、相戕贼、相诋讦,以唆教作生涯,以胁持立门户,风俗之弊,视郑君所谓违理逆德之事、彭所谓乖争之端,情态万状者殆有甚焉。
因叹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斯民之生,未尝无良心也,其所以陷溺其良心,不好德而好讼者,盖亦刀笔之习相帅成风而不自觉耳。
余公退之暇,遂取旧编,附益之以前言往行,以广二令君未尽之意,凡以讼来者,随其事示之,间有感悟。
然犹虑不能家至户晓,乃捐俸刻梓以传。
使尔民之于家庭、于族里、于亲戚朋友递相训告,率而行之。
勿狃故习,勿犯非法,但可以迁善而远罪,即可以昌门户而益子孙,所为不昧,天亦不违,此可谓自爱其身者矣。
尔民幸听,毋忽诸。
辛酉秋瑞芝亭天台应俊书。
按:《琴堂谕俗编》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祭郑以宽文 北宋 · 吴则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北湖集》卷五
呜呼天乎!
谓天不言,所出者理。
善人之生,为天地纪。
善人遽亡,天一何恃!
或者谓治世天道昭明,乱世天地反覆。
是固然耶?
是不然耶?
贤哉郑君
耿介独清。
凛乎操节,长松坚冰。
上师圣贤,抱守遗经。
视黄金不富,驷盖无荣。
世有何物,足以动子?
直不能与世俛仰,随时重轻。
胡为造物所厄耶?
贤哉郑君
吾党之师。
曩尝一相见,令人愧厉数日。
今其已矣,谁为余益?
此余所以伤心刺骨,盖与君心交而神契,非徒恻恻已。
噫!
是果命之然耶?
世之名一善者,近亦往往沦谢。
自哭之后,复哭二三友矣。
呜呼天乎!
天胡然哉?
匪言之长,以宣我哀。
光禄郑寺丞 北宋 · 王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九
俗谓富贵者声利足以佚其志,而以学为难;
贫贱者无外物之诱,而以学为易。
噫!
是蔽一时之见闻,而不足以语古今之变。
夫先王之治,君臣相与正心诚意于上,而寓其教于万事;
视听于下者,以其謦欬俯仰之馀,为之法度,而被服食饮之际,粲然得礼乐之意于形器之外。
方是时也,穷理而以德役物,尽性而以行同众,致天下好恶之仁,而断朝廷之取舍。
人不以辞受为忧喜,而以义命之得丧为荣辱。
达之于海隅万里,风薰雨濯,以类而成者,概始于三公贵游之子弟,则其势不得以不贤,于是以知其厚薄,而论朝廷都邑之士。
逮夫道德不售于上,下无人所陶冶,《书》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
浸淫乎后世,投四海之吏于簿书刀笔之中,而治者无所事学,设有学者,不过求有司之举而已尔。
遂以为枯槁闾巷圳亩之人,宜笃于学,贵游者豢荣华而能受书,则必以为怫性离欲。
甚矣,俗之陋也!
孰知夫道德者人人有于中而资其言于外,然后能知义命,则爵禄不足以屑其意而所以系世之治乱。
盖贵而忘贵,则贱能销好德慕权之欲,而令有以服于下;
贤而忘贤,则愚能奋好德慕权之勇,而教有以成于上。
为贵游者得之于耳目,而熟之于腹心,譬之水也,源之近者浸灌深,而流之远者渐渍浅。
嗟乎!
教之失而劝禁不设于贤否,人自行法,而尚何裂于富贵贫贱之间耶?
虽然,贵富者畜仆而有馀,则尽闲燕于讲习;
贫贱者养父母而不足,则弊思虑于衣食。
有馀者致其好易,而不足者遗其忧难。
孔子论富而无骄,贫而无怨者,其不然欤?
至于豪杰无所待之士,以穷理为膏粱之乐,而不知糗之可怿,以尽性为文绣之乐,而不知韦布之可怿者,岂复论夫势之难易哉!
吴郡郑君胄字荣绪,太尉文肃公之孙。
以童子任为京官,极日月治六经百子,而修洁静约甚于寒生。
文章议论有过人之材,渺渺乎未见其止,而凛凛乎如不及。
学问于余,余愧不足以当之,而幸其游以自助。
今去而官于咸平,余期荣绪充之而为豪杰,而不以其难称于俗,则称予所以贤荣绪之意也。
答桓翱问 东汉 · 汜阁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四
桓翱问汜阁云:「久丧不除者,为当众子尽然邪?
故质焉耳」。
答云:「昔尝送郑君到代陵,代陵有人,其父死,不得其尸,其子行丧,随制降杀。
阁与亡者相脂而往吊之。
还问郑君所驳异义之事。
不孝莫大于无后,终身不除,此为绝先人之统,无乃重乎?
郑君答云:「庶子自可摄祭。
阁覆云:「无庶子当何以?
又答云:『族人可以其伦代之』。
阁覆言,又云:『无族人云何』?
则不复相答。
推此而详,但使一嫡子不除耳(《通典》一百三。)」。
素法师郑君祠堂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三、《鸿庆居士文集》卷二三
政和八年,有旨下平江府,以处士王兑之故宅建崇真寿圣宫,命道士冲和静素法师郑君知微居之。
宫未成者十五,会靖康诏毁天下神霄宫,与凡苑囿仙佛、塔庙土木营造之工皆罢。
建炎三年,余守平江,出饯使客,还过其处,而斧斤丁丁然。
大屋数十区,高明钜丽,雄视一方。
余四顾而惊,问费所从,曰:「宫未成而中止,橐中有赐金,尽出之以佐材费,一簪不留也。
即之移时,神宇澄穆,意象萧散,有出尘之姿,余固异之。
明年,大盗入境,州人奔散,群弟子亦襆被请行。
坚坐不动,言笑如平日。
是夕,解衣就榻,晏然而逝。
越日,仓皇制一轊,藁殡西庑下,而盗浸逼,遂弃去不复顾。
比乱定,访故宫,已为墟矣,而君一殡岿然在灰烬瓦砾中,独无恙。
道士叶宗妙者,改棺易衣以敛,而举体如生。
后二十二年知临安府延祥观通妙大师刘宗亨过余,知其为君之高弟也。
余曰:「大观政和时,海内无事,天子辑瑞应,兴老子诸祠,为百姓请命上帝,而其徒怙贵骄蹇犯法,州县吏不敢谁何,士大夫遇之如避垢污。
然众不可盖,乃有郑君者一段奇特,见于死生之际,吴门父老至今能言之」。
于是宗亨曰:「方师解化时,适当兵乱,焚剽中不克志其葬。
今筑一堂,画像祠之。
公知师者,愿得公文识其事,归刻之」。
字先觉处州遂昌县人
郑姓知微其名也。
自童幼时,端默寡言,已有出世间意。
当是时,妙静先生项举之以法箓符水治疾病,人趋归之。
曰:「是吾师也」。
遂从之不去。
大观初,偕举之被召至京师,一人入见,内殿问治道之要。
曰:「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徽宗异其言,赐号冲和静素法师,知九城宫。
不数年,累迁紫虚大夫、蕊珠殿校籍、知上清宝箓宫。
晨夕燕见,眷礼恩遇,宠绝一时。
性冲澹,不乐居京师,故诏营别宫于平江,以便其私。
呜呼!
人贵爱其身如金玉,而无主于其中,于是忽焉与发俱白,与齿俱落,与草木俱焚矣。
视财如粪土,视死生之变如夜旦,方众人逝死奔命、颠倒失据之时,而泊然委蛇一榻之上而去,非有道者耶?
宗亨亦静者也,学道之馀,嗜古法书、图画,尤得琴中趣,终日抚弄,不知向人所在,盖进乎技矣。
它日得道,必自琴中入。
绍兴岁次辛巳,九月日,具位孙某记。
亡叔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五
君讳稷,字农先姓孙氏
聪明博达,有高节大度过人之材。
平居抵掌论天下士,虽将相大人名号闻四海,若未可吾意,益欲奋其能以自表见当世,而屡试于有司辄不售。
建炎初,天子东巡,蒐揽群策,片言投匦,往往起徒步至大官
君慨然自喜,庶几于一遇,而单游孤立,无党友之助,故卒于无所就以死,悲夫!
将葬,诸孤走泣而图所以诏后世者,乃叙而志之。
孙氏望富春,而世家常州武进县
讳讽尚书职方员外郎,君之曾大父也;
讳夷清,君之大父也;
讳志康登州文学,赠宣教郎,君之父也。
宣教生四子:长曰穆,以儒学起家,典两州,刺一路,卒官朝散郎
曰棫、曰稹,皆以行义称于乡里,君其季也。
君少长嗜读书,尤邃于《易》,不守先儒传注,而以庄周、列禦寇、浮屠氏之言合于经者佐其说。
推原性命道德之理,幽明之故,鬼神之情状,迎见立解,超骛独出一时,老生宿儒叹誉以为不可及。
文章能传其学,而辩于说理,辞义精确,不为空言。
尝一试太学,遂超其列。
会朝廷更三舍法,而君之亲老矣,三兄相次下世,阖门仅千指,冠昏丧祭、衣食之具皆属君,叹曰:「吾道尽矣」。
遂束书不观而治其家,閒从里长者剧谈纵谑以为笑乐。
性夷旷,洞见肝胆,胸中有所怀,如茹物不下,必尽吐乃已;
面刺人过,尽言不讳。
或从旁窃听,他日记疏以为口实,君盖忘之矣。
疏财乐施,一语之投,捐数十万无所计;
意所不合,一钱不分也。
疾革,后事皆有宿戒,至属纩无谬语,实绍兴四年九月乙卯也。
享年六十有一。
娶强氏,生子十一人:男曰好谦、好大、好修、好遁、好谋。
女适右宣教郎、新知绍兴府会稽县余衍左宣教郎、新差权通判无为军彭年左迪功郎、新授太平州芜湖县主簿席畸,右从事郎、新监温州盐仓施增,左迪功郎、新授台州司法参军祝求仁,馀未行。
明年九月甲申,葬于县西乡郑君庄原上。
某,之从子也。
儿童时,出所为文辞见喜而称之,先大夫命某师焉。
中閒宦游四方,离合不常,而视诸族子独亲且厚也。
某守临安,触罪迁岭表,曰:「嘻!
南柯太守梦也。
一切世閒共一蚁垤,况身履而亲见之耶」?
于是欣然悟笑,遂别。
别三年,蒙恩北归,而没矣。
铭曰:
魏瓠五石,大弗能容。
不龟手药,一战而封。
孰哲孰愚?
祇系其逢。
铭以著之,閟此新宫。
福州屏山亭题识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八、《后乐集》卷一九
古语云:「君子之居,一日必葺」。
郡圃累政葺治,稍觉成趣。
参政公广旷宜创越山洞天,尚书叶公辟柳塘云观,侍郎蔡公重修蕃宣楼,属以修廊。
丙子初夏视事,登览楼观,燕堂后有万象亭,石林叶公所建,危峙城上,楼观相望。
亭之外瓦砾芜秽,雨辄不可往来,遂续行庑复阁,凡至怡山间。
不论雨晴,公馀可以纵步,极暑夜坐,露气袭人。
城隅有月台,就址结亭,以四山环绕如屏,名曰屏山
洞天略高其楹,名曰云关,万象之东仍翼以庑,始称扁榜。
文山郑君育所书花坞,循旧径铺石夹塼,庶能久栏楯,亦以便游观也。
独云关至澄澜庑未周,以病丐祠不果,后之同志者嗣而成之。
创编江阴志序绍熙五年十月 南宋 · 俞巨源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九、光绪《江阴县志》卷首、民国《江阴县续志》卷二四
大江京口委折而南,浩溔澎湃,势益壮,越数百里,聚为澄江之区。
其山川甚秀,其生齿甚繁,其风物甚雅,而名公贤士大夫落落继出,如骑星辰,通德之门奂焉相接也。
自县升军额,不惟其地望更重,而其去行在所不信宿,亦获附畿甸五等侯之列,故守将为时高选。
虽在江一隅,商舶辐至,然道号清简少事,有枚数当今乐州者,必屈指焉。
郡各有志,澄江独未之作也。
吴兴施公太博知军事,慨然以为缺典,首命郡博士郑君、邑大夫相与蒐猎以编为书,庶几来者有考。
郑君于是质之古,验之今,采其土地所有,记闻所传,科条所当登载者,分为三十二门,计一十卷。
文直,其事核,其目井井也。
书成而施公以请祠去。
巨源尝以幕僚摄承泮宫,诸生佥以锓木为郑君请,因赞其成。
巨源尝为施公属,载其作书之自,及识其月日,敬不敢辞。
郑君为是书也亦勤矣。
先贤读《诗》之「绿竹猗猗」,知卫地淇澳之产;
「在其板屋」,知秦野西戎之居。
只字片辞,坐致千里,古人发兴于咏歌且尔,而况纪事之书乎!
郑君诚有仿乎此。
绍熙甲寅十月朔佥书军判官厅公事吴兴俞巨源谨序。
按:嘉靖《江阴县志》卷二一,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庾亮 东晋 · 贺循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八
庾亮贺循曰:「案礼,宗子之服,传代不迁,所以重其统也。
是以祖宗之正不易,则本枝昭穆历百代而不乱,此立宗之大旨也。
然则士大夫及诸从事于典礼者,服宗之义,便应相放矣。
而礼祖宗之文,唯著诸侯别子,不列卿大夫之制。
不审此由诸侯君其族人,族人不得宗其君,故祖宗之制指为此欤?
自卿大夫以下,与其宗党无君臣之悬,则宗统有常嫡,服宗有成例,故不得别著其制也?
将由卿大夫位卑,则宗服之制厌宗嫡,无不迁服,纪止五族,故不复别见其义也?
今既无士大夫依诸侯别子之明文,又不见无得立宗之定制,而顷者以来,诸私服于宗嫡者,无服者则制缌,有服者无加,又不详此。
为各以非开国代封之家,故避嫌谦而不敢私重其宗邪?
将此之由,自有所承?
愿告旨要」。
答曰:「礼,宗子之义,所以明本祖之正统,纪百代而不紊者也。
而宗之义,委曲著见者,多在别子,非卿大夫之文,偏不详悉。
服之致疑,有如来旨。
然旧义,虽非别子,起于是邦而为大夫者,便为大宗,其嫡继之,亦百代不迁。
《礼记·王制》云:『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
郑君解曰:『太祖,别子始爵者也。
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
此其义也。
此谓起于是国,盛德特兴,为一宗之始者也。
如此,则百代不迁,统族序亲,及族人服之,皆宜如别子之宗也。
宗子之服,虽在绝属,皆齐衰三月
代衰礼替,敦之者少。
吴中略无此服,中土缌而不齐。
其所由来,以政教凌迟,人情渐慢,非谓大夫位卑,或以非代封为嫌也(《通典》七十三)」。
广信试院己酉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七
观成扁字重徘徊华阳岳抚军浚题观成堂字。),容易扪心撷秀来。
茗碗蔗浆三大尹玉山李君实福、广丰蔡君旅平、贵溪郑君高华,三邑宰皆予门人也。),冰壶玉映两清才(选拔者九人,上饶周生、玉山王生文笔尤为颖异。)
堂环茂树经春长,门倚青峰对面开。
他日何人能接武,层栏为我护苍苔(堂有仁和赵学斋先生手书碑。予前年来此,题记于碑后。先生视学江西后,即以都御史视学顺天。予年十二受知于先生,今四十五年矣。)
梓潼真君行祠记景定二年 宋末元初 · 叶梦鼎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三、《景定严州续志》卷四
景定二年大比兴贤,太府寺丞严陵钱侯即今之华坊,作梓潼真君祠。
世言帝命司桂籍,主人间科第者也。
教授郑君瑶以书来徵记,曰:惟严陵山水秀天下,钟奇产英,魁儒相继出,志道义、崇气节,不但以词藻名世也
声光荡摩,达于疃耕,濑钓之区,家诵书,人业儒,交勉为士君子之行,又不但以名第相眩慕也。
侯始至,谂其国俗而嘉尚之,凡学宫俎豆之事,庖廪之供,必敬必饬,乃复经始斯役,揭虔妥灵,蕲以相斯文、福多士,艺闱设棘,而祠宫适成群,六邑之彦,雷动雾滃,顾瞻奂轮,兴起风烈,至有感吉梦而占上游者,斯亦异哉!
余惟上以德艺宾士,士知自修而不蕲上之知,古之道也。
自科目兴,应书自衒,而古意日以薄,顾复使大冠修剑者流咸盻盻焉,乞灵于神,以志一得。
余始惑焉,既乃访之蜀珍,稽诸志谍,则知神之生也,世以忠孝显。
夫忠孝,百行之冠冕,其刚大浩然之气,精纯不二之心,耿耿宇宙间,殆日月并揭,河汉同流,风霆烈而山岳峙也。
眉山苏公所谓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其是物欤!
是以神之庙食被四蜀,人士严奉如锦官、夫子、石室、诸葛忠武,历千百载如一日,中更西事拂扰,黠酋暴客过辄投戈罗拜,是何威灵气燄!
动悟人物如此秉彝好德,无间哲愚,是必有以触其天矣。
国家吁俊尚贤,三岁有诏与郊,见神示之典,同万乘临轩,与册拜公孤之仪等,甚重事也,士由此选,盖将致其为臣为子之大节,明纲常以准世,弘德业以庇民,顾岂使之弄铅椠、侥禄利而已!
今贤侯身劝为驾,尔严之士方衮衮上春官、奉大对,当思天高地厚,中立此身,君亲之报难穷,忠孝之节易挠,惟无负于君亲,即无愧于天地,而亦不为尔神羞,此侯作祠之初意,所以望尔士者厚,而垂教思者远也。
抑神九十四化之说,祝史傅会,侮圣渎灵,世未有明辨之者,而神阴翼世教之意泯焉。
夫化者谓能神其道以化俗,非如释氏以幻为化也。
故神之福善也,恶者化而为善,神之佑顺也,逆者化而为顺,神之好是正直也。
邪者谄者化而为正直,皆忠孝之感也。
洋乎在上,必有监于斯言。
侯名可则,吴越五王后,丞相魏国忠靖公嫡孙,盖世载忠孝云。
太中大夫权兵部尚书、兼权吏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太子詹事宁海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天台叶梦鼎记。
朝奉郎主管成都府玉局观方逢辰书。
朝奉大夫、新除宗正少卿、兼太子侍读留梦炎题。
关尹子序 东晋 · 葛洪
 出处:全晋文
洪体存蒿艾之质,偶好乔松之寿。
知道之士,虽微贱,必亲也,虽夷狄,必贵也。
后遇郑君思远,郑君多玉笈琼笥之书,服饵门开我以至道之良药,呼吸洗我以紫清之上味。
后属洪以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洪爱之诵之,藏之拜之。
宇者道也,柱者建天地也,极者尊圣人也,符者精神魂魄也,鉴者心也,匕者食也,釜者化也,筹者物也,药者杂治也。
洪每味之,泠泠然若蹑飞叶而游乎天地之混溟,茫茫乎若履横校而浮乎大海之渺漠,超若处金碧琳琅之居,森若握鬼魅神奸之印。
倏若飘鸾鹤,怒若斗虎兕。
清若浴碧,惨若梦红。
擒纵大道,浑沦至理,方士不能到,先儒未尝言。
可仰而不可攀,可玩而不可执。
可鉴而不可思,可符而不可言。
其忘物遗世者之所言乎?
其绝迹去智者之所言乎?
其同阴阳而冥彼此者之所言乎?
何如此之尊高,何如此之广大,又何如此之简易也!
洪亲受之,咸和二年五月朔丹阳葛洪稚川(《关尹子》道藏本)
范朗 东晋 · 蔡谟
 出处:全晋文
范朗蔡谟曰:“甲有庶兄乙为人后,甲妹景已许嫁而未出。
今乙亡,如郑玄意已许嫁便降旁亲者,景今应为乙服小功,本是周亲,甲今于礼可得嫁景不”?
蔡答曰:“案《礼》‘大功之末,可以嫁子’,不言降服后有异也。
兄在大功,嫁降服小功之妹,犹父在大功,嫁小功之女也。
谓甲今嫁景,于礼无违犯”。
范难曰:“《礼》‘小功不税,降而小功则税之’。
又‘小功不易丧之练冠,而长殇中伤之小功则变三年之’。
又‘小功之末可以娶妻,而下殇之小功则不可’。
据此数事,则明降服正服,所施各异,今子同之,其礼何居”?
蔡答曰:“夫服有降有正,此礼之常也。
若其所施,必皆不同,则当举其一例,无为复说税与娶也。
今而然者,明其所施,有同有异,不可以一例举,故随事而言之也。
郑君以为下殇小功不可娶者,本齐缞之亲也。
案长殇大功亦齐缞亲,而礼但言下殇不可以娶,而不言长殇不可以嫁,明殇降之服,虽不可娶而可嫁也。
所以然者,阳唱阴和,男行女从。
和从者轻,唱行者重。
二者不同,故其制亦异也”。
范又难曰:“《礼》举轻以明重,下殇犹不可娶,况长殇大功何可以嫁,知礼所谓大功末者,唯正服大功末耳”。
蔡答曰:“下殇不可娶妻者,谓己身也。
吾言长殇可以嫁子者,谓女父也。
身自行之,于事为重;
但施于子,其理差轻。
然则下殇之不娶,未足以明长殇之不嫁也(《通典》六十。)”。
生不及祖父母诸父昆弟不税服议 东晋 · 蔡谟
 出处:全晋文
《礼》:“大功犹税”。
况此三亲,情次于所生,服亚于斩缞。
虽不相见,或者音问时通,而绝其税服,岂称情乎!
夫言生不及者,谓彼已没,己乃生耳。
岂是同时并存之名哉!
若郑说不以生年为主,但不相见便为不及,则此祖父即复可言生不及孙,而父亦生不及子,兄复生不及弟也。
此之不辞,亦已甚矣。
自古及今,未有此言也。
郑君见礼文有弟,弟不得先己生,不知所以通其义,故因而立此说,非礼意也。
吾谓此直长一弟字耳。
书历千载,又逮暴秦,错谬非一。
王氏说云:“己生之时,祖父母已卒也。
诸父谓伯叔也。
昆弟者,伯叔之子也”。
此于情为允,又生不及之名亦得通。
然既谓诸父为伯叔,而复称伯叔之兄弟,于文烦重。
又不说己闻兄丧当税与否,于制亦阙,未尽善也。
然犹贤乎郑氏以同时并存为生不及(《通典》九十八。案:“生不及祖父母”云云,《礼小记》文。《通典》下文有荀讷答,疑此当是与荀讷书,未敢定之。)
百拙翁墓志铭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二、《太仓稊米集》卷七○
余友郑君知柔字仁父,百拙翁其自号也。
后余一年而生,常呼余为兄。
余始生之年岁在壬戌,而仁父自言生于癸亥
仁父家素贫,迁徙无定居,其后徙家委巷,即数椽为厅,设星祠壁间,标其上曰:「某生行年岁在庚申」。
余见之惊曰:「君乃先我而生,我当以君为兄,而君顾兄我,何为见绐」?
仁父笑曰:「仆不肖,幸辱与君游。
平生自谓才出君下,讵敢以一日之齿而先于子乎?
傥以告焉,必拒我,故久不言尔」。
余再拜谢曰:「固知公长者,然亦何至以我为贤」?
后十年,仁父下世,其子惟肖书来告我:「余先君窀穸亦既有日,愿为之铭」。
仆曰:「士为知己者死,况于铭乎?
其何以辞」?
乃叙而铭之。
君世为宣城人,曾大父曰某,大父曰某,父曰某。
仆为儿时犹及识之父。
杜门不妄交游,往来里巷间步趋可数。
门舍欹倾,掖以巨木,虽风雨可虞,未尝以此屈于人。
进士举,终不第,议者以报在其子。
不变父守,益折节自若,尤工于贫,通《毛氏诗》,善属文,亦终不第。
乡人惜之如惜其父也。
君为人专尚信义
少时与余诣大府,期以黎明俱至,方五鼓紞如,余入宾庑,闻有人声,曰:「此必吾仁父也」。
视之果然。
问其谒,则在介绍久矣。
后有期,盖未尝不尔。
与人交,久益可亲,人有过,必正色责以大义使自愧。
赴人之难,奋不顾身。
人有善,称之吃吃不离口,往往终身不忘。
君有兄,使酒无赖,方居贫时,赒之甚力,少不当其意辄毁辱之,甚者至唾骂之。
笑而不较,有田数十亩,举以与之。
卒岁有饥色,尽割己田与之。
人谓曰:「无田将不饱,奈何」?
曰:「不尔,何以见吾先人于地下」?
兄亡,儿女子累然,为抚育之,嫁娶以时,不先己子。
绍兴二十年春三月九日既夕,命家人秉烛易衣,与妻孥语如平时,付以家事,大率皆仁人之言。
有负千缗者,诈称子钱非贷也而昏之,君命焚其券弗取。
已乃危坐而逝。
乡人欲用浮屠法,士大夫为之赋诗作文以纪其异,而其家卒用新仪以殡焉,礼也。
捐馆而惟肖嗣孝谨可称,能世其业。
女二人:其一先君而亡,次事同郡士潘大有。
孙二人:曰慎修,曰性修,皆所自名。
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乡之原。
铭曰:
厚于为仁而身无寸名,勇于为义而禄无斗粟。
岂非予之齿者去其角,傅之翼者两其足。
此愚者弗知而智者必烛,闻之风可励薄俗。
百岁之后,有君子者过君之墓而式焉,则造物之于亦云笃矣。
中和周天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九
臣以庸虚。
猥当大任。
极台衡之秩。
居藩屏之崇。
虽倾捧日之心。
莫著匡君之绩。
顷以四郊多垒
中国不宁。
戎马载驰。
兵车尚驾。
或近臣肆逆。
或远镇辜恩。
才灭枭巢。
初回銮辂。
又闻薄伐。
再致省巡。
凡在人臣。
岂胜愤惋。
惟炷香冥想。
望圣祖之贻休。
拜表祈真。
待阴兵之助役。
果见伪王孽相。
连颈歼夷。
凶帅朱玫
继踪斩馘。
缅维幽赞。
更切明诚。
近又太乙运行。
已照蜀分。
五星移度。
或在身宫。
虑薄德所招。
即凶灾荐至。
常加惕励。
罔敢遑宁。
遂有郑君雄韩球。
两地结连。
遽兴兵甲。
隔绝恩信。
淩犯关防。
残掠生灵。
焚烧郡邑。
数州涂炭。
千里伤夷。
悯此幽冤。
痛深骨髓。
臣所以上祈至道。
明祷真灵。
志先忧国忧人。
诚匪为家为已。
由是上天悔祸。
大道降灵。
包藏者寻就诛锄。
党附者皆从剪扑。
封疆继静。
凋瘵旋苏。
韩球败亡。
雄枭戮。
渐通道路。
将雪冤沈。
尚以芟刈之时。
杀伤非一。
仰体好生之旨。
震悼何安。
俯嗟游岱之魂。
凄凉莫已。
是用凝神叩寂。
拜手归心。
陈谢恩谢过之仪。
沥祝地祝天之恳。
庶祈元圣。
曲鉴丹诚。
辉映清坛。
降流洪泽
蠲除愆咎。
弭息灾凶。
使生者乂宁。
幽途开泰。
臣又闻众星拱极。
百谷朝宗。
蠢彼不庭。
敢违天道。
更邻近境。
绵亘数州。
山寨相望。
久为凶逆。
欲恃其蜂合蚁聚之势。
仗锄耰白挺之徒。
垂二十年。
不宾睿化。
拟因揭瓴之便。
将申破之功。
为国除奸。
为人除害。
重希神力。
克震军声。
酆都以三十万兵。
常祛沴气。
洞泉有二十五将。
潜制妖徒。
正道殛邪。
神明助顺。
敢缘斯旨。
再罄赤心。
伏惟俯鉴奏陈。
克回明祐。
使昌泸梓遂。
永无蛇豕之灾。
草木丛林。
尽化锋鋋之状。
知帝力
主复王谣。
然后论赏龟城。
拜章凤阙。
韬弓解甲。
归马休牛。
长谐鱼水之欢。
克畅君臣之道。
明明血恳。
道鉴之。
不任归命祈祈恩屏营愤切之至。
谨词。
何充 东晋 · 庾翼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七
中古以上,未有母后临朝、女主当阳者也,乃起汉耳。
虽或权宜,仆所不然处也。
代主虽有幼蒙,万机寄于冢宰,无以坤德陵乾矣。
当今后德贤明,褚侯谠正,得令参贰阿衡,遐迩之幸。
议者谓燕王不足为准,窦武无拜文,此制不出贤圣也。
既受其爵位,亦无不拜理也。
郑君之言,适合情礼。
太后既临天位,褚侯便是人臣。
人臣而不拜君位,受官而不循天则,窃所未安。
若欲远准古义,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奉汉以前事不与今同。
汉加太上王,太上未见崇戴,即是子为天子父为上者耳,乃建崇号位、冠帝王为非喻也。
今褚侯由来晋臣,不可得准(《通典》六十七)
答或问内外兄弟 东晋 · 冯怀
 出处:全晋文
或问冯怀曰:“甲之母,乙之姑;
乙之母,甲之姑也。
代称姑子为外兄弟,舅子为内兄弟,此亦郑君所言。
然甲乙之母俱姑也,父俱舅也,内外既同,亲疏无异。
若甲以姑子称乙,乙以舅子称甲,则事同名异,于理不通。
若相称之辞同,则名例为乖”。
怀封曰:“《礼》,公子之外兄弟者,外祖父母也。
《左氏传》曰:‘声伯以其外弟为大夫’。
所谓外弟,盖管于奚之子,声伯同母异父之弟也。
声伯谓之外弟,复谓声伯为外兄,然则异姓之亲,通谓之外,不必谓吾外者,吾谓之内也。
今称舅子为内兄弟,末俗所云,非典言也。
郑玄还举俗言以喻俗人,故称焉,亦非正名矣。
依《礼》据《传》,甲乙相称,宜通曰外(《通典》六十八)”。
为胡麓题画册十二首 其六 戊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莽莽众山同一云,大痴醉吐气氤氲。
玉山册子吾曾见,雨夕摹成忆郑君戊子秋得见玉山草堂大痴画云山小册,海阳雨亭为我临写,极妙。)